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ly Paleozoic Magmatism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Northern Altun, NW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CHENXuanhua WANGXiaofeng +6 位作者 GeorgeGEHRELS YANGYi QINHong CHENZhengle YANGFeng CHENBailin LIXuezh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15-523,共9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nitic magmatism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and the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Dapinggou gold deposit in northern Altun, NW China based on the geochronological data, inclu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nitic magmatism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and the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Dapinggou gold deposit in northern Altun, NW China based on the geochronological data, including zircon U-Pb ages, Rb-Sr isochron age and 40Ar-39Ar dating and MDD modeling data. The main granitic magmatism age in this area is attained from the ID TIMS U-Pb geochronology of zircons from the Kuoshibulak granite, the biggest granite in the northern Altun area, which gives a concordant age of 443±5 Ma in the Late Ordovician. Zircon ID TIMS U-Pb geochronology of the West Dapinggou biotite granite west of the Dapinggou gold deposit gives concordant ages around 485±10 Ma, representing the early stage of Ordovician magmatism. The Rb-Sr isochron age (487±21 Ma) of 6 quartz inclusion samples from quartz veins in this gold deposit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the West Dapinggou granite. MDD modeling of step heating 40Ar-39Ar data of K-feldspar from the same West Dapinggou biotite granite gives a rapid cooling history from 300℃ to 150℃ during 200-185 Ma. According to the age data and the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is area, we conclude that the Dapinggou gold deposit was formed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arly Paleozoic granitic magmatism in northern Altun, and exhumed in the Early Jurassic due to the normal faulting of the Lapeiquan detachment. The Early Paleozoic magmatism may provide heat source and produce geological fluids,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for gold mineralization. Exhumation in the Mesozoic caused the uplift of the deposit towards the ground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te zircon U-Pb chronology gold deposit Rb-Sr chronology EXHUMATION 40Ar-39Ar dating and MDD modeling northern altun
下载PDF
Metallogenic Age of Dapinggou Gold Deposit in Northern Altun Area, 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Chen Bailin Wang Xiaofeng +1 位作者 Yang Yi Chen Xuanhu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4期324-333,共10页
Studying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Dapinggou gold deposit may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 not only for the study of metallization and the further prospecting of gold deposits but also for research into tectonic evolution... Studying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Dapinggou gold deposit may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 not only for the study of metallization and the further prospecting of gold deposits but also for research into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Altun area. In this study, we used Rb-Sr isotopic dating method of fluid inclusion in the Au-bearing quartz, combining field investigation, REE, sulfur isotopes, lead isotopes, strontium isotopes and hydrogen-oxygen isotope, to determine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the Dapinggou gold deposit. The only newly-discovered medium-sized gold deposit in the northern Altun area, Dapinggou gold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a ductile shear zon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mainly altered mylonite-types with a little K-feldspar quartz vein-types. Data from REE, sulfur isotopes, lead isotopes and strontium isotopes show that the source materials of the deposit 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metamorphic rocks. The data from the inclusion and hydrogen-oxygen isotope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came mainly from dynamic metamorphic water and partly from remelting magmatic water, with a little influence from meteoric water. The density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is 0. 791 - 0. 971g/cm^3 and it contains 2.36 %-5.5 % salinity, The gold deposit was formed at 1.61-2.68 km below the surface at a temperature of 198--290 ℃ and a pressure of (420-700) × 10^5 Pa. The isotopic age from the Rb-Sr isochron of fluid inclusion in quartz is 487 M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the early Caledonian epoch. The study on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Dapinggou gold deposit may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 not only for the study of metallization and the further prospecting of gold deposits but also for research into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Altu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ogenic age Dapinggou gold deposit early Caledonian epoch northern altun area.
