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ime Forecast Method of Winter Minimum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Fujian
1
作者 WEN Gui-fang,HU Xu-mei,WU Hua-qin,ZHANG Xin-hua Wuyish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Fujian Province,Wuyishan 354300,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5期3-6,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short-time forecast method of winterminimum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Fujian.[Method] By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trend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short-time forecast method of winterminimum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Fujian.[Method] By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trend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and averageminimum temperatures in northern Fujian in winter during 1969-2008,the relativ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low temperature weather in winter were found.The influences of relativ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winterminimum temperature and the forecast method were summariz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northern Fujian.[Result] Winterminimum temperature in Guangze and Pucheng in the north of northern Fujian was the lowest.The second one was in Shaowu,Wuyishan,Jianyang,Songxi and Zhenghe.Theminimum temperature in Jian’ou and Shunchang was higher and was the highest in Yanping.Theminimum temperature mainly depended on the temperature reduction degree from the afternoon to the night.The temperature reduction degree varied with the sky condition and cold air intensity.The temperature reduction included the advection,radiation,advection-radiation and non-advection-radiation types.The temperature had the different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different sky conditions.The forecast ofminimum temperature should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weather typing.Meanwhile,the successful forecast key ofminimum temperature was grasping the shift pathway and speed of cold air.[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theory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forecast accuracy of winterminimum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Minimum temperature Short-term forecast northern fujian China
下载PDF
考亭先生朱熹与闽北医籍
2
作者 林名垚 杨东方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75,共4页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和体系的建立者,对后世医家影响甚大。其长期生活在闽北,对闽北医家的影响更是如此。朱子理学内涵和朱熹个人理念推动了闽北医家著书立说,具体表现为寻理洞原影响闽北医籍注重医理讨论,心性理欲论和孝仁观影响了闽...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和体系的建立者,对后世医家影响甚大。其长期生活在闽北,对闽北医家的影响更是如此。朱子理学内涵和朱熹个人理念推动了闽北医家著书立说,具体表现为寻理洞原影响闽北医籍注重医理讨论,心性理欲论和孝仁观影响了闽北医家的节欲养生思想与著书原因。朱子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原创的纲目体编写方法也塑造着闽北医家编撰医书的方式。理学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学界的再次流行,朱熹关于普及教育的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闽北医家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闽北 医籍
下载PDF
福建省闽北地区人群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谱特点及分析
3
作者 谢秀萍 林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闽北地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抗体谱的变化,为当地流行病学调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社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就诊的11433例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谱,统计相... 目的分析闽北地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抗体谱的变化,为当地流行病学调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社区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就诊的11433例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谱,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分析6年间呼吸道病原体的人群感染特点及变化趋势。结果该地区呼吸道感染(RTI)患者6年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总检出率为(49.56%),检出率最高的是乙型流感病毒(IVB),其次是甲型流感病毒(IVA)以及肺炎支原体(MP);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抗体总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MP、嗜肺军团菌(LP)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体检出率低于男性(均P<0.05);抗体总检出率为<60年龄组患者高于≥60年龄组(P<0.05),<60岁年龄组RSV抗体检出率低于≥60岁年龄组,IVA、IVB、肺炎衣原体(CP)、LP、MP五种病原体检出率高于≥60岁年龄组(均P<0.05);不同季节抗体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最高的季节是冬季,IVA、IVB、CP、LP、MP抗体检出率在不同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闽北地区8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谱的分析,了解本地区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抗体谱的变化趋势,便于及时了解不同季节、不同人群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规律,为当地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社区防控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闽北地区
