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of small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Hong-Ming Tsai Chiao-Hsiung Chuang +2 位作者 Yan-Shen Shan Yi-Sheng Liu Chiung-Yu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47期13309-13315,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ion rate of small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and identify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heir progression.METHODS: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with at least 1-year of follo...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ion rate of small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and identify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heir progression.METHODS: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with at least 1-year of follow-up were evaluated retrospectively. We excluded patients with cysts larger than 3 cm or with features that were a concern for malignancy. In total, 135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The interval progression of the cysts was examined.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rogression.RESULTS: The pancreatic cysts ranged from 3 to 29 mm.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4.5 ± 2.3 years and the mean progression rate was 1.0 ± 1.3 mm/year. Ninety patients showed interval progression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minimal-change group(n = 41), who had cyst progression at less than 1 mm/year, and the progression group(n = 49), who had a progression rate of more than 1 mm/year. Compared with the cysts without progression, the lesions of the progression group were mo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tubular cyst, septation or a prominent pancreatic duct(P < 0.05). The odds ratio for progression was 5.318 for septation and 4.582 for tubular cysts.CONCLUSION: Small pancreatic cysts progress slowly. Lesions with tubular shape, septa, or prominent pancreatic duct were more likely to progress, and required further diagnostic intervention or shorter surveillance inter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S CYSTIC lesion progression Imaging FEATURES OBSERVATION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帆 王汉 +2 位作者 程义涛 邹文爽 刘铁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239-242,共4页
胃癌前病变是临床常见且需及时干预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机多样,治疗标准不一,若未经干预易发生进展,甚至发生癌变,威胁生命。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独具特色且收效颇丰,无论是中药内服、针灸外治,还是中医特色疗法以及民族医药疗法... 胃癌前病变是临床常见且需及时干预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机多样,治疗标准不一,若未经干预易发生进展,甚至发生癌变,威胁生命。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独具特色且收效颇丰,无论是中药内服、针灸外治,还是中医特色疗法以及民族医药疗法均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胃癌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俊菲 刘小外 刘松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48,共5页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虽然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其防治工作仍是棘手的问题。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延至今日对临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根据中医...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虽然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其防治工作仍是棘手的问题。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延至今日对临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医药应用于胃癌防治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中医药在预防胃癌发生、防治胃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控制疾病进展、维持带瘤生存状态、预防胃癌复发转移等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治未病 中医药 防治 研究进展 中医 癌前病变 胃癌防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沈金金 郭鹏 +1 位作者 范玲玲 马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6例L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完成MRI检查,并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纳入者脑白质病变情况;同时留取患者入院确诊时静脉血样,用于测定血清... 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6例L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完成MRI检查,并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纳入者脑白质病变情况;同时留取患者入院确诊时静脉血样,用于测定血清HIF-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分析血清HIF-1α与脑白质病变情况的关系。结果:纳入者中72.45%出现脑白质病变,其中42.96%轻度病变,33.80%中度病变、23.24%重度病变。与非脑白质病变组相比,病变组患者年龄和高血压占比明显增大,血清HIF-1α和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脑白质不同程度病变者收缩压和血清HIF-1α和Caspase-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病变者明显高于中度病变者,中度病变者高于轻度病变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均是影响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IF-1α对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发生及重度脑白质病变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40、0.874)。结论:LACI伴有脑白质病变患者体内HIF-1α呈高表达状态,且其表达水平升高与脑白质病变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脑白质病变 病情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Α 相关性
下载PDF
维生素B_(12)缺乏引起的快速进展性痴呆、不自主运动1例
5
作者 刘兰兰 蒋欣 +5 位作者 邢雪韦 帖彦清 齐国松 王晶晶 冯潇潇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报告1例41岁男性,以快速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2个月,发作性四肢抖动2周为主要表现。查体示言语不利,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均下降。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血液分析提示大细胞性贫... 报告1例41岁男性,以快速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2个月,发作性四肢抖动2周为主要表现。查体示言语不利,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均下降。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血液分析提示大细胞性贫血,神经心理量表提示多个认知域功能损害,电生理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维生素B_(12)缺乏性痴呆,维生素B_(12)缺乏相关的不自主运动,恶性贫血。