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stologic subtypes of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1
作者 Nicola Giudici Roland Seiler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4年第7期835-839,共5页
The majority of bladder cancers(BCs)are non-muscle invasive BCs(NMIBCs)and show the morphology of a conventional urothelial carcinoma(UC).Aberrant morphology is rare but can be observed.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 The majority of bladder cancers(BCs)are non-muscle invasive BCs(NMIBCs)and show the morphology of a conventional urothelial carcinoma(UC).Aberrant morphology is rare but can be observed.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stologic subtypes(HS)in UC in BC have mainly been described i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However,the currently used classification is ap-plied for invasive urothelial neoplasm and therefore,also valid for a subset of NMIBC.The standard transurethral diagnostic work-up misses the presence of HS in NMIBC in a considerabl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and the real prevalence is not known.HS in NMIBC are associated with an aggressive phenotype.Conse-quently,clinical guidelines categorize HS of NMIBC as“(very)high-risk”tumors and recommend offering radical cystectomy to these patients.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bladder preservation can only be offered to highly selected patients and ideally within clinical trials.Novel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biomarke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MIBC and NMIBC but have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the context of HS in NMIBC.Further evaluation prior to implementation into clinical practice is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thelial carcinoma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Histologic subtypes Histologic variants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HER2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玉 仲坤 +2 位作者 李雪 罗文武 蒋俊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膀胱非浸润性低级别BUC 27例、非浸润性高级别BUC 5例、浸润性高级别BUC 60例,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法检测各组织样本中HER2...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膀胱非浸润性低级别BUC 27例、非浸润性高级别BUC 5例、浸润性高级别BUC 60例,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法检测各组织样本中HE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GEPIA数据库或直接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分析HER2(ERBB2)表达与BUC的关系。结果浸润性高级别BUC中HER22+/3+表达率(26.67%,16/60)显著高于非浸润性低级别BUC(7.41%,2/27)和非浸润性高级别BUC(0,0/5)(P<0.05)。多灶性浸润性高级别BUC中HER22+/3+表达率(75.00%,6/8)显著高于单灶性患者(19.23%,10/52)(P<0.05)。各组织学亚型中HER22+/3+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型为30%(6/20)、腺样分化型为57.14%(4/7)、微乳头型为66.67%(4/6)、浆细胞样型为100.00%(2/2),余亚型均为0/1+。HER2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GEPIA数据库中,BUC肿瘤组织中HER2(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HER2(ERBB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低于HER2(ERBB2)低表达(P>0.05);对TCGA数据进行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T和N越高的患者OS较短。结论浸润性高级别BUC中HER22+/3+表达率高于非浸润性低级别和高级别BUC,并与肿瘤个数、组织学亚型密切相关,提示结合HER2表达状态、肿瘤个数和组织学亚型或有助于筛选出可能从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的浸润性高级别BU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HER2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尿外泌体miR-29c对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志刚 董青川 +3 位作者 孙羿 段万里 管振锋 潘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探讨尿外泌体微小RNA(miR)-29c对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22年3月,从我院泌尿外科选取152例BUC病人作为验证集。另外,从我院体检中心选择了126例非癌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 探讨尿外泌体微小RNA(miR)-29c对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22年3月,从我院泌尿外科选取152例BUC病人作为验证集。另外,从我院体检中心选择了126例非癌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外泌体miR-29c表达水平。结果 验证集BUC病人尿外泌体miR-29c水平低于非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外泌体miR-17-5p水平和miR-590-5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尿外泌体miR-29c水平诊断BU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95%CI:0.953~0.986),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90.2%。亚型分析中,非器官局限性BUC病人尿外泌体miR-29c水平较器官局限性BUC病人进一步降低(P=0.009)。预后分析中,尿外泌体miR-29c高表达组病人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更长(P<0.05)。结论 尿外泌体miR-29c低水平是BUC病人不利的预后因子,有希望作为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BUC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外泌体miR-29c 器官和非器官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临床结局
下载PDF
DARS2调控EGFR促进膀胱癌的EMT、迁移及侵袭
4