下载PDF
闽北地区毛红椿优良家系早期选择
4
作者 章允清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于2020年,对福建顺昌、建阳、浦城等3个试验点3年生的毛红椿优良家系测定林的生长表现和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4个毛红椿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不同地点、不同家系以及地点与家系的交互效应上均存在... 于2020年,对福建顺昌、建阳、浦城等3个试验点3年生的毛红椿优良家系测定林的生长表现和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4个毛红椿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不同地点、不同家系以及地点与家系的交互效应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根据不同家系3年生时的生长表现,以平均单株材积为指标,筛选出适合顺昌的早期速生优良家系为36、42、43、40、41、2、30、39、44、21、38、32、19、20、37号,适合建阳的早期速生优良家系为37、41、29、42、36、40、3、16、20、44、51、2、30、21、50号,适合浦城的早期速生优良家系为30、23、20、18、28、22、19、38、36、44、21、17、43、15、37号家系。21、30、37、44号家系在3个试验点均表现优异。根据3年生的平均单株材积计算,福建顺昌、建阳、浦城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0.25%、43.11%、53.41%。选择的早期速生优良材料可为营建毛红椿种子园和速生丰产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早期选择 闽北地区
下载PDF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event element geochemistry records of southwestern Fujian in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中杰 程日辉 +1 位作者 张莉 王嘹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819-2829,共11页
Southwest Fujian area has experienced a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cycle in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and the maximum transgression has taken place in Early Jurassic. The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eoc... Southwest Fujian area has experienced a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cycle in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and the maximum transgression has taken place in Early Jurassic. The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eochemical element in the continuous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 the basin recorded the paleosalinity and the paleodepth. The changes of paleosalinity and paleodepth indicate the sea(lake) level relative change in every period of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in southwestern Fujian. The relative change curve of sea(lake) level in southwestern Fujia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 value(m=100×w(MgO)/w(Al2 O3)) and the ratios of w(B)/w(Ga), w(Sr)/w(Ba) and w(Ca)/w(Mg). The curve indicates that level I sea-level relative change in southwestern Fujian is composed of the transgression in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and the regression in the late period of Early Jurassic-Middle Jurassic. The level III sea-level relative change is frequent, which is composed by the lake level descent lake level rise lake level descent of Wenbin Shan formation in Late Triassic, the regression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of Lishan formation in Early Jurassic and the lake level rise lake level descent-lake level rise lake level descent of Zhangping formation in Middle Jurassic. The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cycle in southwestern Fujian is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the sea-level change in the north of South China Sea. The relative change curve trends of the level I sea-level in the north of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one in southwestern Fujian are the same. The maximum transgressions both occur in Early Jurassic. The level III sea-level curve reflects the fluctuation of a transgression and two regression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Early Jur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fujian Early MESOZOIC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element geochemistry SEA-LEVEL change comparison
下载PDF
闽北红心火龙果发酵饮品开发与研究
6
作者 黄妍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4期94-96,共3页
