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Fine Coal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Hong WANG Fang-hui +1 位作者 WANG Dian-zuo OU Ze-she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fine coal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coal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chemical mod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Fourier Tra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fine coal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coal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chemical mod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 frared Spectra (FTIR) and Raman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certain electrochemical conditions, the oxy- 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 in the coal structure and the oxygen content of absorption could be reduced and the floatability of coal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ulfur in the coal was reduced to the hydrophilic S2– which could be separated easily from coal. Thus electrochemical modification methods could be used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and func- tional group on the coal surface and to enhance the floatability of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coal electrochemistry modification modification mechanism FTIR Raman spectra
下载PDF
Mini Review: Chemical Mesoscopics Notions in the Explan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Modification Mechanism with Participation of Metal Carbon Mesocomposites
2
作者 V.I.Kodolov V.V.Kodolova-Chukhontseva +3 位作者 I.N.Shabanova N.S.Terebova Yu.V.Pershin R.V.Mustakimov 《Organic Polymer Material Research》 2020年第2期8-12,共5页
The paper is dedicated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hemical mesoscopics notions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an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modification mechanism by the metal carbon mesoscopic composites.The main peculiar... The paper is dedicated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hemical mesoscopics notions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an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modification mechanism by the metal carbon mesoscopic composites.The main peculiarities of these nanosized particles are following:a)the presence of unpaired electrons on the carbon cover;b)the structure of carbon cover consists from poly acetylene and carbine fragments;c)the atomic magnetic moment of inner metal is equaled to more than 1,3μB.The metal carbon mesocomposites activity depends on the medium and conditions influence because of the possible changes of the phase coherency and quantization of negative char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mesoscopics Quantization Phase coherency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 IR spectra AFM images Metal carbon mesocomposites modification Self organization
下载PDF
A study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by organics of the phthalocyanine category
3
作者 徐中辉 牛海波 姜芸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Organics of the phthalocyanine category have very goo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ere modified by using the phenoxy phthalocyanine.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was made by means of... Organics of the phthalocyanine category have very goo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ere modified by using the phenoxy phthalocyanine.