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rcRNA landscape of non-pregnant endometrium during the estrus cycle in dairy goats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Xiao-rui ZHANG Lei +6 位作者 CUI Jiu-zeng YANG Li-chun HAN Jin-cheng CHE Si-cheng CAO Bin-yun LI Guang SONG Yu-xu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346-1358,共13页
Endometrial development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involving numerous regulatory factors.Circular RNAs(circRNAs)have been known as a member of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non-coding RNA family,and are reportedly crucial for... Endometrial development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involving numerous regulatory factors.Circular RNAs(circRNAs)have been known as a member of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non-coding RNA family,and are reportedly crucial for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ircRNA landscape of non-pregnant endometrium of dairy goats during estrus.Non-pregnant endometrial samples of goats at estrus day 5(Ed5)and estrus day 15(Ed15)were used to methodically analyze the circRNA landscape using strand-specific Ribo-Zero RNA-Seq.A total of 2331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P<0.05)circRNAs(DEciRs)between Ed5 and Ed15 were discovered in the goat endometrium.It was found that Nipped-B-like(NIPBL)and calcium responsive transcription factor(CARF)ma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dometrium by decreasing(P<0.05)the levels of their circRNA-transcript forms.Furthermore,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analyses of DEciR host genes(hgDEciRs)revealed that tight junctions and GTPases may be involved in endometr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strus cycle.A total of 2331 DEciR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endometrium at Ed5 and Ed15.Based on GO and KEGG enrichment analyses,it could be inferred that tight junctions and GTPases are likely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oat endometrium during the estrus cycle.This circRNA study greatly enhances our knowledge of global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pregnant endometrium during the estrus cycle in goats;these results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endometrial development in dairy go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s Ribo-Zero RNA-Seq non-pregnant endometrium dairy goats
下载PDF
Malaria and Anaemia in Pregnant and Non-Pregn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Kumasi, Ghana
2
作者 Samuel C. K. Tay Eric Agboli +1 位作者 Harry Hoffman Abruquah Williams Walana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3年第3期193-200,共8页
Background: Malaria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globally. Anaemia is often an adverse outcome of severe parasitic infections during pregnancy in deve... Background: Malaria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globally. Anaemia is often an adverse outcome of severe parasitic infections during pregnan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egnant women in malaria-endemic communiti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fections than non-pregn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Objective: To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 malaria and anaemia in pregnant and non-pregn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Design: A cross-sec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Three hundred and eighty pregnant women and 380 non-pregnant women were screened for the study. Setting: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Kwame Nkrum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masi, Ghana. Measurements: Participants’ demographic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the administration of questionnaires. In addition their blood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haemoglobin level and malaria parasites, while stool samples from the pregnant women were examined for intestinal parasites. Result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pregnant women have higher malaria parasitaemia (12.6%) and anaemia (62.6%). The species of Plasmodium isolated from the pregnant women were P. falciparum (85.4%), P. malariae (4.2%) and P. ovale (10.4%). Malaria parasitaemia was higher in the primigravidae (14%). However multigravidae recorded the highest anaemia prevalence (67.1%). Age of pregnant women was a factor affecting malaria parasitaemia with a significant P-value and OR (P value = 0.0041, 0R = 7.61). Conclusions: Pregnant women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malaria and anaemia than non-pregn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Most of the pregnant women reported at antenatal clinic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Primigravidae however recorded the highest malaria parasitaemia. The main species of Plasmodium observed in the blood samples was falcip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RIA ANAEMIA PREGNANT WOMEN non-pregnant WOMEN
下载PDF
补饲不同剂量甘油对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内环境、挥发性脂肪酸吸收的影响
3
作者 江白慧 南颖 +4 位作者 谢梦婷 齐行东 叶翠芳 努尔力·阿不力孜 赵宗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1-255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不同剂量甘油对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上皮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及瘤胃形态结构的影响。随机选取40只健康、年龄相近、体重接近的成年空怀期母羊,平均分配到对照组、试验Ⅰ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不同剂量甘油对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上皮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及瘤胃形态结构的影响。随机选取40只健康、年龄相近、体重接近的成年空怀期母羊,平均分配到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除饲喂基础饲粮外,每日分别额外灌服1%、7%、12%的甘油(干物质占比,经估算每日每组各母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约为1.3 kg,各组甘油灌服量分别为10、70、120 mL,甘油纯度:99.88%,燃烧能值:18.1 MJ/kg)。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Ⅱ组NDF和ADF表观消化率也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瘤胃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试验Ⅱ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的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瘤胃乙酸、丙酸含量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丁酸含量、各VFA占比及乙酸/丙酸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甘油饲喂量的增加,下调式腺瘤载体(DRA)、Na^(+)/H^(+)交换蛋白3(NHE3)和质子泵型ATP酶(vH^(+)ATPase)在瘤胃上皮中的表达先增后降,而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4)和Na^(+)/H^(+)ATP酶(Na^(+)/K^(+)ATPase)在瘤胃上皮中的表达逐渐下降。Na^(+)/H^(+)交换蛋白1(NHE1)和Na^(+)/H^(+)交换蛋白2(NHE2)在各组之间相对表达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4)对照组、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瘤胃乳头形态良好,试验Ⅲ组瘤胃角质层出现受损现象;各试验组乳头宽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乳头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角质层和颗粒层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每日额外灌服适量甘油能够提高空怀期母羊养分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促进瘤胃上皮角质层、颗粒层的生长以及部分VFA吸收相关基因在瘤胃上皮中的表达,且在本试验条件下,7%灌服剂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空怀期母羊 瘤胃内环境 VFA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山西省438名孕妇对未来子女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婷 王竞 +4 位作者 赵津宁 焦郭晋 郑佳明 李建涛 程景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目的了解孕妇对未来子女非免疫规划疫苗(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童非EPI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妇幼保健院438名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独立... 目的了解孕妇对未来子女非免疫规划疫苗(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童非EPI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妇幼保健院438名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个人社会经济因素、疫苗倾向和疫苗信息获取渠道对孕妇为未来子女接种非EPI意愿的影响,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孕妇对子女非EPI接种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接种意愿的影响。结果98.4%调查对象愿意为子女接种非EPI。与倾向于接种进口疫苗的群体相比,有接种国产疫苗倾向的群体(β=0.119)为子女接种非EPI的意愿更强,有接触媒体宣传较没有接触的群体子女非EPI接种意愿更强(β=0.099),有接触社区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宣传册和活动讲座的群体较没有接触的群体子女非EPI接种意愿更强(β=0.119)。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接种意愿强度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路径系数分别为0.73,0.13,0.12)。结论孕妇对未来子女非EPI的接种意愿水平较高。加强非EPI接种宣传教育,改变孕妇对非EPI的知觉行为控制和态度,能够帮助提高儿童非EPI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非免疫规划疫苗 接种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下载PDF
预防孕产妇产后抑郁症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5
作者 邵晴晴 李亚南 +3 位作者 白睿敏 付文君 王颖 张静茹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6期1760-1766,1772,共8页
