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冷涡气候特征及其对海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郝立生 何丽烨 马宁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9-568,共10页
东北冷涡是对流层发生在东北亚区域深厚的冷性低压系统,它的活动异常往往会给夏季降水预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改进降水预测技术,使用1961—2021年中国2400多站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环流数据等资料,采用机器自动识别、相关分析... 东北冷涡是对流层发生在东北亚区域深厚的冷性低压系统,它的活动异常往往会给夏季降水预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改进降水预测技术,使用1961—2021年中国2400多站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环流数据等资料,采用机器自动识别、相关分析和回归重构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冷涡气候特征及其对海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东北冷涡发生时间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东北冷涡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夏季冷涡天数最多。月份上,5—9月冷涡过程明显偏多,其中6月过程和天数最多。夏季,冷涡中心位置在6月最偏南,7月最偏西,8月最偏东北。(2)海河流域夏季降水与全年或夏季的东北冷涡天数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相关,但与夏季西涡(<120°E)天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夏季东涡(≥120°E)天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夏季西涡活动多,有利于海河流域夏季降水偏多;夏季东涡活动多,可能会造成海河流域夏季降水偏少。(3)东北冷涡可通过动力环流异常和水汽输送异常影响海河流域夏季降水。西涡出现时,会造成200 hPa层西风急流在海河流域上空显著增强,500 hPa层海河流域处于“东高西低”环流型槽前的上升区,850 hPa层东亚地区出现偏南风异常,增强了向海河流域的水汽输送。东涡出现时,200 hPa层西风急流在海河流域上空无明显异常,500 hPa层海河流域处于“东低西高”环流型高压脊前的辐散区,850 hPa东亚地区无明显水汽输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气候特征 影响 夏季降水 华北
下载PDF
华北冷涡背景下山东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义青 褚涛 刘新磊 《气象科技》 2023年第4期541-550,共10页
基于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山东两次相似环流形势的华北冷涡背景下,造成不同类型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16年6月14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6·14”... 基于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山东两次相似环流形势的华北冷涡背景下,造成不同类型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16年6月14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6·14”过程)以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为主,发生在低层弱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对流层中下层(400~900 hPa)存在较为深厚的暖湿平流,水汽输送充沛,同时造成0℃、-20℃层高度抬升,有利于短时强降水而不利于冰雹产生;2018年6月13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6·13”过程)以雷暴大风和冰雹为主,发生在较强的条件不稳定层结和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环境中,400~500 hPa冷平流以及低层暖平流的同时增强,有利于对流层中层的温度垂直递减率进一步增大,造成-30~-20℃层进一步下降,促成了大冰雹的发生环境。(2)“6·14”过程是由地面辐合线触发,“6·13”过程是由锋面触发。(3)“6·14”过程强反射率因子高度低,无明显高悬强回波结构,利于出现短时强降水;“6·13”过程具有单体结构密实和明显高悬强回波结构特征,因此,“6·13”过程对流强度更强,更容易出现冰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短时强降水 冰雹
下载PDF
一次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晓晶 段祥海 +1 位作者 卜盛田 邢蕊 《天津科技》 2023年第7期122-124,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一次大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①本次大冰雹天气产生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为浅薄华北冷涡、500 hPa西北气流及冷温度槽,700、850 hPa暖温度脊控制,形成优势不稳定层结,滨海新区位于200 hP...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一次大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①本次大冰雹天气产生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为浅薄华北冷涡、500 hPa西北气流及冷温度槽,700、850 hPa暖温度脊控制,形成优势不稳定层结,滨海新区位于2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辐散区,并且低层暖湿,中层干冷,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②对流有效位能较大,为1626 J/kg,对流抑制能量为“0”,0~6 km垂直风切变是中等强度,为12.8 m/s,0~2 km垂直风切变较大,为10.2 m/s,850 hPa以下湿度大,有利于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产生,0℃层高度4.2 km,为适宜降雹高度;③滨海新区降雹前1 h左右雷达回波显现出雹暴特征,反射率因子值超过55 dBz,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大于65 g/kg,并出现旁瓣回波,预示要降大冰雹,可以提前1 h左右发布大冰雹临近预警;④强回波沿着500 hPa引导气流及地面辐合线方向移动,进入渤海后强度加强,雷达识别出中气旋,然后发展为超级单体雹暴;⑤雹暴单体进入渤海后增强为超级单体原因,即低层湿度增大,上冷下暖位势不稳定增强,深层垂直风切变加强,并且更靠近2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辐散场,更加有利于上升运动产生及风暴的组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大冰雹 超级单体雹暴
