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春夏养阳”理论指导运用脐疗法护理1例心力衰竭患者
1
作者 吕学军 郁丽君 +1 位作者 杨丽丽 宋丽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本文总结1例基于“春夏养阳”理论指导的脐疗法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基于中医辨证理论指导,运用因时施治原则,采取脐疗法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配合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综合干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不适症状及伴随体征,... 本文总结1例基于“春夏养阳”理论指导的脐疗法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基于中医辨证理论指导,运用因时施治原则,采取脐疗法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配合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综合干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不适症状及伴随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隔姜灸 脐灸 穴位贴敷 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 春夏养阳理论
下载PDF
基于阴阳平衡探讨运用膏方治疗虚劳
2
作者 刘洋 胡兰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1期10-13,共4页
虚劳是“虚损劳伤”的简称,中医认为虚劳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五脏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病位以脾肾为主。各种慢性疑难疾病的后期,皆属于虚劳范畴,可按虚劳病辨治。阴阳理论是古人用... 虚劳是“虚损劳伤”的简称,中医认为虚劳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五脏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病位以脾肾为主。各种慢性疑难疾病的后期,皆属于虚劳范畴,可按虚劳病辨治。阴阳理论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古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本,一些慢性病、疑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人体阴阳失衡相关,故在治疗虚劳病中调和阴阳,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膏作为中药丸、丹、汤、膏、锭等八种剂型之一,具有调补正气、滋养补虚、平调脏腑阴阳、寓治于养之功效,非常适合慢性虚损性、危重病后期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因此,文章以阴阳理论为指导,对于虚劳病以膏方论治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虚损性疾病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平衡 虚劳 膏方论治 清暑益气汤
下载PDF
基于春夏养阳理论评价隔姜灸脐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丽波 李海燕 +5 位作者 杨丽丽 吕学军 陈晓燕 鞠建庆 蒋跃绒 董国菊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脐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7月选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隔姜灸脐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7月选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隔姜灸脐疗,每日3柱,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研究,观察组心功能等级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MLHFQ评分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MLHFQ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隔姜灸脐疗可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隔姜灸 脐疗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研究
下载PDF
基于古今异轨刍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萍 王学斌 +1 位作者 宗寿健 王兴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6期4-6,共3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观点,经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的认识与发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文章联系临床实际,强调“天人相应”“法于自然”的养治观在现代养生、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从时代背景不...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观点,经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的认识与发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文章联系临床实际,强调“天人相应”“法于自然”的养治观在现代养生、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从时代背景不同而导致气候、饮食、生活方式等差异的角度,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加以辩释,得出其合理的解释为“春夏季节尤其要注意保养阳气、勿贪寒凉,秋冬季节尤其要保养阴气、勿过温热”。在生活习惯过度违背自然规律的今天,尤其亟需回归自然,遵守此养生防病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新释 古今异轨
下载PDF
基于心为太阳论伏风发病的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莉莉 陈贵海 +3 位作者 林岳岩 刘洋 杨仕权 姜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908-911,共4页
心为“阳中之太阳”是对心脏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指心通过对机体的温煦、推动作用而主宰一身之生命活动。“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机制在于,风为阳邪,伏至夏季,化寒伤阳,故生飧泄之阴病。基于心主一身之阳气的理论,从阴阳转化的角度阐... 心为“阳中之太阳”是对心脏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指心通过对机体的温煦、推动作用而主宰一身之生命活动。“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机制在于,风为阳邪,伏至夏季,化寒伤阳,故生飧泄之阴病。基于心主一身之阳气的理论,从阴阳转化的角度阐述伏风发病的机制更合经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由于心阳理论式微,使五行相胜学说成为主流,从而在理解上出现歧义和偏差。因此,在阅读古籍和理解传统理论时需要注意把握“心阳”理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阳 伏风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病机 《黄帝内经》 腹泻
下载PDF
新安医家胡国俊运用春夏养阳理论辨治哮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德银 朱慧志 胡国俊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89-892,共4页
