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曲地理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兆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7,共4页
我国有庞大的戏曲体系。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丰富,语言复杂,历史悠久,是我国戏曲种类繁多的原因。1984 年普查全国有360 个剧种。其中,跨省区的大剧种9 个。除京剧分布于全国以外,多数剧种有专门的分布地域。南柔北... 我国有庞大的戏曲体系。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丰富,语言复杂,历史悠久,是我国戏曲种类繁多的原因。1984 年普查全国有360 个剧种。其中,跨省区的大剧种9 个。除京剧分布于全国以外,多数剧种有专门的分布地域。南柔北刚是我国戏曲艺术的主要地域差异。我国戏剧艺术既有复杂性一面,又有统一性一面。统一性的表现是“有无统一”的哲理观,高度综合的艺术内涵,丰富多彩的表演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柔北刚 民间小戏 剧种体系 中国 戏曲地理
下载PDF
论北曲声律体系的成熟与文人对民间腔调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萍 黄振林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依字声行腔"的传统曲唱建立了声韵基础,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等将曲韵、曲谱、声乐、唱论等纳入戏曲音韵学体系,促进北曲更加成熟。明代的曲学变迁以何良俊推崇北音和沈璟强调音律为主体,徐渭、王骥德... 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依字声行腔"的传统曲唱建立了声韵基础,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等将曲韵、曲谱、声乐、唱论等纳入戏曲音韵学体系,促进北曲更加成熟。明代的曲学变迁以何良俊推崇北音和沈璟强调音律为主体,徐渭、王骥德力挺南曲民间声腔,祁彪佳单立"杂调"一品,构成了明清传奇南北对峙、"官腔"、"诸腔"、"北腔"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词乐雅唱"与"剧曲俗唱"矛盾冲突,并形成了"依字行腔"和"以腔传字"的痛苦扭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曲 南戏 声腔 传奇 《中原音韵》 《太和正音谱》
下载PDF
略论梁辰鱼之考订元剧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国韬 禤颖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3-67,95,共5页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在杂剧《红线女》的创作上,此剧为《浣纱记》的创作奠定了...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在杂剧《红线女》的创作上,此剧为《浣纱记》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辰鱼 元剧 北曲 昆腔 红线女 妇女观念
下载PDF
《张协状元》编成年代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南北曲先熟”之争 被引量:2
4
作者 武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3-67,共5页
北杂剧与南戏的先熟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南北曲中谁先产生了较成熟的作品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两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张协状元》的编成年代。通过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特别是通过对比《永乐大典》与各个曲谱以... 北杂剧与南戏的先熟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南北曲中谁先产生了较成熟的作品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两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张协状元》的编成年代。通过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特别是通过对比《永乐大典》与各个曲谱以及莆仙戏《张协状元》,对《张协状元》的版本和流传问题进行梳理,从曲牌个案研究、南北同名剧目研究等方向探索《张协状元》编成年代研究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协状元》 困境 出路 南北曲 先熟
下载PDF
黔北傩戏神谱的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德盛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黔北傩戏是极有研究价值的"农民戏剧"。其神谱的和合性集中表现在以巫术为底色,以道教为主体,结合儒佛思想及其表现形式,融合巴楚和多民族文化基调,形象地反映了黔北人质朴、务实、守成性格形成的文化渊源,同时又深刻地彰显... 黔北傩戏是极有研究价值的"农民戏剧"。其神谱的和合性集中表现在以巫术为底色,以道教为主体,结合儒佛思想及其表现形式,融合巴楚和多民族文化基调,形象地反映了黔北人质朴、务实、守成性格形成的文化渊源,同时又深刻地彰显了黔北人民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共同超越的历史意蕴,对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傩戏 神谱 和合
下载PDF
高阳县北方昆曲艺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克利 杨兴斌 《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阳县北方昆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阳县北方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阳县北方昆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阳县北方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对高阳县北方昆曲的研究,有利于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阳县 北方昆曲 艺术
下载PDF
元代戏曲南北交融成因新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笑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2-26,共5页
蒙元灭南宋打破了南北分立局面,为南北戏曲交融创造了条件。北方文化随大量南迁北人传播到南方,大运河改道带来了交通便利,印刷技术进步产生了大量精美戏曲唱本,元代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民族认同感增强,这些因素对南北方戏曲交融有极大... 蒙元灭南宋打破了南北分立局面,为南北戏曲交融创造了条件。北方文化随大量南迁北人传播到南方,大运河改道带来了交通便利,印刷技术进步产生了大量精美戏曲唱本,元代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民族认同感增强,这些因素对南北方戏曲交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戏曲融合进程由此开启,元代戏曲繁荣的时代到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戏曲 大运河 多元文化 印刷出版业 南北戏曲交融
