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3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紫罗兰酮通过NF-κB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1
作者 高光强 王发琳 +5 位作者 李娟 田虹 果思伽 于晓兰 杨婷婷 刘家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4-261,共8页
目的探讨β-紫罗兰酮(β-Ionone,BI)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过程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法和MTT法测定人乳腺癌BT549细胞和MCF-7细胞活性,孔雀石... 目的探讨β-紫罗兰酮(β-Ionone,BI)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过程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法和MTT法测定人乳腺癌BT549细胞和MCF-7细胞活性,孔雀石绿磷酸盐法检测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65(p-P65)(s536和s311)、PP2A(A、B和C)和磷酸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Phosphorylation-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gene,p-ATM)(s1981)蛋白水平。结果BI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BT549细胞和MCF-7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CF-7细胞经BI处理后,NF-κB活性被显著抑制,表现为磷酸化P65(s536和s31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P2A的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I还显著地降低PP2A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对MCF-7细胞中P65蛋白和ATM蛋白的磷酸化作用。结论该研究表明BI通过抑制NF-κB活性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BI通过增加PP2A活性调节NF-κB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Β-紫罗兰酮 蛋白磷酸酶2A 核因子-Κb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AQP4和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朱刚毅 朱义通 陆兆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急诊科收治的12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急诊科收治的12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缺损评估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重度组31例、中度组45例和轻度组5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37例和预后良好组91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AQP4和NF-κB p65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QP4、NF-κB p65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分别为(27.37±6.34)μg/L、(2.27±0.2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65±3.21)μg/L、(0.36±0.11)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BI患者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5、0.612,P<0.05)。入院24 h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48 h、72 h有同样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分别为(34.65±7.51)μg/L、(2.71±0.40)n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4.41±6.48)μg/L、(2.09±0.2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QP4、NF-κB p65两者联合预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高于各单一指标的0.873、0.83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85.71%,两者联合优于血清AQP4、NF-κB p65各自单独预测(Z两者联合-AQP4=2.564、Z两者联合-NF-κB p65=2.555,P=0.010、0.011)。结论TBI患者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上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水通道蛋白4 核因子κb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室旁核H_(2)S通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
3
作者 梁衍锋 陈淑月 +6 位作者 任永波 郑咏太 苏嘉璐 秦驁 王轩 袁博洋 张东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57-465,共9页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硫化氢(H_(2)S)对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H_(2)S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成年雄性Dahl盐敏感性大鼠,鼠龄8周,体质量260~280 ...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硫化氢(H_(2)S)对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H_(2)S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成年雄性Dahl盐敏感性大鼠,鼠龄8周,体质量260~280 g。随机把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正常给药组(Control+GYY组)、高盐模型组(Model组)、高盐给药组(Model+GYY组),每组10只。于第4周末,利用微型渗透泵向Control+GYY组和Model+GYY组大鼠双侧PVN区域持续注射H_(2)S的缓释供体GYY4137,其余组大鼠全部注射等量人工脑脊液。连续注射6周后进行取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来检测PVN H_(2)S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TLR4、MyD88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 p65)、磷酸化κB抑制蛋白激酶β(p-IKKβ)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MyD88、p-NF-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Model组平均动脉压(MAP)、血浆NE较Control组升高(t=10.204、24.155、23.967、25.657、22.069、31.036、23.054、28.189,P<0.05),PVN中H_(2)S水平降低(t=14.348,P<0.05),Model+GYY组与Model组相比MAP、NE水平降低(t=8.295、12.931、10.992、16.064、12.228、16.017,P<0.05),PVN中H_(2)S水平升高(t=7.889,P<0.05)。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odel组PVN中TLR4、MyD88、pNF-κB p65、p-IKKβ因子的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均升高(t=8.844、10.344、6.813、3.909,P<0.05),Model+GYY组与Model组相比PVN中TLR4、MyD88、p-NF-κB p65、p-IKKβ因子的表达水平均降低(t=4.719、4.313、3.234、4.955,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PVN中TLR4、MyD88、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15.951、6.537、7.394,P<0.05);与Model组大鼠相比,Model+GYY组TLR4、MyD88、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9.415、4.901、8.997,P<0.05)。结论室旁核H_(2)S可明显降低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室旁核 硫化氢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F-κB、CD64水平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
4
