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机构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cal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pectroscopy of Cracked Non-Glutinous Rice (Oryza sativa L.) Kernels
1
作者 Wataru Kouyama Takahiro Nishida +3 位作者 Khuat Thi Thu Hien Goro Mizutani Hiroshi Hasegawa Hiroaki Miyamura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Nanobiotechnology》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racking of rice (Oryza sativa L.) kernels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mylopectin in them, we attempted optical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FG) spectroscopy in the ...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racking of rice (Oryza sativa L.) kernels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mylopectin in them, we attempted optical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FG) spectroscopy in the C-H stretching vibration region for normal and cracked japonica non-glutinous rice kernels. The samples were Koshihikari and Nipponbare. In Nipponbare, the width of the SFG spectrum peak at 2915 cm<sup>- 1</sup> of the cracked rice kernels was broad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ones, while for Koshihikari there was no clear difference. The width of the 2915 cm<sup>- 1</sup> peak is suggested to originate from the variety of the higher-order structure of the saccharide chains in amylopectin. Although this is a tentative result, this method is shown to have a potential of serving for preventing the cracking of the rice ker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Kernels Cracking in Hot Weather Optical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FG) AMYLOPECTIN non-glutinous rice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Grade Forecast for the Migration of Rice Planthopper
2
作者 白先达 刘福洲 +3 位作者 邹丽霞 唐广田 蒋运志 周水明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3期53-57,74,共6页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ccurrences of rice planthoppers in Guilin of Guangxi during recent 5 years,th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wind direction,wind velocity,humidity were chosen ...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ccurrences of rice planthoppers in Guilin of Guangxi during recent 5 years,th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wind direction,wind velocity,humidity were chosen a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migration of rice planthopper in Guilin.Thinking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injurious number in early period,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work system for grade forecast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affected the migration of rice planthopper.The forecast factors and targets were divided as 5 grades in the work system.Using one-week's weather forecast conclusion that local observatory had published,whether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injurious number were favorable or not was analyzed synthetically.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grades that affected the migration of rice planthopper for each day in future 1-7 days were predicted.This is a practical forecast work system and the forecast accuracy for each day is larger than 70%.The work system has positive function in the manufacture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planthopper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Grade forecast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Effects of Specific Gravity-based Seed Grading on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Emergence and Grain Yield of Hybrid Rice
3
作者 崔婷 王晓敏 +2 位作者 秦建权 邓化冰 唐启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0期2099-2103,共5页
