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ponse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to Typhoon Megi(2010) 被引量:3
1
作者 Zi-Liang LI Ping WE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9-87,共9页
The upper-ocean responses to Typhoon Megi (2010) are investigated using data from ARGO floats and the satellite TMI. Th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to assess th... The upper-ocean responses to Typhoon Megi (2010) are investigated using data from ARGO floats and the satellite TMI. Th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to assess the storm, which affected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NWP)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welling and entrainment experiment together account for 93% of the SST anomalies, where typhoon-induced upwelling may cause strong ocean cooling. In addition, the anomalous SST cooling is stronger in the SCS than in the NWP.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the ocean response is the presence of a two-layer inertial wave in the SCS--a feature that is absent in the NWE The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s can be generated as typhoon wakes, which have maximum flow velocity in the surface mixed layer and may last for a few days, after the typhoon's passage. Along the typhoon tracks, the horizontal currents in the upper ocean show a series of alternating negative and positive anomalies emanating from the typh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south china sea northwest Pacific UPWELLING ENTRAINMENT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
下载PDF
Winter coastal upwelling off northwest Borneo in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
2
作者 YAN Yunwei LING Zheng CHEN Changl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10,共8页
Winter coastal upwelling off northwest Borneo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atellite data, climatologic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ields and reanalysis data. The upwelling forms in Decem- b... Winter coastal upwelling off northwest Borneo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atellite data, climatologic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ields and reanalysis data. The upwelling forms in Decem- ber, matures in January, starts to decay in February and almost disappears in March. Both Ekman trans- port induced by the alongshore winter monsoon and Ekman pumping due to orographic wind stress curl are favorable for the upwelling. Transport estimates demonstrate that the month-to-month variability of Ekman transport and Ekman pumping are both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winter coastal upwelling, but Ek- man transport is two times larger than Ekman pumping in January and Februa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1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the upwelling shows remarkabl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during winter of El Nino (La Nina) years, an anticyclonic (a cyclonic) wind anomaly is established in the SCS, which behaves a northeasterly (southwesterly) anomaly and a positive (negative) wind stress curl anomaly off the north- west Borneo coast, enhancing (reducing) the upwelling and causing anomalous surface cooling (warming) and higher (lower)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associated with ENSO off the northwest Borneo coast has an opposite phase to that off southeast Vietnam, resulting in a SSTA seesaw pattern in the southern SCS in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upwelling northwest Borneo south china sea Ekman transport Ekman pumpi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下载PDF
Tectonic subsidence of the Zhu I Sub-basin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5
