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视角下屋顶绿化应用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1
作者 陈瑜 边晶梅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海绵城市,即在城市内部建立水循环系统,既可以防治洪水,又能修复生态环境,使城市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生态圈。屋顶绿化作为实现海绵城市的途径之一,约占海绵城市工程的1/3。因此,屋顶绿化的建设对雨水的降峰减流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 海绵城市,即在城市内部建立水循环系统,既可以防治洪水,又能修复生态环境,使城市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生态圈。屋顶绿化作为实现海绵城市的途径之一,约占海绵城市工程的1/3。因此,屋顶绿化的建设对雨水的降峰减流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从海绵城市的视角出发,对屋顶绿化的定义、技术和手段进行讨论,并针对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应用建议,旨在推进东北地区的屋顶绿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屋顶绿化 防洪 东北地区
下载PDF
雅安地震和东北洪涝对肇庆市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
2
作者 王小春 林宪平 朱世卫 《特区经济》 2023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2013年的雅安地震和东北洪涝事件对肇庆市入境旅游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借助突发事件后旅游者的心理发展变化曲线,利用双变量ARIMA模型来研究2013年的雅安地震和东北洪涝对肇庆市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借鉴同类事件旅游者心理恢复情况和肇... 2013年的雅安地震和东北洪涝事件对肇庆市入境旅游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借助突发事件后旅游者的心理发展变化曲线,利用双变量ARIMA模型来研究2013年的雅安地震和东北洪涝对肇庆市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借鉴同类事件旅游者心理恢复情况和肇庆入境旅游发展实际情况,笔者分别讨论了恢复期分别为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时间内,雅安地震和东北洪涝对肇庆市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当恢复期为6个月时,肇庆市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率平均降幅为92.50%,入境旅游人数共减少0.98万人次;当恢复期为9个月时,肇庆市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率平均降幅为84.03%,入境旅游人数共减少13.53万人次;当恢复期为12个月时,肇庆市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率平均降幅为78.18%,入境旅游人数共减少21.28万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安地震 东北洪涝 肇庆市 入境旅游人数
下载PDF
近50年东北冷涡异常特征及其与前汛期华南降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7
3
作者 苗春生 吴志伟 +1 位作者 何金海 池艳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9-1256,共8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1~2004年中国160站华南前汛期(5~6月)月平均降水、气温资料、欧洲中心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Reynolds海温资料,对东北冷涡与华南前汛期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定义了一个前汛期东北冷涡强度指数...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1~2004年中国160站华南前汛期(5~6月)月平均降水、气温资料、欧洲中心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Reynolds海温资料,对东北冷涡与华南前汛期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定义了一个前汛期东北冷涡强度指数(NECVI),并研究了前汛期东北冷涡异常年同期东亚季风、西太平洋副高、对流层低层的垂直运动异常特征和前期全球海表温度(SST)的先兆信号,结果表明:前汛期东北冷涡强度与华南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东北冷涡强年,前期东亚冬季风偏弱,同期东亚夏季风异常爆发提前且偏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华南地区低层上升运动发展,降水偏多;东北冷涡偏弱年,前期东亚冬季风偏弱,同期东亚夏季风爆发推迟且偏弱,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华南地区低层下沉运动发展,降水偏少;前汛期东北冷涡与前期中国近海海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前汛期东北冷涡异常强年,前期对应着La Ni^na的成熟阶段或发展阶段,而前汛期东北冷涡异常弱年则对应着El Ni^no的成熟阶段或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 东北冷涡 旱涝
下载PDF
东北地区汛期降水与全球大洋海温异常关系的SVD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冯新 王新 王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7-373,共7页
利用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和英国气象局整编的1950.1~1998.12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格点分辨率2°×2°),采用相关分析和SVD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汛期(7~8月)降水异常与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 利用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和英国气象局整编的1950.1~1998.12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格点分辨率2°×2°),采用相关分析和SVD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汛期(7~8月)降水异常与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海区对东北汛期降水异常有不同的影响。东北汛期降水与前一年6~7月西南印度洋海温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东北西南部、东北部和西南印度洋KeyⅠ海区(23~13°S,57~77°E)为SVD耦合相关的显著区域。东北汛期降水与当年3~5月北大西洋KeyⅡ海区(21~27°N,61~75°W)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对应了海温分布型是南北“翘翘板”型。两海区的海温异常共同对东北地区汛期降水异常有较好的预示作用。两海区海温异常对应的全国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汛期降水异常 海温异常 SVD
下载PDF
东北地区汛期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贾小龙 王谦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针对东北地区汛期(7~8月)的情况,分析了造成汛期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汛期多(少)雨年,低层850hPa蒙古东南的气旋(反气旋)式距平环流、我国大陆东部的西南风(东北风)距平气流及日本南面的反气旋(气旋)式距平... 针对东北地区汛期(7~8月)的情况,分析了造成汛期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汛期多(少)雨年,低层850hPa蒙古东南的气旋(反气旋)式距平环流、我国大陆东部的西南风(东北风)距平气流及日本南面的反气旋(气旋)式距平环流的共同作用加强(减弱)了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在东北地区的辐合;多(少)雨年,中层500hPa中高纬西风带经向运动加强(减弱),从贝加尔湖以北的高纬地区到日本附近的高度场呈+-+(-+-)的波列分布。8月的环流形势比7月更容易造成严重旱涝,下游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阻塞高压的发展和减弱是造成8月降水异常的重要因子。考虑7月旱涝流型演变时,应着重关注南北向+-+的“波列”;而考虑8月旱涝流型演变时,则更应着重关注东西向-+-+-的“波列”配置。多、少雨年,高、低层的散度场、垂直速度场及水汽条件等物理量场都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汛期 降水异常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区域特征及水汽异常输送 被引量:23
