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etaphorical Study on Conversions from Animal Nouns to Verbs in English
1
作者 邹丽 《海外英语》 2013年第4X期257-258,共2页
In the framework of metaphor theory,this paper tries to research conversions from animal nouns to verbs in English,and aims to help English lear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First the paper explor... In the framework of metaphor theory,this paper tries to research conversions from animal nouns to verbs in English,and aims to help English lear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Firs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of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and points out that verbs converted from animal nouns can help enrich the vocabulary,make the expression vivid and concise,and achieve certain pragmatic effects as well.Second,it studies the mechanisms of the conversion by analyzing the mapping proces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wo domains.Last i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and the geographic factor in understanding verbs converted from animal nou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rsions from ANIMAL nounS to VERBS metaphor ME
下载PDF
A Study of Metaphorical Noun-noun Compounds and Adjective-noun Compounds in English
2
作者 邓欣怡 《海外英语》 2020年第4期88-90,94,共4页
Compounds are constantly used in everyday language,which h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forming new words in Eng lish.The meaning of a compound is not always the sum of its constituents,partly because some of those... Compounds are constantly used in everyday language,which h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forming new words in Eng lish.The meaning of a compound is not always the sum of its constituents,partly because some of those compounds bear metaphori cal/metonymic sens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noun-noun compounds and adjective-noun compounds in English.Based on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und and the constituents,and the parts that metaphorical sense occurs in the compound,three main types of metaphorical adjective-nou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metaphorICAL COMPOUND Adjective-noun COMPOUND noun-noun COMPOUND
下载PDF
民间济世文学中颜色词的隐喻效价研究——以《武当民间文学》为例
3
作者 吴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6期21-24,共4页
民间济世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济世文学中,颜色词被广泛应用于仙侠形象的塑造。该文以“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简称CMT)为理论框架,以《武当民间文学》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其一,颜色词... 民间济世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济世文学中,颜色词被广泛应用于仙侠形象的塑造。该文以“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简称CMT)为理论框架,以《武当民间文学》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其一,颜色词和名词对颜色词词组隐喻意义的构建均有显著影响,但颜色词的影响更大。其二,民间济世文学中常用颜色词的隐喻效价呈现等级性,即“紫”“金”“青”的隐喻效价高于“黑”“白”“黄”;其三,颜色和颜色词词组的常见程度及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多样程度与颜色词的隐喻效价成反比。这一结果说明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受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证实传统文学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济世文学 颜色词 颜色词词组 隐喻效价 认知 环境
下载PDF
概念流利视角下名词指称陈述转换研究
4
作者 施卓廷 刘正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基于概念流利理论,通过研究语言概念层面概念建构和概念重组等概念化过程中英语名词指称陈述功能,揭示在概念隐喻、英汉文化差异和汉语概念系统的影响下,英语名词指称功能逐渐消解或游移,并向陈述功能转换,即名词由指称具体的事物到陈... 基于概念流利理论,通过研究语言概念层面概念建构和概念重组等概念化过程中英语名词指称陈述功能,揭示在概念隐喻、英汉文化差异和汉语概念系统的影响下,英语名词指称功能逐渐消解或游移,并向陈述功能转换,即名词由指称具体的事物到陈述抽象概念、具体事件和形象、生动的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名词指称陈述 概念流利 概念隐喻
下载PDF
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静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 本文对英汉语中部分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过程中经历的语法化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表现出以下的相同点:①它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人体到物体的隐喻阶段;从物体部位名词到代替物体部位的方位词的借喻阶段;空间关系语法化.②内部的语义条件:含有部分和相邻主体的构造关系,空间意义突显.③外部触发条件:人体名词隐喻意义的蜕化和对语言发展的制约.不同之处:①汉语语法化的人体名词集中在人体的头部,体现了"上"概念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英语的side是构造空间标示词的活跃词素;②汉语中语法化的形式是词性的直接转换;英语的语法化除了词性转换,主要借助词汇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人体名词 隐喻空间关系 语法化现象 物体部位名词 方位词 借喻 构造关系 空间意义 词性 词汇化
下载PDF
现代汉语隐喻式双音节名名复合词研究——基于生成词库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赵青青 宋作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7,共7页
该文基于生成词库理论中的物性结构和语义类框架,对现代汉语双音节隐喻式名名复合词进了语义信息标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这些复合词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即考察了复合词在隐喻过程中涉及的物性角色、探索语义类对隐喻涉及物性角色的... 该文基于生成词库理论中的物性结构和语义类框架,对现代汉语双音节隐喻式名名复合词进了语义信息标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这些复合词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即考察了复合词在隐喻过程中涉及的物性角色、探索语义类对隐喻涉及物性角色的影响、以及语素语义类与复合词整体语义类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形式角色是隐喻式名名复合词中最常涉及的物性角色;自然类在发生隐喻时较多涉及构成角色,而人造类则较多涉及功用角色。并且,构词语素的语义类对复合词整体的语义类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名复合词 隐喻 生成词库 物性角色 语义类
下载PDF
汉语名量词虚化的三种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结合名量词发展过程中的个案研究,具体分析了汉语量词虚化历程中虚化机制所起的作用,通过探讨隐喻、推理和泛化这三种机制在汉语名量词虚化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影响,得出量词虚化机制与认知规律有密切关联的结论.
