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慧英 林阳阳 +2 位作者 燕铁斌 廖琳 董军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E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三组大鼠均采... 目的:观察电针(E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三组大鼠均采用柔软型大鼠固定器固定。电针组选取百会、足三里穴,接通电流,1次/d,每次留针30min,连续治疗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只给予固定。治疗结束后采用新事物识别实验评估大鼠的记忆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对新事物的探索指数(RI)、识别指数(DI)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对新事物的RI、DI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改善VD模型大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新事物识别实验 电针 记忆
下载PDF
物体材质与检测间隔时间对小鼠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盛建 黄竹燕 +4 位作者 叶夷露 俞月萍 张纬萍 魏尔清 张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6-35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新物体识别实验(NOR实验)在ICR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0组:4组用于不同间隔时间(10 min、90 min、4h、24 h)的测试,4组用于不同物体材质(木质-木质、塑胶... 目的: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新物体识别实验(NOR实验)在ICR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0组:4组用于不同间隔时间(10 min、90 min、4h、24 h)的测试,4组用于不同物体材质(木质-木质、塑胶-塑胶、塑胶-木质、木质-塑胶)的测试,2组用于重复测试(隔1d或3d测1次,共测3次).视频跟踪记录小鼠在开场内的活动轨迹,分析其探索新旧物体的时间,计算小鼠对新物体的分辨比(DR)和分辨指数(DI),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情况.结果:检测间隔时间为10 min和90 min组的小鼠对新物体的DR和DI较旧物体显著加大(均P<0.01);新旧物体不同材质对小鼠探究物体的时间、DR和DI影响较大,选择同一材质物体可使小鼠对新物体保持较为稳定的DR和DI;NOR实验可在同一批小鼠中重复测试,小鼠可持续保持对新物体的探究兴趣.结论:进行NOR实验时,选择较短的检测间隔时间和选用相同材质的物体可较好地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NOR实验可重复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行为 小鼠 近交ICR 新物体识别实验
下载PDF
慢性束缚应激对 SD 和 Wistar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逸 卢聪 +6 位作者 宋广青 陈怡西 武宏伟 王琼 曲丽娜 李莹辉 刘新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Wistar、SD两种品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应激模型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两种品系大鼠(Wistar、SD)采用每天束缚10 h,束缚28 d建立慢性应激模型。采用物体认知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空间...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Wistar、SD两种品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应激模型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两种品系大鼠(Wistar、SD)采用每天束缚10 h,束缚28 d建立慢性应激模型。采用物体认知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工作记忆行为学检测方法,观察束缚应激对两种品系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束缚28 d后,物体识别实验中,Wistar、SD模型组的辨别指数(discrimination index,DI)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SD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水迷宫空间学习阶段,SD模型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第5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Wistar模型组与对照组间的潜伏期没有差异;水迷宫工作记忆阶段,SD大鼠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Wistar模型大鼠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这两种反应动物不同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实验结果都表明,慢性束缚应激(10 h,28 d)对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较Wistar大鼠明显。SD大鼠可能更适合作为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损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GUE-DAWLEY大鼠 WISTAR大鼠 束缚应激 新物体识别 水迷宫
下载PD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ffecting cattle temperament 被引量:1
4
作者 Jia-Fei Shen Qiu-Ming Chen +8 位作者 Feng-Wei Zhang Quratulain Hanif Bi-Zhi Huang Ning-Bo Chen Kai-Xing Qu Jing-Xi Zhan Hong Chen Yu Jiang Chu-Zhao Lei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4-25,共12页
Cattle temperament is an interesting trait due to its correlation with production efficiency,labor safety,and animal welfare.To date,however,its genetic basis is not clearly understood.Here,we performed a genome-wide ... Cattle temperament is an interesting trait due to its correlation with production efficiency,labor safety,and animal welfare.To date,however,its genetic basis is not clearly understood.Here,we performed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a series of temperament traits in cattle,assessed with via open field and novel object tests,using autosomal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derived from the whole-genome sequence.We identified 37 and 29 genome-wide significant loci in the open field and novel object tests,respectively.Gene set analysis revealed the most significant pathway was the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which may be essential for emotional control in cattle.