Using the commercial seeds of two hybrid rice varieties including Lu- liangyou 996 and Liangyoupeijiu as the materials, four specific gravity-based seed grading treatments, Le., the specific gravity of 〈1.0 (T1), 1... Using the commercial seeds of two hybrid rice varieties including Lu- liangyou 996 and Liangyoupeijiu as the materials, four specific gravity-based seed grading treatments, Le., the specific gravity of 〈1.0 (T1), 1.0-1.09 (T2), 1.1-1.19(T3) and ≥1.2 (T4), by selection with different saline solutions, and the control without seed grading (CK)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eed grading on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emergence, seedling quality and grain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s of T2, T3 and T4 had higher or significantly higher seed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index and vigor index,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and adult seedling rate than the CK, while T1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values of these traits than the CK. Compared with the CK, the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pani- cle was found to b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yield increase of these treatments with high seed v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ice Seed grading Seed vigor Germination rate Grain yield
下载PDF
Computer-Assisted Real-Time Rice Variety Learning Using Deep Learning Network 被引量:4
4
作者 Pandia Rajan JEYARAJ Siva Prakash ASOKAN Edward Rajan SAMUEL NADAR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5期489-498,共10页
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of rice variety,agricultural industry face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of rice grading and classification by the traditional grading system.The existing grading system is manual,which introduces s... 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of rice variety,agricultural industry face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of rice grading and classification by the traditional grading system.The existing grading system is manual,which introduces stress and strain to humans due to visual inspection.Automated rice grading system development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research area in computer vision.In this study,an accurate deep learning-based non-contact and cost-effective rice grad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by rice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The proposed system provided real-time processing by using a NI-myRIO with a high-resolution camera and user interface.We firstly trained the network by a rice public dataset to extract rice discriminative features.Secondly,by using transfer learning,the pre-trained network was used to locate the region by extracting a feature map.The proposed deep learning model was tested using two public standard datasets and a prototype real-time scanning system.Using AlexNet architecture,we obtained an average accuracy of 98.2%with 97.6%sensitivity and 96.4%specificity.To validat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rice grad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various performance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classifier.Both simulation and real-time experiment evaluations confirmed the robust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rice grad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rice defect classification computer vision AGRICULTURE automated visual grading system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水稻叶瘟病分割与分级方法
5
作者 王旭 邓阳君 +2 位作者 杨玉娟 曹淙胤 李楷润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7期19-24,共6页
针对传统叶瘟病分割和分级方法在效率、准确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水稻叶瘟病分割与分级方法。首先,对CO39品种水稻叶片进行图像采集,使用Labelme标注软件对图像叶片和病斑进行标注,建立叶片数据集;然后采用不同的... 针对传统叶瘟病分割和分级方法在效率、准确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水稻叶瘟病分割与分级方法。首先,对CO39品种水稻叶片进行图像采集,使用Labelme标注软件对图像叶片和病斑进行标注,建立叶片数据集;然后采用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作为U-Net、DeepLabV3+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构建3种水稻叶片分割模型,分别为VGG16-UNet、ResNet50-UNet、MobileNetV2-DeepLabV3+,对水稻叶片、病斑进行分割,根据叶瘟病分级标准与等级计算公式,确定水稻叶片的叶瘟病等级,在此过程中,对比3种模型的分割性能。结果表明,VGG16-UNet模型为最优模型,在平均像素精度、平均交并比和F1分数上分别达到了86.87%、80.68%和88.48%,能够有效满足水稻叶瘟病分割和分级的实际需求。该方法为开发叶瘟病智能分级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其他作物病害的分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瘟病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病害程度分级
下载PDF
杂交水稻不同穗萌程度种子质量差异与穗萌分级研究
6
作者 贾舒涵 何璨 +4 位作者 陈敏 刘家欣 胡伟民 胡晋 关亚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10-2322,共13页
