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浓香白酒窖泥梭菌多样性
1
作者 吴玉轩 汪俊卿 +4 位作者 刘玉涛 张梦梦 任广花 王文洁 崔吉鹏 《酿酒科技》 2024年第2期46-52,58,共8页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酿制过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源,窖泥中微生物的类型、丰度、新陈代谢活动等均对浓香型白酒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究窖泥中梭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利用窖泥理化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窖泥样品中...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酿制过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源,窖泥中微生物的类型、丰度、新陈代谢活动等均对浓香型白酒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究窖泥中梭菌微生物的多样性,利用窖泥理化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窖泥样品中的梭菌群落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10个窖泥的理化参数均符合优质窖泥指标要求;在微生物层面,窖泥中检测到的梭菌在属水平上有:嗜碱菌属、丁酸弧菌属、梭菌属、喜热菌属、瘤胃梭菌属、粪球菌属、沉淀杆菌属(Sedimentibacter)、钙原杆菌属(Caldicoprobacter)、温带菌(Tepidimicrobium)、梯氏菌(Tissierella)、孢子菌(Sporanaerobacter)、硫酸盐还原菌属、鲁替孢菌属和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isalibacter)等,这些菌是优质窖泥的重要指示菌,可知窖泥中含有极其丰富的酿酒功能菌。揭示了可能在白酒酿造中起关键作用的梭菌菌群,在分子水平上为研究浓香型白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梭菌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新国家标准的变化分析
2
作者 叶华夏 谢正敏 +5 位作者 郑佳 赵东 薛润萍 范涛 黄箭 李茂春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回顾了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修订过程,从定义、感官标准、理化标准等三个方面的变化比较了新旧标准的不同。新标准在定义的修改上体现了文化自信,更加准确的描述了浓香型白酒的传统工艺;感官标准的变化更加精确的描述了浓香型白酒的典... 回顾了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修订过程,从定义、感官标准、理化标准等三个方面的变化比较了新旧标准的不同。新标准在定义的修改上体现了文化自信,更加准确的描述了浓香型白酒的传统工艺;感官标准的变化更加精确的描述了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风味特征;在理化指标上,客观、科学的体现了浓香型白酒中的酸酯平衡等。讨论了适用性和理化指标方面的一些不足。新标准的实施将引导广大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质量,极大的推进了白酒检测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国家标准 白酒
下载PDF
不同窖龄浓香型白酒基酒中高级醇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路瑞 唐云 +3 位作者 赵亚雄 马龙 郇丹 李利荣 《酿酒科技》 2024年第3期59-64,73,共7页
高级醇作为白酒中的一种香气成分,对浓香型白酒口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北方某浓香型白酒车间2022年1—12月新、老窖池生产基酒中的五类高级醇(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和异戊醇)进行了分析,比较新... 高级醇作为白酒中的一种香气成分,对浓香型白酒口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北方某浓香型白酒车间2022年1—12月新、老窖池生产基酒中的五类高级醇(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和异戊醇)进行了分析,比较新窖池和老窖池之间五类高级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老窖池中的正丙醇、仲丁醇和异丁醇含量显著高于新窖池,正丁醇和异戊醇的含量在新、老窖池间无显著差异;正丙醇、仲丁醇以及正丁醇含量在春季最低,之后随温度的上升逐渐升高,总体而言,夏、秋季正丙醇、仲丁醇、正丁醇含量均显著高于春、冬季;异丁醇的含量在夏、秋季相对冬、春季显著降低,而异戊醇在春季含量相对更高,且显著高于其他三季;PC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新、老窖池中高级醇含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正丙醇、仲丁醇和异丁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龄 浓香型白酒 正丙醇 正丁醇 季节 PCA
下载PDF
不同品种高粱酿造小曲清香型白酒差异性分析
4
作者 张兆丰 闫艳 +2 位作者 范斌强 夏俊 胡建祥 《酿酒科技》 2024年第4期60-64,67,共6页
不同品种的高粱组成成分有一定的差异,选用固定品种高粱有利于保证原酒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本试验对13种市购的高粱进行理化指标分析和酿酒试验,结果表明,新杂2号品种高粱具有淀粉损失率低、出酒率高、高级醇含量低、产酒香正、酯香好、... 不同品种的高粱组成成分有一定的差异,选用固定品种高粱有利于保证原酒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本试验对13种市购的高粱进行理化指标分析和酿酒试验,结果表明,新杂2号品种高粱具有淀粉损失率低、出酒率高、高级醇含量低、产酒香正、酯香好、尾净的特点,可作为当前小曲清香工艺所用高粱品种的备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高粱 品种 出酒率 感官品评
下载PDF
中国白酒产业酿酒专用粮研究现状分析
5
