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意蕴、时代价值及赓续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云志 许嘉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战14年之久,成为东北抗战的中坚力量,用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铁血丰碑,也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其核心意蕴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战14年之久,成为东北抗战的中坚力量,用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铁血丰碑,也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其核心意蕴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气和志气、勇气和骨气、锐气与豪气的集中体现。深度凝练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意蕴、时代价值和赓续路径,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启人心智并催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和精神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核心意蕴 时代价值 赓续路径
下载PDF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刍议
2
作者 杨卫东 刘佳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四年的全民族抗战过程中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既有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弘扬红色文化、传承...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四年的全民族抗战过程中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既有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也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厚植青年学生家国情怀。针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政课程教育,二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作用方面又有相互补充性,从而决定了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皆为可行。从教学内容、内涵及效果等处着眼,通过采取补充历史细节、把握精神实质、多策并用教学设计等策略,将大大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精神谱系
下载PDF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3
作者 孙静宜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63-70,共8页
东北抗联精神的深刻内涵包括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精神指引;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追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宝贵品质。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优化创新高校思政课内... 东北抗联精神的深刻内涵包括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精神指引;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追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宝贵品质。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优化创新高校思政课内容、丰富高校思政课方法,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塑造青年学生高尚的民族品格、坚毅的政治品格和优秀的文化品格。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丰富故事叙事确保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以全方位校园文化建设强化高校思政渗透力,以创新数字化载体谋求高校思政资源共享性,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夯实高校思政育人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抗联英雄
下载PDF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4
作者 孙丽君 江可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6-130,155,共6页
吉林省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也是东北抗联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阵地。吉林地方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挖掘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五... 吉林省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也是东北抗联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阵地。吉林地方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挖掘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五维联动”机制,使抗联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东北抗联精神物质表现形式和非物质表现形式要进行适合思政教育的再整理、分类、转化,将东北抗联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在属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东北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各环节之中发挥整体联动效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助力吉林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资源 吉林地方高校
下载PDF
龙江优秀精神赋能东北全面振兴的三维逻辑
5
作者 韩天澍 王鹤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57-61,共5页
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龙江优秀精神代表。思想精华引领伟大实践,龙江优秀精神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价值、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三维赋能。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要遵循龙江优秀精神以人... 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龙江优秀精神代表。思想精华引领伟大实践,龙江优秀精神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价值、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三维赋能。实现东北全面振兴要遵循龙江优秀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融贯爱国、奉献、奋斗的价值内蕴,奋力实现龙江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结晶,实现地域文化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思践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赋能龙江全方位振兴提供了方法论遵循;爱国热情激发龙江人民实现全面振兴新作为,奉献精神催发龙江人民取得全面振兴新突破,奋进精神引领龙江人民展现全面振兴新担当是催发东北全面振兴新成效的实践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优秀精神 价值赋能 理论赋能 实践赋能 东北全面振兴
下载PDF
用东北抗联精神引领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雅馨 郑云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各地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牡丹江地区用东北抗联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挖掘东北抗联精神新时代内涵,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为思政...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各地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牡丹江地区用东北抗联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挖掘东北抗联精神新时代内涵,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为思政育人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思政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试论闯关东精神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春梅 张春波 吴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8-39,共2页
三百年前,山东、河北等地的居民为了生存,无畏艰难险阻历尽艰辛闯入了关东大地,塑造了可歌可泣的闯关东精神,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近代中国移民开发东北的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 三百年前,山东、河北等地的居民为了生存,无畏艰难险阻历尽艰辛闯入了关东大地,塑造了可歌可泣的闯关东精神,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近代中国移民开发东北的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在对广大的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它已经成为重要的素材之一。因此,弘扬闯关东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关东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振兴东北
下载PDF
论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剧精神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9,共6页
在我国诸多区域性"文化圈"中,东北民俗文化以其主导的喜剧精神而著称。文章对关东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乐观、粗犷的精神内核予以了自然地理生态、历史人文传统和区域群体性格等多方面的成因探索,并对最充分显现这种民俗文化精... 在我国诸多区域性"文化圈"中,东北民俗文化以其主导的喜剧精神而著称。文章对关东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乐观、粗犷的精神内核予以了自然地理生态、历史人文传统和区域群体性格等多方面的成因探索,并对最充分显现这种民俗文化精神的民间艺术、亚艺术形式——"二人转"、喜剧小品和东北大秧歌做了理性的分析与诠释。同时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喜剧观对东北民俗文化的性质作了理论的界定与阐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民俗文化 喜剧精神 民间艺术 “二人转” 喜剧小品 东北大秧歌
下载PDF
“闯关东”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范立君 贾宝库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8,165,共6页
"闯关东"精神孕育于长达三百年之久的"闯关东"运动中,是中国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携手并进的民族... "闯关东"精神孕育于长达三百年之久的"闯关东"运动中,是中国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携手并进的民族精神构成了"闯关东"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关东”精神 文化内涵 历史价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东北抗联精神的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7,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在坚持长期的东北抗战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融入东北抗联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在坚持长期的东北抗战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融入东北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其他几门课程中,在高校有关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融入东北抗联精神,使东北抗联精神这个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东北抗联精神
下载PDF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路径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爽 《技术与教育》 2018年第1期33-35,58,共4页