3
作者 Xiaoyin TANG Shuchun YANG +4 位作者 Junzhang ZHU Zulie LONG Guangzheng JIANG Shaopeng HUANG Shengbiao HU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729-739,共11页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which is situated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tectonic setting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hydrocarbon resourc...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which is situated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tectonic setting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hydrocarbon resources. We have analyzed the Cenozoic tectonic subsidence history of 4 drilled wells and 43 artificial wells from the Zhu 1 Sub-basin of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by back-stripping, using newly interpreted seismic profiles. We also calculated the average tectonic sub- sidence rates of the four sags in the Zhu 1 Sub-basin. The rifting and post-rifting stages are separated by abrupt changes in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curves and average subsidence rates. In the eastem sags of the Zhu 1 Sub- basin, tectonic subsidence started to slow at ca. 30 Ma, compared with ca. 23.8 Ma in the western sags. This probably corresponds to the timing of break-up and suggests that tiffing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ended earlier in the eastern sags than in the western sags. Anomalously accelerated tectonic subsidence occurred at 17.5-16.4 Ma during the post-tiffing stage, with average subsidence rates as high as 301.9 m/Myr. This distin- guishes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from classical Atlantic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al basins, which demonstrate exponentially decaying post-rift tectonic subs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subsidence Zhu 1 sub-basin back-strippin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Non-Stationary Vari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Activiti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黎珍 李家春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0年第4期725-733,共9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opical cyclone (TC) database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NWP) from 1945 to 2008, we not only extract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C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but also give their spatial dist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opical cyclone (TC) database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NWP) from 1945 to 2008, we not only extract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C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but also give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both in the NWP an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observational increase of TC activities, which manifests a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ower dissipation index (PDI) and the growth of TC frequency, especially for typhoons and strong typhoons. The inbomogeneous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C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are also provided both in the NWP and in the SCS. For example, the region of Zhongsha Islands and Dongsha Islands in the SCS (15°-22°N, 115° - 120°E), west to the Philippine Islands is the place with frequent occurrence of strong typhoons, among which the wind speed of 7 TCs in 64 years exceeds 6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northwest Pacific the south china sea tropical cyclone non-statiolutry INTENSITY frequency
下载PDF
南海西北次海盆新生代构造-沉积特征及伸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27
5
