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1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点火方式下HMX基PBX炸药反应演化过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楼建锋 张树道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在长管强约束条件下对HMX基PBX炸药点火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点火方式对炸药反应演化规律的影响,获得了弱冲击点火条件下炸药反应演化过程的特征图像。针对黑火药和雷管2种点火方式,分别构建了PBX炸药黑火药点燃和冲击起爆2类实验... 在长管强约束条件下对HMX基PBX炸药点火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点火方式对炸药反应演化规律的影响,获得了弱冲击点火条件下炸药反应演化过程的特征图像。针对黑火药和雷管2种点火方式,分别构建了PBX炸药黑火药点燃和冲击起爆2类实验的唯象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钢管内炸药柱反应演化进程的特征图像,柱壳膨胀历程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不同点火方式下炸药反应演化进程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使用雷管点火,PBX炸药会在几微秒内发生爆轰反应;而使用黑火药点火,PBX炸药会在数毫秒内从缓慢燃烧转化为剧烈爆炸,但随着壳体破裂解体,管内压力骤降,抑制了反应演化向爆轰转变。黑火药点燃条件下整个反应演化过程可以分为4个主要阶段,其中管壁附近炸药柱表面燃烧传播优先于炸药柱中心基体反应,是弱冲击点火反应演化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方式 非冲击点火 反应演化 唯象模型
下载PDF
阴离子膜电解水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清锐 冯英杰 +3 位作者 付晓玥 周越 刘东兵 李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1-1496,共6页
因兼具碱性电解水低成本及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高效等优势,阴离子膜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绿氢制备技术。目前针对阴离子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非贵金属催化剂或低贵金属催化剂上,从组成、特征、制备方法等方面介绍了... 因兼具碱性电解水低成本及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高效等优势,阴离子膜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绿氢制备技术。目前针对阴离子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非贵金属催化剂或低贵金属催化剂上,从组成、特征、制备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应用于阴离子膜电解水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磷化物、合金、氢氧化物等析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阴离子膜电解水制氢析氧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膜电解水 析氧反应 电催化剂 非贵金属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评价
3
作者 孙春花 徐晓俊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行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分组,即化疗组、靶向组,各31例,化疗组行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行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分组,即化疗组、靶向组,各31例,化疗组行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靶向在化疗组基础上增加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靶向组缓解率为64.52%,高于化疗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6,P<0.05)。靶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35%,化疗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9,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的效果好,能提升缓解率,不增加就诊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下载PDF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安全性
4
作者 沈洁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97-99,106,共4页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分为传统组、实践组,各60例。传统组行药物治疗,实践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分为传统组、实践组,各60例。传统组行药物治疗,实践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认知功能、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低于传统组,完成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减轻精神病相关症状,维持良好认知功能,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不良反应 无抽搐电休克 认知功能
下载PDF
CO_(2)封存诱发近断层活化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禹海涛 张改 闫晓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36-149,共14页
文中梳理了CO_(2)地质封存诱发地震活动的典型案例和总体进展,并结合注入诱发断层失稳理论,系统阐述热-流-力-化多场耦合作用下的CO_(2)封存诱发近断层活化机理,探讨不同物理过程对断层活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亟... 文中梳理了CO_(2)地质封存诱发地震活动的典型案例和总体进展,并结合注入诱发断层失稳理论,系统阐述热-流-力-化多场耦合作用下的CO_(2)封存诱发近断层活化机理,探讨不同物理过程对断层活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亟待突破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CO_(2)地质封存诱发地震活动与孔隙压力扩散、非等温效应及地球化学反应等物理过程紧密相关;相较于注水活动,CO_(2)注入触发了涉及多相流动状态、焦耳-汤姆逊效应、CO_(2)溶解放热及CO_(2)-地层盐水-岩体化学作用等一系列复杂多物理场耦合过程;实际断层活化及剪切破坏的发生是这些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并受到地层应力状态和断层属性的控制,以及注入策略和注入位置的影响。今后研究工作需要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层面全面考虑热-流-力-化多场耦合效应,加强封存场地地质构造勘查,并发展多模式的流体注入策略,这对理解CO_(2)注入诱发近断层活化机制进而实现地震活动的精确预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封存 断层活化 孔隙流体压力 非等温效应 地球化学反应
下载PDF
阿美替尼上市后不良反应分析
6
