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Winter Haze Days in Guangdong Province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晴晴 李春晖 +3 位作者 谷德军 郑彬 林爱兰 彭冬冬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3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on winter haze in Guangdong province(WHDGD)was analyzed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SST play a leading...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on winter haze in Guangdong province(WHDGD)was analyzed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SST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variation of WHDGD.Cold(warm)SST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stimulate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cold(warm)Kelvin waves through the Gill forced response,causing Ekman convergence(divergence)in the western Pacific,inducing abnormal cyclonic(anticyclonic)circulation.It excites the positive(negative)Western Pacif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WP),which results in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precipitation decrease(increase)in Guangdong and forms the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conditions that are conducive(not conducive)to the formation of haze.ENSO has an asymmetric influence on WHDGD.In El Niño(La Niña)winters,there are strong(weak)coordinated variations betwee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the northwest Pacific,and the eastern Pacific,which stimulate the negative(positive)phase of WP teleconnection.In El Niño winters,the enhanced moisture is attributed to the joint effects of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from the surrounding ocean,vertical advection from the moisture convergence,and the increased atmospheric apparent moisture sink(Q2)from soil evaporation.The weakening of the atmospheric apparent heat source(Q1)in the upper layer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inversion stratification.In contrast,in La Niña winters,the reduced moisture is attributed to the reduced upward water vapor transport and Q2 loss.Due to the Q1 increase in the upper layer,the temperature inversion forms and suppresses the diffusion of ha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gdong province winter haze days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ENSO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Tiantangshan A-type Granite in north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SE China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JIA Ruya WANG Guochang +2 位作者 GENG Lin ZHANG Zhihui JIA Hong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64-65,共2页
1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times,the SE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magmatism and mineralization.The widely distributed granitoids with different(I-,S-and A-)types have been inferred to be closely... 1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times,the SE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magmatism and mineralization.The widely distributed granitoids with different(I-,S-and A-)types have been inferr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rge-scale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The Nanling tungsten-tin polymetallic belt is endowed with consid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YPE Petrogenesi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Tiantangshan A-type Granite in north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下载PDF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WINTER AS A CAUSE OF SUSTAINED DROUGHT IN GUANGDONG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3
作者 纪忠萍 吴小芳 +2 位作者 蔡洁云 胡丽甜 林少冰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0年第1期86-90,共5页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winter (between October and the following March, to be referred to as just "the winter" hereaf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from 19...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winter (between October and the following March, to be referred to as just "the winter" hereaf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from 1957 to 2006)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cific SST are studied using the methods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wavelet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uangdong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winter exhibits quasi-periodic significant oscillations of 40 years and 2 years; rainfall is less from the end of the 1950s to the start of the 1970s and from the end of the 1990s to the present than from the mid 1970s to the mid 1990s. The frequency of sustained drought is more than