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stry,geochronology and Hf isotope of granitoids in the northern Alxa region:Implications for the Late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被引量:4
1
作者 Xiaochen Zhao Chiyang Liu +2 位作者 Jianqiang Wang Shaohua Zhang Yuzhao Gua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711-1725,共15页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northern Alxa region during the Late Paleozoic is highly controversial.The key to resolve this controversy is to recognize the Late Paleozoic magmatic processes in the northern Alxa.In this...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northern Alxa region during the Late Paleozoic is highly controversial.The key to resolve this controversy is to recognize the Late Paleozoic magmatic processes in the northern Alxa.In this paper,we present new zircon U-Pb ages,Hf-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data of four granitoids along the Zhusileng-Hangwula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ern Alxa region that could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is region.The zircon U-Pb data could be grouped as two phases:Late Devonian granite and diorite(ca.373-360 Ma),and Late Carboniferous granodiorite(ca.318 Ma).The Late Devonian granites and diorites are metaluminous to slightly peraluminous,with A/CNK and A/NK ratios of 0.90-1.11 and0.95-2.19,respectively.The Late Devonian dior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MgO,Cr and Ni contents and MgO#values,together with variableεHf(t)values from-1.0 to+1.3 and old TDM2 ages varied from 1283 Ma to 1426 Ma,indicating the primary magma was potentially derived from magma mixing of depleted mantle with Mesoproterozoic continental crust.Even though the Late Devonian granites yielded most positive and minor negative eHf(t)values between-1.1 to+5.7(three grains are negative)with two-stage model ages(TDM2)of 1003-1438 Ma,they display low MgO,Cr and Ni contents and MgO#values,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juvenile crustal materials,mix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ancient crust.The Late Carboniferous granitoids are metaluminous and medium-K calc-alkaline series,with A/CNK and A/NK ratios ranging from 0.88 to 0.95 and1.75 to 1.90,respectively.These rocks were potentially derived from juvenile crustal materials mixed with depleted mantle,as evidenced by their highεHf(t)values(+11.6 to+14.1)and young TDM2 ages(427 Ma to 586 Ma),as well as high Mg#values,and MgO,Ni and Cr contents.Our data,along with available sedimentary evidence and previous researches,indicate that the Late Devonian and Late Carboniferous rocks are arc-related granitoids under the subduction setting.The identification of arc-related granitoids in the northern Alxa region not only reveals the Late Paleozoic magmatic process in response to the subduction of Paleo Asian Ocean,but also provide significant constrains to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RY U–Pb geochronology Hf isotopic composition GRANITOIDS northern alxa regio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阿拉善-华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古亚洲洋俯冲-闭合过程的制约
2
作者 曾浩 宋东方 +1 位作者 肖文交 李普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90,共25页
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阿拉善-华北北缘地区保存了丰富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记录,为理解古亚洲洋从俯冲至闭合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信息。本文对位于内蒙古西部的甘其毛都地区的4个侵入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 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阿拉善-华北北缘地区保存了丰富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记录,为理解古亚洲洋从俯冲至闭合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信息。本文对位于内蒙古西部的甘其毛都地区的4个侵入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锆石U-Pb定年表明这些岩体分别形成于早二叠世(283±3Ma、273±5Ma、272±5Ma)和中三叠世(238±3Ma)。早二叠世岩体以石英闪长岩和闪长玢岩为主,富集轻稀土与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Hf同位素显著亏损(-4.0~+15.6)。它们可能是由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经分离结晶演化而成。中三叠世侵入体为花岗闪长岩,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5.0~+8.5),可能代表了碰撞造山阶段新生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系统收集并分析了阿拉善-华北北缘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地球化学特征,以限定其构造背景与深部动力学过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石炭纪时期,古亚洲洋向南俯冲至阿拉善-华北克拉通之下并不断向北后撤;至早二叠世,俯冲板片转变为前进式俯冲,整体处于挤压环境,发育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弧背前陆盆地;早-中三叠世,古亚洲洋闭合,阿拉善-华北克拉通沿索伦缝合带与北侧的中亚弧增生体系发生碰撞-拼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 华北北缘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古亚洲洋 俯冲-闭合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北缘恩格尔乌苏地区发现志留纪侵入体 被引量:20
