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努日铜多金属矿南矿段地质特征及短波红外光谱的勘查应用
1
作者 汤立伟 王艺云 +5 位作者 陈文庆 陈斌 吴志山 缪恒毅 吴波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2-943,共12页
西藏努日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作为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唯一具有Cu-W-Mo矿化组合的大型矿床,带上找矿潜力较大,成果丰硕。随着区带成矿理论和矿区研究程度的深入,亟需使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满足区内深部找矿的需要。本次研究利用短波... 西藏努日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作为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唯一具有Cu-W-Mo矿化组合的大型矿床,带上找矿潜力较大,成果丰硕。随着区带成矿理论和矿区研究程度的深入,亟需使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满足区内深部找矿的需要。本次研究利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SWIR(Short wave infrared),对努日铜多金属矿床南矿段中典型蚀变矿物进行研究,根据其矿床地质特征、蚀变矿物组合、分带特征以及光谱分析结果,总结了矿区典型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值分布规律,进而确定其勘查标志。研究认为白云母的吸收峰位值Pos2200>2208 nm、伊利石的吸收峰位值Pos2200>2203 nm、绿泥石的吸收峰位值Pos2250>2249 nm的大量或连续出现,可以作为努日矿区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有效的蚀变矿物勘查指标;在此基础上,综合努日南矿段地质特征分析、蚀变矿物分布规律分析,对矿区深部斑岩型铜矿进行成矿预测,认为南矿段45线东侧深部的石英闪长(玢)岩具有斑岩型铜矿找矿的潜力,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蚀变矿物 铜多金属 努日南矿段 冈底斯成矿带
下载PDF
西藏山南努日铜钼钨矿床矽卡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雷 秦克章 +9 位作者 李光明 肖波 李金祥 江化寨 陈金标 赵俊兴 范新 韩逢杰 黄树峰 琚宜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8,共11页
西藏山南地区努日Cu-W-Mo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东段南缘,属于冈底斯铜钼成矿带的南亚带,是新近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的铜钨钼矿床,也是西藏冈底斯带首例钨矿床。对矿区内出露的矽卡岩、大理岩和灰岩的地球化学组成... 西藏山南地区努日Cu-W-Mo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东段南缘,属于冈底斯铜钼成矿带的南亚带,是新近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的铜钨钼矿床,也是西藏冈底斯带首例钨矿床。对矿区内出露的矽卡岩、大理岩和灰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表明:在主量元素方面,Ca、Ti、Al、Mg、Mn、Fe及Si等元素在灰岩、大理岩和矽卡岩中发生了迁入迁出,各元素含量在三者之间呈线性变化;稀土元素方面,矽卡岩具有明显的LREE富集,HREE亏损特征,发育有较明显的Eu负异常;大理岩具有与矽卡岩相似的REE配分模式,说明两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联系。由矽卡岩中不同的稳定矿物组合及稀土配分模式中的Eu负异常,推测其形成于一种弱氧化、中高温的环境,这也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根据矿区内矽卡岩几乎不发育Ce的异常,说明形成矽卡岩的流体中没有海水的混合,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岩浆,混染了大量的大气水。结合矿区内不同岩性的地球化学特征,强烈的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的负Eu异常,且矿区内的矽卡岩与热水喷流系统具有显著差异,推测努日矿床是由岩浆热液流体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Eu、Ce异常 接触交代 矽卡岩 努日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努日矽卡岩型铜钨钼矿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松 郑远川 +5 位作者 黄克贤 李为 孙清钟 李秋耘 付强 梁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7-346,共10页
西藏努日层状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是冈底斯东段南缘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上规模最大的矿床。笔者对采自该矿床的9件不同产状、不同形态含钼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23.46~24.77 Ma,等时线年龄为(... 西藏努日层状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是冈底斯东段南缘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上规模最大的矿床。笔者对采自该矿床的9件不同产状、不同形态含钼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23.46~24.77 Ma,等时线年龄为(23.36±0.49)Ma(MSWD=0.60),模式年龄与等时线年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辉钼矿与黄铜矿、白钨矿呈共生关系,并考虑到该矿区内黄铜矿的年龄〔(23.75±0.18)Ma〕(作者未发表数据),表明努日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为23~24 Ma。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可见,冈底斯南缘克鲁-冲木达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从32 Ma至23 Ma发生了强烈的成矿作用。该成矿带的成矿时代明显有别于后碰撞期地壳伸展环境下形成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显示出其为一套独立的成矿事件。该成矿事件可能主要受冈底斯南缘的晚碰撞走滑环境的控制。努日矿床成矿时代的确定及晚碰撞成矿事件的厘定,为今后研究和勘查该成矿带内同类型矿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定年 层矽卡岩铜钨钼矿床 努日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南缘努日铜钨钼矿床地质特征与矽卡岩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雷 秦克章 +6 位作者 李光明 李金祥 肖波 江化寨 赵俊兴 范新 江善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7-437,共21页