作者 郭嘉欣 叶梦笔 +1 位作者 陈杨 曾勇 《酿酒科技》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纯粮酿造是中国名优白酒与世界其他著名蒸馏酒最显著的差别,对于酿酒专用粮的研究中国白酒产业也从未停歇,酿酒专用粮的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中国白酒产业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支撑。鉴于高粱是中国白酒产业酿造原料绝对的主角,本文以酿... 纯粮酿造是中国名优白酒与世界其他著名蒸馏酒最显著的差别,对于酿酒专用粮的研究中国白酒产业也从未停歇,酿酒专用粮的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中国白酒产业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支撑。鉴于高粱是中国白酒产业酿造原料绝对的主角,本文以酿酒专用高粱为研究对象,对酿酒专用粮发展的政策性优势、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了浅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后续建设发展的建议,为酿酒专用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及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专用粮 高粱 政策支持 白酒
下载PDF
面向不平衡数据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等级分类研究
6
作者 王继华 李兆飞 +2 位作者 杨壮 赵娜 张贵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89,共6页
为解决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采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等级分类中样本不均衡导致分类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平衡数据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分类研究。该方法首先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对浓香型基酒样品中少... 为解决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采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等级分类中样本不均衡导致分类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平衡数据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分类研究。该方法首先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对浓香型基酒样品中少数类样本进行扩充,改善样本的不均衡性;然后结合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对GC-MS图谱数据进行降维;最后使用深度森林(DF)分类器建立浓香型白酒基酒分类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使用SMOTE算法对基酒数据集进行平衡之后能够有效提高模型分类准确率,所建立的浓香型基酒分类模型正确率达到96.61%,该分类模型的建立对基酒等级分类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浓香型白酒基酒 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 稀疏主成分分析 基酒分类
下载PDF
酱香窖底调味酒生产工艺研究
7
作者 王青青 沈永祥 +2 位作者 文尚瑜 陈帆 欧阳高伟 《酿酒科技》 2024年第4期68-72,78,共6页
酱香型白酒的调味酒种类繁多,但目前关于酱香窖底调味酒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为验证酱香调味酒最佳酿造工艺,以劲牌茅台镇酒业酿造二车间试验班组堆积发酵的糟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窖底调味酒工艺参数及生产轮次对窖... 酱香型白酒的调味酒种类繁多,但目前关于酱香窖底调味酒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为验证酱香调味酒最佳酿造工艺,以劲牌茅台镇酒业酿造二车间试验班组堆积发酵的糟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窖底调味酒工艺参数及生产轮次对窖底酒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母糟500 kg、大曲90 kg、尾酒60 kg、窖底酒60 kg工艺参数下所生产的窖底酒质量最佳,且轮次越靠后,窖底香味越明显。同时,对该工艺各参数上下浮动15%,窖底酒等级影响不明显,说明在该工艺参数下,生产的窖底酒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窖底酒 生产工艺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快检技术在浓香型原酒风味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廖丽 文静 +3 位作者 邹永芳 任有同 彭厚博 杨泽明 《酿酒科技》 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无损检测浓香型原酒风味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中红外光谱快检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浓香型原酒7个风味指标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国标GB/T 10345—2007检测结果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中红外光谱...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无损检测浓香型原酒风味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中红外光谱快检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浓香型原酒7个风味指标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国标GB/T 10345—2007检测结果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中红外光谱快检技术在浓香型原酒风味分析中的应用性。结果表明:酒精度、总酸、总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模型效果较好,手工值和模型值误差范围分别在-0.46%~1.04%、-16.35%~10.16%、0.82%~9.23%、-12.14%~6.65%、-11.68%~19.45%之间,绝对误差小于10%的样本分别占比100%、96.92%、100%、95.38%、92.31%;己酸、乙酸乙酯预测模型结果较差,特别是己酸,手工值、模型值误差范围分别在30.51%~43.07%、-22.56%~17.37%之间,绝对误差小于10%的样本分别占比58.46%、72.30%。误差较大可能与样品整体区间范围较宽,中间缺失值较多,不够连续,且含量较低有关,但整体趋势与手工值一致,后续通过建模样本的增加,模型效果会得到提升。