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mass based on viscoplastic theory
1
作者 许勇铁 周先齐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6期863-866,共4页
With many major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rheologic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mass,and extensive researches are carried out for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rock mass... With many major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rheologic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mass,and extensive researches are carried out for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rock mass.Based on viscoplastic theory,a new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is proposed.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proposed model are verified through the creep test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viscoplastic theory is able to simulate the typical creep curves of rock mass and the identified parameters are reasonable.Therefore,the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rheological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rock 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plastic theory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rheological medium plastic potential theory
下载PDF
GH4169合金多轴热机械粘塑性本构模型及验证
2
作者 毛有胜 李桐 +3 位作者 贾文斌 李鑫 刘飞龙 方磊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8,共9页
为了更加精确地描述GH4169合金的多轴热机械力学行为,以Chaboche粘塑性本构模型为基础,引入了Lemaitre损伤模型、基于临界面理论的非比例强化因子和粘塑性势函数修正系数,提出建立了一种适用于GH4169合金的多轴热机械疲劳粘塑性本构模型... 为了更加精确地描述GH4169合金的多轴热机械力学行为,以Chaboche粘塑性本构模型为基础,引入了Lemaitre损伤模型、基于临界面理论的非比例强化因子和粘塑性势函数修正系数,提出建立了一种适用于GH4169合金的多轴热机械疲劳粘塑性本构模型,来描述材料的循环软化、非比例硬化和非玛辛效应,并给出了本构模型各参数的获取方法。采用此本构模型,对GH4169合金的多轴和热机械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20℃时,分别对轴向加载、扭转加载、比例加载、45°非比例加载以及90°非比例加载这5种加载条件下的第200次循环的迟滞回线进行模拟,轴向的应力峰谷值均与试验值结果吻合;在650℃时,模拟比例加载、45°非比例加载和90°非比例加载这3种加载条件下的第200次循环的迟滞回线,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证明了建立的模型适用于高温条件;模拟300℃、550℃和650℃这3种温度下的单轴轴向加载和圆形路径加载的迟滞回线,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模拟同相位与反相位加载条件下的第200次循环迟滞回线,修正后的本构模型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 多轴疲劳 热机械疲劳 Chaboche模型 Lemaitre损伤模型 临界面理论 粘塑性势函数修正系数
下载PDF
Research on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based on endo-chronic theory
3
作者 李建中 曾祥熹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1999年第4期857-860,共4页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re very important in soil mechanics. Almost every aspect of research on soil mechanics deals with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lthough more than half century has passed, study...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re very important in soil mechanics. Almost every aspect of research on soil mechanics deals with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lthough more than half century has passed, study on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nly made a very small progress, which was due to the two facts: (1 ) the complexity of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2) the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experimental fOrmulas. Based on thermodynamic theory and endo-chronic theory, a new intrins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rheologic characteristic of soil was developed, which combined with two groups of internal state variables and their correlative intrinsic time. The new intrins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did very well in predict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 rheologic behavior of soil, with which the dilatancy of soil during the rheologic process could be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echanics RHEOLOGY endo-chronic theory viscoplasticITY
下载PDF
考虑时间效应的超固结非饱和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彦林 蔡国庆 +2 位作者 刘祎 单冶鹏 李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0-1258,共9页
时间效应对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影响较大,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超固结非饱和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对于准确分析超固结非饱和土时间相依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超固结土统一硬化模型为基础框架,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固结度、基... 时间效应对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影响较大,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超固结非饱和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对于准确分析超固结非饱和土时间相依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超固结土统一硬化模型为基础框架,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固结度、基质吸力、时间效应的超固结非饱和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首先,根据超固结土弹塑性变形特性,引入统一硬化参数对一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连续加载条件下超固结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其次,采用非饱和土巴塞罗那模型屈服面,结合过应力理论,建立了考虑时间效应和基质吸力影响的弹黏塑性模型。与巴塞罗那模型相比,额外引入了与时间效应相关的黏滞系数。模型验证和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预测超固结非饱和土时间相依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时间效应 过应力理论 弹黏塑性
