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opography on the sub-tidal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Huanghai Sea(Yellow Sea)in summer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Bin LI Yao YUAN Dongli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A nested circulation model system based on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is set up to simulate the currentmeter data from a bottom-mounted Acoustic Doppler Profiler (ADP) deployed at the 30 m depth in the Lunan... A nested circulation model system based on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is set up to simulate the currentmeter data from a bottom-mounted Acoustic Doppler Profiler (ADP) deployed at the 30 m depth in the Lunan(South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rough south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in the summer of 2008, and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the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Huanghai Sea (Yellow Sea). The model has reproduced well the observed subtidal current at the mooring site.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imulation suggest that the bottom topography has strong steering effects on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 in summer. The model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Subei (North Jiangsu Province, China)coastal current flows north- ward in summer, in contrast to the southeastward current in the center of the Lunan Trough measured by the moored currentmeter. The analyses of the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outheastward current at the mooring site in the Lunan Trough is forced by the westward wind-driven current along the Lunan coast, which meets the northward Subei coastal current at the head of the Haizhou Bay to flow along an offshore path in the southeastward direction in the Lunan Trough.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Subei coastal current, the Lunan coastal current, and the circulation in the Lunan Trough are independent current systems con- trolled by different dynamics. Therefore, the current measurements in the Lunan Trough cannot be used to represent the Subei coastal current in gene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uthwestern Huanghai sea yellow sea Subei north ]iangsu Province China) coastal cur-rent Lunan south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coastal current circulation in the Lunan Trough topography effect
下载PDF
3D Velocity Structur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Yellow Sea 被引量:1
2
作者 Feng Rui, Zhou Hainan,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Yao Zhengsheng, Seismological Institute of Lanzhou, Lanzhou Ma Guiming and Li Quanlin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Fei Zhenb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73-296,共24页
3D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the studied area has been analyzed from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uppermost crust is symmetrical on two sides of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se... 3D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the studied area has been analyzed from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uppermost crust is symmetrical on two sides of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sea, and coincides with the structure of crystalline basement.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in tectonics betwee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Yellow Sea mainly lies in that the velocity structures of their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are identical to those of South China and North China respectively. In the upper mantle there exists a high-velocity zone with a nearly EW strike from the Hangzhou Bay, China, to the Tokara Channel, Japan, along about the latitude of 30°N. It is found that betwee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Yellow Sea there are systematical differences in geomorphology, geology, seismicity, heat flow, quality factor and gravity and aeromagnetic anomalies, which is related to both left-lateral shear dislocation and right-lateral tear of the Benioff zone from the Hangzhou Bay to the