综上所述,中红外构建预测模型能够用于白酒样品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原酒 中红外光谱快检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增己降乙”工艺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宏朋 雷康 +6 位作者 吴华星 李浩 熊峰 陈勇 邱毅 廖俊羊 朱亮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在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比例关系到酒体风格和酒质,它们是生产技术人员非常看重的关键性指标。本文归纳了影响浓香型白酒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含量的因素,综述了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及微生物对“增己降乙”的影响,对... 在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比例关系到酒体风格和酒质,它们是生产技术人员非常看重的关键性指标。本文归纳了影响浓香型白酒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含量的因素,综述了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及微生物对“增己降乙”的影响,对贮存中影响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的条件及相关物理技术研究应用进行探讨,为浓香型白酒企业改善酒质提供参考,助力浓香型白酒进一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己降乙 己酸乙酯 乙酸乙酯 浓香型白酒 乙己比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白酒旅游业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10
作者 张慧 《酿酒》 CAS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赤水河流域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生产的黄金地带,近年来,该区域各地方政府将“旅游+白酒”融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区域高端化、产业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但是,赤水河流域的白酒旅游业态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实际,针... 赤水河流域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生产的黄金地带,近年来,该区域各地方政府将“旅游+白酒”融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区域高端化、产业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但是,赤水河流域的白酒旅游业态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协作、酒旅融合、人才培养、品牌打造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白酒旅游 酒旅融合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反应器对浓香型白酒糟醅及其风味物质的影响
11
作者 杨周林 袁思棋 +7 位作者 周帅 税梁杨 杨明永 刘君 莫玉婷 王浩杰 王程 范宏筠 《酿酒》 CAS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目前,白酒酿造新型生物反应器已经在泸州产区实践生产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为了探究新型生物反应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影响,以传统窖池和新型生物反应器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糟醅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糟醅的风... 目前,白酒酿造新型生物反应器已经在泸州产区实践生产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为了探究新型生物反应器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影响,以传统窖池和新型生物反应器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糟醅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糟醅的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将新型生物反应器(实验组SY)生产工艺与传统窖池生产工艺(对照组CT)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实验组SY糟醅升温幅度更大,顶温更高;(2)实验组SY糟醅淀粉消耗量更多,糟醅发酵程度更彻底;(3)实验组SY糟醅中风味物质的种类更丰富,即实验组SY糟醅风味物质达到48种,均高于对照组CT。由此说明,新型白酒生物反应器相较于传统窖池在糟醅的风味物质和理化性质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为进一步优化白酒酿造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新型生物反应器 工艺优化 风味特征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白酒与配制酒中8种合成甜味剂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艳华 李涛 +1 位作者 卢岚 张春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58,共4页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快速检测白酒和配制酒中8种合成甜味剂的方法,并对8种甜味剂进行基质效应评价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合成甜味剂在10.0~200.0 n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1.0~14.3μg...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快速检测白酒和配制酒中8种合成甜味剂的方法,并对8种甜味剂进行基质效应评价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合成甜味剂在10.0~200.0 n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1.0~14.3μg/kg,定量限为3.3~47.6μg/kg,加标回收率88.2%~111.4%,相对标准偏差(RSD)1.1%~10.0%;白酒基质效应不明显,配制酒中的8种甜味剂基质效应明显,其中安赛蜜基质增强作用最明显,达300.0%;10份白酒样品中检出1份甜蜜素,含量为0.158 mg/kg, 10份配制酒样品中检出1份安赛蜜,含量为0.258 mg/kg, 1份甜蜜素,含量为0.238 mg/kg。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准确度高,可作为白酒和配制酒中8种合成甜味剂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甜味剂 白酒 配制酒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高粱带压蒸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杰 张宿义 +8 位作者 许德富 秦辉 杨艳 李德林 蔡小波 徐琼 康承霞 田利 王品翔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期94-97,103,共5页
