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conformity structures controlling stratigraphic reservoirs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4
1
作者 Kongyou WU Douglas PATON Ming ZHA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5-64,共10页
Tectonic movements formed several unconfor- mities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Based on data of outcrop, core, and samples, the unconformity is a structural body whose formation associates with weat... Tectonic movements formed several unconfor- mities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Based on data of outcrop, core, and samples, the unconformity is a structural body whose formation associates with weath- ering, leaching, and onlap.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al body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including upper layer, mid layer, and lower layer. The upper layer with good primary porosity serves as the hydrocarbon migration system, and also accumulates the hydrocarbon. The mid layer with compactness and ductility can play a role as cap rock, the strength of which increases with depth. The lower layer with good secondary porosity due to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can form the stratigraphic truncation traps. A typical stratigraphie reservoir lying in the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Jurassic and Triassic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was meticulously analyze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stratigraphic onlap reservoirs was controlled by the onlap line, the hydro- 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stratigraphic truncation reser- voirs was confined by the truncation line, and the mid layer acted as the key sealing rock. So a conclusion was drawn that "two lines (onlap line and truncation line) and a body (unconformity structural body)" control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tratigraphic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formity structural body stratigraphicreservoir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Jurassic bottom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原文传递
新疆乌伦古河流域第三纪哺乳动物地层研究的新成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捷 吴文裕 +2 位作者 孟津 毕顺东 伍少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Stratigraphic sections of 4 Tertian rock units in the Ulungur River region, northern rim of the Junggur Basin, Xinjiang,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se are the Kekemaideng, Halamagai, Suosuoquan and Ulunguhe formations.... Stratigraphic sections of 4 Tertian rock units in the Ulungur River region, northern rim of the Junggur Basin, Xinjiang,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se are the Kekemaideng, Halamagai, Suosuoquan and Ulunguhe formations.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s and biochronology of these rock units are discussed. The Kekemaideng bed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formation of probably equivalent to middle Miocene Tunggur Fm. in age. The farm from the Halamagai Fm. is correlative to early coddle Miocene Tongxin fauna.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osuoquan Fm. is younger than Tabenbulukian and probably of earliest Miocene. The Uunguhe Fm. in itS current usage is a mixture of sediments with different lithologies and different ages ranging from Cretaceous to Oligocene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redef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河流域 第三纪 哺乳动物 生物地层研究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第三纪地层古生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文裕 叶捷 +4 位作者 孟津 王晓鸣 刘丽萍 毕顺东 董为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31,共8页