闽北红心火龙果具有较高的品质,以其为原料添加酵母菌DV10进行发酵,酿制出的饮品营养及药用价值均较高。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理化指标、总糖/蔗糖、多酚、黄酮、抗氧化能力等各项指标,并联合GC-O检测,深入分析红心火龙果发酵过程动力... 闽北红心火龙果具有较高的品质,以其为原料添加酵母菌DV10进行发酵,酿制出的饮品营养及药用价值均较高。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理化指标、总糖/蔗糖、多酚、黄酮、抗氧化能力等各项指标,并联合GC-O检测,深入分析红心火龙果发酵过程动力学,以此来更好的指导红心火龙果发酵饮品的开发。研究结果显示,闽北红心火龙果发酵饮品的最佳工艺参数是:SO_(2)添加量为69 mg/kg,酵母接种量为1.4%且初始pH值为3.3,蔗糖添加量为17%,常温发酵7 d后,火龙果添加量为2.0 mL时DPPH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高,酒精度为11.3%vol,各指标都符合NY/T 1508-2017规定,发酵饮品拥有较高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红心火龙果 发酵饮品 开发研究
下载PDF
闽北3种阔叶林分土壤根际活性铝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汉伟 林晗 +3 位作者 陈灿 洪滔 谢安强 何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5-231,共7页
为探究不同林分对酸性土壤环境中活性铝的含量变化及占比差异的影响,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木荷、桤木、闽粤栲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交换性铝、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腐殖酸铝的含量,比较不同林分土壤活... 为探究不同林分对酸性土壤环境中活性铝的含量变化及占比差异的影响,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木荷、桤木、闽粤栲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交换性铝、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腐殖酸铝的含量,比较不同林分土壤活性铝含量和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闽粤栲林的根际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相较于木荷林和桤木林分别降低54.48%和38.93%,而单聚体羟基铝含量则分别提高了47.32%和32.56%,桤木林的非根际土壤酸溶无机铝含量在3种林分中最高。在相同林分中,桤木林下土壤的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含量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木荷林土壤交换性铝、闽粤栲林土壤酸溶无机铝均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形态活性铝的比例中,交换性铝、单聚体羟基铝在3种林分中的含量不同,交换性铝的含量高低表现为木荷林>桤木林>闽粤栲林;单聚体羟基铝的含量高低则表现为闽粤栲林>木荷林>桤木林。土壤活性铝含量变化受根系环境和林分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阔叶林分 木荷 桤木 闽粤栲 活性铝 根际土壤
下载PDF
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占鑫怡 杨云 +4 位作者 陈彬 黄慧清 赵梦莹 李鑫磊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1-279,共9页
为探讨春闺品种加工闽北乌龙茶的工艺特点,本文采用感官审评、生化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QqQ-MS)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研究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在... 为探讨春闺品种加工闽北乌龙茶的工艺特点,本文采用感官审评、生化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QqQ-MS)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研究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在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轻摇处理外形紧结,花香显,滋味鲜爽,感官品质总分90.6;重摇处理外形稍松,花香显,滋味浓醇,感官总分88.0。轻摇春闺各儿茶素组分均显著高于重摇(P<0.05),氨基酸含量总体高于重摇处理,氨基酸组分含量中谷氨酰胺及精氨酸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重摇处理后茶氨酸与谷氨酸含量降低较多。随着摇青程度的增加,橙花叔醇、香叶醇、己酸叶醇酯、苯甲醇、己酸己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吲哚、α-法呢烯、茉莉内酯、苯乙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及脱氢芳樟醇含量显著减少(P<0.05)。综上,春闺茶轻摇青处理,茶汤滋味鲜爽,收敛性强,香气高扬且花果香显,茶多酚、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高;重摇青处理,滋味浓醇回甘好,香气层次丰富花香显,黄酮含量高,儿茶素与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这可为闽北地区春闺乌龙茶加工定向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闺 闽北乌龙茶 摇青程度 滋味 香气
下载PDF
闽北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强 伍进平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7-80,共4页
对闽北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闽北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字建设基本上处于零起步状态,主要是相关图书馆数字化观念淡薄、缺乏规划和投入有限。因此应深化地方文献数字化意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对闽北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闽北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字建设基本上处于零起步状态,主要是相关图书馆数字化观念淡薄、缺乏规划和投入有限。因此应深化地方文献数字化意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确定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原则,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以推进闽北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献 数字化 图书馆 闽北地区
下载PDF