作者 王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核因子-κB(NF-κB)、簇分化抗原64(CD64)水平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败血症,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0)和死亡...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核因子-κB(NF-κB)、簇分化抗原64(CD64)水平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败血症,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0)和死亡组(n=15)。比较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短轴缩短率(FS)、升主动脉内径(AA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F-κB、CD64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电图指标及实验室指标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儿肌酸激酶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FS、AAO及LVEF高于死亡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CD3^(+)、CD4^(+)水平高于死亡组,NF-κB、CD64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S、LVEF、CD64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FS、LVEF、CD64联合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0.827、0.895和0.877(P<0.05)。【结论】FS、LVEF联合CD64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可通过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及时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脓毒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T淋巴细胞亚群 NF-κb/血液 预后
下载PDF
茯苓甘草合剂辅助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肌肉衰减患者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晔 庄洁 +1 位作者 房晓华 张积友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茯苓甘草合剂辅助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肌肉衰减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COPD合并肌肉衰减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 目的探讨茯苓甘草合剂辅助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肌肉衰减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COPD合并肌肉衰减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茯苓甘草合剂治疗。统计2组中医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F-κB mRNA、蛋白及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状况指标[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肌肉衰减相关指标[握力试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5次坐立试验(FTSST)、肌少症筛查问卷(SARC-F)]。结果观察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86.54%(45/52)]高于对照组[67.31%(35/52)](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NF-κB mRNA、NF-κB蛋白、IL-8、IL-1、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握力高于对照组,FTSST、TUGT、SARC-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茯苓甘草合剂辅助西药治疗COPD合并肌肉衰减效果确切,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甘草合剂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肌肉衰减 NF-Κb信号通路 中医证候
下载PDF
BRD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参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
6
作者 张硕稳 李丹 +2 位作者 贺静 杜志兴 裴永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4-852,共9页
目的:探讨溴域蛋白亚家族4(bromodomain protein subfamily 4,BRD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参与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抗性MDA-MB-231细胞(MDAMB-231/DOX... 目的:探讨溴域蛋白亚家族4(bromodomain protein subfamily 4,BRD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参与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抗性MDA-MB-231细胞(MDAMB-231/DOX)分为对照(Con)组、DOX组和si-BRD4+DOX组。si-BRD4+DOX组在用si-BRD4转染MDA-MB-231/DOX细胞48 h后,用1μmol/L DOX处理细胞24 h。通过集落形成试验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分析评估细胞增殖能力。通过FerroOrange、liperfloo检测细胞亚铁离子浓度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将15只雌性BALB/c-nu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OX组、DOX+si-BRD4组,每组5只,用于建立MDA-MB-231/DOX细胞皮下接种模型。通过qRT-PCR、蛋白质印迹、免疫组化分析BRD4/NF-κB信号通路表达。结果:与si-NC组相比,si-BRD4#1和si-BRD4#2组MDA-MB-231、BT549细胞的细胞克隆数、EDU阳性染色、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均降低(P<0.001),和MDA-MB-231、BT549细胞亚铁离子水平、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GSH比值升高(P<0.01)。与亲代细胞(MDA-MB-231)相比,在MDA-MB-231/DOX中BRD4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与Con组相比,DOX组细胞中IKβ-α、NF-κB、BRD4表达和ROS水平增加(P<0.05),和细胞克隆数和EDU阳性染色均降低(P<0.05);与DOX组相比,si-BRD4+DOX组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Anti-IKB alpha,IKβ-α)、NF-κB表达、细胞克隆数、EDU阳性染色降低(P<0.05),ROS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OX组肿瘤重量和体积均减少(P<0.05),并且肿瘤组织中TUNEL染色细胞增加(P<0.05)。此外,BRD4+DOX组肿瘤重量和体积较DOX组进一步降低(P<0.001),TUNEL染色细胞进一步增加(P<0.001)。BRD4+DOX组肿瘤组织中Ki-67、BRD4、NF-κB较DOX组下调(P<0.01),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上调(P<0.01)。结论:BRD4是一个重要的耐药因子,它可以通过促进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抑制乳腺癌化疗诱导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域蛋白亚家族4 核因子Κb 铁死亡 乳腺癌
下载PDF
脂氧素A4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缓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
7