作者 孙雪林 杜娇 +3 位作者 谭琴 胡欣 张亚同 郑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分析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阿美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 目的分析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阿美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对阿美替尼上市后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6日。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收集263名患者的安全性数据,据文献数据统计,阿美替尼所致不良反应共246例次,主要表现为皮疹/痤疮样皮疹(17.9%)、转氨酶增高(12.6%)、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6.1%)、全身乏力(5.7%)、甲沟炎(7.3%)等,共发生11例≥3级的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阿美替尼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对皮肤和肝功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应持续加强用药监测,警惕其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美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锦宏 陈虹 +2 位作者 程易 由振华 周秀芬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4)、研究组(n=55)。对...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4)、研究组(n=55)。对照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研究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片化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P<0.05)。结论安罗替尼和华蟾素联合治疗NSCLC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疾病缓解,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为NSCLC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华蟾素 化疗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HMX含量对PBT基推进剂撞击感度和非冲击点火反应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杨年 马腾 +5 位作者 过光飞 吴三震 夏语 黄寅生 刘大斌 徐森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为了研究HMX的含量对PBT基推进剂撞击感度和非冲击点火反应特性的影响,开展了BAM落锤撞击感度试验、脆性试验和Susan试验。结果表明:随着HMX含量的增加,PBT基推进剂爆炸概率为50%时的特性落高(H50)减小,即推进剂的撞击感度随着HMX含量... 为了研究HMX的含量对PBT基推进剂撞击感度和非冲击点火反应特性的影响,开展了BAM落锤撞击感度试验、脆性试验和Susan试验。结果表明:随着HMX含量的增加,PBT基推进剂爆炸概率为50%时的特性落高(H50)减小,即推进剂的撞击感度随着HMX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于HMX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和15%的PBT基推进剂,其临界撞击点火速度分别为168、147、136、131 m/s,临界撞击点火速度随HMX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撞击速度为120~300 m/s的非冲击作用下,4种PBT基推进剂的反应等级为爆炸或部分爆轰,相同撞击速度下,HMX的质量分数为10%的PBT基推进剂相较于其他3种PBT基推进剂具有更剧烈的反应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 PBT基推进剂 撞击感度 非冲击点火 反应特性
下载PDF
1例克唑替尼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肝损伤与腹泻的临床诊疗分析
9
作者 郑爽 唐婕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8期793-797,共5页
目的:分析1例克唑替尼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肝损伤与腹泻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克唑替尼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因患NSCLC而开展化疗,其间在使用克唑替尼15 d后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症... 目的:分析1例克唑替尼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肝损伤与腹泻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克唑替尼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因患NSCLC而开展化疗,其间在使用克唑替尼15 d后患者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并且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异常;临床药师在考察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后,认为此次肝损伤可能与克唑替尼有关,遂建议医生停用克唑替尼并予以保肝治疗,医生采纳了,1周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之后,患者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复用克唑替尼,虽未在出现肝功能异常,但2个月后出现腹泻症状,临床药师认为仍可能与克唑替尼有关,遂建议改用洛拉替尼,医生采纳了,3 d后患者腹泻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对于使用克唑替尼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的抗肿瘤药物的患者,临床医生与药师应做好相关监测和用药安全提醒,以早发现、早处置,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唑替尼 肝损伤 腹泻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光酶催化混乱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夏孔晨 徐维华 吴起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7-1020,共24页
光催化具有条件温和、可再生、反应性强等优点,然而由于自由基的高活性往往导致其选择性难以调控,限制了光催化在不对称有机合成中的广泛应用。酶催化虽具有高选择性和专一性的优势,但这也导致其存在反应类型单一和底物谱窄等缺陷。将... 光催化具有条件温和、可再生、反应性强等优点,然而由于自由基的高活性往往导致其选择性难以调控,限制了光催化在不对称有机合成中的广泛应用。酶催化虽具有高选择性和专一性的优势,但这也导致其存在反应类型单一和底物谱窄等缺陷。将反应性强的光催化与选择性高的酶催化相结合的光酶催化则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合成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更加符合现代绿色有机合成的要求。狭义的光酶催化反应,也就是光酶协同反应一般包括以下四类:天然光酶反应,人工光酶反应,光催化与酶催化的偶联反应以及光酶催化混乱性反应。近年来,光酶催化的研究蓬勃发展,解决了许多传统有机合成中难以实现的问题,尤其是在不对称合成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例如,脂肪酸光脱酸酶可以催化长链脂肪酸脱羧转化为相应烃类;结合光敏辅因子和蛋白骨架的人工光酶大大拓展了酶的应用范围,催化更多样化非天然有机化学品的生物合成;光催化剂催化光化学反应与酶催化反应的偶联方式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有机合成过程;以及近年来一些含有光敏辅因子的氧化还原酶在光激发下催化新分子混乱性反应的功能。