sustained flooding during the winter. The Guangdong precipitation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is in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the equatorial central and eastern Pacific SST, but in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cific SST east of the Philippine Sea. 61.5% of the sustained drought occurred in the phase of negative anomalies of the Nifio3.4 index and 38.5% in the phase of positive ones. A composite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s performed for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hases of the Nifio3.4 reg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ustained drough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weak polar vortex, a strong trough in Europe and a ridge near Balkhash Lake, active cold air and consistent northerly wind anomalies controlling Guangdong at low levels, an inactive westerly low disturbance in the low-mid latitude of the Asian continent, and a weak southern branch westerly trough, are all mutual causes for the sustained dr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gdong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winter cause for sustained drought
下载PDF
Utilizing comprehensive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s to determine an optimal planting patter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for winter oilseed rape 被引量:4
4
作者 DU Ya-dan CUI Bing-jing +3 位作者 ZHANG Qian SUN Jun WANG Zhen NIU Wen-qu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229-2238,共10页
Oilseed rap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il crops globally.Attaining the appropriate cultivation method(planting pattern and nitrogen level)is necessary to achieve high yield,qua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 Oilseed rap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il crops globally.Attaining the appropriate cultivation method(planting pattern and nitrogen level)is necessary to achieve high yield,qua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However,the optimal method for oilseed rape varies across countries and regions.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an appropriate cultivation method,including planting patter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for winter oilseed rape in northwestern China.Two planting patterns:ridge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planting(RFMF)and flat planting(FP),and six nitrogen(N)amounts:0(N0),60(N60),120(N120),180(N180),240(N240),and 300(N300)kg N ha–1 were applied across three growing seasons(2014–2017).Three comprehensive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grey correlation degree analysis and the combined entropy weight and dynamic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meth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nutrient uptake,yield,quality,evapotranspiration,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oilseed rape.Planting pattern,nitrogen amount and their interac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indicators aforementioned.The RFMF patter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l indicators over the FP pattern.Application of N also markedly increased all the indicators except for seed oil content,but the yield,oil produc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ere decreased when N fertilizer exceeded 180 kg N ha–1 under FP and 240 kg N ha–1 under RFFM.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s indicated that RFMF planting pattern with 240 kg N ha–1 is an appropriate cultivation method for winter oilseed rape in northwestern China.These findings are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maximize yield,optimize quality and improve resource use efficiencies of winter oilseed r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ropriate cultivation method comprehensive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 northwestern China winter oilseed rape
下载PDF
广东省冬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5
作者 储霞玲 谢大森 李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共6页
广东省冬种蔬菜是保障我国冬季“菜篮子”供应及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数据分析和产业调研,对广东省冬种蔬菜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发现,广东省冬种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较稳定,产业化发... 广东省冬种蔬菜是保障我国冬季“菜篮子”供应及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数据分析和产业调研,对广东省冬种蔬菜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发现,广东省冬种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较稳定,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销售区域遍及全国各地,取得较好效益,但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缺乏信息指导、技术更新慢、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建设薄弱、用地障碍多等问题。因此,提出如下建议:强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化冬种蔬菜市场定位,开展冬种蔬菜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建设若干标准化育苗基地,打造、推广冬种蔬菜区域公共品牌,完善冬种蔬菜生产设施设备,制定冬种蔬菜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冬种蔬菜 产业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桂西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冬季果修剪促花时间研究
