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是锦囊,皆为妙计?——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早中期小说的“信中信”现象
1
作者 万海松 《北方论丛》 2024年第5期96-107,共12页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1870年前的早中期小说如《穷人》《双重人格》《九封信组成的小说》《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等中,普遍存在“文中信”“文中文”和“信中信”的形式(本文统称为“信中信”现象)。这些在文体上属于书信的内容,...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1870年前的早中期小说如《穷人》《双重人格》《九封信组成的小说》《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等中,普遍存在“文中信”“文中文”和“信中信”的形式(本文统称为“信中信”现象)。这些在文体上属于书信的内容,叙事的层级等次不一,功能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它们虽然并非都是提供现成答案的“锦囊妙计”,但确实有利于操控叙事进程:有的是为了设置更多的复杂线索、转移叙事的核心,有的则是为了避开焦点、混淆视听、制造冲突,在故意设置的混乱背景中立体展现主人公的心理和思想。作为套叠叙事、亚文本或次亚文本的“信中信”现象,既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独特的书信体和类书信体书写,也是其小说创作中一种力求创新突破的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早中期小说 “信中信” 类书信体书写 叙事策略
下载PDF
新见日藏罗振玉与内藤湖南书札六通考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浩 黎菁予 《国际汉学》 2023年第1期136-143,158,159,共10页
日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有罗振玉致汉学家内藤湖南书札数通,多未见于国内外学界。本文选取内容较充实的六通进行梳理考释,其中一通为1902年罗振玉书于上海,五通书于流寓京都时期(1916-1919),内容以学术交流和资料互通为主,可分为“日本... 日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有罗振玉致汉学家内藤湖南书札数通,多未见于国内外学界。本文选取内容较充实的六通进行梳理考释,其中一通为1902年罗振玉书于上海,五通书于流寓京都时期(1916-1919),内容以学术交流和资料互通为主,可分为“日本考察”“影印善本”“学术代购”“诗文转呈”“中日文人友谊”“关于《帖木儿传》”,所提及的人物、事件,可与其他史料互补,是清末民初中日文化与学术交流研究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内藤湖南 清末民初 罗氏书札 中日交流
下载PDF
黄元蔚家书所见康梁活动史迹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忠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1,共8页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官员、广东南海人黄元蔚是戊戌维新志士康广仁之婿。这种特殊身份使得他与康有为、梁启超、陈昭常乃至其他粤籍名流具有非同一般的关系。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一批黄元蔚致其妻康同荷的家书,对1913年至191...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官员、广东南海人黄元蔚是戊戌维新志士康广仁之婿。这种特殊身份使得他与康有为、梁启超、陈昭常乃至其他粤籍名流具有非同一般的关系。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一批黄元蔚致其妻康同荷的家书,对1913年至1916年前后的北京政局内幕及康、梁等粤籍人士的活动有不少记述,有助于丰富人们对北洋时期政治生态的直观感受,深化对民初党派政治斗争的认识;所存康有为三封亲笔信函,也是了解保皇会时期康氏思想的珍贵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蔚 黄元蔚家书 康同荷 康有为 梁启超 陈昭常 民初党派政治 北洋时期
下载PDF
论美国记者斯诺抗战新闻思想——基于《平津新闻学会贺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欣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1-92,共12页
写于"平津新闻学会"成立之际的《平津新闻学会贺信》在集中体现和映注斯诺抗战新闻思想的同时,也表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反映新闻自由主义思想,并就抗战特殊背景对国民党当局提出新闻要求:切实开放报刊言禁;取消新闻检查... 写于"平津新闻学会"成立之际的《平津新闻学会贺信》在集中体现和映注斯诺抗战新闻思想的同时,也表明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反映新闻自由主义思想,并就抗战特殊背景对国民党当局提出新闻要求:切实开放报刊言禁;取消新闻检查制度;不得施加政治威逼;大力维护新闻记者权利;放开外国记者采访限制和人身束缚;加强国际新闻界尤其美国新闻学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诺 新闻思想 平津新闻学会贺信 抗战前期
下载PDF
民初艳情尺牍与写情小说
5
作者 罗紫鹏 《理论界》 2014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民国初年各类书信尺牍的出版一度高涨,而其中的艳情尺牍因其骈四俪六的绮艳文风尤为一时风尚,特别是以徐枕亚等人为代表的旧派小说家陆续发表的一些"创作型"、"代言体"书牍,在一笔操办往复书信的过程中,竟使其具有... 民国初年各类书信尺牍的出版一度高涨,而其中的艳情尺牍因其骈四俪六的绮艳文风尤为一时风尚,特别是以徐枕亚等人为代表的旧派小说家陆续发表的一些"创作型"、"代言体"书牍,在一笔操办往复书信的过程中,竟使其具有了小说的情节和架构,具有了类似于《玉梨魂》一派写情小说的特点。然而到底是此类艳情尺牍的创作和出版催生了《玉梨魂》一类兼具书信体特点的小说的出现,还是民初《玉梨魂》等写情小说的流行刺激了艳情尺牍的出版和流行呢?笔者通过比较明清以来言情小说的基本情况,认为尺牍在小说中的运用一直存在,民初艳情尺牍的出版和风行应该是源自于写情小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年 艳情尺牍 言情小说 《玉梨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