Tokara Channel.It is inferred that the East China Sea was formed by Cenozoic back-arc extensi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crustal blocks stretches along the southern piedmont of Mts. Daba-Dabie-Hangzhou Bay-Tokara Channel, and the subduction zone at the Okinawa trench is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South China crustal block. The movements of the Pacific plate, Indian plate and upper mantle rather than the Philippine plate subduction have played a dominant role for the modern tectonic movements in East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China sea and yellow sea 3D velocity structure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the Hang zhou Bay-Tokara Channel transform fault north China crustal block south China crustal block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被引量:8
3
作者 GE Shulan~(1,2,3), SHI Xuefa~1 & HAN Yibing~1 1.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Sediment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3.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B06期37-41,共5页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susceptibility of 172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Y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susceptibility of 172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Y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distributions clearly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modern sediment assemblages in the continental sea, which indicates different sediment origins. With the 30 μCGS isoline being taken as demarcation line, the study area can then be divided into section H (high MS value area) and section L (low MS value area). Section H is mainly adjacent to land with two main sourc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Huanghe River.Section L is mainly an eddy sediment area, where Yellow Sea Cold Water is entrenched all the year rou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S could tell apart strong or weak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circulation system in this area. At the areas of the SYS Circumfluent and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NECS) Circumfluent (weak hydrodynamic), the MS has low values, while in the areas of Coastal Current (strong hydrodynamic), the values are high.At the same time, the oxidizing areas tend to take on higher MS, while the reducing areas have lower one. It seems safe to say that the MS in the continental sea reflects more of the sediment origin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oess, lake and surface soil as a climate prox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黄海 表面沉积物 磁化率 等值线 长江 黄河 旋涡沉积区 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南黄海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被引量:84
4
作者 姚永坚 夏斌 +2 位作者 冯志强 王嘹亮 徐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南黄海是奠基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一个多旋回盆地的叠覆,在成生发展及其后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作用,盆地原型已不存在,形成现今复杂的地质构造面貌。根据国土资源新一轮大调查项目在南黄海获取的高品质的地球物理资... 南黄海是奠基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一个多旋回盆地的叠覆,在成生发展及其后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作用,盆地原型已不存在,形成现今复杂的地质构造面貌。根据国土资源新一轮大调查项目在南黄海获取的高品质的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钻井和相邻陆地的资料以及不同时期动力体系的作用、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和变形的特点,将南黄海大致划分为4 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古生代—三叠纪海相盆地稳定演化阶段、中生代陆相盆地演化阶段、古新世—中中新世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和晚中新世以来区域沉降阶段。加里东运动使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地台南缘拼贴,形成广阔而稳定的后加里东地台;印支—早燕山运动使下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的东南缘碰撞和挤压,形成了苏鲁造山带,在造山带南侧和中部隆起区之间形成黄北前陆盆地,中部隆起区以南为黄南断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褶皱带 扬子地台 华北地台 构造演化 盆地 南黄海
下载PDF
黄海海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47
5
作者 郑求根 蔡立国 +2 位作者 丁文龙 陆永德 曹清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7-654,共8页