6
作者 韦远克 赵峰进 +5 位作者 韦佳毅 刘明 韦宏锤 韦又琛 韦云相 潘友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57-59,共3页
为研究探索河池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冬季果(二次果)最适宜的修剪促花时间,以五年生阳光玫瑰脱毒健康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分别为8月9日、8月15日、8月19日、8月24日、9月4日,调查了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对二次成花率及二次果... 为研究探索河池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冬季果(二次果)最适宜的修剪促花时间,以五年生阳光玫瑰脱毒健康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分别为8月9日、8月15日、8月19日、8月24日、9月4日,调查了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对二次成花率及二次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处理阳光玫瑰均能开花结果,但成花率及果实品质均有差异,8月19日与8月24日修剪促花时间处理成花率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优于其他修剪促花时间处理。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阳光玫瑰葡萄的物候期也不同,在桂西北地区以8月19—24日为最佳修剪促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冬季果 修剪促花时间 二次结果 成花率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桂西北地区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异常与广东前汛期旱涝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曾琮 胡斯团 +5 位作者 梁建茵 林良勋 谢炯光 纪忠萍 李晓娟 易爱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5-654,共10页
利用500 hPa北半球格点资料,参照历史平均东亚大槽位置,定义了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I500).分析发现,近50年东亚冬季风强度有减弱趋势,特别是1987年以来冬季风明显减弱.根据广东48个站1954~2004年前汛期(4~6月)降水资料,用区域旱涝指数... 利用500 hPa北半球格点资料,参照历史平均东亚大槽位置,定义了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I500).分析发现,近50年东亚冬季风强度有减弱趋势,特别是1987年以来冬季风明显减弱.根据广东48个站1954~2004年前汛期(4~6月)降水资料,用区域旱涝指数W对广东前汛期旱涝等级进行划分.51年内广东有9年前汛期出现大涝(或特涝),11年出现大旱(或特旱),旱涝发生频繁.冬季风异常对广东前汛期降水的影响比较大,强冬季风年后广东前汛期出现大旱的可能性较大,而出现大涝的可能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广东 前汛期降水 汛期旱涝 季风异常 500hPa 格点资料 强度指数 季风强度 降水资料
下载PDF
广东冬季寒害指标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冯颖竹 梁红 黄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5,共7页
用广东省 22个分布较均匀的代表站 1957年 12月至 2001年 2月冬季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以该省南亚热带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依据,从这些作物受寒害的起点温度 (环境温度≤5. 0℃)出发,提出了寒害过程的概念和明确的定义,并用... 用广东省 22个分布较均匀的代表站 1957年 12月至 2001年 2月冬季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以该省南亚热带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依据,从这些作物受寒害的起点温度 (环境温度≤5. 0℃)出发,提出了寒害过程的概念和明确的定义,并用寒害过程低温的强度 (日最低气温 )X1、持续时间(天数)X2及其综合作用的物理量负积温X3这 3个指标来描述寒害的强度,研究了广东历年冬季寒害的变化。从 3个特征向量场中找出了一个物理意义清晰、方差贡献率大 (大于 75% )的主要分量,将其定义为综合寒害指标。分析表明:广东冬季综合寒害指标能较好反映农作物受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寒害 综合寒害指标 广东省
下载PDF
稻草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新明 陈洪 +3 位作者 全锋 袁涛 许巧玲 曹先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9-831,共3页
通过布置稻草覆盖田间试验,探讨稻草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最终拟定适宜当地的稻草覆盖量。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覆盖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其中覆盖4 500 kg/hm2稻草处理(S300)商品薯产量和总产均... 通过布置稻草覆盖田间试验,探讨稻草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最终拟定适宜当地的稻草覆盖量。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覆盖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其中覆盖4 500 kg/hm2稻草处理(S300)商品薯产量和总产均最高,但S300、S400(6 000 kg/hm2)和S500(7 500 kg/hm2)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和总产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0.05的显著水平。稻草覆盖量各处理的商品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达到95%以上。就经济效益而言,S300处理最高,显著高于S200(3 000 kg/hm2)及S0(0 kg/hm2)处理(p<0.05),但与S500和S400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200处理的经济效益与S0之间未达到0.05的显著水平。综合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认为在供试条件下,稻草覆盖量在4 500~7 500 kg/hm2范围内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作马铃薯 稻草覆盖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广东省
下载PDF
近52年广东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伍红雨 李春梅 刘锦銮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6,共7页
利用近52年(1961―2012)广东86个气象站的月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分析、Mann-Kendall检验、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广东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广东冬季气温EOF分析的第一... 利用近52年(1961―2012)广东86个气象站的月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分析、Mann-Kendall检验、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广东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广东冬季气温EOF分析的第一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高达91.2%,全省一致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近52年来广东冬季气温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气温最高出现在1998年(15.9℃)、最低出现在1967年(11.5℃);1961―2012年,广东冬季平均气温为14.0℃。近52年来广东冬季平均气温以0.26℃/10 a的速率明显上升,但增温速率低于全国平均的冬季增温速率,并在1989年发生升温的突变。广东冬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80年代偏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偏高。广东冬季增温趋势最显著的地区是珠江口和粤东南,最大出现在深圳和潮州,增温速率达到0.47℃/10 a。广东冬季气温趋势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特别是与我国东南部地区。广东冷冬年的前后期气温都是以偏低为主,而暖冬年的前期——夏季、秋季气温以正常为主,后期以正常到偏高为主,广东冬季气温与前期11月气温相关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异常 气候特征 广东
