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C1、K-ras、TP-73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王亚飞 张振军 +1 位作者 宋长亮 杨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Kirsten-Rous肉瘤病毒蛋白(K-ras)、肿瘤蛋白P73(TP73)在替雷利珠单抗结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NSCLC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NSCLC肺癌... 目的研究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Kirsten-Rous肉瘤病毒蛋白(K-ras)、肿瘤蛋白P73(TP73)在替雷利珠单抗结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NSCLC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NSCLC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以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增加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评估组间临床疗效、肿瘤标记蛋白、免疫指标、生存周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9.84%(44/63)高于对照组患者为52.38%(33/6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2.54%(52/63),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6.67%(42/63)(P<0.05)。化疗1周期、化疗3周期、化疗6周期时,观察组ERCC1、K-ras、TP-7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补体C3、补体C4、CD40细胞低于对照组,NK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TTP、PFS、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12/63),对照组为12.70%(8/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治疗安全性较好,且ERCC1、K-ras、TP-73水平变化可反映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在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在综合疗效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紫杉醇 顺铂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基因Kirsten-Rous肉瘤病毒蛋白 肿瘤蛋白P73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18F-fluorodeoxyglucose Uptake with Expression of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ry Group I and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1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
作者 Na Hu Yun-Hua Wang +2 位作者 Dai-Qiang Li Xiao-Huang Yang Yan-Lin T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7期2117-2118,共2页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nlputed tomography (FDG PET/CT) is widely applied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 a semi-quantitative index, plays an...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nlputed tomography (FDG PET/CT) is widely applied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 a semi-quantitative index,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NSCLC tbr diagnosis, staging, and efficacy evaklation. It has been px3posed that the SUV of tumors may correlate with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hemotherapy resistance-associated biomarkers based on studies that have displayed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SUV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ry Group 1 (ERCC 1 )1~1 and Tp53-induced glycolysis and apoptosis regulator.121 FDG avidity of NSCLC and ERCC 1 and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 1 (RRM 1 ) levels have not been as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looked tbr correlations among metabolic parameters (SUVm,,. metabolic tumor volume [MTV], and 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 and ERCC1 and RRM1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SCLC, to investigate whether FDG uptake reflect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chemoresistance proteins (ERCC1 and RRM 1 ) within tumo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ry Group 1: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 1
原文传递
上皮性卵巢癌中ERCC1及转录因子Nanog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3
作者 刘慧玲 陈迎秀 +1 位作者 李靖 李大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8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核昔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及转录因子Nanog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连云港市肿瘤医院妇科行卵巢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其中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10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良...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核昔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及转录因子Nanog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连云港市肿瘤医院妇科行卵巢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其中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10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标本8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RCC1及Nanog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分别用0mg/L、1mg/L、2mg/L、4mg/L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人卵巢癌OVCAR-3细胞24h,以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CC1、Nanog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间ERCC1及Nano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ERCC1、Nanog蛋白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960、39.941,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中ERCC1与Nanog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3,P<0.01);对照组中ERCC1与Nanog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125,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中,FIGO分期为Ⅲ+Ⅳ期的ERCC1、Nanog蛋白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χ^(2)值分别为9.578、9.756),淋巴结转移阳性的ERCC1、Nanog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χ^(2)值分别为3.018、2.389),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mg/L、2mg/L、4mg/L浓度顺铂处理的ERCC1和Nanog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0mg/L浓度顺铂处理的相对表达量,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564、6.571,P<0.05);在ERCC1、Nanog蛋白相对表达量中,顺铂处理浓度1mg/L与0mg/L相比(t值分别为17.236、5.381)、顺铂处理浓度2mg/L与0mg/L相比(t值分别为5.621、6.380)、顺铂处理浓度4mg/L与0mg/L相比(t值分别为12.813、6.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顺铂浓度的增加,ERCC1、Nanog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ERCC1及Nanog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呈现出高表达,可能与该病的发病机理和病情发展具有相关性。顺铂可诱导卵巢癌细胞ERCC1及Nanog蛋白高表达,可能为化疗耐药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核昔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Nanog蛋白 耐药性