3
作者 郑荣国 李锦轶 +2 位作者 肖文交 刘建峰 吴泰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5-1736,共12页
阿拉善地块北缘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南缘中段,连接了兴蒙造山带和北山造山带等构造单元,其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对于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单元的对比连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位置。统计归纳近年来阿拉善地... 阿拉善地块北缘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南缘中段,连接了兴蒙造山带和北山造山带等构造单元,其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对于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单元的对比连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位置。统计归纳近年来阿拉善地块北缘地区的年代学数据发现,该地区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晚古生代期间,特别是二叠期间,尚没有早古生代侵入岩的报道。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是阿拉善地块北缘地区出露的一条重要蛇绿岩带,本次研究在该混杂岩带中发现了早古生代的黑云母花岗岩。通过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发现其时代为423±4.5 Ma和434±1Ma,代表了其岩浆结晶年龄,表明该侵入岩形成于志留纪期间,是阿拉善地块北缘地区最早发现的早古生代侵入体之一。该志留纪岩体的发现,表明恩格尔乌苏混杂岩在带志留纪期间已经出现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该志留纪岩体的发现,是研究、认识阿拉善地块北缘地区早古生代构造环境的重要对象,对于连接对比东、西相邻构造单元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相邻白山组地层的碎屑锆石时代及晚泥盆世侵入岩的发现等研究成果推断,阿拉善地块北缘地区在早古生代开始就存在岩浆活动,该地区可能并非是早古生代的稳定被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阿拉善地块北缘 早古生代 侵入体 LA-ICP-MS U-PB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北缘雅干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制约 被引量:45
4
作者 郑荣国 吴泰然 +4 位作者 张文 冯继承 徐操 孟庆鹏 张昭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65-2675,共11页
位于阿拉善北部中蒙边境地区的雅干花岗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岩体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为283.2±2.2Ma(n=14,MSWD=0.016)。该花岗岩体具有相对较低的SiO2含量(66.96%~70.71%),和较高的Al2O3(15.05%~16.05%)和(Na2O+K2O)含量(7.... 位于阿拉善北部中蒙边境地区的雅干花岗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岩体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为283.2±2.2Ma(n=14,MSWD=0.016)。该花岗岩体具有相对较低的SiO2含量(66.96%~70.71%),和较高的Al2O3(15.05%~16.05%)和(Na2O+K2O)含量(7.24%~9.19%),且岩体钠含量稍高(Na2O/K2O>1)。雅干花岗岩体总体上表现为高钾钙碱性及偏铝质-过铝质的特征。岩体稀土元素总含量为101.9×10-6~133.1×10-6,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中,岩体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中等程度-强烈分异,同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59~0.77);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岩体表现为亏损Nb、Ta、P、Ti,富集Ba、Rb、Cs、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岩体同位素特征则表现为具有高的(87Sr/86Sr)i值(0.707654~0.710235)以及负εNd(t)值。根据雅干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相关的沉积建造特征,可推断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表明古亚洲洋在阿拉善地块北缘北部地区的分支于早二叠世(283.2±2.2Ma)之前已经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块北缘 锆石SIMSU-Pb 后碰撞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杭乌拉地区早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小明 尹海权 +4 位作者 高磊 王晟宇 王艳凯 周洪瑞 张维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1-502,共12页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杭乌拉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中段南缘,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和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区域。文中以杭乌拉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阿拉善北部地... 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杭乌拉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中段南缘,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和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区域。文中以杭乌拉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阿拉善北部地区早古生代构造背景进行分析。杭乌拉地区下古生界西双鹰山组和班定陶勒盖组硅质岩镜下可见黏土、陆源粉砂和放射虫等,表现为明显的沉积成因特征。