6
作者 汪秀清 陈长胜 +1 位作者 张智勇 石大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8,共6页
应用东北地区91个站46 a的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和相应的NCEP/NCAR逐日水汽输送资料,通过旋转正交经验分解法分析了该区夏季旱涝的区域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分区旱涝年的水汽异常输送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异常具有明显的区域... 应用东北地区91个站46 a的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和相应的NCEP/NCAR逐日水汽输送资料,通过旋转正交经验分解法分析了该区夏季旱涝的区域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各分区旱涝年的水汽异常输送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异常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大致可分为6个独立的区域。分别分析了各区域旱涝年与降水正常年水汽输送的差异,发现各区域旱涝年的异常水汽输送路径和关键区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且旱涝年异常水汽输送并不是简单的反位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旱涝 水汽输送 区域性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东北三省农业洪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19
7
作者 庞西磊 黄崇福 艾福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8期271-275,共5页
为解决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时常会遇到的小样本问题。采用正态信息扩散方法,将单值观测样本点转化为集值样本点,进行东北三省的区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并利用ArcGIS平台制成了该区域的农业洪灾风险图,直观地展示了东北地区农业洪灾... 为解决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时常会遇到的小样本问题。采用正态信息扩散方法,将单值观测样本点转化为集值样本点,进行东北三省的区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并利用ArcGIS平台制成了该区域的农业洪灾风险图,直观地展示了东北地区农业洪灾风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变化趋势。该结果为政府的减灾和应急管理以及保险公司的农业灾害保险方案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农业洪灾 风险评估 东北
下载PDF
东北区旱涝灾害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富强 许士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5-739,共5页
利用东北区1751~2000年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区近250年来旱涝灾害演变的特征.根据气象因素和旱涝灾害的关系,引入了转移概率、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厄尔尼诺方法,导出了未来旱涝灾害预报的方法和公式,对该区2001~2010年旱涝灾害趋... 利用东北区1751~2000年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区近250年来旱涝灾害演变的特征.根据气象因素和旱涝灾害的关系,引入了转移概率、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厄尔尼诺方法,导出了未来旱涝灾害预报的方法和公式,对该区2001~2010年旱涝灾害趋势作了预测.结果显示,20世纪东北区旱涝灾害较以前都有所加重,尤其是干旱灾害.2001~2010年东北区会出现2次以上的干旱和1~2次的洪涝灾害,且2007年左右是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期.该项研究为东北区实际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区 旱涝灾害 转移概率 太阳黑子 厄尔尼诺 长期预测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水灾与社会应对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玉秀 范立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九一八事变前,受天气变化、森林的过度砍伐与政府的疏于防范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境内时常洪水泛滥,波及范围广,灾情较为严重,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应对水灾,政府与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拨发赈款、广集善款、迁移灾民垦荒、植树... 九一八事变前,受天气变化、森林的过度砍伐与政府的疏于防范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境内时常洪水泛滥,波及范围广,灾情较为严重,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应对水灾,政府与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拨发赈款、广集善款、迁移灾民垦荒、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捐款、捐物、组织义赈等,使灾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置。但是当时东北的局势动荡,治理水患的经费捉襟见肘,官员素质良莠不齐与不尽全力地履行职责等,致使灾况未获得有效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前 东北水灾 社会应对
下载PDF
基于SPI指数和CI指数的东北地区降水集中度与旱涝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琪 张芯瑜 柳艺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1-154,160,共5页
研究以东北地区43个气象站1976-2015年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降水集中度指数CI描述降水集中程度,标准化降水量指数(SPI)描述旱涝状况,以分析全年以及不同季节的降水集中度与旱涝关系为目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年降水集中... 研究以东北地区43个气象站1976-2015年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降水集中度指数CI描述降水集中程度,标准化降水量指数(SPI)描述旱涝状况,以分析全年以及不同季节的降水集中度与旱涝关系为目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年降水集中度高于各个季节的降水集中度,四季中冬季降水集中度最低;②在丘陵山地地区年CI指数与年尺度SPI正相关关系显著,降水多的年份降水分布也更为集中,更容易造成洪涝灾害;③不同季节之间,春、秋季有超过半数的站点的降水集中度与SPI正相关关系显著,春季在降水少的年份由于降水分布均匀,无效降水多,加剧了干旱。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东北地区不同季节降水分布特征及对旱涝事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集中度 东北地区 旱涝 不同季节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夏季旱涝、低温冷害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淑杰 班显秀 +1 位作者 张玉书 吴微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4-248,共5页