作者 丁巍伟 黎明碧 +2 位作者 赵俐红 阮爱国 吴振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通过对穿越西北次海盆的3条地震测线以及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对其新生代的构造-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伸展模型,并进而对其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北次海盆在30Ma时开始发育,断层的活动期集... 通过对穿越西北次海盆的3条地震测线以及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对其新生代的构造-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伸展模型,并进而对其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北次海盆在30Ma时开始发育,断层的活动期集中在渐新世,并大致以海盆中部的岩浆岩凸起为轴对称分布,对渐新统的沉积起控制作用。海盆扩张东强西弱,西部显示出更多的陆缘裂谷盆地的特征。25Ma后扩张轴向南跃迁,西北次海盆的海底扩张运动停止,进入裂后沉降阶段。构造展布方向受到其南侧的中—西沙地块的影响,大致沿其北部边界展布。深反射地震剖面所反映的深部地壳结构也显示出大致沿海盆中轴对称的特征,显示研究区很可能为纯剪的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次海盆 新生代 构造-沉积特征 纯剪
下载PDF
南海西北次海扩张时代和洋壳性质:沉积地层及重磁依据 被引量:9
6
作者 魏喜 祝永军 +4 位作者 陈亦寒 胡礼国 武金云 姜建群 李振远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8,共6页
利用沉积地层被动超覆和基底重磁异常特征对南海西北次海形成时代和洋壳性质进行了探讨。推断南海西北次海初始扩张时间为早渐新世,结束扩张时间为晚渐新世早期。地层变形、被动超覆特征、洋壳基底形态及对称性特点反映出两期洋壳扩张... 利用沉积地层被动超覆和基底重磁异常特征对南海西北次海形成时代和洋壳性质进行了探讨。推断南海西北次海初始扩张时间为早渐新世,结束扩张时间为晚渐新世早期。地层变形、被动超覆特征、洋壳基底形态及对称性特点反映出两期洋壳扩张事件。第一期发生在早渐新世。由于洋壳扩张,上始新统被拉断,在洋壳边界处上始新统突然终止现象明显。受洋壳横向扩张推挤和纵向沉降作用影响,上始新统明显变形,并向扩张中心倾覆。第二期洋壳扩张发生在晚渐新世早期。该期洋壳扩张持续时间短,扩张幅度小,下渐新统被拉开的距离有限。由于南海西北次海形成期间不同部位地壳伸展减薄程度不同,南海西北次海洋壳基底呈北东部较宽,向南西方向变窄,并逐渐尖灭的不规则三角形。根据盆地边缘上始新统向海盆中心方向的断点/线和重磁异常资料,推测西北次海南西侧洋壳边界位于海盆基底坡角处附近,洋壳较窄;而北东侧洋壳边界位于海底坡角处附近,洋壳相对较宽。另外,重磁异常表明,在洋壳基底中有陆壳残留块体存在。上述这些现象说明南海西北次海在洋壳萌芽阶段就先天夭折,停止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壳性质 扩张时代 重磁异常 沉积地层 南海西北次海
下载PDF
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水扇系统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睿 周江羽 +5 位作者 张莉 刘晓峰 韦振权 钱星 帅庆伟 廖锦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6-716,共11页
基于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识别出大规模深水扇系统。深水扇系统上扇为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发育区,中扇为多期扇体垂向叠置区,下扇则以水道—朵体沉积为主。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是本区深水扇系统的主... 基于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识别出大规模深水扇系统。深水扇系统上扇为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发育区,中扇为多期扇体垂向叠置区,下扇则以水道—朵体沉积为主。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是本区深水扇系统的主要物源通道,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红河、北部陆架—陆坡以及中西沙隆起区。本区深水扇系统可基本划分为晚中新世(Ⅰ)、中新世(Ⅱ和Ⅲ)以及第四纪(Ⅳ和Ⅴ)五期。各期深水扇的空间展布受到先存地形和物源供给强度的控制,双峰海山将深水扇系统分隔为南北两部分,早期沉积的扇体改变了后期扇体沉积地形。在丰富物源供给下,水道的冲溢频率较高,各个深水扇之间存在明显的侧向上叠迁移特征。沉积物源和南海北部"三段式"陆坡地形控制着整个南海北部深水扇系统的发育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琼东南中央水道 西北次海盆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南海西北次海盆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6
8
作者 钱星 张莉 +3 位作者 吴时国 易海 林珍 杨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通过对南海西北次海盆新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和层序地层分析,揭示了海盆中的沉积对构造演化阶段的响应。始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期,盆地以对称裂谷形式,发育地堑裂谷层序,沉积以近物源为特征,相变大,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 通过对南海西北次海盆新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和层序地层分析,揭示了海盆中的沉积对构造演化阶段的响应。始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期,盆地以对称裂谷形式,发育地堑裂谷层序,沉积以近物源为特征,相变大,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沉积体系的配置受同沉积断裂控制明显,快速沉降和充分的物源供给决定了沉积体系的构成特征。晚渐新世海底扩张期,岩石圈破裂,陆缘进一步拉开并开始海底扩张,出现海相沉积,来自陆坡的陆架边缘三角洲越过陆坡进入海盆,在海盆内沉积了一套向海盆中部逐渐减薄的楔状地层,并伴有大量的火山碎屑沉积物。早-中新世以来热沉降期,随着构造沉降增大,相对海平面总体不断上升,进入深水盆地,形成陆架陆坡体系,大量的碎屑物质以重力流、深水底流等深水作用方式进入海盆;沉降晚期陆架-陆坡物源供应减弱,琼东南中央峡谷成为其主要的物质供应来源通道,在此期间二次海平面下降、回升的综合作用下,海盆内发育了多期以下切水道为特征的低水位域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次海盆 层序地层 海底扩张 沉积响应
下载PDF
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海洋中尺度涡统计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林宏阳 胡建宇 郑全安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5-113,共9页