西藏山南地区努日铜钨钼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东段南缘,是新近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矿区内出露有白垩系比马组和旦师庭组及大量晚白垩世和古近纪的侵入岩。矿区内的矽卡岩呈层状、似层状产在白垩系比马组地层... 西藏山南地区努日铜钨钼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东段南缘,是新近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矿区内出露有白垩系比马组和旦师庭组及大量晚白垩世和古近纪的侵入岩。矿区内的矽卡岩呈层状、似层状产在白垩系比马组地层中,矽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辉石、硅灰石、角闪石、绿帘石、符山石等;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白钨矿、斑铜矿、黝铜矿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矽卡岩矿物中石榴子石主要以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辉石主要为透辉石,角闪石属于镁角闪石-阳起石,帘石主要为绿帘石。矽卡岩类型在水平和垂向上具有较好的分带性,依次由石榴子石矽卡岩过渡到透辉石矽卡岩,再过渡到透辉石硅灰石矽卡岩,这种分带特征表现了流体交代作用的变化。矿化类型和矿化组合也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浅部以矽卡岩型钨矿化为主;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过渡为脉状的铜矿体或铜钼矿体,在局部较深的钻孔中还有少量的斑岩型矿化,主要以铜矿化为主,伴有较弱的钼矿化。石榴子石组分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具有规律性的变化,由钙铁榴石占主体逐渐过渡为钙铝榴石占主体。成分剖面显示石榴子石的组分和化学成分随着环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石榴子石是由一种脉动式流体形成的,可能是由流体化学成分的自身再平衡和生长过程中流体流量的改变而引起生长速率的改变共同实现的。通过含铁律比值(Kp)的计算,得出努日矿床形成于弱酸性、较强氧化状态。结合矽卡岩矿物分布和成分变化特征,推测努日矿区的矽卡岩可能是由深部侵入体分异出的热液沿着层间的破碎带或断裂,经过较远距离的运移,与地层中的碳酸盐岩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渗透交代作用可能是形成矿区矽卡岩的主要原因,流体的温度和氧逸度变化对于形成不同的矽卡岩矿物具有重要作用。努日矿床的矽卡岩为浅部矽卡岩,可能存在统一的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系统,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矿物 分带性 石榴子石环带 氧化还原条件 努日铜钨钼矿床 冈底斯南缘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努日白钨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与矿床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14
5
作者 闫国强 丁俊 +4 位作者 黄勇 李光明 戴婕 王欣欣 白景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对努日矿床白钨矿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白钨矿亏损V、Cs、Hf、Ta等元素,并具有异常低的Rb/Sr、Zr/Hf、Nb/Ta的比值,以及Hf/Sm、Nb/La、Th/La值也都远远小于1,指示原始富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结晶分异,... 对努日矿床白钨矿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白钨矿亏损V、Cs、Hf、Ta等元素,并具有异常低的Rb/Sr、Zr/Hf、Nb/Ta的比值,以及Hf/Sm、Nb/La、Th/La值也都远远小于1,指示原始富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结晶分异,并总体以富CL热液为主;采自不同位置的白钨矿样品其稀土元素组成基本一致,其球粒陨石配分曲线表现为明显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δCe=1.066~1.107)和弱Eu负异常(δEu=0.768~0.910),表明白钨矿与流体之间稀土元素发生了不太明显的分异;白钨矿与夕卡岩化有密切关系的黑云母花岗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明显的右倾模式,ΣREE、δCe、δEu值基本一致,暗示岩体对努日白钨矿成矿物质的贡献。努日矿床初始热液流体为一中高温、中低盐度的流体,其沿着构造裂隙运移过程中,与比马组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反应,体系中CO2和Ca含量的增加,流体的初始平衡体系被破坏,最终导致大量Ca2+与WO42-结合形成了巨量的白钨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 努日铜钼钨矿床 西藏努日
下载PDF
西藏山南努日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欣欣 丁俊 +7 位作者 闫国强 黄勇 戴婕 李光明 钟康惠 白景国 李秋平 张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9-559,共11页