通过对东北地区夏季旱涝及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 ,确立了在山区及平原地区旱涝、年度低温冷害发生的指标以及减产幅度。利用VB6.0编程语言和AUTHORWARE多媒体软件建成了东北夏季旱涝及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价系统和防御服... 通过对东北地区夏季旱涝及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 ,确立了在山区及平原地区旱涝、年度低温冷害发生的指标以及减产幅度。利用VB6.0编程语言和AUTHORWARE多媒体软件建成了东北夏季旱涝及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价系统和防御服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系统 东北地区 夏季 低温冷害 玉米 水稻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旱灾 水灾
下载PDF
东北地区旱涝的OLR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力 安刚 唐晓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8-235,共8页
该文选取了东北地区 4个典型多雨年和 4个典型少雨年 ,利用 OLR资料对该地区旱涝年 OL R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东北旱涝与低纬 OLR的分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 ,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 该文选取了东北地区 4个典型多雨年和 4个典型少雨年 ,利用 OLR资料对该地区旱涝年 OL R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东北旱涝与低纬 OLR的分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 ,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 ITCZ和印度 ITCZ的位置和强度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 OL R的距平在旱涝年均有显著差别 ,并且热带和副热带 OLR低频振荡的向北传播对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旱涝 低频振荡 副热带高压 厄尔尼诺
下载PDF
气候暖干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旱涝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晓敏 延军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探讨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以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东北地区1956—2012年50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通过样条插值法、Mann—Kendall检测及Z...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探讨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以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东北地区1956—2012年50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通过样条插值法、Mann—Kendall检测及Z指数方法对该区降水及旱涝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近57a东北地区气候整体呈现暖干化的趋势;(2)半湿润区增温幅度最大,达0.34℃/10a,湿润区相对较低,为0.25℃/10a。半湿润区降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为-8.82mm/10a。(3)东北全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Z指数变化一致,呈现出"涝—旱—涝—旱"的演变特征。(4)大涝频率高值中心分布于小兴安岭北部和三江平原、嫩江流域北部等;大旱频率高值中心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西部。[结论]东北地区气候暖干化的趋势给该区农牧业带来不利影响,受旱地区应及时启动干旱预警紧方案,开展抗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暖干化 时空分布 东北地区
下载PDF
2011年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2
14
作者 司东 柳艳菊 +3 位作者 马丽娟 王艳娇 王遵娅 唐进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1-607,共7页
文章主要分析了2011年初夏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偏少,6月转为异常偏多,出现了明显的旱涝转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转换主要受南海季风、东亚季风强度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 文章主要分析了2011年初夏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偏少,6月转为异常偏多,出现了明显的旱涝转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转换主要受南海季风、东亚季风强度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异常快速北跳的影响。研究还发现,6月亚洲中高纬长期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东北冷涡活动频繁,多次引导冷空气南下。同时,副高异常偏北、偏西,并出现多次西伸过程。由于冷涡的加强南压与西伸的副高相互作用,促使长江以南地区西南气流明显增强,使得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最终导致该地降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转换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东北冷涡 降水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旱涝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晓敏 延军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影响,对该区的气候变化和旱涝特征进行研究,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灾害应变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1960—2011年东北农牧交错带21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影响,对该区的气候变化和旱涝特征进行研究,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灾害应变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1960—2011年东北农牧交错带21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法、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样条函数插值法对该带旱涝状况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1)东北农牧交错带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暖干化趋势,SPI3表明春、夏、秋三季干旱事件增多,21世纪以来,春旱事件较为频繁,冬季降水略微增加;(2)气温突变发生在1988年,突变后,干旱的比例增加了20.7%,涝的比例增加了9.3%,降水处于"正常"的年份则大幅度减少,对该区极为不利;(3)SPI12低值中心由科尔沁沙地向东北延伸到松嫩平原,干旱面积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东北农牧交错带中南部旱化较为严重。[结论]东北农牧交错带暖干化的趋势给该区农牧业带来不利影响,受旱地区应及时启动干旱预警紧急方案,开展抗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气候暖干化 旱涝响应 SPI
下载PDF
近50年东北地区旱涝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韩冬梅 杨贵羽 +1 位作者 严登华 方宏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共4页
