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wall mining “cutting cantilever beam theory” and 110 mining method in China——The third mining science innovation 被引量:59
1
作者 Manchao He Guolong Zhu Zhibiao Guo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483-492,共10页
With the third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ldwide, China has also experienced thismarvelous progress. Concerning the longwall mining in China, the "masonry beam theory" (MBT) wasfirst proposed in the 1... With the third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ldwide, China has also experienced thismarvelous progress. Concerning the longwall mining in China, the "masonry beam theory" (MBT) wasfirst proposed in the 1960s, illustrating that the transmission and equilibrium method of overburdenpressure using reserved coal pillar in mined-out areas can be realized. This forms the so-called "121mining method",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hina. The "transfer rock beam theory" (TRBT) proposed in the 1980s gives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for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stope overburden pressur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high-stress areas. In thisregard, the advanced 121 mi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with smaller coal pillar for excavation design,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ment of the coal recovery rate in that era. In the 21st century,the traditional mining technologies faced great challenges and, under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pioneered by Profs. Minggao Qian and Zhenqi Song, the "cutting cantilever beam theory" (CCBT) wasproposed in 2008. After that the 110 mining method is formulated subsequently, namely one stope face,after the first mining cycle, needs one advanced gateway excavation, while the other one is automaticallyformed during the last mining cycle without coal pillars left in the mining area. This method can beimplemented using the CCBT by incorporating the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directional presplittingroof cutting,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large deformation (CRLD) bolt/anchor supporting systemwith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NPR) effect material, and remote real-time monitoring technology. TheCCBT and 110 mining method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mining industr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innovation 121 mining method Cutting cantilever beam theory (CCBT) non-pillar mining 110 mining method
下载PDF
Principles of the roof cut short-arm beam mining method (110 method) and its mining-induced stress distribution 被引量:11
2
作者 Tao Zhigang Song Zhigang +2 位作者 He Manchao Meng Zhigang Pang Shih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SCD 2018年第3期391-396,共6页
Since the 1960 s,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wo technical innovations, i.e.the ‘‘Masonry Beam Theory(MBT)" and ‘‘Transfer Rock Beam Theory(TRBT)". Based on those theories, th... Since the 1960 s,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wo technical innovations, i.e.the ‘‘Masonry Beam Theory(MBT)" and ‘‘Transfer Rock Beam Theory(TRBT)". Based on those theories, the conventional mining method(being called the 121 mining method) was established, consisting of excavating two tunnels with a pillar left for mining a working panel. However, with increasing mining depth,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underground caverns have been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addition, the use of the coal-pillar mining results in a large amount of coal resources unexploit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above, the ‘‘Roof Cut Short-Arm Beam Theory(RCSBT), being called the 110 