采用AVISO提供的卫星高度计融合数据,对南海及西北太平洋(5°~35°N,105°~150°E)1993~2009年17a间的中尺度涡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中尺度涡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每年观测到产生的中尺度涡个数平均为21... 采用AVISO提供的卫星高度计融合数据,对南海及西北太平洋(5°~35°N,105°~150°E)1993~2009年17a间的中尺度涡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中尺度涡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每年观测到产生的中尺度涡个数平均为21~22个,标准差约为4个,占年平均值的20%;而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个数的年际差异不大,平均每年观测到150~151个中尺度涡产生,标准差约为14个,仅占年平均值的9%.中尺度涡的逐月统计结果表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中尺度涡活动均有明显季节变化,1993~2009年间的各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分别观测到30~31个和213~214个中尺度涡产生,标准差分别约为6个和41个,均占各自月平均值的19%.中尺度涡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海东北部、越南东部和黑潮流轴附近海域.涡动能、海面高度距平均方根以及涡度均方根的空间分布大致与涡旋个数分布一致,但在西北太平洋的低纬海区和黑潮延伸体区域则不甚吻合.在相同的涡旋判别标准下,西北太平洋低纬海区(5°~15°N)观测到的中尺度涡个数比中高纬海区要少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中尺度涡 统计特征 卫星高度计 南海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半个世纪来热带海洋风暴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金博 钱维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2-999,共8页
本文利用美国海军台风警报中心(JTWC)提供的1945~2002年热带风暴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NWP)和中国南海(SCS)风暴生成及登陆中国大陆热带风暴的时空演变特征.季节变化上,NWP风暴登陆主要集中于6~11月,SCS风暴影响主要集中在6~... 本文利用美国海军台风警报中心(JTWC)提供的1945~2002年热带风暴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NWP)和中国南海(SCS)风暴生成及登陆中国大陆热带风暴的时空演变特征.季节变化上,NWP风暴登陆主要集中于6~11月,SCS风暴影响主要集中在6~9月,但后者登陆总数比前者少.西北太平洋风暴在东南沿海(27°N,120°E)附近登陆的频次最高,在此以北随纬度急剧下降.年际变化时间尺度上,登陆大陆的风暴年总数与来自南海的年风暴数成正比.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年频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显著的2~7年振荡.长期趋势上,两个海域的风暴年生成频数和登陆大陆的年风暴频数在58年中总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其中登陆频数增长趋势相对缓慢,但近几年登陆风暴数与生成风暴数都表现出减少的趋势.生成频数和登陆频数都呈现出年代际变化,其年代转换发生在1960、1970年和1990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年际-年代际变化 南海 西北太平洋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壳体新构造运动及其演化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文欢 朱俊江 +2 位作者 孙宗勋 唐诚 丘学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360,共8页
本文根据南海西北部壳体的地形地貌、重磁场异常和地壳结构特征和岩石圈动力学环境,对穿过莺歌海盆地和西沙海槽的地震剖面进行解释。把本区新构造运动类型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平移剪切型和旋动型,并对其构造演化模式进行了初步分... 本文根据南海西北部壳体的地形地貌、重磁场异常和地壳结构特征和岩石圈动力学环境,对穿过莺歌海盆地和西沙海槽的地震剖面进行解释。把本区新构造运动类型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平移剪切型和旋动型,并对其构造演化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南海西北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曾经历复杂的动力学演变过程,从中生代到新生代,本区在周缘岩石圈壳体作用下,经历挤压、拉张、复杂应力调整和现代挤压收缩四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动力学 壳体 南海 地壳结构 地形 地貌 重磁场异常 岩石圈
下载PDF
热带西北太平洋10~30d振荡对南海夏季风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春晖 刘燕 +1 位作者 李霞 潘蔚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采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ERSST海温资料,分析热带西太平洋夏季对流10~30 d振荡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在年际变化尺度上,热带西北太平洋夏季10~30 d振荡强度指数(TWPI)与南海夏季风强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TWPI增强... 采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ERSST海温资料,分析热带西太平洋夏季对流10~30 d振荡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在年际变化尺度上,热带西北太平洋夏季10~30 d振荡强度指数(TWPI)与南海夏季风强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TWPI增强年份,海温主要呈El Ni?o分布,南海周边区域增强的异常西风产生强的正涡度切变,导致异常气旋性环流,为季风槽的增强提供了热量和水汽,从而增强南海夏季风强度。反之,在TWPI减弱年份,海温主要呈La Ni?a分布,南海夏季风强度减弱。在不同的年代际背景下,垂直切变和水汽-对流的总体变化是影响TWPI总体变化的重要因子,但不能影响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总体变化。海陆热力对比的总体变化是导致南海夏季风强度总体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西北太平洋 10~30 d振荡 南海夏季风 强度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频数及其水汽条件的分类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伟军 胡瑞卿 徐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53,共10页