作者 李华锋 张鸿毅 +2 位作者 肖克兵 杨辉 赵刚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2(DARS2)对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TIMER和GEPIA数据库分析DARS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RT-qPCR检测人正常膀胱上皮细...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2(DARS2)对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TIMER和GEPIA数据库分析DARS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RT-qPCR检测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膀胱癌细胞5637、T24和TCCSUP中DARS2 mRNA水平。TCCSUP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转染)、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si-DARS2-1组(胞转染DARS2 siRNA-1)、si-DARS2组(转染DARS2 siRNA-2)、si-DARS2+Vector组(转染DARS2 siRNA-2+空载质粒)和si-DARS2+OE-EGFR组(转染DARS2 siRNA-2+EGFR过表达质粒)。Western blot检测DARS2,EMT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EGFR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DARS2 mRNA水平在BLCA中显著上调,并与病理分期正相关(F=3.57,P=0.0289)。与永生化人正常膀胱上皮SV-HUC-1细胞相比,DARS2在5637、T24和TCCSUP膀胱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i-NC组相比,si-DARS2组中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N-cadherin、Vimentin和EGF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si-NC组相比,si-DARS2组细胞侵袭数目和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1)。与si-DARS2+Vector组相比,si-DARS2+OE-EGFR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侵袭数目和细胞迁移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敲低DARS2通过下调EGFR表达抑制膀胱癌的EMT、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S2 膀胱癌 EGFR EMT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p-AKT与VEGF、HER-2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5
作者 冷飞云 陈莹 +1 位作者 桂传枝 刘艳洁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69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0例...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69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0例膀胱黏膜良性组织(慢性炎症、乳头状瘤组织)中p-AKT、VEGF、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p-AKT、VEGF、HER-2表达均显著高于膀胱良性组织的表达(P<0.05);p-AKT、VEGF和HER-2在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低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P<0.05);p-AKT在后期复发的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p-AKT与VEGF、HER-2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AKT、VEGF和HER-2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P<0.05)。结论p-AKT、VEGF及HER-2蛋白均可能参与了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指标;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p-AKT与VEGF、HER-2可能存在相互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磷酸化蛋白激酶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刘凯 刘芮菡 +2 位作者 刘桃圆 苗洋洋 张全武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病理诊断为BUC的石蜡标本40例、正常膀胱组织的石蜡标本19例,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PSMA...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病理诊断为BUC的石蜡标本40例、正常膀胱组织的石蜡标本19例,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PS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SMA表达与BU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BUC患者中PSMA高表达率(62.50%)高于正常膀胱组织(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0,P=0.026)。在BUC患者中,PSMA高表达组肌层浸润率(92.00%)高于PSMA低表达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PSMA高表达组MVD(6.36±2.49)高于PSMA低表达组(2.3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0,P=0.013)。结论PSMA在BUC中表达异常增高,且PSMA高表达与肌层浸润和MVD密切相关,在BUC患者预后评估及靶向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膀胱尿路上皮癌 肌层浸润
下载PDF
SALL4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大铬 周奇芬 +8 位作者 邹秋琴 王亦曾 庄小玲 俞曦洁 王声耀 林娜 黄思淮 吴春林 张文敏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分析转录因子婆罗双树样基因4(spalt-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SALL4)表达水平改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明确SALL4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 目的分析转录因子婆罗双树样基因4(spalt-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SALL4)表达水平改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明确SALL4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CCK-8法及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分析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SALL4及EMT相关蛋白和β-catenin水平。结果过表达SALL4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增加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β-catenin水平,减少E-cadherin水平,敲低SALL4表达具有相反作用。结论SALL4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细胞EMT过程,进而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尿路上皮癌 婆罗双树样基因4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术联合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观察(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唐芮鹏 易正金 +5 位作者 肖川 王树斌 罗云 魏绪磐 朱光强 万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术联合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攀钢集团总医院...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术联合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攀钢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例单发NMIBC患者临床资料。利用专用膀胱黏膜注射针经膀胱镜于肿瘤基底部注射吉西他滨(20 mg/mL)形成局部水肿后行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bladder tumor 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BT-ESD)。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估算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复查膀胱镜,统计复发率。结果:7例患者顺利完成BT-ESD,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改为其他手术方案。术后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止血,未发生创面膀胱穿孔,术中无输血。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肿瘤最大径0.7~2.0 cm,平均(0.9±0.4) cm,肿瘤均为菜花状,带蒂,位于膀胱侧壁2例,右侧输尿管脊2例,左侧输尿管脊2例,三角区1例。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1.40±2.67) min。术中出血量1~5 mL,平均(2.24±1.46) mL。术后住院时间1~2 d。手术后病理结果为低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复查膀胱镜,未见复发、进展。结论: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1470 nm半导体激光 膀胱黏膜下注射 吉西他滨 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膀胱癌