下载PDF
粤西北太保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锋 冯佐海 +3 位作者 汪钥龙 康志强 白艳萍 张成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粤西北太保花岗岩体位于南岭花岗岩带西段,出露的岩石较复杂,主要岩性有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前人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黑云母K-Ar法测得该岩体年龄为370 Ma,其后相关研究资料也一直视其为... 粤西北太保花岗岩体位于南岭花岗岩带西段,出露的岩石较复杂,主要岩性有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前人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黑云母K-Ar法测得该岩体年龄为370 Ma,其后相关研究资料也一直视其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太保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组成太保花岗岩体主体的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中的闪长质包体形成年龄分别为158.4±2.0 Ma和160.5±1.6 Ma,两者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应为同期形成;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151.5±1.8 Ma和157.6±1.5 Ma。结果表明太保花岗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为燕山期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燕山期 太保岩体 粤西北
下载PDF
恩平市典型种植户冬作马铃薯施肥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新明 张洪秀 +3 位作者 李水源 谭乾开 曹先维 何露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286-22288,共3页
[目的]对恩平市典型种植户冬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掌握当地施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冬作马铃薯的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个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施肥数据进行统... [目的]对恩平市典型种植户冬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掌握当地施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冬作马铃薯的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个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施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恩平市典型种植户冬作马铃薯化肥氮(N)、磷(P2O5)、钾(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达到211.35、209.55、230.25 kg/hm2,化肥施用量N∶P2O5∶K2O=1∶0.99∶1.09。有机肥氮(N)、磷(P2O5)、钾(K2O)均值与化肥氮(N)、磷(P2O5)、钾(K2O)均值之比分别是0.28、0.35和0.31。采用基肥(化肥)+3次追肥(1基3追)的施肥模式的户数占到总户数的47.62%,为主要的施肥模式。[结论]恩平市冬作马铃薯生产中存在化肥氮磷用量偏高,钾肥用量偏低,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的现象,对此应该在当地进行田间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作马铃薯 施肥状况 调查分析 广东省恩平市
下载PDF
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黑脸琵鹭越冬种群现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军华 曾向武 +1 位作者 谢钊毅 胡慧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是全球性濒危鸟类,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作为新发现的重要越冬地,具有全球保护意义。2004~2007年对保护区内黑脸琵鹭越冬种群的调查结果表明,该越冬种群数量逐年增加(27~72只),占全球总数比例也相应增加(2...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是全球性濒危鸟类,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作为新发现的重要越冬地,具有全球保护意义。2004~2007年对保护区内黑脸琵鹭越冬种群的调查结果表明,该越冬种群数量逐年增加(27~72只),占全球总数比例也相应增加(2.2%~4.1%)。其主要分布在红树林、沿海滩涂和人工养殖塘3种生境,其中,沿海滩涂累计记录到的个体数最多,达217只;人工养殖塘记录到最大集群,为52只。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该越冬种群及其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脸琵鹭 越冬种群 广东海丰 保护
下载PDF
2020—2021年广东秋冬春干旱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伍红雨 吴遥 郭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3-793,共11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华南发生了秋冬春干旱,特别是广东发生干旱的持续时间和降水减少程度为近58年所罕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气温资料,NCEP/NCAR和NOAA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0—2021年广... 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华南发生了秋冬春干旱,特别是广东发生干旱的持续时间和降水减少程度为近58年所罕见。利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气温资料,NCEP/NCAR和NOAA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0—2021年广东秋冬春季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特征,并探讨其与广东秋冬春干旱的关系。结果表明,2020—2021年广东秋冬春干旱发生在降水偏少的气候背景下,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密切相关。在2020—2021年秋冬春季,北半球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中层东亚大槽南段明显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明显偏北,低层南支槽偏弱,影响广东的冷空气偏弱,广东处于水汽辐散区,北太平洋高压明显增强。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大气对拉尼娜事件有明显响应,Walker环流增强,菲律宾附近上升运动明显,广东有下沉运动,导致在对流层低层热带西太平洋、南海、菲律宾附近存在气旋性异常环流,阻挡了孟加拉湾、南海的西南水汽向广东输送,同时气温显著偏高,温高雨少导致广东干旱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春干旱 成因 广东 大气环流 海温
下载PDF
2017年冬季北京霾日极少的大尺度气候和环流背景:兼论“霾气候”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严中伟 裴琳 +1 位作者 周天军 朱江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6-823,共8页
