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train-softening rock based on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its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文贵 李翔 赵衡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5期719-724,共6页
Firstly, using the damage model for rock based on Lemaitre hypothesis about strain equivalence, a new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strength of rock micro-cells by adopting the Mohr-Coulomb criterion was developed, and a st... Firstly, using the damage model for rock based on Lemaitre hypothesis about strain equivalence, a new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strength of rock micro-cells by adopting the Mohr-Coulomb criterion was developed, and a statistical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operty that strength of micro-cells is consistent with norm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through discu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ndom distributions for strength of micro-cells, then a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n simulate the full process of rock strain softening under specific confining pressure was set up. Secondly,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del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situation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was proposed, by deeply study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del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full stress-strain curve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Therefore, a unified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 softening which can reflec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was set up. This model makes the physical property of model parameters explicit, contains only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leads its application more convenient.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of this model and its parameters-determining method were identified via comparative analyses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u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损伤 软化 构成模型
下载PDF
背包式激光雷达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
2
作者 吴景动 蔡来良 +1 位作者 张冰洁 王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59,82,共6页
为了高效监测道路破损现象,本文采用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观测路面,并提出了一种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对于拉伸型破损,建立了基于色域均值的点云破损路面提取算法。首先构建二维格网进行破损初步提取。然后对点云的RGB色域进行加权... 为了高效监测道路破损现象,本文采用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观测路面,并提出了一种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对于拉伸型破损,建立了基于色域均值的点云破损路面提取算法。首先构建二维格网进行破损初步提取。然后对点云的RGB色域进行加权均值计算,通过比值的差异化进行精细筛选,获取道路破损点云。对于挤压型破损,采用法向量夹角标准差法。使用欧式聚类,利用分类出的拉伸破损和挤压破损计算长度、宽度、破损间隔、高度。最后计算路面倾斜度,通过五维信息建立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型破损提取准确率达96.4%,挤压型破损提取准确率达100%;且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表明该条道路为三级破损,需要进行修复。本文方法基本满足道路破损提取所需精度,能为道路交通管制及修复措施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损检测 色域权重 二维格网 法向量 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基于正态分布的岩石软硬化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50
3
作者 曹文贵 莫瑞 李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1-675,共5页