下载PDF
LINC01615表达下调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卢保德 韦柳兴 +1 位作者 李镇杰 黄勇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调LINC01615表达对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T24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si-LINC01615组、si-NC组,分别转染si-LINC01615、si-NC,继续培养48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LINC01... 目的 探讨下调LINC01615表达对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T24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si-LINC01615组、si-NC组,分别转染si-LINC01615、si-NC,继续培养48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LINC01615表达,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OD值),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24 h愈合度)。结果 转染后si-LINC01615组、si-NC组T24细胞LINC0161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0.03、1.08±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转染成功。培养0、24 h,两组细胞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养48、72 h,si-LINC01615组细胞活力均低于si-NC组(P均<0.05)。si-NC组侵袭细胞数为(148.30±1.76)个,si-LINC01615组为(74.33±3.18)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C组24 h愈合度为(98.33±0.88)%,si-LINC01615组为(62.19±0.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LINC01615表达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5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癌组织BLACAT2、WDR5表达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艳宏 何丹 +4 位作者 马晓燕 董兵卫 郭文文 高应芳 司小敏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7-11,共5页
目的观察非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患者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相关转录本2(BLACAT2)、WD重复域蛋白5(WDR5)的表达变化,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NMIBC组织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各94例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 目的观察非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患者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相关转录本2(BLACAT2)、WD重复域蛋白5(WDR5)的表达变化,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NMIBC组织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各94例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上述组织BLACAT2、WDR5 mRNA,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WDR5蛋白,分析BLACAT2 mRNA、WDR5 mRNA之间及其与NMI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不同BLACAT2、WDR5 mRNA表达的NMIBC患者总体无进展生存率,分析NMIB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NMIBC组织BLACAT2、WDR5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9±0.38、1.62±0.41,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分别为0.47±0.09、0.61±0.12,两者比较,P均<0.05。NMIBC、正常膀胱黏膜组织WDR5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28%、10.64%,P<0.05。NMIBC组织BLACAT2 mRNA与WDR5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56,P=0.000)。BLACAT2、WDR5 mRNA表达与NMIBC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均<0.05)。BLACAT2高表达者、低表达者3年总体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4.00%(22/50)、77.27%(34/44),WDR5 mRNA高表达者、低表达者3年总体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1.67%(20/48)、78.26%(36/46),两者比较,P均<0.05。肿瘤分期T1期、肿瘤分级高级别、BLACAT2高表达、WDR5 mRNA高表达是影响NMIBC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MIBC组织BLACAT2、WDR5表达升高,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及无进展生存预后有关,肿瘤分期T1期、肿瘤分级高级别、BLACAT2高表达、WDR5 mRNA高表达是影响NMIBC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膀胱癌 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相关转录本2 WD重复域蛋白5 无进展生存 患者预后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 C00672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晓康 李添添 吴佳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72与膀胱癌(BLCA)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得到差异表达基因LINC00672,并在TCGA数据库中验证LINC00672的表达以及与BLCA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用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在此基...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72与膀胱癌(BLCA)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得到差异表达基因LINC00672,并在TCGA数据库中验证LINC00672的表达以及与BLCA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用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通过CTD数据库查询与LINC00672相关的治疗BLCA的化合物,并在PubChem数据库中探索这些相关化合物的结构。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LINC00672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LINC00672在BLCA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而且LINC00672高表达的BLCA患者有更好的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铂化疗间期(PFI)。列线图C指数为0.649,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CTD数据库和PubChem数据库中得到9种与LINC00672相关的治疗BLCA的化合物。在TCGA数据库中发现LINC00672表达与大部分的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均相关,同时,与PDCD1、CTLA4和CD274均有一定的负相关性。LINC00672可能通过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mTOR通路,Hippo通路和Jak/stat通路来影响BLCA的生物学事件。结论LINC00672的表达升高可以延长BLCA患者的OS、DSS和PFI,可作为BLCA患者的新型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并在BLCA肿瘤微环境中对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可能起重要抑制作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72能通过调节PI3K/AKT/mTOR通路促进膀胱癌进展,并与肿瘤免疫浸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72 膀胱癌 免疫浸润 预后
下载PDF
