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rvey of recent reports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被引量:1
1
作者 Tomasz Rechciński 《World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This article is a review of 25 publications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 and the importance of its results in everyday clinical practice. These studies, published in 2008-2011, were selected from the ... This article is a review of 25 publications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 and the importance of its results in everyday clinical practice. These studies, published in 2008-2011,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copus database, but are also available in Pubmed. They were prepared by research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s of proper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BP), and of abnormalities in the circadian pattern of BP in patient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or renal failure.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 analyse publications focused on some nu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ABPM and recommend ways to avoid some traps,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individual patient but also to the device used and the technical staff. The next section is devoted to the advantages of ABPM as a diagnostic tool which enables clinicians to learn about patients' BP during sleep, and emphasizes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information for so-called chronotherapy. This section also presents some new studies on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ABPM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CV) risk. Some recent articles on the results of various methods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different agegroups are then described. The observation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may be helpful not only for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the chronobiology of the CV system, but also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using AB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rterial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nondipping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A Survey of the Incid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Errors Caused by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2
作者 Zhinan Zheng Xiang Liu +3 位作者 Jing Li Yi Wen Xiaofei Mo Sanqing Jin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6年第7期105-113,共10页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during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rand...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during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to the anesthesiologists who participated the 22<sup>nd</sup> 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survey included the arterial line managing status, the incidence of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the effects of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on the anesthesiologists’ therapy and consequences caused by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Results: Totally 294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 which 261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In all respondents, 28.3% expressed that they could not flush arterial line on time, and 95.4% had experienced flushing arterial line only or sometimes or occasionally when the arterial waveform was not normal. Furthermore, 93.9% had experienced partial occlusion of the arterial line, and 79.3% had experienced complete oc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serious recall of the respondents, the incidence of partial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was 17.7% ± 22.0%,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ete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was 3.6% ± 8.1%. For all the respondents, 89.7% had experienced suspecting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while real hypotension occurred, 65.1% had experienced not treating hypotension timely due to this suspicion, and 31% had experienced serious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is suspicion.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rterial line occlusion is high during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hich is a threat to the patients’ safety. So, intensiv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rterial lin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toring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arterial Line Patency Condi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光学体积描记术重建动脉血压波信号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佳泽 梁昊 陈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7-458,共12页
目的直接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连续监测是侵入式的,传统袖带式的间接血压测量法无法实现连续监测。既往利用光学体积描记术(photoplethysmography,PPG)实现了连续无创血压监测,但其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离散值,而非ABP... 目的直接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连续监测是侵入式的,传统袖带式的间接血压测量法无法实现连续监测。既往利用光学体积描记术(photoplethysmography,PPG)实现了连续无创血压监测,但其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离散值,而非ABP波的连续值,本研究期望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利用PPG信号波重建ABP波信号,实现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方法构建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利用重症监护医学信息集(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中的PPG与ABP波同步记录信号数据,将PPG信号波经预处理降噪、归一化、滑窗分割后输入该模型,重建与之同步对应的ABP波信号。结果使用窗口长度312的CNN-LSTM神经网络时,重建ABP值与实际ABP值间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2.79 mmHg和4.24 mmHg,余弦相似度最大,重建ABP值与实际ABP值一致性和相关性情况良好,符合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AAMI)标准。结论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可利用PPG信号波重建ABP波信号,实现连续无创血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 容积脉搏波 动脉血压波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混合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海市护理学会《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团体标准解读
