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me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during Accidents at Nuclear Power Plants
1
作者 Sergey A. Kulyukhin Igor’ A. Rumer +5 位作者 Viktor M. Berkovich Gennadii S. Taranov Ivan V. Yagodkin Viktor P. Osipov Sergey S. Skvortsov Leo N. Falkovskii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
The paper reports some technical solutions, which suggested or used for increas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ring accidents at NPPs. For NNPs with two protective shells and pressure release system such as WWER-100... The paper reports some technical solutions, which suggested or used for increas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ring accidents at NPPs. For NNPs with two protective shells and pressure release system such as WWER-1000 a comprehensive, passive-mo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of decontamination of the radioactive steam-air mixture from the containment and the intercontainment area was suggested. This system includes the “wet” stage (scrubbers, etc.), the “dry” stage (sorption module), and also an ejector, which in a passive mode is capable of solving the multi-purpose task of decontamination of the air-steam mixture. For WWER-440/230 NPPs three protection levels: 1) a jet-vortex condenser;2) the spray system;3) a sorption module were suggested and installed. For modern designs of new generation NPPs, which do not provide for pressure release systems, a new passive filtering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passive heat-removal system, which can be used during severe accidents in case all power supply units become unavailable, was proposed and after modernization was installed at the KudanKulam NPP (In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power plantS SEVERE ACCID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ADIOACTIVE Steam-Air Phase
下载PDF
核电厂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被引量:18
2
作者 施仲齐 曲静原 崔永利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1-260,共20页
本文调查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和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及其对公众的照射,历史上发生的核电厂严重事故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及其后果,我国对核电厂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管理和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的... 本文调查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和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及其对公众的照射,历史上发生的核电厂严重事故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及其后果,我国对核电厂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管理和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立法情况,并对我国在核电厂放射性污染防治方面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和加强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放射性 环境污染 环境管理 中国
下载PDF
某滨海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水的海洋环境影响预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丽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李吉鹏 陆志强 张玉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9-35,共7页
以某滨海核电厂为例,分析确定58Co、60Co、90Sr、134Cs、137Cs和110mAg等放射性核素为该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水中的主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评估模式预测了上述放射性核素排海后对电厂排放口海域环境(海水水质... 以某滨海核电厂为例,分析确定58Co、60Co、90Sr、134Cs、137Cs和110mAg等放射性核素为该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水中的主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评估模式预测了上述放射性核素排海后对电厂排放口海域环境(海水水质和沉积物质量)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该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水正常排放后,排放口附近海域海水中的58Co、60Co、134Cs、110mAg比活度低于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背景值检测限2~3个数量级;90Sr低于背景值4个数量级;137Cs略高于背景值,对周围海水环境未造成放射性污染.但58Co、60Co、134Cs、137Cs、110mAg在排放口近岸海域沉积物中的沉积量分别比背景值检测限高2~5个数量级,其中60Co和110mAg沉积量最大;90Sr沉积量低于放射性背景值2个数量级.最后提出可以从生物辐射评价和核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联合效应(综合考虑温排水、低放射性废水和余氯)和选取合适的指示生物3个方面进行跟进研究的建议,以便更完善和全面地评价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水对排放口附近海域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滨海核电厂 低放射性废水 核素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若干环境监测项目测量结果的比对 被引量:2
4
作者 沙连茂 张彩虹 +4 位作者 杨怀元 吉长余 余秀芬 黄乃明 李源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报道了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组织的、国内 5个实验室参加的大亚湾核电站若干环境放射性监测项目的测量比对结果。文中介绍了比对样品的准备情况 ,给出了各实验室对于沉积物、生物灰样品中总 β、水中 3 H、土壤中 90 Sr、海藻灰和... 本文报道了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组织的、国内 5个实验室参加的大亚湾核电站若干环境放射性监测项目的测量比对结果。文中介绍了比对样品的准备情况 ,给出了各实验室对于沉积物、生物灰样品中总 β、水中 3 H、土壤中 90 Sr、海藻灰和海底沉积物中 110 m Ag及 2 41Am、10 9Cd、57Co等人工放射性核素 γ谱分析的测量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项目 测量结果 放射性监测 比对 大亚湾核电站