近两年对准噶尔盆地北缘第三纪地层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在索索泉组和哈拉玛盖组内发现了新的化石层位。对新发现的哺乳动物的研究表明在勒布勒津地区索索泉组顶部的沉积物时代为中中新世,下部的沉积物时代不晚于晚渐新世,中新世... 近两年对准噶尔盆地北缘第三纪地层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在索索泉组和哈拉玛盖组内发现了新的化石层位。对新发现的哺乳动物的研究表明在勒布勒津地区索索泉组顶部的沉积物时代为中中新世,下部的沉积物时代不晚于晚渐新世,中新世与渐新世地层的界线应在索索泉组内寻找。新发现的动物群分子Cricetodonsp.nov.和Tachyoryctoidessp.nov.指示哈拉玛盖动物群的时代应重新考虑,有可能早于丁家二沟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缘 第三纪 哺乳动物 古生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缘顶山盐池组中新世哺乳动物(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文裕 孟津 +3 位作者 叶捷 倪喜军 毕顺东 魏涌澎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8-233,共26页
顶山盐池组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流域新建立的一个新近纪岩石地层单位(孟津等,2008)。2006年本文作者在该组地层中采集了以小哺乳动物为主的哺乳动物化石。这里记述的化石采自位于同一陡坎的相距约1.6 km的两个剖面上的3个化... 顶山盐池组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流域新建立的一个新近纪岩石地层单位(孟津等,2008)。2006年本文作者在该组地层中采集了以小哺乳动物为主的哺乳动物化石。这里记述的化石采自位于同一陡坎的相距约1.6 km的两个剖面上的3个化石点,分属两个层位。化石点XJ 200613(46°24.572′N;87°28.541′E)和XJ 200617(46°24.479′N; 87°29.818′E)都位于顶山盐池组的底部层位:前者位于该组底界2.3 m之上,后者则位于该组底部砂岩透镜体中。除少数大哺乳动物外,从这两个地点采集到的化石都是由筛洗法获得的小哺乳动物。另一个化石层位位于剖面的上部,在建组剖面中位于距底界34.5 m、距顶界12.4 m处,在该层位的化石点XJ 200614(46°24.757′N;87°28.476′E)采集到一些大哺乳动物的牙齿碎片。这里将底部和上部层位的化石分开描述。顶山盐池组底部XJ 200613和XJ 200617两个化石点有相当多共同的小哺乳动物(见表5),同归于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放在一起描述。该动物群总共有22个小哺乳动物化石种和4个大哺乳动物种,分属食虫目、翼手目、兔形目、啮齿目、食肉目、奇蹄目和偶蹄目等7个目的16科:鼩鼱科、鼹鼠科、蝙蝠科、鼠兔科、沙鼠科、仓鼠科、睡鼠科、始鼠科、跳鼠科、林跳鼠科、松鼠科、梳趾鼠科、啮齿目不定科、鹿科、马科和熊科。其中小哺乳动物中有11个种和1个属与通古尔期的默尔根动物群分子相同(见表5):Alloptox gobiensis,Desmatolagus sp.,Heterosminthus orientalis,Protalactaga major,P.grabaui,Democricetodon lindsayi,D.toagt, Megacricetodon sinensis,M.pusillus,Plesiodipus leei,Miodyromys sp.和Keramidomys fahlbuschi。大型哺乳动物中能鉴定的属种Anchitherium和Hemicyon cf.H.stehlini也是通古尔动物群中曾有记载的属。此外有两种不能鉴定到属种的鹿科动物牙齿碎片。邱铸鼎等(2006)基于近20年来对内蒙古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群研究的新进展,将通古尔期的动物群进一步细分为推饶木、默尔根和铁木钦三个次级动物群。认为这三个动物群的产出层位和动物组成代表了时代早晚不同的序列。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中不具有铁木钦动物群中较为进步的Plesiodipus progressus,也没有较早的推饶木动物群中所含有的从渐新世和早中新世延续下来的属,如Prodistylomys和Tachyoryctoides,以及较为原始的食肉动物,其时代应与默尔根动物群相当。在我国,与默尔根动物群时代相当的小哺乳动物群还有甘肃永登咸水河组上部的泉头沟动物群(邱铸鼎,2000,2001a,b)、青海西宁盆地的车头沟组及咸水河组动物组合(邱铸鼎等, 1981,2006;李传夔等,1981)。泉头沟动物群有11属12种小哺乳动物,与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相同的种有7个:Heterosminthus orientalis,Protalactaga major,P.grabaui,Megacricetodon sinensis, Plesiodipus leei,Ganocricetodon cheni和Paracricetulus schaubi。其中前5个种是与默尔根动物群共有的,而Ganocricetodon cheni和Paracricetulus schaubi仅为泉头沟和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共有。此外,泉头沟动物群中的沙鼠类Myocricetodon和Mellalomys在默尔根动物群中是没有的,而在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中有属于Myocricetodontinae的成员。青海西宁盆地车头沟组和咸水河组的动物组合中目前已知的小哺乳动物很少。车头沟组内有Heterosminthus orientalis和Megacricetodon sinensis(原来描述的Megacricetodon cf.sinensis无疑可归入Megacricetodon sinensis),咸水河组动物组合中小哺乳动物仅有Plesiodipus leei和Alloptox chinghaiensis。结合与它们共生的大哺乳动物成分,以及不具有较古老的动物分子的特点,这两个哺乳动物组合的时代可与默尔根动物群大致相当。此外,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也可与甘肃秦安剖面148 m处的A4组合(Guo et al.,2002)对比。A4组合中6个属种内有4个属种可与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比较:Desmatolagus sp.,Alloptox gobiensis,Plesiodipus leei(原鉴定为Gobicricetodon sp.)和Cricetodon sp.。笔者有机会观察到A4组合中的Cricetodon.sp.很可能归属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中的Cricetodon volkeri sp.nov.。