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上春树文学研究的轨迹与趋势——基于1993—2023年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朝桂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我国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从发端、涨潮、高潮再到退潮的过程。30年来,从对《挪威的森林》的文学批评开始,村上春树研究的轨迹从后现代主义到文明批判、跨文化传播等不断发展和变化。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 我国对村上春树作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从发端、涨潮、高潮再到退潮的过程。30年来,从对《挪威的森林》的文学批评开始,村上春树研究的轨迹从后现代主义到文明批判、跨文化传播等不断发展和变化。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村上春树的作品也被运用到了新的研究领域。文章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村上春树研究文章为样本,以村上春树为关键词,对1993-2023年国内村上春树文学研究进行梳理、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剖析村上春树研究的动态轨迹和变化趋势,以期全面展示村上春树研究领域的发展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后现代主义文学 《挪威的森林》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挪威的森林》的现代性书写
2
作者 周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在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人物对自我身份迷失和追寻的过程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反思。渡边既想拯救消极悲观的直子,又无法舍弃阳光洒脱的小林绿子。在双线平行的叙事结构中,小说一方面将渡边的精神世界进行细致呈现,另一方面把性格殊异的... 在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人物对自我身份迷失和追寻的过程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反思。渡边既想拯救消极悲观的直子,又无法舍弃阳光洒脱的小林绿子。在双线平行的叙事结构中,小说一方面将渡边的精神世界进行细致呈现,另一方面把性格殊异的直子、绿子进行相互对照。村上春树聚焦小说人物在个性与共性、妥协与对抗冲突中的不同表现,书写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现代性的丰富内涵。小说对荒诞世界的书写,表达了反讽的立场,而小说人物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为反思日本20世纪60年代文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现代性 反讽
下载PDF
从《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看村上文学的转变——以人称的变化为中心
3
作者 黄小英 杨烨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基于《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审视村上文学的转变,既有助于从多个维度对两部作品的创作内容进行对比,又能够从宏观视角把握作家村上春树的创作历程。文章以人称的变化为中心,分析人称的灵活切换对村上春树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围绕... 基于《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审视村上文学的转变,既有助于从多个维度对两部作品的创作内容进行对比,又能够从宏观视角把握作家村上春树的创作历程。文章以人称的变化为中心,分析人称的灵活切换对村上春树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围绕村上文学青春叙事转变、自我救赎转变、世界观转变三方面展开全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文学 第一人称 叙述
下载PDF
论村上春树早期小说的救赎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志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1-195,共5页
村上春树,一位将日本文学推向国际舞台的当代日本畅销书作家,以其《挪威的森林》为代表的早期创作书写了日本后工业时代都市青年在物质化进程中被挤压和损害后所表现出的亚健康心理,揭露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本... 村上春树,一位将日本文学推向国际舞台的当代日本畅销书作家,以其《挪威的森林》为代表的早期创作书写了日本后工业时代都市青年在物质化进程中被挤压和损害后所表现出的亚健康心理,揭露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本质。对青春年华的追忆、对彼岸世界的幻想、对生命本真的珍惜、对纯洁爱情的向往,构成了村上春树心灵救赎的良药。村上春树的早期创作为现实社会中陷入精神困顿的人们实现自我救赎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拟从村上春树早期长篇小说所表现出的救赎主题出发,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救赎
下载PDF
记忆的陷阱与失败的身份认同——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静蓉 韦施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记忆总是被现实征用的,人类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时有阻隔或失败。《挪威的森林》就反映了记忆和身份认同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对于《挪威的森林》中的众多人物以及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各色人物、甚至对每一个个体来说,人和生命都是有限的,&qu... 记忆总是被现实征用的,人类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时有阻隔或失败。《挪威的森林》就反映了记忆和身份认同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对于《挪威的森林》中的众多人物以及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各色人物、甚至对每一个个体来说,人和生命都是有限的,"自我"总是一个不完整、有欠缺、时时刻刻承受着矛盾和分裂的状态。虽然我们总是试图要去修复它,但它不仅在本质上是不能被修复的,而且实际上它也不需要被修复。正是这种形形色色的断裂和缺口才形成了"我"之所以为"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记忆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生还是死 是个问题——《挪威的森林》生死观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韩艳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9-51,共3页
《挪威的森林》不仅仅是一部都市情感或青春恋爱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与人生的小说,其中的生死观给人强烈的震撼和冲击。文章紧扣主人公渡边的感受,对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生死 理性 感情 责任 虚无 《挪威的森林》
下载PDF
