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议搀和·经世·颂圣——王门后学三论
1
作者 周积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王门后学是王阳明弟子的概称,但所谓王门后学,实际上只是一个代际概念。在学术观念上,晚明并无一个同质性的王门后学。各派弟子在"良知宗说"大旗下"拟议搀和",发展出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思想路线。王学只不过是各流派... 王门后学是王阳明弟子的概称,但所谓王门后学,实际上只是一个代际概念。在学术观念上,晚明并无一个同质性的王门后学。各派弟子在"良知宗说"大旗下"拟议搀和",发展出形形色色的学说和思想路线。王学只不过是各流派自立宗旨、自立派别、争取门徒的最有效思想资源。王门后学最为后世诟病的是流于虚谈,不务经世,事实上,"经世"是王门后学旗帜鲜明的宗旨,无论是"主于道"的经世之学,还是"主于事"的经世之学都在王门后学中蓬勃发展,只不过他们所说的"经世"并非今世概念中的"经世"。王学中的泰州学派一向因平民意识而得到正面的肯定,但其"颂圣"意识以及以"颂圣"为主线的对道统谱系的改写,却往往被学术界忽视,由此显示了历史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门后学 拟议搀和 经世 颂圣 道统
下载PDF
明末王学“人”的走出与“学”的分流——以近溪一脉师承流变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鹿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局限于王阳明亲传弟子的阳明后学研究不足以反映明末王学演化、分流之全貌,由罗汝芳开创的"旴江一脉"在晚明清初思想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对近溪一脉"人"之流动与"学"之传承的梳理和研究可为晚明王学分化乃... 局限于王阳明亲传弟子的阳明后学研究不足以反映明末王学演化、分流之全貌,由罗汝芳开创的"旴江一脉"在晚明清初思想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对近溪一脉"人"之流动与"学"之传承的梳理和研究可为晚明王学分化乃至明清学术转型的探讨提供重要线索。整体言之,就师承来说,近溪一脉虽"善无常主",但总体精神不离泰州经世风貌;就思想传承上讲,近溪孝弟慈之教在其后学中得到普遍宣扬,然"性命真诠"却为其再传弟子吴道南摒弃。这一转变正突显了明清之际儒者对待心性之学的反省、重构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后学 罗汝芳 王学分流
下载PDF
试论明中后期东昌王学学术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朝亮 胡志娟 宫新越 《运河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黄宗羲著《明儒学案》一书中有《北方王门学案》一目。该案列名学者七人,其中穆孔晖、张后觉、孟秋为山东聊城人。事实上,明朝中后期北方王门后学中聊城籍者并非仅有此三人,较著名者尚有王道、赵维新、逯中立、王汝训等,他们亦皆崇信阳... 黄宗羲著《明儒学案》一书中有《北方王门学案》一目。该案列名学者七人,其中穆孔晖、张后觉、孟秋为山东聊城人。事实上,明朝中后期北方王门后学中聊城籍者并非仅有此三人,较著名者尚有王道、赵维新、逯中立、王汝训等,他们亦皆崇信阳明心学。可以说,东昌王学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征的阳明心学学术。如对“心”的内涵、对“良知”说等理念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理论体系,为阳明心学于北方尤其在山东运河流域一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儒学案》 北方王门后学 东昌王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