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Ductile Shear Zone Type Gold Deposit in Southern Beishan Area, Gansu,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柏林 吴淦国 +3 位作者 叶德金 刘晓春 舒斌 杨农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1期30-38,共9页
The ductile shear zone-type gold deposit is a kind that both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its evolution. Ductile shear zone develops in Beisha... The ductile shear zone-type gold deposit is a kind that both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its evolution. Ductile shear zone develops in Beishan area, Gansu of Northwest China, and develops especially well in the south belt. The controls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on gold deposit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gold deposits (and gold spots) is controlled by the ductile shear zone. (2) The ductile-brittle shear zone is formed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ductile shear zone and both are only ore-bearing structures and control the shape, attitude, 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ization zones and ore-bodies. (3) Compresso-shear ductile deformation results in that the main kin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s altered mylonite type and the main alteralization is metasomatic. (4) Ore-bearing fracture systems are mainly P-type ones, some D-type and R-type ones, but only individual R'-type and T-type ones. (5) Dynamic differen- tiation and dynamic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solution resulting from ductile deformation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 of gold mineralization, and this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re-forming materials are mainly from metamorphic rocks, and ore-forming fluid is mainly composed of metamorphic water, and with the fluid inclus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6)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old abundance and susceptibility anlsotropy (P) of the altered mylonlte samples from the deposit, which shows that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slightly later than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ll above further expound the ore-forming model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type of gol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sis of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gold deposit ductile shear zone Beishanarea of gansu northwest China
下载PDF
DEVELOPING CHINA'S GREAT NORTHWEST AND PROMOTING S&T COOPERATION BETWEEN GANSU PROVINCE AND THE CAS
2
作者 Li Chong’an(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年第4期213-216,共4页
While this year i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it also marks a half a centu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关键词 DEVELOPING CHINA’S GREAT northwest AND PROMOTING S&T COOPERATION BETWEEN gansu PROVINCE AND THE CAS
下载PDF
穿梭于战火之中:转战陕北中担架队的组织动员和运行
3
作者 刘羽燕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勤工作是中共动员解放区群众为保障人民军队顺利作战,巩固解放区建设而进行的各种勤务工作。它是战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支前方式,在中国共产党赢取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通过建立健全...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勤工作是中共动员解放区群众为保障人民军队顺利作战,巩固解放区建设而进行的各种勤务工作。它是战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支前方式,在中国共产党赢取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后勤保障体系,制定较为完备的支前动员办法,充分利用民力,组织了较为高效的随军担架队和常备担架队,克服诸多困难,完成军需物资的传送和伤病员的转运。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战勤工作还能随着战事发展和军民的实时反馈,不断纠正偏差,以更好地服务战争、保障战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西北野战军 战时勤务 支前 担架队
下载PDF
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1954)的历史贡献
4
作者 任晓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1941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作为统一领导党在西北地区工作的中央派出机构,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不懈地进行了13年的艰苦奋斗,一直到1954年12月宣告撤销。在这13年中,西北局走过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从新... 1941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作为统一领导党在西北地区工作的中央派出机构,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不懈地进行了13年的艰苦奋斗,一直到1954年12月宣告撤销。在这13年中,西北局走过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峥嵘岁月,在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成不同时期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任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西北地区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历史作用;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地方实践经验,出色地履行了党中央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为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理论认识提供了试验地和阐发地;创造性开展一系列新的制度探索,成为当代中国许多重要制度的历史先河;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干部,发挥了重要组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 历史贡献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5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务,也决定着西北局其他方面工作的成效。西北局通过贯彻落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三三制”原则指导下推进边区政权建设、推行边区精兵简政和组织开展边区防奸锄奸工作等重大举措,把边区的政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使边区成为当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下载PDF
甘肃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7
6
作者 邓胜徽 卢远征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14,I0002,I0003,共13页
