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alogue of the Type Specimen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n the Herpetological Museum of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V.Viperidae(Reptilia,Serpentes)
1
作者 Peng GUO Qin LIU +2 位作者 Jiatang LI Yan CAO Yuezhao WANG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In China, there are about 37 species of vipers belonging to 12 genera in the family Viperidae. In the Herpetological Museum of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IB),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type specimens o... In China, there are about 37 species of vipers belonging to 12 genera in the family Viperidae. In the Herpetological Museum of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IB),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type specimens of snakes represent seven species in four genera. As a series of reports on the type specimen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ies deposited in the Herpetological Museum of CIB,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venomous snake family Viperidae in the collections at this Mus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KE type specimen VIPERIDAE china taxonomy
下载PDF
A Teratological Specimen of Meristoides grandipennis Fairmaire ( Coleoptera, Chrysomeloidea, Galerucinae) from China
2
作者 Zhonghua WE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2期46-47,共2页
A teratological specimen of Meristoides grandipennis ( Fairmair, 1859), from Sichuan, China is described here. Many photographs, detail descriptions and data of the teratoIogical specimen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关键词 COLEOPTERA Chrvsomeloidea Teratological specimen china
下载PDF
1949年以前中国东北地区苔藓植物采集研究史
3
作者 徐杰 阿晓东 +1 位作者 朱宗元 于宁宁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中国东北地区苔藓植物的采集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以前,有苔藓采集记录的主要是欧洲人;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俄国人和日本人成为了采集的主力,这期间中国人仅孔宪武和陈封怀在东北有苔藓采集记录;1949年以后,... 中国东北地区苔藓植物的采集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以前,有苔藓采集记录的主要是欧洲人;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俄国人和日本人成为了采集的主力,这期间中国人仅孔宪武和陈封怀在东北有苔藓采集记录;1949年以后,国人的采集研究成果日益丰硕。通过对历史文献、标本信息的整理和考证,总结出了1949年以前中国东北地区苔藓植物的采集研究历程,并对其中的主要采集人作了详细介绍。研究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为东北地区苔藓植物分类学及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历史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苔藓植物 标本采集 研究史 1949年以前
下载PDF
中国泌尿外科医师腹腔镜肾切除术完整标本取出的切口位置选择现状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孔素芳 张楠 +3 位作者 马曜辉 管庆军 李香瑞 单中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3-156,177,共5页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腹腔镜肾切除术完整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选择的现状,为规范完整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6月20日—2021年7月4日,对自媒体泌尿外科学习联盟微信群的2万余名泌尿外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腹腔镜肾切除术完整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选择的现状,为规范完整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6月20日—2021年7月4日,对自媒体泌尿外科学习联盟微信群的2万余名泌尿外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参与医师的一般资料、选择的切口位置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收回有效问卷601份,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手术入路:腹腔入路68人、后腹腔入路432人、两种入路者101人;切口位置选择:腰部横切口者97人、腰部背侧斜切口者202人、腰部腹侧斜切口者119人、腹直肌旁直切口者93人、下腹部斜切口(Gibson)者112人、下腹部正中弧形切口(Pfannenstiel)11人、下腹部正中切口者7人、上腹部正中切口者2人、腋中线直切口15人;399位医师选择切断肌肉、202位医师选择不切断肌肉。232位医师回答术后2周切口有疼痛,369位医师回答无。325位医师回答术后2周切口周围有麻木,276位医师回答无。66位医师回答术后出现了切口疝,535位医师回答没有切口疝。结论国内腹腔镜肾切除术以后腹腔镜为主,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完整标本取出切口位置多选择腰部切口,经腹腹腔镜完整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选择多种多样,腹腔镜肾切除术完整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选择缺乏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切除术 问卷调查 完整标本提取 手术切口 中国泌尿外科医生