下载PDF
Terraces and Tectonic Uplifts at Yandantu and Changcaogou on 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Altun
3
作者 ZhengRongzhang XuXiwei +2 位作者 WangFeng LiJianping JiFengju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4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The formation of strath and strath terr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ctonic uplift in the drainage basi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aths at Yandantu and Changcaogou o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f... The formation of strath and strath terr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ctonic uplift in the drainage basi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aths at Yandantu and Changcaogou o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Altu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aleoclimatic data, the tectonic uplift since late Epipleistocene as revealed by stream terraces at the two places is discussed. At Yandantu, three levels of stream terraces(T 1, T 2 and T 3)have developed since 16ka BP, where T 1, T 3 and T 2 are fill terraces and the buried major straths are exposed. The ages of three treads are dated to be about 16.1ka BP, 12.8ka BP and 6.2ka BP, respectively. The three terraces reflect three tectonic uplift events, while the ages of the treads represent the occurrence time of these events. The stream is still beveling the bedrock and widening the channel at present, and the modern strath is being generated. The uplift rate is 4.8~4.5mm/a since 16.1 ka BP in this area. From 12.8ka B.P to 6.2ka BP, The uplift rate was 6.4mm/a. The uplift rate is 3.1mm/a since 6.2ka BP. At Changcaogou, four levels of stream terraces(T 1, T 2, T 3 and T 1′)have developed since 7ka BP. All of them are fill terraces. There are buried straths under the deposits. The buried major strath is exposed on T 3 and T 2 and the minor strath on T 1′and T 1. The ages of treads of the three terraces (T 3, T 2 and T 1′) are 7 ka BP, 3 ka BP and 2.5 ka BP, respectively. The four terraces reflect two uplift events induced by tectonic activities. One occurred in about 7 ka BP, and the other in 3ka BP. The uplift rate is 5.9mm/a since 7.0 ka BP at Changcaogou. From 7ka BP to 3ka BP, the uplift rate was 7.0mm/a, and since 3ka BP till now, the uplift rate is 4.7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构造 隆起运动 altun 陆缘断层 宽谷阶地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床成因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柏林 杨屹 +5 位作者 王小凤 杨风 王克卓 陈宣华 陈正乐 李学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大平沟金矿是阿尔金北缘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它受韧性剪切带构造的控制,矿化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夹少量钾长石石英脉型。文章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地球化... 大平沟金矿是阿尔金北缘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它受韧性剪切带构造的控制,矿化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夹少量钾长石石英脉型。文章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稀土元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水,有少量重熔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温度198~2 90℃,成矿流体密度0 .791~0 .971g/cm3 ;盐度w(NaCleq) =2 .0 3%~5 .5 % ,成矿压力(42 0~72 0 )×10 5Pa ,成矿深度为1.6 1~2 .6 8km。石英流体包裹体Rb_Sr等时线年龄表明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大平沟金矿床属于中温动力变质热液成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动力变质热液型 成因 加里东期 大平沟金矿床 阿尔金北缘地区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索尔库里北山铜银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柏林 王小凤 +3 位作者 杨风 李学智 陈正乐 陈宣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32-240,共9页
索尔库里北山铜银矿床位于阿尔金北缘的索尔库里走廊北侧,属于受推覆构造上盘次级断裂控制的热液型矿床。矿区出露蓟县系金雁山组厚层灰岩段、中层灰岩段和青白口系小泉达坂组薄层片岩段3个岩性段。薄层片岩段所构成的推覆构造原地系统... 索尔库里北山铜银矿床位于阿尔金北缘的索尔库里走廊北侧,属于受推覆构造上盘次级断裂控制的热液型矿床。矿区出露蓟县系金雁山组厚层灰岩段、中层灰岩段和青白口系小泉达坂组薄层片岩段3个岩性段。薄层片岩段所构成的推覆构造原地系统中的紧闭褶皱及面理置换、厚层灰岩段和中层灰岩段构成的推覆构造外来系统中的中等—开阔型褶皱、推覆构造以及晚期陡倾角走滑断裂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推覆构造自南向北推覆并被后期阿尔金走滑断裂穿切,推覆构造面转折处上盘发育的次级断裂是主要的赋矿构造;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分布和规模均严格受赋矿构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控矿构造 索尔库里北山铜银矿床 阿尔金北缘