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性较差,其中Fe、Mn、Al等主量元素、Sc/Th值、(La/Ce)_n值和δCe值反映出硅质岩为大陆边缘沉积,(La/Yb)_n值反映硅质岩接近于远洋沉积背景,δEu值表现为无热液作用影响,V、V/Y、Ti/V值多接近于洋中脊和大洋盆地硅质岩特征,U/Th、Ba/Sr值也属于热水成因硅质岩特征。硅质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平坦状,无明显的右倾(大陆边缘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和左倾(开放洋盆重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特征。研究区早古生代地质记录相对较少,但是鉴于该地区晚古生代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早古生代古地理格局的继承,并结合上述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研究区在早古生代为一个多岛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北部 古生代 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意义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圆包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尹海权 周洪瑞 +4 位作者 徐东卓 张维杰 郑小明 王晟宇 高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96-2211,共16页
取自圆包山组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作LA-ICP-MS U-Pb定年,获得两个数据年龄区间:409~431Ma(峰值420Ma)和458~488Ma(峰值488Ma)。圆包山组底部发育的笔石化石和420Ma的锆石峰值年龄将圆包山组的时代限定为早志留世后,通过与兴蒙造山带的... 取自圆包山组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作LA-ICP-MS U-Pb定年,获得两个数据年龄区间:409~431Ma(峰值420Ma)和458~488Ma(峰值488Ma)。圆包山组底部发育的笔石化石和420Ma的锆石峰值年龄将圆包山组的时代限定为早志留世后,通过与兴蒙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认为圆包山组时代为早志留世至早泥盆世。对圆包山组中发育的沉积构造进行古流向分析,认为圆包山组物源区位于杭乌拉北西方向。结合区域岩浆演化资料分析,圆包山组物源区为呼和套尔盖地区。在圆包山组中还检测到继承锆石,新元古代分布于559~952Ma,中元古代分布于1011~1460Ma,古元古代分布于1629~2490Ma。从前人对西伯利亚板块南部、塔里木板块以及南蒙古微板块的相关锆石年龄结果总结发现,华北板块与周围板块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没有或者很少有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的锆石年龄记录,阿拉善地块也缺少1.0~1.2Ga锆石年龄记录。综上,认为研究区在古生代构造位置属于南蒙古微板块南部的一部分,元古代物源来自塔里木板块。另外由碎屑锆石年龄在地层中分布特征来看,研究区在早泥盆世后隆升作用明显,构造活动性增强,受到塔里木板块影响逐渐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阿拉善北部 圆包山组 砂岩碎屑锆石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北缘乌兰敖包上三叠统地层的厘定——来自激光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登超 赵省民 邓坚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70,共13页
运用ICP-MS技术,在阿拉善地块北缘东部乌兰敖包剖面原阿木山组下段中采集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共获取70个有效数据,其表面年龄分布范围为258.8±5~2622.7±41Ma,具多峰值性,主要峰值为258~308Ma(47个数据),... 运用ICP-MS技术,在阿拉善地块北缘东部乌兰敖包剖面原阿木山组下段中采集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共获取70个有效数据,其表面年龄分布范围为258.8±5~2622.7±41Ma,具多峰值性,主要峰值为258~308Ma(47个数据),次要峰值为401~443Ma(12个数据)、1652~1749Ma(7个数据)及2601~2623Ma(2个数据),此外还有731Ma及1237Ma的数据各1个。根据样品岩石学特征、碎屑锆石CL组构及U-Pb年代学特征,结合沉积学及区域构造演化等分析,初步认为:①乌兰敖包处原阿木山组下段可能为晚三叠世沉积,与研究区西部及北山地区晚三叠世珊瑚井组相当,应从晚石炭—早二叠世阿木山组中解体出来;②乌兰敖包剖面阿木山组逆冲推覆于上三叠统之上的构造形式,应该是内蒙古中西部及甘肃北山地区早中侏罗世晚期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的反映;③取样砂岩的物源主要为研究区东部海西期、加里东期侵入岩、早中二叠世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及太古宙与元古宙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块北缘 阿木山组下段 上三叠统 碎屑锆石 ICP-MS U-PB定年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晚二叠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正平 刘广 +2 位作者 徐翠 孟庆涛 郭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3-909,共17页
塔木素地区晚二叠世花岗岩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南部。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其总体呈富硅、碱,贫铁、镁,属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具I型花岗岩特征;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具弱负异常,稀土曲线右倾。微... 塔木素地区晚二叠世花岗岩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南部。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其总体呈富硅、碱,贫铁、镁,属准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具I型花岗岩特征;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具弱负异常,稀土曲线右倾。微量元素相对亏损Sr、Nb、Ta、Ti,富集Rb、Th、K、Hf等元素,显示其形成于板块碰撞前的火山弧环境。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250±1.0Ma和250.5±0.8Ma两组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阿拉善地块北缘塔木素地区在晚二叠世尚存在与弧物质有关的岩浆活动,古亚洲洋于晚二叠世在此尚未碰撞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LA-ICP-MS锆石 U-PB定年 晚二叠世花岗岩 塔木素地区 阿拉善地块北缘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北缘尚丹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甘立胜 吴泰然 +2 位作者 陈彦 张文 张昭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59-3374,共16页
