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munity Hospital Experience of Surgical Times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Deliveries for Non-Reassuring Fetal Tracing: A Retrospective Cohort 被引量:1
1
作者 Helen Yuan Alexander G. Shilkrut +4 位作者 Arpit Gupta Hannah Sampath Kavitha Ram Gladys Lee-Hwang Michael Girshin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9年第11期203-211,共9页
Background: Current guidelines recommend regional anesthesia versus general as a method of choice for women undergoing cesarean deliveries (C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urgical tim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 Background: Current guidelines recommend regional anesthesia versus general as a method of choice for women undergoing cesarean deliveries (C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urgical tim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and a choice of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ies.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imes from the arrival to the OR to the delivery of the fetus between region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 along with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s for non-reassuring fetal tracing. Study Design: Records were reviewed fo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sarean delivery for non-reassuring fetal heart rate tracing from February 2012 to May 2018. A total of 190 charts were selected. Seven patients who received epidural or spinal anesthesia and then converted to general anesthesia (GA) were excluded. 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1) entering the operating room to skin incision (min);2) the time from entering the operating room to delivery of the fetus (min). These time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pidural, spin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 The secondary criteria included time from skin incision to delivery of the fetus (min), estimated blood loss (ml), Apgars scores, Arterial/venous cord pH, NICU admissions and fetal complications. ANOVA or Kruskal-Wallis Test was used for the continuous variable and Fisher’s exact test was used for the categorical variable to te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for the binary outcomes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BMI and number of prior laparotomies. Results: Infants in the GA group were delivered significantly faster when compared to epidural and spinal group separately with a P-value of 0.001. The mean time from arrival to OR to delivery of the newborn in GA group was 12.7 minutes, compared to 27 minutes in epidural group and 32.7 minutes in the spinal group. Time intervals from time in the OR to incision and time from incision to delivery of the fetus were also calculated and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GA group when compared to spinal and epidural groups, P Conclusion: The induc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for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resulted in shorter times to delivery compared to spinal and epidural. General anesthesia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albei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pgar scores and higher NICU admissions, and had similar cord gases compared to neuraxial anesthesia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PATIENTS non-reassuring fetal tracing CESAREAN DELIVERIES Regional Anesthesia versus General
下载PDF
Abnormal Placental Findings Associated with Non-Reassuring Fetal Monitoring and Excellent Neonatal Outcomes
2
作者 Gary Ventolini Shanthi Ramesh +1 位作者 Sheela Barhan Ran Neig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年第3期310-312,共3页
Objective: Obstetricians, Neonatologists, and Pathologists have studied gross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human placentas in search of specific alterations in placental functions that can be correlated with neonatal outc... Objective: Obstetricians, Neonatologists, and Pathologists have studied gross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human placentas in search of specific alterations in placental functions that can be correlated with neonatal outcomes. Our study assessed the prevalence of abnormal placental findings associated with non-reassuring fetal monitoring in labor requiring emergent instrumental or cesarean delivery, followed by an excellent neonatal outcome. Study Design: One hundred consecutive emergency deliveries, instrumental or cesarean, performed due to non-reassuring fetal monitoring while in labor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All patients were low-risk for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and had a singleton, term pregnancy. They had a normal antenatal routine testing and a normal anatomy ultrasound scan at 20 to 22 weeks gestation. Results: There were 35 placentas (35%) with gross placental anomalies at the delivery triage. Additionally 7 placentas (7%) were reported to be abnormal at the pathology examination.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abnormal placental findings in our studied population was 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normal PLACENTAL FINDINGS EXCELLENT NEONATAL Outcomes non-reassuring fetal Monitoring