西藏努日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南缘的大型矿床,也是近年来靠近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现的首例大型白钨矿矿床。笔者对采自矿区北矿段与白钨矿化矽卡岩有密切关系的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的U-Pb定年研究。分析锆... 西藏努日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南缘的大型矿床,也是近年来靠近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现的首例大型白钨矿矿床。笔者对采自矿区北矿段与白钨矿化矽卡岩有密切关系的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的U-Pb定年研究。分析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Th/U比值大于0.1等典型岩浆成因锆石的特点。22个测点数据206Pb/238 U年龄可分为3组,799Ma、55.6 Ma、45.6~52.7 Ma,分别对应为拉萨地块形成年龄、捕获锆石的年龄、黑云母花岗岩形成年龄。在锆石原岩判别图解U-Y、Nb/Ta-Y中,所有点都很好的落入了花岗岩类的范围内,暗示黑云母花岗岩可能来源于新元古代的拉萨地块,测年数据表明,岩体成岩时代为始新世,可能系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向俯冲碰撞阶段中晚期岩浆活动事件,该年龄早于矿区辉钼矿形成年龄。结合矿区第一期黄铜矿Re-Os年龄其与岩体形成年龄基本一致,指示矿区内存在两期成矿事件即早期白钨矿化、黄铜矿化和晚期黄铜矿、辉钼矿矿化。这也是首次在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发现的与主碰撞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事件,同时也丰富了冈底斯带岩浆岩侵入序列与成矿事件的耦合关系,对于研究区域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黑云母花岗岩 矽卡岩型 成矿事件 努日铜钼钨矿床 西藏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努日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勤 黄勇 +4 位作者 董随亮 闫国强 游钦 江化寨 张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1-586,共16页
努日矿床是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钼钨矽卡岩型矿床,由于成矿斑岩一直未能确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找矿方向的确定。文章基于野外地质观察和岩体成岩时代研究,识别出与成矿有关的一期花岗闪... 努日矿床是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钼钨矽卡岩型矿床,由于成矿斑岩一直未能确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找矿方向的确定。文章基于野外地质观察和岩体成岩时代研究,识别出与成矿有关的一期花岗闪长斑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岩时代为(24.94±0.28)Ma,略早于矿体的成矿年龄(23.62 Ma),结合岩体蚀变、矿化及围岩特征,确认其为成矿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高Sr、低Y、无Eu异常的特征,Rb-Sr、Sm-Nd、Pb同位素组成与冈底斯带中新世成矿岩体基本一致,说明其岩浆源区具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岩浆相对富集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暗示其演化中混染了较多古地壳物质,有效解释了矿床铜-钼-钨矿物组合。矿区成矿斑岩体的发现证实了努日矿床属于斑岩成矿系统中的矽卡岩矿床,岩浆形成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上升演化过程中与上覆古老拉萨地壳发生过同化混染作用,是岩浆热液与比马组灰岩持续演化的结果。本研究对在冈底斯南缘寻找努日式矿床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Sr-Nd-Pb-Hf同位素 努日矽卡岩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下载PDF
藏南努日铜-钨-钼矿床晚白垩世石英闪长岩U-Pb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董随亮 黄勇 +3 位作者 李光明 张丽 黄瀚霄 张晖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718,共7页
藏南努日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为23Ma,与明则和程巴矿床成矿时代一致,但矿区内至今未发现与矿化有关的成矿斑岩体。本文报道了努日矿区新发现的与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获... 藏南努日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为23Ma,与明则和程巴矿床成矿时代一致,但矿区内至今未发现与矿化有关的成矿斑岩体。本文报道了努日矿区新发现的与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获得石英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3.42±0.76Ma,与同一成矿带内桑布加拉和克鲁铜金矿成矿时代一致(90~93Ma),表明矿区可能存在两期成矿事件。石英闪长玢岩的主量微量元素SiO2含量为57.19%~58.23%,Al2O3含量为15.78%~16.03%,MgO含量为4.74%-5.32%,Mg^#指数为65.2~67.3;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u等)及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埃达克岩特征。研究表明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洋壳俯冲阶段的弧岩浆岩,洋壳熔融形成的母岩浆侵入近地表形成早期铜多金属矽卡岩矿化。晚白垩世成矿事件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研究区存在两期矿化叠加事件,拓展了研究区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努日铜-钨-钼矿床 石英闪长岩 LA—ICP—MS U—Pb定年 洋壳俯冲
下载PDF