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was made by means of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ultraviolet visible absorptive spectra, fluorescent spectra and Raman spectra. Under the TEM,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omposite looked like sugarcoated haws. By comparing the ultraviolet visible absorptive spectra before and after absorption, it was disclosed that the spectral intensity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peaks in the fluorescent spectra dropped remarkably. This shows that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have absorbed a large number of phenoxy phthalocyanines. Rama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 the Raman spectra,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peaks of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fter absorption moved in the direction of long waves.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movement of the Raman spectra results from the change in the state of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efore and after ab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phenoxy phthalocyanine fluorescence Raman spectra Raman chemical modification
下载PDF
蓖麻碱的提取、纯化、改性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郑成 许丽珠 +2 位作者 高晓明 胡美英 徐齐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85-790,共6页
蓖麻饼中含有生物碱等毒性物质,主要杀虫活性物质为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蓖麻碱是蓖麻中的主要毒素之一,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本文研究了蓖麻碱的提取、纯化,以及将所得蓖麻碱再进一步进行改性,探讨改性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蓖麻碱... 蓖麻饼中含有生物碱等毒性物质,主要杀虫活性物质为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蓖麻碱是蓖麻中的主要毒素之一,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本文研究了蓖麻碱的提取、纯化,以及将所得蓖麻碱再进一步进行改性,探讨改性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蓖麻碱改性前后变化进行对比;并对提取、纯化以及改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物质进行杀虫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蓖麻碱的主要杀虫活性基团为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碱 杀虫作用 改性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1 位作者 丑纪能 谢科予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制备了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扩链剂、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聚氨酯、环氧树脂二者之间形成IPN结构过程中,环氧树脂与其固化剂之间发生固化反应;扩... 制备了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扩链剂、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聚氨酯、环氧树脂二者之间形成IPN结构过程中,环氧树脂与其固化剂之间发生固化反应;扩链剂1,4-丁二醇对PU预聚体进行扩链;同时TDE-85同PU预聚体之间还发生两相间的化学反应,这可有效地提高2种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环氧树脂性能,达到改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改性 红外光谱 固化机理
下载PDF
(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的N^(21)-N^(23)轴向化学结构修饰及其对可见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进军 韩光范 +4 位作者 殷军港 邬旭然 赵岩 宫宝安 沈荣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7-916,共10页
以脱镁叶绿酸 a甲酯和焦脱镁叶绿酸 a甲酯为起始原料 ,通过 3 位乙烯基和 13 1 位环上羰基的化学反应 ,改变二氢卟吩母环上N2 1 N2 3 轴向的化学结构 ,完成了 (焦 )脱镁叶绿酸 a甲酯衍生物 2~ 15的合成 ,并对其可见光谱的变化进行... 以脱镁叶绿酸 a甲酯和焦脱镁叶绿酸 a甲酯为起始原料 ,通过 3 位乙烯基和 13 1 位环上羰基的化学反应 ,改变二氢卟吩母环上N2 1 N2 3 轴向的化学结构 ,完成了 (焦 )脱镁叶绿酸 a甲酯衍生物 2~ 15的合成 ,并对其可见光谱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所合成的新叶绿酸衍生物均经UV ,I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a甲酯 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 3-位乙烯基 羰基 化学反应 轴向化学结构修饰 可见光吸收 光动力疗法 光敏感剂 抗癌药物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表征及乳化性质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肇英 黄玉惠 +1 位作者 廖兵 丛广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74-978,共5页