目的检索、评价、整合预防孕产妇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根据PIPOST方法确立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 目的检索、评价、整合预防孕产妇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根据PIPOST方法确立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预防孕产妇PPD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2013年12月16日-2023年12月15日,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分级。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其中2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3篇系统评价,从筛查与评估、多学科团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膳食补充剂、母婴皮肤接触、信息支持7个方面,共总结出26条最佳证据。结论预防孕产妇PPD非药物干预措施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充分发挥社会资源,证据应用过程中应进行本土化,以降低PPD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产后抑郁症 孕产妇 非药物干预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DNA无创产前检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危孕妇胎儿 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成艳 马雯 +2 位作者 权秋宁 于青 杜小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DNA无创产前检测(NIP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在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5862例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NIPT、彩超检查,以羊水穿刺结果或分... 目的探讨DNA无创产前检测(NIP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在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5862例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NIPT、彩超检查,以羊水穿刺结果或分娩结局作为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比较NIPT、彩超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效能。结果5862例高危孕妇中共检出16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85%。16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161例,构成比为96.41%;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构成比为3.59%。彩超检查共诊断出119例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经一致性分析,彩超检查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0.713,特异度为0.884,准确率为87.96%,Kappa=0.215,P<0.05。NIPT共诊断出133例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经一致性分析,NIPT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0.796,特异度为0.945,准确率为94.05%,Kappa=0.408,P<0.05。彩超检查联合NIPT共诊断出158例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经一致性分析,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0.946,特异度为0.986,准确率为98.50%,Kappa=0.775,P<0.05。结论NIPT与彩超检查用于筛查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均具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检查可获得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能有效降低漏诊及误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无创产前检测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高危孕妇 胎儿染色体异常 应用价值
下载PDF
NT超声检测结合无创DNA检测用于高龄孕妇产前筛查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陆丰华 丁杨 王智慧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测结合无创DNA检测用于高龄孕妇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486例进行产检、分娩的高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选择产前筛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NT组(n=127例)和联合组(n=359例)。NT组采用NT... 目的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NT)超声检测结合无创DNA检测用于高龄孕妇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486例进行产检、分娩的高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选择产前筛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NT组(n=127例)和联合组(n=359例)。NT组采用NT超声检测,联合组采用NT超声检测结合无创DNA检测,对比两组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以羊水穿刺检测结果为金标准,NT组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为66.67%,联合组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为80.00%,联合组的检出率高于NT组;NT组漏诊率为33.33%,联合组漏诊率为20.00%,联合组的检测漏诊率低于NT组。结论NT超声检测结合无创DNA检测对高龄孕妇产前筛查有效,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高,漏诊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超声检测 无创DNA检测 高龄孕妇
下载PDF
产后早期妇女与非孕健康妇女骨密度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苏锦权 柳利辉 +3 位作者 翁田茵 黄向明 殷亮 文国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妇女骨密度(BMD)变化情况,分析怀孕与BMD的关系。方法采用Hologic QDR-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64例产后妇女及72例非孕健康妇女进行腰椎正位(L1-4)、左髋部骨密度测量分析,按年龄分别输入数据,以5岁为一...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妇女骨密度(BMD)变化情况,分析怀孕与BMD的关系。方法采用Hologic QDR-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64例产后妇女及72例非孕健康妇女进行腰椎正位(L1-4)、左髋部骨密度测量分析,按年龄分别输入数据,以5岁为一年龄组,分别计算各组骨密度值,结果以x±s表示。结果非孕妇女在25~29岁间骨量达到峰值,产后早期妇女腰椎和左髋部BMD值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腰椎P〈0.01,左髋P〈0.05)。结论产后早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降低现象,骨量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早期发现产妇骨量降低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妇女 非孕健康妇女 骨密度 骨量减少
下载PDF
缩宫素对子宫良性病变滋养血管频谱变化的超声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孙立群 邹建中 +1 位作者 陈文直 王智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100-2102,共3页