作者 龚书豪 曹春水 +1 位作者 王缨 梅松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缓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AKI)。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AKI组、SAKI+LXA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LXA4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进行SAKI造模,SA...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缓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AKI)。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AKI组、SAKI+LXA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LXA4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进行SAKI造模,SAKI+LXA4组、假手术+LXA4组在术后30 min腹腔注射LXA4(40 ng/kg)。各组小鼠在造模术后24 h收集血清、尿液、肾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肾损伤分子1(KIM-1);HE及PAS染色观察小鼠肾脏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肾脏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小鼠TLR4、MyD88、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ELISA实验提示SAKI组Scr、Bun、IL-1β、IL-6、TNF-α、NGAL、KIM-1水平均高于SAKI+LXA4组(P<0.05),假手术组及假手术+LXA4组Scr、Bun、IL-1β、IL-6、TNF-α、NGAL、KIM-1无明显上升;HE及PAS染色提示SAKI组肾损伤程度明显高于SAKI+LXA4组(P<0.05),假手术组及假手术+LXA4组无明显肾损伤;实时荧光定量PCR提示SAKI组较SAKI+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 mRNA升高(P<0.05),假手术组与假手术+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 mRNA均低于SAKI组及SAKI+LXA4组(P<0.05);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提示SAKI组较SAKI+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p-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假手术组与假手术+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p-NF-κB p65表达均低于SAKI组及SAKI+LXA4组(P<0.05)。结论TLR4/MyD88/NF-κB通路在SAK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XA4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缓S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转录因子kappa b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激活破骨细胞治疗骨结核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宏晶 张彦军 +4 位作者 邓强 李军杰 杨军 刘鑫锋 杜建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975,共5页
骨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骨科感染性疾病,其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其中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细胞。破骨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多核细胞,通常是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 骨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骨科感染性疾病,其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其中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细胞。破骨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多核细胞,通常是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RANK)调控产生。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RANKL信号通路激活破骨细胞生成转录因子,以增强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笔者通过综述RANKL信号通路的结构及破骨细胞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骨结核临床治疗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信号传导 破骨细胞 总结性报告(主题)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彭乔治 徐昉 林时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CLP+PGRN组在CLP处理半小时后使用PGRN腹腔注射。24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肺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肺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总p65和磷酸化p65表达水平;RT-qPCR检测NF-κB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CLP组和CLP+PGRN组肺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升高,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CLP组相比,CLP+PGRN组肺组织损伤和凋亡减轻,促炎细胞因子降低,抑炎细胞因子升高,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PGRN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65表达和p65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颗粒蛋白前体 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
下载PDF
中药单体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作用
10
作者 徐振华 李彦杰 +3 位作者 秦合伟 刘昊源 朱博超 王煜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8,共9页
背景:基于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探究神经炎症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值得探究,中药靶点多、范围广、机制丰富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近年研究中出现的山奈酚、红花黄、汉黄... 背景:基于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探究神经炎症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值得探究,中药靶点多、范围广、机制丰富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近年研究中出现的山奈酚、红花黄、汉黄芩苷及雷公藤甲素等中药单体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与归纳。方法:以“脊髓损伤,炎症,抗炎,中药单体,单体化合物,NF-κB信号通路,黄酮,糖苷,酚类,酯类,生物碱”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Spinal cord injury,inflammation,anti-inflammato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monomeric compound,NF-κB signaling pathway,flavonoids,glycosides,phenols,esters,alkaloids”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共纳入6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复杂多样,能够调控中性粒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介导损伤后炎症的发生与发展;②中药单体如汉黄芩苷对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的降解、红花黄素对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磷酸化过程的抑制、山奈酚对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p65核易位的抑制等作用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③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损伤早期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迁移活化,在损伤中后期能够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和纤维化的发生等,适当的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具有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及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等能力,但过度激活的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则容易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和持续、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等;④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准确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如何实现对神经系统炎症和损伤的精准干预展开,也可围绕中药单体的制备及中药单体对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展开,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通路 脊髓损伤 中药单体 继发性损伤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糖苷 机制