以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使其成为具有亲水性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差,在碱性溶剂中溶解性增强.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红外表征,并根据环氧基特征峰的吸收对环氧基转化率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改... 以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使其成为具有亲水性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差,在碱性溶剂中溶解性增强.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红外表征,并根据环氧基特征峰的吸收对环氧基转化率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改性产物的DSC曲线,发现随着反应物中对氨基苯甲酸比例的升高,改性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此外还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水基微乳液制备过程的电导率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羧酸基中和程度及溶剂极性对乳液粒径以及粒子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甲酸 环氧树脂 乳化性质 化学改性 红外光谱 玻璃化转变温度 电导率 粒径 水基微乳液
下载PDF
考虑震级影响的规范阻尼修正系数评估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安民 周德源 +1 位作者 李亚明 张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661,共5页
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反应谱,然而未考虑矩震级的影响.美欧规范DMF是基于位移反应谱,而中国规范DMF是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对同类场地不同矩震级范围内DMF的统计分析表明,除E类场地外,矩震级Mw>6.5... 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反应谱,然而未考虑矩震级的影响.美欧规范DMF是基于位移反应谱,而中国规范DMF是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对同类场地不同矩震级范围内DMF的统计分析表明,除E类场地外,矩震级Mw>6.5时,基于位移反应谱的中值DMF与美欧规范值比较接近,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中值DMF与中国规范值比较接近;而矩震级Mw=5.5~6.5时,中值DMF与各规范值有明显差异,采用规范DMF是偏于不安全的.对E类场地,规范DMF多数情况下稍偏于保守.最后,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不同矩震级范围时各类场地DMF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弹性反应谱 矩震级
下载PDF
考虑场地类别的阻尼比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蒋建 吕西林 +1 位作者 周颖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61,共9页
阻尼比修正系数B用于调整临界阻尼比不同于0.05时的反应谱值,它对减震结构、隔振结构以及弹塑性体系的简化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场地分类方法,分别应用四类场地共计136条地震记录,对阻尼比为0.05、0.... 阻尼比修正系数B用于调整临界阻尼比不同于0.05时的反应谱值,它对减震结构、隔振结构以及弹塑性体系的简化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场地分类方法,分别应用四类场地共计136条地震记录,对阻尼比为0.05、0.1、0.2、0.3、0.4、0.5的弹性单自由度结构体系的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进行计算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系统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场地分类、阻尼比以及结构周期对相对位移反应谱阻尼比修正系数Bd、相对速度反应谱阻尼比修正系数Bv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修正系数Ba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阻尼比的增大,场地分类对阻尼比修正系数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其中场地条件对Ba的影响更加显著,然而数据分析表明,场地条件对阻尼比修正系数最小值的影响很小。在IV场地上,阻尼对长周期结构的减震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三类场地。最后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与场地类别、结构周期以及阻尼比相关的阻尼比修正系数Ba、Bd、Bv的计算公式。这部分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场地类别 阻尼比修正系数 消能减震 性能设计
下载PDF
红外光谱分析木质素在漆酶酶法改性中的反应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邱卫华 陈洪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01-1505,共5页
随着非水酶学的发展,木质素的酶法催化改性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文章主要考察了漆酶酶法改性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云杉碱木质素、乙醇水溶液中乙醇木质素、缓冲液体系中木质素磺酸盐、以及碱溶液中汽爆麦草碱木质素的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对... 随着非水酶学的发展,木质素的酶法催化改性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文章主要考察了漆酶酶法改性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云杉碱木质素、乙醇水溶液中乙醇木质素、缓冲液体系中木质素磺酸盐、以及碱溶液中汽爆麦草碱木质素的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对各反应体系中,漆酶催化改性后的木质素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凝胶色谱法考察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经过YY-5漆酶处理后各种木质素的分子量分布均趋向于高分子区域,且分子量分散性降低,各种木质素的红外光谱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初步确定了木质素在漆酶催化改性中存在的反应位点,主要是酚羟基、苯环侧链取代基、羰基等。在四种木质素中,漆酶对碱木质素的改性反应性要高于其他类型的木质素,这可能与碱性溶液体系中漆酶的活性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木质素反应性 酶法改性 红外光谱结构 分子量及其分散性