mi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by He Manchao in 2008. The 110 mining method features the mining of one coal seam panel, excavating necessarily only one roadway tunnel and leaving no pillars. Realization of the 110 mining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1) directional pre-splitting roof cutting,(2) supporting the roof by using high Constant Resistance Large Deformation bolt/cable(CRLD), and(3) blocking gangue by hydraulic prop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110 mining method. Special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geostress distribution found in the mining panel using the 110 metho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121 method. In additi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n the ‘‘short beam" left by the roof cutting when performing the 110 method was also investigated using bot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房顶 分发 横梁 手臂 压力 技术革新 数字模拟
下载PDF
不同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文虎 孟尧 +4 位作者 樊世星 徐奕铭 叶春辉 童校长 宋金锁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以顾北矿1532(1)工作面“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为工程背景,基于风流控制方程、浓度组分方程和能量方程等,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煤自然发火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工作... 为探究不同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以顾北矿1532(1)工作面“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为工程背景,基于风流控制方程、浓度组分方程和能量方程等,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煤自然发火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工作面实时动态推进模型,模拟了3种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在通风方式1(机巷侧和沿空留巷进风,回风巷回风)和通风方式2(机巷侧和回风巷进风,沿空留巷回风)条件下,采空区氧化自燃带均匀分布在运输巷侧、工作面中部和留巷侧,其氧气体积分数分布形状相差不大,采空区温度首先升高,开采约50 d后,最高温度出现在运输巷侧深部,且该位置温度不随工作面继续推进而升高;在通风方式3(沿空留巷和回风巷进风,机巷侧回风)条件下,采空区留巷侧氧化自燃带变宽2~4倍,工作面中部和运输巷侧明显变窄,采空区运输巷侧氧气体积分数较低,留巷侧氧气体积分数较高,漏风量明显增大。采空区高温位置主要出现在1532(1)工作面始采线留巷侧,且当工作面开采50 d后,此处采空区温度最高。综上所述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氧化自燃带宽度及位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通风方式3更有利于防止煤自燃的发生,对矿井煤自燃的预防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矿井通风方式 自燃“三带” 移动网格 氧气体积分数
下载PDF
110采煤工法的技术原理及其先进性探究
4
作者 张明俊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110采煤工法是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煤矿开采方法,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最大限度满足现代化煤矿生产需要。对110采煤工法(即厚煤层切顶卸压沿空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110采煤工... 110采煤工法是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煤矿开采方法,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最大限度满足现代化煤矿生产需要。对110采煤工法(即厚煤层切顶卸压沿空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110采煤工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该工法包括恒阻锚索支护和超前聚能爆破切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结合传统采煤方式对110采煤工法的工艺、技术先进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工法具有自成巷道稳固、掘进量小、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建议在全行业范围内进一步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采煤工法 厚煤层 恒阻锚索 大变形岩体支护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110工法”开采工作面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振江 陈子纬 +2 位作者 李张彤 王鸿 赵海章 《煤矿现代化》 2023年第2期6-9,13,共5页
煤层自燃危险区域的精准判定能够指导防灭火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减少煤自燃灾害的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针对沙曲二号煤矿近距离煤层群5302工作面“110工法”开采特点及布置方式,分析了该工作面开采过程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结合现... 煤层自燃危险区域的精准判定能够指导防灭火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减少煤自燃灾害的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针对沙曲二号煤矿近距离煤层群5302工作面“110工法”开采特点及布置方式,分析了该工作面开采过程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了采空区“三带”的观测方案,对采空区遗煤厚度、氧气浓度及漏风强度进行了测算,判定了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煤矿的自燃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矿井 采空区 煤自燃 危险区域判定 110工法”