闽北书商与医书编刊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名垚 杨东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闽北书商编刊医书的类型、特点、目的和价值。[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检索相关论文、书籍、档案、文件、目录等资料,直接阅读涉及的中医古籍;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搜集的闽北书商编刊医书的资料进行鉴别和整理,提炼归纳出... [目的]探讨闽北书商编刊医书的类型、特点、目的和价值。[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检索相关论文、书籍、档案、文件、目录等资料,直接阅读涉及的中医古籍;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搜集的闽北书商编刊医书的资料进行鉴别和整理,提炼归纳出所要讨论的类型、特点、目的和价值相关内容。[结果]以相关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为主体,参考各类文献资料,本文认为闽北书商编刊的医书大致可以分为编纂自著、类编成书和纂书合刊3种类型,医者型和商业型书商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结合古籍阅读和当地走访发现,这些医书具有尊经尚典、编排新颖、图文并茂的编刊特点,而书商的目的有二:通过编刊和贩卖医书得利、留下自己的传世医书。闽北书商编刊的医书对推动当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现代中医药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结论]闽北书商通过编刊医书盈利,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书商各有侧重,最终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编刊特点。同时,闽北书商编刊的大量医书客观上推动了当时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对外传播,对于现代中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书商 医书编刊 类型 特点 目的 价值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闽北乌龙茶初制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开杰 陈栖梧 +3 位作者 TAN Christine 吴博亚 项凤华 黄为民 《中国茶叶》 2023年第4期15-18,共4页
闽北乌龙茶初制加工工艺复杂,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文章简述了物联网的概况、在茶叶加工及茶产业中的应用,从实际工作角度分析物联网技术在闽北乌龙茶初制设备中的运用及原理,并提出开发物联网关键技术实现闽北乌... 闽北乌龙茶初制加工工艺复杂,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文章简述了物联网的概况、在茶叶加工及茶产业中的应用,从实际工作角度分析物联网技术在闽北乌龙茶初制设备中的运用及原理,并提出开发物联网关键技术实现闽北乌龙茶柔性生产线的展望,以期能提升闽北乌龙茶的初制水平,促进闽北乌龙茶初制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乌龙茶 物联网 初制机械 柔性生产线
下载PDF
闽北4种木兰科树种生长过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12
作者 章允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3期170-178,共9页
[目的]比较闽北4种木兰科树种生长过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差异,为选择适宜该区种植的木兰科树种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了闽北17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黄山木兰、乳源木莲及深山含笑林分生长情况,采用树干解析法比较4种树种生长过程差异... [目的]比较闽北4种木兰科树种生长过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差异,为选择适宜该区种植的木兰科树种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了闽北17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黄山木兰、乳源木莲及深山含笑林分生长情况,采用树干解析法比较4种树种生长过程差异,并分析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林龄的增长,4种树种林分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均呈增长趋势。乐东拟单性木兰、黄山木兰、深山含笑、乳源木莲胸径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10、第7、第9、第12年,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5、第3、第5、第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5、第4和第6、第3、第7年。4种树种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年均气温、年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结论]乐东拟单性木兰、深山含笑在闽北地区生长速度较快,适宜在该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树种 树干解析 生长过程 气象因子 闽北
下载PDF
闽北地区葡萄休闲观光园适种品种筛选
13
作者 李航 沈长华 +3 位作者 赖喆羽 陈虞晖 谢福鑫 王秀全 《东南园艺》 2023年第2期81-89,共9页
【目的】为解决闽北地区葡萄休闲观光园葡萄品种单一、采摘时间短、经济效益不够显著等问题。【方法】2021-2022年引进13个葡萄品种,以主栽品种‘巨峰’作为对照,在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早熟品种‘南太湖特早’‘早... 【目的】为解决闽北地区葡萄休闲观光园葡萄品种单一、采摘时间短、经济效益不够显著等问题。【方法】2021-2022年引进13个葡萄品种,以主栽品种‘巨峰’作为对照,在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早熟品种‘南太湖特早’‘早夏香’和‘蜜光’,中熟品种‘巨玫瑰’和‘北醇’,晚熟品种‘阳光玫瑰’‘刺葡萄’‘蓝宝石’和‘摩尔多瓦’等9个葡萄品种的果形、颜色、风味等表现较为出众,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能与‘巨峰’葡萄搭配互补,适合在闽北葡萄休闲观光园种植推广。【结论】建设闽北葡萄休闲观光园,建议葡萄品种搭配组合为:一是‘南太湖特早’+‘巨峰’+‘阳光玫瑰’+‘蓝宝石’,二是‘早夏香’+‘巨峰’+‘巨玫瑰’+‘阳光玫瑰’,三是有酿酒需求的观光园还可搭配种植‘北醇’和‘刺葡萄’以增加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闽北地区 休闲观光园 品种 成熟期
下载PDF
闽北建瓯上水南地区新元古代前弧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14
作者 徐立明 《福建地质》 2023年第2期81-88,共8页
建瓯上水南地区出露的马面山岩(群)绿片岩中的(绿帘)阳起片岩具明显的“变余枕状构造”,其岩石化学SiO_(2)含量为40.72%~45.49%,MgO含量为16.16%~17.63%,TiO_(2)含量为0.32%~1.05%,Na_(2)O/K_(2)O比值为4.25~10,具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 建瓯上水南地区出露的马面山岩(群)绿片岩中的(绿帘)阳起片岩具明显的“变余枕状构造”,其岩石化学SiO_(2)含量为40.72%~45.49%,MgO含量为16.16%~17.63%,TiO_(2)含量为0.32%~1.05%,Na_(2)O/K_(2)O比值为4.25~10,具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s、Ba、Sr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Ce、Zr、Hf、Sm、Y、Yb分异较弱等特征。显示其兼有洋中脊与岛弧双重特性,与马里亚纳前弧玄武岩(FAB)相似,是新元古时期存在洋内初始俯冲和洋陆转化岩浆作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弧玄武岩 洋内俯冲 洋陆转换 闽北建瓯
下载PDF
5个重瓣百合切花品种的引种试验
15
