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柄醉鱼草与大叶醉鱼草的遗传多样性解析
1
作者 吴诺 陈高 +1 位作者 申仕康 葛佳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无柄醉鱼草(Buddleja sessilifolia)是狭域分布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SESP),大叶醉鱼草(B.davidii)则是广布种,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且同为四倍体。通过比较濒危物种与近缘广布种的遗传多样... 无柄醉鱼草(Buddleja sessilifolia)是狭域分布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PSESP),大叶醉鱼草(B.davidii)则是广布种,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且同为四倍体。通过比较濒危物种与近缘广布种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了解濒危物种的演化历史,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对无柄醉鱼草5个居群(126个个体)和大叶醉鱼草14个居群(206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解析,并提出对无柄醉鱼草的保护建议。结果表明,无柄醉鱼草和大叶醉鱼草各居群的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0.606、0.775,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162、1.729,两个物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广布种大叶醉鱼草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狭域种无柄醉鱼草;无柄醉鱼草和大叶醉鱼草遗传分化系数(F ST)分别为0.043和0.024,两个物种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均较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无柄醉鱼草5个居群可划分为2个集群,居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不存在相关性;大叶醉鱼草14个居群可划分为3个集群,居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相关。结合野外居群现状,建议对无柄醉鱼草划分保护单元,重点对丹珠居群和独龙江隧道口居群开展就地保护,同时采取种质资源收集、人工繁育等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濒危物种 无柄醉鱼草 大叶醉鱼草 保护建议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阜康阿魏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磊 曹秋梅 +1 位作者 冯缨 李文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
明确珍稀濒危小种群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是对其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基于10对多态性好且可以稳定扩增的SSR引物对来源于3个居群87个珍稀濒危植物阜康阿魏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 明确珍稀濒危小种群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是对其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基于10对多态性好且可以稳定扩增的SSR引物对来源于3个居群87个珍稀濒危植物阜康阿魏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种群的阜康阿魏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_(S))为0.514,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_(T))为0.516,观测杂合度(H_(o))为0.881,期望杂合度(H_(e))为0.512,香农信息指数(I)为0.836,多态位点百分率(P_(PB))为100%,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_(st)=0.007),95.9%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66.7%的居群遭遇了遗传瓶颈。结果表明,阜康阿魏遗传变异丰富,有较高的进化潜力。结合该种野外种群现状,建议建立保护区,开展就地保护,并加强引种和人工繁育等迁地保护措施,辅助阜康阿魏保育。本研究可为阜康阿魏植物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康阿魏 濒危物种 小种群 遗传多样性 保育
下载PDF
分子粪便学及其应用——可靠性、局限性和展望 被引量:56
3
作者 魏辅文 饶刚 +2 位作者 李明 方盛国 冯祚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3-152,160,共11页
由于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生存状况相当脆弱 ,已不允许进行破坏性的取样活动 ,因而长期以来 ,对这些动物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的研究一直都很薄弱。而近年来以分子粪便学为基础的粪便取样分析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传... 由于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生存状况相当脆弱 ,已不允许进行破坏性的取样活动 ,因而长期以来 ,对这些动物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的研究一直都很薄弱。而近年来以分子粪便学为基础的粪便取样分析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传统的粪便分析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在不干扰野生动物正常活动的情况下 ,可对这些物种进行物种识别、性别确定、数量调查、遗传多样性、行为生态学、系统地理学、食性及疾病、巢域及分布区范围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虽然分子粪便学由于粪便样品质量问题而具有一定的局限 ,从而导致其研究结果曾受到怀疑 ,但是该方法在近 10年的发展应用中 ,其局限性已逐渐被克服而日趋完善 ,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因此 ,今后该研究方法在珍稀濒危动物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的有关珍稀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的研究将采用该方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粪便学 濒危动物 保护遗传学 非损伤取样法 保护生物学
下载PDF
非损伤性取样法在保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4
作者 李明 魏辅文 +2 位作者 饶刚 方盛国 冯祚建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8-342,共5页
通过对非损伤性取样法的种类以及毛发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口腔脱落细胞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馆藏标本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粪便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和其它样品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的介绍 ,就非损伤取样法在保护遗传... 通过对非损伤性取样法的种类以及毛发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口腔脱落细胞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馆藏标本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粪便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和其它样品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的介绍 ,就非损伤取样法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及其优点、局限性和应用前景作了介绍、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损伤取样法 保护遗传学 应用 野生动物