下载PDF
1949年以前中国西北地区苔藓植物采集研究史
5
作者 阿晓东 徐杰 于宁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3年第4期428-435,共8页
中国西北地区苔藓植物的采集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1949年以前以外国人采集的标本数量居多。中国人在西北地区的苔藓植物采集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规模采集在1937年北平植物研究所西迁陕西省武功之后。在西北地区采集过苔藓植物的外国人... 中国西北地区苔藓植物的采集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1949年以前以外国人采集的标本数量居多。中国人在西北地区的苔藓植物采集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规模采集在1937年北平植物研究所西迁陕西省武功之后。在西北地区采集过苔藓植物的外国人主要是来自俄国、意大利、法国的5位采集者。中国人有秦仁昌、刘慎谔、夏纬瑛、孔宪武、钟补求、傅坤俊、刘继孟等近20位老一辈植物学家。1949年以前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苔藓植物分类学及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整理出1949年以前在西北地区采集过苔藓植物的采集人、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新种的文献等信息,为西北地区苔藓植物分类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历史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苔藓植物 标本采集 研究史 1949年以前
下载PDF
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理论标本价值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曲铁华 袁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0,共5页
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以一群学贯中西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书写的一段中国教育史话。在他们的实践努力和研究中沉淀了许多关于农村教育理论智慧,对我们今日进行农村教育研究具有标本性的意义。"什么是农村教育"、&q... 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以一群学贯中西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书写的一段中国教育史话。在他们的实践努力和研究中沉淀了许多关于农村教育理论智慧,对我们今日进行农村教育研究具有标本性的意义。"什么是农村教育"、"如何对待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的关系"、"农村教育由谁负责"是农村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探析近代乡村教育实验在研究对这三个问题方面的理论贡献,对深化关于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认识和丰富中国农村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乡村教育实验 理论标本 价值
下载PDF
由外国人所采集、记述的中国厕蝇科物种概况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明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25-331,共7页
厕蝇科Fanni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蝇类Calyptratae的蝇总科Muscoidea。全世界已知约360种。我国已发现151种,占世界总种数的40%以上。从1895—1975年的80年间,先后有6个国家的11位外国人在中国采集、记... 厕蝇科Fanni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蝇类Calyptratae的蝇总科Muscoidea。全世界已知约360种。我国已发现151种,占世界总种数的40%以上。从1895—1975年的80年间,先后有6个国家的11位外国人在中国采集、记述厕蝇科Fanniidae昆虫共20种,其中包括我国产模式种14种。经调查,在这些种的模式标本中,有一种毁于火灾后被重新指定,一种去向不明。其余12种分别保存于德国洪堡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加拿大昆虫收藏中心,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日本东京自然科学博物馆等5个保存单位。文中给出了这些国外主要采集者、发表者的背景资料,所发表的每种厕蝇名录、产地、模式标本保存单位及去向,以及一些标本在国内重新发现的标本信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人 采集 记述 中国 厕蝇 模式标本
下载PDF
中国植物分类及标本采集史简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瑞江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2-70,共9页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对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和发展史进行简要回顾,根据人们对植物分类学科的认识程度以及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等,将我国植物分类的发展史大体分为原始、古代、近代...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对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和发展史进行简要回顾,根据人们对植物分类学科的认识程度以及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等,将我国植物分类的发展史大体分为原始、古代、近代和现代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进行了简要说明。植物标本是植物分类研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凭证材料,因此我国的植物标本采集史也见证了植物采集人员在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血汗、泪水甚至生命。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正日益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新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景下,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分类研究人员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中国 生态文明 植物分类 标本采集