下载PDF
“110工法”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常昭昭 《煤矿现代化》 2023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了确保沿空留巷的施工安全,本文对110工法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展开研究。布设数据采集节点,获取基础的矿压变化数据、信息,结合110工法,分析复合顶板承压支架的实际受力情况,设定辅助架的伸缩距离,营造合理的承... 为了确保沿空留巷的施工安全,本文对110工法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规律展开研究。布设数据采集节点,获取基础的矿压变化数据、信息,结合110工法,分析复合顶板承压支架的实际受力情况,设定辅助架的伸缩距离,营造合理的承压环境。结合获取的前期留巷、后期留巷数据,在不同的测试阶段下,测算出整体的挡矸压力值。经过3个阶段的测定,挡矸压力值随着顶板巷道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可得出结论,综采工作面扩大,顶板沿空留巷的移位间距也随之增大,此时的挡矸压力的变化值也会随之增加;反之,综采工作面缩小,顶板沿空留巷的移位间距也随之减小,此时的挡矸压力的变化值也会随之下降,致使矿压出现正向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综采工作 复合顶板 空留巷 矿压规律 规律研究
下载PDF
110工法在麦地掌煤矿中的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彪 《陕西煤炭》 202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110工法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所成巷道质量坚固,能够有效阻隔采空区不平衡压力传递、降低巷道充填及维护成本,从而实现安全开采与有效回收以及成本节约的统一。该工法在多个煤矿中获得应用,代表未来开采技术的方向。应用110工法开发煤炭资... 110工法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所成巷道质量坚固,能够有效阻隔采空区不平衡压力传递、降低巷道充填及维护成本,从而实现安全开采与有效回收以及成本节约的统一。该工法在多个煤矿中获得应用,代表未来开采技术的方向。应用110工法开发煤炭资源时需要结合地质水文情况进行适应性改进,在分析太原麦地掌煤矿地质构型的基础上,结合110工法设计有利于安全、高效开采的适应性方法,对部分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制定质量检查项目和标准,对开采过程实施闭环管理,最终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提升,为110工法在类似煤矿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煤矿开采 适应性改进 预裂爆破
下载PDF
沙曲二矿中厚煤层110工法切顶成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张俊虎 孙江涛 +3 位作者 高贤成 杨东光 高玉军 李斌 《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128-135,141,共9页
沙曲二矿传统的长壁开采、留设区段煤柱方式导致稀缺主焦煤回收率不高,且柔膜充填留巷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维护困难,影响工作面推进。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沙曲二矿43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切顶成巷技术留巷供下一工作面使用,且针对巷道顶... 沙曲二矿传统的长壁开采、留设区段煤柱方式导致稀缺主焦煤回收率不高,且柔膜充填留巷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维护困难,影响工作面推进。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沙曲二矿43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切顶成巷技术留巷供下一工作面使用,且针对巷道顶板岩性、地质条件进行支护设计。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变形量最大为425 mm,两帮变形量最大为290 mm,双巷切顶成巷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显著提升了稀缺资源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煤层 110工法 Y型通风 矿压规律
下载PDF
深部采矿岩石力学进展
9
作者 何满潮 武毅艺 +1 位作者 高玉兵 陶志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99,共25页
随着煤炭开采日益向深部发展,深部采矿引发的围岩大变形破坏和强冲击动力灾害日益严峻。在深部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强采动、强流变及多场耦合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场的应力场特征、煤岩体破碎性质、岩层移动及能量的积... 随着煤炭开采日益向深部发展,深部采矿引发的围岩大变形破坏和强冲击动力灾害日益严峻。在深部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强采动、强流变及多场耦合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场的应力场特征、煤岩体破碎性质、岩层移动及能量的积聚释放规律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针对深部采矿中的岩石力学问题,论述了笔者及团队在深部采煤方法、深部巷道破坏机理与围岩控制、深井热害与地热利用三大方向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1)提出了平衡开采理论和实现平衡开采的110/N00工法,进行了千米深井现场工程应用;(2)构建了深部“非均压建井”模式,研发了实现深井稳定提升的SAP系统,形成了可大幅简化井巷工程量和提高矿井采出率的建井方法;(3)研发了多套适用于研究深部岩体在水、高温、高压、结构效应及多场耦合作用下发生宏观破坏的实验系统和可进行微观层面演算的超算系统,揭示了深部软岩大变形破坏机理及多尺度力学特性;(4)研制了深部岩体冲击型和应变型岩爆实验系统,阐述了深部岩体冲击能量沿开挖临空面瞬间释放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5)提出了深部巷道开挖补偿支护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具有高恒阻、高延伸率、强吸能和耐冲击超常力学特性的NPR支护材料和技术;(6)研发了模拟深部高温、高湿和高压环境下的岩体热力学实验系统,提出了热害治理和热能资源化利用方法,建立了深部热害治理与热能综合利用系统(HEMS)。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深部开采领域得以应用,可为深部采矿面临的复杂岩石力学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岩石力学 110/N00工法 巷道变形 围岩控制 矿井热害
下载PDF
长壁开采切顶短壁梁理论及其110工法——第三次矿业科学技术变革 被引量:255
10