下载PDF
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李娜 王磊 +8 位作者 柳越冬 吴宪树 盛天骄 沈江立 刘银环 代晓强 乔喜婷 张渭波 张帅 《河北中医》 2024年第6期953-958,共6页
目的观察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优化溃结方组、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 目的观察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优化溃结方组、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参考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二次致炎法结合束缚法建立UC气滞血瘀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优化溃结方组大鼠予优化溃结方药液1.674 g/(kg·d)灌胃,柳氮磺吡啶组大鼠予柳氮磺吡啶药液0.54 g/(kg·d)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14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0、IL-22水平,结肠组织MyD88、TLR2、TLR4、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7A、IL-22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优化溃结方组、柳氮磺吡啶组IL-17A、IL-22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优化溃结方组IL-17A、IL-22、IL-10水平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MyD88、TLR2、TLR4、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柳氮磺吡啶组、优化溃结方组MyD88、TLR2、TLR4、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优化溃结方组MyD88、TLR2、TLR4、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溃结方可能通过调节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结肠组织的超微结构,从而修复UC大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植物药疗法 大鼠 动物实验 髓样分化因子88 TOLL样受体 NF-κb
下载PDF
基于NF-κB通路探讨痛风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的影响机制
12
作者 王赓丰 马俊福 +1 位作者 邓雍钲 孟庆良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研究痛风汤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炎症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痛风汤H组、痛风汤M组、痛风汤L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蒸馏水... 目的:研究痛风汤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炎症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痛风汤H组、痛风汤M组、痛风汤L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蒸馏水,秋水仙碱组、痛风汤H组、痛风汤M组、痛风汤L组每天灌胃相应药物,共7 d,除正常组外均于灌胃第4天通过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MSU)溶液诱导造模;检测大鼠关节肿胀体积、步态及关节炎症指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β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体积、步态级别、关节炎症指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组织病理学程度、NF-κB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痛风汤各组大鼠关节肿胀体积、步态级别、关节炎症指数显著降低(P<0.05),且痛风汤各组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踝关节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下调NF-κB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痛风汤可能通过介导NF-κB通路来改善AGA大鼠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汤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下载PDF
肠病药方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13
作者 曹婷婷 郑东林 +2 位作者 商磊凌 曾静敏 刘鑫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肠病药方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对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Control组,自由饮去离子水)、模型组(n=12,DSS组)、美沙拉嗪... 目的探讨肠病药方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对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Control组,自由饮去离子水)、模型组(n=12,DSS组)、美沙拉嗪组(n=12,MES组)及肠病药方组(n=12,CBD组),后3组小鼠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 d诱导UC模型,后两组同期灌胃美沙拉嗪或肠病药方,前两组灌胃等体积去离子水;观察实验期间小鼠体质量改变,评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造模结束后麻醉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观察结肠内容物及黏膜,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磷酸化PI3K(p-PI3K)-p85、磷酸化AKT1(p-AKT1)、磷酸化NF-κB(p-NF-κB)-p65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PI3K、AKT、NF-κB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SS组比较,CBD组治疗后,有效缓解UC小鼠症状,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改善,结肠黏膜炎症浸润减少,体质量下降有所缓解,DAI评分降低及结肠长度接近正常,结肠组织匀浆中IL-6、TNF-α表达降低(P<0.05),p-PI3K-p85、p-AKT1、p-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肠病药方可缓解UC小鼠的症状、减轻结肠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解结肠组织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质及mRNA表达、降低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病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kappa b
下载PDF
清解化攻方调控NLRP3/TLR4/NF-κB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模型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敏超 秦百君 +4 位作者 罗芳 李凯 王宁 陈国忠 唐曦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50,共8页