下载PDF
中国兽类标本馆藏数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辅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4-616,共3页
我国兽类资源丰富,兽类物种共计12目59科254属686种。近40年来我国的兽类标本采集和馆藏数量快速增加。根据最新发表的兽类名录对19家博物馆(标本馆)兽类标本馆藏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至少保藏兽类标本166178号,馆藏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单... 我国兽类资源丰富,兽类物种共计12目59科254属686种。近40年来我国的兽类标本采集和馆藏数量快速增加。根据最新发表的兽类名录对19家博物馆(标本馆)兽类标本馆藏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至少保藏兽类标本166178号,馆藏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华师范大学,馆藏数量占比84.9%。在馆藏标本中,小型兽类占91.5%,而大中型兽类标本特别是鲸豚类很少,有待加大力度对这些类群标本进行收集与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标本 博物馆(标本馆)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人尸体标本展览”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2期55-58,共4页
自从德国解剖学家冯·哈根斯发明用于保存人尸体标本的生物塑化技术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相继举办了公开的“人尸体标本展览”。这些带有明显的商业化和艺术色彩的“人尸体标本展览”在西方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伦理争论。近年来,在西... 自从德国解剖学家冯·哈根斯发明用于保存人尸体标本的生物塑化技术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相继举办了公开的“人尸体标本展览”。这些带有明显的商业化和艺术色彩的“人尸体标本展览”在西方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伦理争论。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中国以“科普展览”的名义也举办了“人尸体标本展览”。这些展览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发生了明显的道德冲突,在中国社会各界引起了一系列有关的伦理争论。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人尸体标本展览”的有关伦理问题及其对策,并对生物塑化技术的应用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标本 生物塑化技术 展览 伦理道德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古生物文献中的三叶虫蜕壳标本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乃仁 王嘉玲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统计了中国古生物文献中的 355块三叶虫蜕壳标本 ,其中 6 0 %是寒武纪的三叶虫。根据这些标本头部、自由颊、胸及尾部的保存状态将蜕壳状态划分为 8种 :状态A (缺失自由颊 ,大部分头盖与胸、尾相连 )约占 55 8% ;状态B其次约占 17 1% (... 统计了中国古生物文献中的 355块三叶虫蜕壳标本 ,其中 6 0 %是寒武纪的三叶虫。根据这些标本头部、自由颊、胸及尾部的保存状态将蜕壳状态划分为 8种 :状态A (缺失自由颊 ,大部分头盖与胸、尾相连 )约占 55 8% ;状态B其次约占 17 1% (缺失头部 ,但胸尾相连 ) ;状态C (自由颊脱开不远、头盖与胸、尾相连 )与状态D (胸尾相连、头脱开在前不远 )各占 9 2 % ;状态E -H仅占 8 7%。并根据标本的蜕壳状态划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生物文献 三叶虫 蜕壳 标本
下载PDF
镍基单晶超合金的剪切强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珠峰 陶仙德 吕震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1-224,共4页
通过设计滑移系直接受分切应力的剪切试样形式 ,对镍基单晶超合金在 70 0℃、850℃和 950℃时的瞬时剪切强度和剪切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本研究试样形式可以直接测量单滑移系的滑移规律 ,未发现晶体取向相关性。通过转换... 通过设计滑移系直接受分切应力的剪切试样形式 ,对镍基单晶超合金在 70 0℃、850℃和 950℃时的瞬时剪切强度和剪切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本研究试样形式可以直接测量单滑移系的滑移规律 ,未发现晶体取向相关性。通过转换公式 ,瞬时剪切强度与圆棒试验结果相吻合。应用扫描电镜 (SEM)对试样断口分析表明 ,断口由平整的小刻面组成 ,从而进一步验证本试验的有效性 ,同时发现 ,由夹杂形成的空洞和平行受载方向的裂纹对瞬时和蠕变强度起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超合金 剪切试样形式 瞬时剪切强度
下载PDF
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建设与发展
13
作者 郭伟良 周永灿 +7 位作者 章翔 周智 李二超 顾志峰 骆剑 王世锋 孙云 陈雪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278-282,共5页
依托海南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南海海洋资源,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在原标本室的基础上,建设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从标本来源、采集、制作、放置陈列、维护、数字化、共享、可持续发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 依托海南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南海海洋资源,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在原标本室的基础上,建设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从标本来源、采集、制作、放置陈列、维护、数字化、共享、可持续发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建设的南海特色海洋标本馆在教学、科研、科普、社会服务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标本馆 南海特色 数字化 共享
下载PDF
云南省(虫齿)目二新种和灰背蛇(虫齿)的记述((虫齿)目:厚(虫齿)科、叉(虫齿)科、围(虫齿)科)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法圣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记述了云南省(虫齿)目二新种,Tapinella bannana sp.n.和Peripsocus plurimaculatus sp.n.及一新种记录种Ophiodopelma semicets Lee and Thornton,其雄虫为首次记载。