下载PDF
一次华北冷涡动力热力结构及发展机制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郁珍艳 何立富 李泽椿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676,共10页
通过对2008年6月22—30日产生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华北冷涡动力、热力结构和演变特征的分析,发现:此次冷涡发展深厚,300 hPa冷涡中心明显,冷涡还在地面诱发了锋面气旋。在冷涡发展直至初步减弱阶段对流层整层都为正涡度区,中高层正涡度... 通过对2008年6月22—30日产生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华北冷涡动力、热力结构和演变特征的分析,发现:此次冷涡发展深厚,300 hPa冷涡中心明显,冷涡还在地面诱发了锋面气旋。在冷涡发展直至初步减弱阶段对流层整层都为正涡度区,中高层正涡度逐渐向低层传播。冷涡发展加强阶段,冷涡南侧高空西风急流发展加强,东西两侧的经向风分布趋于对称,东部和南部伴随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华北冷涡中心干冷,对流层中层西北干冷空气的侵入,对冷涡的发展加强起着重要作用。此次过程中,持续的东南气流将渤海的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以东西向辐合为主。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的日变化活动规律明显,10—13时侵入至京津冀地区,维持时间为15~20 h。冷涡后部干冷空气的向南侵入易造成强对流天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强对流天气 冷空气
下载PDF
三类高空冷涡的划分及其动态合成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新勇 张弛 +2 位作者 高焕妍 王林 李小凡 《暴雨灾害》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结合地理分布将中国北方高空冷涡划分为东北冷涡(120°—145°E,35°—60°N),华北冷涡(100°—130°E,30°—45°N)以及东蒙冷涡(100°—130°E,40°—55°N)三类,根据2000—2018年NC... 结合地理分布将中国北方高空冷涡划分为东北冷涡(120°—145°E,35°—60°N),华北冷涡(100°—130°E,30°—45°N)以及东蒙冷涡(100°—130°E,40°—55°N)三类,根据2000—2018年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日降水资料对19 a冷涡个例进行筛选对比,统计分析三类冷涡的活动规律,利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三类冷涡的结构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在490例高空冷涡个例中,遗漏的冷涡个例有2个,重复的个例有13个,剩下475例个例都能较好的被选出和归类,给出的三类冷涡定义较为合理。东北冷涡和东蒙冷涡在全年皆可生成,而华北冷涡在12月和2月没有发现。东北冷涡在4、5月生成最多,在3月和8月生成较少。华北冷涡在5月生成最多,冬季生成较少。东蒙冷涡在5、6、9三个月生成较多,在2、3和11月生成较少。对三类冷涡的动态合成分析表明:在结构方面,考察位势高度、温度、涡度、和等熵位涡分布,得到东北冷涡平均强度最强,东蒙冷涡次之,华北冷涡最弱;在降水方面,冷涡强度最强的时段,冷涡降水主要出现在高空急流出口区以北,对应有强的高层辐散。由于低层湿度分布以及水汽输送强度的不同,三类冷涡的降水大值中心位置有所差别,并且华北冷涡平均降水强度最大,东北冷涡次之,东蒙冷涡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华北冷涡 东蒙冷涡 统计特征 合成分析 类型划分
下载PDF
两次华北冷涡降水成因及预报偏差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符娇兰 陈双 +2 位作者 沈晓琳 张夕迪 权婉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620,共15页
利用多种常规及非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模式业务系统分析资料(NCEP/FNL)以及三家全球确定性模式产品对2017年两次华北冷涡降水过程成因及模式预报偏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个例1(6月22日)降水回波为层-积混合型... 利用多种常规及非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模式业务系统分析资料(NCEP/FNL)以及三家全球确定性模式产品对2017年两次华北冷涡降水过程成因及模式预报偏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个例1(6月22日)降水回波为层-积混合型,对流发展高度低,小时雨强小,先后经历了持续的稳定降水和弱对流降水两个阶段;个例2(7月6日)降水以积云状对流回波为主,对流发展高度高,短历时强降水特点明显。二者对应的环境场差异较大,前者冷涡处在成熟期,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前期暖区对流冷池降温明显,对流能量及水汽条件一般;后者冷涡为发展期,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中低纬相互作用明显,水汽与能量充沛。两次过程北京均出现了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对应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特征、对流触发机制以及对流不稳定能量重建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为层状云中发展的γ中尺度MCS,边界层偏东风增强为MCS提供了触发机制,中低层偏东风暖湿输送以及对流层高层干冷平流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重建;后者为组织化的β中尺度MCS,列车效应明显,偏南低空急流及其气旋式切变配合地形为MCS发展提供了抬升条件,对流不稳定能量建立与中低层偏南低空急流强暖湿输送有关。各家数值模式对不同类型冷涡降水的预报偏差特征一致,即对冷涡成熟期的降水,因对动力条件预报过强导致空报降水;而对冷涡发展期的降水,由于对槽前暖区辐合及其对流性降水预报不足导致强降水出现漏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降水成因 预报偏差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郁珍艳 张依慈 +1 位作者 何立富 李泽椿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8,共8页