目的观察清解化攻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探索清解化攻方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清解化攻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乌司他丁),每组6只,除空白组小鼠,余各组小... 目的观察清解化攻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探索清解化攻方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清解化攻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乌司他丁),每组6只,除空白组小鼠,余各组小鼠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清解化攻方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后分别予以清解化攻方1、2、4 g/kg灌胃,西药组在造模后予以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10^(4) U/kg),共干预7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α-淀粉酶、脂肪酶、IL-1β、IL-6、IL-8、IL-18和TNF-α水平;RTqPCR检测胰腺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NLRP3、TLR4、NF-κB的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LRP3、TLR4、NF-κB、IL-1β、IL-6蛋白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结构弥漫性破坏、胰腺小叶间隔局灶性扩张、腺泡萎缩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α-淀粉酶、脂肪酶、IL-1β、IL-6、IL-8、IL-1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值均<0.05),NLRP3、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上升(P值均<0.05),NLRP3、TLR4、NF-κB、IL-1β、IL-6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清解化攻方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可见小鼠胰腺组织结构稍紧密、完整,胰腺腺泡细胞排列有序,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胰腺小叶出血灶,α-淀粉酶、脂肪酶、IL-1β、IL-6、IL-8、IL-18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P值均<0.05),NLRP3、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NLRP3、TLR4、NF-κB、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弱(P值均<0.05)。结论清解化攻方可能通过抑制NLRP3/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防止炎症级联反应增强,进而对SAP小鼠胰腺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NLR蛋白质类 Toll样受体4 NF-κb 清解化攻方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PD-L1激活NF-κB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牛玉苗 黄浩 陈晓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实验室构建的PD-L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Ishikawa/PD-L1及稳转空载对照组Ishikawa/EV,qPCR及Western...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实验室构建的PD-L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Ishikawa/PD-L1及稳转空载对照组Ishikawa/EV,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D-L1过表达效率,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hikawa/PD-L1迁移能力与侵袭活性显著增强,Vimentin、N-cadherin、p-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结论PD-L1可通过诱导NF-κB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上皮间质转化,进而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核转录因子-Κb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核因子κB亚基p65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6
作者 苟涛 金晓宇 夏金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7期27-30,47,共5页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核因子κB(NF-κB)亚基p65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脏骤停(CA)患者,经CPR后,将满足...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核因子κB(NF-κB)亚基p65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脏骤停(CA)患者,经CPR后,将满足入选条件且存活超过48 h的CPR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1个月后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PC)分为预后良好组(CPC评分1~2级)和预后不良组(CPC评分3~5级),并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CA原因。同时,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ROSC后6 h、12 h、24 h、48 h五个时间点采集其外周血,监测CPR患者血清HBP、NF-κB亚基p65、NSE的变化,分析HBP、NF-κB亚基p65及NSE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判断HBP、NF-κB亚基p65及NSE对CPR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共有30例患者CPR成功并存活超过48 h。其中预后良好组11例,预后不良组19例。预后不良组HBP、NF-κB亚基p65、NSE、APACHEⅡ评分较预后良好组升高,预后良好组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NF-κB亚基p65、NSE在CPR后分别在ROSC后6 h、12 h、24 h达到最高峰。血清HBP、NF-κB亚基p65、NSE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P、NF-κB亚基p65、NSE判断CPR预后AUC分别为0.871、0.579、0.802,敏感度分别为96.3%、81.1%、93.8%,特异度分别为91.1%、78.2%、97.8%,提示HBP、NF-κB亚基p65及NSE均可预测CPR患者预后的严重程度。HBP、NF-κB亚基p65、NSE联合预测CPR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和敏感度分别为0.953、97.7%,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CA患者CPR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损伤,HBP、NF-κB亚基p65及NSE可用于早期评估复苏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且三者联合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肝素结合蛋白 核因子κb亚基p6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平喘宁调节IRE-1α-XBP-1s信号轴干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彭帅 蔡旻 +4 位作者 程悦 查君君 丁鹤影 刘晓莹 方向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7,19,共8页
目的:探究平喘宁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平喘宁高剂量组、平喘宁中剂量组、平喘宁低剂量组,每组15只。以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复制... 目的:探究平喘宁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平喘宁高剂量组、平喘宁中剂量组、平喘宁低剂量组,每组15只。以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造模21 d后,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4周后,在进行哮喘激发试验后2 h内解剖大鼠并取出肺组织,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HE染色观察肺组织中平滑肌厚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等相应病理的改变;ELISA法检测BALF中IL-5、IL-17水平;RT-qPCR法检测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平喘宁低剂量组、平喘宁中剂量组、平喘宁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IL-5、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BALF中IL-5、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平喘宁具有剂量依赖性;平喘宁低、中剂量组大鼠BALF中IL-5、IL-17水平均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平喘宁高剂量组大鼠BALF中IL-5水平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而IL-17水平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平喘宁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平喘宁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5或P<0.01),而IRE-1αmRNA相对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喘宁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而Hgsnat