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e the Factors of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A Case Study of Bangladesh
1
作者 Md. Yasin Ali Parh Sharmin Aktar Sumy Md. Sazzad Hossain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15年第6期494-501,共8页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in Bangladesh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behind this issue. An analysis has be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in Bangladesh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behind this issue. An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by using the secondary data of Bangladesh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BDHS), 2011. Chi-square test for dependency checking has been performed as bivariate analysis. After performing bivariate analysi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significant variable, stepwise regression method has also been performed.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women education, household economic status, area of residence, religion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hav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or adolescent cohabitation. From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emales who has low education and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more likely to enter into cohabitation at early adulth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ALE Early Age at FIRST cohabitation BIVARIATE ANALYSI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dds Ratio Step Wise Regression
下载PDF
Salmonella enterica and Escherichia coli Cohabitation among Factors Increa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Bukavu City,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2
作者 Alain M. Okito John M. Wagacha +3 位作者 Catherine Lukhoba Grace Waturu Alexi A. Lina Wolfgang R. Mukaban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11期357-372,共16页
Food- and water-borne diseases exacerbate case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 particularly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Since 2011, cases of enteric infec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in Bukavu city, Democrati... Food- and water-borne diseases exacerbate case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 particularly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Since 2011, cases of enteric infec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in Bukavu city,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rate of AMR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of Salmonella enterica and Escherichia coli, 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 enterica and E. coli cohabitation 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S. enterica.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553 foods, milk, and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restaurants, taps, tanks and wells in Bukavu. Microbial analyses involved bacterial culture, and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bacteria cohabitation of S. enterica and E. coli isolates in the same media. 152 (27.5%) and 27 (4.9%) of the samples tested positive for S. enterica and E. coli, respectively. Salmonella isolates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ciprofloxacin (75.7%) and co-trimoxazole (75.0%) and more resistant to ampicillin (82.2%). E. coli was more resistant to ciprofloxacin (59.3%). Overall, 90.5% of isolates (n = 179) were MDR. The origin (food, water) of S. enterica and E. coli isolates had no significant (p > 0.05) influence on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antibiotics. However, S. enterica isolates from milk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0) antibiotic-resistant than those from food and water. The cohabitation between antibiotic-susceptible S. enterica and antibiotic-resistant E. coli significantly (p S. enterica from 30% to 89.5%, implying that interactions of antibiotic-resistant and antibiotic-susceptible bacteria in food and water could be among neglected factors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AMR, leading to increase AMR cases in Bukavu. Strong sanit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One Health approach could mitigate the spread of AMR in Bukavu city, DR Con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Bacteria cohabitation Salmonella Escherichia One Health
下载PDF
遗赠、婚外同居与公序良俗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维飞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民法典》继承制度延续了《继承法》,最终并未采纳特留份制度。自比较法角度看,《民法典》继承制度的重要特色在于注重扶养或需要,避免不加限制的“不劳而获”。在向婚外同居者遗赠情形中,生存配偶非基于扶养或需要而主张违反遗嘱意思... 《民法典》继承制度延续了《继承法》,最终并未采纳特留份制度。自比较法角度看,《民法典》继承制度的重要特色在于注重扶养或需要,避免不加限制的“不劳而获”。在向婚外同居者遗赠情形中,生存配偶非基于扶养或需要而主张违反遗嘱意思的继承,不符合我国继承制度缓解“不劳而获”思想的特点,可不予支持。向婚外同居者遗赠的法律行为,若不涉及金钱和婚外同居的交换——如与婚外同居者订立遗赠扶养协议,则不应以违反公序良俗为由认定其无效。婚外同居者违反夫妻忠实义务可在夫妻关系的法律规定中寻求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赠 婚外同居 公序良俗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多代共居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4
