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风险预测
1
作者 饶井芬 于晓磊 +3 位作者 肇爽 张聪 冉欣欣 朱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295例NSCLC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295例NSCLC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据化疗后是否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组(n=91)、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组(n=20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2∶1比例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化疗延迟、化疗方案剂量、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预防性应用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5.00%。结论:基于化疗延迟、同步放化疗周期、肠内营养支持、年龄、化疗方案剂量、体重的随机森林模型对于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具有较高评估预测价值,临床可通过上述因素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随机森林模型 预测价值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和BALF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芦丹 刘旭 杨硕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621-1624,163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诊治的104例患者,其中IPA组37例,非IPA组67例,检测比较患者BALF和血清GM水平... 目的 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诊治的104例患者,其中IPA组37例,非IPA组67例,检测比较患者BALF和血清GM水平,分析BALF和血清GM检测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BALF GM检测的临界值,并比较两种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IPA组BALF和血清GM值高于非IPA组,不同基础疾病患者BALF和血清GM水平无明显差异。BALF GM的临界值为0.87,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2.5%,Youden指数为0.842。IPA患者BALF GM阳性率高于血清GM(χ^(2)=42.659,P<0.001)。Pearson分析显示,IPA组BALF和血清GM呈较弱正相关(r=0.296,95%CI:0.170~0.412,P<0.001)。BALF GM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2.5%;血清GM灵敏度为16.7%,特异度为98.5%;双阳性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9.3%;BALF和血清任一阳性的灵敏度为99.6%,特异度为91.8%。结论 BALF GM检测的临界值为0.87,对IPA的诊断灵敏度高于血清GM检测,不同的组合可以侧重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或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聚糖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化疗引起的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佳 胡荣 +3 位作者 廖爱军 杨莹 杨威 刘卓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LON)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8例应用R-CHOP方案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LON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截至...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LON)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8例应用R-CHOP方案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LON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日,13例(27.1%)患者出现了LON,其中10例(20.8%)为III度和IV度,达到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最低点的中位时间为118天(37-165天)。除1例患者外,余12例发生LON的患者ANC均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56天(5-212天),无致命性感染发生。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显示复发难治患者经过CHOP方案化疗后再次应用R-CHOP方案化疗或美罗华疗程数大于4是发生LON的危险因素。结论:R-CHOP方案化疗效果显著,虽可引起LON,但其发生率低,且具有自限性,无致命性不良反应发生,可进一步扩大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华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发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陆粤就 陆森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60例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发热患者,在发热1d内和之后3d分别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将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31例、局部感染组34例、无明确...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60例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发热患者,在发热1d内和之后3d分别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将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31例、局部感染组34例、无明确微生物感染组45例和肿瘤相关组50例,比较这些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局部感染组、无明确微生物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在3d后降钙素原(PCT)明显有下降,而肿瘤组的PCT水平差异无可比性。同时脓毒血症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可用于判断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发热的具体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热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 降钙素原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重视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10
5
作者 施毅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5-19,共5页
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已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肺曲霉病患者没有明显的免疫缺陷,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值也不同于粒细胞缺乏患者。本文就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 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已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肺曲霉病患者没有明显的免疫缺陷,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值也不同于粒细胞缺乏患者。本文就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作一概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非粒细胞缺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在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的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田震 朱能 +3 位作者 李子林 陈永忠 李宏 张新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缺乏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337例。随机分为未预防性使用药物组...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缺乏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337例。随机分为未预防性使用药物组112例(对照组)、预防性使用rhG-CSF治疗组112例(rhG-CSF治疗组)和预防性使用PEG-rhG-CSF治疗组113例(PEG-rhG-CSF治疗组)。观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比值。结果对照组、rhGCSF治疗组和PEG-rhG-CSF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67.97%、41.57%和37.98%(P<0.05);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2.39%、14.25%和11.14%(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分别为3.55%、1.84%和1.21%(P<0.05);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1.27±0.44、1.32±0.52和1.49±0.25(P<0.05)。PEG-rhG-CSF治疗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和中性粒细胞值从最低值到2.0×10^(9)/L以上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和rhG-CSF治疗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PEG-rhG-CSF能降低有营养风险的局部晚期NSCLC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rhG-CSF 营养风险 非小细胞肺癌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芪胶升白胶囊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物疗效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驰 张久荣 +1 位作者 童维佳 牛素梅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芪胶升白胶囊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芪胶升白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化疗,给予芪胶升白组患... 