目的超声观察子宫肌瘤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应用缩宫素前后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变化,评价肌层良性病变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方法子宫肌瘤(30例)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5例)静滴缩宫素(0.04U/min)前后行彩超检查,对比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变化。结... 目的超声观察子宫肌瘤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应用缩宫素前后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变化,评价肌层良性病变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方法子宫肌瘤(30例)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5例)静滴缩宫素(0.04U/min)前后行彩超检查,对比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变化。结果应用缩宫素后,子宫肌瘤(24/30)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0/15)出现异型频谱,包括单向楔形、单向圆钝、双向楔形及热带鱼样等;子宫肌瘤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频谱变化包括异型持续(19/30,6/15)、异型交替(5/30,4/15)、正常舒缩变化(6/30,5/15);不同类型肌瘤周边与内部动脉均出现频谱变化;所有患者子宫弓状动脉与双侧子宫动脉均未检测到频谱变化。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变化有助于评价肌层良性病变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异型频谱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子宫肌层收缩导致滋养血管发生狭窄或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多普勒超声 缩宫素 非妊娠子宫 子宫肌瘤 局限性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激素变化及其指示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郎冬梅 刘文华 +4 位作者 王毅花 唐勇清 何岚 刘树强 胡德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4,共4页
于2010年4月底至9月中旬采集了陕西凤县圈养林麝的新鲜粪样,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林麝非孕期的粪样皮质醇含量,探查林麝的应激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圈养雌性林麝非孕期应激生理状态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仔卧巢哺乳期、幼仔出巢哺乳... 于2010年4月底至9月中旬采集了陕西凤县圈养林麝的新鲜粪样,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林麝非孕期的粪样皮质醇含量,探查林麝的应激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圈养雌性林麝非孕期应激生理状态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仔卧巢哺乳期、幼仔出巢哺乳期、幼仔单独饲养期、雌麝进入发情期),其中,雌麝于产后的幼仔卧巢哺乳期处于较高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2~4周),而雌麝与幼麝分离期处于较低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13~15周);与此对应,单独饲养且与育幼无关的雄麝仅于饲料更换阶段(5月份)表现出一定的应激生理水平增高。分析得出,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水平变化与重要的时间相联系,是导致应激生理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认为圈养林麝非孕期应以雌麝的管护为主,尤其处于较高水平的第1阶段,是育幼雌麝饲喂和管护的敏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林麝 非孕期 粪样皮质醇 应激生理
下载PDF
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雅 康梅 +6 位作者 吴思颖 张为利 肖玉玲 邓劲 马莹 陈知行 谢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2-467,共6页
目的通过对B群链球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特别是非妊娠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分离的B群链球菌菌株信息,筛选... 目的通过对B群链球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特别是非妊娠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分离的B群链球菌菌株信息,筛选血培养阳性同时临床诊断为血流感染的患者信息,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结果276株非重复株B群链球菌分离自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占52.5%,患者平均年龄为(49.2±19.8)岁,分离标本前3位分别是尿液(43.5%)、皮肤软组织及伤口分泌物(25.4%)和血液(10.5%)。22例确诊血流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更高占86.4%,平均年龄为(50.8±17.5)岁,所有血流感染患者均有基础疾病,肝胆相关疾病及肿瘤分别占36.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22.7%,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占13.6%。典型临床表型为发热。血流感染经治疗患者中19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常规炎性指标与其他链球菌血流感染数据相比无特异性。血流感染分离菌株对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9.2%和45.5%,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株。结论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者主要为中年男性,多合并有基础疾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对于发热患者应尽早规范采集血培养以明确诊断,青霉素是B群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克林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不推荐经验使用,临床治疗时应重视药敏结果,避免不合理用药。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者经临床合理诊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链球菌 血流感染 非妊娠成人
下载PDF
十溴联苯醚在单次暴露的孕和非孕SD大鼠血液内的吸收分布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云梅 张文兵 +2 位作者 盛国英 陈敦金 傅家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9-1013,共5页