下载PDF
ERCC1 m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吴梦馨 张丽娜 +1 位作者 何敏 谭金龙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m 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CC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的4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m 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CC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的4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XRCC1基因型(Arg194Trp、Arg280His、Arg399Gln),探讨ERCC1 mRNA和XRCC1多态性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效果、肿瘤复发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ADR的影响因素。结果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ERCC1 mRNA及XRCC1多态性与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患者的ERCC1 mRNA及XRCC1多态性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患者XRCC1 Arg194Trp位点携带AG基因型、ERCC1 mRNA高表达的频率均高于非A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XRCC1 Arg194Trp AG基因型(OR=1.876)、ERCC1mRNA高表达(OR=1.109)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AD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与单一检测相比,ERCC1 mRNA和XRCC1多态性联合检测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ADR的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多态性 联合检测 局部晚期鼻咽癌 放化疗
下载PDF
Impact of SNP-SNP interactions of DNA repair gene ERCC5 and metabolic gene GSTP1 on gastric cancer/atrophic gastritis risk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5
5
作者 Liang Sang Zhi Lv +2 位作者 Li-Ping Sun Qian Xu Yuan Yu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5期602-612,共11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DNA repair gene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5(ERCC5) and the metabolic gen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 1(GSTP1) and their effects on atrophic gastritis(AG) an...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DNA repair gene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5(ERCC5) and the metabolic gen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 1(GSTP1) and their effects on atrophic gastritis(AG) and gastric cancer(GC) risk.METHODS Seven ERCC5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rs1047768, rs2094258, rs2228959, rs4150291, rs4150383, rs751402, and rs873601) and GSTP1 SNP rs1695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Sequenom MassA RRAY platform in 450 GC patients, 634 AG cases, and 621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RESULTS Two pairwise combinations(ERCC5 rs2094258 and rs873601 with GSTP1 rs1695) influenced AG risk(P_(interaction) = 0.008 and 0.043, respectively), and the ERCC5 rs2094258-GSTP1 rs1695 SNP pair demonstrated an antagonistic effect, while ERCC5 rs873601-GSTP1 rs1695 showed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AG risk OR = 0.51 and 1.79, respectively). No pairwise combinations were observed in relation to GC risk. There were no cumulative effects among the pairwise interactions(ERCC5 rs2094258 and rs873601 with GSTP1 rs1695) on AG susceptibility(P_(trend) > 0.05). When the modification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infection was evaluated,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one of the aforementioned pairwise interactions(ERCC5 rs873601-GSTP1 rs1695)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AG risk in the case of negative H. pylori status(P_(trend)= 0.043).CONCLUSION There is a multifariou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NA repair gene ERCC5 SNPs(rs2094258 and rs873601) and the metabolic gene GSTP1 rs1695, which may form the basis for various inter-individual susceptibilities to 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5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 1 ATROPHIC GASTRITIS Gastric cance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ERCC1 (C8092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nd efficacy/toxicity of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6
作者 韦克 周彩存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1期64-68,共5页
To assses the effect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of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 C8092A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toxicity in advanced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 To assses the effect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of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 C8092A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toxicity in advanced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 line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MethodsThis article is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nd its effect on treatment outcome and toxicity of advanced stage lung cancer.Conclusion Th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more advanced studies and trials on C8092A SNPs are needed so as to assess if it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repair gene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ERCC1、hMSH2表达及病理特征与铂类药物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吴培培 施朕善 +2 位作者 李东鹏 马家芹 翟璠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我院86例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72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我院86例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72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比较2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性,铂类药物抵抗患者病理特征、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情况及铂类药物抵抗的多因素分析,分析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对铂类药物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铂类药物抵抗患者与肌层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将肌层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控制后,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仍为宫颈癌患者铂类药物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联合预测铂类药物抵抗的AUC值最大,为0.702。结论宫颈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呈高表达状态,且与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抵抗有关,二者可用于预测铂类药物反应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错配修复基因2 病理特征 铂类药物抵抗 相关性