阿拉善北缘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端,前人鲜有报道的尚丹岩体是认识其构造演化的关键。尚丹岩体中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1. 7±0. 9Ma,是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中获得的最早的晚古生代年龄,指示了早石炭世的... 阿拉善北缘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端,前人鲜有报道的尚丹岩体是认识其构造演化的关键。尚丹岩体中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1. 7±0. 9Ma,是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中获得的最早的晚古生代年龄,指示了早石炭世的岩浆事件。尚丹花岗闪长岩体具有中等硅含量(SiO_2=66. 07%~68. 15%)、高Na_2O(Na_2O/K_2O> 1. 6),并相对高CaO(CaO/Na_2O> 1),属于准铝质(A/CNK <1,A/NK> 1)和中钾钙碱性系列(σ=1. 21~1. 40,K_2O=1. 55%~2. 21%),其岩石薄片中可见角闪石,地球化学和岩相学上都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的稀土元素含量中等,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a/Yb)N=5. 30~6. 62),富集Rb、Th、K、Zr、Hf等元素,亏损Ba、Nb、Ta、P、Ti等元素。样品未出现明显Eu负异常,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同时,2件全岩样品具有弱负的εNd(t)值(-1. 02、-0. 91),Nd模式年龄tDM1为1. 30~1. 28Ga,1件样品的锆石εHf(t)值为+0. 30~+5. 27,Hf模式年龄tDM2为1. 32~1. 00Ga。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尚丹岩体很可能形成于中新元古代地壳的再循环。总的来说,尚丹岩体具有岛弧相关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其形成于俯冲相关环境,表明阿拉善北缘在早中古生代造山停歇后,晚古生代的俯冲作用至少开始于早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北缘 尚丹岩体 锆石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北缘雅干地块诸小布和糜棱岩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构造背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军 雷聪聪 +1 位作者 王文宝 李卫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7-1368,共12页
阿拉善地块的诸小布和糜棱岩化花岗岩为研究区最古老的侵入体,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石样品的SiO_(2)平均含量为73.47%,Al2O3含量较高(12.49%~13.19%),K2O/Na2O>1,属高钾钙碱性... 阿拉善地块的诸小布和糜棱岩化花岗岩为研究区最古老的侵入体,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石样品的SiO_(2)平均含量为73.47%,Al2O3含量较高(12.49%~13.19%),K2O/Na2O>1,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系列;其总稀土含量为126.17×10^(-6)~496.45×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LaN/YbN为4.10~7.42);岩体富集Rb、Th、U、K、Nd,而亏损Ba、Nb、Ta、Sr、P、Ti;所有样品都表现出强烈的负Eu异常(Eu/Eu^(*)为0.28~0.46)。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岩石为S型花岗岩特征,为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岩体形成于872~867 Ma。研究认为,岩体应形成于后碰撞-挤压构造环境,推测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北缘地区 新元古代 花岗岩 锆石U-PB测年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盟乱石山北一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志成 金鼎国 +1 位作者 杨志勇 李注苍 《黄金》 CAS 2021年第5期6-12,共7页
乱石山北一带位于阿木乌苏—鹰咀红山—老硐沟金、钨、锑成矿带(Ⅳ级)上。为快速准确开展矿产调查,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选择具有元素组合复杂、异常强度高、面积及规模较大等特征的综合异常,... 乱石山北一带位于阿木乌苏—鹰咀红山—老硐沟金、钨、锑成矿带(Ⅳ级)上。为快速准确开展矿产调查,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选择具有元素组合复杂、异常强度高、面积及规模较大等特征的综合异常,采用踏勘检查、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槽探工程等多种查证手段找寻矿化线索,在AP2土壤综合异常区发现Ag、Sb、Pb、Au、As富集强度高,在AP4土壤综合异常区寻找到1条银砷锑矿化体。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找矿前景很好,是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金银砷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异常查证 金银砷锑多金属矿 乱石山北一带 阿拉善盟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北缘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锆石U-Pb 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12
作者 雷聪聪 李卫星 +2 位作者 张超 王文宝 马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0-872,共13页
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揭示岩浆源区、形成环境和构造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位于雅干断裂北侧的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体... 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揭示岩浆源区、形成环境和构造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位于雅干断裂北侧的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体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00.4±2.6)Ma和(303.6±2.5)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具有较低的SiO_(2)含量(57.27%~67.37%)和(K_(2)O+Na_(2)O)含量(4.74%~6.77%),整体相对富钠(Na_(2)O/K_(2)O>1),具有典型I型花岗岩特征;富集Rb、Th、K、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Sr等高场强元素,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弧火山岩特点;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的[(87Sr/86Sr)_(i)=0.7051~0.7053],暗示其可能来源于年轻的地壳源区。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为古亚洲洋于晚石炭世在阿拉善地块北缘俯冲消减的产物。结合区域岩浆、地质和构造研究数据,本文认为阿拉善地块北缘在晚石炭世晚期仍处于俯冲消减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块北缘 雅干构造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岛弧环境 晚石炭世晚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