下载PDF
Radio Active Tracingsin Brains of Fetal Mice Conceilled by Dan Mice after with ^(125)I Labelled Toxoplasm a Gondii
3
作者 Wang Haiqi(王海琦) Mei Weining(梅尉林) Shao Yanan(邵亚男) Zhang Jianning(张建宁)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1999年第2期65-69,共5页
I labelled T. gondii parasites were injected via tail vein into 14 day pregnant mouse( Kunming strain). Radioactive tracings of fetal train and pathologic changes were studie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fection rat... I labelled T. gondii parasites were injected via tail vein into 14 day pregnant mouse( Kunming strain). Radioactive tracings of fetal train and pathologic changes were studie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fection rates in the pregnant mice and in their fetal heads were 30.60% and 71.2%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the radioactivity between the fetal heads and the fetal trunks was 1.32-5.95 , being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durations of infection. Autoradiographs of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e parasites appeared in the neurogliocytes of the fetal mice as early as 4 8 h post infection, and might be seen in the nucleus 48h after infection with degeneration and rupture of the cells. Numbers of the cranial nerve cells was distinctively reduced at 72h post infection. This study thus provided the experimental pathology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etal neural malformation and cerebral lesions from T. gondil infected dam mo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 labelled T. gondii fetal mice redioactive tracing AUTORADIOGRAPHY
下载PDF
胆管癌患者微量金属质量分数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4
作者 张宏龙 严俊 李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1期33-41,共9页
目的探讨微量金属在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与肿瘤旁组织中的分布差异,分析微量金属质量分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胆管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通过病理学检测诊断为胆管癌的... 目的探讨微量金属在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与肿瘤旁组织中的分布差异,分析微量金属质量分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胆管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通过病理学检测诊断为胆管癌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收集配对肿瘤组织和肿瘤旁健康组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Cd、Co、Fe、Mn、Ni、Pb、Se、Zn 8种微量金属质量分数。采用Logistic回归和贝叶斯核机器回归模型探讨微量金属质量分数与胆管癌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显示比肿瘤旁组织更低的Cd、Co、Fe、Ni质量分数(P<0.05)。发现肿瘤分化不良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胆管癌患者拥有更低的Cd、Fe、Ni、Pb质量分数(P<0.05),并且肿瘤组织中Cd(OR=1.00,95%CI:[0.99,1.00])和Fe质量分数(OR=0.97,95%CI:[0.94,0.99])与胆管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贝叶斯核机器回归模型显示混合金属质量分数与胆管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Cd、Ni是相关性最大的金属。结论微量金属质量分数的变化可能与胆管癌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微量金属 肿瘤组织 肿瘤旁组织 肿瘤分化不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对胎鼠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晋英 侯玉英 +5 位作者 李艳伟 刘智深 饶华祥 徐秀文 张杰 侯丽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67-1169,1186,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对胎鼠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BALB/c孕鼠在孕第8天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于孕14、16、18d处死,剖取胎鼠。记录胚胎总数、死胎数、活胎数。测量活胎身长、尾长。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活胎... 目的探讨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对胎鼠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BALB/c孕鼠在孕第8天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于孕14、16、18d处死,剖取胎鼠。记录胚胎总数、死胎数、活胎数。测量活胎身长、尾长。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活胎体内Zn、Cu、Fe微量元素含量。采用考马氏亮蓝G-250染色法对胎鼠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在孕14、16、18d,染虫组的胚胎总数、活胎数、胎鼠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染虫组胎鼠平均身长、尾长在孕14d时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16、18d时均明显下降(P<0.05)。②染虫组胎鼠体内Zn含量在孕14~18d均低于对照组(P<0.05);Cu含量在孕14d与对照组无差异,而在孕16、18d均低于对照组(P<0.05);Fe含量在孕14~18d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染虫组孕14d胎鼠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而孕16、18天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可引起胚胎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胎鼠 胚胎发育 微量元素 总蛋白