研究不同穗萌程度种子质量,对科学划分穗萌级别,优化穗萌指标计算方法至关重要。本试验以钱优0508(Qianyou 0508, QY0508)、Y两优689 (Y Liangyou 689, YLY689)两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测定穗上不同穗萌程度种子的发芽指标,以及可... 研究不同穗萌程度种子质量,对科学划分穗萌级别,优化穗萌指标计算方法至关重要。本试验以钱优0508(Qianyou 0508, QY0508)、Y两优689 (Y Liangyou 689, YLY689)两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测定穗上不同穗萌程度种子的发芽指标,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以此评估不同穗萌程度水稻种子的发芽质量。同时,采用自然晾干和38℃烘干2种方式干燥穗萌种子,并将种子在低温和水淹2种逆境条件下发芽,探究实际生产中不同干燥处理对已穗萌种子质量的影响,及不同穗萌程度种子萌发抗逆能力的差异。此外,由于水稻种子通常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为最佳收获期,期间均可能遭遇不良气候条件导致种子穗萌,因此本研究对不同成熟时期的穗萌种子质量也进行了探讨。通过鉴定穗上不同萌动程度的种子质量,提出了新的水稻穗萌分级方法,即完整饱满未萌动种子为0级,胚根凸起但稃壳未开裂的种子为1级,胚根露出且可见长度不足2mm的种子为2级,胚根可见长度大于2 mm的种子为3级。与0级种子相比,1~3级穗萌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下降,不正常幼苗率显著增加,在低温、水淹逆境下,该现象更明显。相对而言, 38℃烘干方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较自然晾干小,而授粉后35 d (35 DAP)成熟度高的种子发生穗萌后对种子质量影响较授粉后25 d (25 DAP)成熟度低的种子小。本研究经过对不同穗萌程度种子质量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穗萌分级方法,对准确评估田间水稻穗萌水平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萌分级 穗萌率 种子质量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和PLC的谷糙分级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欣 齐家敏 +1 位作者 程昊 王炎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130,共7页
针对传统谷糙分离机应用人工调节分级板存在定位精度低、成本高、工作效率受限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PLC的谷糙分级控制系统。搭建嵌入式视觉检测平台,对谷糙检测的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多级式递进融合设计,对谷糙的特征分级点进行... 针对传统谷糙分离机应用人工调节分级板存在定位精度低、成本高、工作效率受限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PLC的谷糙分级控制系统。搭建嵌入式视觉检测平台,对谷糙检测的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多级式递进融合设计,对谷糙的特征分级点进行提取;基于位置偏移的方法联动电机驱动程序,实现PLC控制系统的精确定位;结合传感器技术,根据谷糙的重力、表面粗糙度、流量、设备振动频率及倾斜角等特性,在上位机组态监控下进行设备校正,进而实现谷糙自动化、智能化分级。实验结果表明:该谷糙分级控制系统的平均定位精度为96%,回砻谷含糙率低于5%,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取代传统人工机械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增加大米生产线的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糙分级 嵌入式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PLC 电机控制 传感器 人机交互
下载PDF
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影响模型及等级指标研究
8
作者 汪天颖 帅细强 +3 位作者 李民华 杨嫔玲 黄安凤 汪天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27-133,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影响模型和等级指标,为精细化水稻热害减灾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2022年在湖南怀化开展水稻透明薄膜盖棚增温大田试验,以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结合逐小时气温数据,采用二次方程拟合、LSD方... 【目的】构建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影响模型和等级指标,为精细化水稻热害减灾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2022年在湖南怀化开展水稻透明薄膜盖棚增温大田试验,以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结合逐小时气温数据,采用二次方程拟合、LSD方差显著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筛选构建基于不同高温阈值时热积温的一季稻孕穗期至成熟期结实率高温影响定量评估模型及等级指标,并进行独立样本验证。【结果】结实率减少值与35~40℃高温阈值的时热积温关联紧密,其中,以35℃高温阈值相关性最高(P<0.001),其次为36℃(P<0.005)、37℃(P<0.010)阈值。结实率减少2%、4%、8%分别为轻、中、重热害的致灾临界值,各高温阈值及其对应轻、中、重热害时热积温下限分别为35℃,146℃·h、196℃·h、365℃·h;36℃,112℃·h、176℃·h、334℃·h;37℃,85℃·h、140℃·h、270℃·h。模型和指标验证结果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较好,其中,以35℃高温阈值的模型具有相比最低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及最高的相关系数(r),且指标验证与实际数据符合程度最高。【结论】基于时热积温的水稻热害模型及等级指标能较好反映结实率受高温影响程度,可应用于水稻生产热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时热积温 一季稻 生育时段 定量评估模型 热害等级指标 Y两优911
下载PDF
安徽省十种水稻主栽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9
作者 许明 李大邦 +3 位作者 林璐璐 谢明惠 肖青青 陈浩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0-74,80,共6页
采用经过改良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和成株期鉴定法,对安徽省内主栽的10个水稻品种的褐飞虱抗性进行了鉴定。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在测试的10个品种中,高感褐飞虱9级的品种7个,感褐飞虱7级的品种3个。成株期的鉴定结果与苗期... 采用经过改良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和成株期鉴定法,对安徽省内主栽的10个水稻品种的褐飞虱抗性进行了鉴定。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在测试的10个品种中,高感褐飞虱9级的品种7个,感褐飞虱7级的品种3个。成株期的鉴定结果与苗期存在一定的差异,10个品种中,有6个品种的成株期抗性等级鉴定高于苗期,其余4个品种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BPH) 抗性鉴定 抗性等级 安徽省
下载PDF
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钾素积累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2
10
作者 王强盛 甄若宏 +3 位作者 丁艳锋 吉志军 曹卫星 黄丕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44-1450,共7页