下载PDF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黄檗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闫志峰 张本刚 +1 位作者 张昭 于俊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8-497,共10页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是我国珍贵的药用和用材树种,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作者采用8对荧光引物,对来自10个野生种群共计129个黄檗个体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是我国珍贵的药用和用材树种,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作者采用8对荧光引物,对来自10个野生种群共计129个黄檗个体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1,704条谱带,其中多态带1,581条。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420,即有34.20%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间。黄檗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种群水平: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L=92.77%,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63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316,Shannon信息指数I=0.4275;在种群水平上,PPL=54.20%,Ne=1.2487,H=0.1524,I=0.2371。UPGMA聚类结果表明,黄檗野生种群可分为四类,并且来自同一地区的黄檗个体有聚为一类的趋势,说明其遗传变异可能与生境有关。建议在各种群内大量采样,实施迁地保护;在长白山、完达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千山以及燕山山脉的云蒙山等地区,均匀布点划分区域进行就地保护,保护种群完整性,促进种群自我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Phellodendron amurense AFLP 遗传多样性 濒危种 保护
下载PDF
RAPD标记在植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文辉 何平 +2 位作者 袁小凤 杜洁 田丽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2-491,共10页
介绍了RAPD原理,对DNA谱带的数据分析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列举了几种常用于RAPD产物分析的软件包,探讨了几年来RAPD在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分类、物种的亲缘关系研究及其在物种起源和演化上的应用进展及其存在的缺陷,... 介绍了RAPD原理,对DNA谱带的数据分析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列举了几种常用于RAPD产物分析的软件包,探讨了几年来RAPD在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分类、物种的亲缘关系研究及其在物种起源和演化上的应用进展及其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展望了RAPD在濒危物种保护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遗传多样性 濒危植物保护 植物 进化
下载PDF
中国濒危兽类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魏辅文 马天笑 胡义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1-580,共10页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麋鹿、白鱀豚等特有物种和旗舰物种在内的丰富兽类资源。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模式转变、盗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许多兽类物种面临生存威胁,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丧...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麋鹿、白鱀豚等特有物种和旗舰物种在内的丰富兽类资源。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模式转变、盗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许多兽类物种面临生存威胁,导致物种遗传多样性丧失。而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组成部分,决定了物种和种群能否长期生存。保护遗传学作为保护生物学的一大分支学科,旨在通过遗传学分析探明种群遗传变异和物种濒危的遗传学机制。近40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兽类保护遗传学在遗传多样性和近交水平评估、景观遗传学、生态遗传学和圈养种群遗传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为濒危兽类带来的威胁依然存在,高通量测序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濒危物种和种群遗传适应与濒危机制,从而实现对濒危兽类的有效管理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遗传学 濒危兽类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 遗传多样性 景观遗传学
下载PDF
极度濒危植物中华水韭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阚显照 郭志春 +2 位作者 杨建课 张丽琴 张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101,共5页
极度濒危物种中华水韭为水韭科水韭属的水生植物,分布在东亚(中国、日本和韩国)。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农耕过度和外来物种的入侵,中华水韭已濒临灭绝,被国际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种。从细胞遗传学、居群遗传学、分子进化机制等方面对... 极度濒危物种中华水韭为水韭科水韭属的水生植物,分布在东亚(中国、日本和韩国)。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农耕过度和外来物种的入侵,中华水韭已濒临灭绝,被国际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种。从细胞遗传学、居群遗传学、分子进化机制等方面对中华水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制定该物种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遗传学 濒危物种 中华水韭
下载PDF
植物的交配系统与濒危植物的保护繁育策略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崇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8-303,共6页
植物的交配系统在理论上被视为影响种群遗传结构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在具体实践中,指导着遗传育种和濒危植物的保护。本文首先剖析了交配系统及其相关的概念,并简要回顾交配系统研究的历史、重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然后说明交配系统... 植物的交配系统在理论上被视为影响种群遗传结构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在具体实践中,指导着遗传育种和濒危植物的保护。本文首先剖析了交配系统及其相关的概念,并简要回顾交配系统研究的历史、重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然后说明交配系统与种群遗传结构的具体关系,进而讨论交配系统在濒危植物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最后说明交配系统的信息在就地与迁地保护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配系统 濒危植物 保护繁育 种群遗传结构