下载PDF
苏北柳琴戏与淮海戏的传承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1-43,共3页
柳琴戏与淮海戏本为同一剧种拉魂腔,是苏北地区具有乡土气息、影响广泛的一种地方戏,最初它们的剧目、词体、曲调十分相似。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以淮阴、海州方言为主,创造了男腔基本调[东方调],创用了[小丑调],发展创作了[紧拉慢唱]、... 柳琴戏与淮海戏本为同一剧种拉魂腔,是苏北地区具有乡土气息、影响广泛的一种地方戏,最初它们的剧目、词体、曲调十分相似。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以淮阴、海州方言为主,创造了男腔基本调[东方调],创用了[小丑调],发展创作了[紧拉慢唱]、[导板]等新的唱腔板式;在表演上,学习京剧的基本功训练方式,不断吸收京剧、锡剧、越剧、淮海琴书、徽剧、海州童子戏等姊妹艺术的营养。柳琴戏以徐州枣庄方言为主,强化了柳琴的主导地位,定腔定谱、创立新腔、改良乐器、丰富伴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苏北 拉魂腔 柳琴戏 淮海戏
下载PDF
民间戏曲与多重话语的影像构建——以赵冬苓《北方有佳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董艳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5-99,107,共6页
电视剧《北方有佳人》出自“主旋律”大户金牌编剧赵冬苓之手。此剧不仅用镜头艺术将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戏曲艺术的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展示出来,而且将主流话语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精英文化所探求的人类灵魂与生存意义的哲学思考,连... 电视剧《北方有佳人》出自“主旋律”大户金牌编剧赵冬苓之手。此剧不仅用镜头艺术将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戏曲艺术的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展示出来,而且将主流话语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精英文化所探求的人类灵魂与生存意义的哲学思考,连同遵循大众话语的快乐叙事原则有机融合,努力实现一种和谐的叙事平衡,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品牌,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冬苓 《北方有佳人》 民间戏曲 多重话语
下载PDF
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泗州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小舒 王善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9-23,共5页
泗州戏是安徽主要的剧种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乃至传承都与皖北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泗州戏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皖北地方特色方言俗语,具有朴质生动、贴近民生的特点,极富乡土气息。泗州戏对皖北地区的物质生活民俗现象、社会生活民俗现象... 泗州戏是安徽主要的剧种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乃至传承都与皖北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泗州戏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皖北地方特色方言俗语,具有朴质生动、贴近民生的特点,极富乡土气息。泗州戏对皖北地区的物质生活民俗现象、社会生活民俗现象、精神生活民俗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所以可视为研究皖北民俗风土人情的形象资料。皖北地区是泗州戏赖以生存的土壤,它赋予泗州戏独特的民俗风格,只有立足于本土民俗文化,泗州戏才能结出灿烂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 民俗文化 泗州戏 剧种
下载PDF
古典曲论中“重北轻南”现象之考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浦晗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42-152,共11页
"重北轻南"是中国古典曲论中长期存在的观念,它肇始于戏曲理论形态形成的初期,并伴随着戏曲理论的发展而演进、成熟与转型。"重北轻南"思维形成的原因,除了因南戏本身粗糙的艺术形式遭文人冷遇之外,元杂剧在曲史中... "重北轻南"是中国古典曲论中长期存在的观念,它肇始于戏曲理论形态形成的初期,并伴随着戏曲理论的发展而演进、成熟与转型。"重北轻南"思维形成的原因,除了因南戏本身粗糙的艺术形式遭文人冷遇之外,元杂剧在曲史中的"元典"地位以及戏曲自身审美风格的嬗变也与此紧密相关,此外早期的南北文艺批评方式、元代的民族政策以及明清的学风等多种因素都对其产生了影响。这种"重北轻南"观念也直接且深刻地影响了古代的南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曲论 古代南戏研究 元杂剧 “重北轻南”
下载PDF
论南北曲唱的“字腔”与“过腔” 被引量:2
12
作者 解玉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7,共6页
南北曲(昆曲)唱都是“依字声行腔”,理解“字腔”为曲唱之关键”然而曲唱都是“歌咏言”曼声而歌,“字腔”本身并不能构成旋律的全部,故“字腔”与“字腔”间不能不有过渡、连接性质的“过腔”。从理论上说,"字腔”宜实、“过腔”... 南北曲(昆曲)唱都是“依字声行腔”,理解“字腔”为曲唱之关键”然而曲唱都是“歌咏言”曼声而歌,“字腔”本身并不能构成旋律的全部,故“字腔”与“字腔”间不能不有过渡、连接性质的“过腔”。从理论上说,"字腔”宜实、“过腔”宜虚,或者“字腔重,过腔婉”。但具体到曲唱实际,“字腔”“过腔”唱也常常并非划然可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唱者变通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南北曲唱 字腔 过腔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皖北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宏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皖北地方戏曲我国著名的剧种之一,更是安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皖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思想,是其智慧的宝贵结晶,不仅展现了皖北地区的民俗特色,同时也蕴藏着我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社... 皖北地方戏曲我国著名的剧种之一,更是安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皖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思想,是其智慧的宝贵结晶,不仅展现了皖北地区的民俗特色,同时也蕴藏着我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社会、不同思想浪潮,对皖北地方戏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阻碍,怎样有效传承与推动皖北地方戏曲的发展,成为了当前该地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市场经济条件,分析了当前皖北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所遇到的困境,针对具体现状,通过积极改革、创新内容形式,重视教育、培养有效人才,明确需求、稳固拓展阵地三个维度,提出了促进皖北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皖北地方戏曲 传承发展 现状 有效路径