近年北京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2017年冬季北京霾日显著偏少,同样令人瞩目。Pei等2018年提出一种影响北京持续性霾事件多寡的大尺度气候和环流背景机制,指出西北太平洋关键区(K区)海表温度距平起重要作用。文中据此对比分析2017和2016年... 近年北京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2017年冬季北京霾日显著偏少,同样令人瞩目。Pei等2018年提出一种影响北京持续性霾事件多寡的大尺度气候和环流背景机制,指出西北太平洋关键区(K区)海表温度距平起重要作用。文中据此对比分析2017和2016年冬季情形发现:2016年冬季K区偏暖,东亚冬季风系统偏弱,华北地区多异常偏南风距平,低层大气偏稳定,导致霾日偏多;而2017年情形恰好相反。这说明北京霾也受制于大尺度气候异常。进而简述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推进"霾气候"预测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霾 东亚冬季风 极端南风异常 关键区海温 “霾气候”预测
下载PDF
粤北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崇坚 罗家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6,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粤北山区冬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对经前期初步筛选的4个优质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荷兰薯16号(F)为早熟品种,薯形好,品质、商品薯率、产量等综合性状最佳,鄂马铃薯1号(E1)次之,两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桂红... 为筛选出适合粤北山区冬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对经前期初步筛选的4个优质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荷兰薯16号(F)为早熟品种,薯形好,品质、商品薯率、产量等综合性状最佳,鄂马铃薯1号(E1)次之,两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桂红皮1号(G)和韶引1号(S)为中晚熟品种,中小薯偏多,增产潜力大,但需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 马铃薯 冬种 品比试验
下载PDF
粤西北霜冻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丽 简茂球 《广东气象》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统计分析粤西北1964~2006年霜日、初终霜期的多年平均特征,以及霜、冰日形成期间的典型气象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粤西北年霜日从高纬向低纬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霜日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初霜日由北向南推迟,而终霜日则相反;霜形成过... 统计分析粤西北1964~2006年霜日、初终霜期的多年平均特征,以及霜、冰日形成期间的典型气象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粤西北年霜日从高纬向低纬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霜日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初霜日由北向南推迟,而终霜日则相反;霜形成过程中有90%以上02:00晴空无云,地表最低温度为-1.9~2.0℃;结冰过程,地表最低温度为-5.9~0℃;霜、冰形成过程中,静风情况下,08:00相对湿度高于非静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霜冻天气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粤西北
下载PDF
粤西北霜日的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丽 简茂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利用1964—2006年测站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粤西北霜日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粤西北的霜日主要集中于12月和1月;从1986年之后年霜日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并且粤西北的西部和南部线性递减较快... 利用1964—2006年测站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粤西北霜日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粤西北的霜日主要集中于12月和1月;从1986年之后年霜日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并且粤西北的西部和南部线性递减较快;粤西北地区12月和1月霜日偏多、偏少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相似;12月和1月霜日偏多年环流场异常特征:同期亚欧大陆、东亚沿岸高空槽脊和温度槽脊明显发展,地面蒙古高压偏强,东亚大陆海平面气压偏高,西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偏低,南下影响到华南冷空气偏强,华南近地层气温偏低,华南上空中低层大气的相对湿度小,下沉运动偏强,而菲律宾附近的垂直上升运动偏强。偏少年的情况则基本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霜日 粤西北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
下载PDF
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涂学仕 代金君 +1 位作者 周波 戴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099-14103,共5页
[目的]研究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方法]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上一轮的土地整治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连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在数量上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规划的... [目的]研究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方法]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上一轮的土地整治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连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在数量上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规划的具体要求,耕地数量得到保护,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规划滞后、目标单一、进度缓慢以及各规划之间衔接不够等不足。[结论]从连州市上一轮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亟需一套系统的、综合的土地整治规划来指导新时期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北山区 土地整治规划 实施效果
下载PDF
广西、粤北和粤西北发展中田大山楂战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中田 潘百明 +6 位作者 谢小青 李忠芳 徐志美 李志坚 唐政 卢连娇 邓年方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31-132,135,共3页
中田大山楂现已经通过市场的影响在广西、粤北和粤西北以产业化的速度和方式发展。为使中田大山楂真正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发挥该特色资源性品种的真正价值,该文从中田大山楂的品种、功能成分以及生态和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优势和特点进行... 中田大山楂现已经通过市场的影响在广西、粤北和粤西北以产业化的速度和方式发展。为使中田大山楂真正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发挥该特色资源性品种的真正价值,该文从中田大山楂的品种、功能成分以及生态和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优势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引起相关部门和该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视,为中田大山楂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田大山楂 发展 广西 粤北 粤西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