扬子板块俯冲在华北板块之下,于三叠纪末完成陆-陆碰撞,进入陆内俯冲阶段,在造山带的侧翼形成陆内前陆盆地。此时在苏鲁造山带南侧形成的南黄海盆地即属于陆内前陆盆地(J1—J2),而苏鲁造山带北侧的北黄海盆地和胶莱盆地则缺失这套地层(J... 扬子板块俯冲在华北板块之下,于三叠纪末完成陆-陆碰撞,进入陆内俯冲阶段,在造山带的侧翼形成陆内前陆盆地。此时在苏鲁造山带南侧形成的南黄海盆地即属于陆内前陆盆地(J1—J2),而苏鲁造山带北侧的北黄海盆地和胶莱盆地则缺失这套地层(J1—J2),可能处于隆起状态。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J3—K1),中国东部发生广泛火山喷发、岩浆侵位,反映了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发生明显的变化。大别-苏鲁造山带南北两侧构造背景有明显的差异。北侧的火山岩特征表明其北侧为裂谷环境,包括北黄海盆地和胶莱盆地,表现为地堑和半地堑形式,高角度平面正断层和犁式正断层发育。晚白垩世—早第三纪,中国东部构造背景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生大规模的断陷作用。大别-苏鲁造山带晚白垩世发育A型花岗岩,表明造山作用结束,进入造山带崩塌和后造山期,与中国东部总体的伸展期是吻合的。南黄海盆地断陷作用强烈,接受了厚度较大的下第三系;北黄海盆地断陷作用较弱,只在北部小范围内接受了厚度较小的早第三纪沉积。晚第三纪,南黄海盆地和北黄海盆地由于热沉降由断陷变为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板块作用 高钾火山岩 北黄海盆地 南黄海盆地 中国东部
下载PDF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小黄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严利平 胡芬 +1 位作者 凌建忠 李圣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0,共6页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31°N^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小黄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1 064尾,通过每月对小黄鱼鳞片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小黄鱼的年龄和生长,并对渔业生物学状况进行...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31°N^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小黄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1 064尾,通过每月对小黄鱼鳞片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小黄鱼的年龄和生长,并对渔业生物学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小黄鱼的体长范围在75~220mm,平均体长为135.42mm;年龄组成为当龄鱼~4龄鱼,共5个年龄序列,并以当龄鱼和1龄鱼为主,占81.39%,1~4轮组的年轮形成时间为2~6月;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无明显差异;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雌雄合并估算的L∞=233.23mm,K=0.29/a,t0=-1.4a。分析和比较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小黄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目前小黄鱼较以往任何年代渔获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小黄鱼个体生长速度较20世纪80年代变慢,低年龄段的个体生长速度较20世纪90年代加快,生长参数随资源状况的变化而发生了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小黄鱼 年龄 生长
下载PDF
南黄海北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突破 被引量:42
7
作者 冯志强 陈春峰 +3 位作者 姚永坚 张拭颖 郝天珧 万荣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9-231,共13页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中唯一由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前造山期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T2);(2)苏鲁造山带晚期前陆盆地阶段(J3—K);(3)造山期后陆内断陷盆地阶段(K2t—E);(4)区域沉...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中唯一由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前造山期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T2);(2)苏鲁造山带晚期前陆盆地阶段(J3—K);(3)造山期后陆内断陷盆地阶段(K2t—E);(4)区域沉降覆盖阶段(N—Q)。对其中陆内断陷盆地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晚白垩世泰州组烃源岩发育,具有4套储盖组合,圈闭构造多,成藏配套条件好,计算其石油资源量约20×108t,是当前在南黄海获取油气重要突破的首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北部 前陆盆地 油气突破
下载PDF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勇 严利平 +1 位作者 胡芬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年轮 生长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油气渗漏的声学探测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铁虎 张训华 +1 位作者 王修田 孟祥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为查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调查区内与海底油气渗漏有关的海底浅表层声学特征,分析天然气渗漏与构造的关系,为下一步地球化学取样站位的选择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采用全覆盖侧扫声纳和高分辨率地震方法首次对调查区的海底油气渗漏现象进... 为查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调查区内与海底油气渗漏有关的海底浅表层声学特征,分析天然气渗漏与构造的关系,为下一步地球化学取样站位的选择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采用全覆盖侧扫声纳和高分辨率地震方法首次对调查区的海底油气渗漏现象进行了调查。在镶嵌处理后的侧扫声纳图像上,呈条带状散布的强反射斑块为麻坑和海底圆丘地貌。在地震剖面上可见由于气体聚集产生的振幅增强、柱状扰动、气窗及空白反射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广泛发育的接近或直达海底的断层为油气渗漏提供了通道和气源,海底浅表层气体的聚集和渗漏是深部地层中孔隙流体向上运移的结果,且调查区海底目前仍处于微渗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北部坳陷 油气渗漏 声学探测 麻坑 圆丘 断层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和北黄海盆地地震速度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衍棠 王立飞 +1 位作者 曾祥辉 金华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在概述南黄海盆地和北黄海盆地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横跨2个盆地的HHQY05-1测线的位置和地层属性。通过对2个盆地(主要是HHQY05-1测线)的速度谱、平均速度以及层速度的分析对比,认为2个盆地的地震速度差别较大,南黄海盆地的平均... 在概述南黄海盆地和北黄海盆地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横跨2个盆地的HHQY05-1测线的位置和地层属性。通过对2个盆地(主要是HHQY05-1测线)的速度谱、平均速度以及层速度的分析对比,认为2个盆地的地震速度差别较大,南黄海盆地的平均速度总体上小于北黄海盆地的速度,主要是由于2个盆地在地质构造、岩性、地质年代等方面的差异所引起。因此,利用地震速度可以初步了解盆地的构造特征和地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北黄海盆地 速度谱 平均速度 层速度