下载PDF
北阿尔金地区古元古代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斌 王永 +9 位作者 陈柏林 陈正乐 吴玉 孟令通 何江涛 王玉刚 韩梅梅 祁万修 刘兵 赵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4-976,共13页
北阿尔金是塔里木克拉通变质基底的主要出露区之一。对该区具有侵入接触关系的正长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正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多呈椭圆状,具有振荡环带结构,部分颗粒中可见老锆石残核,Th/U值较高,亏损轻... 北阿尔金是塔里木克拉通变质基底的主要出露区之一。对该区具有侵入接触关系的正长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正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多呈椭圆状,具有振荡环带结构,部分颗粒中可见老锆石残核,Th/U值较高,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具有负Eu异常和正Ce异常的特点,表明该组锆石为岩浆成因。定年结果获得1903±13Ma和2506±55Ma两组年龄加权平均值,前者代表岩体的结晶年龄,后者为捕获锆石年龄,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认为正长花岗岩岩浆侵入过程中可能捕获了太古宇米兰群的古老基底锆石。花岗片麻岩中16个测点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集中于1802±28Ma,代表了岩体侵位时代,其余5个测点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1911~1951Ma,说明岩浆侵位过程中捕获了部分正长花岗岩的物质。区域地质与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北阿尔金地区广泛存在2.0~1.8Ga的构造-热事件。获得的花岗质岩石的1.9~1.8Ga的年龄结果,直接证实了北阿尔金存在约1.9Ga的岩浆作用,可能为古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汇聚事件在该地区的响应,为探讨塔里木板块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演化历史提供了新资料。古元古代末期约1.8Ga的花岗片麻岩,代表了后造山伸展阶段的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阿尔金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古元古代 构造热事件
下载PDF
北阿尔金地区大平沟金矿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金矿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雷如雄 赵同阳 +3 位作者 李平 董连慧 李基宏 吴昌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78-1590,共13页
大平沟金矿床是北阿尔金地区典型金矿床之一,矿化类型以钾长石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围岩为太古宇米兰岩群钾长变粒岩。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矿和自然金等。大平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石... 大平沟金矿床是北阿尔金地区典型金矿床之一,矿化类型以钾长石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围岩为太古宇米兰岩群钾长变粒岩。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矿和自然金等。大平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 OVSMOW值为12.4‰~15.3‰,估算的流体δ18 OH2O值介于7.4‰~10.3‰之间,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氢同位素为-97‰^-66‰,表明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来源为主;含金石英脉中硫化物的δ34SVCDT值为6.9‰~8.3‰,主要为壳源硫,与典型造山型金矿的硫值一致;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为18.310 1~19.373 9,207 Pb/204 Pb值为15.587 2~15.654 1,而208 Pb/204Pb值为38.119 1~39.143 9,反映硫化物的铅来源具有造山带铅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大平沟金矿床属于造山型金矿,其形成受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和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以变质流体为主,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深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造山型金矿 大平沟金矿床 北阿尔金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岩石变形机制——来自X光组构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江涛 陈柏林 +4 位作者 王永 孟令通 吴玉 韩梅梅 王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对阿尔金北缘地区变形蚀变花岗岩、花岗质糜棱岩、变形酸性火山岩和变形英安质凝灰岩中石英和绢云母2种矿物进行X光岩石组构分析,认为本区岩石变形比较明显,宏观面理近于东西向展布,绢云母变形较强,平行于面理定向排列;而石英以底面或... 对阿尔金北缘地区变形蚀变花岗岩、花岗质糜棱岩、变形酸性火山岩和变形英安质凝灰岩中石英和绢云母2种矿物进行X光岩石组构分析,认为本区岩石变形比较明显,宏观面理近于东西向展布,绢云母变形较强,平行于面理定向排列;而石英以底面或近底面滑移为主,部分样品兼有柱面Ⅰ型滑移和柱面Ⅱ型滑移,反映本区岩石变形机制为中浅层次的脆-韧性变形(10~15km、250~350℃、0.25~0.40GPa)。通过岩石组构特征与宏观面理产状,推断本区韧性变形以右行运动为主,与板块碰撞在阿尔金北缘大平沟地区产生的韧性变形带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衍射 组构分析 变形机制 阿尔金北缘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喀腊达坂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柏林 祁万修 +7 位作者 崔玲玲 陈正乐 刘兵 赵雷 蒋荣宝 韩凤彬 李丽 刘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18-1835,共18页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呈近东西走向,以向北中等角度倾斜的单斜层为特点,倾角30°~58°;矿化严格受火山沉积岩特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即矿体均产于卓阿布拉克组第四亚组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熔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中,矿体具有层状、似层状特点,产状稳定延伸大;最大矿体走向延伸超过2400m,倾向延深大于900m。主要有用组分Pb、Zn,伴生有用组分Cu、Au、Ag、S等。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地表氧化带形成黄钾铁钒化和褐铁矿化。