因此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可与我国内蒙古通古尔期默尔根动物群、甘肃的泉头沟动物群、青海西宁盆地的车头沟组和咸水河组动物组合及甘肃秦安剖面A4动物组合对比。这些动物群的时代应大体上和欧洲新近纪陆相哺乳动物分期中的MN7+8较早期相当,为中中新世中期(依邱铸鼎等,2006)。顶山盐池组底部动物群中具有泉头沟动物群中特有的沙鼠类和Paracricetulus schaubi,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生态环境:比通古尔动物群的生态环境更为干旱和开阔(邱铸鼎,2001b)。顶山盐池组上部层位中产出有一枚很可能为贺风三趾马Hipparion(Plesiohipparion) houfenense的下臼齿、不能鉴定的犀类、长鼻类的牙齿残片和鸵鸟蛋片。贺风三趾马在中国的生存时期为保德期至游河期(或榆社期)(邱占祥等,1987)。新近,对2008年夏季采集的小哺乳动物的初步鉴定表明,顶山盐池组上部层位的时代不会晚于晚中新世的最晚期。因此顶山盐池组上部含化石层位的时代可能为晚中新世晚期,顶山盐池组的时代应该为中中新世中期至晚中新世晚期。文内的测量数据,若无特殊说明,均为:齿冠长度×宽度;单位为毫米(mm)。古仓鼠属Cricetodon Lartet,1851弗尔克古仓鼠(新种)Cricetodon volkeri sp.nov. (图3A-D)种的特征M1的前边尖仅轻度二分,具短的前纵脊外距。M1、M2的前尖后刺弱或缺失,后脊舌端与后边脊的中部相交。M1可能仅具三齿根。上下颊齿的横脊近于横向伸展,上臼齿的内脊和下臼齿的下外脊近于前后方向伸展。名称由来纪念已故德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Volker Fahlbusch教授对仓鼠类化石研究的重大贡献。正型标本左M1(IVPP V 15621.1);2.93×1.98。副型标本右M1前段(V 15621.2)和一枚未经磨蚀的右M2(V 15621.3;2.25×2.05)。模式地点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顶山盐池西北XJ 200613地点。归入标本左m2(V 15622;2.27×1.71,齿冠的最大高度在舌侧下后尖处,为1.32 mm)。XJ 200617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缘 中新世 顶山盐池组 哺乳动物
下载PDF
沥青对储集层物性及油气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世加 范小军 +2 位作者 路俊刚 王绪龙 费安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6,共7页
沥青类似于充填在储集层孔隙中的胶结物及自生黏土,使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急剧降低,非均质性增强,甚至可改变后期油气的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东部三台—北三台地区为例,通过含沥青储集层有机溶剂浸泡前后的物性对比实验,分析该区储... 沥青类似于充填在储集层孔隙中的胶结物及自生黏土,使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急剧降低,非均质性增强,甚至可改变后期油气的富集规律。以准噶尔盆地东部三台—北三台地区为例,通过含沥青储集层有机溶剂浸泡前后的物性对比实验,分析该区储集层沥青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沥青多的储集层浸泡后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增大,不含沥青的储集层浸泡后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较小,说明储集层中的沥青对储集层物性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砂岩中沥青和原油分布及成熟度差异说明,沥青导致后期的油气难以再进入该储集层,只能运移到含沥青少或无沥青充填的储集层中,从而影响该区油气富集规律。准噶尔盆地东部三台—北三台地区勘探应避开沥青分布带,寻找填隙物少、砂质较纯的储集层,这类储集层更利于后期油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储集层物性 油气富集 三台—北三台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睡鼠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文裕 叶捷 +1 位作者 毕顺东 孟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2,84,共7页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富蕴县境内乌伦古河北岸铁尔斯哈巴合北的原乌伦古河组中发现了中国境内迄今为止最早的睡鼠化石Glirulus sp和Gliridae gen-et sp. indet。前者以三枚臼齿M2、M3和ml为代...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富蕴县境内乌伦古河北岸铁尔斯哈巴合北的原乌伦古河组中发现了中国境内迄今为止最早的睡鼠化石Glirulus sp和Gliridae gen-et sp. indet。前者以三枚臼齿M2、M3和ml为代表,后者仅拥有一枚P4。依共生动物群的组成和性质其时代应为晚渐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晚渐新世 睡鼠 化石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夏红北断裂带结构及其封闭差异性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孔友 李思远 +2 位作者 裴仰文 郭文建 刘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6-912,共7页
断裂不仅是一个面,有时能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体,可划分为多个单元,不同结构单元封闭机理不同,评价方法也应存在差异。在大量岩心观察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红北断裂在平面上划分为东、西两段,剖面上划分为滑动... 断裂不仅是一个面,有时能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体,可划分为多个单元,不同结构单元封闭机理不同,评价方法也应存在差异。在大量岩心观察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红北断裂在平面上划分为东、西两段,剖面上划分为滑动破碎带与诱导裂缝带两个结构单元。滑动破碎带受挤压、扭动、研磨强烈,岩石碎裂化、岩粉化严重,故采用断面应力、涂抹作用、充填作用定量评价其封闭性;诱导裂缝带岩石破碎较弱,裂缝发育,致密性差,孔渗性好,易受后期流体作用,故利用薄片与扫描电镜分析技术,采用成岩胶结作用或原油稠化作用评价其封闭性。结果表明:夏红北断裂滑动破碎带封闭性西段好于东段;诱导裂缝带西段为矿物胶结封闭,而东段为原油稠化充填,封闭较晚。镜下鉴定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表明:夏红北断裂至少发生3期大规模的流体活动,其中第一期为地层水活动,第二期、第三期流体活动伴随油气运移作用。故断裂带的封闭性是多期流体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破碎带 诱导裂缝带 断层封闭性 夏红北断裂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一刺猥岩骨形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孟津 叶捷 +1 位作者 吴文裕 毕顺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0-308,345,共9页