关键词 名量词 汉语 虚化机制 隐喻 关联 泛化 推理 认知规律 个案研究 结论
下载PDF
泛化英语专有名词意义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芳 贾德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6-88,共3页
文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机制分析了泛化英语专有名词首个词义的获得及其引申义的多义范畴,旨在为研究泛化英语专有名词的意义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思路。
关键词 泛化英语专有名词 转喻 隐喻 多义现象
下载PDF
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谭瑾 彭建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11期94-102,共9页
借助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研究了一个社会语言学关注的语言现象——汉语的认知称谓词。其中的结构隐喻以相似性为经验基础,对"人"认知的概念化过程遵循了存在之链中从低到高的顺序。空间隐喻则遵循了意象图式隐喻的内... 借助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研究了一个社会语言学关注的语言现象——汉语的认知称谓词。其中的结构隐喻以相似性为经验基础,对"人"认知的概念化过程遵循了存在之链中从低到高的顺序。空间隐喻则遵循了意象图式隐喻的内在逻辑,以经验共现为基础。此外,相当数量的包含转喻思维的认知称谓词证明了概念转喻对抽象思维所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涉及理想认知模型整体与部分和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关系,事物之间的相邻性是转喻的基础。借人指人的汉语认知称谓词证明人名可以代表角色,这是Fauconnie否认人名代表角色的可能性的一个反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认知称谓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下载PDF
基于ERNIE和BiLSTM的中文名词隐喻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永兵 马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6-281,共6页
隐喻普遍存在于自然语言中,精确的识别隐喻可以促进自然语言处理具体任务中语义的理解.为了提高中文名词隐喻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的语义表示(ERNI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分类模型ERNIE_BiLSTM.该模型使用ERNIE进行... 隐喻普遍存在于自然语言中,精确的识别隐喻可以促进自然语言处理具体任务中语义的理解.为了提高中文名词隐喻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的语义表示(ERNIE)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分类模型ERNIE_BiLSTM.该模型使用ERNIE进行编码,获取上下文相关的语义表示;并利用双向LSTM再次训练词向量,捕获文本长距离的语义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RNIE_BiLSTM模型在中文名词隐喻识别数据集上表现良好,准确率达到9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识别 名词性隐喻 ERNIE模型 BiLSTM模型
下载PDF
名词的概念基础:认知语法中的名词范畴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航 张凤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2期23-29,共7页
传统语法的语义观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分布分析在界定词类范畴时都存在明显缺陷。基于认知语义观,认知语法从概念角度界定主要语法范畴,为词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以名词范畴为例考察了认知语法的词类观,涉及概念物化、名... 传统语法的语义观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分布分析在界定词类范畴时都存在明显缺陷。基于认知语义观,认知语法从概念角度界定主要语法范畴,为词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以名词范畴为例考察了认知语法的词类观,涉及概念物化、名词的语义结构、名词的网络模型、认知语法的名词范畴与传统语法的名词范畴的区别。本文的讨论表明,认知语法的激进思路有其合理之处,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概念物化具有心理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名词 概念物化 本体隐喻 互联
下载PDF
名词和动词隐喻中的相似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晓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846-849,共4页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名词隐喻和动词隐喻中的相似性。认为名词隐喻的相似性可以分为外在特征相似、内在特性相似、兼有内外部特征相似以及情景关系相似,动词隐喻中有过程相似和动作相似。不管是哪种相似都隐含着模糊性,由于...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名词隐喻和动词隐喻中的相似性。认为名词隐喻的相似性可以分为外在特征相似、内在特性相似、兼有内外部特征相似以及情景关系相似,动词隐喻中有过程相似和动作相似。不管是哪种相似都隐含着模糊性,由于个人心理,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隐喻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隐喻 动词隐喻 相似性 模糊性
下载PDF
借用名量词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先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6-58,74,共4页
本文探讨了借用名量词的条件及语义特点 ,文章认为 :若 N1是 N2 的容器 ,可以借用N1做 N2 的量词 ,构成 Num+ N1+ N2 。Num+ N1+ N2
关键词 借用名量词 现实容器 隐喻容器
下载PDF
从空间合成理论看身体名词的隐喻认知 被引量:6
14
作者 孔光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不同文化背景下身体名词隐喻具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它们应当经历类似的认知过程。本文借助 Fauconnier的空间合成理论 ,从认知角度探讨了身体隐喻的类型。研究发现 ,根据类属空间从输入空间纳入基本结构的不同 ,身体名词的隐喻可以聚合... 不同文化背景下身体名词隐喻具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它们应当经历类似的认知过程。本文借助 Fauconnier的空间合成理论 ,从认知角度探讨了身体隐喻的类型。研究发现 ,根据类属空间从输入空间纳入基本结构的不同 ,身体名词的隐喻可以聚合为四种类型 :类比型、凸显型、逻辑型和转换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空间 类属空间 隐喻 身体名词
下载PDF
X-ER构式下的事件名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高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6-31,共6页
