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北非遗戏曲舞蹈中的古文化遗存——以淮北花鼓大走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源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74-176,182,共4页
淮北花鼓大走场流传于我国黄淮地区,此地沿袭春秋时宋国疆域,东靠江苏,南接皖南,北望山东,西连河南,平原坦荡。特殊的地域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养就独特的地域文化。花鼓文化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演变发展,以淮北花鼓大走场的特殊形式留下自... 淮北花鼓大走场流传于我国黄淮地区,此地沿袭春秋时宋国疆域,东靠江苏,南接皖南,北望山东,西连河南,平原坦荡。特殊的地域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养就独特的地域文化。花鼓文化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演变发展,以淮北花鼓大走场的特殊形式留下自己的印迹,后来逐步向戏曲方向过渡成为淮北花鼓戏,这正是古文化的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非遗戏曲 舞蹈 文化遗存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视域中的皖北戏曲
2
作者 胡功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6-50,60,共6页
皖北戏曲是一种沿着大运河“游走”的文化,它们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无不受到大运河文化的滋润,“水路传播”的特征十分明显。大运河文化是一种极具兼容性的文化,皖北戏曲的内容与形式主要都是大运河两岸不同戏曲门类相互交融的结果。在... 皖北戏曲是一种沿着大运河“游走”的文化,它们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无不受到大运河文化的滋润,“水路传播”的特征十分明显。大运河文化是一种极具兼容性的文化,皖北戏曲的内容与形式主要都是大运河两岸不同戏曲门类相互交融的结果。在当下传统地方戏曲总体不景气的文化困境中,把皖北戏曲的传承发展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关联起来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戏曲 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下载PDF
皖北地区非遗戏曲传承人现状调查和保护对策研究——以阜阳地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吕玲娣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6-19,共4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当前皖北地区非遗戏曲传承人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非遗传承人后继乏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薄弱以及保护制度较为机械化等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创新非遗戏曲传承人的培养方式,培育公众和非遗传承人的文...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当前皖北地区非遗戏曲传承人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非遗传承人后继乏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薄弱以及保护制度较为机械化等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创新非遗戏曲传承人的培养方式,培育公众和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性以及建立较为完备的非遗戏曲传承人保护机制,以推动皖北地区传统戏剧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戏曲 非遗传承人 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泗州戏与皖北民俗文化艺术形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秋兰 戴岚岚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泗州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旧时称“拉魂腔”,流行于皖北地区,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地方小戏。它的产生、发展以及流传都与皖北民俗紧密相关。基于此,从泗州戏的起源与发展,流派形成,演出、舞台艺术、剧本内容以及语言风格等入手,... 泗州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旧时称“拉魂腔”,流行于皖北地区,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地方小戏。它的产生、发展以及流传都与皖北民俗紧密相关。基于此,从泗州戏的起源与发展,流派形成,演出、舞台艺术、剧本内容以及语言风格等入手,重点探究泗州戏与皖北民俗文化的渊源。皖北文化具有苏鲁豫皖四省的混融文化特色,根植于皖北,发展于皖北的泗州戏,具有鲜明的皖北地域文化特色。泗州戏只有立足皖北,在传承中发展才能与时俱进,绽放出更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州戏 皖北民俗文化 艺术形态
下载PDF
皖北泗州戏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效恩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2-95,共4页
泗州戏是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依据权威资料对皖北泗州戏的流传范围进行了界定,以此凸显其地方性特征,结合实例对当下泗州戏基于官方和民间现行发展模式的背景、传播途径、演出剧目等相... 泗州戏是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依据权威资料对皖北泗州戏的流传范围进行了界定,以此凸显其地方性特征,结合实例对当下泗州戏基于官方和民间现行发展模式的背景、传播途径、演出剧目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皖北泗州戏的历史、特色和非遗保护现状、现行发展状态进行了研究、梳理和归纳;目的在于为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 泗州戏 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