给予补充B族维生素及叶酸,认知功能损害明显改善,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报告本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痴呆、不自主运动的认识,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缺乏 快速进展性痴呆 不自主运动 恶性贫血 抗内因子抗体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周围神经损害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程健 闵汇刚 +2 位作者 杨娟 冯轶 郭畅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0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白质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华润武钢总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神经科就诊的老年T2DM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87例。将患者分为未进展组(55例)和进展组(32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包括性别...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白质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华润武钢总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神经科就诊的老年T2DM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87例。将患者分为未进展组(55例)和进展组(32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病程、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史等个人信息及实验室指标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同型半胱氨酸(Hcy)、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T2DM患者脑白质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是否患有高血压、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HbA1c、血糖、尿酸(UA)、HC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年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病史者数较未进展组明显升高,进展组高密度脂蛋白病史数较未进展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方法,校正患者年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T2DM患者脑白质病变进展与年龄、TyG指数相关(P<0.05)。结论年龄、TyG指数是老年T2DM患者脑白质病变进展发生的独立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白质病变 脑白质病变进展 TyG指数 因素分析
下载PDF
驱白巴布期片联合醋酸泼尼松龙对快速进展期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黄锐娜 孙昌洁 +3 位作者 邓锦玲 高爱莉 陈倩梅 刘银欢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3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驱白巴布期片联合醋酸泼尼松龙对快速进展期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快速进展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其中,单药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片... 目的观察驱白巴布期片联合醋酸泼尼松龙对快速进展期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快速进展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其中,单药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片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用药基础上应用驱白巴布期片治疗,比较两组皮损面积、复色时长、疗效、实验室指标、炎症因子、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明显小于单药组,其皮损复色时长短于单药组;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联合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含量均高于单药组,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明显低于单药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vs.22.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白巴布期片联合醋酸泼尼松龙用于临床快速进展期节段型白癜风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白巴布期片 醋酸泼尼松龙 快速进展期节段型白癜风 皮损面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Keratin17联合HPV 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转归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吴莹 李媛 王晓燕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研究Keratin17(Krt17)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诊断为LSIL并完成24个... 目的研究Keratin17(Krt17)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诊断为LSIL并完成24个月随访的患者,根据第24个月复诊时病变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LSIL消退或维持的患者为病变未进展组,LSIL进展至更高级别的患者为病变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首次确诊时临床资料、Krt17 mRNA表达水平、E6/E7拷贝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LSIL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Krt17联合E6/E7对LSIL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98例LSIL患者中病变进展者19例、占19.39%,病变未进展者79例、占80.61%;病变进展组的LSIL患者年龄、吸烟比例、绝经比例、Krt17 mRNA表达水平、E6/E7拷贝数高于病变未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吸烟、Krt17 mRNA表达水平增加、E6/E7拷贝数增加是LSIL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Krt17和E6/E7对LSIL病变进展具有预测价值,两指标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1%和94.74%。结论Krt17联合HPV E6/E7对LSIL病变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病变进展 Keratin17 人乳头瘤病毒E6/E7
下载PDF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在不同血脂水平下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路翔宇 滕天琦 刘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在不同血脂水平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 目的分析并探讨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在不同血脂水平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行PCI且于术后6~24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769例,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血脂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血管病变进展的情况进一步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不同血脂水平下发生非靶病变进展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RLP-C在病变进展中的意义。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LDL-C控制达标率较低(37.84%),但患者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风险明显升高。在LDL-C控制不佳时,吸烟、多支病变、LDL-C是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控制达标时,RLP-C、糖尿病、吸烟、多支病变是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RLP-C将作为残余血脂风险导致非靶病变进展,以RLP-C=0.555 mmol/L为界值预测非靶病变进展最佳,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及63.7%。高RLP-C水平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显著高于低RLP-C水平的患者(χ^(2)=5.072,P=0.024)。结论临床中需加强对患者的LDL-C强化治疗;RLP-C对预测血脂控制达标的PCI术后患者非靶病变进展有一定优势,随访时需加强对糖尿病患者RLP-C的监测和控制,延缓患者非靶病变进展,降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靶病变进展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张小金 梅莹莹 陶静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7期2945-2947,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恐惧疾病进展(F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SIL患者80例,评估患者FoP水平,比较不同特征SIL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重点分析SIL患者FoP水平的影响因...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恐惧疾病进展(F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SIL患者80例,评估患者FoP水平,比较不同特征SIL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重点分析SIL患者FoP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平均Fop-Q-SF评分(34.65±5.11)分;不同希望水平、文化水平、年龄、社会支持患者Fop-Q-SF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低、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希望水平低均是SIL患者Fo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IL患者FoP水平较高,可能与社会支持、年龄、希望水平、文化水平等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恐惧疾病进展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Usefulness of uric acid for predicting rapid coronay artery lesion progress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11