目的探讨芪胶升白胶囊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芪胶升白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化疗,给予芪胶升白组患者化疗+芪胶升白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变化,在试验过程中同时采取必要的药学监护。结果芪胶升白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1.33 vs 62.67%,P<0.05),芪胶升白组治疗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5.33%vs 25.33%,P<0.05);芪胶升白组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为(1.37±0.5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4±0.7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胶升白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5.33%vs 25.33%,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可提高化疗效果,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芪胶升白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年开 黄英 +2 位作者 肖茂良 汪志成 卓德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发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某三甲医院住院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发热患者153例,于发热24h内及之后72h分别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比较不同原因发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血浆降...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发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某三甲医院住院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发热患者153例,于发热24h内及之后72h分别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比较不同原因发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血浆降钙素原基线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无微生物病原学检测结果的感染组及肿瘤相关发热定组。与基线水平相比,脓毒血症组、局部感染组、无微生物病原学检测结果的感染组72h后PCT明显下降,但肿瘤相关发热组72h 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 肿瘤 发热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G-CSF在以CHOP为基础方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春艳 薛恺 +7 位作者 张群岭 夏祖光 吕方芳 沈维娜 季冬梅 曹军宁 洪小南 郭晔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70-975,共6页
背景与目的:由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和泼尼松组成的CHOP方案是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标准化疗方案,其发生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风险为10%~20%。近年来聚乙二醇化粒细... 背景与目的:由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和泼尼松组成的CHOP方案是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标准化疗方案,其发生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风险为10%~20%。近年来聚乙二醇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在临床中逐渐广泛应用。该研究旨在明确PEG-rh G-CSF在接受CHOP方案为基础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预防性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5例患者,其中36例接受了初级预防,39例接受了次级预防,所有患者均完成所有治疗并纳入数据分析。结果:在初级预防组中,52.8%的患者未再发生4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或FN,63.9%未导致化疗减量。在次级预防组,61.5%的患者未再发生4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或FN,66.7%未导致化疗减量。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大于等于65岁)和3/4期是预防后仍然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导致化疗减量的独立高危因素。安全性方面,短暂的腰骶部1~2级疼痛是主要的不良反应。结论:PEG-rh G-CSF的预防性应用不但使用方便,并且显示了良好的预防效果和耐受性,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非霍奇金淋巴瘤 CHOP方案 中性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 减少性发热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序薇 陈艳茹 陈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2期8-11,53,共5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准确度。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4例NSCLC患者,依据是否发生FN分为FN组和非FN组,通过R软件构建...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准确度。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4例NSCLC患者,依据是否发生FN分为FN组和非FN组,通过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NSCLC化疗患者中FN的发生率为19.3%,年龄≥65岁、骨转移、体能状态欠佳、半年内放疗史是F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95%CI:0.641~0.770),校准曲线表明预测曲线和实际曲线基本一致,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1.379,P=0.927)。结论年龄、骨转移、体能状态、半年内放疗史是FN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列线图
下载PDF
金葡素注射液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骨髓抑制的预防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金梅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金葡素注射液预防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11月行G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常规化疗联合金葡素注射液)和化疗组(常规化疗),化疗前、化疗期... 目的观察金葡素注射液预防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11月行G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常规化疗联合金葡素注射液)和化疗组(常规化疗),化疗前、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均予必要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以及发生的毒副反应。结果 2组比较,化疗组更易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P<0.01或P<0.001);联合组更易发生发热(P=0.039)、局部红肿(P=0.039)。结论金葡素注射液可以有效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毒副反应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金葡素注射液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化疗 老年人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时间与非手术治疗肺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维 陈成 +3 位作者 李猛 孙建 韩正祥 冯守信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591-597,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时间与非手术治疗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90例非手术治疗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ROC曲线确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的最佳界值,据此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早期组(A组)、晚期组(B组)和未出现组(C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时间与非手术治疗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90例非手术治疗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ROC曲线确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的最佳界值,据此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早期组(A组)、晚期组(B组)和未出现组(C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时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的最佳界值为36 d。接受单纯化疗和同步放化疗的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27个月,明显高于B组16、20个月和C组的11、17个月(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分化程度、治疗方式、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非手术治疗肺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按治疗方式分层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时间在单纯化疗、同期放化疗中显示与患者预后有关,B组患者及C组的死亡风险要高于A组患者(HR=1.816,P<0.05)(HR=3.198,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时间是接受单纯化疗、同步放化疗肺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监测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时间有助于对单纯化疗、同步放化疗肺鳞癌患者早期进行预后判断,并及时调整化疗剂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鳞癌 非手术治疗 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预后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曲霉特异性荧光PCR联合GM试验在非粒细胞减少IPA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吕承秀 王君君 +2 位作者 张凯 何兵 李庆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26,共6页