以武香粳14号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群体钾素积累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一次性基施,水稻群体吸钾量在K2O用量为12.8kg/667m2时最大,过量施钾却降低了群体吸钾量,稻谷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以武香粳14号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群体钾素积累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一次性基施,水稻群体吸钾量在K2O用量为12.8kg/667m2时最大,过量施钾却降低了群体吸钾量,稻谷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则逐渐降低;优质粳稻群体最大吸钾数量和比例出现在拔节至抽穗阶段,但不施钾肥和过量施钾,造成拔节前吸钾比例较大,从而抑制有效穗数;钾肥一次性基施,以N∶K2O为1∶0.8对优质粳稻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影响最佳,有较高的成穗率和结实率,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钾素生理效率、农艺效率较大;钾肥的穗肥追施比一次性基施,能够明显增加拔节至抽穗的吸钾数量和比例,提高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降低稻米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胶稠度,改善稻米品质,并显著提高钾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粳稻 钾肥用量 钾素 基施 稻米品质 抽穗 稻米垩白 一次性 影响 过量
下载PDF
稻田蜘蛛优势种对飞虱与叶蝉控制力的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智 颜亨梅 +1 位作者 吕志跃 王洪全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长沙地区早稻田中 ,蜘蛛优势种相对稳定 ,在水稻各生育期内均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 ,并无更替现象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研究了长沙地区稻田蜘蛛优势种群对飞虱、叶蝉种群数量的控制程度 ,结果表明拟水狼蛛和食虫... 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长沙地区早稻田中 ,蜘蛛优势种相对稳定 ,在水稻各生育期内均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 ,并无更替现象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研究了长沙地区稻田蜘蛛优势种群对飞虱、叶蝉种群数量的控制程度 ,结果表明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对飞虱、叶蝉种群数量影响最大 ,其次为锥腹肖蛸和八斑鞘蛛 .当拟水狼蛛与飞虱之比为 1∶ 2 0 .2 ,食虫沟瘤蛛与飞虱之比为 1∶ 1 4 .5以上时 ,蜘蛛对飞虱显示出明显的控制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稻飞虱 稻叶蝉 优势种群 灰色关联分析 稻田 生物控制
下载PDF
优质是杂交稻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33
12
作者 周开达 李宏伟 成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2-45,共4页
研究论证了培育优质杂交稻的必要性和可能住,进一步分析了培育优质杂交稻的主要经验,论证了优质杂交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优质杂交稻 稻米分级 选择育种
下载PDF
米糠蜡对稻米油基凝胶油形成的影响及动力学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月 邹德智 +3 位作者 李婷婷 王彤 江连洲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9-64,共6页
以三级稻米油为基料油,研究了米糠蜡(rice bran wax,RBW)添加量对凝胶油形成特性的影响及凝胶油结晶形成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时,RBW添加量为4%时便可形成凝胶油。随着RBW添加量的增加,凝胶油的硬度明显增加,贮藏30 d后凝胶油... 以三级稻米油为基料油,研究了米糠蜡(rice bran wax,RBW)添加量对凝胶油形成特性的影响及凝胶油结晶形成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时,RBW添加量为4%时便可形成凝胶油。随着RBW添加量的增加,凝胶油的硬度明显增加,贮藏30 d后凝胶油硬度变化不显著。凝胶油的固体脂肪含量也随RBW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多趋势,凝胶油主要为β′晶体。4%和7%RBW添加量凝胶油晶体为絮状,添加量为10%时凝胶油晶体转变为长枝晶状且密度增大。该凝胶油仅有一个结晶峰,采用Avrami方程模型拟合出的直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34 31),说明Avrami方程能较好地适用于稻米油基凝胶油结晶过程的研究,得到Avrami指数n为1.396 83,表明该凝胶油的晶体成核为均相瞬时成核并按照一维与二维混合结晶方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稻米油 米糠蜡 凝胶油 凝胶油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水稻叶瘟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 被引量:40
14
作者 郑志雄 齐龙 +2 位作者 马旭 朱小源 汪文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38-144,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水稻叶瘟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估算,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水稻叶瘟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利用Hyper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受稻瘟病侵染后不同病害等级的水稻叶片高光谱图像,通过分...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水稻叶瘟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估算,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水稻叶瘟病病害程度分级方法。利用Hyper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受稻瘟病侵染后不同病害等级的水稻叶片高光谱图像,通过分析叶瘟病斑区域与正常叶片部位的光谱特征,对差异较大的550和680 nm波段进行二维散点图分析,提取只含病斑的高光谱图像;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得到利于褐色病斑和灰色病斑分割的第2主成分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分割出灰色病斑;最后结合延伸率和受害率2个参数对水稻叶瘟病病害程度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166个不同稻叶瘟病害等级的叶片样本中,其中160个样本可被准确分级,分级准确率为96.39%。该研究为稻叶瘟病田间病害程度评估提供了基础,也为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病害 分级 水稻叶瘟病 高光谱成像 最大类间方差法
下载PDF
耐草甘膦水稻种质资源的创制和鉴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俊梅 叶胜海 +4 位作者 翟荣荣 余鹏 朱国富 金庆生 张小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39,共8页