对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频数的时空分布及水汽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TC活动划分为活跃期(6-11月)和平静期(上年12—当年5月)两个时段.在TC活跃期和... 对1961-2010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不同时段生成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频数的时空分布及水汽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TC活动划分为活跃期(6-11月)和平静期(上年12—当年5月)两个时段.在TC活跃期和平静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TC频数的EOF第一特征向量都表现为一致的增加或减少.活跃期EOF的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南海与西北太平洋中西部的TC频数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平静期EOF的第二特征向量则表现为130°E以西海域的TC频数与130~150°E范围内生成热带气旋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活跃期和平静期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在活跃期南海TC频数与水汽通量散度仅在南海中北部有弱的负相关,在平静期南海东部到菲律宾附近海域有显著的负相关.因此,水汽条件的影响使得在活跃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TC高频年中,南海北部和西北太平洋中东部TC频数明显偏多,而平静期高频年中,南海东部以及西北太平洋中西部TC频数明显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生成频数 水汽通量 南海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谷德军 纪忠萍 林爱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利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采用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来源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冬(12—2月)热带西南印... 利用1958—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RSST资料,采用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的来源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冬(12—2月)热带西南印度洋和热带西北太平洋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化的关键海区。冬季热带西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异常增暖是由前一年夏季El Ni?o早爆发(强印度季风异常驱动的行星尺度东-西向环流)触发、热带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局地海气正反馈过程引起并维持到春季。冬季热带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及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暖海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使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维持到春末。春季,逐渐加强北移到10°N附近的低层大气对北印度洋(热带西北太平洋)暖海温异常响应的东风急流(异常西风)及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维持的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南海夏季风晚(早)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年际变化 关键海区 机制 热带西南印度洋 热带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南海西北陆缘新型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振国 高莲凤 +2 位作者 沈鹏飞 王瑜 史国媛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近年南海西北陆缘西沙东北海域发现大型多金属结核,尽管其外观与大洋结核别无二致,具有个体大、外部形态规整、层状结构清晰的特点,但其地球化学组成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明显差别:TMn/TFe的比值小,仅为0.73,富Fe、Si、Al、稀土元素而... 近年南海西北陆缘西沙东北海域发现大型多金属结核,尽管其外观与大洋结核别无二致,具有个体大、外部形态规整、层状结构清晰的特点,但其地球化学组成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明显差别:TMn/TFe的比值小,仅为0.73,富Fe、Si、Al、稀土元素而贫Mn、Cu、Co、Ni。Be同位素质谱法测年和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学方法研究表明,结核生长速度达7.41~15.38 mm/Ma,远大于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平均生长速率和以前发现于南海北部的多金属结核。依据其综合特征,初步认定其为边缘海区域赋存的一种新型多金属结核。该类型结核所蕴含丰富的边缘海区域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有助于探讨新生代末期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加强、北半球冰期发生等重大地质事件所引起的区域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多金属结核 南海西北陆缘
下载PDF
半潜平台疲劳波浪载荷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鹏 顾学康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4-1282,共9页
为了评估疲劳载荷计算过程中波浪载荷的不确定性,首先给出了考虑不确定影响因素的S-N曲线方法下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表达式,然后建立了平均跨零周期、海况发生概率和浪向等引起的波浪载荷不确定性的评估方法和公式。重点对西北太平洋和... 为了评估疲劳载荷计算过程中波浪载荷的不确定性,首先给出了考虑不确定影响因素的S-N曲线方法下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表达式,然后建立了平均跨零周期、海况发生概率和浪向等引起的波浪载荷不确定性的评估方法和公式。重点对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的海况进行了分析,定量统计回归出了西北太平洋的波浪周期修正公式,以及中国南海不同季节海况和浪向分布规律对某半潜平台波浪载荷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波浪载荷 不确定性 半潜平台 西北太平洋 中国南海
下载PDF
200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17