针对水旱灾害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1746~1950年的水旱灾害资料和95个水文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历史时期旱涝情况、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近50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及四季旱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 针对水旱灾害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1746~1950年的水旱灾害资料和95个水文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历史时期旱涝情况、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近50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及四季旱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2010年旱涝变化特征与历史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旱涝发生频次有增加趋势,且西北部发生干旱较东南部频繁,洪涝则是南部发生频数高于北部;东北地区近50年降水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区域干旱化,其中东北部属于干旱多发区,西南部与中部为洪涝多发区;东北部春季干旱覆盖面积最大,受灾最严重,冬季次之,以黑龙江省为最;夏、秋季洪涝较为频繁,以西南部为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年际尺度 季节尺度 SPI 东北地区
下载PDF
民国时期渠江流域自然灾害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建堂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16-121,共6页
自然灾害关乎大众民生,影响着政治安定和社会发展。民国时期四川东北渠江流域的旱灾、水灾等发生较为频繁,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灾害给渠江流域内人民生命、社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由于渠江流域特殊的地形因素,加之民国政府的腐败,渠... 自然灾害关乎大众民生,影响着政治安定和社会发展。民国时期四川东北渠江流域的旱灾、水灾等发生较为频繁,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灾害给渠江流域内人民生命、社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由于渠江流域特殊的地形因素,加之民国政府的腐败,渠江防洪工程缺乏,水利建设较为滞后,防灾救灾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川东北 渠江 旱灾 水灾
下载PDF
1950—2010年东北地区旱涝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贵羽 韩冬梅 陈一鸣 《中国水利》 2014年第5期45-48,共4页
东北地区为干旱洪涝频发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和储备基地,揭示其旱涝演化特征对合理应对干旱洪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选择最易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农业指标,以受旱面积率、受涝面积率为等级划分指标,通过对干旱、洪涝发生频... 东北地区为干旱洪涝频发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和储备基地,揭示其旱涝演化特征对合理应对干旱洪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选择最易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农业指标,以受旱面积率、受涝面积率为等级划分指标,通过对干旱、洪涝发生频次和发生程度的变化特点分析,揭示了1950—201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东北地区干旱、洪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对于干旱灾害,全区的发生频次和程度在时间上呈增加趋势,在空间上呈从北向南逐渐增加的演变格局;对于洪涝灾害,全区的发生频次和程度,在时间上亦呈增加趋势,在空间上恰好与干旱呈相反的演变特征;纵观近1950—2010年旱涝灾害演变,全区呈现干旱、洪涝频发,且以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更高,但在时间上呈现以干旱增加较快,空间上从北向南呈现由干旱、洪涝并存向仅以干旱为主的演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演变特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东北地区
下载PDF
马斯克林高压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年际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婕 武芳 +1 位作者 刘文菁 刘海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7,共7页
利用NCEP/NCAR、ERA-40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盛夏(7、8月)降水资料,使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马斯克林高压(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年际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 利用NCEP/NCAR、ERA-40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盛夏(7、8月)降水资料,使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马斯克林高压(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年际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1974年以后开始减弱。在强关系阶段(1951—1973年),马高与中国东部盛夏降水的显著负相关中心主要位于华北地区;在弱关系阶段(1974—2011年),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的负相关关系变弱,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正相关关系变强。导致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年际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原因是:中国东部地区(不)受来自马高的异常偏南气流影响,使得华北盛夏降水偏多(少),两者关系偏强(弱)。马高与华北盛夏降水年际关系发生的年代际变化,是中国东部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南涝北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克林高压 华北降水 年际关系 年代际变化 南涝北旱
下载PDF
民国时期川东北灾荒述论
20
作者 马建堂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灾荒是一个关系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大问题。民国时期川东北的旱灾、水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较为严重,灾荒发生较为频繁,且发生范围较广,给人民生命、社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在政治腐败、人民穷苦的大背景下,政府救灾存在赈灾费用少... 灾荒是一个关系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大问题。民国时期川东北的旱灾、水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较为严重,灾荒发生较为频繁,且发生范围较广,给人民生命、社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在政治腐败、人民穷苦的大背景下,政府救灾存在赈灾费用少、无视灾情、救灾不及时、赈灾投机多等不足,整体上救灾水平较低,而民间赈灾能力极为有限,杯水车薪,无法挽救全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川东北 旱灾 水灾 赈灾 政府救灾 民间赈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