为培育耐草甘膦的水稻新品种,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并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实验室鉴定的方法,对84份来自辐照+EMS诱变后再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材料进行耐草甘膦特性筛选鉴定。结果表明,水稻材料在... 为培育耐草甘膦的水稻新品种,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并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实验室鉴定的方法,对84份来自辐照+EMS诱变后再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材料进行耐草甘膦特性筛选鉴定。结果表明,水稻材料在三叶期喷1 mg·m L^(-1)草甘膦时都能存活,无明显药害症状,药害级别为1~2级;在草甘膦浓度为2 mg·m L^(-1)和3 mg·m L^(-1)时,这些材料对草甘膦的耐性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CA11和CA21的存活率较高,为83.3%;草甘膦浓度为4mg·m L^(-1)和5mg·m L^(-1)时,植株大部分严重萎缩,甚至整株死亡,药害级别为5级。P15/浙粳//P12组合系列的水稻材料对草甘膦的耐性明显高于其它组合材料,可正常成熟结实,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耐草甘膦水稻育种提供了材料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水稻 耐性筛选 药害级别
下载PDF
福建省稻飞虱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惠 关瑞锋 +4 位作者 杨凯 林晶 王家义 李丽纯 马治国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4期496-498,共3页
利用福建省14个县1975-2006年早稻、晚稻稻飞虱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分析福建省早稻、晚稻稻飞虱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省早稻、晚稻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分别是6月中下旬气温、降水日数和9月中下旬气温、降... 利用福建省14个县1975-2006年早稻、晚稻稻飞虱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分析福建省早稻、晚稻稻飞虱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省早稻、晚稻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分别是6月中下旬气温、降水日数和9月中下旬气温、降水日数,利用关键气象因子构建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指数K模型,通过历史回代检验,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与稻飞虱实际发生的等级相比,早晚稻"一致"和"基本一致"的平均可达到69.1%;对福建省2007年6月下旬早稻稻飞虱高峰期的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进行预报,"一致"和"基本一致"的达92.1%,总体上预报效果较好,可投入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预报 福建省
下载PDF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被引量:369
17
作者 凌启鸿 张洪程 +6 位作者 戴其根 丁艳锋 凌励 苏祖芳 徐茂 阙金华 王绍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57-2467,共11页
以水稻高产优质为目标,以斯坦福方程为理论基础,配合现有阶段性的、单项的定量测试方法,对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理论的3个参数进行测定及验证,初步找到了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按产量等级测定需氮量的新方法,形成把秸秆还田归为土... 以水稻高产优质为目标,以斯坦福方程为理论基础,配合现有阶段性的、单项的定量测试方法,对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理论的3个参数进行测定及验证,初步找到了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按产量等级测定需氮量的新方法,形成把秸秆还田归为土壤氮素供应量的研究新思路,并发现氮素化肥前后分配比例对氮肥的当季利用率有巨大影响。研究解决了施氮总量及施氮量分配两个方面的精确定量技术问题,使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为“3S”技术的应用提供知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斯坦福方程 精确定量施氮 产量等级 氮素阶段施用比例
下载PDF
海拔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向远鸿 唐启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4-96,共3页
稻米品质除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环境生态条件的影响。海拔高度属影响因素之一。刘家富等报道了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其稻谷(米)加工品质、外观和蒸煮品质的变化情况;范燕萍等曾报道种植的海拔高度提高,能够降低稻米垩白... 稻米品质除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环境生态条件的影响。海拔高度属影响因素之一。刘家富等报道了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其稻谷(米)加工品质、外观和蒸煮品质的变化情况;范燕萍等曾报道种植的海拔高度提高,能够降低稻米垩白和胚乳淀粉小细胞数。但已有的这些研究,都基于对单个品质性状的逐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品质 海拔 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一级米糠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马传国 梁少华 +1 位作者 王伟 丁继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0,119,共4页
本文对生产一级米糠油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糠粞分离和米糠挤压膨化工艺,有利于米糠原油质量的提高。利用物理精炼技术对高酸价米糠原油进行脱酸,使油脂损耗显著降低。米糠油脱蜡和分提是精炼一级米糠油较重要的过程。本工艺实际生产结... 本文对生产一级米糠油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糠粞分离和米糠挤压膨化工艺,有利于米糠原油质量的提高。利用物理精炼技术对高酸价米糠原油进行脱酸,使油脂损耗显著降低。米糠油脱蜡和分提是精炼一级米糠油较重要的过程。本工艺实际生产结果表明,一级米糠油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成品油得率比传统工艺生产的得率提高了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一级油 生产工艺 制油 精炼 米糠油 挤压膨化工艺 精炼技术 国家标准 工艺生产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型对不同播期优质籼稻品质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钧铭 江立庚 吕永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为了探讨优质稻谷品质在播期间变异特征,以大粒型品种八桂香,小粒型品种桂华占、油占8号、七桂占等4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以中粒型品种珍桂矮为对照,进行分期播种,以农业部最新行业标准的一级优质籼稻标准为参考样,利用灰色关联度... 为了探讨优质稻谷品质在播期间变异特征,以大粒型品种八桂香,小粒型品种桂华占、油占8号、七桂占等4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以中粒型品种珍桂矮为对照,进行分期播种,以农业部最新行业标准的一级优质籼稻标准为参考样,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求得参试品种与参考样的关联度系数,依米质优劣将不同品种排序。结果表明:籼型稻谷粒型影响稻谷品质优劣。播期的适当推迟对提高稻谷品质有利。品质的优劣与品种密切相关,优质品种是获得优质稻谷的重要前提,但是优质稻谷也受栽培方式和气候影响。稻米品质优劣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品种、稻谷粒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稻 播期 关联度 稻米品质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