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18 tissue-specific genes based on transcriptomic data showed enrichment in the brain,with some candidate genes involved in psychiatric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 humans.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explained the largest variance in the open field and novel object test data,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loci were assigned to SORCS3 and SESTD1,respectively.Our findings should help facilitate cattle breeding for sound temperament by pyramiding favorable alleles to further improve cattl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tle temperament Open field test novel object test SORCS3 SESTD1
下载PDF
行为箱形状对小鼠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杜艳芳 杨洋 +5 位作者 毕田田 毕玉莹 王玥 李婷 白云龙 王宇鑫 《实验动物科学》 201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新物体识别实验在ICR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方雌组(方形行为箱雌性小鼠组)、方雄组、圆雌组和圆雄组。按照相同的新物体识别实验流程,测定各组小鼠对物体的探索时间。结... 目的研究新物体识别实验在ICR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方雌组(方形行为箱雌性小鼠组)、方雄组、圆雌组和圆雄组。按照相同的新物体识别实验流程,测定各组小鼠对物体的探索时间。结果方雌组与方雄组,圆雌组与圆雄组比较,探索时间和对新物体的分辩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方组(方雌组+方雄组)与圆组(圆雌组+圆雄组)比较,对新物体的分辩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圆组的总探索时间显著长于方组(P<0.01)。结论进行新物体识别实验时,性别不影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评价,选择圆形行为箱进行实验可更好地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箱形状 小鼠 学习记忆 新物体识别实验
下载PDF
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廖雁 南方 +2 位作者 郭宝璐 梁月琴 范彦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NOR)的影响,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方法50只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用于4个测验。盒子背景(黑盒、白盒)的测试(10只),空盒适应次数(1次、2次和3次)测试(15只),... 目的观察不同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NOR)的影响,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方法50只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用于4个测验。盒子背景(黑盒、白盒)的测试(10只),空盒适应次数(1次、2次和3次)测试(15只),物体放置位置(角落、半角落和中间)测试(15只),不同事物适应次数(1次和2次)测试(10只)。通过视频跟踪记录小鼠在盒子内的活动轨迹,统计其探索新旧事物的时间,计算小鼠对新事物的鉴别指数(DI)来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情况。结果黑盒组小鼠对事物探索的总时间比白盒组明显更高(P<0.05);小鼠在空盒适应1次和2次对新事物的DI值较旧事物无明显差别,但适应3次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不同物体放置位置对小鼠探索物体的时间和DI值无显著影响;事物适应2次组的小鼠探索新物体的时间与1次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小鼠对新事物的DI值在3,5,7和10 min测试时间点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进行NOR测试时,选择黑色背景盒子及让小鼠在空盒适应3次可较好地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物体放置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影响较小。另外,选择事物适应1次和3 min的测试时间即可,其既能保证有较稳定的DI值,也能节省实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事物识别测试 学习记忆 小鼠
下载PDF
圈养华南虎的个性评估及其性别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孔璇敏 张学礼 +2 位作者 陈思明 张鹏 董贵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个性研究在动物生态研究和迁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作为最濒危的虎亚种,目前仍然缺乏对其个性特征的研究探索。本文通过个性特征主观评价法对6只圈养华南虎进行个性评估,并对比不同性别的华南虎个... 个性研究在动物生态研究和迁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作为最濒危的虎亚种,目前仍然缺乏对其个性特征的研究探索。本文通过个性特征主观评价法对6只圈养华南虎进行个性评估,并对比不同性别的华南虎个性特征的差异,使用新异物体测验进一步验证个性特征主观评价法的结果。最终提取得到描述圈养华南虎的个性特征的3个维度:信任-友好、好斗-统治以及好奇-适应,并发现雄性华南虎的好斗-统治显著强于雌性华南虎。本研究为华南虎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研究资料,并为华南虎的保育及野化放归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个性评估 性别 新异物体测验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研究
8
作者 陈妍林 李志军 张旻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感觉运动活性/移动探索活性、情感和物体识别能力。方法:采用旷场实验和新颖物体辨别实验分别对6月龄(雌、雄)和12月龄(雄)的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进行行为学研究,以同窝同龄同性别野生型小鼠... 目的:研究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感觉运动活性/移动探索活性、情感和物体识别能力。方法:采用旷场实验和新颖物体辨别实验分别对6月龄(雌、雄)和12月龄(雄)的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进行行为学研究,以同窝同龄同性别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结果:在旷场实验中,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双转基因小鼠在12月龄时出现探索活性降低且可能更具有焦虑倾向(P<0.05);而在物体识别任务中,各研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能较好地模拟AD患者的部分精神行为症状,为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PPswe PS1dE9 旷场实验 新颖物体识别