作者 何满潮 宋振骐 +3 位作者 王安 杨汉宏 祁和刚 郭志飚 《煤炭科技》 2017年第1期1-9,13,共10页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我国在矿业科学领域的长壁开采科学技术发生了第三次技术变革。前两次科学技术变革分别以钱鸣高院士"砌体梁理论"和宋振骐院士"传递岩梁理论"为代表,提出的长壁开采121工法为...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我国在矿业科学领域的长壁开采科学技术发生了第三次技术变革。前两次科学技术变革分别以钱鸣高院士"砌体梁理论"和宋振骐院士"传递岩梁理论"为代表,提出的长壁开采121工法为我国煤炭开采作出巨大贡献。本世纪初,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过留设煤柱形成的沿空顺槽巷道事故多发,传统长壁开采方法作为目前我国长壁开采应用最广泛的开采体系受到挑战。2008年,作者进行现场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提出"切顶短壁梁"理论,并基于此形成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通过顶板定向预裂切缝,切断部分顶板的矿山压力传递,同时加固支护回采巷道顶板,在采空区侧顶板岩层矿山压力作用下,顶板部分岩体切落,实现自动成巷和无煤柱开采,称之为长壁开采110工法,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进入第三次矿业科学技术变革期,同时也为我国由矿业大国向矿业强国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科学技术变革 121工法 110工法 切顶短壁梁 切顶卸压 无煤柱开采
下载PDF
井工煤矿开采的110&N00工法探讨与开拓构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玉栋 《煤炭科技》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何满潮院士团队提出基于"切顶短壁梁"理论的110&N00开采工法(1个工作面需要掘进1条巷道,留设0个煤柱,以及N个工作面0巷道掘进0煤柱留设的开采工法)用于指导我国煤矿的新型无煤柱开拓开采。基于此,根据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 何满潮院士团队提出基于"切顶短壁梁"理论的110&N00开采工法(1个工作面需要掘进1条巷道,留设0个煤柱,以及N个工作面0巷道掘进0煤柱留设的开采工法)用于指导我国煤矿的新型无煤柱开拓开采。基于此,根据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110&N00开采工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开拓进行构想,同时指出各个阶段工法应用的条件。虽然各阶段工法的应用范畴有限,但并不影响110&N00开采工法在具体应用中体现出的顶板易控制、劳动定员少、资源回收率高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切顶短壁梁理论"的110&N00开采工法能够最大程度支撑煤矿的智能化发展,是我国煤矿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N00工法 切顶短壁梁 无煤柱开采 切顶卸压
下载PDF
110工法顶板结构运动全过程力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边文辉 杨军 +2 位作者 何满潮 朱淳 徐东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3106-3124,共19页
由于以往对110工法覆岩结构动态运动特征不了解,难以精确计算巷道支护阻力,造成巷道的过度支护,导致巷道支护成本大幅度增加。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110工法沿空留巷的覆岩结构运动及巷道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依据两次采动影响... 由于以往对110工法覆岩结构动态运动特征不了解,难以精确计算巷道支护阻力,造成巷道的过度支护,导致巷道支护成本大幅度增加。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110工法沿空留巷的覆岩结构运动及巷道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依据两次采动影响下巷道顶板结构受力和支撑边界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切顶沿空巷道划分典型阶段;其次,以关键块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沿空巷道的覆岩顶板破断结构和垮落特征,建立回采不同阶段切顶巷道支护阻力的力学模型和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初步确定具体分阶段支护起始范围并验证支护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总结出110工法在两次采动影响下巷道分阶段压力显现及其变形规律。本文所叙研究成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为110工法在不同阶段的分区精准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沿空留巷 顶板结构运动 力学模型
下载PDF
陕北矿区韩家湾煤矿中厚煤层110工法技术创新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小宁 霍军鹏 +1 位作者 白铭波 许海龙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基于陕北矿区韩家湾煤矿工程特点,对110工法在中厚煤层条件下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技术创新和发展,提出了适用于韩家湾煤矿的110工法关键技术,包括切顶卸压爆破技术、挡矸护帮技术、临时支护技术、稳定区支护技术等。针对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 基于陕北矿区韩家湾煤矿工程特点,对110工法在中厚煤层条件下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技术创新和发展,提出了适用于韩家湾煤矿的110工法关键技术,包括切顶卸压爆破技术、挡矸护帮技术、临时支护技术、稳定区支护技术等。针对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锚索保护、留巷切眼支护及装备搬运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套具有韩家湾矿区特色的110工法技术工艺体系。110工法的推广应用为韩家湾煤矿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技术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家湾煤矿 110工法 切顶卸压 实践创新
下载PDF
我国煤矿井下110工法用切缝钻机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旭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60,166,共6页
切缝钻机是用于"110工法"顶板预裂钻孔施工的关键设备,针对该工法顶板预裂钻孔施工要求定位精确、满足所有钻孔在一条直线上以及降低巷道维护工程量等需求,总结了国内切缝钻机主要研制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设备性能及应... 切缝钻机是用于"110工法"顶板预裂钻孔施工的关键设备,针对该工法顶板预裂钻孔施工要求定位精确、满足所有钻孔在一条直线上以及降低巷道维护工程量等需求,总结了国内切缝钻机主要研制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设备性能及应用矿井,并结合"110工法"施工现场需求,针对链臂切顶机和水力割缝定向爆破切顶卸压方法等新技术进行阐述;提出了切缝钻机研发过程中等间距双钻孔施工的工作机构、预裂切缝钻孔施工的调角装置及高效的钻孔施工钻具等关键技术;阐明了切缝钻机发展方向为提高切缝钻机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提高切缝钻机的集成化,实现一机多用和提高切缝钻机智能化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自成巷 110工法 切缝钻机 顶板预裂钻孔 行走路径规划 位姿精确感知 智能化控制 钻锚机器人