详细描述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陡坎晚渐新世一刺猬的耳区岩骨结构。晚渐新世地层为该地区的新发现,描述的刺猬岩骨有以下特征:岬内侧面具岩骨前鼓突,腹面具岬动脉与镫骨动脉留下的沟痕,岩骨后鼓突发育并掩盖蜗窗,... 详细描述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陡坎晚渐新世一刺猬的耳区岩骨结构。晚渐新世地层为该地区的新发现,描述的刺猬岩骨有以下特征:岬内侧面具岩骨前鼓突,腹面具岬动脉与镫骨动脉留下的沟痕,岩骨后鼓突发育并掩盖蜗窗,弓形小窝深大,乳状小突发育。岩骨的某些特殊特征可以用来鉴定某些哺乳动物类群,因此具有系统分类及生物地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缘 渐新世 刺猬岩骨
下载PDF
Paraceratherium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叶捷 孟津 吴文裕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Paraceraterium sui sp.nov. is represented by a lower jaw collected at Loc.20004 (46°35.779′N , 87°43.818′E) of Saerduoyila, Halamagai Village, Fuhai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new specie... Paraceraterium sui sp.nov. is represented by a lower jaw collected at Loc.20004 (46°35.779′N , 87°43.818′E) of Saerduoyila, Halamagai Village, Fuhai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new species is similar to the type species of the genus, P. bugtiense , in general morphology of the mandible and teeth, but differs from the latter in larger size, the proportionally deeper horizontal ramus, the more anteroventrally curved symphysis and the much deeper trenched dorsal surface of symphysis. The associated small mammals indicates an age of Late Oligocene. The occurrence of Para ceratherium sui demonstrates that the genus Paraceratherium erected by Forster Cooper, based on the lower jaw from Pakistan, is a valid taxon different from Indricotheriu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ceratherium 新疆 准噶尔盆地 晚渐新世 副巨犀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89
10
作者 雷振宇 卞德智 +2 位作者 杜社宽 蔚远江 马辉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广泛发育二叠纪侏罗纪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等砾质粗碎屑沉积。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因和分布与同期的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从二叠纪侏罗纪,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扇体规模逐渐变小。在平面上,构造活动的位移导致了扇体...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广泛发育二叠纪侏罗纪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等砾质粗碎屑沉积。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因和分布与同期的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从二叠纪侏罗纪,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扇体规模逐渐变小。在平面上,构造活动的位移导致了扇体的迁移,反映出构造活动对扇体分布的控制。总体来看,百口泉夏子街地区构造活动性最强,延续时间最长,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叠置程度高且迁移明显;在车拐—克拉玛依地区,活动性较弱,形成的扇体规模小,叠置程度差且迁移小。油气聚集主要受到断裂构造和扇体的控制。由于断裂活动(迁移)规律的不同,导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扇体的发育特征也不同,从而造成了不同构造带(部位)油气藏分布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断裂活动 扇体迁移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2 位作者 朱蓉 杨海波 王绪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7,共4页
地下水矿化度、常规离子参数和组合参数分析表明,由于受大气水下渗淡化、泥岩压实排水淡化、越流(越流—蒸发)浓缩和黏土矿物脱水淡化等因素的影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下水化学具有垂直分带和平面分区的分布特征:①纵向上,随埋深增加,... 地下水矿化度、常规离子参数和组合参数分析表明,由于受大气水下渗淡化、泥岩压实排水淡化、越流(越流—蒸发)浓缩和黏土矿物脱水淡化等因素的影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下水化学具有垂直分带和平面分区的分布特征:①纵向上,随埋深增加,地下水化学高值带和低值带相间出现,同时,受古水文地质旋回的控制明显,处于不同沉积旋回之间的地层水往往受大气水下渗而淡化;②平面上,西北缘大气水下渗强烈,浅层侏罗系地下水淡化明显,随着埋深增加和封闭条件的改善,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水逐渐浓缩,水型也逐渐变成代表水文地质封闭环境良好的CaCl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 地下水 化学性质 纵向 横向 分布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晚渐新世两种啮形类耳区的形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津 吴文裕 +1 位作者 叶捷 毕顺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53,T007,共12页