下载PDF
孕期弓形虫感染对胎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侯玉英 赵晋英 +6 位作者 杨瑞 刘智深 饶华祥 张淑萍 徐秀文 侯丽萍 郭剑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8-121,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孕鼠后对胎鼠体内微量元素锌(Zn)、铜(Cu)、铁(Fe)含量的影响。方法孕中期BALB/c孕鼠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分别于孕10、12、14、16和18 d剖杀,取胎盘,制作组织压片及病理切片,观察孕鼠胎盘组织的感染...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孕鼠后对胎鼠体内微量元素锌(Zn)、铜(Cu)、铁(Fe)含量的影响。方法孕中期BALB/c孕鼠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分别于孕10、12、14、16和18 d剖杀,取胎盘,制作组织压片及病理切片,观察孕鼠胎盘组织的感染及损伤情况;取胎鼠组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Zn、Cu、Fe含量,采用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观察胎鼠组织中Fe的分布。结果感染组孕鼠胎盘组织压片可见大量弓形虫速殖子,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凋亡小体。感染组胎鼠在孕10 d时体内Zn和Fe含量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2-18 d均低于未感染对照组(P〈0.05);Cu含量在孕10、12、14 d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61、8 d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胎鼠组织铁染色强度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孕期感染弓形虫可损伤胎盘组织,进而影响其转运功能,使胚胎体内Zn、Fe和Cu含量降低,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胎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160)Tb同位素示踪研究稀土元素铽在雏鸡体内的分布和转运 被引量:2
7
作者 钟广涛 杨简 +1 位作者 孔聘颜 程丹玲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7年第9期29-32,共4页
160Tb-EDTA注入美国海兰鸡种蛋,孵出雏鸡,解剖取21种组织、器官.用γ能谱测定160Tb.证明160Tb-EDTA能透过种蛋胎膜进入雏鸡各组织和器官中。
关键词 鸡胚 雏鸡 稀土元素 转运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125)碘-标记弓形虫感染孕鼠后胎鼠脑放射示踪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琦 梅蔚宁 +1 位作者 邵亚男 张建宁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195-200,共6页
应用125碘-标记弓形虫经尾静脉感染受孕14d的昆明种小鼠,动态观察分布和受侵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孕鼠脑感染率为30.60%,胎鼠头感染率为71.20%,胎鼠头/躯干的放射性比值为1.32~5.95,随受染时间的... 应用125碘-标记弓形虫经尾静脉感染受孕14d的昆明种小鼠,动态观察分布和受侵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孕鼠脑感染率为30.60%,胎鼠头感染率为71.20%,胎鼠头/躯干的放射性比值为1.32~5.95,随受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放射自显影的光电镜观察提示,弓形虫感染后4~8h虫体即在胎鼠脑胶质细胞内被发现。48h细胞核内可见,细胞退变崩解。72h脑神经细胞显著减少。实验结果为妊娠期感染弓形虫易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提供实验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标记 弓形虫 感染 示踪 放射自显影
下载PDF
微量营养物质在围妊娠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俞凌 王淑芳 姚元庆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研究已证实,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与高生殖风险有关,这些风险包括不孕症、胎儿发育畸形以及其他远期疾病。围妊娠期是一个很特殊的重要时期,主要包括受精、受孕、植入、胎儿器官发生和胎盘发生等几个重要阶段,且这几个阶段最有可能被微量... 研究已证实,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与高生殖风险有关,这些风险包括不孕症、胎儿发育畸形以及其他远期疾病。围妊娠期是一个很特殊的重要时期,主要包括受精、受孕、植入、胎儿器官发生和胎盘发生等几个重要阶段,且这几个阶段最有可能被微量营养元素影响。尤其是一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微量营养元素,可以有效阻止活性氧簇(ROS)造成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围妊娠期各个阶段的胎儿和母体免受伤害,可见预防性地应用一些微量营养元素或许能够扭转不良的妊娠结局。人们应该在妊娠前掌握更多的围妊娠期健康饮食知识,也应该有更多的研究来关注围妊娠期的营养需求。重点阐述在围妊娠期中微量营养元素与各种生殖风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营养生理学 痕量元素 维生素类 胚胎和胎儿发育 妊娠结局 活性氧
下载PDF
活跃期和分娩前胎心监护图形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翁侨 王志群 戴毅敏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分析活跃期和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图形,探讨产程不同时段的胎心监护图形对于判断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81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记录并比较活跃期及分娩前... 目的:分析活跃期和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图形,探讨产程不同时段的胎心监护图形对于判断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81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记录并比较活跃期及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图形;采用ROC曲线分析分娩前1 h胎心监护图形及第二产程时长对于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181例的胎心监护图形中,未出现III类图形,分娩前1 h胎心监护的I类图形比例低于活跃期,II类图形比例高于活跃期,特殊减速图形的比例较活跃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不良预后组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相比,活跃期各类图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1 h,新生儿不良预后组II类图形时长明显长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而I类图形时长短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0.05);不良预后组中发生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的比例高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0.05)。分娩前1 h II类图形时长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646[95%置信区间(95%CI):0.544~0.748]。结论: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更容易出现各类减速图形,判读活跃期和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图形可能需要不同的标准。分娩前1 h II类图形时长对判断新生儿预后有一定意义,尤其是出现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时。第二产程时长与新生儿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三级分类系统 特殊减速 新生儿预后
下载PDF