作者 欧阳欣畅 许继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针对生育政策调整所引发的多代共居住户对住宅空间的需求变化,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从空间和行为的双视角,深入调研典型多代共居住宅的实际样态,分析代际群体的行为特征,构建层级需求的空间场景,旨在探索新时代多代共居情境下新的生... 针对生育政策调整所引发的多代共居住户对住宅空间的需求变化,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从空间和行为的双视角,深入调研典型多代共居住宅的实际样态,分析代际群体的行为特征,构建层级需求的空间场景,旨在探索新时代多代共居情境下新的生活模式,进而从宏观——套型布局的优化设计、中观——功能场景的营造设计和微观——模块细节的增设提升三个层面,提出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多代共居住宅空间的设计策略,并为现代住宅空间的全龄化转型与包容性优化提供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共居 代际需求 住宅空间设计 环境行为学 设计策略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以日本、新加坡为例“多世代共居”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5
作者 沈婧 林昕 +2 位作者 刘珏 陈凯达 刘丹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由于我国居家养老室内空间设计与市场供需存在滞后性问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减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开始变得不兼容,如何把握好一碗汤的距离,通过空间串联起多代人的需求引人深思。在居家康养的理念下,以亚洲养老较为成熟的... 由于我国居家养老室内空间设计与市场供需存在滞后性问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减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开始变得不兼容,如何把握好一碗汤的距离,通过空间串联起多代人的需求引人深思。在居家康养的理念下,以亚洲养老较为成熟的国家日本与新加坡多世代共居住宅的室内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龄化发展相似阶段的背景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室内空间设计分类后分别剖析其同异性,从而进一步提出日本与新加坡适老化多世代共居的空间布局启示,包括设计的互动性、隐私性、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再结合中国“4-2-1”的家庭形态,解析适用于中国多世代共居的居家康养模式发展的室内空间设计分类,并对如何满足多代人共居所面临的传统养老模式、住宅设施老化、社区养老服务构建、房屋产权分割等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为建构出适用于我国多世代共居养老模式的室内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多世代共居 日本与新加坡养老 室内空间设计
下载PDF
人口转型中的生育模式变迁及其中国应对
6
作者 于志强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以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为视角,分析未婚同居生育过程的多样性、可塑性和建构性特征,同时透视人口转型中生育模式的现代性变革及中国社会的应对方案。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在计划、拒绝和意外等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 以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为视角,分析未婚同居生育过程的多样性、可塑性和建构性特征,同时透视人口转型中生育模式的现代性变革及中国社会的应对方案。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未婚同居者的生育实践在计划、拒绝和意外等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内部呈现出差异性、情境性的实践形态,彰显了非婚生育实践与政策制定实施之间的生活弹性,但却常常被政策制定者所忽视和排斥;另一方面,未婚同居生育实践背后折射出中国生育模式正发生着从制度形塑到多元选择,从双系抚育到婚育倒置,从结构干预到现实需求,从代际反馈到幸福陪伴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变。尽管非婚生育人群数量具有增加的趋势,但中国语境下非婚生育实践尚未从根本上挑战中国婚姻家庭的制度设置和根本价值。因此,未来既要走出西方个体主义的生育文化和家庭价值,也要兼顾全球个体化发展与中国本土经验。在人口发展和生育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从制度建设入手,积极探索新时代的中国家庭建设路径,在重构新型婚育文化和重建家庭伦理的基础上思考生育政策的未来。这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全球第二次人口转型的婚育困境,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同居 非婚生育 青年 生育政策 人口转型
下载PDF
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7
作者 曹立中 孙佳琪 孙仪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对于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不仅关乎各民族之间的广泛、全面、深度交往、交流和交融能否更高质量地延续下去,还有利于深层次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 对于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不仅关乎各民族之间的广泛、全面、深度交往、交流和交融能否更高质量地延续下去,还有利于深层次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新疆地区高校嵌入式共居为契机,分析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为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嵌入式共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反家庭暴力相关立法及其实践研究
8
作者 桑宇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家庭暴力事件的数量虽有下降,但仍基数庞大。虐待罪的自诉性质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打击了受暴者的诉讼积极性。家庭成员理应对彼此负有更高的义务,不应因家庭关系减轻对家暴者的处罚。在近似伤害程度下,其量刑应基本等同于故意伤害罪... 家庭暴力事件的数量虽有下降,但仍基数庞大。虐待罪的自诉性质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打击了受暴者的诉讼积极性。家庭成员理应对彼此负有更高的义务,不应因家庭关系减轻对家暴者的处罚。在近似伤害程度下,其量刑应基本等同于故意伤害罪,或在后果严重时直接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同居关系能否被纳入“家庭”这一底层概念关乎家庭暴力相关法的规制面,而未违法的同居关系仍因未合法化而无法受到保护。应注意隐私权的相对让渡,关注家暴事件中的斯德哥尔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自诉 合法同居 虐待罪
下载PDF
基于CCRC理念的社区适老化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9
作者 聂志勇 闵欣 谢瑞轩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68-170,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与老年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城市养老需求与规模日益增长,我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不足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养老模式的主要依赖对象为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三种,亦有三者相结合的复合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与老年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城市养老需求与规模日益增长,我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不足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养老模式的主要依赖对象为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三种,亦有三者相结合的复合模式,以期补充各自的不足之处。文章对国内既有社区养老空间的多代共生现状及使用人群需求进行分析,将CCRC持续照护特质与既有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相结合,针对既有社区多代人群共居现状提出适老化的空间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既有社区公共空间的整体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空间 适老化 CCRC 多代共居