mRNA、Pdgfr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平喘宁高剂量组Hgsnat mRNA、Pdgfrb mRNA相对表达量与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BP-1s mRNA、NF-κB p65 mRNA、Scara3 mRNA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平喘宁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平喘宁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5或P<0.01),IRE-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桂龙咳喘宁组(P<0.05),而IRE-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喘宁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宁可通过调节IRE-1α-XBP-1s信号轴改善OVA诱导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平喘宁 炎症 肌醇依赖酶1α 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 核转录因子kappa b p65 大鼠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改红 孙永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广泛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涉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的炎症、免疫及气道重塑等因素。目前治疗主要以控制哮喘发作,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为主,主要药物以激素等对...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广泛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涉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的炎症、免疫及气道重塑等因素。目前治疗主要以控制哮喘发作,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为主,主要药物以激素等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根治,对患儿产生严重影响,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探讨NF-κB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具体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NF-κB信号通路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机制进展做一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 支气管哮喘 儿童
下载PDF
地佐辛靶向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机制研究
19
作者 陈钱正 黄宇捷 顾春淼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1-185,191,共6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输注+切口痛组(R+I组)、瑞芬太尼联合地佐辛输注+切口痛组(R+D+I组),每组10只。其中,C组不做任何处理。...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输注+切口痛组(R+I组)、瑞芬太尼联合地佐辛输注+切口痛组(R+D+I组),每组10只。其中,C组不做任何处理。R+I组和R+D+I组于造模前静脉输注瑞芬太尼,I组输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随后,基于左后足底切口术对I组、R+I组和R+D+I组大鼠建立切口痛模型。R+D+I组大鼠在瑞芬太尼输注前通过尾静脉注射给予地佐辛预处理。采用痛觉行为学实验评估大鼠在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机械缩足反应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组大鼠脊髓背角相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IL-10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4组大鼠脊髓背角TLR4、NF-κB和TRPA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组大鼠脊髓背角TLR4、NF-κB和TRP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瑞芬太尼诱导的大鼠术后痛觉过敏模型,与C组比较,I组在术后PWT值和PWL值均显著降低,脊髓背角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而抗炎因子IL-10表达降低,TLR4、NF-κB、TRPA1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I组比较,R+I组在术后PWT值和PWL值均明显下降,脊髓背角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而抗炎因子IL-10表达降低以及TLR4、NF-κB、TRPA1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R+I组比,R+D+I组在术后PWT值和PWL值均明显升高,脊髓背角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表达升高以及TLR4、NF-κB、TRPA1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TRPA1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脊髓背角炎症,达到减轻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TLR4 NF-Κb
下载PDF
止咳平喘方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LR4/TRAF6/NF-κB通路的影响
20
作者 范慧慧 任玉梅 +2 位作者 田新磊 张凯 李晓丽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24-929,共6页
目的探讨止咳平喘方减轻支气管哮喘(BA)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A组、止咳平喘方低剂量组、止咳平喘方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脂多糖(LPS)组、止咳平喘方高剂量+LPS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 目的探讨止咳平喘方减轻支气管哮喘(BA)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A组、止咳平喘方低剂量组、止咳平喘方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脂多糖(LPS)组、止咳平喘方高剂量+LPS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构建BA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每日1次,持续3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浓度和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PAS染色测定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以及黏液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A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及黏液分泌增多,IgE含量、TNF-α水平、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及TLR4、TRAF6、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Treg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BA组比较,止咳平喘方低剂量组、止咳平喘方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减少,肺组织损伤改善,IgE含量、TNF-α水平、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及TLR4、TRAF6、p-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LPS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止咳平喘方高剂量组比较,止咳平喘方高剂量+LP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加剧,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及黏液分泌增多,IgE含量、TNF-α水平、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及TLR4、TRAF6、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Treg细胞比例降低(P<0.05)。结论止咳平喘方可能通过抑制TLR4/TRAF6/NF-κB通路减轻BA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止咳平喘方 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核因子κb通路 气道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