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ir Mass Based Approach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pring Season Synop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ortheast United States 被引量:1
1
作者 Rebecca Zander Andrew Messina Melissa Godek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3年第3期408-419,共12页
The Northeast United States spring is indicative of major meteor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nge though the seasonal boundaries are difficult to define and may even be changing with global climate warming. This research... The Northeast United States spring is indicative of major meteor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nge though the seasonal boundaries are difficult to define and may even be changing with global climate warming. This research aims to obtain a synoptic meteorological definition of the spring season through an assessment of air mass frequency over the past 60 years. The validity of recent speculations that the onset and termination of spring have changed in recent decades with global change is also examined. The Spatial Synoptic Classification is utilized to define daily air masses over the region. Annual and seasonal baseline frequencies are identified and their differences are acquired to characterize the season. Seasonal frequency departures of the early and late segments of the period of record are calculated and examined for practical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daily boundaries of early and late spring are also isolated and assessed across the period of record to identify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season’s initiation and termination through tim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rtheast spring season is dominated by dry air masses, mainly the Dry Moderate and Dry Polar types. Prior to 1975, more polar air masses are detected while after 1975 more moderate and tropical types are identified. Late spring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variability in all moist air mass frequenci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rom a synoptic perspective, the season is dry through time but modern springs are also warmer than those of past decades and the initiation of the season is likely arriving earlier. The end of the season represents more variable day-to-day air mass conditions in modern times than detected in past dec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Mass SPRinG SEASON northeast united states Spatial SYNOPTIC Classification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悦欣 韩宝明 李得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城际铁路与区域铁路、市郊铁路和捷运系统以及连接枢纽,各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明确,线路参数与服务需求相匹配,通过交通枢纽可以便捷换乘。另外,美国也针对各城市群进行整体...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城际铁路与区域铁路、市郊铁路和捷运系统以及连接枢纽,各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明确,线路参数与服务需求相匹配,通过交通枢纽可以便捷换乘。另外,美国也针对各城市群进行整体轨道交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对比我国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现状提出建议:亟需确立结构完整和功能明确的系统框架,并以城市群为对象进行统一规划与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多层次 轨道交通 美国东北部
下载PDF
美国丹佛樱桃溪生态廊道人工修复成功案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蕴一 刘畅 +1 位作者 郭崇 谭艳萍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3期41-43,共3页
文章根据笔者在美国丹佛市考察期间的部分见闻整理而成,通过现场观察和资料收集,对丹佛樱桃溪生态廊道人工修复工程项目做了全面介绍,其中社会参与、财务公开、科普宣传及坡面治理等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 生态廊道 人工修复 樱桃溪 美国
下载PDF
争夺中国东北:1900至1903年的美国对俄外交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卫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6,共7页
190 0年至 190 3年俄国占据中国东北期间 ,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 ,与俄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争夺。美国积极利用英国和日本施加于俄国的压力 ,与俄国暗中展开谈判。其间 ,美国以牺牲中国权益包括“中国完整”为诱饵 ,诱使... 190 0年至 190 3年俄国占据中国东北期间 ,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 ,与俄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争夺。美国积极利用英国和日本施加于俄国的压力 ,与俄国暗中展开谈判。其间 ,美国以牺牲中国权益包括“中国完整”为诱饵 ,诱使俄国同意美国在东北“利益均沾”。由于列强争夺态势的复杂性及利益的不可调和性 ,美俄谈判无果。最后美国逐渐转向支持日本对俄开战的政策。整个过程说明了美国对华“门户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俄国 中国 东北地区 门户开放