下载PDF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许凤华 康明 +1 位作者 黄宏文 江明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7-164,共8页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rui var.pubipetiolata)现存于浙江和安徽的4个片断化居群中的89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木本濒危植物...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rui var.pubipetiolata)现存于浙江和安徽的4个片断化居群中的89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木本濒危植物相比,毛柄小勾儿茶具有与它们相当的遗传多样性,8对选择扩增引物共扩增出122条清晰的条带,居群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Pp=26.4%,其中马家河居群最高(29.5%)而湍口居群最低(23.8%),居群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Hep=0.1628(0.1405-0.1724);而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Ps=36.9%,Hes0=0.2024。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1939,表明居群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进一步利用AMOVA软件对遗传变异进行等级剖分发现.24.8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理宗间(浙江地理宗和安徽地理宗),14.7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60.42%存在于居群内。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为干扰引起的生境片断化和居群减小导致了毛柄小勾儿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丧失和遗传分化,并对毛柄小勾儿茶的生存造成潜在威胁。该文还就保育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柄小勾儿茶 生境片断化 AFLP 保育遗传 濒危物种
下载PDF
雪豹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宇波 金红 +2 位作者 杨林 李可欣 胡义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8-518,共11页
雪豹(Panthera uncia)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旗舰物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雪豹保护遗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显著推动了雪豹保护遗传学研究... 雪豹(Panthera uncia)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旗舰物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雪豹保护遗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显著推动了雪豹保护遗传学研究。本文综述了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在雪豹物种鉴定、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雪豹的系统发生地位、系统地理格局和种群遗传结构及其亚种争议、演化历史、适应性演化和基因组特征等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雪豹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雪豹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豹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 保护遗传学 基因组学 适应性演化
下载PDF
湖北省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等级研究
12
作者 熊蔚 李亭亭 +3 位作者 汪正祥 陈荣友 马茹悦 张文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通过样线和样地法对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调查。对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物种价值系数3个系数(共11个指标)进行评分和计算,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 通过样线和样地法对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调查。对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物种价值系数3个系数(共11个指标)进行评分和计算,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植物46种,隶属于31科40属;自然保护区的植物优先保护等级与国家保护植物的级别不同。4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综合评价值(Vs)范围在0.2793~0.7070,Ⅰ级保护植物8种,Ⅱ级保护植物25种,Ⅲ级保护植物11种,Ⅳ级保护植物2种,分别占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17.4%、54.4%、23.9%、4.3%。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在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相关的保护和管理时,除参考国家的植物保护级别外,还应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及物种的生境特点制定合适的保护、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优先保护 濒危系数 遗传价值系数 物种价值系数
下载PDF
我国及周边地区松属白松亚组系统学研究进展和保护现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艳艳 刘畅 魏晓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合理的物种划分和深入的系统学研究对理解物种的进化历史、物种编目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松属(Pinus)是裸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也是北半球针叶林的重要组成成分。白松亚组(Subsect.Strobus)隶属于松属白松亚属(Subg.Strob... 合理的物种划分和深入的系统学研究对理解物种的进化历史、物种编目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松属(Pinus)是裸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也是北半球针叶林的重要组成成分。白松亚组(Subsect.Strobus)隶属于松属白松亚属(Subg.Strobus)五针松组(Sect.Quinquefoliae),是松属物种数目最多的亚组之一,其中半数以上物种分布在我国及周边地区。白松亚组(又称五针松亚组)所有物种针叶均为五针一束,由于形态相近、种间遗传分化小和野外调查不充分,这些五针松的物种界定和种间关系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此外,亚热带地区大多数五针松物种的地理分布非常狭窄或群体片断化严重,已有多个物种被IUCN评估为受威胁物种。在2021年9月我国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和毛枝五针松(P.wangii)也由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调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近年来,得益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在裸子植物等大基因组的木本植物类群中的成功应用,我国及周边地区五针松的种间关系和群体历史得到初步解析。本文主要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及周边地区的五针松在系统分类、群体遗传及物种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应当充分重视基础研究和野外调查,并加强学科交叉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以实现濒危物种的精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属 五针松 物种界定 群体遗传 濒危物种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