五溴联苯醚、八溴联苯醚被禁以后,十溴联苯醚(BDE-209>97%)是现在唯一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多溴联苯醚阻燃剂。BDE-209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甚至人体的血液、母乳中普遍存在,而且BDE-209的环境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实验室条件下,BDE... 五溴联苯醚、八溴联苯醚被禁以后,十溴联苯醚(BDE-209>97%)是现在唯一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多溴联苯醚阻燃剂。BDE-209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甚至人体的血液、母乳中普遍存在,而且BDE-209的环境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实验室条件下,BDE-209可以通过生物代谢,或光降解、热降解转换形成毒性更强的低溴代PBDEs、羟基甲氧基PBDEs、致癌物多溴二苯并二噁英/呋喃(PBDD/DFs)。所以BDE-209的环境行为及生物效应成为环境污染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关于BDE-209对妊娠期生物体的暴露研究还是很少。研究了十溴联苯醚在单次暴露的孕和非孕SD大鼠血液内的吸收代谢。结果表明,BDE-209可以被孕和非孕SD大鼠吸收,孕和非孕SD大鼠血液中吸收的BDE-209都可以快速的排出。BDE209在孕和非孕SD大鼠体内存在脱溴代谢,主要的脱溴代谢物是3种nona-BDE(sBDE-206,-207,-208)和五种octa-BDEs(BDE-196,-197/204,-198/203),其中3种nona-BDEs是主要的代谢物,而BDE-207是nona-BDEs中含量最大的单体。BDE-209及其脱溴代谢物nona-BDEs的清除速率,在SD孕鼠的体内快于SD非孕鼠,而且在暴露实验的后期还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BDE-209) 孕鼠 非孕鼠 代谢物 脱溴
下载PDF
育龄期非妊娠妇女血清低水平β-HCG与LH、FSH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玲 陈倩 +1 位作者 肖熹微 刘钺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390-1392,共3页
目的探讨育龄期非妊娠妇女血清中检测出的低水平(β-HCG>0.10且<5.30m IU/m L)β-HCG以及LH、FSH的水平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84例实验组血清中检出低水平β-HCG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及80例对照组(β-HCG<0.10m IU/m L)... 目的探讨育龄期非妊娠妇女血清中检测出的低水平(β-HCG>0.10且<5.30m IU/m L)β-HCG以及LH、FSH的水平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84例实验组血清中检出低水平β-HCG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及80例对照组(β-HCG<0.10m IU/m L)血清中LH、FSH、E2含量检测。结果所选取研究对象的年龄对研究无影响;育龄期非妊娠妇女血清LH、FSH均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育龄期非妊娠妇女血清检测到低水平β-HCG时,进一步检测其血清FSH和LH的浓度,可以对停经与卵巢功能相关性评价提供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黄体生成素 卵泡刺激素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 育龄期非妊娠妇女
下载PDF
非高发地区地中海贫血孕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葛群芳 王怡 +3 位作者 张怡 牧启田 郭飞 欧阳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2-2027,共6页
目的:探索非高发地区地中海贫血孕妇的特点,减少中间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诊断的235例地中海贫血孕妇,采用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HYDRASYS血红蛋... 目的:探索非高发地区地中海贫血孕妇的特点,减少中间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诊断的235例地中海贫血孕妇,采用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HYDRASYS血红蛋白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利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常见的3种缺失型和3种非缺失型α型地中海贫血以及21种突变的β型地中海贫血。结果:235例地中海贫血孕妇中β地中海贫血占大多数,其次为α地中海贫血和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大多数孕妇处于轻度贫血状态,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但合并缺铁性贫血(IDA)者少见。二胎孕妇比例明显升高,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中比例接近1/3,复合型地中海贫血中占75%。血红蛋白电泳中出现HbF的多见于β地中海贫血,且在本籍孕妇中多见。血红蛋白异构体易见于α型地中海贫血孕妇,且均为非本籍孕妇。α型地中海贫血孕妇中无论本籍孕妇还是非本籍孕妇均以--sea基因型最多,β型地中海贫血孕妇中,本籍孕妇及父母一方为本籍孕妇均以IVS-II-654基因型最多,占55.38%,而非本籍孕妇中以CD41-42、IVS-II-654和CD17这3种基因型最多,占30%。结论:地中海贫血孕妇在非高发地区并不少见,并且有自身独有的特点,需引起重视。对该类孕妇配偶需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及时对高危胎儿行进一步遗传学检查,避免中间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非高发地区 孕妇
下载PDF
非妊娠妇女阴道真菌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丽 龚豪 +1 位作者 张春莲 方彩云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了解非妊娠期妇女阴道真菌感染情况,并分析与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4例接受阴道微生物全面检查的非妊娠妇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阴部卫生习惯、性生活习惯及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下... 目的了解非妊娠期妇女阴道真菌感染情况,并分析与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4例接受阴道微生物全面检查的非妊娠妇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阴部卫生习惯、性生活习惯及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下阴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354例受试妇女共检出102例(28.81%)存在阴道真菌感染,分离出115株真菌,其主要构成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不同文化程度、内裤更换频次、卫生护垫使用习惯、阴道冲洗频次、口服避孕药应用史及阴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条件妇女阴道发生真菌感染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内裤材质、性生活频次、安全套使用习惯及阴道滴虫感染条件妇女阴道发生真菌感染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妊娠妇女阴道真菌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需对相应高危人群展开系统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重视对其他阴道病原微生物阳性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妊娠妇女 阴道感染 真菌 微生物
下载PDF