目的 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联合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GM)试验在非粒细胞减少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淄博市第一医院临床疑... 目的 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联合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GM)试验在非粒细胞减少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淄博市第一医院临床疑似为IPA的113例住院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氢氧化钾湿片法镜检、真菌培养、GM试验、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根据IPA的诊断标准分为临床诊断IPA组和非IPA组,分析4种方法在IPA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根据IPA的诊断标准,113例疑似IPA患者中有37例最终被临床诊断为IPA。IPA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于非IP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4,P=0.006);IPA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高于非IP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0.008);IPA患者中影像学表现为实变区域内出现空腔的患者比例高于非IP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3,P<0.001)。4种真菌检测方法诊断IPA的灵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5.803,P<0.001),其中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的灵敏度最高,为94.59%;4种方法的特异度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1.511,P<0.001),其中氢氧化钾湿片法镜检和真菌培养的特异度最高,为100.00%;4种方法的临床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1.768,P=0.008),其中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的临床符合率最高,为90.27%。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联合GM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76 7,高于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的AUC(0.913 8)。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联合GM试验对非粒细胞减少IP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曲霉特异性荧光PCR检测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非粒细胞减少
原文传递
Th1/Th2细胞因子对粒细胞缺乏和非粒细胞缺乏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奚悦玲 宁铂涛 +6 位作者 王莹 李璧如 钱娟 任宏 张建 张芳 项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缺乏(粒缺)和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的脓毒症患儿细胞因子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38例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根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分为粒缺组、非粒缺组,根据有无脓毒性休克,分为休克组、非休克组,分别分析各组... 目的探讨粒细胞缺乏(粒缺)和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的脓毒症患儿细胞因子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38例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根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分为粒缺组、非粒缺组,根据有无脓毒性休克,分为休克组、非休克组,分别分析各组炎性指标(CRP、PCT)、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NF-γ)、PRISM-Ⅲ评分及治疗转归。结果1)138例脓毒症患儿,64例为粒缺,74例为非粒缺,粒缺组PRISM-Ⅲ评分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48),两组患儿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粒缺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P=0.02)。粒缺组CRP、IL-6、IL-10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1;P=0.001;P=0.032),粒缺组TNF-α显著低于非粒缺组(P=0.032)。2)在64例粒缺脓毒症患儿中有23例为脓毒性休克,41例非脓毒性休克,休克组PRISM-Ⅲ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01),休克组病死率(10/23,43.5%)显著高于非休克组(1/41,2.4%)(P=0.001)。休克组的CRP、PCT、IL-6、IL-10、TNF-α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01;P=0.001;P=0.001;P=0.005;P=0.019),ROC曲线分析,IL-6曲线下面积为0.80,Cut-off值为315.38 pg/mL,IL-10曲线下面积为0.80,Cut-off值为45.18 pg/mL,TNF-α曲线下面积为0.85,Cut-off值为1.95 pg/mL。3)在74例非粒缺脓毒症患儿中,19例为脓毒性休克,55例非脓毒性休克,休克组PRISM-Ⅲ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22),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休克组IL-10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15)。4)对42例脓毒性休克的患儿分析,23例为粒缺组,19例为非粒缺组,粒缺组PRISM-Ⅲ评分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5),粒缺组病死率(47.8%)和非粒缺(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粒缺组CRP、PCT、IL-6、IL-10因子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1;P=0.001;P=0.001;P=0.035),两组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分析96例非脓毒性休克的患儿,41例为粒缺组,55例为非粒缺组,两组PRISM-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非粒缺组病死率(20%)显著高于粒缺组(2.4%)(P=0.02)。粒缺组CRP、IL-6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5;P=0.033),粒缺组TNF-α显著低于非粒缺组(P=0.007)。结论合并粒缺的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治疗时间长。粒缺患儿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时病死率显著增高,其IL-6、IL-10、TNF-α也显著升高。IL-6、IL-10、TNF-α可以帮助预测脓毒症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休克 粒细胞缺乏 非粒细胞缺乏 细胞因子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联合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正莉 朱春梅 +1 位作者 黄贵民 常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联合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 目的探讨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联合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收治的疑似IPA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100例,均行血清和BALF GM试验检测及痰、BALF真菌培养。分析血清和BALF GM检测方法用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血清和BALF GM试验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88例,排除诊断12例。血清GM、BALF GM及两者联合检测用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9.0%(95%CI:20.1%~37.9%)、75.0%(95%CI:66.5%~83.5%)、81.0%(95%CI:73.3%~88.7%),AUC及95%CI分别为0.645(95%CI:0.513~0.778)、0.785(95%CI:0.644~0.926)、0.819(95%CI:0.681~0.953)。结论血清和BALF GM试验联合检测对于临床诊断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效果优于单个指标,联合检测在临床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 儿童 侵袭性肺曲霉病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内非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38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明洁 詹庆元 +1 位作者 黄琳娜 吴小静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MICU)非粒缺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MICU)非粒缺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结果该研究共纳入38例非粒缺IPA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难治性发热和退热48 h后再发热。影像学方面最常见CT征象的为斑片影和实变,晕征和空气新月征相对少见。气管镜下以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痰液粘稠多见。痰培养和肺泡灌洗液GM试验的阳性率为分别47.4%、52.9%。此外,有22例患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预后方面19例好转出院,10例死亡,9例因放弃治疗预后不佳。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在BMI、合并冠心病比率、影像学出现空洞的比率、有创通气支持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ICU内非粒缺IP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当出现反复发热、肺部渗出影、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需警惕IPA可能,尤其在合并重症流感时。