下载PDF
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mRNA和蛋白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的预测价值研究
8
作者 张令 王宁 +2 位作者 许楠 张晓彤 韩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剪切修复(NER)基因mRNA和蛋白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NSCC患者98例为病例组,选取18岁及以上健康人群95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和反相蛋白微阵列(RPPA)实验检测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核苷酸剪切修复(NER)基因mRNA和蛋白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NSCC患者98例为病例组,选取18岁及以上健康人群95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和反相蛋白微阵列(RPPA)实验检测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9个核心NE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NSCC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对HNSCC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XPA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XPB mRNA表达降低(均P<0.05)。XPA mRNA≤19.85和XPA蛋白<0.206是HNS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单独XPA蛋白、XPA mRNA以及两者联合预测HNSCC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592、0.674,两者联合的AUC大于单项AUC(均P<0.05)。结论:XP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是HNSCC发生的影响因素,XPA mRNA和蛋白联合预测HNSCC的发生较两者单独预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 核苷酸剪切修复蛋白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ERCC1表达水平及强度与其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探讨
9
作者 吴梦馨 张丽娜 何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及强度与其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6月经上饶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PC患者78例做回顾性研究,均接受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行同步放化疗,收集患者病...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及强度与其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6月经上饶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PC患者78例做回顾性研究,均接受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行同步放化疗,收集患者病灶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SP法测定ERCC1表达水平,分ERCC1阳性组及ERCC1阴性组,且ERCC1阳性组按强度予以亚组分组,分为弱阳性组、中度阳性组及强阳性组,比较ERCC1表达水平及强度与放化疗效果的关系,进行长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绘制生存曲线分析ERCC1表达水平及强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分期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阴性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依次为67.86%、92.86%,与ERCC1阳性组ORR(36.00%)、DCR(70.00%)相比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ORR、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显示:ERCC1阴性组3年生存率高于ERCC1阳性组(P<0.05)。结论:ERCC1表达阴性NPC患者化疗效果较佳,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放化疗 强度
下载PDF
基因TOPOⅡα、TUBB3、ERCC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侯玉玲 豆秀娟 李壹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究基因TOPOⅡα、TUBB3、ERCC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病理组织标本,另同期采集距离肿瘤组织2~3 cm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分析两者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3型β微管蛋... 目的探究基因TOPOⅡα、TUBB3、ERCC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病理组织标本,另同期采集距离肿瘤组织2~3 cm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分析两者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3型β微管蛋白编码基因(TUBB3)、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表达情况;另分析TOPOⅡα、TUBB3、ERCC1与肾母细胞瘤患儿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TOPOⅡα、TUBB3、ERCC1高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α高表达者病理分期Ⅲ~Ⅳ占比率高于中低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高表达者病理分期Ⅲ~Ⅳ占比率高于中低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POⅡα、TUBB3、ERCC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其中TOPOⅡα、ERCC1均与疾病病理分期有关,二者在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小儿 拓扑异构酶Ⅱα 3型β微管蛋白编码基因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相关性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乳腺癌易感基因1及微管蛋白β3检测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GP方案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11
作者 李勇平 雷傲利 +1 位作者 李文革 李复红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1期2411-2414,共4页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及微管蛋白β3(TUBB3)检测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74例行GP方案治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及微管蛋白β3(TUBB3)检测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74例行GP方案治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BRCA1及TUBB3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ERCC1、BRCA1及TUBB3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3阳性为A组(n=16),2阳性+1阴性为B组(n=18),1阳性+2阴性为C组(n=19),3阴性为D组(n=21),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结果 74例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RCC1、BRCA1、TUBB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5%、55.41%、47.30%。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RCC1、BRCA1及TUBB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最高,A组均最低。结论 ERCC1、BRCA1、TUBB3联合检测能够为GP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提供参考,有助于筛选有效治疗人群,提高GP方案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乳腺癌易感基因1 微管蛋白β3 晚期肺鳞状细胞癌 GP方案
下载PDF