胡国俊承祖业,远溯张仲景,近效叶天士,旁及丹溪诸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而卓然成家。在辨治哮病的过程中,论循《内经》,法效仲景,从春夏养阳理论出发,紧扣病机,循经典而不拘泥于古法,将经典治法灵活运用于临床。胡国俊认为寒痰伏肺是... 胡国俊承祖业,远溯张仲景,近效叶天士,旁及丹溪诸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而卓然成家。在辨治哮病的过程中,论循《内经》,法效仲景,从春夏养阳理论出发,紧扣病机,循经典而不拘泥于古法,将经典治法灵活运用于临床。胡国俊认为寒痰伏肺是哮病之宿根,临证以治痰为要,但当今哮病可见痰热、湿热、瘀热之病机,单用辛温散寒之剂不足以化湿热,故治痰时分缓急、别寒热,从辨证施治的思想出发,以春夏养阳理论为基础,随虚实寒热不同而灵活用药,从而形成其辨治哮病的特色。分析胡国俊运用春夏养阳理论辨治哮病的经验对当今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新安医家 胡国俊 春夏养阳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敏敏 张惠勇 +2 位作者 段晨霞 鹿振辉 郭晓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3-927,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在稳定期COP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在稳定期COP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冬病夏治("温阳抗寒敷贴方"穴位敷贴+"喘可治"穴位注射),2次/周,12次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肺功能、急性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咳、痰、喘、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焦虑心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咳、痰、喘、闷、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症、焦虑心理、生存质量总积分、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胸闷、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加重或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急性发作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治疗具改善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效应,可能延缓或阻止COPD气道通气功能进行性下降;能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效应,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脾肾阳虚 冬病夏治 温阳抗寒法 穴位疗法
下载PDF
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义论析中医“治未病”之养生观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凯维 张玉辉 +1 位作者 刘理想 张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9期150-153,共4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自《黄帝内经》以降,其代表性学说较多。而现代,多维度、多角度的发挥致其学说纷繁复杂,误解、误读难免,误用之弊亦现。本文从本义入手,再探"养""阴阳"等含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自《黄帝内经》以降,其代表性学说较多。而现代,多维度、多角度的发挥致其学说纷繁复杂,误解、误读难免,误用之弊亦现。本文从本义入手,再探"养""阴阳"等含义内涵,可知"养"蕴含"顺养"之义,即随顺四气之化、从顺阴阳之性而养,"阴阳"指所从之根本,亦指"四气之应",其蕴含"循顺逆""治未病"的养生之道。区分"平人"顺养与"病态"养护,有助于正确理解、解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养生观
下载PDF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红玉 李志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846-847,共2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生长收藏为本,注重修养心性,要有恬淡之性,饮食起居要效法天地、顺应四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秋冬 情志 饮食 起居 阴阳
下载PDF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中医养生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彩虹 杨道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52-153,共2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为顺应四时阴阳之气变动而采取的养生方法。基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的情况,结合对中医经典古籍的初步领悟和传统养生方法的切身...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为顺应四时阴阳之气变动而采取的养生方法。基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的情况,结合对中医经典古籍的初步领悟和传统养生方法的切身体会,阐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机理及其在中医临床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养生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养”字探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娜 蔺晓源 +4 位作者 刘富林 严子谦 严梓桠 谢一玄 刘杰民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4期83-85,共3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医家曾从不同角度立论探析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内涵。以"养"字着手,从养可以是补,也可是抑;阳虚者春夏宜补阳,阳亢者春夏当平阳;阴虚...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医家曾从不同角度立论探析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内涵。以"养"字着手,从养可以是补,也可是抑;阳虚者春夏宜补阳,阳亢者春夏当平阳;阴虚者秋冬宜补阴,阴盛者秋冬宜抑阴;阴阳平和者,顺天时以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调理 阴阳平衡 协调阴阳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意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文静 陈莹 +3 位作者 李政杰 李享 刘艺 金荣疆 《四川中医》 2012年第4期46-48,共3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由于立论的角度不同,各家认识尚不一致。笔者就古代医家之见解进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由于立论的角度不同,各家认识尚不一致。笔者就古代医家之见解进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养"乃指所有顺应时节的"调养"之举,即对该句话的理解为:春导阳生,夏泄阳热,秋滋阴长,冬避阴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下载PDF
论养法是《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精髓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艾儒棣 《四川中医》 2012年第7期18-20,共3页
《内经》提出了通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达到"养生、却病、延年"目的的论断,后世医家面对这个论题,提出了如何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科学问题?即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养阳养阴"的问题?面对... 《内经》提出了通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达到"养生、却病、延年"目的的论断,后世医家面对这个论题,提出了如何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科学问题?即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养阳养阴"的问题?面对各种学说,其中不乏有相反甚至相矛盾的观点,使后学者不能领略其全貌,只有通过如何"养"这种途径才能统领临床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医家的不同学术观点,显然如何"养"是整个理论的精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髓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下载PDF