尽管已有许多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但是自2023年以来,光酶催化混乱性研究不断突破,涌现出许多全新的光酶催化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精准调控更是满足了不对称合成的重大需求。对于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系统归纳其成果仍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综述聚焦在光激发下光敏辅因子依赖型酶催化的混乱性反应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不同催化反应类型,分别介绍光酶通过自由基途径实现不对称脱卤、氢化、分子内环化、分子间C—C/C—N/C—S键交叉耦合等非天然反应。这些反应由于酶和底物的不同,展示了不同机理。例如在氧化还原起始过程中,包括单电子还原起始和单电子氧化起始两种类型;在自由基终止过程中,可能采用单电子还原终止和单电子氧化终止,而单电子还原终止方式中也存在氢原子转移和电子转移/质子转移耦合过程等不同情况。机理的多样性也为拓展更多的光酶催化混乱性反应提供了可能。在未来,新型的光酶催化方法将在快速发展的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酶工程,以及流动化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和技术的推动下,涌现出更多高效、高选择性的新分子新功能反应,显著拓展光酶催化方法在有机合成(尤其是绿色不对称合成)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酶催化 非天然反应 不对称合成 合成生物学 混乱性反应
下载PDF
含氮聚集诱导发光聚磷酸酯的一锅法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11
作者 王莲莲 门正兴 +1 位作者 孟兵 颜红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
非传统聚集诱导发光(AIE)聚合物,因不含苯环等芳香结构,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细胞成像、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存在种类匮乏、量子产率低、荧光强度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以低毒、低... 非传统聚集诱导发光(AIE)聚合物,因不含苯环等芳香结构,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细胞成像、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存在种类匮乏、量子产率低、荧光强度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以低毒、低腐蚀性的亚磷酸二甲酯及三异丙醇胺或三乙醇胺为原料,在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酯交换缩聚法,合成了含氮聚磷酸酯T1和T2。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含氮聚磷酸酯T1和T2在紫外光照射下均可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其荧光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具有显著的AIE特性,丰富了非传统AIE材料的种类。其中,T1分子结构中由于含有侧链甲基,在荧光强度、量子产率等方面均优于T2,为调节聚合物的荧光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研究发现,T1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甲醛,其吸附甲醛后颜色由无色变为粉色,且其荧光强度随吸附的甲醛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有利于实现甲醛的荧光-比色双通道检测,为甲醛的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非共轭 聚磷酸酯 酯交换缩聚 甲醛吸附检测
下载PDF
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对比免疫单药治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中心数据分析
12
作者 高远 刘艳霞 +5 位作者 董宇杰 鲁葆华 胡范彬 王群慧 张红梅 张同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71-274,277,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对比免疫单药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NSCLC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寻找合适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免疫单药治疗与免疫联合抗... 目的:探讨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对比免疫单药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NSCLC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寻找合适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免疫单药治疗与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38例,其中免疫单药治疗(单药组)患者20例,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联合组)患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84个月(95%CI=3.50个月~6.18个月)和8.13个月(95%CI=5.65个月~10.62个月),联合组患者的中位PFS长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联合用药方案较单药方案在男性、吸烟、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水平≥1%的患者中的PFS更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L1表达水平是影响联合治疗PFS的独立因素。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ORR分别为10.00%(2/20)和27.78%(5/18),联合组患者ORR较单药组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DCR分别为65.00%(13/20)和77.78%(14/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联合组患者未出现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结论: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可延长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PFS,PD-L1表达水平是影响联合治疗PFS的独立因素,联合治疗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抗血管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碱性氢氧化反应中非Pt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孟灵 王海斌 +3 位作者 孟凡超 李春雷 丛媛媛 赵秋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2-267,共6页