首次较系统报道了产于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的植物化石,分为两个植物组合。Athrotaxites-Solenites组合产于赤金堡组上段,有Solenites luanpingensis Wang,Pityocladus cf.i waianus(ishi)Chow,Pityocladus sp.,Athrotaxites berryi Bel... 首次较系统报道了产于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的植物化石,分为两个植物组合。Athrotaxites-Solenites组合产于赤金堡组上段,有Solenites luanpingensis Wang,Pityocladus cf.i waianus(ishi)Chow,Pityocladus sp.,Athrotaxites berryi Bell等,时代大致为早白垩世早期,反映潮湿或半干旱半潮湿气候。Brachyphyllum-Pseudofrenelopsis组合见于中沟组上部,包括Sphenopterissp.,Pseudofrenelopsis dalatzensis(Chowet Tsao)Cao ex Zhou,Cupressinocladus elegans(Chow)Chow,Cupressinocladus sp.,Pagiophyllumyumenense sp.nov.,Pagiophyllumcompressum sp.nov.,Pagiophyllum sp.,Brachyphyllumningshiaense Chow et Tsao,Brachyphyllumobtusum Chow et Tsao,Elatocladus sp.,Podozamites sp.,Carpolithus sp.等12种,时代为Aptian-Albian期,反映干旱型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植物化石 时代 古气候 中国甘肃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的分布及现状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雷永吉 任毅 岳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9-243,共5页
通过对国内各相关标本馆 (室 )标本的查阅及实地调查 ,确定独叶草呈岛屿状分布于云南的德钦、川西北—甘南及秦岭中部的太白山周围 3个地区 ;独叶草的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旅游开发 ;在调查中未发现独叶草的实生苗。因此 。
关键词 独叶草 珍稀濒危植物 云南 秦岭中部 地理分布
下载PDF
西北地区(甘宁青)农业生态气候资源量化与评价 被引量:35
8
作者 白永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8-224,共7页
为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资源 ,根据西北地区 (甘宁青 )165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 ,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 ,首先计算了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 ;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均效能指数的... 为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资源 ,根据西北地区 (甘宁青 )165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 ,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 ,首先计算了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 ;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均效能指数的模糊动态聚类 ,划分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12个类型并进行了相应评价 ,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气候资源 量化分析 分类评价 西北地区
下载PDF
西北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述要 被引量:5
9
作者 石含芳 易雪梅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7年第5期120-122,共3页
《西北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由《西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西北地方文献图片数据库》、《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数据库》、《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篇名索引数据库》,以及甘肃省连机联合编目为基础的《甘肃省地方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组成。... 《西北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由《西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西北地方文献图片数据库》、《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数据库》、《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篇名索引数据库》,以及甘肃省连机联合编目为基础的《甘肃省地方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组成。文章从该数据库建设的著录标准、著录范围、规范词的使用等出发,介绍了其特点、功能、使用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图书馆 西北地方文献 数据库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基于甘、青、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文礼 侯蕊 赵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2,共8页
以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例,对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为西北民族地区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北民族地区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甘肃 青海 宁夏
下载PDF
西北半干旱区经济林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怀林 李鸿杰 +1 位作者 罗广元 杨斌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现代生态农业理论发展以来,我国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林生产中的复合生态经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与持续推动。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是温带水果等经济林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经济林占地面积... 现代生态农业理论发展以来,我国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林生产中的复合生态经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与持续推动。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是温带水果等经济林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经济林占地面积大,占农业产业的比重大。基于经济林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三农"事业的发展,为了指导西北半干旱区经济林生产农户、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以甘肃省天水市为研究区,通过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优化形成了几种典型的经济林复合生产模式,采用这几种典型的经济林复合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复合生态农业 经营模式 西北半干旱山区 甘肃天水
下载PDF
清代甘肃进士时间与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银权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7-113,共7页
进士人数的多寡及分布,不仅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发展水平,而且是文风、士习的直接反映。甘肃作为地处西北的边地省份,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清代甘肃共产生进士332名。这332名进士在清代各朝的分布状况... 进士人数的多寡及分布,不仅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发展水平,而且是文风、士习的直接反映。甘肃作为地处西北的边地省份,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清代甘肃共产生进士332名。这332名进士在清代各朝的分布状况,不仅与甘肃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与清朝整个社会的发展轨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清代 甘肃进士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的自我调适与整合 被引量:2
13
作者 买雪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借助西部开发的浪潮和高校内迁的外在优势,在战火中获得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希冀。这一时期,甘肃学院通过由"省立"改为"国立"进行了有益调适,并在教育经费、师资改善、学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借助西部开发的浪潮和高校内迁的外在优势,在战火中获得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希冀。这一时期,甘肃学院通过由"省立"改为"国立"进行了有益调适,并在教育经费、师资改善、学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移植"到兰州后,不断孵化成长,在校风建设、学科力量、研究生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开拓性的进展。这两所院校在抗战时期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甘肃较为安定的环境和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成为甘肃高等教育整合的两大关键力量,整合后的甘肃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成为推动甘肃地区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砝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肃高等教育 甘肃学院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下载PDF