在现有新型岩石损伤模型研究基础上,首先,利用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与岩石损伤的能量原理建立能反映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变软化或硬化变形全过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其次,通过研究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特征及其在不同... 在现有新型岩石损伤模型研究基础上,首先,利用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与岩石损伤的能量原理建立能反映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变软化或硬化变形全过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其次,通过研究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特征及其在不同围压下特征参数(峰值点强度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岩石损伤软硬化统计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从而建立能充分反映不同围压下岩石应变软硬化变形全过程的统一损伤软硬化统计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参数少、易于确定和能同时反映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的特点,并且模型参数确定方法揭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理论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损伤 统计 软硬化 正态分布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塑性体积应变的岩石损伤变形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子红 刘新荣 +2 位作者 刘保县 舒志乐 傅晏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为分析岩石塑性变形与损伤的关系,在定义岩石的初始损伤和临界损伤,提出塑性体积应变分析方法,从而以塑性体积应变为损伤变量,采用归一化方法建立岩石的损伤本构模型。采用递增循环加载实验确定岩石损伤本构模型中的弹性卸载模量和弹性... 为分析岩石塑性变形与损伤的关系,在定义岩石的初始损伤和临界损伤,提出塑性体积应变分析方法,从而以塑性体积应变为损伤变量,采用归一化方法建立岩石的损伤本构模型。采用递增循环加载实验确定岩石损伤本构模型中的弹性卸载模量和弹性应变比例系数两个参数。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当荷载较小时,普通单轴压缩状态下岩石损伤随荷载的增加具有减小趋势,荷载超过一定数值后,岩石损伤才开始增加;单轴递增循环压缩状态下当循环荷载大于约35%峰值强度后,卸载后岩石的损伤具有增加的趋势,小于该荷载之前具有减小的趋势。整个加载过程的理论应力-应变曲线能很好地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在循环加载区间理论结果还能体现出岩石实验结果中的回滞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体积应变 卸载模量 归一化 损伤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模态曲率差归一化的简支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6
5
作者 狄生奎 李永广 +1 位作者 项长生 王立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1-460,共10页
为了研究以模态曲率差归一化为基础的简支梁损伤识别,对振型曲率差进行归一化,理论推导基于模态曲率差归一化构建的指标与损伤识别的关系,再将归一化的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新的损伤判别因子,并对简支梁进行损伤识别分析.提取模态曲率... 为了研究以模态曲率差归一化为基础的简支梁损伤识别,对振型曲率差进行归一化,理论推导基于模态曲率差归一化构建的指标与损伤识别的关系,再将归一化的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新的损伤判别因子,并对简支梁进行损伤识别分析.提取模态曲率差最大值构造损伤评估曲线,并利用其进行结构剩余寿命预测.采用简支钢梁为数值算例,考虑在单个损伤和多个损伤下7种不同程度的损伤工况,分别利用指标DF^(j)与新指标DDF进行识别损伤.采用简支钢梁试验证明了DDF指标识别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模型试验 损伤识别 损伤评估曲线 数据融合 寿命预测 归一化 鲁棒性
下载PDF
拱坝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傅作新 钱向东 郑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5-31,共7页
本文讨论拱坝极限状态与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分别根据最大正应力准则和脆性损伤模型,求得了某高拱坝的极限水压力超载系数,两种计算模型求得的该拱坝的破坏方式基本相同,极限超载系数接近,说明了建议的方法可以... 本文讨论拱坝极限状态与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分别根据最大正应力准则和脆性损伤模型,求得了某高拱坝的极限水压力超载系数,两种计算模型求得的该拱坝的破坏方式基本相同,极限超载系数接近,说明了建议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用于拱坝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极限状态 承载力 设计
下载PDF
基于再生骨料方位的模型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琼 肖建庄 +1 位作者 郅晓 王肇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7-1424,共8页
制作了正方形模型骨料以及不同放置方位情况下模型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其受压破坏过程中裂缝发生、发展规律,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应变分布与发展情况,总结归纳再生骨料方位对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的... 制作了正方形模型骨料以及不同放置方位情况下模型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其受压破坏过程中裂缝发生、发展规律,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应变分布与发展情况,总结归纳再生骨料方位对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骨料水平方向放置时应变集中现象首先出现在骨料两侧的界面区;当骨料放置为22.5°时,试件强度和割线模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情况,应变集中首先在骨料上下两顶点处孕育并向骨料两侧界面区发展成裂缝;当骨料放置为45°时,骨料上下两顶点处应变集中程度最高。在荷载达到80%峰值荷载之前,模型再生混凝土的应变集中程度相对模型普通混凝土要小,对于3种骨料放置方位,分别小15%、32%和39%,这是因为老砂浆的弹性模量介于天然骨料和新砂浆之间,所以削弱了应变集中程度。根据再生骨料放置方位对其损伤演化规律影响的研究,证明可采用去除骨料尖端和减少针片状骨料含量的方法对再生骨料进行优化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再生混凝土 模型普通混凝土 模型骨料 力学性能 损伤演化
下载PDF
比例损伤结构的两阶段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建华 张陵 孙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46-151,共6页