下载PDF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开达 贺舟挺 +2 位作者 李鹏飞 薛利建 朱文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4,共6页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7×10-5L3.10865,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为L=244.11R-210.6,体长生长方程为Lt=749.9[1-e-0.349(t+0.256)],体重生长方程为Wt=13496.4[1-e-0.349(t+0.256)]3.10865,极限年龄Tmax为8.337龄,生长拐点年龄ti为2.994龄,此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8.8mm和4038.7g。为保护黄鮟鱇资源,应限捕体长在500mm以下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鮟鱇 年龄 生长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下载PDF
MIS 3晚期以来江苏中部海岸的层序地层 被引量:15
12
作者 夏非 殷勇 +2 位作者 王强 张永战 刘敬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96-1712,共17页
通过对苏北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钻孔和地震剖面的地层沉积学、年代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再研究,以及区域钻孔再对比,本文确定该海域约从35kaBP(14C惯用年龄)开始经历了滨岸砂坝、淡水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沼泽、... 通过对苏北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钻孔和地震剖面的地层沉积学、年代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再研究,以及区域钻孔再对比,本文确定该海域约从35kaBP(14C惯用年龄)开始经历了滨岸砂坝、淡水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沼泽、潮流沙脊和潮流通道一系列的环境演变,主要受控于MIS3晚期以来的海平面旋回以及古河流入海沉积物供给,而构造沉降是相对次要的,由此形成了五级层序地层中的末次冰期晚间冰阶准层序和冰后期准层序,以及前者的高水位体系域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后者的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海域中潮流沙脊可能开始发育于冰后期海侵淹没本区(约9calkaBP)之后,但一直只是水下暗沙且处在不断调整之中,直到1128~1855AD间黄河夺淮从苏北入黄海,大量泥沙充填潮道,部分水下暗沙出露海面成为明沙。西洋潮流通道并非是晚全新世期间通过沙脊的蚀低而形成,而在全新世高海面前后就已具雏形并持续至1128AD,1128~1855AD和1855AD至今分别经历了充填淤浅与冲刷成型的过程,且今后具有进一步展宽刷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 南黄海 江苏中部海岸 潮流沙脊 西洋潮流通道 层序地层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密度和速度分析及其地震反射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宝华 陈建文 +3 位作者 吴志强 张银国 梁杰 李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8-567,共10页
苏北—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地震成像难度大,给油气勘探及相关研究带来巨大困难。从地震反射波成因于岩石密度和速度的差异这一原理,构建适用的反射模型,识别地震标志层,推测地层归属。通过充分调研该区目的层密度和速度资料,分析... 苏北—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地震成像难度大,给油气勘探及相关研究带来巨大困难。从地震反射波成因于岩石密度和速度的差异这一原理,构建适用的反射模型,识别地震标志层,推测地层归属。通过充分调研该区目的层密度和速度资料,分析和对比获取这些资料的四种方法和途径,总结速度和密度随岩性、地层年代、埋深和成岩作用的变化特征,然后构建了该区目的层的速度、密度和地震反射模型,并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目的层上部海相地层中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在速度、密度物性上差异大,下部地层这种差异较小;在构建的地震反射模型中,古生界内部存在3个强反射标志层,分别对应下二叠统栖霞组/孤峰组界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和州组界面和上奥陶统汤头组/五峰组界面。模型界面可与南黄海盆地古生界深部优质层段地震资料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和密度 地震反射模型 海相地层 苏北盆地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下扬子区苏北-南黄海中生界、古生界构造格架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龚晓星 佘晓宇 +3 位作者 裴振洪 施泽进 丁小辉 李冬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1-954,共14页
通过近年区域地震剖面对比解析,在建立起苏北与南黄海中、古生界对冲构造格架的基础上,探讨其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表现为地层可对比、相同(似)的基底与盖层反射和对冲带及冲断褶皱,均体现了NW——SE板内递进变形特点。差异性表现为... 通过近年区域地震剖面对比解析,在建立起苏北与南黄海中、古生界对冲构造格架的基础上,探讨其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表现为地层可对比、相同(似)的基底与盖层反射和对冲带及冲断褶皱,均体现了NW——SE板内递进变形特点。差异性表现为对冲带以北,陆上以浅变质岩内幕及顶部为主、陡山沱组为辅上覆强烈滑脱—→推覆的背、向斜褶皱交替,进而在背斜前缘产生仰冲(A带)—→逆冲(B带)—→掩冲(C带)叠瓦冲断;而海域则以更深层深、浅变质岩间破裂—→拆离—→上拱,形成了两组在宽缓背斜背景上的高角度冲断褶皱。认为深浅不同的剪切拆离层系(海域)和滑脱推覆层(陆上)作用,是造成陆上与海域构造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伸缩量计算表明中、古生界在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对冲—→推覆—→走滑、燕山晚期伸展和晚白垩世晚期以来断—→坳阶段三期变形,至今苏北与南黄海虽有压缩但"喇叭口"形态基本不变,主要源于陆上—→海域变形方式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南黄海 中生界、古生界 构造对比 推覆—对冲—剪切 滑脱层系 伸缩量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58
15
作者 杨琦 陈红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562-565,共4页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晚白垩世盆地演化出现分化,发育伸展盆地群,形成一系列叠置在中、古生代盆地之上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发育及分布明显受中—古生界内部先存逆冲断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构造演化 残留盆地 盆地分析 苏北—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资源分布及其与底层温盐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8,共8页