关键词 CHI目 厚Chi科 叉Chi科 新种
下载PDF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南海鱼类标本
15
作者 郭旗 梁荣伟 郑宝楠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2-28,共7页
对捕获于上世纪70年代保存于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南海鱼类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整理鱼类标本698尾,分属12目、43科、87属、144种。与历史上南海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了鱼类标本保存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南海 鱼类标本 分类 天津自然博物馆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仁赞 李世晋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4-641,共8页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其中包括蕨类植物59科253属210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裸子植物11科64属55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被子植物284科5496属4604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标本分别采自中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其它107个国家或地区(98个国家,9个地区或岛屿);国内标本采自广东省的最多,国外标本采自美国的最多。其中模式标本6351号,隶属于194科938属4373种。还对标本馆今后的采集工作提出了建议。这些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植物标本 物种多样性 统计分析
下载PDF
1949年以前国人对中国苔藓植物的采集与研究史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宗元 徐杰 于宁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9年第4期283-291,共9页
1949年以前中国苔藓植物的采集和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国人随外国人或外国考察团在我国进行的采集历程,代表人物主要有邓培根、王德辉、周蓄源、秦仁昌和刘慎谔.此阶段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几乎都运到国外各大标本馆,由国外著名苔藓学... 1949年以前中国苔藓植物的采集和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国人随外国人或外国考察团在我国进行的采集历程,代表人物主要有邓培根、王德辉、周蓄源、秦仁昌和刘慎谔.此阶段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几乎都运到国外各大标本馆,由国外著名苔藓学家鉴定发表;二是我国植物学家在国内进行的零星或有组织的采集历程,代表人物主要有钟观光、钟心煊、钱崇澍、秦仁昌、辛树帜、蒋英和曾怀德.此阶段我国植物学者开始全国范围内广泛采集苔藓植物标本,虽然标本大多还是寄到国外,由国外著名苔藓学家鉴定发表,但是苔藓植物标本基本收藏在国内一些大的研究机构和高校;三是我国苔藓植物学家的专业采集和研究历程,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启无、陈伯川、杨承元、赵修谦和陈邦杰等学者.其中陈邦杰是唯一坚持研究的中国苔藓学家,共发表新分类群20多个,被誉为'中国苔藓学之父'.1949年以前国人共采集苔藓标本近2.5万号,其中静生生物调查所采集约1.5万号,陈邦杰等人采集约1万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年以前 中国 苔藓植物 标本采集 研究史
下载PDF
植物标本的保色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兵 王兆玲 王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2年第11期32-32,35,共2页
主要介绍了植物标本保色的基本原理、4种不同的保色方法。
关键词 植物标本 保色 叶绿素 生物教学
下载PDF
中国蜘蛛研究中的几点建议
19
作者 王新平 《蛛形学报》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1 中国蜘蛛研究中问题的提出 中国蜘蛛的系统分类研究近年飞速发展,现已描记56科2100多种(Chen,Liand Wu,1996),但中国蜘蛛的研究同其它类群的生物一样,仍仅限于地区性的普查及新种的描述,综合性的修订工作却因为种种原因(如模式标本不... 1 中国蜘蛛研究中问题的提出 中国蜘蛛的系统分类研究近年飞速发展,现已描记56科2100多种(Chen,Liand Wu,1996),但中国蜘蛛的研究同其它类群的生物一样,仍仅限于地区性的普查及新种的描述,综合性的修订工作却因为种种原因(如模式标本不能互相借阅等)而很难开展。近20年来,国际上各研究机构之间互相借阅标本已成常规,最有价值的系统分类研究也被普遍认为是对某一类群的修订工作。对没有经过任何修订的类群进行新种描述,往往会导致更多的同物异名(Coddington and Levi,1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蜘蛛 系统分类 科学研究
下载PDF
我国植物模式标本的馆藏量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永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2-516,共5页
植物标本是物种存在的永久凭证,模式标本在保障命名体系稳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标本馆藏量和模式标本数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积累。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标本馆藏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模式标本馆藏量也相对较少,历史积... 植物标本是物种存在的永久凭证,模式标本在保障命名体系稳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标本馆藏量和模式标本数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积累。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标本馆藏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模式标本馆藏量也相对较少,历史积累不足。在数字化本土馆藏模式标本基础上,标本数字化平台项目应将国外馆藏的中国植物种类的模式标本"引渡"回国。今后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加强空白地区和国外标本采集,提高馆藏标本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标本 模式标本 馆藏量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