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体回交法”选育普通小麦异代换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学勇 李振声 陈漱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6期420-429,共10页
利用从蓝单体自交分离得到的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缺72180、缺天选15)作母本与3个不同的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84、小偃7631和小偃78829)杂交,再以缺体作为轮回亲本,从F_1或F_2开始连续回交1—2次,在回交中,缺体无论作父本或母本都得到了... 利用从蓝单体自交分离得到的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缺72180、缺天选15)作母本与3个不同的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84、小偃7631和小偃78829)杂交,再以缺体作为轮回亲本,从F_1或F_2开始连续回交1—2次,在回交中,缺体无论作父本或母本都得到了异代换系,并且发现:(1)在回交过程中,用缺体作母本比作父本更为有效;(2)F_1自交,在F_2群体中选择生长比较正常,染色体数比较少的植株回交,比F_1作母本直接回交效果更好。并对所得的异代换系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发现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2n=42) 4E染色体(以下用4Ei表示)、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clongatum 2n=70)的4E染色体(带蓝粒基因,以下用4Ee表示)和4F染色体(带毛叶基因,以下用4Fe表示)均能正常补偿小麦4D染色体。异代换系生长旺盛,育性正常。初步总结了缺体与八倍体小偃麦杂交,回交过程中异代换系的形成规律,证明了“缺体回交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八倍体小偃麦等人工合成的新物种,以选育普通小麦异代换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缺体 回交 八倍体 异代换系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傅杰 徐霞 +3 位作者 杨群慧 陈漱阳 张安静 侯文胜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0-357,共8页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31.91%,二体代换的分离率为19.37%,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34%;二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85.26%,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9.21%;PMCMI染色体构型为20.76”+0.31’+0.03"+0.01””,相对紊乱系数为0.01,2n=21”的细胞占86.09%。选育的二体代换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多花、优质、抗多种病害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八倍体小滨麦 缺体 小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小麦-大麦异代换系的创制及鉴定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淑会 陈新宏 +2 位作者 李璋 闫正禄 蔡振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54-1558,共5页
利用"缺体回交法"以小大麦二体异附加系WBA9816作父本与阿勃缺体小麦杂交,创制小大麦异代换系.F1再用该异附加系回交,回交后代通过细胞学鉴定,筛选2n=43的双单体植株套袋自交,从自交后代群体培育出WBS02126;用原位杂交GISH和... 利用"缺体回交法"以小大麦二体异附加系WBA9816作父本与阿勃缺体小麦杂交,创制小大麦异代换系.F1再用该异附加系回交,回交后代通过细胞学鉴定,筛选2n=43的双单体植株套袋自交,从自交后代群体培育出WBS02126;用原位杂交GISH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鉴定表明,WBS02126为2D/2H异代换系;田间试验结果显示,WBS02126生长发育良好,育性基本正常,表现弱春性,叶片宽厚上挺,叶色淡绿,棒状穗,小穗排列紧密,长芒,早熟,综合抗病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大麦 缺体回交法 异附加系 异代换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