下载PDF
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成矿(藏)体系与协同勘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54
10
作者 王毅 杨伟利 +3 位作者 邓军 吴柏林 李子颖 王明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5-824,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在盆地构造演化、各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演化进程中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的成藏(矿)体系及其分布规律,试图建立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模式。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砂... 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在盆地构造演化、各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演化进程中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的成藏(矿)体系及其分布规律,试图建立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模式。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与油、气、煤具有成生关系,典型矿床为东胜铀矿床。可以把同盆共存富集的各种能源矿产概括为无机矿产(铀矿)和有机矿产(油、天然气、煤及煤层气)两类,在整个盆地演化过程中,共存系统中有机和无机矿产的形成过程相互关联,就位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通常流体有机矿产分布于盆地内部,无机矿产则分布于盆地边缘或盆-山转换部位,但它们同属一个盆地的自然成矿(藏)系统。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作用和后期改造,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共存成矿(藏)体系的形成及定位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成藏(矿)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成矿(藏)准备、主要成矿(藏)和后期保存等三个演化阶段。根据盆地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的配置组合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七个协同勘探区,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协同综合勘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矿产 成矿体系 共存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 协同勘探
下载PDF
性关系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楠 潘绥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61,325-326,共10页
近些年,非婚同居现象作为中国性关系的一种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非婚同居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思辨、定性分析和局部调查,没有代表全国总人口的统计分析。"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于2000年、2006年、2010... 近些年,非婚同居现象作为中国性关系的一种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非婚同居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思辨、定性分析和局部调查,没有代表全国总人口的统计分析。"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于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5年开展了四次全国抽样调查。本文将非婚同居分为"未婚同居""不婚同居""失婚同居""婚外同居"四种,一一指出其特征与人群分布。同时,对比分析了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差异,包括社会特征、双方关系和情感程度、性生活质量、非主流性行为等主要指标。以初级生活圈理论解释非婚同居这种性关系在社会中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关系 非婚同居 婚姻
下载PDF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和根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亚军 邰发道 +2 位作者 王廷正 赵新全 李保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 ,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 :(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 ;(2 )在根田鼠中 ,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 ,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 :(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 ;(2 )在根田鼠中 ,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选择倾向 ,雄鼠无明确的选择取向 ;(3)每种雌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雄性的嗅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 ,而每种雄性田鼠对 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雌性的嗅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性。这些结果表明 :(1)熟悉性对棕色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2 )嗅舔时间差异可反映不同田鼠的配偶识别能力 ,熟悉性对棕色田鼠配偶识别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 ;(3) 2种田鼠配偶识别的性别差异的一致性 ,提示这 2种田鼠的雌性配偶识别能力均强于雄性田鼠 ,而雌鼠的配偶识别能力可能取决于雌鼠受交配或分娩刺激的生理状态 ;(4 )棕色田鼠室内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两性熟悉性特征与其单配制有关 ,根田鼠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雌性熟悉性特征与其一雄多雌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根田鼠 共居 熟悉性 择偶行为 配偶识别 单配制 一雄多雌制
下载PDF
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群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8,共6页
我国对“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狭义的“事实婚姻”的保护。对事实婚姻的法律保护,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承认到逐步限制承认,到完全不承认再到妥协的有条件承认,到现在根本不提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同... 我国对“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狭义的“事实婚姻”的保护。对事实婚姻的法律保护,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承认到逐步限制承认,到完全不承认再到妥协的有条件承认,到现在根本不提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同居关系作为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应予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居关系 未婚同居关系 法律保护
下载PDF