产时胎心监护异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巧云 黎婉仪 徐见兴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异常的影响因素,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90例产时胎心监护图形异常的病例(观察组)和同期90例产时胎心监护图形正常的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产时胎心监护异常组的羊水粪染、羊水...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异常的影响因素,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90例产时胎心监护图形异常的病例(观察组)和同期90例产时胎心监护图形正常的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产时胎心监护异常组的羊水粪染、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产时胎心监护正常组(P<0.01);而两组间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时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通过适当处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异常 临床分析 胎心监护图形异常 产时胎心监护 2003年3月 2002年7月 新生儿窒息率 优生优育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羊水粪染 羊水过少 剖宫产率 脐带绕颈 胎儿窘迫 对照组 观察组 显著性 正常组 病死率 病例
下载PDF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龙昭华 勾晨雨 +1 位作者 陈娟 黄柳旋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监类型的判读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胎妊娠、足月阴道分娩、有完整第二产程胎监图的3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作为窒息组,随机抽取同期单胎妊娠、足月阴道分...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监类型的判读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胎妊娠、足月阴道分娩、有完整第二产程胎监图的3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作为窒息组,随机抽取同期单胎妊娠、足月阴道分娩、有完整第二产程胎心监护的438例无新生儿窒息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第二产程胎监特征、分类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结果:窒息组频发晚期减速、分娩前延长减速、病理类型胎监、胎监类型由正常类型或可疑类型转变为病理类型、双倍胎心假象及持续性母亲心率假象发生率、晚期减速持续时间、延长减速时间、胎儿延长减速胎心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胎监的晚期减速持续时间、胎监类型由正常类型或可疑类型转变为病理类型、延长减速的心率、延长减速时间>9 min、双倍胎心假象、持续性母亲心率假象与新生儿窒息有关(P<0.05)。结论:胎监类型与新生儿窒息有关,出现可疑类型或病理类型胎监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去除病因,胎监异常无好转应及早判断决定分娩方式,及时分娩,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第二产程 胎监类型 胎监假象
下载PDF
胎儿小脑组织中Cu、Fe、Mn、Zn的测定研究
13
作者 刘桂华 刘小立 +2 位作者 谢建滨 王继尧 柳其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 建立胎儿小脑组织中生物必需微量元素Cu、Fe、Mn、Zn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HNO3 +H2 O2 微波消解体系消解后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 -AES ,同时测定Cu、Fe、Mn、Zn含量。结果 元素的检出限分别在 0 0 0 0 7mg/L~... 目的 建立胎儿小脑组织中生物必需微量元素Cu、Fe、Mn、Zn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HNO3 +H2 O2 微波消解体系消解后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 -AES ,同时测定Cu、Fe、Mn、Zn含量。结果 元素的检出限分别在 0 0 0 0 7mg/L~ 0 0 3mg/L之间 ;线性良好 ,线性相关系数均≥ 0 999;重现性好 ,变异系数RSD >2 % ;准确度高 ,回收率在 93 7%~ 116 1%之间 ,用猪肝GBW0 85 5 1及人发GBW0 76 0 1标样质控 ,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样品分析结果显示Cu、Mn呈正态分布 ,Fe、Zn呈正偏态分布。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 ,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胎儿小脑组织 生物必需微量元素 CU FE MN ZN
下载PDF
孕妇血清微量、常量元素含量及其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关系探讨
14
作者 邵玉芬 蒋雁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7-90,共4页
于孕晚期测定了97名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孕妇及133名正常胎儿孕妇血清中15种微量元素及4种常量元素水平,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了这些元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发现:(1)IUGR孕妇血清Na、P、... 于孕晚期测定了97名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孕妇及133名正常胎儿孕妇血清中15种微量元素及4种常量元素水平,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了这些元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发现:(1)IUGR孕妇血清Na、P、Cu、Mn、Mo、V、Cr、A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Fe、B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Na、Zn、Fe等与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孕期高硼可能对胎儿生长不利。文章讨论了孕期某些微量元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GR 微量元素 胎儿生长
下载PDF
太原地区微量元素与妊娠合并症关系探讨
15
作者 陶若愚 杨静娴 +2 位作者 李玉珍 董晓玲 腾惠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3年第3期135-137,134,共4页
本文对太原南城正常育龄妇女526例,正常晚期妊娠30例,妊娠合并妊高征22例,宫内发育迟缓20例,生畸形儿产妇40例,采用核素激发X荧光分析法,测头发6种微量元素并作一对比分析。结果:妊娠妇女Ca、Cr、Fe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育龄妇女组,而后者... 本文对太原南城正常育龄妇女526例,正常晚期妊娠30例,妊娠合并妊高征22例,宫内发育迟缓20例,生畸形儿产妇40例,采用核素激发X荧光分析法,测头发6种微量元素并作一对比分析。结果:妊娠妇女Ca、Cr、Fe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育龄妇女组,而后者的Fe、Cr也低于天津的同类报告。此外,生畸形儿及宫内发育迟缓母亲的发Zn,都低于正常育龄妇女组及晚孕组。各组Cu偏低。各组Se明显低于正常组,说明微量元素Ca、Cr、Fe、Zn、Cu、Se与妊娠关系密切。应作为围产期监测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妊娠 并发症 妊高征 宫内发育迟缓 畸形儿
下载PDF
脐血及母血10种元素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尹刚 张玲 +1 位作者 尹振尧 田志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8年第6期569-570,共2页
目的了解脐血及母血中微量元素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532名健康新生儿脐血及其母血进行10种元素测定。结果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中Fe、As含量不同,男高于女(P<0.05);脐血中Fe、Ca含量明显高于母血,而Zn、Cu含量明显低于... 目的了解脐血及母血中微量元素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532名健康新生儿脐血及其母血进行10种元素测定。结果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中Fe、As含量不同,男高于女(P<0.05);脐血中Fe、Ca含量明显高于母血,而Zn、Cu含量明显低于母血(均为P<0.01);Mg、P、K、Mn、Se、As含量相差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性别胎儿对微量元素需求不同,且新生儿体内微量元素分布与母体并不完全一致;胎盘有其独特的主动转运功能;脐血检测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母血 微量元素 性别