通过分析2008年6月23日形成于冷涡成熟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得到:(1)MCS发生发展过程中,高空强垂直风切变维持,低层垂直风切变迅速增大。(2)湿Q矢量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强了上升运动和次级环流,前者的增大对MC... 通过分析2008年6月23日形成于冷涡成熟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得到:(1)MCS发生发展过程中,高空强垂直风切变维持,低层垂直风切变迅速增大。(2)湿Q矢量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强了上升运动和次级环流,前者的增大对MCS的发展起了更大的作用。(3)雷达图上弱回波区、回波悬垂结构、三体散射现象、大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及低层速度图上的气旋式辐合的出现是冰雹发生前的有利信号。(4)湿斜压性及风垂直切变增大可能会促发MCS发生。地面风场辐合和水汽辐合加强了MCS的发展。对流层中高层干冷空气的侵入,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华北冷涡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基本特征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郁珍艳 何立富 +2 位作者 范广洲 李泽椿 苏永玲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4,共6页
利用京津冀的危险天气报资料,统计分析2001—2008年5—8月华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动力热力特征。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在沿海地区发生的概率最大,尤其是下午至傍晚。河北西北山区上午发生大风和冰雹的概率最大,下午... 利用京津冀的危险天气报资料,统计分析2001—2008年5—8月华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动力热力特征。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在沿海地区发生的概率最大,尤其是下午至傍晚。河北西北山区上午发生大风和冰雹的概率最大,下午至傍晚的大概率区向东向南明显扩大。龙卷在上午发生的概率最大,其大概率中心位于北京。(2)对流大风以西北风为主,风力多为8级。冰雹直径以5~20 mm为主。短时强降水的持续时间多在20分钟以内,降水量多为20~23 mm。对流强度的大值区位于太行山、燕山的背风坡和沿海地区。(3)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的最有利抬升指数(BLI)最大、抬升凝结高度(LCL)最高。(4)大风发生前的垂直风切变最强,抬升凝结高度最低。(5)冰雹发生前0℃高度约为3 400 m,-20℃高度约为6 400 m,风暴的相对螺旋度(SRH)>150 m2/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统计特征 强对流 华北冷涡 对流参数
下载PDF
一次华北冷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银娥 谌伟 张萍萍 《暴雨灾害》 2007年第4期306-310,共5页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T213 1°×1°格点再分析场资料对2007年7月1~2日湖北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高、中、低层系统配置下,由华北冷涡带动干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T213 1°×1°格点再分析场资料对2007年7月1~2日湖北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高、中、低层系统配置下,由华北冷涡带动干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在江淮流域交汇而形成的。干冷空气南侵在暴雨区北侧形成了明显的湿度锋和能量锋,在低层辐合区造成明显的湿度锋锋生触发了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干冷空气 湿度锋
下载PDF
1999—2008年夏季华北冷涡的异常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郁珍艳 何立富 李泽椿 《气象科技》 2012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利用1999—2008年5—8月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每日2次的MICAPS资料及每日4次的NCEP 1°×1°资料,通过定义一个夏季华北冷涡强度指数(NCCVI),研究了夏季华北冷涡异常年西太平洋副高、东亚季风、高空急流及低层垂直运... 利用1999—2008年5—8月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每日2次的MICAPS资料及每日4次的NCEP 1°×1°资料,通过定义一个夏季华北冷涡强度指数(NCCVI),研究了夏季华北冷涡异常年西太平洋副高、东亚季风、高空急流及低层垂直运动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夏季NCCVI异常强年500hPa上贝加尔湖地区有气旋性环流发展,从贝加尔湖至我国华北地区为一显著的高空槽所控制,冷空气较活跃并随槽后引导气流扩散南下影响华北地区。对流层各层偏暖湿,200hPa上高空急流偏强,700hPa上高纬冷涡后部偏北气流加强,低纬偏南气流加强,冷暖空气在华北交汇,华北和东北地区低层上升运动发展。同期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略偏南;东亚夏季风偏强,加强了水汽输送。夏季NCCVI异常弱年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强对流天气 合成分析
下载PDF
豫北“7·9”特大暴雨的形成与极端性探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司福意 张一平 +2 位作者 赵海青 李社宗 王迪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1期65-73,共9页
2016年7月9日豫北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新乡和辉县两个国家站日雨量超过400 mm,为河南仅逊于“75·8”特大暴雨日雨量的次高值,且其小时雨强与强降水持续时长均刷新了当地历史气象记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ERA5(0.25°... 2016年7月9日豫北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新乡和辉县两个国家站日雨量超过400 mm,为河南仅逊于“75·8”特大暴雨日雨量的次高值,且其小时雨强与强降水持续时长均刷新了当地历史气象记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等探测资料,对这次特大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华北冷涡是本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影响系统。尽管天气系统偏弱,但极高的温湿环境场与适宜的高低空环流配置,有利于对流性暴雨的发生发展。远距离台风的登陆促成了一条伸向内陆的暖湿气流输送带,并在豫北太行山东麓迎风坡喇叭口处汇聚,形成超强的水汽辐合倾斜上升运动。强辐合上升运动维持时间长达6 h以上,导致了暴雨中心极端强降水的产生。系统的暴发机制归属于南方暖区暴雨的准正压类。卫星和雷达图像更直观地展现了特大暴雨形成的机理。“7·9”暴雨云系为尺度介于α与β之间的近圆形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由多个较小尺度的强对流云团(MβCS)合并发展而成,中心回波体的发展有来自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回波的汇聚,并呈现出后向传播的特性,表现出低质心结构的暖区暴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华北冷涡 远距离台风 地形喇叭口