下载PDF
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恒 吴建超 雷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9,86,共10页
阻尼修正系数(DMF)用于抗震设计规范中校正临界阻尼比高于或低于5%的弹性反应谱。在解耦多参数交叉影响的原则下研究了三个主要地震参数(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F随着结构自振周期增... 阻尼修正系数(DMF)用于抗震设计规范中校正临界阻尼比高于或低于5%的弹性反应谱。在解耦多参数交叉影响的原则下研究了三个主要地震参数(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F随着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逐渐趋近于1;随着震级和距离增大,阻尼比对位移反应谱影响随之增大,DMF曲线更加发散,这意味着通过附加阻尼减小结构地震反应对于大震和远震更加有效;场地条件对DMF的影响仅限于近场范围,但无法归纳出明显的影响规律,且随距离增大,不同场地对应的DMF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数值试验,分析加速度反应谱与位移反应谱DMF曲线,得出结论:地震动频谱分量随频率的相对变化速度,对位移反应谱DMF曲线起控制性作用。最后提出了适宜于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DMF公式,并利用实际强震记录数据拟合了DMF公式中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地震动位移反应谱 减震 衰减指数 抗震设计规范
下载PDF
Hg^(2+)处理对经NBS修饰前后BSA光谱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向华 孟乐 +1 位作者 张年辉 杜林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335,共3页
pH 7 0时Hg2 + 处理导致BSA紫外吸收增加 ,出现LMCT带 ,强度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强 ,蛋白质内源荧光强度下降。而Hg2 + 处理对经NBS修饰的BSA的紫外吸收LMCT带强度随处理时间增加而降低 ,2 78nm波长光激发所得最大荧光发射峰位置出现蓝... pH 7 0时Hg2 + 处理导致BSA紫外吸收增加 ,出现LMCT带 ,强度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强 ,蛋白质内源荧光强度下降。而Hg2 + 处理对经NBS修饰的BSA的紫外吸收LMCT带强度随处理时间增加而降低 ,2 78nm波长光激发所得最大荧光发射峰位置出现蓝移 ,也与处理时间相关。表明重金属Hg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汞离子处理 作用机理 光谱性质 N-溴代琥珀酰亚胺
下载PDF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分子络合物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信岐 刘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94-497,共4页
通过对多种有机溶剂的筛选,发现五种溶剂分子能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生成分子络合物.二甲基亚砜与HNIW生成等摩尔络合物;二氧六环与HNIW生成3∶2络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γ-丁内酯与HNIW都生成... 通过对多种有机溶剂的筛选,发现五种溶剂分子能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生成分子络合物.二甲基亚砜与HNIW生成等摩尔络合物;二氧六环与HNIW生成3∶2络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γ-丁内酯与HNIW都生成2∶1络合物;六甲基磷酰三胺与HNIW生成3∶1络合物.还提出了某些结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络合物 HNIW NMR FTIR光谱 多晶型
下载PDF
丁二酸改性电子墨水用球形SiO_2颗粒的FTIR及XPS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伍媛婷 王秀峰 +1 位作者 王列松 程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9-654,共6页
采用丁二酸对球状亚微米级Si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SiO2颗粒于四氯乙烯溶剂中的电泳性能,制备适于电子墨水用的白色电泳颗粒。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Zeta电位粒度仪,研究了丁二酸改性SiO2颗粒的表面键合... 采用丁二酸对球状亚微米级Si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SiO2颗粒于四氯乙烯溶剂中的电泳性能,制备适于电子墨水用的白色电泳颗粒。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Zeta电位粒度仪,研究了丁二酸改性SiO2颗粒的表面键合情况及其在四氯乙烯溶剂中的Zeta电位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丁二酸仅有一端的羧基与SiO2颗粒表面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而且当丁二酸的用量为3g(50mL乙腈中)时,接枝于SiO2颗粒表面的丁二酸的量达到最大值,此时C1s(O—CO)/Si(原子比)有最大值为5.77×10-2。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丁二酸改性后的SiO2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Zeta电位比改性前的SiO2颗粒提高了约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墨水 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傅立叶红外光谱 X射线光电子谱
下载PDF
表面修饰Ag_2S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量子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建军 赵清岚 +1 位作者 周静芳 张治军 《化学研究》 CAS 1998年第4期36-37,59,共3页
采用同阳离子共沉淀法制备了DDP修饰的Ag2 S纳米微粒 ,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DDP修饰的Ag2 S纳米微粒具有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 ,粒子尺寸分布较窄 ,粒子表面存在多种表面态能级。
关键词 Ag2S纳米微粒 制备方法 量子尺寸效应 同阳离子共沉淀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树舌多糖结构修饰前后CD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忠岩 苗春艳 +1 位作者 张翼伸 张丽萍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434-436,共3页