本文对浓香型白酒整粒高粱蒸煮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高粱的带压蒸煮工艺参数:泡粮,90℃以上热水淹过粮面20~30 cm,0.05~0.10 MPa带压浸泡1~5 min,关闭蒸汽继续浸泡5~10 min;初蒸,0.14 MPa条件下初蒸5~10 min;焖粮,70℃热水淹过粮面20~30 ... 本文对浓香型白酒整粒高粱蒸煮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高粱的带压蒸煮工艺参数:泡粮,90℃以上热水淹过粮面20~30 cm,0.05~0.10 MPa带压浸泡1~5 min,关闭蒸汽继续浸泡5~10 min;初蒸,0.14 MPa条件下初蒸5~10 min;焖粮,70℃热水淹过粮面20~30 cm,焖粮时间15~20 min;复蒸,复蒸压力0.03~0.08 MPa条件下,复蒸15~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整粒高粱 蒸煮工艺
下载PDF
不同窖泥对特香型基础酒风味成分影响的分析研究
14
作者 付建生 徐柏田 +3 位作者 吴生文 杨越 黄建勇 林培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窖泥对特香型基础酒总酸、总酯、风味物质骨架成分含量及感官特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窖泥处理的基酒样品之间的总酸、总酯及酸、酯、醇、醛等微量物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营养窖泥组普遍高于其他处理组;... 本文研究了不同窖泥对特香型基础酒总酸、总酯、风味物质骨架成分含量及感官特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窖泥处理的基酒样品之间的总酸、总酯及酸、酯、醇、醛等微量物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营养窖泥组普遍高于其他处理组;不同窖泥样品的感官评价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分析,三组样品得分排名为:营养窖泥组>简易窖泥组>CK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特香型 基础酒 风味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高粱整粒酿造大曲清香型白酒工艺研究
15
作者 张兵 张宿义 +2 位作者 杨艳 张何兴 罗杰 《酿酒》 CAS 2023年第4期37-41,共5页
研究以整粒高粱为酿酒原料,对整粒高粱大曲清香型白酒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研究不同曲药添加量对大曲清香型白酒大米查、二米查发酵升温及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查最佳曲药用量为10%,二米查最佳曲药用量为12%,在该曲药添加量条件下,综... 研究以整粒高粱为酿酒原料,对整粒高粱大曲清香型白酒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研究不同曲药添加量对大曲清香型白酒大米查、二米查发酵升温及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查最佳曲药用量为10%,二米查最佳曲药用量为12%,在该曲药添加量条件下,综合出酒率最高,酒样中乙酸乙酯含量最高,清香风格明显,清香纯正,酒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粒高粱 大曲清香型白酒 曲药用量
下载PDF
不同季节浓香型白酒基酒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竞一 柴丽娟 +4 位作者 高涛 蒲春 张龙云 张晓娟 许正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171,共8页
为探索不同季节、不同摘酒阶段浓香型白酒基酒的风味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季节、不同馏段基酒中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等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酒中总酸和四大酸(即己酸、乙酸、乳... 为探索不同季节、不同摘酒阶段浓香型白酒基酒的风味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季节、不同馏段基酒中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等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基酒中总酸和四大酸(即己酸、乙酸、乳酸和丁酸)含量在二段酒中均低于三段酒,总酸及各有机酸含量均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到108种挥发性物质,二段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高于三段酒,其中二段酒中酯类含量更高,酸类和酮类则较低;不同季节基酒中醇类物质含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酸类物质含量在春夏季中高于秋冬季,醛类在二段酒中随季节呈上升趋势,而在三段酒中则呈下降趋势。以挥发性化合物建立不同季节、不同馏段基酒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类模型,分类效果明显,并根据模型的变量权重系数(>1)筛选出关键差异化合物,表征不同季节、不同馏段浓香型白酒基酒中挥发性物质的特征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不同季节摘酒工艺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分段摘酒 酿造季节 有机酸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中“四大酯”和“三大酸”的快速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母雨 黄钧 +2 位作者 周荣清 张宿义 秦辉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为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浓香型白酒中的“四大酯”和“三大酸”,建立了基于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GC-FID)技术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所有目标组分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9%~1.89%之... 