下载PDF
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严稳开 周静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3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分析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分析3059例产前胎儿的常规性二维、三维超声筛查结果,对其肢体的发育情况、异常情况和伴发畸形等进行重点分析,并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分析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分析3059例产前胎儿的常规性二维、三维超声筛查结果,对其肢体的发育情况、异常情况和伴发畸形等进行重点分析,并对比分析产前超声资料和引产胎儿的尸检报告及其X线检查的结果,探讨肢体畸形的胎儿行产前超声的声像图的特点。结果 3059例胎儿行产前超声检查共检出肢体畸形15例,检出率为0.49%,其二维超声的主要表现是:手腕部的姿势异常3例,超声结果显示手腕部呈钩形;致死性骨发育不良3例,超声结果显示四肢短小;手指的姿势异常2例,超声结果显示四指未在同一个平面上;掌骨或手指缺如1例,超声结果中掌骨或指骨未显示;多指1例,超声结果显示手指缺如2例;前臂或手缺如1例,超声结果中掌骨、尺桡骨或指骨未显示;手指缺如1例,超声结果中指骨未显示;并指1例,超声结果显示手呈鸟嘴形。经引产检查发现采用产前超声诊断有2例漏诊,漏诊率为0.06%,其中包括:手指的姿势异常1例,部分手指缺如1例,胎儿的肢体畸形的发生率为0.56%。结论采用产前二维超声对严重肢体畸形的胎儿的检出及畸形的分类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选取合适的产前检查孕周、胎儿体位及联合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进行实时三维超声筛查,可有效提高肢体畸形的产前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 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胎儿畸形与微量元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洲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9年第6期1-11,共11页
出生缺陷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从出生缺陷高发区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畸形儿的体内微量元素异常、胎儿畸形的病因与干预、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与防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微量元素在胎儿畸形发... 出生缺陷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从出生缺陷高发区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畸形儿的体内微量元素异常、胎儿畸形的病因与干预、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与防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微量元素在胎儿畸形发生、监督、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胎儿畸形 微量元素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的母儿结局的影响--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曾慧倩 张慧珠 +1 位作者 何平 赖毓冕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22-627,共6页
目的研究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在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EFM)时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定期产检、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且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的117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 目的研究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在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EFM)时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定期产检、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且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的117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镇痛组,未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非镇痛组,比较2组产妇及新生儿近期结局。结果镇痛组中产妇的产钳助产率为51.3%,新生儿住院率为13.8%,新生儿轻度酸血症发生率为53.4%,均高于非镇痛组,且住院时间也比非镇痛组延长(P均<0.05)。2组间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严重会阴裂伤、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重度酸血症、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ICU入住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可疑型EFM的类型包括频发早期减速、频发变异减速、持续胎心过速和延长减速,在镇痛组及非镇痛组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镇痛增加产钳助产及新生儿轻度酸血症的风险(OR分别为2.412、1.733,P均<0.05),但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风险(P>0.05)。结论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时需对产妇积极处理,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不会增加母亲及新生儿的严重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 电子胎心监护 不良结局 麻醉药物 助产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小漫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7期76-79,86,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证实的110例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胎儿超声表现,纳入同期正常胎儿65例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超声表现,对比血...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证实的110例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胎儿超声表现,纳入同期正常胎儿65例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超声表现,对比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10例中并发复杂心脏畸形89例(复杂组),单纯性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21例(单纯组);经超声显示,合并心内外畸形率复杂组(46/89,51.68%)大于(P<0.05)单纯组(6/21,28.57%);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在心室流出道观(96/110,87.2%)及三血管观(103/110,93.6%)的异常显示率高于(P<0.05)四腔心观(42/110,38.2%);STIC成像技术的诊断率、扫查时间均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P<0.05);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梗阻胎儿LPA、RPA的PI及RI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诊断中联合彩色多普勒逆向追踪技术和STIC成像技术确诊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 彩色多普勒超声 STIC成像技术 逆向追踪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