下载PDF
战后初期美国在中国东北的情报活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惠宇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战后初期,美国为实现其远东战略,将中国东北作为其情报战的重要场所,派出大量情报人员,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建立起间谍网络。美国在东北的情报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专业情报组织派遣专业情报人员进行活动;其二是由美国外交人员进行情报... 战后初期,美国为实现其远东战略,将中国东北作为其情报战的重要场所,派出大量情报人员,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建立起间谍网络。美国在东北的情报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专业情报组织派遣专业情报人员进行活动;其二是由美国外交人员进行情报的搜集与报告。这一时期美国获取情报的主要目标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活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美国制定对苏政策、对华政策提供依据,服务于冷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华情报 中国东北 冷战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朝鲜核危机的背景和缘起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晓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28-34,共7页
朝鲜核危机是冷战后主导美朝关系,并深刻影响朝鲜半岛安全和东北亚地区稳定局势的最大因素。朝鲜核危机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朝鲜半岛在二战后的南北分裂,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战后南北双方持续四十几年的"冷和平... 朝鲜核危机是冷战后主导美朝关系,并深刻影响朝鲜半岛安全和东北亚地区稳定局势的最大因素。朝鲜核危机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朝鲜半岛在二战后的南北分裂,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战后南北双方持续四十几年的"冷和平"状态,是朝核危机的深层次背景因素。表面上看,朝鲜核危机是由于"核扩散"而引发的,但是,透过朝核危机的表象,朝鲜核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冷战后朝鲜半岛安全格局发生的变化与朝美关系僵化不变的矛盾对立,是"此变"与"彼不变"对立冲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核危机 核扩散 东北亚 朝鲜 美国
下载PDF
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对东北亚政局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晶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6-43,共8页
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进行第四次核试验。朝鲜此次核试验引发了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再次紧张,随着朝鲜核能力的提升,韩日对美国在安全方面的诉求不断上升,同时美国也因其盟国安全受到威胁而加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美韩决定在朝鲜半... 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进行第四次核试验。朝鲜此次核试验引发了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再次紧张,随着朝鲜核能力的提升,韩日对美国在安全方面的诉求不断上升,同时美国也因其盟国安全受到威胁而加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美韩决定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美日韩在安全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对中韩关系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平衡,使东北亚地区陷入核威胁和地区安全失衡的双重安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第四次核试验 “萨德”反导系统 美日韩安全合作 东北亚局势
下载PDF
经济侵略与利益悖行:日“满”经济集团的构建与美国因应
8
作者 金悦 张诗尧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31-142,共12页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逐渐从自由经济转向国家垄断。在此趋势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筹建日“满”经济集团。对日本而言,这不仅是基于现实的考量,更是长期以来对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诉求的进一步实现。出于...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逐渐从自由经济转向国家垄断。在此趋势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筹建日“满”经济集团。对日本而言,这不仅是基于现实的考量,更是长期以来对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诉求的进一步实现。出于经济及战略利益,美国密切关注日“满”经济集团的动向,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判。虽然日“满”经济集团与美国经济利益、国际立场、外交政策以及反殖民主义传统存在冲突,美国驻中国东北领事也多次建议美国政府应采取实际措施抵制日本,但出于经济、政治上的权衡与考量,加之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等因素,美国则采取了一种消极的抵制政策,最终,日“满”经济集团向更大范围的“日满支”经济集团扩张。美国的“作壁上观”不仅损害了其商业利益,更显露了其决策的矛盾与虚伪。从本质上而言,日“满”经济集团下的日美矛盾是日本推行的大陆政策与美国秉持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分歧与矛盾的集中反映,也为日美最终走向战争埋下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满”经济集团 中国东北 美国因应 “门户开放”政策
下载PDF
东北亚安全格局的新变化与中国对策
9
作者 周永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0,共10页