下载PDF
2009年中国东北夏季低温及其与前期海气系统变化的联系 被引量:41
12
作者 沈柏竹 刘实 +3 位作者 廉毅 封国林 李尚锋 龚志强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0-333,共14页
依据中国东北地区拥有百年地面观测记录的长春和哈尔滨测站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英国哈得来中心海表温度资料,揭示2009年东北地区发生的迄今已有15年没有出现的夏季低温事件成因。结果表明:发生东北夏季低温时的水平和垂直... 依据中国东北地区拥有百年地面观测记录的长春和哈尔滨测站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英国哈得来中心海表温度资料,揭示2009年东北地区发生的迄今已有15年没有出现的夏季低温事件成因。结果表明:发生东北夏季低温时的水平和垂直环流结构均为低值系统,东北冷涡异常活动是其最直接的影响因子;有利的年代际变化背景是,哈尔滨和长春6—8月平均气温年代际尺度(≥9a)的振荡值1999—2008年约-0.8℃/10 a,显著低于全球变暖东北区域响应的线性增暖值0.2℃/10a(1961—2000年),与长春和哈尔滨夏季气温呈正相关的前一年冬季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年代际振荡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与1994—2008年东北夏季高温的500 hPa平均环流距平场显著不同,北极涛动呈强的负位相分布,东北亚、阿留申和北大西洋上空为显著负距平区;2009年前一年冬季与明显低温的1972年的前一年冬季北太平洋涛动均呈显著的负位相,春季仍持续,且2009年前一年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为拉尼娜位相,2009年春季明显减弱;2009年6—7月夏季东北冷涡活动异常强与4—5月500 hPa北太平洋地区超长波扰动转为定常波扰动槽有关;SVD和谐波分析表明,北太平洋涛动的异常位相不仅是东北夏季气温变化的重要前期信号,还是大气中除了天气尺度的混沌分量外可提取的一种行星尺度稳定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东北夏季低温 年代际变化 东北冷涡 极涡 北太平洋涛动 北太平洋海温
下载PDF
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特征与预报 被引量:44
13
作者 李江波 王宗敏 +1 位作者 王福侠 金晓青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9-1131,共13页
应用常规资料、NCEP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1975-2008年间19次华北冷涡造成的京津冀连续3天以上降雹天气过程,给出了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云图特征、雷达回波特征、天气概念模型和预报着眼点。结果表... 应用常规资料、NCEP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1975-2008年间19次华北冷涡造成的京津冀连续3天以上降雹天气过程,给出了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云图特征、雷达回波特征、天气概念模型和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造成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天气形势主要有4种:深厚冷涡型、浅薄冷涡型、阶梯槽与冷涡型、横槽与冷涡型。华北冷涡连续降雹一般发生在稳定的东亚阻塞环流背景下,冷涡长期徘徊在蒙古国与我国华北北部,500hPa冷温槽叠加在850hPa暖脊之上,中高层干冷的西北气流叠加在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之上,造成京津冀大范围位势不稳定,午后到傍晚热力和动力条件加强,在地面冷锋、中尺度辐合线、干线等触发下导致降雹发生。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类型不同,卫星云图显示它们的差异较大,即深厚型冷涡表现为典型的冷涡云系,浅薄型冷涡则易形成多个MCS影响河北。雷达回波上,冷涡造成的河北中北部降雹回波多为带状回波,降大冰雹的几率较小;而南部降雹则多块状多单体或超级单体回波,降大冰雹的几率较大。在制作冷涡连续降雹的预报时,从阻塞形势能否建立入手,进一步分析强对流发生的3个基本条件及风垂直切变条件,关注冷涡的强度、位置、移动方向和综合应用强对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连续降雹 天气概念模型
下载PDF
2016年7月18~22日华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克坚 姚素香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4期123-124,127,共3页
利用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逐六小时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年7月18~22日华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在此次降水过程中,高纬度为阻塞高压控制,贝加尔湖地区为广阔的低槽区,低纬度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较为... 利用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逐六小时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年7月18~22日华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在此次降水过程中,高纬度为阻塞高压控制,贝加尔湖地区为广阔的低槽区,低纬度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背景场;高原槽活动频繁,中纬度短波槽迅速发展,并在20日形成华北冷涡;西南涡18日在500hPa高原槽前生成后沿着切变线向东北方向移动,在西南涡和切变线南侧是强烈的西南风急流,三者共同作用使得上升运动强盛,同时西南风急流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得持续暴雨发生;对流层中上层的冷涡和低层的暖湿气流增加了对流性不稳定,使得暴雨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西南涡 低空急流 华北冷涡
下载PDF
2016年7月18日~20日华北暴雨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洁 李兰 +3 位作者 徐文浩 吴琳玥 陈楠 孙楚铭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年第4期254-263,共10页