下载PDF
基于水文条件的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动态排放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小莉 赵懿珺 +1 位作者 袁珏 朱双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某内陆核电厂址为例,选取90%频率环境来流作为设计基准,建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量与环境流量等比分配的动态排放模式,采用EFDC数学模型作为模拟手段,分析基准年逐月来流过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分配方式与环境水体中核素浓度变化... 以某内陆核电厂址为例,选取90%频率环境来流作为设计基准,建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量与环境流量等比分配的动态排放模式,采用EFDC数学模型作为模拟手段,分析基准年逐月来流过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分配方式与环境水体中核素浓度变化的关系,模拟常态化实际来流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动态排放控制条件和水域浓度规律。应用于典型案例,提出瞬时排放量控制上限与环境流量等比例动态分配相结合的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并提出瞬时排放量上限的合理取值为3倍年均排放速率。结果表明,该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可有效降低受纳水域高浓度出现时间,并实现最大峰值浓度合理控制,削弱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环境水体的影响。这对内陆核电厂排水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水文过程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排放优化 排放上限 浓度模拟 水环境容量 近零排放
下载PDF
基于ERICA框架的放射性核素环境安全浓度限值的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宁 郭佩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采用欧盟ERICA框架下评估电离辐射生态风险的ERICA综合法,选用ERICA工具数据库中的参数数据,计算了我国大亚湾等核电站液态放射性流出物中主要的18种放射性核素的环境安全浓度限值。当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域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低于推... 本文采用欧盟ERICA框架下评估电离辐射生态风险的ERICA综合法,选用ERICA工具数据库中的参数数据,计算了我国大亚湾等核电站液态放射性流出物中主要的18种放射性核素的环境安全浓度限值。当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域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低于推荐的环境安全浓度限值时,放射性核素造成的辐射风险被认为是在海洋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 放射性核素 环境安全浓度限值
下载PDF
田湾核电厂环境辐射本底初步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起虹 刘明 王凤英 《辐射防护通讯》 2001年第3期25-30,共6页
介绍田湾核电厂环境辐射本底水平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调查方案 ,包括监测范围、点位布设、实验室分析仪器和质量控制措施及样品测量 ,同时给出调查结果。
关键词 核电厂 环境辐射 本底调查 环境监测
下载PDF
我国建设内陆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娟 肖国光 +1 位作者 余侃萍 杨国超 《能源环境保护》 2012年第5期56-60,共5页
未来十年我国内陆核电将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本文以内陆核电站发电原理为基础,考察污染产生种类及成因,探讨我国内陆核电站在正常运营情况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思考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内陆核电站 温排水 放射性废液 余氯 环境影响
下载PDF
我国建设内陆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娟 肖国光 +1 位作者 余侃萍 杨国超 《能源环境保护》 2012年第6期48-52,共5页
未来十年我国内陆核电将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本文以内陆核电站发电原理为基础,考察污染产生种类及成因,探讨我国内陆核电站在正常运营情况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思考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内陆核电站 温排水 放射性废液 余氯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太平岭核电厂选址阶段陆地环境辐射本底调查
10
作者 冯颖思 陈志东 +1 位作者 莫光华 覃连敬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4期54-56,61,共4页
介绍太平岭核电厂在选址阶段陆地环境辐射本底水平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调查方案、质量控制和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陆地环境中γ辐射、各介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人工放射性核素~3H、^(60)Co、^(134)Cs的放射性水平与邻近地区以前... 介绍太平岭核电厂在选址阶段陆地环境辐射本底水平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调查方案、质量控制和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陆地环境中γ辐射、各介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人工放射性核素~3H、^(60)Co、^(134)Cs的放射性水平与邻近地区以前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90)Sr、^(137)Cs的调查结果略高于陆丰本底调查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环境辐射 本底 调查
下载PDF
海南昌江核电厂两次海域放射性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伟容 齐宇虹 +2 位作者 林峰 张伟 王欣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了解海南昌江核电厂周围海域放射性水平,两次海域放射性调查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进行。两次调查的调查项目、范围、频次、站位、要素等均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定。调查中的采样、预处理和放化分析方法也参照了当时最新的标准规范要求... 为了解海南昌江核电厂周围海域放射性水平,两次海域放射性调查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进行。两次调查的调查项目、范围、频次、站位、要素等均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定。调查中的采样、预处理和放化分析方法也参照了当时最新的标准规范要求。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两次调查中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的绝大部分测量结果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可认为海南昌江核电厂1、2号机组的运行未对周围海域环境放射性水平产生明显影响,建议在后续监测工作中进一步关注90 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海洋放射性 环境监测 核电厂
下载PDF
关于内陆核电厂环保设施设计的一些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凌燕 李文辉 李勇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结合国外内陆核电厂/国内潜在厂址环境特征、国内外环境标准及排放标准的调研,按照新版国标GB 6249和GB 14587的要求,对我国内陆核电厂的废水/废气处理、流出物排放和监测设施设计要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改善内陆核电厂环保设施设计... 结合国外内陆核电厂/国内潜在厂址环境特征、国内外环境标准及排放标准的调研,按照新版国标GB 6249和GB 14587的要求,对我国内陆核电厂的废水/废气处理、流出物排放和监测设施设计要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改善内陆核电厂环保设施设计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放射性流出物 环保设施 设计