下载PDF
红柳林煤矿薄基岩厚风化层110工法顶板支护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苗彦平 马亮 +2 位作者 戚靖晨 刘诚钊 郝正兵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59,共5页
针对红柳林煤矿44203工作面浅埋薄基岩厚风化层顶板典型地质特点,开展了110工法顶板主动-被动支护技术研究。主动支护方面,提出采用NPR锚索进行支护,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锚索排距、锚索长度等关键参数;被动支护方面,提出采用单元支架进... 针对红柳林煤矿44203工作面浅埋薄基岩厚风化层顶板典型地质特点,开展了110工法顶板主动-被动支护技术研究。主动支护方面,提出采用NPR锚索进行支护,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锚索排距、锚索长度等关键参数;被动支护方面,提出采用单元支架进行临时支护,基于给定载荷估算法和动载荷法确定了支架工作阻力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NPR锚索稳定后受力220~235 kN,单元支架稳定后的支护荷载平均值为34.6 MPa,滞后工作面约200 m留巷围岩达到稳定状态,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了所提支护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基岩厚风化层 切顶卸压 110工法 顶板支护
下载PDF
“110”工法在双柳煤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少华 《山西冶金》 CAS 2021年第6期215-217,共3页
双柳矿现开采的上组煤为主焦煤是稀缺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和尽快实现上下组煤采区接替配采实现矿井效益最大化,经过在其他矿井的实地考察了解,双柳矿决定使用110工法开采。
关键词 110工法 回采工作面 研究
下载PDF
近距离自燃煤层110工法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椿豪 姜小强 刘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4-147,共4页
为解决4303工作面110工法无煤柱开采条件下,受上覆近距离自燃煤层、"Y"通风及多源抽采环境影响,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的问题,基于瓦斯与火平衡防控的思想,在煤自燃监测预报为基础上,采取了留巷喷浆、压注水溶性胶体、柔模混凝... 为解决4303工作面110工法无煤柱开采条件下,受上覆近距离自燃煤层、"Y"通风及多源抽采环境影响,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的问题,基于瓦斯与火平衡防控的思想,在煤自燃监测预报为基础上,采取了留巷喷浆、压注水溶性胶体、柔模混凝土充填等多源堵漏措施,并应用了采空区注氮、灌注三(两)相泡沫等综合防灭火技术。现场应用表明:以"堵"与"隔氧"相结合的控制措施,使采空区氧化带宽度缩短了70 m,采空区氧化带内CO控制在0.005%以下,工作面及其回风流的空气中未检测到CO,有效防控了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煤层 110工法 多源堵漏 综合防灭火
下载PDF
110工法在采矿实践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继宝 《能源与节能》 2022年第7期201-203,共3页
长壁开采切顶短壁梁理论及其110工法的提出,是煤矿开采的一次关键性技术变革。采用该技术有效降低了巷道掘进率,缓解了矿井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在采矿实践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山西曙光煤矿1226工作面、1228工作面... 长壁开采切顶短壁梁理论及其110工法的提出,是煤矿开采的一次关键性技术变革。采用该技术有效降低了巷道掘进率,缓解了矿井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在采矿实践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山西曙光煤矿1226工作面、122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探讨了110工法在采矿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以期为今后110工法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切顶卸压 无煤柱开采
下载PDF
“110工法”中综合防灭火技术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德志 《神华科技》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金凤煤矿在011810综采工作面采用“110工法”中的防灭火技术分析,并提出了以注液氮与注浆为主、束管监测、监测监控、人工检测及加强地表裂隙充填等为辅的防灭火对策,成功杜绝了“110工法”成巷期间及成巷后的自燃发火隐... 本文着重介绍了金凤煤矿在011810综采工作面采用“110工法”中的防灭火技术分析,并提出了以注液氮与注浆为主、束管监测、监测监控、人工检测及加强地表裂隙充填等为辅的防灭火对策,成功杜绝了“110工法”成巷期间及成巷后的自燃发火隐患,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110工法” 综合防灭火 对策
下载PDF
无煤柱自成巷力学原理及其工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何满潮 高玉兵 +1 位作者 盖秋凯 杨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30,共12页
煤炭是我国的支柱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地下煤炭资源开采一直以井工长壁121工法为主,这种开采体系存在煤炭资源浪费、巷道掘进率高、煤柱应力集中等问题。为解决现行开采体系存在的安全、开采... 煤炭是我国的支柱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地下煤炭资源开采一直以井工长壁121工法为主,这种开采体系存在煤炭资源浪费、巷道掘进率高、煤柱应力集中等问题。为解决现行开采体系存在的安全、开采成本和煤炭采出率三大瓶颈和突出问题,建立了基于采矿损伤不变量方程的采矿工程模型,分析了无煤柱自成巷力学原理。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顶板定向预裂卸压、NPR锚杆/索支护等成巷控制关键技术,实现了“拉得住、切得开、下得来、护得好”的技术目标,形成了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开采体系。110工法把采煤与掘进2套工序初步统一起来,使每个采煤工作面减少1条巷道的掘进,实现了无煤柱开采。N00工法则把采煤与掘进2套工序有机统一起来,利用矿压自动成巷,从而取消了回采巷道的掘进,彻底消除了采掘接续紧张的“老大难”问题。现场实践表明,110工法通过超前工作面预裂切顶卸压,利用矿山压力做功和垮落矸石的碎胀性实现留巷围岩自平衡。N00工法革新了原有采煤工艺,改变了传统采煤系统布局,实现了全采区无巷道掘进和无煤柱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切顶卸压 110工法 N00工法 沿空留巷 平衡开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