BMI偏低、合并冠心病、肺部影像出现空洞、需要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非粒细胞缺乏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欧阳腊梅 汪道峰 +3 位作者 方翼 刘啸 李欢 娄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654-4656,共3页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为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1月住院并接受化疗12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热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为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1月住院并接受化疗12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热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热感染患者,总体住院死亡23例,死亡率为18.7%;单因素分析显示,转入ICU治疗、降钙素原(PCT)>2ng/ml、Ⅳ度骨髓抑制天数>10d、多部位感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的住院死亡率较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2ng/ml、Ⅳ度骨髓抑制天数>10d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有较高的住院死亡率,早期诊断感染及积极治疗骨髓抑制可能有助于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发热感染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感染 死亡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的时间与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双 黄丽萍 +5 位作者 林征 刘燕芳 郑泽荣 彭仙娥 陈伟霖 胡志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与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25例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X-tile软件确定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的最佳界值,根据此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早期组(115例)和晚期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与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25例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X-tile软件确定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的最佳界值,根据此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早期组(115例)和晚期组(2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时间,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的最佳界值为39 d。早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0个月,明显高于晚期组(16.0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是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于单纯放疗,同期放化疗更能使食管鳞癌患者生存获益(HR=0.64,P=0.026),而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晚期组(HR=1.38,P=0.038)的患者预后差。按治疗方式分层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只在同期放化疗层中显示与患者预后有关,晚期组患者的死亡风险要高于早期组患者(HR=3.53,P=0.010)。结论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时间是影响非手术放化疗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中性粒细胞减少至最低值早的患者预后优于晚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非手术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预后
原文传递
应用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姑息性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后肿瘤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赵儒义 戴静华 +2 位作者 张磊 程进 万智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9期3642-3647,3622,共7页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姑息性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后肿瘤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搜集2012年8月-2017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患有恶性实体肿瘤行姑息性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7年11月,...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姑息性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后肿瘤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搜集2012年8月-2017年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患有恶性实体肿瘤行姑息性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7年11月,搜集患者随访结束时的临床资料。将总消融例数根据消融后肿瘤进展情况分为比较肿瘤进展和肿瘤非进展组,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将消融后进展的病例列出,比较消融前和进展时相关检验结果差异,探寻肿瘤进展原因。结果:共82次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在2012年8月-2017年6月间进行,35名患者所行的41次消融被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人接受的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次数均不大于2次,41次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共消融42枚病灶,其中一次消融术同时消融了2枚肝内病灶。35名患者按照肿瘤全身进展与否分为肿瘤进展组(n=26)及肿瘤非进展组(n=9),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包括:消融处为原发肿瘤,随访截止/进展时间,消融前至随访截止/肿瘤进展时存在化疗相关性粒细胞缺乏,消融前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peripheral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NLR)>3。对于消融后判定为全身肿瘤进展的30次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对比消融前及进展时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是血浆白蛋白值和NLR>3。最后,应用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计数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评定为肿瘤进展的30次消融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氩氦冷冻消融术姑息性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后的肿瘤进展因素中,对于原发肿瘤的消融是肿瘤进展的不利因素,化疗相关性粒细胞缺乏、NLR>3、低血浆白蛋白水平是肿瘤进展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术 肿瘤姑息治疗 化疗相关性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浆白蛋白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西他赛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卫萍 朱嵩 田东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2587-2590,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洛铂(T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远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治疗的年龄≥18岁、病理证实为非小细...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洛铂(T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远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治疗的年龄≥18岁、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接受T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单个周期化疗后接受PEG-rhG-CSF、重组人粒细胞(rhG-CSF)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PEG-rhG-CSF,6 mg/次。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rhG-CSF,5μg·kg-1·d-1,直至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比较两组预防骨髓抑制的效果。结果预防治疗后,两组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第10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7、2.296,均P<0.05)。两组患者予以升白细胞处理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0.00%(1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2%(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47)。观察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6%(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P=0.030)。两组疲劳、肌肉骨骼疼痛、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G-rhG-CSF用于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T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优于rhG-CSF的多次给药方案,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预防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预防和防护用药 非小细胞肺 化学疗法 辅助 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