恶性胸腔和腹腔积液中ERCC1和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与顺铂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立峰 殷海涛 +4 位作者 钱晓萍 胡文静 邹征云 禹立霞 刘宝瑞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特殊转移灶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基因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1,BRCA1)的表达水平与顺铂体外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特殊转移灶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基因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1,BRCA1)的表达水平与顺铂体外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46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恶性胸腔/腹腔积液,分离出肿瘤细胞后,采用体外药敏试验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检测(adenosine triphosphate-bioluminescence assay,ATP-TCA)法检测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CC1和BRCA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ERCC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顺铂抗药性呈正相关(P=0.001,r=0.68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14,r=0.541)和胃癌患者(P=0.002,r=0.625)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BRCA 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顺铂抗药性呈正相关。ERCC1和BRCA1对顺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所有患者P=0.010;胃癌患者P=0.027)。结论:恶性胸腔/腹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ERCC1和BRCA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顺铂体外药物敏感性相关。联合检测ERCC1和BRCA1这2种基因较只采用其中一种基因在预测顺铂药物敏感性方面的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腹水 恶性 核苷酸切除修复 基因 ERCC1 基因 BRCA1 顺铂 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瘤
下载PDF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反义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易 周李承 +3 位作者 吴晓明 周宜开 雷于生 任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 构建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反义RNA表达载体 ,初步探讨其对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RT PCR技术获取XPDcDNA (2~ 6 6 7bp)片段并反向插入真核 7表达载体反义载体pcDNA3 1,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载... 目的 构建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D反义RNA表达载体 ,初步探讨其对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RT PCR技术获取XPDcDNA (2~ 6 6 7bp)片段并反向插入真核 7表达载体反义载体pcDNA3 1,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载体质粒转染肺癌细胞株A5 4 9,经G4 18筛选 ,采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顺铂对细胞进行染毒干预 ,干预结果采用SCGE和MTT综合判定。结果 转染细胞XPDmRNA表达受到抑制。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转染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降低。MTT法显示转染细胞药物敏感性增高。结论 XPD反义RNA能降低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 XPD基因 反义核糖核酸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金明娟 陈坤 +3 位作者 张扬 张薇 刘冰 张勇晶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9,共6页
背景与目的: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1,XRCC1)编码蛋白在DNA单链断裂修复和DNA碱基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的存在可影响编码蛋白的功能活性,最终使机体对癌症的易感性发生变化。本... 背景与目的: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1,XRCC1)编码蛋白在DNA单链断裂修复和DNA碱基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的存在可影响编码蛋白的功能活性,最终使机体对癌症的易感性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基因外显子最常见的3处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C26304T、G27466A和G28152A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方法,检测207例结直肠癌病例和621例成组匹配的正常对照XRCC1C26304T、G27466A和G28152A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采用EH Linkage Software1.2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单体型分布进行预测。结果: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个体特征,以及吸烟、饮酒等常见环境暴露因素的分布和/或构成比在结直肠癌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XRCC1各多态基因型检测分型发现,结直肠癌病例组携带26304T、27466A和28152A变异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9.95%、11.22%和28.22%,对照组分别为32.87%、12.34%和27.27%,各多态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多态基因型分布经χ2拟合优度检验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且在两组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观察到各多态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单体型分析发现,各变异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内均存在遗传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其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总和分别为95.54%和96.64%,然而在两组间同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国浙江省嘉善县人群中,XRCC1C26304T、G27466A和G28152A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然而各变异等位基因存在遗传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DNA修复基因 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ERCC1和GSTP1表达量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凋亡、增殖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晓权 毕鑑红 +4 位作者 马志刚 蒋占鑫 席俊峰 刘鹏 张志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09-812,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ERCC1和GSTP1表达量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凋亡、增殖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F方案化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前收集食管癌组织并根据化疗后的效果分为化疗敏感组和化疗耐药组,检测食管癌组织...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ERCC1和GSTP1表达量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凋亡、增殖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F方案化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前收集食管癌组织并根据化疗后的效果分为化疗敏感组和化疗耐药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ERCC1、GSTP1以及凋亡基因、增殖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化疗敏感组食管癌组织中ERCC1、GSTP1的蛋白含量以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化疗耐药组,MBP1、DEC1、PTEN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化疗耐药组,PLCE1、CyclinD1、PAR2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化疗耐药组;ERCC1、GSTP1阳性表达食管癌组织中MBP1、DEC1、PTEN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ERCC1、GSTP1阴性表达食管癌组织,PLCE1、CyclinD1、PAR2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ERCC1、GSTP1阴性表达食管癌组织。