矿石平均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1169、^(207)Pb/^(204)Pb=15.6278、^(206)Pb/^(204)Pb=18.4684,显示矿石的铅具有上地壳铅和造山带铅的混合来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平均+8.28‰,代表了海相沉积岩来源的硫与岩浆岩来源硫的混合;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矿区及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说明矿石与含矿中酸性火山岩具有一致的成因与来源;矿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Nb、Ta负异常与Ba的正异常,反映出存在海相沉积岩物质的混入,并具有岛弧成矿构造环境。含矿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482~485Ma,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早奥陶世。综合喀腊达坂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认其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所以,喀腊达坂铅锌矿成矿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早古生代奥陶纪早期北阿尔金洋发生向南的板块俯冲,板块俯冲作用导致俯冲带下盘的洋壳及其上的海相沉积物和俯冲带上盘的陆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中酸性岛弧型岩浆;在岩浆喷发的晚期,逐渐形成富含铅锌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些富含铅锌的残余岩浆发生喷发,最终形成了火山成因岩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火山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南带最重要勘查和预测类型,该火山岩型矿化带的西延区段是有利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形成时代 岛弧成矿构造环境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 阿尔金北缘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断裂雁丹图、长草沟河流阶地与构造抬升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荣章 徐锡伟 +2 位作者 王峰 李建平 计凤桔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宽谷及宽谷阶地的形成与流域内的构造抬升活动密切相关。文中在考察阿尔金北缘断裂东段雁丹图与长草沟宽谷的基础上 ,结合古气候资料 ,探讨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两地河流阶地所反映的构造抬升。雁丹图自约 16 1kaBP以来发育了 3级堆积阶... 宽谷及宽谷阶地的形成与流域内的构造抬升活动密切相关。文中在考察阿尔金北缘断裂东段雁丹图与长草沟宽谷的基础上 ,结合古气候资料 ,探讨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两地河流阶地所反映的构造抬升。雁丹图自约 16 1kaBP以来发育了 3级堆积阶地 (T1,T2 与T3) ,并出露埋藏主要宽谷。 3级阶地面年龄分别约为 16 1ka ,12 8ka ,6 2ka ,反映了 3次构造抬升的存在 ,代表了 3次构造抬升发生的时间。雁丹图自约 16 1kaBP以来的构造抬升速率约为 4 8~ 4 5mm/a ;12 8~ 6 2kaBP间的抬升速率约 6 4mm/a ;6 2kaBP以来为 3 1mm/a。长草沟在 7kaBP以来有 4级阶地发育 (T3,T2 ,T′1与T1) ,均为堆积阶地 ,并出露埋藏宽谷。其中T3与T2 出露埋藏主要宽谷 ,T′1与T1出露埋藏次要宽谷。T3,T2与T′13级阶地的阶地面年龄分别约为 7ka ,3ka,2 5ka。 4级阶地反映 2次构造抬升 ,一次在约 7kaBP ,一次在 3kaBP左右。自 7 0kaBP以来长草沟的抬升速率约为 5 9mm/a ,在 7~ 3kaBP间约为 7 0mm/a ,3kaBP以来约为 4 7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抬升 断裂 古气候 晚更新世 宽谷
下载PDF
阿尔金山北麓野骆驼生境植被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鹏 辉朝茂 +1 位作者 薛亚东 李迪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3期58-62,共5页
阿尔金山北麓是野生双峰驼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在该地区野生双峰驼的生境内设立样线样方,对野生双峰驼生境内沙漠植被组成、地理区系和群落多样性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沙漠植物较为稀少,有9科17属17种植物,植物区系倾... 阿尔金山北麓是野生双峰驼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在该地区野生双峰驼的生境内设立样线样方,对野生双峰驼生境内沙漠植被组成、地理区系和群落多样性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沙漠植物较为稀少,有9科17属17种植物,植物区系倾向于集中在少数大科和单种属内,优势科属的组成较少;该地区植物科的地理分布型有3种,属有5种地理分布型和2个变型,总体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较为明显,并呈现了与古地中海成分的相关性;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稀少,结构单一,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低,这与荒漠植物生境的严酷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北麓 野生双峰驼 植被区系 地理成分 群落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阿尔金山北缘恰什坎萨依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柏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7-344,共8页
阿尔金山北缘恰什坎萨依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区域,是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西段。该区广泛发育火山沉积岩系,前人将其确定为奥陶系拉配泉群,并划分为下岩组(火山岩组)、中岩组(碎屑岩组... 阿尔金山北缘恰什坎萨依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区域,是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西段。该区广泛发育火山沉积岩系,前人将其确定为奥陶系拉配泉群,并划分为下岩组(火山岩组)、中岩组(碎屑岩组)和上岩组(碳酸盐岩组)。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局部填图,在恰什坎萨依沟、沟口泉铁矿、贝壳滩等地,发现厚层碳酸盐岩以不规则顶盖状出露在较高山顶或山脊上,并与碎屑岩或火山岩呈低角度断层接触关系,构成典型的飞来峰构造。该火山岩组和碎屑岩组已被归为奥陶系,但碳酸盐岩组一直没有精确的生物地层年代依据。综合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应该属中元古界,原来的拉配泉群可能要解体。结合截切推覆构造的冰沟岩体时代,认为推覆构造形成于中—晚奥陶世。该认识与本区在中—晚奥陶世发生裂谷(弧后盆地或有限洋盆)闭合、板块碰撞的区域构造环境和演化历史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恰什坎萨依 拉配泉群 构造演化 阿尔金山北缘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床赋矿围岩LA—ICP—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3