为了提高结构的多损伤识别效率,提出一种先利用归一化条件下的模态应变能变化进行结构损伤定位,然后再利用改进的频率变化法进行损伤定量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损伤前后的单元模态应变能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出基于归一化条... 为了提高结构的多损伤识别效率,提出一种先利用归一化条件下的模态应变能变化进行结构损伤定位,然后再利用改进的频率变化法进行损伤定量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损伤前后的单元模态应变能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出基于归一化条件下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损伤定位指标并对结构进行准确的损伤定位识别;其次,在确定损伤位置的基础上,建立了只跟损伤单元数目相关的基于比例损伤模型的损伤定量方程,并用最小二乘技术进行损伤程度的求解。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一个单跨6节平面桁架结构为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但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而且对测量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归一化模态应变能 比例损伤模型 最小二乘技术 鲁棒性
下载PDF
集装箱船体波浪载荷应力短期分布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金永兴 张世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43-1247,1262,共6页
基于对波浪载荷所引起的交变应力范围数据统计分析的结论,建议用一类双峰正态混合分布拟合.利用EM算法对混合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借助估计出的参数值,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船体不同部位疲劳载荷的固有关系.船体波浪载荷应力在船首处尤为复... 基于对波浪载荷所引起的交变应力范围数据统计分析的结论,建议用一类双峰正态混合分布拟合.利用EM算法对混合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借助估计出的参数值,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船体不同部位疲劳载荷的固有关系.船体波浪载荷应力在船首处尤为复杂,双峰对称正态逆高斯混合分布对该处波浪载荷所引起的交变应力范围数据拟合效果更好.实证分析表明,所提供的概率分布参数能够反映船体不同部位的疲劳载荷大小,所得到的关于船体不同部位疲劳载荷固有关系的结论可为船舶运行品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船舶 混合模型 正态逆高斯 疲劳损伤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分段函数的结构动应力谱分布估计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道云 孙守光 +3 位作者 李强 张亚禹 王金莎 张学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4,共6页
以某型动车组制动吊座的疲劳关键点为例,采集并处理其动应力数据,得到其实测动应力谱;针对等组距直方图不能满足动应力谱分布估计的问题,提出非等距分组的方法。分别使用工程领域常用的截尾正态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和威布尔分布... 以某型动车组制动吊座的疲劳关键点为例,采集并处理其动应力数据,得到其实测动应力谱;针对等组距直方图不能满足动应力谱分布估计的问题,提出非等距分组的方法。分别使用工程领域常用的截尾正态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和威布尔分布函数以及色谱领域常用的Giddings分布函数进行实测动应力谱的分布拟合,结果表明:单一使用某一分布函数得到的分布拟合结果不能通过卡方检验,且截尾正态分布函数的拟合精度最低;Giddings分布函数对前6组数据拟合得较好,威布尔分布函数对中间组(7~12组)数据拟合得较好,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尾部(13~17组)数据拟合得较好。因此根据不同分布函数在不同谱级段体现出的拟合优势,构建分段函数分布模型,并顺利通过了卡方检验。基于分段函数分布模型得到的结构动应力谱的Miner线性累积损伤与实测谱损伤的总体走势一致,且其每级损伤均大于实测谱损伤,从而得到对结构疲劳寿命做出偏安全的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应力谱 分布估计 截尾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威布尔分布 Giddings分布 分段函数分布模型 Miner线性累积损伤 结构疲劳寿命
下载PDF
岩石塑性应变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保县 郭子红 黄敬林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47-50,共4页
岩石塑性变形和损伤变量的微观机制都是岩石中微裂纹的萌生和发育,塑性变形与损伤在岩石材料中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演化规律是相互耦合的。本文采用基于塑性应变的损伤变量,定义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塑性应变增量与损伤增量成正比关系,并把... 岩石塑性变形和损伤变量的微观机制都是岩石中微裂纹的萌生和发育,塑性变形与损伤在岩石材料中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演化规律是相互耦合的。本文采用基于塑性应变的损伤变量,定义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塑性应变增量与损伤增量成正比关系,并把极限塑性应变归一于岩石的临界损伤值,建立了岩石塑性应变损伤模型和本构模型。实验曲线与利用所建立的塑性应变损伤模型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较好,岩石塑性应变损伤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岩石整个加载过程中的损伤与应力、应变的关系。并根据岩石塑性应变损伤模型,分析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应力和应变与损伤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应变 损伤模型 临界损伤 归一化
下载PDF
矿区高强度开采地表损坏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伟涛 陈俊杰 +1 位作者 柴华彬 颜少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67-273,共7页
