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ACIFIC SSTA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PART II: NUMERICAL SIMUL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余贞寿 孙照渤 +1 位作者 倪东鸿 曾刚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7年第2期113-119,共7页
Based on an observational analysis, seven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Pacific SSTA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and relevant physical mechanism by NCAR CCM3. The numerical ... Based on an observational analysis, seven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Pacific SSTA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and relevant physical mechanism by NCAR CCM3.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receding winter SSTA in the Kuroshio region leads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y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s by modifying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over eastern Asia and middle-high latitud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s notably affected by preceding spring SSTA over the middle and east of Equator Pacific; SSTA of the central region of middle latitude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causes the summer rainfall anomaly over eastern China so as to trigger the atmospheric Eurasia-Pacif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IFIC ssta eastern China summer precipit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FLUENCE OF INDIAN OCEAN SSTAON WEATHER AND CLIMATE IN ASIAN MONSOON REGION
2
作者 晏红明 肖子牛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0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eneration of global weather and climate.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with respect to SSTA in the Pacific Ocean region in contrast to the Indian Oc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eneration of global weather and climate.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with respect to SSTA in the Pacific Ocean region in contrast to the Indian Ocean. The IAP9L model, which is developed at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an Ocean SSTA on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weather/climate anomalies in the monsoon region of Asia. It is found that the warm (cool) SSTA in the equatorial low latitudes of the Indian Ocean triggers winter (summer)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in middle and higher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at are similar to PNA or EAP. The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omaly of circulation or weather and climat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atitudes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 With the warm (cool) SSTA forcing in the Indian Ocea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sets up at a late (early) date and withdraws at a early (late) date, lasting for a short (long) duration at a weak (strong) intensity. The Indian Ocean SSTA is shown to be an indicator for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ian ocean ssta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太平洋SSTA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II——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贞寿 孙照渤 曾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8-487,共10页
基于观测分析的结果,采用NCAR CCM3模式,设计4组7个数值试验,研究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及其可能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观测分析所得的结果一致,前期冬季西北太平洋黑潮海区海温异常,引起亚洲中高纬和东... 基于观测分析的结果,采用NCAR CCM3模式,设计4组7个数值试验,研究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及其可能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观测分析所得的结果一致,前期冬季西北太平洋黑潮海区海温异常,引起亚洲中高纬和东亚东部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前期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同期夏季北太平洋中纬中太平洋海区海温异常,激发夏季EUP遥相关型,影响东部夏季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ssta 中国东部 夏季降水 数值模拟 夏季降水异常 西北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异常 海表温度异常 海温异常
下载PDF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季风区天气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2
4
作者 晏红明 肖子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7,共10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9L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印度洋 SSTA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洋赤道低纬地区的暖(冷)SSTA,可以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激发产生与PNA和EAP...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9L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印度洋 SSTA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洋赤道低纬地区的暖(冷)SSTA,可以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激发产生与PNA和EAP类似的冬季遥相关型或夏季遥相关型波列,对亚洲季风区中低纬度地区的环流异常或天气气候异常有重要作用。当印度洋暖(冷)SSTA强迫时,亚洲夏季风建立较正常偏晚(偏早),撤退较早(较晚),季风季节长度较短(较长),季风较弱(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季风 印度洋 海温异常 数值模拟 季风
下载PDF
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海温异常影响江淮流域6~7月降水量的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钟睿 钱永甫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利用统计分析和CCM3数值模式研究了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同期海温异常对江淮梅雨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的正(负)海温异常对应于江淮流域的多(少)雨。对OLR资料分析表明:当印度洋OLR为正(负)距平时,江淮流域... 利用统计分析和CCM3数值模式研究了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同期海温异常对江淮梅雨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的正(负)海温异常对应于江淮流域的多(少)雨。对OLR资料分析表明:当印度洋OLR为正(负)距平时,江淮流域OLR也为正(负)距平,但南海和东南沿海OLR多为负(正)距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印度洋为正海温异常时,中高纬地区的阻高偏强,江淮流域为多雨区;印度洋为负海温异常时,东亚沿海出现江淮流域旱年的环流形势,与统计事实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异常 江淮流域雨量 数值模拟 江淮流域 东南沿海 印度洋 南海 月降水量 OLR资料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冷海温对东亚初夏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袁佳双 郑庆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利用改进的NCARCCM3气候模式,研究了1992年西北太平洋持续冷海温对东亚初夏季节大气环流的影响。西北太平洋冷海温不利于初夏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季节性北移,引起亚洲东部沿海低槽明显加深,东亚大槽平均高度场降低了4.66dagpm,从而也... 利用改进的NCARCCM3气候模式,研究了1992年西北太平洋持续冷海温对东亚初夏季节大气环流的影响。西北太平洋冷海温不利于初夏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季节性北移,引起亚洲东部沿海低槽明显加深,东亚大槽平均高度场降低了4.66dagpm,从而也不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加强。西北太平洋冷海温还不利于我国大陆初夏温度场回升,特别是引起我国东北地区近地面温度下降2~5℃,是影响东北冷夏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模拟结果表明,1992年初夏江淮入梅期较常年偏晚,降水异常偏少,与紧邻东亚大陆的西北太平洋持续冷海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持续冷海温 季节转换 数值试验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33