4
作者 徐婷婷 吕剑虹 +5 位作者 王祝平 陈兰 潘文彦 邵小平 罗雯懿 张伟英 《上海护理》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3年11月发布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团体标准,规范了成人和儿童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方法,包括基本要求、监测对象、测量通路、测量方法、操作要点、导管维护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文章对标准中给出的建议进行解读... 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3年11月发布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团体标准,规范了成人和儿童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方法,包括基本要求、监测对象、测量通路、测量方法、操作要点、导管维护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文章对标准中给出的建议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各类医疗机构护士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 监测方法 团体标准 解读
下载PDF
一种动脉插件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王晨霖 孙秀梅 李显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有创血压的持续监测可以为ICU患者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监测,为临床救治提供有效的指导。灵活的固定装置对于确保患者动脉血压测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一种实用新型动脉插件固定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旨在有效提高动脉插件固定... 有创血压的持续监测可以为ICU患者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监测,为临床救治提供有效的指导。灵活的固定装置对于确保患者动脉血压测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一种实用新型动脉插件固定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旨在有效提高动脉插件固定的灵活性,实现固定高度和角度可调功能,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监测 重症患者 动脉 固定 护理
下载PDF
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联合TEE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期间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查卫峰 顾顺 谢佳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开展非心脏手术,并应用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联合... 目的探讨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开展非心脏手术,并应用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联合TEE。分析患者术中的血压水平和气管插管后即刻(T1)、3 min(T2)、10 min(T3)、30 min(T4)的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水平。结果60例心脏病患者在开展非心脏手术过程中,28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且血压波动水平未超过基础值的10%;32例患者血压波动水平超过基础值的10%,其中有26例患者在2 min内得到有效处理,5例患者在2~3 min得到有效处理,余1例患者则在3~4 min内得到处理,且有31例患者在5 min内血压水平恢复至目标范围内,1例患者在10 min内恢复至目标范围内;T2、T3、T4时刻的HR、LVEDV、LVESV、SV、EF、CO水平均高于T1时刻。结论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联合TEE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中具有较高的应价值,能有效监测患者血压水平和麻醉诱导时及麻醉过程中心功能变化情况,为指导医师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持患者循环和心功能水平保持稳定提供可靠依据,在保证患者术中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心脏病 麻醉
下载PDF
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秋波 陈嘉玲 +1 位作者 陈春燕 苏玉婷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观察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21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 目的:观察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21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多维多元创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监测依从性、护理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为(49.28±2.3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65±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3,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试验组患者监测依从率和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7.50%、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6.486,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中的操作技术为(83.02±2.51)分、健康指导为(81.65±3.52)分、服务态度为(82.68±2.95)分、安全管理为(82.66±3.50)分、护理效果为(83.22±3.1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8、2.402、4.509、5.687、5.566,P<0.05)。结论:采用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开展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活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监测依从率,提高监测安全有效性,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护理 多元护理 创优护理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脓毒性休克
下载PDF
极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任凯 陈树涛 +1 位作者 冯津萍 耿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探讨极早期(发病10~30 min)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心脏重症病区于2017年1月 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且其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100例,按照无创呼吸机使用时机分为极早应用... 目的探讨极早期(发病10~30 min)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心脏重症病区于2017年1月 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且其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100例,按照无创呼吸机使用时机分为极早应用组44例(10~ 30min应用)和对照组56例(30min^24h应用),2组患者在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后均给予鼻导管吸氧、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心率、维持血压、改善心肌代谢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极早应用组在10~30min内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于发病后30min^24h才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2组治疗前性别、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监测治疗前后24 h患者的呼吸频率(R R)、静息心率(H R)、平均动脉压(M AP)、动脉血氧分压[p(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乳酸(Lac)及治疗1周后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proBNP)水平,同时比较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h极早应用组的RR、HR、MAP、p(O 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p( CO2)、Lac及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 .05)。