矿区地下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势必引起耕地等地表附着物的严重破坏,尤以动态破坏影响较大。为对矿区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动态损坏进行预测,该文首先通过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高强度开采下覆岩和地表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周期性破坏的特征。然后... 矿区地下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势必引起耕地等地表附着物的严重破坏,尤以动态破坏影响较大。为对矿区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动态损坏进行预测,该文首先通过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高强度开采下覆岩和地表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周期性破坏的特征。然后,根据充分采动阶段的实测资料,检验分析了高强度开采地表下沉速度的右偏偏态分布规律,并总结了下沉速度动态分布的周期性,及其与工作面推进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最后,据此构建了基于对数正态密度函数的地表损坏动态预测模型,并采用实例对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和实测曲线的决定系数在0.9以上,标准差与实测最大下沉速度值的比值小于7.0%,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较为符合现场实际。研究结果可对类似条件矿区开采地表损坏动态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开采 地表损坏动态预测 下沉速度 偏态分布 对数正态密度函数
下载PDF
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锻造裂纹机理分析及损伤模型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继红 陈彦龙 +4 位作者 袁海伦 李亚军 史宇麟 张学忠 陈慧琴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5-142,共8页
针对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锻造表面裂纹严重的问题,从变形条件及应力-应变状态的角度出发,基于热拉伸实验获取了相应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断口形貌,判断了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高温拉伸断裂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并分析了锻造裂纹... 针对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锻造表面裂纹严重的问题,从变形条件及应力-应变状态的角度出发,基于热拉伸实验获取了相应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断口形貌,判断了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高温拉伸断裂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并分析了锻造裂纹的产生与析出相的关系。通过观察试样断口切片,发现了大量相互缠结的位错,这些相互缠结的位错也是导致金属断裂的原因。通过对临界损伤值的比对发现,在应变速率为0.5 s^(-1)、温度为1100~1200℃时锻造最不易产生裂纹;在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温度补偿的应变速率因子Zener-Hollomon参数,建立了临界损伤值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式,得到考虑了温度和应变速率综合影响的高温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 断口分析 临界损伤值 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模型 ZENER-HOLLOMON参数
下载PDF
基于正态分布修正的岩石损伤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韬 刘佑荣 +3 位作者 唐辉明 王康 谭钦文 易贤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深入探讨了岩体变形损伤机制,从岩体损伤的过程出发,认为损伤部分可分为损伤材料和因材料损伤而变化的微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损伤定义。通过岩体微观受力分析建立了岩体损伤模型,深入研究了岩体有效应力与名义应力的关系,引进统计... 深入探讨了岩体变形损伤机制,从岩体损伤的过程出发,认为损伤部分可分为损伤材料和因材料损伤而变化的微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损伤定义。通过岩体微观受力分析建立了岩体损伤模型,深入研究了岩体有效应力与名义应力的关系,引进统计损伤理论,以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确定岩石统计损伤演化方程。该模型能够充分反映岩体的应变软化特性和应变硬化特性,且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与实测结果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说明模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影响因子 岩石力学 正态分布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损伤塑性本构模型的混凝土拉伸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誉 彭刚 +1 位作者 王敏 吴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99,共4页
基于ABAQUS损伤塑性本构模型,采用粘塑性归一化方法和控制位移增量法,对三维混凝土模型在竖向拉伸应变分别为7×10-5、8×10-5和10-4三种情况下的损伤与断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ABAQUS的损伤塑性本构模型能较好地... 基于ABAQUS损伤塑性本构模型,采用粘塑性归一化方法和控制位移增量法,对三维混凝土模型在竖向拉伸应变分别为7×10-5、8×10-5和10-4三种情况下的损伤与断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ABAQUS的损伤塑性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拉伸应变下裂纹萌生、扩展到宏观裂纹形成的破坏过程,且与物理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塑性本构模型 裂纹扩展 控制位移增量法 粘塑性归一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型电气设备瓷套管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春侠 赵晓宇 +3 位作者 揭双全 曾楠 吴艳谋 陈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4,共8页