2010年,东北亚安全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包括日美安保同盟重新定位,"天安"号事件,延岼岛炮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韩国推迟收归军事指挥权,日本民主党政权回归现实主义的对美政策,朝鲜推进核聚变技术,中日撞船事件等。2011... 2010年,东北亚安全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包括日美安保同盟重新定位,"天安"号事件,延岼岛炮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韩国推迟收归军事指挥权,日本民主党政权回归现实主义的对美政策,朝鲜推进核聚变技术,中日撞船事件等。2011年3月的日本核泄露事故又为东北亚的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不仅继续主导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事务,而且,仍在东北亚地区发挥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影响力。除了美国以外,其他东北亚地区各国也都依据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变量。面对复杂的东北亚安全格局,中国必须认识到本国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反对美国舰队演习等问题上当谨慎行事,重视政治大局,维护东北亚的稳定和现状,树立和平发展,公益、道德、正义的国际形象,重视大国关系的协调与合作。今后能否理性对待这类问题,是对中国外交是否具有长远战略的一个重大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日美同盟 中美关系 韩美同盟 朝核问题 福岛核泄漏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东北走廊地区的机场群比较:密度空间与功能分工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蕾 孙伟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4期9-14,共6页
构建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协同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已经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战略下的迫切要求和广泛共识。对美国东北走廊地区机场群的历史演变及其与长三角机场群的现状对比表明:在密度空间上,长三角机场密度显著低于东北... 构建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协同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已经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战略下的迫切要求和广泛共识。对美国东北走廊地区机场群的历史演变及其与长三角机场群的现状对比表明:在密度空间上,长三角机场密度显著低于东北走廊地区,1993年以来东北走廊地区同时经历了机场密度的下降与枢纽机场群的增强;在等级体系上,美国东北走廊地区的城市群与机场群耦合度更高,且耦合关系近30年来保持稳定,长三角存在较为明显的城市群与机场群的不匹配状况;在功能分工上,主要枢纽机场航线重叠是中美机场的共同特征,东北走廊地区国际航线和国内长距离航线的轴辐结构明显、中小机场功能定位差异明显,长三角大中小各类机场则存在航线重叠度高、市场区分度低等情况。最后,对长三角机场群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围绕都市圈的培育和发展,适度增加机场密度;二是注重构建以航空枢纽为中心、与主要都市圈相匹配的多个机场群;三是优化航空网络结构,打造“轴辐结构”,引导机场群各类机场特别是小型机场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美国东北走廊 机场群 密度空间 功能分工
下载PDF
论“萨德”入韩对东北亚地缘局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丹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44-50,共7页
"萨德"作为一款反导武器系统被部署于韩国将对中国国家安全领域造成极大威胁。然而,在其外溢效应之下,中韩关系恶化,韩日关系改善,东北亚原有的政治经济格局受到很大冲击,显然"萨德"入韩的政治经济意义远大于军事意... "萨德"作为一款反导武器系统被部署于韩国将对中国国家安全领域造成极大威胁。然而,在其外溢效应之下,中韩关系恶化,韩日关系改善,东北亚原有的政治经济格局受到很大冲击,显然"萨德"入韩的政治经济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逐渐对东北亚诸多领域产生复杂影响,如朝美获得理论合作空间、韩日意外接近、中日地缘矛盾激化等,随着时间推移,"萨德"对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德” 东北亚 美日韩关系 地缘局势
下载PDF
朝鲜战争前美国的东北亚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德福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二战后不久,世界格局就形成了以美、苏为两极的争霸态势。面对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形势,美国在此举棋不定,实行较为温柔的政策,等待"尘埃落定"。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调整其策略,从而形成了前后政策巨大的反差。
关键词 朝鲜战争 美国东北亚策略 遏制战略
下载PDF
中美朝的三方博弈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13
作者 刘宁 丁建庭 唐亮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博弈一般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有的博弈在一种情况下是零和博弈,在另一种情况下就成了非零和博弈,这一切都取决于博弈的过程。目前,中美朝三方的的博弈正类似于这种博弈关系。中美朝二方博弈正朝着有利于和平的非零和博弈方向发... 博弈一般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有的博弈在一种情况下是零和博弈,在另一种情况下就成了非零和博弈,这一切都取决于博弈的过程。目前,中美朝三方的的博弈正类似于这种博弈关系。中美朝二方博弈正朝着有利于和平的非零和博弈方向发展。东北亚三方的博弈还没有结束,在对弈的过程中还会波澜起伏,何时会有结果也很难预料。但是,有利于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博弈结果应该是妥协与合作,这符合博弈三方的利益,符和东北亚各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方博弈 中美朝 东北亚 地区安全
下载PDF
在东北亚分而治之——现实主义的美国
14
作者 周永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4-18,共5页
美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在东北亚实行分而治之的战略,以使美国的利益最大化。美国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发展和建立了同盟或实质性的同盟关系,同盟之外的中国、俄罗斯与朝鲜被迫建立或发展了战略合作或同盟关系。
关键词 美国 东北亚 分而治之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东北亚地缘安全环境新变化与中国的应对
15
作者 黄凤志 刘勃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3,237,共16页