下载PDF
A nonlinear creep model for surrounding rocks of tunnels based on kinetic energy theorem 被引量:1
5
作者 Wenbo Liu Hui Zhou +2 位作者 Shuguang Zhang Shuai Jiang Liu Y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363-374,共12页
The initiating condition for the accelerated creep of rocks has caused difficulty in analyzing the whole creep process.Moreover,the existing Nishihara model has evident shortcomings in describing the accelerated creep... The initiating condition for the accelerated creep of rocks has caused difficulty in analyzing the whole creep process.Moreover,the existing Nishihara model has evident shortcomings in describing the accelerated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scoplastic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energy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rock creep failure and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of accelerated creep initiation.Based on the kinetic energy theorem,Perzyna viscoplastic theory,and the Nishihara model,a unified creep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n describe the whole process of decaying creep,stable creep,and accelerated creep is established.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reep damage in the process of creep loading mainly come from the internal energy changes of geotechnical materials.The established creep model can not only describe the viscoelasticeplastic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rock,but also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 energy and creep deformation change.In addi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ritical point of creep deformation and a new idea for studying the creep model and creep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energy Kinetic energy theorem Perzyna viscoplastic theory Nishihara model Accelerated creep Initiating threshold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红砂岩三轴蠕变试验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卫泽 王琳庆 +1 位作者 郭文重 陈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当前,地下工程围岩蠕变问题仍然存在,蠕变理论需要进一步丰富。岩石蠕变实质上是损伤不断积累的过程,针对蠕变条件下岩石损伤演化情况,文章采用TAW-2000多功能三轴伺服试验系统对取自四川乐山依卜隧道的红砂岩进行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不... 当前,地下工程围岩蠕变问题仍然存在,蠕变理论需要进一步丰富。岩石蠕变实质上是损伤不断积累的过程,针对蠕变条件下岩石损伤演化情况,文章采用TAW-2000多功能三轴伺服试验系统对取自四川乐山依卜隧道的红砂岩进行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不同围压下试样蠕变变形规律,同时以西原模型为基础,结合Weibull分布和Perzyna黏塑性理论,建立一种改进的可以描述岩石蠕变破坏全过程的黏弹塑性蠕变模型。通过划分蠕变阶段来定义临界点损伤变量,从而更为准确地确定加速蠕变启动时间。得出如下结论:(1)模型曲线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说明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的红砂岩黏弹塑性蠕变模型是可行的;(2)基于Perzyna黏塑性理论,建立了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加速蠕变的黏塑性应变表达式;(3)文章建立的基于Weibull分布和Perzyna黏塑性理论的三轴损伤蠕变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克服了西原模型不能描述加速蠕变的缺点。本研究通过定义不同蠕变阶段的临界点损伤变量更好的反映了岩石蠕变变形与损伤之间关系,丰富了岩石类材料的蠕变本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分布 红砂岩 蠕变模型 Perzyna黏塑性理论 临界阈值
下载PDF
秸秆类生物质成型热黏塑性本构模型构建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启新 陈书法 董玉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226,共6页
针对生物质颗粒生产能耗高、效率低的现状,该文从生物质组成角度,特别是木质素特性出发探讨其成型机理。秸秆成型过程由于内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大量热量,温度的上升会造成木质素的软化,木质素的这一变化为纤维颗粒的团聚提供了黏结力。温... 针对生物质颗粒生产能耗高、效率低的现状,该文从生物质组成角度,特别是木质素特性出发探讨其成型机理。秸秆成型过程由于内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大量热量,温度的上升会造成木质素的软化,木质素的这一变化为纤维颗粒的团聚提供了黏结力。温度和木质素特性对生物质塑性成型性能产生巨大影响,是热黏塑变形过程。为研究生物质内部特性对塑性成型过程的影响,运用内时理论,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秸秆类生物质压缩成型内时本构方程。借助黏土流动理论,推导定义生物质黏塑性强化函数和核函数,运用数值分析和试验得出本构方程的系数。与试验数据相比较,基于内时理论的热黏塑性本构模型较好的模拟了生物质塑性流变过程。结果显示,向秸秆中添加20%的木质素,可有效提高其塑性流动性能,降低其在相同应变下的应力以及生产能耗;当成型温度在100~115℃之间,应变率在1×102~1×103 s-1之间,对于木质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9%的玉米秸秆、33.5%的小麦秸秆和34.3%的水稻秸秆的固化成型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木质素 秸秆 热黏塑性 内时理论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非比例循环塑性和循环粘塑性本构描述的某些新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庆 杨显杰 孙训方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1-59,共19页
金属材料循环塑性本构方程和循环粘塑性本构方程是固体力学中近10多年来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评述了金属材料非比例循环塑性界限面本构理论、内时理论和循环粘塑性本构理论及其某些进展,对某些模型中非比例度定义,材料在复杂应... 金属材料循环塑性本构方程和循环粘塑性本构方程是固体力学中近10多年来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评述了金属材料非比例循环塑性界限面本构理论、内时理论和循环粘塑性本构理论及其某些进展,对某些模型中非比例度定义,材料在复杂应变幅值历史、非比例循环加载历史以及其它历史下的强化规则和流动规则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循环本构理论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塑性 粘塑性 金属学 本构方程
下载PDF
基于粘塑理论的岩石流变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伟 周先齐 +1 位作者 刘桃根 王海成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1-54,共4页