X-er名词向来被以偏概全称为"施事名词",但X-ER构式实际可以编码"施事"以外的诸多语义角色,其指称范围涵盖人、物、事件等范畴,语义范围涵盖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甚至时间等语义格,词基X牵涉多种词类。X-ER构式下... X-er名词向来被以偏概全称为"施事名词",但X-ER构式实际可以编码"施事"以外的诸多语义角色,其指称范围涵盖人、物、事件等范畴,语义范围涵盖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甚至时间等语义格,词基X牵涉多种词类。X-ER构式下的"事件"名词具有与"物件"意义上的X-er名词相同的概念结构,也可再划分为施(致)事性、受事性、工具性等次类,而除此还有一类无法分析为具体语义角色的X-er"事件"名词。X-er事件名词的生成既遵循"事件即物件"这一总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制于转喻的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r名词 事件名词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汉语定中短语通感隐喻探微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霜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5-148,共4页
传统语言学对通感的定位,其视角在于其修辞方法和修辞功能,从本质上来说,通感也是一种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汉语定中短语通感隐喻包括感官感觉范畴向心理感觉范畴的映射和感官感觉范畴之间的映射,无论是用一种感官感觉去描... 传统语言学对通感的定位,其视角在于其修辞方法和修辞功能,从本质上来说,通感也是一种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汉语定中短语通感隐喻包括感官感觉范畴向心理感觉范畴的映射和感官感觉范畴之间的映射,无论是用一种感官感觉去描述另一种感官或心理感觉的单一通感隐喻,还是用两种感官感觉去描述第三种感官或心理感觉的复合通感隐喻,汉语定中短语通感隐喻中各感觉范畴的修饰等级都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的分布规律,这种等级分布符合隐喻的映射规律和人类的认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中短语 通感隐喻 映射 感觉范畴 等级分布
下载PDF
国内基于空间隐喻的方位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慧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2-44,65,共4页
介绍了空间隐喻的基本观点及其特点,并着重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方位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国内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欠缺,进而指出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会更好地推动方位词以及语... 介绍了空间隐喻的基本观点及其特点,并着重从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方位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国内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欠缺,进而指出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会更好地推动方位词以及语言研究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隐喻 方位词 综述
下载PDF
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黄洁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Wisniewski的"可排列性差异"、Pustejovsky的"本质结构"、Lakoff的"概念隐喻"、Kovecses的"概念转喻"和Goossens的"隐转喻"为理论... 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Wisniewski的"可排列性差异"、Pustejovsky的"本质结构"、Lakoff的"概念隐喻"、Kovecses的"概念转喻"和Goossens的"隐转喻"为理论基础,旨在讨论喻体名词的概念结构以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结构的解释力。研究表明:1)喻体名词概念结构的可排列性和本质结构特点是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内涵丰富性的根源。2)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二者的互动是创造和理解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丰富语义的认知机制。本体和喻体的排列顺序影响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前喻式和后喻式名名复合词在喻体的概念结构以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类型方面均存在差异。3)在具有诸多共性的基础上,汉语名名复合词比英语的构词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 概念结构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隐转喻
下载PDF
语法隐喻的共时与历时维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红阳 丛迎旭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5-112,共8页
语法隐喻是语义层在词汇语法层的重新联接与投射。语法隐喻的界定与阐释存在共时与历时两个互补维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的最典型体现形式——动词名物化现象为例,借助英汉语料库进行了共时与历时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从共时角度看,动词... 语法隐喻是语义层在词汇语法层的重新联接与投射。语法隐喻的界定与阐释存在共时与历时两个互补维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的最典型体现形式——动词名物化现象为例,借助英汉语料库进行了共时与历时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从共时角度看,动词名物化不是一个两元的跨类,而是存在大量中间类型的连续统;2)许多表达事件过程的语义常体现为名词,但并不存在动名转换;3)从历时角度看,动词名物化常包含名转动、动转形、形转名等多个过程。总之,语法隐喻现象在不同的层面受到语言类型、认知方式、社会功能等多种因素的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动词名物化 共时 历时 事件名词
下载PDF
试析汉语人体词语隐喻投射现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慧贤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88,共4页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的认知往往是从认识人自身开始的,由此引申到外界事物以及抽象域。因此人体及其部位、器官便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纵观人体词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的认知往往是从认识人自身开始的,由此引申到外界事物以及抽象域。因此人体及其部位、器官便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纵观人体词语在汉语历史发展中的变化,可以窥见,人体词语通过形状、部位和功能的对应,能够投射表示人体其他部位或器官、动植物等有生物的相关部位或器官,以及自然物、建筑物、容器等无生物的相关部位,有些人体词语可进一步投射到抽象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 隐喻 人体词语 投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