非妊娠成人无乳链球菌感染临床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婧娴 陈星月 +1 位作者 赵晶 刘瑛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793-797,共5页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引起新生儿和孕产妇侵袭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非妊娠成人无乳链球菌感染率显著上升。目前,非妊娠成人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分离自这一人群的无乳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尚不明...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引起新生儿和孕产妇侵袭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非妊娠成人无乳链球菌感染率显著上升。目前,非妊娠成人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分离自这一人群的无乳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尚不明确,文章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此类疾病的诊治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非妊娠成人 临床特点 分子流行病学 荚膜血清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及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婷婷 陈学蕴 +1 位作者 胡德伟 毛正中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4-787,共4页
目的了解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对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成都市两家妇幼保健医院128名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同时对她们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并对干... 目的了解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对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成都市两家妇幼保健医院128名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同时对她们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孕妇对于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均有显著改善(P<0.000),对待丈夫或家人在自己面前吸烟所采取的行为也有显著改善(P<0.05)。电话咨询、宣传小册子和医生咨询是孕妇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结论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变非吸烟孕妇关于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吸烟孕妇 被动吸烟 干预
下载PDF
妊娠后期不同营养水平限制饲养母羊对其体贮动员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峰 侯先志 +4 位作者 吴庶青 敖长金 赵志恭 李俊龙 鲁凤霞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39,共4页
选择经同期发情且同期受孕,在妊娠90d时健康的苏尼特母羊49只,以4种营养水平(MEMJ/kgW0.75·d):0.2(G1);0.33(G2);0.44(G3);0.86(CG),分组限制饲养,研究妊娠后期不同营养水平限制饲养母羊对其体贮动员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 选择经同期发情且同期受孕,在妊娠90d时健康的苏尼特母羊49只,以4种营养水平(MEMJ/kgW0.75·d):0.2(G1);0.33(G2);0.44(G3);0.86(CG),分组限制饲养,研究妊娠后期不同营养水平限制饲养母羊对其体贮动员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限制期,CG、G3、G2、G1组母羊随着摄入外源能量的降低,分别动员了试验开始时平均母体净重的2.4%、11.3%、17.9%、27.9%,差异极显著(P<0.01)。在此期间,G1、G2、G3组的胰岛素浓度有降低的趋势。6 ̄34d,各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都不同程度的有所降低,其中G1组与G3、CG组差异显著(P<0.05),仅为262.22μmol/L。到了54d时,尽管各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限制开始时浓度。其中G1组为793.98μmol/L,而G2、G3、CG组分别为1072.29、1048.19、1011.25μmol/L。从54d到分娩后,G1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而G2、G3、CG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限制 体贮 动员 游离脂肪酸 妊娠母羊
下载PDF
非妊娠性输卵管疾病的超声诊断——附120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舫 凌梅立 章华 《上海医学影像》 1999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2D),彩色多普勒血流曲线图(CDFI),和经阴道宫腔超声造影(TVS—SHG)检查,评估超声在诊断非妊娠性输卵管疾病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120例疑及输卵管疾病进行超声检查,其中90例手术治疗并作病理细胞学证实。对不孕症妇女...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2D),彩色多普勒血流曲线图(CDFI),和经阴道宫腔超声造影(TVS—SHG)检查,评估超声在诊断非妊娠性输卵管疾病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120例疑及输卵管疾病进行超声检查,其中90例手术治疗并作病理细胞学证实。对不孕症妇女作TVS—SHG检查,明确输卵管的通畅度。结果 经手术证实,符合率为87.9%,在2D图像中,输卵管炎的病灶区出现典型的“钉字型”高强回声。在CDFI中,急性和亚急性输卵管炎症和肿瘤周围血管扩张,血流流速加速,小动脉血流频谱呈低阻力型,其搏动指数PI在0.9~1.2之间,阻力指数RI约为0.5~0.59,输卵管肿瘤的RI可低于0.4。4例不孕症妇女经TVS-SHG检查疏通输卵管后得孕。结论 超声可作为非妊娠性输卵管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CDFI在其鉴别诊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TVS-SHC检查方法安全简便可靠,对不孕症妇女的输卵管疏通更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妊娠性输卵管疾病 超声诊断 手术 治疗 肿瘤
下载PDF
2001~2010年四川省民族与非民族地区孕产妇死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洁 许跃忠 +2 位作者 陈琴 何琳坤 熊庆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四川省民族与非民族地区孕产妇死因构成、影响因素等,提出相应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省民族和非民族地区2001~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四川...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四川省民族与非民族地区孕产妇死因构成、影响因素等,提出相应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省民族和非民族地区2001~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四川省民族地区死亡孕产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及文盲,分娩和死亡地点都以家中为主;非民族地区则主要集中在35岁及以上,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分娩和死亡地点则以区县级医院为主。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前三位死因均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心脏病。民族地区产科出血所占比例高于非民族地区,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滞留,非民族地区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结论民族地区应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提高妇幼卫生的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 民族 非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