基于热力学框架下的Perzyna粘塑理论,推导了适用于岩石的流变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结合砂岩的三轴蠕变试验数据,对推导的本构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粘塑理论的流变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的流变力学特性,对室... 基于热力学框架下的Perzyna粘塑理论,推导了适用于岩石的流变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结合砂岩的三轴蠕变试验数据,对推导的本构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粘塑理论的流变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的流变力学特性,对室内试验结果拟合得到的相关力学参数可以作为现场岩体流变力学特性评价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塑理论 流变本构模型 三轴蠕变试验 砂岩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粉细砂累积变形的等效黏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宏博 黄茂松 宋修广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1-658,共8页
提出了适用于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粉细砂累积变形计算的等效黏塑性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该模型基于经典弹塑性理论框架及结构安定理论,考虑了砂土材料的双屈服面及剪胀性特征,引入塑性应变随加载次数的增量表达式,预测粉细砂土材料... 提出了适用于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粉细砂累积变形计算的等效黏塑性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该模型基于经典弹塑性理论框架及结构安定理论,考虑了砂土材料的双屈服面及剪胀性特征,引入塑性应变随加载次数的增量表达式,预测粉细砂土材料累积不均匀变形。通过粉细砂的动静三轴试验确定模型参数,并研究了砂土累积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粉细砂长期循环累积塑性变形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而且计算步长可任选取,适用于长期循环加载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载 粉细砂 累积变形 安定理论 等效黏塑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率相关本构模型的临界状态描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令明 罗汀 姚仰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42-2450,共9页
临界状态是土的重要破坏特征,是当今许多土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由于工程和试验中不能忽略时间因素,临界状态实际上是土在一定的时间作用下或者说一定的加载速率作用下表现出的破坏规律。率相关本构模型作为考虑了时间对土应力-应变关... 临界状态是土的重要破坏特征,是当今许多土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由于工程和试验中不能忽略时间因素,临界状态实际上是土在一定的时间作用下或者说一定的加载速率作用下表现出的破坏规律。率相关本构模型作为考虑了时间对土应力-应变关系影响的本构模型,理应可以描述临界状态。通过使用较为常用的率相关本构模型——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对三轴不排水和排水剪切进行预测,探讨了这些模型对临界状态的描述情况。预测结果表明:(1)第1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屈服面是黏塑性体积应变率的等值面)计算所得的三轴不排水应力路径在临界状态线的下方出现应变软化,并且应力路径趋向于坐标原点,不能终止于临界状态;(2)第2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认为屈服面是黏塑性标量因子的等值面)在对高应变率三轴排水剪切进行预测时,所得的最终应力比超过临界状态应力比;(3)第3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亦即时间UH模型(认为屈服面是统一硬化参量变化率的等值面,并认为土产生应力塑性变形)在三轴不排水和排水剪切条件下均能较好反映临界状态。通过3种模型的公式分析了前述预测结果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性 弹黏塑性 过应力理论 临界状态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路面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林玉 谢永利 +1 位作者 朱向荣 朱赞凌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4,共4页
介绍了室内模拟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和软土地基共同作用的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路面板的弯沉、应力以及永久变形。采用弹粘塑性有限元理论分析了路面在竖向静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公路路面 循环载荷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地下工程洞室围岩失稳判据研究 被引量:84
13
作者 付成华 陈胜宏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地下工程围岩体系是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其稳定判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突变理论注重研究系统状态发生突变时外界的控制条件,主要阐述非线性系统如何从连续渐变状态走向系统性质的突变。应用突变理论对围岩体失稳的突变过程进... 地下工程围岩体系是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其稳定判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突变理论注重研究系统状态发生突变时外界的控制条件,主要阐述非线性系统如何从连续渐变状态走向系统性质的突变。应用突变理论对围岩体失稳的突变过程进行探索,旨在从理论上弄清其突变条件。能量突变判据和熵突变判据从物理学的观点考虑了围岩系统失稳的可能性,位移模突变判据、洞周屈服区面积突变判据和广义黏塑性剪应变突变判据则主要是根据数值计算中直观判别条件(关键点位移、洞周屈服区面积和广义黏塑性剪应变)考虑围岩失稳的可能性。将以上5种判据应用于某地下洞室断面,对围岩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突变条件从不同的方面判别其发生失稳的可能性,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围岩 失稳判据 能量 位移模 屈服区面积 广义黏塑性剪应变
下载PDF
等离子涂层涡轮导向叶片热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魏洪亮 杨晓光 齐红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等离子涂层涡轮导向叶片材料的变形特点,引入了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了涂层高温氧化实验、带涂层构件热疲劳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建立了可以体现氧化损伤与热疲劳损伤耦合效应的寿命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带涂层涡轮导... 针对等离子涂层涡轮导向叶片材料的变形特点,引入了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了涂层高温氧化实验、带涂层构件热疲劳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建立了可以体现氧化损伤与热疲劳损伤耦合效应的寿命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带涂层涡轮导向叶片的稳态温度场、涂层隔热效果和基于宏观尺度的应力应变场,研究了宏、细观有限元计算结果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等效系数的方法,对涡轮导向叶片表面涂层的热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寿命预测结果合理,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等离子热障涂层 涡轮导向叶片 粘塑性 本构方程 热疲劳 寿命预测
下载PDF
岩体的广义弹粘塑性块体理论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胜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84,共7页
本文提出了岩体的弹粘塑性块体理论的广义表达方法,利用所提理论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通过算例与有限元法进行了对照.