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艰苦奋斗作风、团结合作意识等丰富内涵,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持久的时代价值。拓展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立足于创新教... 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艰苦奋斗作风、团结合作意识等丰富内涵,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持久的时代价值。拓展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立足于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融入社会实践、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扩大宣传、利用新兴媒体融入网络环境,以及在荣校爱校教育自觉践行抗联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鲁艺美术部在东北的历史沿革(1946—1953)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岩岩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00-304,共5页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据中央决定迁到东北办学。1948年改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简称东北鲁艺),先后在沈阳、哈尔滨等地办学。延安鲁艺在抗日战争年...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据中央决定迁到东北办学。1948年改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简称东北鲁艺),先后在沈阳、哈尔滨等地办学。延安鲁艺在抗日战争年代走过自己光辉的历程。东北鲁艺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也走过自己光辉的历程。鲁艺美术部在东北的8年时间里,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在战争中成长,在硝烟中壮大,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为我党的文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东北的文化艺术史册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鲁艺 东北鲁艺 鲁艺精神 美术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维瑜 王丹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0-114,154,155,共7页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思想内涵、价值意蕴、时代价值都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扎根地方文化,扩展实践活动,将东北抗联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发挥东北抗联精...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思想内涵、价值意蕴、时代价值都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扎根地方文化,扩展实践活动,将东北抗联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发挥东北抗联精神的教育引领作用,对于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效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需要全面挖掘思政元素,多维度拓展思政育人途径,充分调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实效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东北抗联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电视体育评论的表象性实验——《体育评书》的解构困境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云亭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2-505,共4页
中国教育电视台于2008年开设了《体育评书》栏目,栏目重点讨论体育赛事及相关的社会问题。节目以东北籍的老梁为主持人,他将传统评书融进竞技体育评论领域,延续了古代评书中以男性观众为主流的格局,并以此沟通了当今竞技体育的基本审美... 中国教育电视台于2008年开设了《体育评书》栏目,栏目重点讨论体育赛事及相关的社会问题。节目以东北籍的老梁为主持人,他将传统评书融进竞技体育评论领域,延续了古代评书中以男性观众为主流的格局,并以此沟通了当今竞技体育的基本审美倾向。《体育评书》灌注了东北二人转风尚中特有的拙性、刚性和丑角性的元素,借以反抗英雄主义、完美主义及精英主义传统,在体育传播领域内注入一种非主流的评论风格,借以消解和解构传统的电视体育评论秩序,因而也面临实验性的危机和困境。《体育评书》可看做是一种伴随演艺与体育界东北风强势崛起现象的商业性跟风行为,尚缺内在原创力。老梁的主播风格时而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和节奏单一的缺陷。《体育评书》过于迁就大众的市场定位模糊化了专门化、小群体化以及固定对象化的电视传播规律,其酷评式的压迫感赢得了广大叛逆性人格观众的认同却冷落了大批顺从型人格的观众群体。丑角介入竞技体育评论领域现象仅是全民皆丑阶段性心理需求的产物,很难经受起电视媒介市场的长期检验。《体育评书》见证了中国文艺娱乐化时代到来后的特殊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评书 侠风延续 喜剧解构 方言根性 东北文化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精神论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丽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9,2,共7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建设和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精神,形成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启动实施进程中,其内涵在于:勤劳勇敢的品质,自强不息的风范,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老工业基地振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建设和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精神,形成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启动实施进程中,其内涵在于:勤劳勇敢的品质,自强不息的风范,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老工业基地振兴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工业基地振兴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在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下,将会得到进一步地充实、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精神 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丹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8-21,共4页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独特而宝贵的红色资源,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本文通过对东北抗联资源分布情况的梳理、对东北抗联精神内涵和实质的剖析,从实践教学、宣传媒介和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将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独特而宝贵的红色资源,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本文通过对东北抗联资源分布情况的梳理、对东北抗联精神内涵和实质的剖析,从实践教学、宣传媒介和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将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林影 王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基于《英汉笔译》课程特点和东北抗联精神内涵,研究如何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有机融合。研究发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翻译... 基于《英汉笔译》课程特点和东北抗联精神内涵,研究如何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有机融合。研究发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翻译专业学生正确的历史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最终培养出适应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既具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的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东北抗联精神 《英汉笔译》 翻译人才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东北抗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彦凤 温洁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4期1-4,共4页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畏牺牲,最终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国门,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东北抗联文化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和东北独特的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的。该文以历史为依托,对东北抗联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总结,并对新时代...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畏牺牲,最终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国门,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东北抗联文化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和东北独特的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的。该文以历史为依托,对东北抗联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总结,并对新时代东北抗联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文化 东北抗联精神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君 陈奕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凝聚了当地精神基因与血脉的地方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宝贵素材。牡丹江地区拥有丰富的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将东北抗联精神因地制宜地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有利于发挥地方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落实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凝聚了当地精神基因与血脉的地方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宝贵素材。牡丹江地区拥有丰富的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将东北抗联精神因地制宜地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有利于发挥地方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落实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精神 地方红色资源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鲁艺精神在东北文艺实践中的演进及其现实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惠宇 叶立群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6-41,共6页
东北鲁艺在继承延安鲁艺传统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鲁艺精神,创作了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这既是在鲁艺精神指导下东北文艺创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对鲁艺精神在东北的传承与发展历程的历史见证。东北鲁艺人和鲁艺传人对鲁艺精神的传... 东北鲁艺在继承延安鲁艺传统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鲁艺精神,创作了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这既是在鲁艺精神指导下东北文艺创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对鲁艺精神在东北的传承与发展历程的历史见证。东北鲁艺人和鲁艺传人对鲁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对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思想的践行。鲁艺精神在东北的文艺实践,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新贡献,对当今及今后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艺精神 东北 文艺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