7
作者 陈艺敏 钱永甫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3,共11页
简要地介绍了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CM3,由该模式模拟得到降水、位势高度场和风场,分析它的模拟性能.根据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与西太平洋暖池敏感海区(西区)海温的负相关关系,设计了两组敏感性试验,讨论西区海温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影响的... 简要地介绍了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CM3,由该模式模拟得到降水、位势高度场和风场,分析它的模拟性能.根据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与西太平洋暖池敏感海区(西区)海温的负相关关系,设计了两组敏感性试验,讨论西区海温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影响的确定性和可能的物理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当西区为冷水年(暖水年)时,华南降水偏多(少),长江中下游相对偏少(多),相关最好的地区是广东省,与诊断分析结果相符.海温对降水的影响是通过大气环流场来实现的,因此,再用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西区海温异常年大气环流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与CCM3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M3数值模拟 华南前汛期降水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 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影响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屈述军 张铭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 9层大气环流模式 ( IAP9- AGCM )作了西南印度洋海温月异常对亚洲夏季风爆发影响的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该海域 1~ 3月份的海温出现异常增暖时 ,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均较平常晚 ,反之 ...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 9层大气环流模式 ( IAP9- AGCM )作了西南印度洋海温月异常对亚洲夏季风爆发影响的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该海域 1~ 3月份的海温出现异常增暖时 ,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均较平常晚 ,反之 ,二者的建立均较平常早 ;该海域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亚洲夏季风 西南印度洋 海温异常 大气环流 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东亚南亚夏季降水对海温异常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洪蕾 张铭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利用IAP AGCM-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赤道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对东亚和南亚夏季(6~8月)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4月该海温呈正异常时,中南半岛和我国东部降水将明显偏多,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少;而该海温呈负异常时,则我国华中和孟加... 利用IAP AGCM-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赤道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对东亚和南亚夏季(6~8月)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4月该海温呈正异常时,中南半岛和我国东部降水将明显偏多,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少;而该海温呈负异常时,则我国华中和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多;对以上海温异常最敏感处为中南半岛和孟加拉湾附近地区,其中前者降水与该海温异常呈正相关,后者则呈负相关;该海温异常还会在中高纬地区激发出强迫波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试验 赤道中太平洋 海温异常 降水
下载PDF
2017年华西秋雨异常偏多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韵萌 徐海明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373,共11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2000多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导致2017年华西秋季降水异常偏多的大气环流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秋季500 hPa位势高度上欧亚中高纬地区维持一脊一槽环流型,斯堪的那维亚半岛...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2000多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导致2017年华西秋季降水异常偏多的大气环流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秋季500 hPa位势高度上欧亚中高纬地区维持一脊一槽环流型,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空有一强大的高压脊,乌拉尔山以东—巴尔喀什湖有一深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并偏西伸。来自极地的冷空气与来自太平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交汇于华西地区。华西地区处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入口南侧的高空辐散区,低层对应较强辐合区和异常上升运动,有利于降水的维持。进一步分析表明,2017年华西秋雨异常偏多是同期巴伦支海海温异常偏暖和中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La Nina型海温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巴伦支海海温异常与华西秋季降水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较为一致的变化,两者自1986年起均处于一致的负位相,而2000年以后两者由负位相转为正位相;秋季中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与华西秋雨之间的年际关系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折,在2002年前后由两者不存在关系转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各个海区海温异常对华西秋雨的影响也通过一系列的大气环流模式模拟试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华西秋雨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数值模拟
下载PDF
Impacts of Previous Winter Kuroshio SSTA on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忠贤 孙照渤 +1 位作者 倪东鸿 曾刚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5年第1期76-82,共7页
The relationship of Kuroshi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in theprevious winter and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was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numerical simulations. Observational results indica... The relationship of Kuroshi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in theprevious winter and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was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numerical simulations. Observation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Kuroshio SSTA an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When Kuroshio SSTA is positive, the western Pacificsubtropical high will be stronger and extend farther westward in, the following summer, with Asiansummer monsoon weaker and the frontal precipitation further southward. As a result, summerprecipitation increases (decreases) in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North andNortheast China), and vice versa. Conclusions drawn by NCAR-CCM3 testify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kuroshio ssta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 in china numerical simulation transf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