树舌多糖CF2a经15mmol/L104h选择氧化,继以次氯酸氧化、得修饰树舌多糖CF2am,其结构分析表明侧链氧化率为65%,以J-500C圆二色性仪比较测定CF2a,CF2a一刚果红复合物及CF2am在不同pHT... 树舌多糖CF2a经15mmol/L104h选择氧化,继以次氯酸氧化、得修饰树舌多糖CF2am,其结构分析表明侧链氧化率为65%,以J-500C圆二色性仪比较测定CF2a,CF2a一刚果红复合物及CF2am在不同pHT的CD谱,结果表明紫外区中性多糖CF2a缺少结构信息,而修饰后的CF2am在pH2.0时有很强的有序结构信息,CF2a分子整体修饰、即其与刚果红形成复合物时,除提供很强的外源Cotton效应外也提供了一些有序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舌 真菌 树舌多糖 结构修饰 CD谱
下载PDF
改进型双盘靶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少恩 郑志坚 +2 位作者 孙可煦 成金秀 缪文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7-610,共4页
采用改进型双盘靶结构 ,初级改用为斜柱腔结构 ,激光加热初级薄箔 ,后向出射的 X光烧蚀次级 ,这样降低初级等离子体喷射的影响 ,使烧蚀次级的 X光更纯净。采用 X光条纹相机测量双盘靶等离子体喷射的时空扫描图象 ,采用两台软 X光谱仪分... 采用改进型双盘靶结构 ,初级改用为斜柱腔结构 ,激光加热初级薄箔 ,后向出射的 X光烧蚀次级 ,这样降低初级等离子体喷射的影响 ,使烧蚀次级的 X光更纯净。采用 X光条纹相机测量双盘靶等离子体喷射的时空扫描图象 ,采用两台软 X光谱仪分别对初级和次级辐射的 X光进行测量 ,研究次级盘对初级发射的 X光谱的改造。测量结果表明 :这种结构的双盘靶基本上能避免初级盘喷射等离子体的影响 ,初级盘后向辐射的 X光谱具有明显的 N和 O带谱结构 ,而次级辐射的 X光谱主要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双盘靶 等离子体喷射 谱改造 ICF 烧蚀次级 X光 时空扫描图像
下载PDF
环氧树脂水基化化学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肇英 黄玉惠 +1 位作者 廖兵 丛广民 《广州化学》 CAS 2000年第2期7-11,共5页
用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 ,使其成为具有亲水性的树脂。测定了改性树脂的溶解性 ,发现改性后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变差 ,但在碱性溶剂中溶解性增强。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 ,并根据环氧基特征峰的吸收对环氧基转化率进... 用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 ,使其成为具有亲水性的树脂。测定了改性树脂的溶解性 ,发现改性后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变差 ,但在碱性溶剂中溶解性增强。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 ,并根据环氧基特征峰的吸收对环氧基转化率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改性产物的DSC曲线 ,发现随着反应物中对氨基苯甲酸比例的提高 ,改性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涂膜的性能测试表明 ,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水基涂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试剂性能比溶剂型纯环氧树脂要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化学改性 氨基苯甲酸 水基分散体系
下载PDF
钙离子对江浙蝮蛇毒酸性磷脂酶A_2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翔 郑乐 +2 位作者 林南琴 阮康成 周元聪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钙离子在江浙蝮蛇毒酸性磷脂酶A_2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引起酸性磷脂酶A_2在溶液中构象的变化,而且对该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Ca^(2+)为酶活力所必需,当Ca^(2+)浓度达到0.06mmol/L时,酶表现出很... 钙离子在江浙蝮蛇毒酸性磷脂酶A_2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引起酸性磷脂酶A_2在溶液中构象的变化,而且对该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Ca^(2+)为酶活力所必需,当Ca^(2+)浓度达到0.06mmol/L时,酶表现出很高的活力;Ca^(2+)浓度超过0.5mmol/L时,催化反应出现一个明显的延滞期。化学修饰表明His_(47)在表现活力方面起重要作用,Ca^(2+)的存在可降低其修饰反应的速度,提示这是由于Ca^(2+)引起构象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构象 蝮蛇 蛇毒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大黑花芸豆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温度、pH、色氨酸修饰对其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 徐小超 鲍锦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87-792,共6页
大黑花芸豆(Phaseolus multiflorus.Willd)种子经匀浆、浸取、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和Sephacryl S-200分子筛层析得到凝集素样品(PML)。经SDS-PAGE检测为一分子量约... 大黑花芸豆(Phaseolus multiflorus.Willd)种子经匀浆、浸取、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和Sephacryl S-200分子筛层析得到凝集素样品(PML)。经SDS-PAGE检测为一分子量约为28k的单一条带,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测得其表观分子量约为56kD表明PML是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的蛋白。温度低于60℃时,PML较为稳定,当温度达80℃时,其凝血活性完全丧失;pH为5.6—9对活性影响不大,pH为12时,活性大部分丧失;高温和强碱对荧光光谱有较大影响。NBS修饰Trp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有3个色氨酸分子被修饰,其中第二和第三个色氨酸分子对其活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花芸豆凝集素 分离纯化 温度 PH 化学修饰 凝血活性 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