基于四季变化调理脾胃探析过敏性鼻炎防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旭青 严道南 《四川中医》 2016年第4期21-23,共3页
过敏性鼻炎常四季发病,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故其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脾胃者,寄治于四时,阴阳运动之中轴。脾胃旦病,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为之不调,阴阳失和,鼻鼽遂生。笔者基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法则,从... 过敏性鼻炎常四季发病,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故其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脾胃者,寄治于四时,阴阳运动之中轴。脾胃旦病,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为之不调,阴阳失和,鼻鼽遂生。笔者基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法则,从理论依据、基四季调脾胃等方面详细探讨过敏性鼻炎之防治,提出春发陈,升运脾土为法、夏蕃秀,温补脾阳为治、秋容平,润脾降胃为法、冬闭藏,酸甘养阴为治,以应于临床,飨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脾胃 四季 防治 治未病
下载PDF
小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被引量:1
15
作者 瓮恒 曲中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153-154,共2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内经》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历代医家见解不一,观点各异,使后学者无所适从。笔者认为,不能局限于临床用药来理解"养阳,养阴",而应从调整阳气的生长和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内经》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历代医家见解不一,观点各异,使后学者无所适从。笔者认为,不能局限于临床用药来理解"养阳,养阴",而应从调整阳气的生长和收藏状态来理解,这才符合原文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诸说辨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邓月娥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4-45,共2页
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各家学说,从背景、内涵、具体运用、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辨析,指出其对临床养生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养生观 各家学说 辨析
下载PDF
运用“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理论干预治疗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开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耐受的干预治疗正受到临床高度关注。通过分析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治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提倡从长计议,引入基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整体干预治疗,内容包括:辨证...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耐受的干预治疗正受到临床高度关注。通过分析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的治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提倡从长计议,引入基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整体干预治疗,内容包括:辨证论治基本方药、宗李时珍之说因时选择用药、按药物属性因时选择用药、因时调整治法方药以及因时调摄精神、因时调摄起居、因时调摄形体锻炼、因时调摄饮食等身心调摄项目。通过该方案的综合治疗,部分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患者,可不同程度出现免疫耐受被打破的现象,若不能有效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还可为继续使用抗病毒西药制剂谋求较好的切入点,从而提高HBV抗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耐受
下载PDF
理解“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18
作者 李展 陈业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52-54,共3页
《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积极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至今仍发挥着科学的指导作用。为求明确经旨之深义,而从其理论依据,所内蕴的涵义与实践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积极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至今仍发挥着科学的指导作用。为求明确经旨之深义,而从其理论依据,所内蕴的涵义与实践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养生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下载PDF
冬病夏治刍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矫增金 刘俊涛 陈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38-140,共3页
冬病夏治是集内外治疗于一体,通过相应的治疗方式,增加机体免疫与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春夏养阳""天人合一""治未病""因时制宜"的治疗思想。该文从冬病夏治的概念、理论渊源、理论基础、适应与禁忌症、具体治疗方法、现代研... 冬病夏治是集内外治疗于一体,通过相应的治疗方式,增加机体免疫与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春夏养阳""天人合一""治未病""因时制宜"的治疗思想。该文从冬病夏治的概念、理论渊源、理论基础、适应与禁忌症、具体治疗方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把握冬病夏治的实质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 春夏养阳 穴位贴敷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呼兴华 丁辉 +1 位作者 焦振廉 李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4-17,共4页
运用文献回溯的方法,从《内经》学术发展的角度,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渊源、流变与发展予以梳理。认为此理论自《内经》始,先后经历了隋唐医家的补充,宋金元时期医家的验证与完善,以及明清时期医家的补充和发挥,终至日臻成熟,... 运用文献回溯的方法,从《内经》学术发展的角度,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渊源、流变与发展予以梳理。认为此理论自《内经》始,先后经历了隋唐医家的补充,宋金元时期医家的验证与完善,以及明清时期医家的补充和发挥,终至日臻成熟,在中医养生与临证中得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内经》学术 历史源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