非婚同居关系的立法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素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0-132,共3页
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复杂的非婚同居现象及由此而产生的诸多问题,立法必须作出回应,廓清非婚同居的内涵,使之与合法的婚姻关系和非法同居关系区别开来;对因非婚同居引起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应通过立法确认其处理原则及具体处理方法。
关键词 同居 非婚同居 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下载PDF
对“试婚”同居的道德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武秀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92,共7页
试婚同居的理由虽然很充分,也有些许道理。尽管试婚同居不像婚外性行为那样受到人们较为强烈的道德指责,一些年轻人不仅普遍接受而且自愿埋单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我们应该看到,试婚不是一种理想的、合理的、真诚的两性关系,也不是一种理... 试婚同居的理由虽然很充分,也有些许道理。尽管试婚同居不像婚外性行为那样受到人们较为强烈的道德指责,一些年轻人不仅普遍接受而且自愿埋单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我们应该看到,试婚不是一种理想的、合理的、真诚的两性关系,也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它对当事人是没有标签的伤害;对女人来说是一个尴尬、温柔的陷阱。试婚同居的后果尤其是同居期间财产的纠纷,也从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试婚同居不是婚姻的最佳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婚 同居 婚姻
下载PDF
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清沂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1期55-62,共8页
不婚同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已不可否认的冲击着我们的婚姻家庭生活 ,也挑战着现行的法律。本文就不婚同居及其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法律社会学的探讨和分析 ,认为不婚同居将可能成为一种人类两性关系的新形式 ,与婚姻形式并行不悖。... 不婚同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已不可否认的冲击着我们的婚姻家庭生活 ,也挑战着现行的法律。本文就不婚同居及其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法律社会学的探讨和分析 ,认为不婚同居将可能成为一种人类两性关系的新形式 ,与婚姻形式并行不悖。因此 ,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变革和两性关系新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将成为婚姻家庭部门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居 法理学分析 部门法 法律社会学 婚姻形式 婚姻家庭生活 法律制度 两性关系 生活方式 变革
下载PDF
鸭源鸡杆菌对SPF雏鸡的感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乔晶 张九州 +6 位作者 杨霞 常洪涛 王珊 皇甫和平 姚惠霞 迪丽拜尔·阿木提 王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9-383,共5页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的流行病学特性,本研究采用从自然病例分离得到的鸭源鸡杆菌人工感染4日龄SPF雏鸡,通过形态学、PCR、荧光定量PCR和组织学等方法分别对感染后SPF雏鸡的组织脏器进行了细菌分离、检测和鉴定,用ELISA对其血清抗体水平进...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的流行病学特性,本研究采用从自然病例分离得到的鸭源鸡杆菌人工感染4日龄SPF雏鸡,通过形态学、PCR、荧光定量PCR和组织学等方法分别对感染后SPF雏鸡的组织脏器进行了细菌分离、检测和鉴定,用ELISA对其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鸡无临床症状,组织学检查感染鸡的肝脏、气管和肺脏组织均有损伤。人工感染后第3 d和同居感染第2 d鸡体内可分离出鸭源鸡杆菌,人工感染后第96 d仍能够分离到鸡杆菌。ELISA方法证实人工感染后47 d和同居后32 d出现抗体高峰,持续2~3周,人工感染组和同居组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料结果显示人工感染组和同居组的气管组织中细菌含量最高。本研究表明雏鸡在4日龄即可感染鸭源鸡杆菌,并能通过同居传播,长期带菌、排菌;感染后抗体产生缓慢、持续期短。本研究为鸭源鸡杆菌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研究及防治措施的制定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杆菌 SPF雏鸡 人工感染 同居感染 带菌排菌期
下载PDF
构建我国非婚同居规制的法律机制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何丽新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非婚同居在我国是客观现实的社会现象,法律实行价值中立,既不激励,又不回避,而应予以合理的规制。对于非婚同居所产生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以及子女的合法权益,应构建出与法律婚、事实婚有所不同的法律机制,以实现法律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非婚同居 权利 义务
下载PDF
国外同居问题研究述评:与婚姻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郡郡 刘玉萍 喻海龙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伴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同居的快速蔓延,同居现象近年一直是国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鉴于同居和婚姻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同居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与婚姻比较"的视角。在此视角下,有关同居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同居的测度与蔓延、同居... 伴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同居的快速蔓延,同居现象近年一直是国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鉴于同居和婚姻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同居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与婚姻比较"的视角。在此视角下,有关同居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同居的测度与蔓延、同居者的个体特征和同居的原因、同居与婚姻的关系及其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同居与孩子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今后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包括更广泛的有关同居的后果或影响,连续和长期同居问题以及特定群体的同居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居 婚姻 家庭 离婚率
下载PDF
学生同居受处分的法律思考——论学校自主管理权保障与学生合法权益保护之谐调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益权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78-81,共4页
近年来,学校成为被告的频度不断增高,学校在很多争议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争议的核心在于学校的自主管理权问题。笔者认为,依法维护学校的自主管理权是非常重要的。而学校自主管理权的基本内涵是:学校的管理活动,不违法即合法... 近年来,学校成为被告的频度不断增高,学校在很多争议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争议的核心在于学校的自主管理权问题。笔者认为,依法维护学校的自主管理权是非常重要的。而学校自主管理权的基本内涵是:学校的管理活动,不违法即合法。通过对学生同居受处分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笔者提出了实现对学校自主管理权保障与学生合法权益保护之谐调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 自主管理权 学生同居现象 学校处分程序 行政处分 司法救济 学生权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