作者 何江涛 陈柏林 陈安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05-306,共2页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区位于阿尔金山北坡,是阿尔金北缘地区重要的中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对阿尔金地区的深入研究,大平沟金矿区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并对大平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矿床类型以及成矿时代展开了细致的研... 阿尔金北缘大平沟金矿区位于阿尔金山北坡,是阿尔金北缘地区重要的中型金矿床。近年来,随着对阿尔金地区的深入研究,大平沟金矿区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并对大平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矿床类型以及成矿时代展开了细致的研究(杨屹等,2001;杨风等,2001;李学智等,2002;陈柏林等,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钾长变粒岩:LA—MC—ICP-MS锆石 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大平沟金矿 阿尔金北缘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走滑位移的确定——来自阿尔金山东段构造成矿带的新证据 被引量:39
14
作者 陈柏林 崔玲玲 +5 位作者 白彦飞 王世新 陈正乐 李学智 祁万修 刘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87-3396,共10页
阿尔金断裂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走滑断裂之一,呈北东东向延绵近1500km,以其强烈的贯穿性、巨大的规模、强烈的活动性和巨大的位移量为特征。但是对于其左行位移量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300~500km,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700~80... 阿尔金断裂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走滑断裂之一,呈北东东向延绵近1500km,以其强烈的贯穿性、巨大的规模、强烈的活动性和巨大的位移量为特征。但是对于其左行位移量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300~500km,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700~800km,甚至900~1000km。最近十余年的找矿进展显示出阿尔金山东段是一条重要的铁铜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矿床成因类型、不同矿种组合关系及其反映的成矿作用条件与北祁连山西段非常相似,可以认为阿尔金山东段成矿带是北祁连山西段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即阿尔金山东段成矿带是北祁连山西段成矿带被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断错的部分。因此,依据阿尔金山东段成矿带与祁连山西段成矿带的可比性,将此作为标志物,作者认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总位移量为400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行走滑位移量 阿尔金断裂 成矿带 阿尔金山东段 北祁连山西段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新构造运动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哲民 崔军文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3-220,共8页
NEE向阿尔金主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以左旋压扭性活动为特征,仅西端发育张性构造,并可划分出两期变形,新构造运动强度在时间上自上新世晚期开始至第四纪断裂活动强度增大,在空间上自SWW向NEE方向断裂活动强度逐渐减弱;柴达... NEE向阿尔金主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以左旋压扭性活动为特征,仅西端发育张性构造,并可划分出两期变形,新构造运动强度在时间上自上新世晚期开始至第四纪断裂活动强度增大,在空间上自SWW向NEE方向断裂活动强度逐渐减弱;柴达木北缘的新构造运动可划分为两期,其主要构造特征表现为向柴达木盆地逆冲的前进式叠瓦道冲带,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时的北界相对于第三纪时的北界向南迁移了数十公里;河西走廊盆地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盆地边缘断裂的逆冲兼走滑,盆地接受新生代沉积、盆地内第三系的轴面南倾的褶皱;NEE向阿尔金主断裂带与其南侧的NWW向断裂带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相互协调、同时活动的两组关系紧密的构造带,两者的共同活动构成了断块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阿尔金主断裂带 柴达木北缘 河西走廊盆地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东端北部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牛最荣 陈学林 +3 位作者 黄维东 王亦农 王毓森 武雪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5-281,共7页
阿尔金山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甘肃西部、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对阿尔金山东端北部区域为代表的西土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构想和因势治洪-以洪治沙-自然净化-综合利用的区域... 阿尔金山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甘肃西部、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对阿尔金山东端北部区域为代表的西土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构想和因势治洪-以洪治沙-自然净化-综合利用的区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以"水害"治"沙害"、变害为利的区域生态环境、沙漠治理模式。国内外学者对本区域荒漠化防治、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有部分研究,但对沙漠区洪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比较罕见,在沙漠地区洪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阿尔金山保护区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同类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沙漠洪水治理 模式 阿尔金山东端北部
下载PDF
浅析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某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17
作者 刘海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期196-197,共2页
本文通过对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某铁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并提出找矿标志.