作者 闵敏 李晓玲 贾楠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7年第4期302-306,共5页
Background Rapid progression of non-culprit coronary artery lesion happens in some patients after percuta- 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owever, the incidenc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Background Rapid progression of non-culprit coronary artery lesion happens in some patients after percuta- 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owever, the incidenc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le- sion are not clarified. Methods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wo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CAG,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o restenosis in the stent, no change or improvement of out-stent lesions, n=42) and lesion progression group(Aggravation of out-stent lesions, n = 29).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s. Results The change of Lipopro- tein (a) ( Lp (a))and uric acid (UA) in lesion progress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ontrol group (P=0.004 and P=0.037).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f UA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 progression in a short time(6 - 12 months)after PCI(odds ratio [OR]: 1.00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000, 1.013) ; P=0.042). Conclusion UA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 of non-culprit coronary artery lesion after stent impla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uric acid coronary artery lesion progression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2
作者 张德英 侯卓成 李卫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7-210,共4页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方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文献进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辨证分型的杂乱性,临床诊断标准的...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方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文献进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辨证分型的杂乱性,临床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性,同时对PLGC癌变趋势的预测研究相对较少,以及PLGC模型构建方法存在瑕疵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西医防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于存国 徐扬 +6 位作者 周超 吕鸿 郑国玉 余丹 姜文仪 白晓明 王静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7期897-900,1008,共5页
胃癌前病变(PLGC),是易产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常见病,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西医学对PLGC治疗方法因其创伤性及毒副作用,尚未被指... 胃癌前病变(PLGC),是易产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常见病,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西医学对PLGC治疗方法因其创伤性及毒副作用,尚未被指南推荐用于PLGC的临床广泛治疗。中医药在PLGC治疗方面体现着比较明显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胃黏膜异型增生安全性好、疗效显著。文章就目前中西医对胃癌前病变防治策略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防治策略 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海燕 乔树宾 +4 位作者 张家芬 徐波 顼志敏 杨跃进 董秋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不同血脂指标的控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成功行支架植入术并于3个月后至1年内回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复查时间平均为7.4±2.2个月,未行介入治疗的其它冠状动脉若发生狭窄...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不同血脂指标的控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成功行支架植入术并于3个月后至1年内回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复查时间平均为7.4±2.2个月,未行介入治疗的其它冠状动脉若发生狭窄加重大于原来的25%以上定为粥样硬化病变加重。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者95例,无变化者307例。患者于入院即介入手术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均测定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用公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结果复查时病变加重组和无变化组总胆固醇(4.62±1.14 mmol/L比4.26±1.0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1±0.93 mmol/L比2.25±0.75 mmol/L)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52±1.12mmol/L比3.20±0.98 mmol/L),三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均与病变加重发生相关。结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未行介入治疗的其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进展
下载PDF
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9 位作者 张海鹏 陈纪林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袁建松 刘蓉 崔锦钢 郭超 段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8-545,共8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接受连续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发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中年组(45岁≤... 目的:探讨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接受连续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发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中年组(45岁≤年龄<65岁,n=847)和老年组(≥65岁,n=314)三组。记录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特征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前后对比,评价三组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情况。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定义为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中度狭窄病变的直径狭窄率进展10%以上或轻度狭窄病变的直径狭窄率进展30%以上或病变进展至完全闭塞。如患者有2处及以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其中任一非靶病变出现快速进展,即认为该患者存在快速进展。结果:所有患者均在2年内完成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平均间隔时间14.8个月。