下载PDF
创建东北本土戏曲剧种的历史进程(中)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世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文首次全面翔实地论述了东北本土戏曲剧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艺术成就及剧种特色,分析了历史上东北何以未能产生自己剧种的种种原因以及多数外来剧种难以在东北存活的具体原因,足以使人们综合了解东北本土戏曲剧种的完整面貌。
关键词 本土剧种 南花北移 三位一体 梅花奖 文华奖 天下第一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川北灯戏视觉化设计传播
15
作者 袁征博 《艺术生活》 2020年第6期71-74,共4页
川北灯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历史和民俗文化特色,是川北代表性的戏剧文化资源。文章结合实践阐述如何以视觉化设计的方式解读和诠释川北灯戏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并突出表现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北灯戏 视觉化设计 传播
下载PDF
佛山北帝诞的粤剧酬神戏与祖庙屋脊公仔
16
作者 关晓辉 《美育学刊》 2018年第2期79-82,共4页
北帝诞的粤剧酬神戏和祖庙屋脊公仔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共存于一个宗教空间中,皆以坊间百姓所熟悉和喜爱的折子戏为题材。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两种艺术的功能都是敬神,其主体"观众"是北帝。不过,从两种艺术的相互... 北帝诞的粤剧酬神戏和祖庙屋脊公仔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共存于一个宗教空间中,皆以坊间百姓所熟悉和喜爱的折子戏为题材。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两种艺术的功能都是敬神,其主体"观众"是北帝。不过,从两种艺术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的一些细节设计来看,它们又显出对神祇以外的"观众"的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北帝诞 粤剧酬神戏 屋脊公仔 观众
下载PDF
清中晚期江南十番与南北戏曲曲艺环流考论
17
作者 裴雪莱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清中晚期是全国戏剧戏曲等艺术形式发生深刻转变的重要时期。兴起于民间、晚明已趋活跃的江南十番得到明清文人诸多描述,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且与戏剧演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江南十番从演出人才、演出曲目到伎艺传承等诸多方面与北... 清中晚期是全国戏剧戏曲等艺术形式发生深刻转变的重要时期。兴起于民间、晚明已趋活跃的江南十番得到明清文人诸多描述,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且与戏剧演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江南十番从演出人才、演出曲目到伎艺传承等诸多方面与北京宫廷等演出场域形成南北环流。在戏曲曲艺生态共同体的视角下,对江南及宫廷等南北十番演出情况的考述,深入探考南北曲艺环流下的地方曲艺发展形态,重新审视清代戏曲曲艺生态场域及历史进程,显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晚期 江南 十番 南北 戏曲曲艺 环流 考论
下载PDF
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伟 《平原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即对这两个历史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发展 杂剧音乐 曲牌 宫调 宋朝 明朝 清朝
下载PDF
民族典籍英译中“文化话语权”的研究——以《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英译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符霄婷 祝远德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北路壮剧真实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堪称壮族人民文化艺术的魁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输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而民族文化的输出处于弱势的地位。北路壮剧英译的相关研究的展开,有利于向西方读者更好地传播壮文化... 北路壮剧真实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堪称壮族人民文化艺术的魁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输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而民族文化的输出处于弱势的地位。北路壮剧英译的相关研究的展开,有利于向西方读者更好地传播壮文化,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的冲击,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话语权。适度异化和阐释的翻译方法是获取文化话语权,确保民族文化"传真",彰显民族特色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话语权 北路壮剧 英译
下载PDF
崇北抑南:焦竑的戏曲思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
戏曲艺术发展至明代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南曲声腔盛行于大江南北,而北曲杂剧在南曲迅猛发展的冲击之下,呈消歇之势,并最终在万历年间成为绝响。然而,在这个由北而南总的发展趋势之中,焦竑却在其依经论乐思想的主导下,一主北曲,从而... 戏曲艺术发展至明代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南曲声腔盛行于大江南北,而北曲杂剧在南曲迅猛发展的冲击之下,呈消歇之势,并最终在万历年间成为绝响。然而,在这个由北而南总的发展趋势之中,焦竑却在其依经论乐思想的主导下,一主北曲,从而对晚明南曲尚辞藻、黜本色的流弊有所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竑 戏曲思想 崇北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