使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FNL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自动站观测降水量资料、CMORPH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对2016年7月18日至20日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16•7暴雨)进行了研究... 使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提供的FNL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自动站观测降水量资料、CMORPH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对2016年7月18日至20日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16•7暴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7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于北上的西南低涡和西来的高原低涡在华北上空相互作用,使得华北地区存在一个深厚的华北冷涡;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对16•7暴雨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强降水时段暴雨主要位于副热带高空急流出口区和低空急流出口区的叠加处,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所形成的上升的次级环流和低空急流携带着充足的水汽卷入到华北区域冷涡的涡旋运动中,在华北上空所形成的低层暖湿、高层干冷的空气配置,非常有利于华北上空强对流的产生;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以及副热带高压南部的三支水汽在华北的聚集,是导致华北7月20日00时的最大峰值降水的主要水汽条件,当到达华北的水汽由单一的副高西部的偏东气流供应时,华北的降水强度开始出现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暴雨 华北冷涡 高低空急流
下载PDF
2011年7月12—20日华北冷涡阶段性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郜彦娜 何立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4-713,共10页
利用常规天气、地面危险天气报、自动站加密、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11年7月12—20日持续9 d的华北冷涡过程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涡过程降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和东北南部,发展阶段对流性强,多雷暴大风和冰雹... 利用常规天气、地面危险天气报、自动站加密、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11年7月12—20日持续9 d的华北冷涡过程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涡过程降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和东北南部,发展阶段对流性强,多雷暴大风和冰雹,水汽来源于西南和东南气流,850 hPa上有强暖温度脊,高空急流较完整;减弱阶段以短时强降水为主,水汽来源于偏东气流;两阶段700 hPa以下为斜压,上升运动区主要位于东侧;发展阶段500 hPa为干区,南侧存在干空气侵入和θ_e梯度;减弱阶段整层相对湿度较大,θ_e锋区及不稳定度减弱。中层冷平流及中高层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强是冷涡发展的主要因子、冷涡减弱是由低层冷平流进入冷涡中心、中层冷平流及中高层正涡度平流减弱共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位势高度距平 斜压结构
下载PDF
华北冷涡背景下青岛三次混合型对流天气环境场条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艳 董海鹰 +1 位作者 郝燕 宫明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0,共8页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华北冷涡背景下青岛三次混合型对流天气过程环境场条件,揭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时的水汽、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差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上冷涡中心位于42°N的华北冷涡、850 hPa低...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华北冷涡背景下青岛三次混合型对流天气过程环境场条件,揭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时的水汽、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差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上冷涡中心位于42°N的华北冷涡、850 hPa低涡系统和偏南风急流以及地面气旋是这三次混合型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在这三次混合型对流过程中有无雷暴大风天气的环境参数区别比较显著:有雷暴大风表现出了相对较干的中低层和中层存在浅薄湿层的水汽层结,无雷暴大风的则是上干下湿和中层大气干燥的层结特征;稳定度差异决定了对流强度的差异:同时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对流天气的层结不稳定度最强,表现为较大的850和500 hPa温差(大于30℃)以及较强的0~3 km垂直风切变(大于12 m·s^-1);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大风的大气层结稳定度最弱,相应的环境参数值也最小;在强不稳定层结和低层水汽充足的条件下,大于12 m·s^-1的0~3 km垂直风切变对青岛地区雷暴大风和冰雹的预报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混合型对流天气 环境场条件 青岛天气
下载PDF