关键词 阿尔金北缘 铁矿 热液活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大通沟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军 刘敏 +5 位作者 杨春雷 黄波 袁海潮 郭文波 曹其琛 孙芳芳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0年第1期68-75,共8页
大通沟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秦祁昆中央造山系阿尔金构造带(Ⅱ)和柴达木-西秦岭微地块,柴达木地块与阿尔金构造带交界处,广泛分布了元古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中深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侵入岩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二长... 大通沟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秦祁昆中央造山系阿尔金构造带(Ⅱ)和柴达木-西秦岭微地块,柴达木地块与阿尔金构造带交界处,广泛分布了元古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中深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侵入岩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二长花岗岩。分析了分布较广的闪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67.5±5.2 Ma,属晚泥盆-早石炭世;锆石中Th/U比值在0.28~0.94之间,平均0.58,具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岩体类型属钾质钙碱系列,具较强的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岩体侵位与海西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作用诱发的阿尔金走滑断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缘 阿尔金走滑断裂 大通沟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柴北缘-南阿尔金俯冲碰撞期后地壳构造演化特征
19
作者 于龙 提振海 +1 位作者 郭金城 刘思林 《有色金属设计》 2021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柴北缘—南阿尔金俯冲-碰撞杂岩带主要产于阿南次级构造岩浆岩带中,以杂岩带中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测年,显示为128.99±0.64 Ma,岩浆活动为燕山期。岩体分异指数DI=83.26→73.33,固结指数SI=2.96→13.56... 柴北缘—南阿尔金俯冲-碰撞杂岩带主要产于阿南次级构造岩浆岩带中,以杂岩带中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测年,显示为128.99±0.64 Ma,岩浆活动为燕山期。岩体分异指数DI=83.26→73.33,固结指数SI=2.96→13.56,岩浆分异程度较高;里特曼指数σ=6.09,属碱钙性系列;Rb/Sr=0.86→3.25,明显高于陆壳,岩浆物质来源具地壳属性。A/NKC=1.12~1.38,均值1.25,>1.1,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别,该岩体可能形成于陆内造山晚期→非造山的过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南阿尔金俯冲碰撞带 锆石U-PB测年 造山运动晚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地应变演化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帅 张永志 +1 位作者 牛玉芬 姜永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青藏高原北缘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1-2013年间的GPS水平速率观测结果,对青藏高原北缘不同时期的面应变和面应变率梯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地应变的时空演化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期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研究了地震分布与地应变时空演化... 利用青藏高原北缘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1-2013年间的GPS水平速率观测结果,对青藏高原北缘不同时期的面应变和面应变率梯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地应变的时空演化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期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研究了地震分布与地应变时空演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年11月14日Ms 8.1级昆仑山口西地震发震断裂对其南部区域的面应变调整结果影响较大,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的分段差异性可能控制着阿尔金断裂及塔里木盆地区域的面应变变化.青藏高原北缘面应变率梯度时空演化特征较为明显,其高值区影响范围随时间不断变化,表现为由小-变大-变小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震后地壳松弛和区域构造变形的调整有关.北缘中南部出现面应变率梯度"盆地"区,面应变率梯度量值较低,Ms5.0级以上地震有向该"盆地"聚集的趋势,该区有可能为应变积累的高值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地震空间分布的聚集性与区域地壳运动变形空间分布的趋势性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缘 面应变率梯度 阿尔金断裂 昆仑山地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