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海波 曾彦恺 +3 位作者 顾正勤 张良 康健 齐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别接受单次经尿道电切术(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单次TUR组,n=38)或单次TUR、Re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ReTUR组... 目的探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别接受单次经尿道电切术(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单次TUR组,n=38)或单次TUR、Re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ReTUR组,n=38)。观察ReTUR组患者首次TUR术后肿瘤残存率和ReTUR术后重新分期率;首次TUR术后次日起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 ReTUR组患者首次TUR术后肿瘤残存率为31.6%,ReTUR术后重新分期率为10.5%。ReTUR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次TUR组患者(2.8%和21.1%,P<0.05)。结论 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发现首次TUR术后的残存肿瘤,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降低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再次电切 残存肿瘤 重新分期 复发率
下载PDF
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敏光 沈周俊 +7 位作者 张存明 吴瑜璇 周文龙 祝宇 张荣明 孙福康 邵远 何威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1-58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PC)结合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2月MIBC患者136例,男108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65.9±12.1)岁。分入两组:PC组100例,其中T2期74例,T3期16例,T4期1... 目的回顾性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PC)结合放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2月MIBC患者136例,男108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65.9±12.1)岁。分入两组:PC组100例,其中T2期74例,T3期16例,T4期10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RC)组36例,其中T2期12例,T3期20例,T4期4例。术后对PC组T3、T4期患者加行以顺铂为主的放化疗。随访3~6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3.1±1.2)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MIBC生存和复发相关的预后因素。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和MIBC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BLM30)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MIBC患者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64.7%(88/136),其中PC组为68.0%(68/100),显著高于RC组的55.6%(20/36,P〈0.05)。PC组术后发生局部复发60例(60.0%),其中非MIBC复发46例(76.7%,46/60),MIBC复发14例(23.3%,14/60);术后16个月内发生局部复发75.0%(45/60)。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数量〉3个(RR=2.718,95%CI为1.455~5.079,P=0.002)和浸润性的生长方式(RR=4.537,95%CI为1.573~13.081,P=0.005)是膀胱癌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量〉3个(RR=4.109,95%CI为1.676~10.072,P=0.002),脉管侵袭(RR=6.089,95%CI为2.038~18.246,P=0.001)和PC加输尿管再植术(RR=0.129,95%CI为0.027~0.627,P=0.011)是保留膀胱手术治疗MIBC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指标,其中PC加输尿管再植是术后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与MIBC生存相关的独立因素包括脉管侵袭(RR=4.176,95%CI为2.152~8.105,P=0.000)、肿瘤数量〉3个(RR=3.610,95%CI为1.887~6.906,P=0.000)、有膀胱肿瘤病史(RR=2.714,95%CI为1.400~5.263,P=0.003)和高龄(〉70岁,RR=2.609,95%CI1.440~4.729,P=0.002)。PC组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RC组(P值分别〈0.05、0.01),且经济困难、疲劳、失眠和体象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RC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 PC结合放化疗是治疗MIBC的有效方法,患者可获得与RC相似甚至更高的生存率和更好的生存质量。肿瘤数量〉3个的患者不宜行保留膀胱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肌层浸润 膀胱部分切除术 保留膀胱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2
14
作者 陈思阳 丰琅 +1 位作者 杜源 杜林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3,共5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 目的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组(针状电极组63例)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激光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病例,无膀胱穿孔病例。所有病例病理均可满足病理分期要求,其中Ta期31例,T1期82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77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6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4±5.8)个月。针状电极组肿瘤复发6例(9.5%,6/63),激光组复发7例(14%,7/50),两组均无病理分期进展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膀胱穿孔等严重合并症,切除标本满足病理分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电极 钬激光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整块切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浸润性尿路膀胱上皮癌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与扩增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海明 金庆 +2 位作者 程琳 宋福林 崔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T2~T4)的尿路膀胱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rcinoma,UBC )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方法:将49例不同分期的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HER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HER2...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T2~T4)的尿路膀胱上皮癌(urothelial bladder carcinoma,UBC )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方法:将49例不同分期的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HER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HER2基因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膀胱癌患者男性居多。而且分期越高,HER2 染色阳性率越高。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基因扩增,有12例患者出现17号染色体多倍体。分期越高,多倍体发生越多。结论:膀胱癌患者HER2 蛋白增高不是由于基因扩增所致,其它的转录和后转录机制参与并调节了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尿路膀胱上皮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6