氢氧根交换膜燃料电池(HEMFCs)技术快速发展,碱性介质中用于催化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已有广泛研究。但HEMFCs存在的一个巨大挑战是阳极氢氧化反应(HOR)相对缓慢的动力学,因此需要较高负载量的Pt基阳极电催化剂才能实... 氢氧根交换膜燃料电池(HEMFCs)技术快速发展,碱性介质中用于催化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已有广泛研究。但HEMFCs存在的一个巨大挑战是阳极氢氧化反应(HOR)相对缓慢的动力学,因此需要较高负载量的Pt基阳极电催化剂才能实现较高的性能,这制约了HEMFCs的发展。由于Pt价格昂贵、地球储量有限,开发非Pt阳极HOR电催化剂被认为是减少Pt用量和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的可行途径。这里从电催化剂的异质结构、支撑效应、金属合金等方面,总结了近3年来非Pt贵金属(Ru、Rh、Pd、Ir)基HOR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相应的电催化性能,并阐明了其HOR机理。最新报道的非Pt HOR电催化剂可以降低阳极电催化剂的成本,并具有与商业Pt/C媲美的活性与稳定性。最后,基于目前对非Pt贵金属电催化剂结构特征分析,进一步对HOR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根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碱性氢氧化反应 非铂贵金属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含铂类化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14
作者 张春晓 张群妹 鲁广建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应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含铂类化疗失败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予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含铂类化疗失败NSCLC患者83例为此次试验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应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含铂类化疗失败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予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含铂类化疗失败NSCLC患者83例为此次试验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1例)安罗替尼治疗,给予观察组(42例)安罗替尼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数据比较:疗效、治疗前后VEGF、MMP9及不良反应。结果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8.29%),观察组(88.10%)更高,P<0.05。观察组VEGF、MMP9水平为(82.34±11.45)pg·mL^(-1)、(82.46±7.26)ng·mL^(-1),均优于对照组患者(114.67±11.57)pg·mL^(-1)、(132.18±7.12)ng·mL^(-1),t=12.795、31.49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23.81%vs.1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0,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应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含铂类化疗失败NSCLC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VEGF、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安罗替尼 多西他赛 耐药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711名儿童患者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15
作者 付宏煜 朱志宸 +2 位作者 冯立 高雨晴 凌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78-68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输血反应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2023年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期间输血反应发生率、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输血反应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2023年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期间输血反应发生率、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9—2023年本院共计输血69926人次,发生输血反应711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02%。2019年(1.89%)至2022年(0.50%),输血反应发生率在逐年降低。按输注的血液成分来看,输注单采血小板、冰冻血浆、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6%(551/25565)、0.50%(92/18277)、0.25%(65/25679)和0.74%(3/405),且相比于其他血液成分,输注单采血小板有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输血反应类型来看,过敏反应占比86.22%(613/71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占比13.08%(93/71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占比0.70%(5/711),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注单采血小板是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是发生FNHT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输血反应发生时间来看,相比于单采血小板和冰冻血浆,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发的输血反应的发生时间更晚(单采血小板P<0.05,冰冻血浆P<0.05)。结论输注的血液成分是患儿输血反应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影响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为临床应对和预防输血反应提供了案例参考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输血反应 影响因素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及以上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
16
作者 李爱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107-110,136,共5页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抑制剂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及以上患者预后转归的影...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抑制剂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及以上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涟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晚期NSCLC二线及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二线及以上单药化疗,观察组接受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对比两组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血压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中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老年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氯丁橡胶硫化反应动力学
17