作者 李培 钱粤海 +1 位作者 李向军 柳乃林 《海洋预报》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利用2009年热带气旋资料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等特征量数据,分析了2009年热带气旋活动特点。结果表明:200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具有生成数较常年偏少,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多,登陆的热带气旋偏弱及登陆地点偏南的特点。热带气... 利用2009年热带气旋资料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等特征量数据,分析了2009年热带气旋活动特点。结果表明:200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具有生成数较常年偏少,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多,登陆的热带气旋偏弱及登陆地点偏南的特点。热带气旋的这些活动特点与西太平洋副高、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中纬度大气环流及赤道辐合带的变化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南海 热带气旋 特征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正刚 初凤友 +2 位作者 张富元 陈灵 张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6,共8页
对2008年取自于南海西北部内陆架40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重矿物可划分为3个重矿物组合区,各分区的优势重矿物组合分别为锆石-钛铁矿-赤铁矿,白钛矿-锐钛矿-绿帘石以及辉石-角闪石-绿帘石。3个区域在沉... 对2008年取自于南海西北部内陆架40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重矿物可划分为3个重矿物组合区,各分区的优势重矿物组合分别为锆石-钛铁矿-赤铁矿,白钛矿-锐钛矿-绿帘石以及辉石-角闪石-绿帘石。3个区域在沉积环境、水动力状况、沉积物粒度、氧化还原条件方面都存着明显的差异,反映重矿物的分布受到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的共同控制。受水动力影响,研究区重矿物分布的总体趋势表现为:从水动力强的Ⅰ区到水动力相对弱的Ⅲ区,重矿物组合由河口三角洲高密度、强稳定性矿物组合逐步向浅海内陆架和半封闭海湾低密度、弱稳定的矿物组合转变。研究区重矿物具有多源性,分为陆源、近源和自生三大类。海南岛和粤西的云开地块是研究区重矿物的主要来源。另外,珠江的碎屑物质以及广东沿岸海岛的风化剥蚀物也是重要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矿物组合 水动力 物源 南海西北部
下载PDF
2012年夏季南海西北部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冬融 戴鑫烽 +1 位作者 陆斗定 夏平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6,共10页
根据2012年8—9月在南海西北部海区的采样调查,对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206种(包括变种及变形),隶属于4门55属,其中硅藻门40属114种,占总种数的55.3%;甲藻门10属86种,占总种数的41.7%。浮游植物平... 根据2012年8—9月在南海西北部海区的采样调查,对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206种(包括变种及变形),隶属于4门55属,其中硅藻门40属114种,占总种数的55.3%;甲藻门10属86种,占总种数的41.7%。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66.67×104cells·m-3,硅藻平均细胞丰度为65.79×104cells·m-3,甲藻平均细胞丰度为0.88×104cells·m-3。优势种为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nenfeldii、翼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和菱形海线藻Halassionema nizschioides。调查海区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67,高值区位于西沙群岛和调查区东部。对比分析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环境因子可知,浮游植物细胞丰度高和种类多的区域,其水体营养盐含量也高,说明营养物质与该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南海西北部 营养盐 上升流
下载PDF
近3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及与海洋上层热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志伟 康建成 +1 位作者 顾成林 汤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133,共12页
使用1982—2014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最优插值(1/4)°逐日海温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NODC)提供的海洋上层700 m热含... 使用1982—2014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最优插值(1/4)°逐日海温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NODC)提供的海洋上层700 m热含量数据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最佳路径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地区(0°~30°N,105°~155°E)TC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TC与海洋上层热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C频数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2—1992年和2003—2014年皆为低频期,而1993—2002年则为高频期,33年来TC发生频数表现为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减少的特征。最近15年(2000—2014年),TC数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在西北太平洋,TC有3个明显的源地,分别为源地1(10°~22°N、110°~120°E);源地2(8°~20°N、125°~145°E);和源地3(5°~20°N、145°~155°E)。源地1、源地2的频数呈上升趋势,而源地3呈下降趋势。海洋上层热状态的变化给TC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TC频数对上层热含量(heat content)的响应较明显,而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不是影响TC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伴随着海洋上层的增暖,TC的年持续时间有减少趋势,TC强度正在增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TC活动给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带来的潜在威胁极有可能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南海 热带气旋 海洋上层热状态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