“民主政治”并非“选举第一”——基于陕甘宁边区1941年选举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永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0-34,39,共6页
1941年陕甘宁边区举行了第二次选举,边区政府提出了"民主政治选举第一"的观点。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上,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批评了这一观点,指出"民主政治"首要的是如何组织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 1941年陕甘宁边区举行了第二次选举,边区政府提出了"民主政治选举第一"的观点。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上,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批评了这一观点,指出"民主政治"首要的是如何组织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而非"选举第一",选举只是民主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形式。1944年西北局高干会回顾和研究了1941年的选举。西北局和边区政府指出,在民主选举中,形式上民主,实质上未必合理,真正的民主是选好人、选对人;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是具体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选举 陕甘宁边区政府 西北局高干会
下载PDF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文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8-111,共4页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由陕甘边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和中央红军创办的新闻事业两部分组成,即:《红色西北》、《布尔什维克的生活》、《陕甘宁省委通讯》和《红色中华》、红色中华通讯社、《战士报》、《火焰报》、《解放》等组成,这些...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由陕甘边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和中央红军创办的新闻事业两部分组成,即:《红色西北》、《布尔什维克的生活》、《陕甘宁省委通讯》和《红色中华》、红色中华通讯社、《战士报》、《火焰报》、《解放》等组成,这些报刊一直坚持到陕甘宁边区成立。这些新闻事业的特征在于:数量少,类型单一;印刷质量差;出版时间短;坚持了党的领导;宣传内容体现了中国革命由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过渡的特征。其意义在于,具有坚定群众、干部和士兵革命信心的作用;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为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革命根据地 新闻事业 陕甘宁边区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价改革模式与推进策略——以甘肃省改革试点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小勇 胡艳超 +2 位作者 刘定湘 张洁宇 曹璐 《中国水利》 2016年第14期15-17,共3页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稀缺,具有灌溉依赖程度高、节水潜力大、用水户水商品意识强等特点,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通过对2015年甘肃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在西北干旱区的井灌区、井渠混合灌区、高扬程提水灌区的可...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稀缺,具有灌溉依赖程度高、节水潜力大、用水户水商品意识强等特点,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通过对2015年甘肃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在西北干旱区的井灌区、井渠混合灌区、高扬程提水灌区的可复制、易推广的农业水价改革模式,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分区分类制定改革方案、深化农田灌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土地规模化生产等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模式 策略 甘肃省
下载PDF
“西北革命根据地”之命名新论——兼论“苏区研究”的连续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伟 《苏区研究》 2016年第4期86-97,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早期革命中,从陕北、陕甘边苏区(或根据地)到陕甘晋省这一阶段历史时空,不宜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应该以时间段为界,分别称为陕北、陕甘边苏区,西北根据地,陕甘晋省及陕北"中央苏区",从使用... 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早期革命中,从陕北、陕甘边苏区(或根据地)到陕甘晋省这一阶段历史时空,不宜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应该以时间段为界,分别称为陕北、陕甘边苏区,西北根据地,陕甘晋省及陕北"中央苏区",从使用习惯、表达内涵的角度,可以将抗战前这一地区苏维埃性质的根据地统称为"西北苏区"。研究西北苏区,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共中央与西北苏维埃革命的关系,也有助于打破苏区与抗日根据地研究的隔膜,连续性地进行苏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边根据地 陕甘晋省 西北办事处 西北苏区
下载PDF
《斗争》(西北版)与陕甘苏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18
作者 章育良 王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斗争》(西北版)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主办的机关刊。该刊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时刊发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文件与决定,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文章,指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 《斗争》(西北版)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主办的机关刊。该刊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时刊发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文件与决定,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文章,指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支部建设应重点做好动员群众、培养支部独立工作能力、开展好支部的日常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党员,扩大党员队伍。该刊虽存在时间不长,但为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今天办好党刊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争》(苏区版) 陕甘苏区 基层党组织建设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中的西北城镇回族多坊一区社会——以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29-136,共8页
西北城镇回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着建立在单一教坊制基础上的多教坊共处一区的社会形态,这种多坊一区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生态环境、民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等众多因素不断整合的结果。以甘肃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 西北城镇回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着建立在单一教坊制基础上的多教坊共处一区的社会形态,这种多坊一区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生态环境、民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等众多因素不断整合的结果。以甘肃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为视角,阐述了多坊一区社会形态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城镇回族 多坊一区 甘肃临夏 八坊回族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巫术现象的解读——以一个案村的场域分析为例
20
作者 何生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5-28,共4页
巫术是人类原始宗教起源的端绪,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并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泯灭,而是以各种形式滞留于草根社会。文章通过对个案村巫术的场域调查,列举了当前村落社会巫术存在的几种类型,并分析其特点和运行模式,对理解乡村社会文化运行... 巫术是人类原始宗教起源的端绪,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并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泯灭,而是以各种形式滞留于草根社会。文章通过对个案村巫术的场域调查,列举了当前村落社会巫术存在的几种类型,并分析其特点和运行模式,对理解乡村社会文化运行的范式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 陇东南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