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瓷套管根部的应力值,回归分析得出瓷套管应强比(RSS)与地震峰值加速度(PGA)的关系式。以瓷套管应强比作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出瓷套管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 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瓷套管根部的应力值,回归分析得出瓷套管应强比(RSS)与地震峰值加速度(PGA)的关系式。以瓷套管应强比作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出瓷套管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应强比值区间,给出瓷套管地震失效概率与地震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并绘制瓷套管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处于不同破坏等级状态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为评估变电站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套管 地震易损性分析 破坏等级 有限元建模 对数正态分布
下载PDF
引入滚动体尺寸偏差的球轴承寿命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夕维 徐华 +1 位作者 熊显智 王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0-376,共7页
针对尺寸偏差引起的固定滚道应力循环状态的变化,提出了滚动轴承等效载荷态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Lundberg-palmgren(L-P)寿命理论及Miner疲劳损伤累积假说,提出了一种修正L-P寿命模型。基于该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以6008型普通深沟... 针对尺寸偏差引起的固定滚道应力循环状态的变化,提出了滚动轴承等效载荷态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Lundberg-palmgren(L-P)寿命理论及Miner疲劳损伤累积假说,提出了一种修正L-P寿命模型。基于该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以6008型普通深沟球轴承为例,考虑到滚动体尺寸偏差的分布形式,对滚动体尺寸偏差、载荷及游隙等因素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尺寸偏差值增大,疲劳寿命系数降低;2)随着载荷的增大,尺寸偏差对轴承疲劳寿命影响逐渐减弱;3)存在一个较小的负游隙使得轴承疲劳寿命系数达到最小;4)滚动体尺寸偏差服从呈正态分布时,轴承疲劳寿命系数亦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偏差 等效载荷态 疲劳寿命 深沟球轴承 正态分布
下载PDF
飞行器MSD结构剩余强度可靠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小锋 郑香伟 +1 位作者 李咪咪 冯蕴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飞行器结构的多裂纹是导致结构可靠性降低和破坏的主要原因,在考虑结构多裂纹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对飞行器多裂纹结构进行剩余强度可靠性研究,并探寻影响剩余强度及其可靠性的主要原因。首先通过建立断裂力学有限元模型对飞行器典型MSD... 飞行器结构的多裂纹是导致结构可靠性降低和破坏的主要原因,在考虑结构多裂纹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对飞行器多裂纹结构进行剩余强度可靠性研究,并探寻影响剩余强度及其可靠性的主要原因。首先通过建立断裂力学有限元模型对飞行器典型MSD(Multiple-Site Damage)壁板结构进行确定性的剩余强度计算;接着在剩余强度和载荷分别服从Weibull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MSD壁板的剩余强度可靠性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积分对一组2024-T3 MSD壁板进行了剩余强度及其失效概率计算。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得到的结构失效概率基本一致。该方法考虑了裂纹间的相互影响、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剩余强度和载荷的概率分布等方面的因素,可为研究飞行器结构多裂纹现象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D壁板 有限元 剩余强度 分布 可靠性模型
下载PDF
地面电子对抗装备损伤结构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飞 苏周 +1 位作者 姜思宇 蔡志成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77,共7页
为提高地面电子对抗装备战时损伤定位和损伤分析的效率和精度,首先通过装备功能结构的层次分解,建立功能模块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基于物理结构,分析功能模块损伤的关联关系。然后制定装备损伤结构的规范化规则,并在此规则下,提出装备规... 为提高地面电子对抗装备战时损伤定位和损伤分析的效率和精度,首先通过装备功能结构的层次分解,建立功能模块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基于物理结构,分析功能模块损伤的关联关系。然后制定装备损伤结构的规范化规则,并在此规则下,提出装备规范化损伤结构模型及其数学描述模型的构建方法。最后通过为某型地面电子对抗装备构建损伤结构模型,生成损伤功能单元逻辑关系链路,为装备快速损伤定位提供损伤分析和损伤修复的参考依据,并验证了该模型构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定位 战场损伤 结构模型 装备 规范化 损伤分析
下载PDF
基于Normal分布的岩石统计热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朱振南 蒋国盛 +3 位作者 田红 吴文兵 梁荣柱 窦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1-1418,共8页
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理论的岩石损伤模型,假定受热损伤的岩石微元强度服从Normal分布,考虑温度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引入热损伤变量,在微元破坏符合Mohr-Coulomb准则条件下,建立高温作用后岩石统计热损伤本构模型。依据岩石屈服的概... 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理论的岩石损伤模型,假定受热损伤的岩石微元强度服从Normal分布,考虑温度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引入热损伤变量,在微元破坏符合Mohr-Coulomb准则条件下,建立高温作用后岩石统计热损伤本构模型。依据岩石屈服的概念,利用极值法确定模型参数,并与不同温度下花岗岩的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所得曲线与三轴压缩试验曲线较吻合,并能很好地反映高温作用后岩石软化特征;本模型不包含非常规岩石力学参数,便于工程应用;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温岩体工程的开发和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岩石 热损伤 Normal分布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