作者 陈文靖 《福建林业》 2023年第6期43-45,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省延平区种植的百合切花新品种,对5个引种重瓣百合切花品种的生长周期、瓶插期、株高、花苞数量、病虫害表现、花茎硬度、叶烧表现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冰美人’‘艾伦娜’的综合物候特征和生长性状明显... 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省延平区种植的百合切花新品种,对5个引种重瓣百合切花品种的生长周期、瓶插期、株高、花苞数量、病虫害表现、花茎硬度、叶烧表现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冰美人’‘艾伦娜’的综合物候特征和生长性状明显优于‘爱人’‘红蜜糖’‘白雪公主’3个品种,抗病性强,茎杆硬度好,无叶烧表现,花苞直立,花型紧凑均匀对称,其中‘冰美人’瓶插期最长达23 d,‘艾伦娜’平均花苞数最多,白色品种‘冰美人’和红色品种‘艾伦娜’适宜在延平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百合 切花 引种试种 品种筛选 延平区
下载PDF
赣东闽北地域空间演变兼建筑遗存的斗栱技艺浅析——基于我国古代移民沿“分水关-杉关”关带迁徙入闽的视野
16
作者 张晓薇 李久君 《建筑遗产》 2023年第4期25-31,共7页
赣东闽北地域历史文化独特、空间演变复杂、建筑遗存丰富,保留了北方移民迁徙入闽的多个历史关隘,主要沿“分水关-杉关”关带分布。文章结合文献比较、田野调研与统计分析诸方法,从移民学视角厘清了“赣东闽北地域”空间演变的相关历史... 赣东闽北地域历史文化独特、空间演变复杂、建筑遗存丰富,保留了北方移民迁徙入闽的多个历史关隘,主要沿“分水关-杉关”关带分布。文章结合文献比较、田野调研与统计分析诸方法,从移民学视角厘清了“赣东闽北地域”空间演变的相关历史认知,探讨了关带沿线的空间节点、城乡建筑遗存及其关联,并考证了斗与栱的源头、斗栱技艺及其演变等。研究结果为赣东闽北地域传统村镇保护、历史文脉延续、传统建筑技术源流与变迁的学术研讨提供了更加直观、准确的地域空间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东闽北地域 地域空间演变 “分水关-杉关”关带 移民路线 建筑遗存 斗栱
下载PDF
闽北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杨树锋 陈汉林 +1 位作者 武光海 董传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利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法对福建政和地区火山岩系列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为早古生代的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的岛弧火山岩系,揭示了自浙江龙泉经福建政和、建瓯、南平、将乐、赣南延入广东和平、台山、开平一... 利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法对福建政和地区火山岩系列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为早古生代的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的岛弧火山岩系,揭示了自浙江龙泉经福建政和、建瓯、南平、将乐、赣南延入广东和平、台山、开平一带存在一条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系。结合前人的资料对本区早古生代岛弧的形成和演化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岛弧 火山岩 拉斑玄 大地构造演化
下载PDF
闽北山区“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翁伯琦 黄勤楼 +2 位作者 应朝阳 黄毅斌 刘明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作物种植系统是“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 ,早、晚两季水稻和蔬菜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 1.37%、 1.40 %和 1.0 2 %。该复合生态系统可进行良性循环运作 ,其有机能产投比为 2 .12 ,整体能投少 ,能量转换快 ,养分利用率高 ... 作物种植系统是“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 ,早、晚两季水稻和蔬菜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 1.37%、 1.40 %和 1.0 2 %。该复合生态系统可进行良性循环运作 ,其有机能产投比为 2 .12 ,整体能投少 ,能量转换快 ,养分利用率高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菜-猪-沼” 复合生态系统 能量利用效率 能流 能量转化 生态农业
下载PDF
闽北地区中侏罗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亚楠 邢光福 +4 位作者 邢新龙 陈世忠 段政 杨东 胡凌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7-2235,共9页
中侏罗世火山岩在东南沿海分布极少,但对区域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过程及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闽北地区大面积白垩纪火山岩区调查中,在政和铁山地区发现中侏罗世火山岩,用LA-ICP-MS同位素测试技术测得的锆石U-Pb年龄为173.... 中侏罗世火山岩在东南沿海分布极少,但对区域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过程及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闽北地区大面积白垩纪火山岩区调查中,在政和铁山地区发现中侏罗世火山岩,用LA-ICP-MS同位素测试技术测得的锆石U-Pb年龄为173.63±0.80Ma。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显示过铝质、富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形成于陆缘弧环境,与古太平洋板块早期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世 火山岩 闽北地区 LA-ICP-MS锆石U-PB测年
下载PDF
基于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别不同产地闽北水仙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丹丹 韦航 +3 位作者 邱晓红 郑德勇 曹洁 叶乃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4-921,共8页
采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MS),构建了3个产地(武夷山、建阳、建瓯)113个闽北水仙茶样品香气的化学指纹图谱,对所得的闽北水仙茶香气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获得了不同产地闽北水仙茶样品的质谱信息特征,然后采用... 采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MS),构建了3个产地(武夷山、建阳、建瓯)113个闽北水仙茶样品香气的化学指纹图谱,对所得的闽北水仙茶香气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获得了不同产地闽北水仙茶样品的质谱信息特征,然后采用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K最邻近结点算法(KNN)、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闽北水仙茶的质谱信息进行了模式识别。结果表明,PTR-TOFMS结合分类识别模式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闽北水仙茶。PCA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66%;3个识别模型的校正集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9.38%、100.00%和100.00%,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3.18%、96.46%和95.57%。基于此成功建立了不同产地的闽北水仙茶识别模型。本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对茶叶无损伤,为茶叶产地溯源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 闽北水仙茶 香气成分 模式识别法 产地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