极早应用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极早期(发病10~ 30min)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患者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无创通气 利钠肽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老年骨科患者桡动脉有创血压和同侧袖带血压数值差别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立涛 尹素凤 +4 位作者 杨东红 张静梅 张智勇 张国华 郭文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160-316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桡动脉有创血压和同侧袖带无创血压数值差别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4例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同时监测桡动脉有创血压和同侧袖带无创血压,记录相关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肥胖、合并症、手术种类、麻醉方式等。结果①老年桡动脉有创... 目的探讨老年桡动脉有创血压和同侧袖带无创血压数值差别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4例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同时监测桡动脉有创血压和同侧袖带无创血压,记录相关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肥胖、合并症、手术种类、麻醉方式等。结果①老年桡动脉有创血压和同侧袖带血压的差值与有创血压成线性正相关(收缩压r=0.46、舒张压r=0.35和平均动脉压r=0.46)。②桡动脉血压和袖带血压差值为零时桡动脉血压总体均数95%的置信区间为:收缩压(132.4mmHg,137.6mmHg)、舒张压(65.3mmHg,68.1mmHg)和平均动脉压(88.3mmHg,91.0mmHg)。③被调查病例桡动脉血压和同侧袖带血压的差别,同年龄、性别、肥胖、合并症、手术种类、麻醉方式无关。结论老年桡动脉有创血压和同侧袖带血压的差值与桡动脉有创血压成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有创血压 无创血压 袖带 监测
下载PDF
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振江 王虹 +5 位作者 马静 辛红菊 顾华 詹艳平 阎晶 刘俊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9-60,共2页
目的 :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有否不同。方法 :对 15 0例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 ,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 ,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 :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 12 8 13± 18 97mmHg ,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 目的 :了解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有否不同。方法 :对 15 0例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 ,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 ,分别测量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 :仰卧位时收缩压平均 12 8 13± 18 97mmHg ,右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 12 7 31± 19 6 0mmHg ,与仰卧位时比较P >0 0 5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左侧卧位时收缩压平均 113 6 6± 17 6 9mmHg ,与仰卧位时比较P <0 0 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仰卧位时舒张压平均 76 0 2± 12 30mmHg ,右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 77 6 7± 12 15mmHg ,与仰卧位时比较P >0 0 5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左侧卧位时舒张压平均 6 1 85±12 2 1mmHg ,与仰卧位时比较P <0 0 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用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时 ,右侧卧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无明显变化 ,左侧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显著低于仰卧位时无创血压测量的结果 ,收缩压平均低 14 4 7mmHg ,舒张压平均低 14 17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测量 血压监测 肱动脉
下载PDF
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芳 赵颖馨 +1 位作者 曹春林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体检者197例,根据受试者诊室血压及7d家庭自测血压测定结果,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2例、隐性高血压组62例及高血压组73例。所...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体检者197例,根据受试者诊室血压及7d家庭自测血压测定结果,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2例、隐性高血压组62例及高血压组73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检测。结果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自测收缩压、自测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IMT、硬化系数β值、MAU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自测收缩压、硬化系数β值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变异性与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呈正相关。收缩压变异性是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升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血压监测 便携式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三种溶液持续冲洗预防有创动脉压监测留置导管内血栓形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忠琴 张斌 +4 位作者 史德刚 叶蝶莲 郭少英 李翠玉 黄国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留置导管 肝素 低分子肝素 生理盐水
下载PDF
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疗效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玮 许东宝 +3 位作者 吴超华 汪浩文 祝选姣 胡海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9)。一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 目的:比较两种无创正压给氧方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9)。一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模式治疗(NCPAP组);另一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模式治疗(Bi PAP组)。采集患儿桡动脉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0、6、12、24 h的通气模式工作参数[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压力(EPAP)、吸入氧浓度(Fi O2)]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a O2、Pa CO2、p H、Sa O2),并统计治疗24 h后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通气模式的工作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12、24 h,两组患儿通气模式的工作参数均明显降低;相同治疗时段对比,Bi PAP组的通气参数均明显低于NCPAP组(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a CO2、Pa O2、p H及Sa O2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但Bi PAP组改善显著优于NCPAP组(均P<0.05)。Bi PAP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NCPAP组[74.36%(29/39),P<0.05]。Bi PAP组肺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明显低于NCPAP组[20.51%(8/39),P<0.05]。结论:Bi PAP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NCPAP模式氧合作用高,CO2滞留减少,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给氧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指标 早产儿
下载PDF
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林彩凤 郭舒文 +3 位作者 张淑芸 曾丽丽 张秀虹 戴冬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收治NICU行动态血压监测的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照组30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收治NICU行动态血压监测的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照组30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堵管、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新生儿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可延长置管留置时间,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动脉置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胫后动脉 桡动脉 动脉留置导管 有创血压监测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5