下载PDF
破壁灵芝孢子粉调控NLRP3炎症体介导的焦亡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黄薇 叶树 +4 位作者 丁志贤 覃云鹏 胡冠华 李思钰 蔡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73-3077,共5页
目的:探究破壁灵芝孢子粉(BSG)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脑内注射Aβ25-25建立AD模型。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破壁灵芝孢子粉组(BSG组)、多奈哌... 目的:探究破壁灵芝孢子粉(BSG)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脑内注射Aβ25-25建立AD模型。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破壁灵芝孢子粉组(BSG组)、多奈哌齐组(DP组),每组10只。用药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新事物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电镜检测海马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及RT-PCR分别检测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BSG组和DP组大鼠新事物实验RI值显著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显著减少(P<0.05);p-tau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NLRP3、ASC、Caspase-1、GSDMD、GSDMD-N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破壁灵芝孢子粉可能通过调控NLRP3炎症体的激活介导的细胞焦亡,降低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灵芝孢子粉 阿尔茨海默病 NLRP3炎症体 p-tau 神经保护 新事物识别实验 学习记忆
原文传递
雄黄中砷对大鼠新事物识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钊 刘婕瑜 +2 位作者 霍韬光 孙贵范 姜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69,共7页
目的:使用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HG-CT-AAS)测定大鼠大脑组织和血中无机砷(iAs),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的含量,研究雄黄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0.3,0.9,2.7 g... 目的:使用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HG-CT-AAS)测定大鼠大脑组织和血中无机砷(iAs),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的含量,研究雄黄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0.3,0.9,2.7 g·kg^(-1)雄黄组,分别连续灌胃14,28,42 d,正常组灌胃相同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共12组,每组8只。采用HG-CT-AAS测定血和大脑组织中iAs,MMA和DMA的含量,新事物识别实验观察大鼠的新事物识别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动物生长发育、体质量及海马系数变化各组之间均无差异。HG-CT-AAS测定大鼠大脑及血中各形态砷含量的方法线性、精密度、准确度与回收率良好;在雄黄组大鼠大脑中检测到MMA,DMA,且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在雄黄组大鼠血中检测到iAs,MMA和DMA;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核膜、线粒体及内质网等随着雄黄暴露剂量以及时间的增加,逐渐出现损伤;雄黄暴露14 d后,与正常组比较,各雄黄组新事物识别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28 d后,仅2.7 g·kg^(-1)雄黄组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42 d后,与正常组比较,0.9,2.7 g·kg^(-1)雄黄组大鼠的新事物识别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雄黄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iAs,MMA,DMA。MMA和DMA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蓄积,引起新事物识别能力下降,造成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吸收法(HG-CT-AAS) 新事物识别能力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显著改善小鼠老化过程中认知损伤及提高神经元兴奋性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海军 丁冲 +1 位作者 李洋 徐桂芝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8,共9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性神经康复手段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提高动物在行为测试中的认知能力和神经元兴奋性。本文旨在研究小鼠自然老化过程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其认知能力...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性神经康复手段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提高动物在行为测试中的认知能力和神经元兴奋性。本文旨在研究小鼠自然老化过程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其认知能力和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实验采用青年小鼠、成年小鼠、老年小鼠各12只,且每个年龄段小鼠被随机分成刺激组和对照组。刺激组小鼠接受连续15天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照组接受连续15天的伪刺激。刺激结束之后,进行新物体识别与跳台测试,用以检查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结束之后,进行全细胞脑片膜片钳实验,用以记录并分析海马齿状回颗粒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及其相关电特性指标。数据分析表明,小鼠认知能力与神经兴奋性随着老化而显著衰退,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显著改善认知损伤并缓解神经电特性指标的衰退。通过改变海马齿状回颗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以及提高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缓解认知损伤、提高认知能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膜电位 动作电位 新物体识别 跳台测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