关键词 节理 岩体 弹性 粘塑性 块体理论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基于刚(粘)塑性流动理论的自然单元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卫东 赵国群 +1 位作者 程钢 马新武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600,共5页
将自然单元法与刚(粘)塑性流动理论相结合,对自然单元法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化结构的Non-Sibsonian插值方法构造近似速度场向量,实现无网格方法中速度边界条件的直接精确施... 将自然单元法与刚(粘)塑性流动理论相结合,对自然单元法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化结构的Non-Sibsonian插值方法构造近似速度场向量,实现无网格方法中速度边界条件的直接精确施加,提出了基于刚(粘)塑性流动理论的无网格自然单元法。运用不完全广义变分原理,采用罚函数法实现体积不变条件,推导出基于刚(粘)塑性流动理论的无网格自然单元法的离散控制方程,并给出了基于刚(粘)塑性流动理论的自然单元法及其关键算法,拓展了自然单元法的应用范围。典型算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粘)塑性流动理论 自然法单元法 Non—sibsonian插值 金属塑性成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硬化阶段裂缝控制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东 伏雷达 陈华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58,共4页
以一典型的超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实例为基础,通过控制结构总长度,采用黏弹性理论,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揭示结构浇筑过程中总长度对温度应力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关键词 超长混凝土结构 硬化阶段 温度应力 黏弹性理论
下载PDF
加载频率对中温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建桥 竹园茂男 +1 位作者 入江胜 小谷靖长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13-817,共5页
由于材料或环境的因素,加载频率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工业 Ti为对象,研究了中等温度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及加载频率的影响,并用弹、粘塑性理论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基于该理论导出的本构关系和利用有限元方... 由于材料或环境的因素,加载频率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工业 Ti为对象,研究了中等温度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及加载频率的影响,并用弹、粘塑性理论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基于该理论导出的本构关系和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塑性应变范围和J积分范围可作为裂纹扩展的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频率 疲劳裂纹扩展 粘塑性应变 J积分
下载PDF
晶体取向对镍基单晶DD6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鹏飞 吴宸 张诚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7-1317,共11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镍基单晶涡轮叶片高温服役下蠕变寿命的取向敏感性难题,开展了DD6单晶合金[001]、[011]与[111]3种典型取向在980oC下的蠕变试验,获得了服役温度下单晶合金的蠕变寿命、伸长率,均为[111]取向>[001]取向>[011]取向;... 针对航空发动机镍基单晶涡轮叶片高温服役下蠕变寿命的取向敏感性难题,开展了DD6单晶合金[001]、[011]与[111]3种典型取向在980oC下的蠕变试验,获得了服役温度下单晶合金的蠕变寿命、伸长率,均为[111]取向>[001]取向>[011]取向;通过对蠕变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以及蠕变断裂后断口形貌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取向下单晶合金的蠕变失效机理;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建立了DD6单晶考虑取向敏感性的粘塑性本构及损伤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晶体取向单晶的蠕变过程,为单晶叶片的强度分析与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 蠕变 晶体取向 晶体塑性理论 黏塑性本构方程
下载PDF
BGA封装结构热黏弹塑性的双尺度分析
20
作者 李英梅 刘军 刘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69-1672,共4页
将倒装焊底充胶BGA封装结构简化为含有非完全(单层)周期性微结构的多层板,基于均匀化理论,焊料采用统一型Anand黏塑性本构模型,建立了一种非完全周期结构的热黏弹塑性双尺度分析方法.通过Rayleigh-Ritz法,采用高阶逐层离散模型,耦合解... 将倒装焊底充胶BGA封装结构简化为含有非完全(单层)周期性微结构的多层板,基于均匀化理论,焊料采用统一型Anand黏塑性本构模型,建立了一种非完全周期结构的热黏弹塑性双尺度分析方法.通过Rayleigh-Ritz法,采用高阶逐层离散模型,耦合解析求解了热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宏、细观问题,确定了焊球的热应力应变行为.通过与有限元方法的结果对照,验证了该分析方法是简洁、有效的.算例结果显示,温度载荷、胶层厚度等是影响焊球热黏弹塑性响应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A 均匀化理论 黏弹塑性 热循环载荷 多层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