为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浓香型白酒中的“四大酯”和“三大酸”,建立了基于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GC-FID)技术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所有目标组分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9%~1.89%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1.04%~101.84%之间。酒样加入内标物后直接进样分析,13 min内便可对7种骨架成分进行准确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浓香型白酒的初步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 四大酯 三大酸
下载PDF
泸型酒新老窖池酒醅理化指标变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思浓 张宿义 +8 位作者 钟世荣 敖宗华 杨艳 贾勇磊 贾俊杰 李寿富 薛瑞琪 张榆俊 刘芮荻 《酿酒科技》 2023年第4期58-64,共7页
为探究泸型酒不同窖龄窖池的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对不同窖龄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进行理化指标(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乙醇含量)分析检测与变化规律探究,可以更准确地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指导实... 为探究泸型酒不同窖龄窖池的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对不同窖龄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进行理化指标(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乙醇含量)分析检测与变化规律探究,可以更准确地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在泸型酒发酵过程中,随着淀粉的不断消耗,酒醅酸度、水分、乙醇含量逐渐上升,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降低;老窖池不同空间层次的酒醅水分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各层次的酒醅酸度普遍高于新窖池;在第7~21天新窖池下层酒醅的还原糖含量普遍高于上层、中层,在发酵后期老窖池的上层酒醅还原糖含量高于中、下层;新、老窖池的乙醇含量呈现前期上升后期缓慢降低的趋势,但新窖池上层的乙醇含量在发酵第56天后因有机酸含量低,酯化反应底物不足,出现积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型酒 窖池 酒醅 理化指标
下载PDF
白地霉S13固态发酵白酒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阳阳 赵筱岑 +4 位作者 王荣荣 朱静 李建芳 汪清美 王斯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6-200,共5页
为提高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中的总酯含量和出酒率,本试验以前期研究保存的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S13及白酒曲为试验菌种,以总酯含量和出酒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试验对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 为提高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中的总酯含量和出酒率,本试验以前期研究保存的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S13及白酒曲为试验菌种,以总酯含量和出酒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试验对固态发酵法酿造白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6 d,初始pH值6.2,白地霉接种量14%、发酵温度28℃,白酒曲添加量0.5%。在此优化条件下,白酒澄清透明,无杂质沉淀,口感醇厚绵甜,香味协调,总酯含量为2.12 g/L,出酒率为20.42%,酒精度达到56%vol,感官评分为82.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出酒率 固态发酵 发酵条件 白地霉S13
下载PDF
竹叶作为酿酒辅料对白酒的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洁钰 余英 +3 位作者 张艳丽 王茜 易桂林 余学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174,共5页
为开发利用宜宾丰富的竹资源,探究竹叶作为酿酒辅料的可行性,将宜宾市当地3种竹种苦竹、慈竹、绵竹的竹叶分别以不同比例与糠壳混合酿酒,测定其对出酒率、酒的总酸、总酯、多酚、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竹叶分别替代糠... 为开发利用宜宾丰富的竹资源,探究竹叶作为酿酒辅料的可行性,将宜宾市当地3种竹种苦竹、慈竹、绵竹的竹叶分别以不同比例与糠壳混合酿酒,测定其对出酒率、酒的总酸、总酯、多酚、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竹叶分别替代糠壳时,出酒率仍能维持在30%以上;竹叶添加量为25%~75%、50%~100%时,酒中的总酸、总酯含量按从高到低排序为添加绵竹叶>添加慈竹叶>添加苦竹叶。添加苦竹叶或50%及以上的绵竹叶,可使酒中的多酚、挥发性酚类物质含量增多。感官分析发现,3种竹叶替代糠壳时,酒体均口感醇厚,谐调爽净,有淡竹香。3种竹叶作为酿酒辅料均有一定应用潜质,其中绵竹叶可使酒中的总酸、总酯含量显著增多(P<0.05),苦竹叶可使白酒中的多酚物质含量显著增多(P<0.05)。因此建议白酒实际生产中可用绵竹叶和苦竹叶替代糠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酿酒辅料 白酒 品质 总酸 总酯 多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