作者 梁金排 茶春喜 罗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高值血压可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住院患者156例,均完善24 h动态血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65例)和非晨峰组(91...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高值血压可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住院患者156例,均完善24 h动态血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65例)和非晨峰组(91例),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病变支数、分型及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晨峰组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的收缩压晨峰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冠状动脉病变率、三支病变率及C型病变率高于非晨峰组(P<0.01),而单支病变率和A型病变率低于非晨峰组(P<0.01);晨峰组Gensini总积分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1);晨峰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高于非晨峰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及晨峰程度为冠状动脉病变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血压晨峰 动态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敏京 毕齐 +1 位作者 冯立群 张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4-706,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11例,行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66例和无斑块组45例,斑块组又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24例和多发斑...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11例,行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66例和无斑块组45例,斑块组又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24例和多发斑块组42例。比较各组动态血压情况。结果斑块组较无斑块组患者24 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P<0.05),且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无斑块组也显著增高(63.6%vs 44.4%,P<0.05);多发斑块组较单一斑块组患者24 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P<0.05),且多发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单一斑块组显著增高(76.2%vs 41.7%,P<0.05)。结论持续血压升高是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颈动脉斑块更易引发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脑超声描记术 昼夜节律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庆晖 廖海星 +7 位作者 李飞奉 庄雅如 陈艺文 吕何锦 黄美兴 戚佩谊 陆亚琴 田作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研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住我院查颈彩超及24h动态血压的患者102例,分为有斑块组(68例)及无斑块组(34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研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住我院查颈彩超及24h动态血压的患者102例,分为有斑块组(68例)及无斑块组(34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平均血压、脉压差(PPD)及BPV等动态血压参数及其他常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t=5.302,P=0.000)、24h收缩压的变异性(BPVSBP)(t=3.664,P=0.000)、PPD(t=4.503,P=0.000)及白昼的BPVSBP(t=2.854,P=0.005)均高于无斑块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患者的年龄(OR=1.075,P=0.004)、24h BPVSBP(OR=1.0E+30,P=0.001)及PPD(OR=1.111,P=0.002)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主要受年龄、PPD及BPV影响,其中BPVSBP是关键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斑块 血压变异性 动态血压
下载PDF
两种冲洗液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5
18
作者 熊小玲 劳志刚 +2 位作者 黄苑玲 周晓舟 佟亚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6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维持留置管通畅更安全的方法。方法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肝素生理盐水(6U/ml),另一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动脉留置导管,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对留置管置管时间、发生血栓堵塞、血肿、...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维持留置管通畅更安全的方法。方法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肝素生理盐水(6U/ml),另一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动脉留置导管,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对留置管置管时间、发生血栓堵塞、血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及凝血功能指标等进行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结果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8±16.21)h、(65±10.6)h,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病例发生血管内血栓栓塞及血流不畅情况、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并发症血肿、出血、凝血功能下降的发生比例,肝素盐水组比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血压监测中使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维持动脉留置管通畅,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肝素 生理盐水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润梅 夏云峰 +6 位作者 翟红霞 李良 殷亚昕 张津津 王磊 李娜 陈海威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探讨动态血压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24例)和单纯高血压组(96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血...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探讨动态血压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24例)和单纯高血压组(96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变异性[白昼(14.01±4.26)比(17.54±5.51),夜间(15.05±4.01)比(19.32±3.71)]及脉压[白昼(56.66±7.43)mmHg比(66.32±13.62)mmHg,夜间(55.71±6.62)mmHg比(63.86±7.52)mmHg]均显著升高(P均<0.05),非杓型节律比例明显增大(60.32%比82.4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收缩压、脉压水平高,血压变异性大,昼夜节律异常者比例大,这些异常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润梅 夏云峰 +6 位作者 殷亚昕 翟红霞 李良 张津津 王磊 李娜 陈海威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或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42例,占64.5%)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8例,35.5%)。结果: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平均收缩压[(124.52±14.46)mmHg比(133.16±13.62)mmHg]、白昼收缩压[(127.23±16.42)mmHg比(136.25±12.44)mmHg],24h平均脉压[(56.74±8.98)mmHg比(64.66±10.20)mmHg]、白昼平均脉压[(56.97±7.23)mmHg比(66.52±14.62)mmHg]夜间平均脉压[(55.61±6.32)mmHg比(63.92±7.42)mmHg]显著升高,24h、白昼、夜间血压变异性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动态血压、脉压水平升高,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血压 便携式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