下载PDF
内陆核设施废液零排放方式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殷文娟 吕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99,共4页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是核设施运行的必然产物,滨海核设施向大海进行稀释排放处置,内陆核设施缺少稀释载体,采用自然蒸发空气载带方式将液体流出物通过气态途径向大气稀释排放是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实现液态流出物的零排放。自然蒸发空气载...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是核设施运行的必然产物,滨海核设施向大海进行稀释排放处置,内陆核设施缺少稀释载体,采用自然蒸发空气载带方式将液体流出物通过气态途径向大气稀释排放是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实现液态流出物的零排放。自然蒸发空气载带排放方案描述了工艺原理,提出了空气流速、空气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废水温度等与蒸发强度的关系,给出了一套自然蒸发载带排放装置的概念设计,分析了液态流出物转为气态途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论证了采用自然蒸发空气载带方式实现内陆核设施液态流出物零排放目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流出物 内陆核动力厂 载带排放 环境辐射安全
下载PDF
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明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8-424,共7页
开展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是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取样与监测方法,分析了2013—2021年间监测结果变化及趋势,对比分析了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结果、对照点监测结果及国内外... 开展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是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取样与监测方法,分析了2013—2021年间监测结果变化及趋势,对比分析了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结果、对照点监测结果及国内外其他核电厂的监测结果,并与宁德核电厂气态流出物排放量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分析表明,核电厂周围各监测点位空气中C的比活度均值范围为0.229~0.230 Bq/g(碳),其中距离厂址最近的牛郎岗监测点的结果可能受到核电厂排放的影响。分析了(14)^C比活度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牛郎岗监测点外,(14)^C的比活度一般在7—9月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核电厂 辐射环境监测 (14)^C 空气中放射性
下载PDF
浅谈核电厂环境管理
15
作者 李小红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3期30-31,共2页
随着国家监管部门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大力推动,核电厂需要适应新常态,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从创造优良环境效益出发,树立绿色环保的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说明了核电厂环境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简要介绍了核电厂选... 随着国家监管部门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大力推动,核电厂需要适应新常态,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从创造优良环境效益出发,树立绿色环保的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说明了核电厂环境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简要介绍了核电厂选址阶段、建造阶段和运行阶段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提出了环境管理工作关注事项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环境管理
下载PDF
三门湾宁波区域核电站运行前放射性本底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群 边国林 +2 位作者 张涛 应正巨 屈凌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3145-3147,共3页
目的了解三门湾宁波区域核电站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放射性水平,建立环境本底分布基线资料。方法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检测获取核电站宁波区域30 km范围内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生物介质(水源水、农产品、水产品和晨尿)的放射性... 目的了解三门湾宁波区域核电站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放射性水平,建立环境本底分布基线资料。方法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检测获取核电站宁波区域30 km范围内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生物介质(水源水、农产品、水产品和晨尿)的放射性水平基线数据。结果原野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的平均值为86.47 n Gy/h±5.25 n Gy/h,距核电站10 km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低于10 km以上的区域。不同季节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晨尿中放射性核素3H和137Cs监测值分别为1.716 Bq/L±0.654 Bq/L和1.037 Bq/L±0.038 Bq/L,农产品检出值均远小于国家标准中对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限值要求,水源水样品总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建立监测区域核电站运行前放射性本底背景值,为核电站运行后三门湾宁波区域的长期监测和数据比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本底 γ外照射剂量率 环境介质 核电站
原文传递
福岛核事故对日本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国胜 胡珺 郑建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9-105,共7页
笔者阐述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系统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的发展和应用,分析并指出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微粒对环境和辐射剂量评估带来的新挑战,总结了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当地食品安全规范和现状。希... 笔者阐述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系统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的发展和应用,分析并指出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微粒对环境和辐射剂量评估带来的新挑战,总结了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当地食品安全规范和现状。希望能引起核工业从业人员、核应急管理人员以及公众的重视,并引以为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福岛核事故 污染物源解析 放射性微粒 环境效应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