作者 张新晴 汪祥意 +1 位作者 夏浙安 陆冲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以1,2-亚乙基硫脲为促进剂、氧化锌和氧化镁为硫化剂对氯丁橡胶进行硫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氯丁橡胶的非等温硫化反应动力学,通过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计算了硫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采用硫化仪法研究了等温硫化反应的动力学... 以1,2-亚乙基硫脲为促进剂、氧化锌和氧化镁为硫化剂对氯丁橡胶进行硫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氯丁橡胶的非等温硫化反应动力学,通过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计算了硫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采用硫化仪法研究了等温硫化反应的动力学,计算了硫化反应热硫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n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有效描述氯丁橡胶的非等温硫化过程,硫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2.78 kJ/mol,反应级数为0.93;氯丁橡胶的等温硫化过程可以分为焦烧阶段、热硫化阶段和平坦硫化阶段,其中热硫化阶段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此时表观活化能为53.38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橡胶 硫化反应动力学 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 硫化仪法 表观活化能 反应级数
下载PDF
ZIFs材料对Fe/N/C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宋冬梅 郑秋燕 +3 位作者 潘廷仙 胡长刚 同鑫 田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1,共7页
过渡金属/氮/碳(M/N/C)催化剂是替代铂基催化剂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理想材料。沸石咪唑骨架(ZIFs)材料结合了无机沸石的高稳定性和MOFs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及可调孔结构等特点,是制备M/N/C催化剂的优良前驱体。本工作以FeSO4&#... 过渡金属/氮/碳(M/N/C)催化剂是替代铂基催化剂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理想材料。沸石咪唑骨架(ZIFs)材料结合了无机沸石的高稳定性和MOFs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及可调孔结构等特点,是制备M/N/C催化剂的优良前驱体。本工作以FeSO4·7H2O为铁源,1,10-菲啰啉为氮源,探究不同ZIFs材料对FeN/C-Zx催化剂ORR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使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对催化剂ORR催化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N/C-Z8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ORR活性,具有较小的Tafel斜率(64.98 mV/dec)且反应过程是近四电子过程;在经过25000次循环后,FeN/C-Z8催化剂的半波电位仅有20 mV的负移,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FeN/C-Z8催化剂中存在的Fe3C化合物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Zn2+在碳化过程中挥发使FeN/C-Z8催化剂具有较高比表面积(550.09 m2/g)、孔体积(1.36 cm3/g)及丰富的微孔、介孔结构,并促进了过渡金属在ZIFs材料上的均匀分布,使FeN/C-Z8催化剂颗粒较小、分散均匀,这是该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ORR催化性能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非贵金属催化剂 沸石咪唑骨架 FeN掺杂
下载PDF
注塑级聚乳酸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19
作者 罗越峰 温桦浩 廖正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2,共8页
目的研究注塑级聚乳酸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准确理解注塑级聚乳酸的耐热稳定性,为开发耐高温阻燃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非等温热重分析法,采用5、10、15、20、25℃/min的升温速率,研究注塑级PLA在氮气气氛中的热... 目的研究注塑级聚乳酸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准确理解注塑级聚乳酸的耐热稳定性,为开发耐高温阻燃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非等温热重分析法,采用5、10、15、20、25℃/min的升温速率,研究注塑级PLA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利用1种微分法和3种积分法进行详细的动力学计算。比较相关系数及标准偏差,选取KAS等温积分法,以相对偏差Ai=|1–αc/αe|为目标函数,利用16种热分解动力学机理模拟计算注塑级PLA热分解最合适的反应机理。结果得到了注塑级PLA热分解所需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其中Kissinger、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MKN)、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和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所得注塑级PLA活化能分别为177.01、174.43、173.01和173.28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25.84、26.69~33.75、25.83~32.89和26.38~32.94。结论确定了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机理(A1/4),ln(β/T2)=ln[4.75×10^(9)/–ln(1–α)]–2.08×10^(4)/T是描述注塑级PLA热分解最合适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级聚乳酸 热分解动力学 非等温分析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
20
作者 张强 梁玮 王军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70-1272,1385,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9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有无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将NSCLC患者分为irAE组(n=53)和未发生组(n=45)。分析比较两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irAE组NSCLC患者的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绝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eosinophil count,AEC)、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ALC水平偏高(OR=4.477,P=0.001)是影响NSCLC患者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C水平偏高是影响NSCLC患者发生irA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