Two petrosals from the Late Oligocene of the northern Junggar Bas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are assigned to ?Yindirtemys and ?Sinolagomys or Desmatolagus based on sizes and morphol... Two petrosals from the Late Oligocene of the northern Junggar Bas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are assigned to ?Yindirtemys and ?Sinolagomys or Desmatolagus based on sizes and morphologies. The unit formed by a fused bulla and petrosal, the spongy bullar wall and the anterior position of the entrance for the stapedial artery into the tympanic cavity indicate that petrosal A is most likely from an ochotonid. Absence of grooves and formina for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round the promontorium suggests petrosal B probably belongs to the ctenodactylid Yindirtemys. If the identifications are confirmed, these specimens represent the first records of ear regions in the two tax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缘 晚渐新世 啮形类岩骨
下载PDF
沥青充填对储集层储集性能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世加 杨国平 +2 位作者 路俊刚 陆林超 陈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3,共3页
在三台—北三台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储集层中发现大量高密度的稠油和沥青,它们充填于储集层的孔隙中,占据了大孔隙,降低了孔隙连通率,使后期生成的原油难以进入孔隙,难以形成规模较大和产量较高的油藏。有机溶剂抽提前后的物性对比实验表... 在三台—北三台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储集层中发现大量高密度的稠油和沥青,它们充填于储集层的孔隙中,占据了大孔隙,降低了孔隙连通率,使后期生成的原油难以进入孔隙,难以形成规模较大和产量较高的油藏。有机溶剂抽提前后的物性对比实验表明,沥青对储集层物性有很大影响,9个样品的孔隙度测定值最大增加21.5%,平均增加约13.4%,7个样品的渗透率测定值最大增加121.50×10-3μm2,平均增加约31.99×10-3μm2.指出今后寻找高产油层,除考虑构造因素外,还应结合沉积相和储集层的研究成果,尽量避开含沥青较多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东部 三台-北三台 储集层 沥青 物性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早中新世的Metexallerix一新种 被引量:7
14
作者 毕顺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0-155,共16页
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索索泉组的 Metexallerix junggarensis sp. nov。该种在形态上较兰州早中新世的M.gaolanshanensis原始,较蒙古早渐新世三达河组的Exallerix... 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索索泉组的 Metexallerix junggarensis sp. nov。该种在形态上较兰州早中新世的M.gaolanshanensis原始,较蒙古早渐新世三达河组的Exallerix hsandagolensis进步。其亲缘关系与亚洲的短面猬类较近,而与北美的短面猬类较远。应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分析了短面猬亚科各属间及其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短面猬亚科为一个单系类群。依据新种的进化水平,索索泉组动物群的时代应晚于三达河动物群,而早于兰州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北缘 早中新世 短面猬亚科 新种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白垩系储层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进雍 冀冬生 +2 位作者 吴见 庞志超 吴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3-582,共10页
随着准南前陆中生界油气勘探持续突破,构造解析与储层评价越来越重要,与二者密切相关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却鲜有涉及。针对准南前陆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白垩系岩芯、测井、地震资料现状,结合三轴岩石力学实验和三维岩石力学反演方法,明确... 随着准南前陆中生界油气勘探持续突破,构造解析与储层评价越来越重要,与二者密切相关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却鲜有涉及。针对准南前陆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白垩系岩芯、测井、地震资料现状,结合三轴岩石力学实验和三维岩石力学反演方法,明确研究区岩石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动、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均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岩石力学参数受岩性变化控制,白垩系清水河组下部与侏罗系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八道湾组杨氏模量较高、泊松比较低,白垩系清水河组上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杨氏模量较低、泊松比较高;随着杨氏模量增加、泊松比降低,岩石抗压强度增加。基于高泉地区岩石力学参数反演结果表明,杨氏模量越大、泊松比越小,裂缝发育指数越高,越容易形成裂缝。白垩系清水河组上部、侏罗系三工河组裂缝发育指数小于0.4,裂缝不发育、油气显示差;白垩系清水河组下部、侏罗系西山窑组与头屯河组裂缝发育指数大于0.4,裂缝发育、油气显示好,因此此研究成果对研究区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参数 裂缝 侏罗系 白垩系 准噶尔盆地 北天山