析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男主人公渡边的恋爱孤独感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春红 马晓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10,53,共4页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小说主旋律之一便是男女主人公的恋爱。然而,小说中的恋爱又是与常理中的恋爱不同,深藏了浓厚的孤独感。本文通过解读渡边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与直子的恋爱过程,从而分析得出了渡边因与直子的恋爱而产...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小说主旋律之一便是男女主人公的恋爱。然而,小说中的恋爱又是与常理中的恋爱不同,深藏了浓厚的孤独感。本文通过解读渡边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与直子的恋爱过程,从而分析得出了渡边因与直子的恋爱而产生了孤独感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恋爱孤独感 渡边(“我”)
下载PDF
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中的悲伤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垣璋 郑妍妍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1-76,共6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虽然是三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下的作品,但这三者之间却有着一种本质性的内在基调,即无可奈何的悲伤。这种无可奈何的悲伤在这三部作品中由于时代氛围、文化特征和作者精神气质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虽然是三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下的作品,但这三者之间却有着一种本质性的内在基调,即无可奈何的悲伤。这种无可奈何的悲伤在这三部作品中由于时代氛围、文化特征和作者精神气质的不同而在小说思想层面、语言风格及叙述方式上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麦田里的守望者 挪威的森林 悲伤
下载PDF
翻译风格与再创作——以林少华版的《挪威的森林》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岩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69-372,共4页
以林少华译本《挪威的森林》为例,探讨其翻译语言风格,认为其翻译语言优美婉约,沉着冷静中流露着保持原文文学性的执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村上春树笔下的主人公形象。通过对林氏翻译语言风格的分析,更好地让文学译者及读者掌握日文作品... 以林少华译本《挪威的森林》为例,探讨其翻译语言风格,认为其翻译语言优美婉约,沉着冷静中流露着保持原文文学性的执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村上春树笔下的主人公形象。通过对林氏翻译语言风格的分析,更好地让文学译者及读者掌握日文作品的翻译技巧,理解翻译作品的再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风格 再创作 林少华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下载PDF
《挪威的森林》的死亡美学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园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张扬死亡美学的小说,充斥着死亡事件、死亡意象和死亡体验。死亡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小说以生死链为线索展开叙事,木月—直子—渡边—绿子是小说最主要的生死链。小说的死亡观既有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深受存...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张扬死亡美学的小说,充斥着死亡事件、死亡意象和死亡体验。死亡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小说以生死链为线索展开叙事,木月—直子—渡边—绿子是小说最主要的生死链。小说的死亡观既有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死亡在小说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既显得静美也显得悲美,作为个体救赎的死亡无疑是虚妄的,无助于现代个体的现实回归,只能让个体从存在走向毁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死亡美学 生死链 审美救赎
下载PDF
村上春树小说主题表现中的死亡因素——以《挪威的森林》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丹 何希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32-34,42,共4页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大量出现关于"死亡"的描写,村上通过描写人物的死亡,来表达一种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死亡意识,同时他认为死亡是自然而然的可以给生者新的感悟。这在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得到了最为集...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大量出现关于"死亡"的描写,村上通过描写人物的死亡,来表达一种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死亡意识,同时他认为死亡是自然而然的可以给生者新的感悟。这在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死亡
下载PDF
第三种生存选择——《挪威的森林》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炫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36-42,共7页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提供了何种哲学意味,是评论界研究的薄弱环节。作家设计渡边、直子、绿子的爱情关系,其意味在于从各种二元关系中突围出来,从而探寻一种人生的第三种生存选择。在爱与性之间、亲情与友情之间、超现实与现实之间...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提供了何种哲学意味,是评论界研究的薄弱环节。作家设计渡边、直子、绿子的爱情关系,其意味在于从各种二元关系中突围出来,从而探寻一种人生的第三种生存选择。在爱与性之间、亲情与友情之间、超现实与现实之间,均存在着一种消解既定文化、伦理和生活方式的"不确定性选择"之可能。这才是作品之丰富内涵与作家个体生存意义的哲学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哲学解读 第三种选择
下载PDF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立春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催生了多个中文译本。这些译本良莠不齐,除了林少华、赖明珠、叶蕙的译本质量较高外,别的译本不够严谨、忠实,有的还存在惊人的抄袭现象,甚至出现了所谓"续篇"的伪译本... 《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催生了多个中文译本。这些译本良莠不齐,除了林少华、赖明珠、叶蕙的译本质量较高外,别的译本不够严谨、忠实,有的还存在惊人的抄袭现象,甚至出现了所谓"续篇"的伪译本。该作品在中国译介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怪象,一方面证明了它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是需要正视并认真对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译介 传播 译本比较
下载PDF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孤独感的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9-110,共2页