当前,中国东北亚政治环境复杂严峻,美日韩与朝鲜间的地缘政治博弈依旧,又叠加了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其主要特点是持续对华进行极限施压阻遏中国发展,东北亚地区成为美国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前沿。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 当前,中国东北亚政治环境复杂严峻,美日韩与朝鲜间的地缘政治博弈依旧,又叠加了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其主要特点是持续对华进行极限施压阻遏中国发展,东北亚地区成为美国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前沿。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是一套组合拳,需要借力盟国,建构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地震带”,而日韩采取了随从立场,美日韩战略合作的新动向是《戴维营精神》《戴维营原则》和《协商约定》三份文件的问世,其推动了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阵营化的趋向,东北亚存在着是建构亚洲版北约,还是发展中日韩合作的悖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正在建构针对中国的东北亚地缘安全困境,具有剑指中国和平发展的意蕴,严重威胁中国的东北亚地缘安全。东北亚的安全困境有悖于中国追求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战略利益诉求,但有利于美国推动美日、美韩同盟关系强化,建构亚洲版北约和阻遏中国崛起的图谋。中国能否破解东北亚安全困境最终取决于国际体系变迁和中国和平发展的前景。鉴于此,我们应把握好中美关系元首外交增信释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作用,团结一切爱好和平、主张合作共赢的力量,结成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国际统一战线,适时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同时,我们要努力增强中国护持和平发展战略的国家实力,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东北亚安全战略,稳定东北亚地缘安全环境,坚定维护中国在东北亚的国家安全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地缘政治 安全环境 中国 美国 战略竞争
原文传递
霸权的联盟逻辑:理解中日博弈中的美国行为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巍巍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7,96-97+93-95+128,共10页
如果说霸权国的核心利益就是护持其体系中霸权地位,那么,如果诱发一场针对挑战国的冲突能够更好地维护其国家的根本利益,霸权国可能会选择支持并乐见其依附者对潜在的挑战国发难。日本改变几十年来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默契的根... 如果说霸权国的核心利益就是护持其体系中霸权地位,那么,如果诱发一场针对挑战国的冲突能够更好地维护其国家的根本利益,霸权国可能会选择支持并乐见其依附者对潜在的挑战国发难。日本改变几十年来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默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诱导。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并表明"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步",这明显可能激化中日现有矛盾并引发东北亚各相关国家的不安,同时也表明日本的行为可能导致美国对美日同盟的失控,对此美国以"失望"一词表明其不会在战略上被日本绑架。可见,当前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北亚轮辐体系并非是确保该地区和平与安定的压舱石,可能正好与其宣传的结论相反,其更有可能是在某些条件下促使未来10年内中日之间外交僵化、在夹缝中艰难博弈的催化剂。中国若想改变在未来10年内的中日争端中的被动局面或至少避免美国对日本行为的无限度支持,就必须从提升自身战略力量或依靠结盟来增加制衡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国 霸权联盟 东北亚 中日 美国 体系结构 权力制衡
原文传递
日俄战争期间美国的东北亚政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朋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本文认为,美国在日俄战争期间的东北亚政策仍然是坚持“门户开放”,但是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有了微妙的变化:着重在东北亚推动和构建“均势”格局——挺日、拒俄,建立均势,而不再是前一时期的“追随”欧洲列强,嗣机插足的政策。
关键词 日俄战争 美国 东北亚政策 均势格局
原文传递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近代中美往来照会分类研究——基于美国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报告档案的考察
18
作者 金悦 赵彦昌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3,共8页
照会是近代对外交往中最常用的文书形式。美国国家档案馆藏近代美国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报告档案中含有大量美国领事与中国东北当局的往来照会,这些照会内容丰富,中英文兼备且保存完整,其以外交文书的形式承载了丰富多元的历史内涵,因此具... 照会是近代对外交往中最常用的文书形式。美国国家档案馆藏近代美国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报告档案中含有大量美国领事与中国东北当局的往来照会,这些照会内容丰富,中英文兼备且保存完整,其以外交文书的形式承载了丰富多元的历史内涵,因此具有极高的档案价值。本文通过细致爬梳领事照会档案,从发文方向、语言、事由、涉事方等角度对其进行细致分类,进而从文书体式及历史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将有助于档案学、历史学更好地体认近代照会文书的程式与内容的演变以及其蕴含的深层历史脉络。中美往来照会逐渐由传统的繁复的程式向高效练达的风格演变,也成为中美外交文书和外交观念相互交融与影响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会 领事报告 中国东北 美国
原文传递
欧美国家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的经验和借鉴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坦 《综合运输》 2015年第4期64-67,74,共5页
欧美国家近年来积极规划布局国家物流大通道,并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保证物流大通道的通畅便捷和集约高效,为我国的物流大通道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本研究界定了物流大通道的特征和内涵,介绍了欧盟和美国物流通道的规划与布局,梳理了打通物... 欧美国家近年来积极规划布局国家物流大通道,并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保证物流大通道的通畅便捷和集约高效,为我国的物流大通道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本研究界定了物流大通道的特征和内涵,介绍了欧盟和美国物流通道的规划与布局,梳理了打通物流大通道的主要政策与措施,总结了对我国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大通道 欧盟 美国 政策措施 经验借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