作者 温爽 刘天卿 宗华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输尿管和膀胱微乳头型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特殊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输尿管和膀胱微乳头型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的特殊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和条索状,位于透明间质空隙内,间质空隙无内皮衬覆。大部分细胞团极向反转,核偏向外侧缘,成"内外倒置"状,极似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该肿瘤表达CK7、CK20、CEA、EMA及E-cadherin。结论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为高级别癌,易发生血管和淋巴道转移,预后差。其特殊的形态学变异和免疫组化特点,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浸润性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Rab11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4
17
作者 宫雪 于柳 +3 位作者 张西岭 刘嘉 刘屹立 王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Rab11调控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膀胱癌BIU-87、T24、RT4、5637细胞系中Rab11的内源表达量。在BIU-87(Rab11低表达)和T24(Rab11高表达)细胞系中分别转染Rab11过表达质粒和Rab11 siRNA... 目的:探讨Rab11调控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膀胱癌BIU-87、T24、RT4、5637细胞系中Rab11的内源表达量。在BIU-87(Rab11低表达)和T24(Rab11高表达)细胞系中分别转染Rab11过表达质粒和Rab11 siRNA。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内的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κB的变化情况。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处理转染Rab11过表达质粒的BIU-87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系中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D1和侵袭相关因子MMP9蛋白的变化。结果:转染Rab11过表达质粒的BIU-87细胞系中NF-κB活性水平提高,p-IκB表达量显著提高;而敲除Rab11后NF-κB活性受到抑制,p-IκB的表达受到抑制,而p-IκB与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呈正相关。NF-κB抑制剂Bay 11-7082阻遏了Rab11诱导cyclin D1和MMP9表达上调的过程。结论:Rab11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11 膀胱尿路上皮癌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UCA1对胰腺癌细胞系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尤历 赵义 +4 位作者 张行行 王国英 龚爱华 倪鑫 徐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CA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1例胰腺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及5种胰腺癌细胞系中UCA1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胰腺癌细胞系Bx PC-3的UCA1水平,用Transwel...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CA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1例胰腺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及5种胰腺癌细胞系中UCA1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胰腺癌细胞系Bx PC-3的UCA1水平,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观察Bx PC-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结果胰腺癌组织的UCA1水平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UCA1差异性表达于5种胰腺癌细胞系;干扰UCA1后,Bx PC-3细胞的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均降低(P<0.01),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1)。结论 UCA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下调UCA1通过降低MMP-2和MMP-9的表达减弱胰腺癌细胞系Bx PC-3的体外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长链非编码RNA 尿路上皮癌相关1
下载PDF
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对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彦军 景治安 +2 位作者 毛长青 李纪华 胡和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2期2059-2061,共3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对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GEM)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表柔...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对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GEM)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表柔比星(EP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进展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复发率为17. 95%(7/39),进展率为2. 56%(1/39);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复发率为23. 08%(9/39),进展率为5. 13%(2/39),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 08%(9/39);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51%(8/39),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中高危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吉西他滨以及表柔比星均能够降低患者两年内的复发率,但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无法改变病情的进展,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表柔比星 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复发率
下载PDF
绿激光汽化术与膀胱癌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清荣 马莉 +3 位作者 但丹 刘玲 邬惠林 苟淼 《西部医学》 201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 评价联合绿激光汽化术和膀胱癌电切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预防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标准:连续纳入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排除标准:肌层浸... 目的 评价联合绿激光汽化术和膀胱癌电切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预防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标准:连续纳入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排除标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膀胱癌,膀胱腺癌、鳞癌,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接受全麻的患者,以及不愿意入组研究的患者,存在严重的膀胱穿孔、大量血尿等并发症而不宜行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的患者,和术后病理结果为肌层浸润性的患者.将纳入的患者按入院号分组,试验组采用绿激光汽化术后THP即刻膀胱灌注(术后24小时内)续以8周诱导灌注,每周1次,再续以1年持续灌注,每月1次;对照组采用TURBT术,术后灌注方法同试验组.主要结局指标为膀胱癌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按照国际通用不良事件标准4.0版本记录.结果 共纳入176例患者,试验组84例,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12~33)个月,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4.966,P=0.026).试验组中23例患者发生尿路刺激征、血尿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2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THP膀胱灌注,与传统电切联合THP灌注比较,能显著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绿激光膀胱肿瘤汽化术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