村上春树是一位极富盛名和影响力的日本现代作家,近年来村上春树的作品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与追捧。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现状的影响,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大多充满矛盾孤独的情感,其中《挪威的森林》为典型作品。本文将简要分析《挪威的森... 村上春树是一位极富盛名和影响力的日本现代作家,近年来村上春树的作品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与追捧。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现状的影响,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大多充满矛盾孤独的情感,其中《挪威的森林》为典型作品。本文将简要分析《挪威的森林》中孤独感的表现形式以及体现途径,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感受作者以及小说中的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孤独感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人物性格特征解读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红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8-70,共3页
《挪威的森林》以1968年"全共斗"运动为背景①,通过对大学生我与直子、绿子等一些青年的生活经历的描绘,反映了当代青年的失落、孤独的精神世界,提示了后工业社会中日本青年多元文化选择下的困惑小说的主题始终围绕着生与死... 《挪威的森林》以1968年"全共斗"运动为背景①,通过对大学生我与直子、绿子等一些青年的生活经历的描绘,反映了当代青年的失落、孤独的精神世界,提示了后工业社会中日本青年多元文化选择下的困惑小说的主题始终围绕着生与死、性与爱、传统与现代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人物性格特征
下载PDF
从喻词看《挪威的森林》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修德健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5年第1期41-47,共7页
本文在小池清治的调查和认识基础上,通过扩大调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直喻句的前置喻词、后置喻词,以及前后置喻词的搭配情况,发现《挪威的森林》里的直喻句中的喻词具有明显的使用偏向,并以日语词汇学研究角度为主分析了其中的原... 本文在小池清治的调查和认识基础上,通过扩大调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直喻句的前置喻词、后置喻词,以及前后置喻词的搭配情况,发现《挪威的森林》里的直喻句中的喻词具有明显的使用偏向,并以日语词汇学研究角度为主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指出《挪威的森林》具有明显的口语性、通俗性、日常性的文体特征。同时指出在修辞上,有作者偏好使用表示不同意义的同一形式的特点。认为语言表现形式的单一可以反映出作者着力减少变化多样的形式过多地出现在作品中的简约的思想意识,这也是直接、不晦涩、淡化修饰的男性审美意识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直喻 喻词 文体 口语性
下载PDF
命归何处——《挪威的森林》文化意蕴之阐释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满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3-97,共5页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涉及的是青春期的性与爱及生与死的问题。作品呈示出这样一种文化意蕴:生存冲动自在地表现为性,自为地表现为爱。性与爱在与死亡本能的抗争中激溅飞扬。生,或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它要求每一个生者进行自我...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涉及的是青春期的性与爱及生与死的问题。作品呈示出这样一种文化意蕴:生存冲动自在地表现为性,自为地表现为爱。性与爱在与死亡本能的抗争中激溅飞扬。生,或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它要求每一个生者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选择。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便会失去生命的依托而坠入死亡的深渊。这部小说中的年轻人似乎都没有找到人生意义,没有确立人生信念,在生存价值这个问题上都付诸阙如。但他们都经历了人生的困惑,都经过了人生的探索。或许答案本身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只要活着,就要探索,就要寻求,就要进取,就不能放弃。这应该就是生命的真义、生存的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生死问题 性爱问题 文化阐释
下载PDF
从《挪威的森林》看日本20世纪60年代青年的生存状态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爱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它既表现出高超的艺术实力,也有最贴近生活的符号背景,是村上以无数真实的都市生活场景贴出的无奈人生,并以此折射出日本战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新一代青年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 《挪威的森林》 树上春树
下载PDF
《挪威的森林》之精神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思佳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45-48,共4页
日本当代文学代表作家村上春树被誉为"疗伤作家",其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亦以独特的疗伤效果深得人心。该作自始至终飘荡着一种气氛——虚空,彰显着一个主题——死亡,亦反映了同时代青年的精神苦闷与困惑。小说中主人公们... 日本当代文学代表作家村上春树被誉为"疗伤作家",其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亦以独特的疗伤效果深得人心。该作自始至终飘荡着一种气氛——虚空,彰显着一个主题——死亡,亦反映了同时代青年的精神苦闷与困惑。小说中主人公们怪异的性格、令人费解的行为成为读者讨论的重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小说中主人公们的所作所为一个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日本文学 精神分析
下载PDF
《沉沦》和《挪威的森林》艺术风格之比较
20
作者 徐小凤 谭鑫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沉沦》和《挪威的森林》分别是中国、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小说,它们在艺术风格上颇为相似:两部小说整体上均有浓厚的"私小说"性质;具有忧郁、孤独、颓废、感伤的世纪末情调;具有挥之不去的田园情结。但由于... 《沉沦》和《挪威的森林》分别是中国、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小说,它们在艺术风格上颇为相似:两部小说整体上均有浓厚的"私小说"性质;具有忧郁、孤独、颓废、感伤的世纪末情调;具有挥之不去的田园情结。但由于作家所处的民族、社会、时代不同,造成两部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又存在一些根本的差异,《沉沦》较之《挪威的森林》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沦》 《挪威的森林》 私小说 世纪末情调 田园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