西藏努日矿区隐伏斑岩型矿体的潜在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立强 唐菊兴 +2 位作者 罗茂澄 陈伟 王焕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和钻孔编录,将努日矿区角岩体特征、角岩中裂隙及脉体特征、矿化特征与甲玛、驱龙、邦铺和沙让等斑岩型矿床进行对比,并结合前人关于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相关成果,认为矿区深部存在隐伏的斑岩型矿体。通过分析矿...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和钻孔编录,将努日矿区角岩体特征、角岩中裂隙及脉体特征、矿化特征与甲玛、驱龙、邦铺和沙让等斑岩型矿床进行对比,并结合前人关于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相关成果,认为矿区深部存在隐伏的斑岩型矿体。通过分析矿区角岩体分布特征及其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矿区裂隙和脉体发育程度、产状变化等信息,对该矿区下一部工作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在矿区37~41线布置深钻有望发现深部隐伏斑岩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角岩 裂隙及脉体 成岩成矿时代 隐伏斑岩型矿体 努日铜钨钼矿
下载PDF
努日铜钼钨矿床黄铜矿Re-Os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欣欣 郑荣才 +1 位作者 闫国强 黄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通过对西藏山南努日铜钼钨多金属矿床详细的野外勘察、岩芯观察,划分出矿化期次后,将代表早期成矿事件的产于石英闪长岩和变质粉砂岩中的石英、黄铜矿脉中的黄铜矿挑出,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2件黄铜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的测定,获... 通过对西藏山南努日铜钼钨多金属矿床详细的野外勘察、岩芯观察,划分出矿化期次后,将代表早期成矿事件的产于石英闪长岩和变质粉砂岩中的石英、黄铜矿脉中的黄铜矿挑出,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2件黄铜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的测定,获得了黄铜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24.94±0.35 Ma和23.53±0.37Ma,平均为24.24±0.36 Ma。结果表明,矿床的成矿时代至少为24.24±0.36 Ma,代表了印亚陆陆碰撞的晚期地壳伸展阶段的成矿作用,该年龄早于其辉钼矿形成时代(23.62±0.97 Ma)。黄铜矿年龄的首次厘定,不仅丰富了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矿化组合,这对于在泽当矿田范围内寻找新的成矿事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成矿时代 黄铜矿 努日铜钼钨矿床
下载PDF
西藏努日大型铜钼钨矿床白钨矿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国强 王欣欣 +5 位作者 李志丹 段明 魏佳林 谢瑜 张超 张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65-266,共2页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巨型多金属成矿带,努日铜钼钨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也是目前西藏境内首例钨资源量达到大型的白钨矿矿床,同时该矿床也是首例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现的大型...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巨型多金属成矿带,努日铜钼钨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也是目前西藏境内首例钨资源量达到大型的白钨矿矿床,同时该矿床也是首例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现的大型矿床。近年来,其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张松等,2012),(陈雷等,2011,2012),(王欣欣等,2015)(闫国强等,2015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白钨矿 SM-ND同位素 努日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西藏山南努日铜钼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12
作者 陈莉莉 钟康惠 +2 位作者 刘清双 姚丹 宋梦莹 《四川有色金属》 2014年第1期40-43,47,共5页
日铜钼钨矿床位于亚热-达多山原火山盆地,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岩性主要为矽卡岩,灰岩及大理岩,其中比马组四段为赋矿地层。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晚白垩到古近纪侵入岩,它提供深源含矿流体和热源。矿区发育复式背斜和层... 日铜钼钨矿床位于亚热-达多山原火山盆地,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岩性主要为矽卡岩,灰岩及大理岩,其中比马组四段为赋矿地层。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晚白垩到古近纪侵入岩,它提供深源含矿流体和热源。矿区发育复式背斜和层间破碎带,为含矿流体上移提供了通道,并控制了矿体的分布。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的介绍,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努日铜钼钨矿床的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日铜钼钨矿 地质特征 矽卡岩型 成矿模式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冈底斯南缘努日Cu-W-Mo多金属矿床黑云母Ar-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昌炟 郑远川 +2 位作者 张松 付强 徐培言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73-1682,共10页