下载PDF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构造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邵雨 陈伟 张伯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干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干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山前带 地震剖面 断裂带 复杂构造 构造解析 推覆 准噶尔盆地南缘 构造带 传递过程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早中新世的刺猬化石 被引量:5
17
作者 毕顺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51,85,共9页
记述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早中新世索索泉组的两种双猬化石: Amphechinus hohlini sp, nov.和A cf. A. minimus在大小和 12> c> p2等形态 上与甘肃塔朋布鲁克晚渐新世的... 记述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早中新世索索泉组的两种双猬化石: Amphechinus hohlini sp, nov.和A cf. A. minimus在大小和 12> c> p2等形态 上与甘肃塔朋布鲁克晚渐新世的A.kansuensis相似,但其p2其p2与p4之间没有齿缺,颏孔的位置在p4的后齿根之下,下颌在p4~ml的下部较为平直,与后者有明显的差异。 A.bohlini的材 料较多,根据其个体的变异范围,有助于澄清对A. kansuensis与A. minimus的认识。另外,A. bohlini在确定地层时代方面也有潜在的意义。 A. cf. A. minimus的尺寸以及il、p4和ml的 形态都与A,minimus接近,但其水平支略粗壮,颏孔位置较靠后,位于ml前根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早中新世 索索泉组 刺猬科 化石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严叔澜 陈绵琨 +1 位作者 朱振道 刘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紧邻北天山造山带前缘,受北天山造山系逆冲构造作用的影响,区内构造变形十分强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证实,该区逆掩推覆构造现象普遍,阿什里地区头屯河构造西侧较大范围的石炭系露头为逆冲推覆、遭受剥蚀...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紧邻北天山造山带前缘,受北天山造山系逆冲构造作用的影响,区内构造变形十分强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证实,该区逆掩推覆构造现象普遍,阿什里地区头屯河构造西侧较大范围的石炭系露头为逆冲推覆、遭受剥蚀后残留的外来岩块。结合前人对准南地区侏罗纪沉积演化、盆地格局和三叠系、侏罗系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分析研究成果,笔者建议对准南地区盆地边界南扩,以侏罗系分布范围划定盆地南界。除前人普遍认识到北天山前缘存在三排背斜构造带之外,证实紧靠北天山盆山结合部还存在一排以头屯河背斜为代表的背斜构造带,对提升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阿什里 逆掩推覆构造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前陆冲断带构造恢复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峰 侯树杰 +3 位作者 刘如红 夏斌 袁亚娟 万志峰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2期46-51,共6页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大等原因,故对该区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与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一直不能深入进行,因而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针对以上症结所在,从技术层面提出了更好的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恢复的方法,进而为深刻认识该区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等提供了依据。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的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挤压—伸展—挤压三期构造运动,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其中,晚二叠世存在一个小幅度的快速挤压期,而三叠纪为整个构造演化中最强烈的构造挤压时期,其对该区构造演化及构造格架形成与油气运聚成藏等均具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演化历史恢复 前陆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山前主要勘探目的层沉积格架 被引量:6
20
作者 哈丽娅 喻春辉 +1 位作者 热依汗古丽 郑振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6-479,共4页
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沉积相及其展布分析,建立了研究区主要勘探目的层的沉积相模式,恢复了其沉积演化历史,预测了研究区生、储油有利相带。作者认为研究区第一排背斜带,尤其是齐古背斜以东的侏罗系及其以下地层中储集层发育... 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沉积相及其展布分析,建立了研究区主要勘探目的层的沉积相模式,恢复了其沉积演化历史,预测了研究区生、储油有利相带。作者认为研究区第一排背斜带,尤其是齐古背斜以东的侏罗系及其以下地层中储集层发育,且埋藏相对较深,有利于以侏罗系低水位体系域砂岩作为储集层,以高水位体系域泥岩为盖层,以二叠系和侏罗系为烃源层的油藏的形成;第二排、第三排背斜带第三系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浅湖相砂体发育,且有塔西河组和安集海河组泥岩作区域盖层,是第三系油气藏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沉积相 烃源岩 储集层 沉积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