The 2009 Summer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rophase Changes of the Air-Sea System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柏竹 刘实 +3 位作者 廉毅 封国林 李尚峰 龚志强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2年第4期438-453,共16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summer (JJA)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Northeast China had not occurred for about 15 yr since 1994, but one such event took place in 2009. By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summer (JJA)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Northeast China had not occurred for about 15 yr since 1994, but one such event took place in 2009. By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100-yr station temperature data at Harbin and Changchun, and the Hadley Ce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veal the caus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is event. Analysis of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irculations of a low-value system over Northeast China in summer 2009 during the low temperature event shows that anomalous activitie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 (NECV) played the most direct role. A decadal cooling trend of - 0.8℃ (10 yr)-1 over 1999-2008 at Changchun and Harbin was found, which is obviously out-of-phase with the linear warming trend (0.2℃ (10 yr)-1) over 1961-2000 for Northeast China in response to the global warming. The previous winter North Pacific polar vortex (NPPV) area index,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observed summer temperatures of Harbin and Changchun, was also in a significantly declining tendency. These provide favorable decadal backgrounds for the 2009 low temperature event. Different from the average anomaly field of 500-hPa height for summer 1994-2008 in Northeast China, in the summer of 2009, the Arctic Oscillation (AO) showed a strong negative phase distribution, and significant negative height anomalies dominated Northeast Asia, Aleutian Islands, and North Atlantic. Furthermore, the negative phase of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NPO) in the winter of 2008 was obviously strong, and it maintained in the spring of 2009. Meanwhile, the SSTA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central Pacific Ocean in the winter of 2008 showed a La Nina phase, but the strength of the La Nina weakened obviously in the spring of 2009. The abnormally strong activities of NECV in June and July of 2009 were related to the disturbances of stationary waves that replaced the original ultra-long waves over the North Pacific region in April and May 2009.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d harmonic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nomalous phase of NPO i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for summer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ver Northeast China, and also a stable planetary-scale component that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haotic components on the synoptic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warming summer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 china decadal variability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 polar vortex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原文传递
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海军 王焕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245-247,共3页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的演变等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使辽宁西部低值系统建立和发展,为本溪地区的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环流背景;本溪地区3月降水相态主要包括雪、雨夹雪和雨,在降水的预报中根据850 h Pa、925 h Pa、地面温度以及0℃层高度可以作出降水相态的预判;在低空急流的影响下,暖湿西南气流沿低空急流倾斜上升,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下暖湿、上干冷的大气不稳定层,低空急流作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集中输送带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为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天气过程 东北冷涡 华北倒槽 低空急流 降水相态 辽宁本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