努日矽卡岩型Cu-W-Mo多金属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南部的克鲁-努日-冲木达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具有较大的成矿规模以及独特的矿化组合,并可分为北部Cu-Fe矿段和南部Cu-W-Mo矿段。新近的研究显示努日矿区南北矿段具有不同的... 努日矽卡岩型Cu-W-Mo多金属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南部的克鲁-努日-冲木达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具有较大的成矿规模以及独特的矿化组合,并可分为北部Cu-Fe矿段和南部Cu-W-Mo矿段。新近的研究显示努日矿区南北矿段具有不同的成矿时代,表明至少存在着两期Cu矿化事件。本文采集了Cu-WMo矿段内仅发育Cu矿化的石英脉样品,并对与黄铜矿共生的黑云母进行了Ar-Ar同位素定年工作。实验结果显示,黑云母40 Ar/39 Ar坪年龄为23.75±0.18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3.72±0.28Ma(MSWD=1.5),与前人测得南矿段内和辉钼矿共生的黄铜矿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不同产状Cu矿化具有相同的成矿时代,表明Cu-WMo矿段未发生两期成矿作用的叠加。矿化石英脉显示出张性环境的特征,可能代表了成矿物质由深部隐伏斑岩体向上运移的通道。克鲁-努日-冲木达成矿亚带在晚碰撞阶段发育大规模成矿作用,构成了统一的斑岩-矽卡岩型成矿系统,具有巨大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r测年 努日矿床 Cu矿化 冈底斯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西藏努日钨铜多金属矿床东部远景区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文武 张承杰 +2 位作者 田仁聪 何环银 刘想想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6期1240-1248,共9页
西藏努日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东段南缘,是一个探明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本文以该矿床的东部远景区为研究区,采用激电和地面高精度磁测的综合物探方法对该区的深部结构进行探测,通过钻孔验证找到1处钨铜多金属隐... 西藏努日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东段南缘,是一个探明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本文以该矿床的东部远景区为研究区,采用激电和地面高精度磁测的综合物探方法对该区的深部结构进行探测,通过钻孔验证找到1处钨铜多金属隐伏矿体。结合以上成果,建立出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高磁(或磁异常梯度带)+高充电率带+中—低电阻率带可作为努日式矽卡岩型钨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利用综合物探找矿方法在覆盖区内寻找矽卡岩型铜钨钼矿体的综合物探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多金属矿 矽卡岩型 综合物探 高精度磁测 激电中梯 西藏努日
下载PDF
努日矽卡岩型钨铜钼矿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15
作者 王嘉先 刘严松 +1 位作者 何政伟 师天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28-330,共3页
努日钨铜钼矿区位于山南地区泽当镇东北部约13km处,行政区划隶属西藏自治区乃东县结巴乡管辖。地理坐标:E91°47′30″,N29°17′30″。乃东县努日矽卡岩型钨铜钼矿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不少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也曾对该矿床... 努日钨铜钼矿区位于山南地区泽当镇东北部约13km处,行政区划隶属西藏自治区乃东县结巴乡管辖。地理坐标:E91°47′30″,N29°17′30″。乃东县努日矽卡岩型钨铜钼矿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不少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也曾对该矿床的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作过大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矽卡岩 努日乌铜钼矿 物理化学
下载PDF
西藏努日Cu-W-Mo矿床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Sr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16
作者 吴志山 汤立伟 +5 位作者 巴桑元旦 陈文庆 陈斌 杜庆安 侯海峰 缪恒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2024年第4期723-739,共17页
西藏努日Cu-W-Mo矿床是目前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唯一具有Cu-W-Mo矿化组合的大型矿床。然而,自该矿床上世纪发现以来,关于其成因类型,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矿阶段进行了精确的划分,并以氧化物阶段和石... 西藏努日Cu-W-Mo矿床是目前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唯一具有Cu-W-Mo矿化组合的大型矿床。然而,自该矿床上世纪发现以来,关于其成因类型,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矿阶段进行了精确的划分,并以氧化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的白钨矿(Sch-A和Sch-B)为研究对象,通过LA-ICP-MS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测试分析,对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演化过程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SEM-CL)图像显示,白钨矿Sch-A具有两个世代,暗色均质Sch-A1被浅色均质Sch-A2不规则交代;而白钨矿Sch-B具有“核-边”结构,核部Sch-B1呈深灰色、具有均匀生长环带,边部为浅灰色、均质的Sch-B2。白钨矿Sch-A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特征和Sr同位素数据指示,成矿流体早期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后期因强烈的水-岩反应而有围岩物质混入,而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的强烈水-岩反应也是白钨矿大量沉淀的重要机制。其高Mo和低Sr含量的特征,也符合岩浆-热液型矿床中白钨矿的特点。因此,综合努日矿床地质特征,白钨矿微量元素、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来源、演化过程及矿床成因的指示,认为努日矿床属于斑岩-夕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微量元素 原位Sr同位素 斑岩-夕卡岩型矿床 努日 冈底斯成矿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