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红阳 王丽 周雁花 《新疆医学》 2019年第9期908-910,94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NVAF患者147例,按NVAF有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NVAF无脑卒中组(n=51例)和NVAF合并脑卒中组(n=9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心...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NVAF患者147例,按NVAF有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NVAF无脑卒中组(n=51例)和NVAF合并脑卒中组(n=9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年龄≥75岁、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入院时舒张压、入院时脉压、出院时心率、出院时心率≥90次/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性别、房颤病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颈动脉斑块、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血胱抑素等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的危险因素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入院时收缩压增高、出院时心率增快与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相关(P<0.05);分层赋值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出院时心率≥90次/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相关(P<0.05)。结论住院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年龄增加、年龄≥75岁、入院时血压高、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出院时心率快、出院时心率≥90次/分为老年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内径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海口地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曾敏 吴智勇 +3 位作者 郑茵 陈娟 冯光球 符秀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5-908,共4页
目的了解非瓣膜病心房纤颤(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调查抗栓治疗现状及预后。方法随访收集近年在我院住院的NVAF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9例NVAF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为主207例(62.9%),缺血性... 目的了解非瓣膜病心房纤颤(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调查抗栓治疗现状及预后。方法随访收集近年在我院住院的NVAF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9例NVAF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为主207例(62.9%),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P=0.0001)、房颤类型(P=0.006)、高血压(P=0.04)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抗栓治疗能降低脑卒中发病率(P<0.01)。结论年龄、房颤类型及高血压是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华法林在本地区的应用率极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也能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抗栓治疗
下载PDF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文书 王悦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及体动脉栓塞的发病率很高,预防这一事件的发生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题。抗凝治疗无疑是卒中预防中重要环节之一,新型口服抗凝剂相较华法林可能对亚洲心房颤动人群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更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及体动脉栓塞的发病率很高,预防这一事件的发生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题。抗凝治疗无疑是卒中预防中重要环节之一,新型口服抗凝剂相较华法林可能对亚洲心房颤动人群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更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选择。随着左心耳封堵技术日渐成熟,给不适合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带来了福音。射频消融不仅可以恢复窦性心律,还可以降低心房颤动负荷,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对于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来说,新型口服抗凝药联合射频消融对卒中预防效果可能会更好。肥胖、吸烟、嗜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在心房颤动病程进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在内的综合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更佳。本文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缺血性卒中 抗凝 射频消融 左心耳封堵 危险因素管理
下载PDF
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和转归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霞 肖国栋 +4 位作者 石际俊 施蓉芳 尤寿江 曹勇军 刘春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风险以及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 目的探讨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风险以及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其他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价发病3个月时的转归,mRS评分≤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9例,其中男性63例(52.9%),女性56例(47.1%);平均年龄(72.1±10.0)岁;45例(37.81%)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55例(46.2%)转归良好,27例(22.7%)合并HT。与转归不良组相比,转归良好组平均年龄较小(P=0.028),合并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发病至治疗时间〉4.5h的患者构成比较低(P均〈0.05),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较低(P均〈0.05),而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比例较高(P=0.01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缺血性心脏病[优势比(oddsratio,OR)4.57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凹)1.392~15.014;P=0.012]、治疗前收缩压(OR1.028,95%C/1.007~1.049;P=0.009)、基线NIHSS评分(OR1.058,95%C/1.002—1.117;P=0.042)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tPA静脉溶栓治疗(OR0.264,95%C/0.102~0.683;P=0.006)是转归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HT组基线收缩压、空腹血糖和NIHSS评分以及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史患者构成比均显著性高于非I-IT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147,95%C/1.068—1.231;P〈0.001)、基线收缩压(OR1.951,95%C/1.921—1.982;P=0.002)和血糖水平(OR1.191,95%C/1.095~1.294;P〈0.001)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溶栓组相比,溶栓组平均年龄较低(P=0.021),基线收缩压、空腹血糖和NIHSS评分以及合并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TIA史以及入院前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患者比例较高(P均〈0.05),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比例较低(P=0.035),但转归良好的患者比例更高(P=0.019)。结论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前收缩压和基线NIHSS评分高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转归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基线NIHSS评分、基线收缩压和血糖水平高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无明显溶栓禁忌证,则能从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且不会增高HT风险,但应适当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脑出血 心房颤动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曾敏 吴智勇 +3 位作者 郑茵 陈娟 冯光球 符秀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897-1898,共2页
目的探索老年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61例老年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P=0.0203)、治疗方式(P=0.002)和高血压(P=0... 目的探索老年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61例老年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P=0.0203)、治疗方式(P=0.002)和高血压(P=0.0003)是老年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合并高血压的高龄NVAF患者应进行正规的抗栓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瓣膜病心房纤颤 脑卒中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后出血性转化和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无媛 周宏智 +4 位作者 吕美云 季秋虹 高子阳 刘书宏 张云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和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临床资料,应用改良Ra...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和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临床资料,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价发病90d时临床转归,转归良好定义为mRS评分0~2分。根据HT情况将患者分为HT组和非HT组,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和转归不良组。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T和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8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5例(52.1%),平均年龄(64.77±9.14)岁,平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17.70±3.77)分。22例(45.8%)发生HT,其中9例为有症状HT;24例(50.0%)转归良好。HT组男性比例显著低于非HT组(30.4%对 72.0% x2=8.293,P=0.004),而糖尿病(65.2%对36.0%;X2=4.090,P=0.043)和心房颤动(78.3%对44.O%;x2=5.880,P=0.015)的患者比例以及基线空腹血糖水平[(8.514±4.400)mmol/L对(6.354±1.472)mmol/L;t=2.319,P=0.025]则显著高于非HT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优势比(oddsratio,OR)6.13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1)1.617-23.291;P=0.042]是机械取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转归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16.050±4.865)分对(19.210±4.423)分;t=2.354,P=0.023]以及糖尿病(29.2%对70.8%;X2=8.333,P=0.004)、前循环卒中(62.5%对87.5% x2=4.000,P=0.046)、大脑中动脉闭塞(29.2%对75.0%;x2=10.101,P=0.002)和脑实质血肿(4.1%对3.3%;P=0.011)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转归不良组,而心房颤动(75.0%对45.8% x2=4.269,P=0.039)和椎基底动脉闭塞(37.5%对12.5% x2=10.113,P=0.006)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转归不良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5.898,95%CI1.699~20.479;P=0.005)、基线NIHSS评分(OR1.167,95%CI1.011~1.347;P=0.035)和脑实质血肿(OR1.295,95%CI1.099~1.875;P=0.028)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颤动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HT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糖尿病、基线NIHSS评分较高和并发脑实质血肿是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开展机械取栓治疗前应充分评估其HT和转归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脑出血 机械溶栓 血栓切除术 心房颤动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481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IS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博 徐宁 +1 位作者 周纬 吴立荣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的NVAF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IS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481例NVAF患者IS发生率14.55%,华法林使用率23.07%,INR达标率6.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的NVAF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IS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481例NVAF患者IS发生率14.55%,华法林使用率23.07%,INR达标率6.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OR=3.003,p=0.003)、高血压(OR=1.953,p=0.016)、糖尿病(OR=2.153,p=0.007)、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OR=2.201,p=0.005)、左房增大(OR=2.128,p=0.007)、持续性房颤(OR=2.309,p=0.014)是IS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NVAF合并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左房增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持续性房颤增加IS的发生率。本地区INR达标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房颤 缺血性脑卒中 华法林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