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男性和吸烟者比例更高,而老年组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及既往介入治疗的比例较青年组和中年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病变水平,青年组中病变快速进展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20.7%(24/116)vs.15.6%(175/1124)vs.12.1%(52/430),P=0.048]。在患者水平,青年组中有病变快速进展者的比例也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25.5%(24/94)vs.19.4%(164/847)vs.16.2%(51/314),P=0.121]。三组患者在非靶病变血运重建、非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及全部心肌梗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0.984,95%CI:0.970~0.997,P=0.019)、高血压(HR=0.747,95%CI:0.570~0.981,P=0.036)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HR=1.422,95%CI:1.003~2.016,P=0.048)为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老年组患者出现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显著低于青年组患者(HR=0.593,95%CI:0.354~0.993,P=0.047)。结论:年轻冠心病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更高,应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警惕病变快速进展所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冠心病 冠状动脉非靶病变 快速进展
下载PDF
神经毁损止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洋 康继宇 +1 位作者 孟超 周华成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38-541,545,共5页
神经毁损技术适用于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方法主要分两类:化学性毁损术和物理性毁损术,其中化学性毁损术常用的神经破坏药物有乙醇、苯酚制剂、亚甲蓝、阿霉素、高浓度局麻药及甘油等;物理性神经毁损是指通过射线、热凝、冷冻、压迫... 神经毁损技术适用于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方法主要分两类:化学性毁损术和物理性毁损术,其中化学性毁损术常用的神经破坏药物有乙醇、苯酚制剂、亚甲蓝、阿霉素、高浓度局麻药及甘油等;物理性神经毁损是指通过射线、热凝、冷冻、压迫、切断等方法破坏神经的传导功能。文章对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毁损 止痛 化学性毁损术 物理性毁损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MRI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崔会娟 李文英 +3 位作者 郭海云 迟红卫 陈欣 李秀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8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头颅磁共振(MRI)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经MRI明确病灶部... 目的探讨经头颅磁共振(MRI)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经MRI明确病灶部位,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比较各种亚型在进展性和非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入选患者中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86例(66.2%),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44例(33.8%);两组患者中不同影像学亚型分布情况: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前循环皮质梗死率19.8%,基底节梗死率38.4%,放射冠梗死率18.6%,后循环梗死率23.3%;而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前循环皮质梗死率为50%,基底节梗死率18.2%,放射冠梗死率11.4%,后循环梗死率20.5%,两组构成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针对不同部位脑梗死病灶亚型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前循环皮质、放射冠及后循环梗死均与进展性脑梗死有相关性(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好发于前循环皮质区,梗死部位与脑梗死进展性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不同病灶部位 MRI 影像学特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后非罪犯病变快速进展的预测因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文明 李东宝 +5 位作者 陈晖 李虹伟 赵捷 赵慧强 梁思文 丁晓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非罪犯病变快速进展的预测因子。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于罪犯病变部位成功置入支架共1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至12个月期间再次行冠脉造影,... 目的旨在探讨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非罪犯病变快速进展的预测因子。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于罪犯病变部位成功置入支架共1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至12个月期间再次行冠脉造影,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时非罪犯冠脉病变的进展情况,根据这些病变的进展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快速进展组(n=49)和缓慢进展组(n=121)。结果在研究人群中,非罪犯病变的快速进展的患者占28%,这些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比例相对较低,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较高。快速进展组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2.02 vs 1.59 mmol/L,P=0.020)、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4.25 vs 3.79 mmol/L,P=0.013)及TC的降低幅度(-0.80 vs-1.25 mmol/L,P=0.030)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2.42 vs 2.16 mmol/L,P=0.030)及LDL-C的降低幅度(-0.39 vs-0.75 mmol/L,P=0.020)明显高于缓慢进展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支血管病变、TG浓度、LDL-C降低幅度、支架内再狭窄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均是非罪犯病变快速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多支血管病变、TG浓度、LDL-C降低幅度、支架内再狭窄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非罪犯冠脉病变的快速进展存在相关性,这充分证明了冠心病患者成功PCI术后继续强化他汀治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罪犯冠脉病变 快速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茜 周玉杰 +3 位作者 张琳琳 赵迎新 王建龙 王志坚 《中国医药》 2018年第8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单支血管PCI治疗的患者3 071例,患者其余非靶病变狭窄均<50%,并于...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单支血管PCI治疗的患者3 071例,患者其余非靶病变狭窄均<50%,并于6~24个月内因胸痛症状再次入院。根据再次住院时的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定量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1 541例)和B组(1 530例),A组为非靶病变进展患者(病变狭窄程度由原来的<50%增加至>75%),B组为非靶病变无进展患者(病变狭窄程度<75%)。比较2组患者2次入院的临床资料,分析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第1次住院时,2组患者体重指数、非靶病变狭窄程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LDL-C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次住院时,B组体重指数、非靶病变狭窄程度、LDL-C水平明显低于A组[(25.5±2.9)kg/m^2比(26.2±3.2)kg/m^2、(49±12)%比(85±5)%、(1.9±0.6)mmol/L比(2.2±0.8)mmol/L],体重指数正常范围比例、LDL-C达标率及PCI术后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比例明显高于A组[51.6%(790/1 530)比35.3%(544/1 541)、43.7%(668/1 530)比35.4%(545/1 541)、84.8%(1 298/1 530)比60.9%(938/1 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的依从性差,包括擅自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体质量控制不佳、血脂控制不佳,是导致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非靶病变进展
下载PDF
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亚丽 尹翠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432-434,共3页
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进行了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不化,痰浊瘀血互结淤脉络(血管)壁,而致脉络(血管)闭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病变 病因病机 防治原则 降糖药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