根据2006~2009年秋季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和温盐度的同步监测数据,对秋季沙海蜇的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和底层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的高生物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以下... 根据2006~2009年秋季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和温盐度的同步监测数据,对秋季沙海蜇的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和底层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的高生物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海域:(1)南黄海西侧浅水海域;(2)南黄海中央深水区(32°30'N~34°00'N、123°00'E~124°30'E);(3)大沙和长江口外海水域。前2个高生物量分布区某些年份会连成一片,第二个高生物量区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第三个高生物量区某些年份可能不会出现。结合底层温盐度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沙海蜇高生物量区主要出现在黄海冷水团的前缘或冷暖水团的交汇处,且在冷暖水团的交汇处,更易形成高生物量聚集。而在暖水团控制的海域内,其生物量较低,在垂直分布上,沙海蜇可能主要活动区域在30 m以深的水温相对较低(低于15℃)且变化幅度较小、盐度处于中盐水平(32.0~33.5)的水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 沙海蜇 资源分布 底层温盐度
下载PDF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结构的识别:来自南黄海海域的证据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建文 许明 +2 位作者 雷宝华 施剑 刘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碰撞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在苏鲁造山带向海域延伸部分,一直缺乏相关地球物理资料来约束碰撞造山带的深部特征。本文总结了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碰撞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在苏鲁造山带向海域延伸部分,一直缺乏相关地球物理资料来约束碰撞造山带的深部特征。本文总结了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经典模型,根据南黄海海域最新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造山带南缘南黄海盆地中,扬子板块上、下地壳发生拆离,形成类似"鳄鱼嘴式"形态,华北板块向南楔入到扬子板块之中。在区域重磁异常图中,千里岩隆起带与苏鲁造山带具有相似的重磁异常分布,认为千里岩隆起带为华北-扬子碰撞造山带在海域上的延伸;在南黄海盆地北缘二维地震剖面中,千里岩隆起与南黄海盆地具有完全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南黄海盆地发育完整地层层序,而千里岩隆起内部反射杂乱,变形强烈。在南黄海盆地自西向东三条南北向地震剖面中,南黄海盆地与千里岩隆起带边界反射均具有南倾特征,表明扬子板块物质置于造山带之上;南黄海盆地北部烟台坳陷发育中侏罗统,约束华北-扬子碰撞所导致的挤压活动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在千里岩隆起内部反射特征整体上具有背形形态,具有向北逆冲挤压特征,千里岩隆起内反射断续自南黄海盆地基底之下延伸至造山带近地表位置,形态类似于变质核杂岩从深部拆离到地表;千里岩隆起深部,在10 s深度附近可识别一系列近水平反射,具有莫霍面反射特征,莫霍面反射延伸至南黄海盆地北缘消失,推测千里岩隆起之下为华北板块地壳,而华北-扬子板块碰撞过程导致南黄海盆地之下莫霍面反射缺失。多方面的证据支持南黄海海域内扬子板块的"鳄鱼嘴式"地壳形态,以及华北板块地壳向南楔入到扬子板块地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 二维地震剖面 “鳄鱼嘴式”结构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东北凹侏罗纪地层的发现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顺莉 周祖翼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93,共8页
根据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东北凹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本文详细研究了该凹陷新钻遇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及典型岩性剖面,对该套地层内具有代表性的深度层位采集沉积碎屑样品,利用孢粉组合特征综合判定了该套地层的沉积年代,结合相邻盆地侏罗... 根据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东北凹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本文详细研究了该凹陷新钻遇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及典型岩性剖面,对该套地层内具有代表性的深度层位采集沉积碎屑样品,利用孢粉组合特征综合判定了该套地层的沉积年代,结合相邻盆地侏罗纪地层发育情况,认为该套地层为中-晚侏罗世。从岩性及孢粉组合上该井主钻遇地层可划分为上下两个组合,上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特别是克拉梭粉占绝对优势,下组合具有较高含量的桫椤孢和克拉梭粉,以此推断南黄海盆地东北凹是以中-晚侏罗世为主的沉积凹陷。根据井震标定信息,结合凹陷内二维地震测网综合地震追踪对比结果,凹陷内侏罗系呈现西北厚东南薄的格局,北部千里岩隆起带为盆地的重要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东北凹 侏罗纪沉积 岩性组合 孢粉组合 沉积格局
下载PDF
东海与黄海的三维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冯锐 周海南 +2 位作者 姚政生 马桂明 李全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36,共18页
利用面波层析技术分析了该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构造。地壳上层的速度分布具有以海域中心为轴,东西两侧对称的特点,总体呈NE向展布,同结晶基底的构造对应良好。东海与黄海的构造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地壳与上地幔,分别与华北和华南的速度结构... 利用面波层析技术分析了该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构造。地壳上层的速度分布具有以海域中心为轴,东西两侧对称的特点,总体呈NE向展布,同结晶基底的构造对应良好。东海与黄海的构造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地壳与上地幔,分别与华北和华南的速度结构相同。从杭州湾到吐噶喇海峡(大约沿30°N纬线)存在一条近EW走向的上地幔高速带。东海与黄海在地貌与地质、地震活动、大地热流、品质因数和重磁异常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与早第四纪从杭州湾到吐噶喇海峡出现的左旋剪切破裂以及贝尼奥失带的右旋撕裂有关。作者推断:东海是新生代弧后扩张作用而形成的;大巴-大别山南麓-杭州湾-吐噶喇海峡是华北与华南地壳块体的分界线,琉球海沟的消减带是华南地壳块体的东界;东亚的现代构造运动,主要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上地幔的运动有关,而菲律宾板块的俯冲对中国大陆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三维速度结构 地壳 地体
下载PDF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水柏年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通过从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随机采取样品400尾,测得了小黄鱼体长、体重、纯重、年龄等数据,结合调查所得的相关资料对小黄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规律进行论述,并作了历史比较,揭示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小黄鱼 年龄 体长 体重 纯重 生长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