结论: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的ERCC1和GSTP1能够降低癌细胞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铂类药物化疗过程中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凋亡 增殖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ERCC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傅建民 周颉 +1 位作者 谢建生 李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新辅助化疗对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40例常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和14例术前曾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标本中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ERCC1基...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新辅助化疗对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40例常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和14例术前曾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标本中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ERCC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5.0%,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组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化疗组(P<0.05)。结论ERCC1基因的表达不影响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可以上调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临床后续化疗中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核苷酸切除修复 ERCC1基因
下载PDF
大肠癌中医证型与ERCC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同建 陈义乾 +3 位作者 戴永美 蒋云林 陈峥 张桂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型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C8092A和C19007T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99例大肠癌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4个证型...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型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C8092A和C19007T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99例大肠癌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4个证型。应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ERCC1C8092A和C19007T两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大肠癌各证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RCC1C8092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证型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C19007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证型间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蕴结型与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C1900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大肠癌中医证型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证型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巧玲 吴晓明 +1 位作者 姚群峰 周宜开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以RT PCR技术检测 9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 112名健康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 (XPB、XPC、XPG、ERCC1)表达水平 ,比较基...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以RT PCR技术检测 9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 112名健康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 (XPB、XPC、XPG、ERCC1)表达水平 ,比较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结果 ]肺癌病例组 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其中XPB和XPC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吸烟人群中病例与对照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大于非吸烟人群与对照组的差异 ,低表达XPB和XPC的人群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高表达人群的 2 .0 6和 2 .2 7倍。 [结论 ]低表达XPB和XPC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 基因表达 肺癌 肿瘤 易感性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ERCC1 C19007T多态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熊兴东 古李中 +4 位作者 曾俐琴 杨志宏 张志珍 罗喜平 刘新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6-288,289,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妇女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C19007T(Asn118Asn,rs11615)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妇女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C19007T(Asn118Asn,rs11615)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91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103例健康对照个体(对照组)的ERCC1C19007T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宫颈癌易感的相关性,并用年龄进行校正,计算相对危险度的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T等位基因在宫颈癌组中的分布频率(31.3%)高于对照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显著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调整后的OR=3.68,95%CI=1.22~11.14,P=0.021)。而且T等位基因增加个体患宫颈癌风险的趋势在Ⅰ期的宫颈癌患者(TTvsCC:调整后的OR=4.69,95%CI=1.36~16.21)以及在<45岁的人群中(TTvsCC:调整后的OR=5.05,95%CI=1.01~25.20)更加明显。结论:ERCC1C19007T多态与广东地区汉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T等位基因可能是影响宫颈癌易感的一个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宫颈癌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靶向ERCC1 RNA干扰对人肺腺癌细胞顺铂耐药的逆转 被引量:7
20
作者 夏莹 胡成平 +3 位作者 张梅春 杨红忠 杨华平 周东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tion gene 1,ERCC1)逆转耐顺铂(cisplatin,CDDP)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的耐药性。方法:(1)常规体外培养A549/CDDP细胞,以脂质体包裹的ERCC1-siRNA转染细胞...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tion gene 1,ERCC1)逆转耐顺铂(cisplatin,CDDP)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的耐药性。方法:(1)常规体外培养A549/CDDP细胞,以脂质体包裹的ERCC1-siRNA转染细胞,转染浓度分别为100、200、300 nmol/L,并设空白转染、Lip转染对照组,观察转染效果。(2)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RT-PCR法分别检测肿瘤细胞转染siRNA后ERC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3)MTT法检测肿瘤细胞耐药指数,观察ERCC1靶向siRNA逆转A549/CDDP细胞顺铂耐药的效果。结果:(1)Lip组、siRNA-neg组转染效率分别为(56.38±9.82)%、(63.54±4.87)%,SiRNA-ERCC1①组、siRNA-ERCC1②组、siRNA-ERCC1③组转染效率分别为(43.62±6.08)%、(65.85±9.61)%和(78.93±4.86)%。(2)针对ERCC1的siRNA转染A549/CDDP后,细胞ERCC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siRNA-ERCC1(300 nmol/L)组效应最强,分别下降至(11.19±6.82)%和(20.88±6.57)%(P<0.01)。(3)A549/CDDP细胞转染后耐药倍数减为6.05、4.64、2.94,空载体对照组细胞的耐药倍数为9.6。结论:RNA干扰技术封闭ERCC1基因可较大程度逆转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的耐药性,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ERCC1基因可作为逆转肺癌耐药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 顺铂耐药 逆转 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RNA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