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n Otolaryngology: A Survey of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s
1
作者 Stephanie Flukes Shane S. Ling +1 位作者 Travis Leahy Chady Sa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13年第1期21-26,共6页
Introduction: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s used in otolaryngology to assist in identification of nerves at risk.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lower rates of nerve inju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troduction: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s used in otolaryngology to assist in identification of nerves at risk.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lower rates of nerve inju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use of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 An electronic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376 registered fellows of the Australian Society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Results: One-hundred and twenty-five responses were obtained.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report using monitoring at least some of the time during thyroid, parotid, and mastoid surgery (80%, 87%, and 73% respectively). Predictors of use include experience with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during training, and high caseloads in parotid surgery. Practice setting did not predict use. Conclusion: Despite equivocal evidence that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nerve injuri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amongst otolaryngolog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TORING INTRAOPERATIVE Mastoid/surgery Parotid Gland/surgery Thyroid Gland/surgery Physician’s practice patterns
下载PDF
Advancing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nursing practice through emancipatory reflec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Hong-Jing Yu Dong-Lan Ling Jia-Le Hu 《Frontiers of Nursing》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Reflection is a fundamental skill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care in health-care practice. It is believed that undertaking reflection in practice can help nurse... Reflection is a fundamental skill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care in health-care practice. It is believed that undertaking reflection in practice can help nurses develop an awareness of a sense of personal power and agency, cultivat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help them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owever, reflection has not been introduced widely as a nursing curriculum in China, and literature shows that some clinical nurses lack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critical reflective practice skills by reason of not receiving systematic education on reflection when they were at nursing college.Therefore, we present a series of seven articles focused on prevalent and interesting practice-based events to reflect on in this special issue. The main aim is to disseminate reflective methodology and techniques and present examples of reflective writing for nurses.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articles will help to lead Chinese nurses to adopt critical emancipatory reflective processes to bring about transformative 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yth’s framework CRITICAL emancipatory REFLECTION QUALITY of CARE nursING practice
下载PDF
Actual Status of Healthy Lifestyle Habits of Public Health Nurses in Japan
3
作者 Yoko Nishida Keiko Koide +4 位作者 Reiko Okamoto Saori Iwamoto Kayoko Goda Hiroko Seki Yukiko Sugimoto 《Health》 2018年第2期189-203,共15页
Background: The public health nurse should make efforts to keep his/her ow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good, which is th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a variety of challenging issues have been pointed out wit... Background: The public health nurse should make efforts to keep his/her ow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good, which is th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a variety of challenging issues have been pointed out with regard to well-being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ublic health nurses are likely to face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ir habits of leading healthy lifestyl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how Japanese public health nurses actually live their healthy lives. Methods: This study covered 1725 public health nurses in the Chugoku/Shikoku Region. We conducted an anonymous self-comple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basic attributes, the following 6 categories were set. The health practice indices used in this research consisted of the 7 practices of Breslow’s Health Practice Index (B-HPI), the Morimoto’s 8 practices, and 6 practices related to lifestyle habit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by the authors of this research (Health Lifestyle Index (HLI)), that is, 16 practices in total. The study plan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Okayama University. Results: We analyzed the 960 (55.7%) valid responses. This survey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ealthy life-style practices of public health nurses are generally good.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practices such as eating between meals, having little physical activity, and not having a good rest/sleep,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None of the assessment tools correlated with the length of experience. Conclusions: This survey has clarified that the healthy lifestyle practices of public health nurses did not correlated with their length of experience, indicating that the healthy lifestyle practices are not intensified by the accumulated career experience as public health nur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HEALTH nursING Related Factors HEALTH practice Breslow’s HEALTH practice
下载PDF
Theory Critique of Kristen Swanson’s Theory of Caring
4
作者 Ali M. Al Yasin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23年第8期528-536,共9页
Theory is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integral assessment, adopting its foundations and concepts is of great utility. The theory provides different templates to help nurses provide care that respects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ory is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integral assessment, adopting its foundations and concepts is of great utility. The theory provides different templates to help nurses provide care that respects patients and improves outcomes.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nursing, patients,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theories aim to simplify the complicated, ever-evolving relationship that nurses have with their profession. Nursing theory helps distinguish nursing as a separate discipline from medicine and related sciences, and assists nurses in understanding their patients and their needs. The behaviors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affect how patients participate in and experience care situations. In the nursing discipline,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s of caring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the core concept of guidance in all nurses’ work.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critique of Kristen Swanson’s theory of caring—a theory structured around five caring principles (maintaining belief, knowing, being with, doing for, and enabling) by applying it to nursing practice. When applied to nursing practice, each of these five stages stimulates the caregiver’s attitude, which in turn improves the overall patient’s well-being. Implications to nursing practice are mentioned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sten swanson’s Theory Theory Critique Caring Principles nursing practice simulation practice Creative Interventions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友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阴道炎(S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SV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阴道炎(S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SV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生理、心理、环境、社会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在S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阴道炎 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
下载PDF
分级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杨敏 范瑞娟 +1 位作者 李松彬 曹倩倩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52,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分级护理)和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52,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分级护理)和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采取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行为,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检查配合、饮食、护理配合、心理调节、遵医用药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2,5.77%)低于对照组(10/5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中实施分级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护士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分级
下载PDF
安宁疗护联合认知干预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治疗的影响
7
作者 董佩霞 刘瑞卿 +1 位作者 王素娟 吕欢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联合认知干预措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7,采用安宁疗护联合认知干预措施护理)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联合认知干预措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7,采用安宁疗护联合认知干预措施护理)和对照组(n=47,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认知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心肌重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宁疗护联合认知干预的护理方法,在老年CHF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护士 心力衰竭 老年人 老年护理学 安宁疗护 认知干预 生活质量 再住院率
下载PDF
多元化结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孙佳歌 周扬 李宁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结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6,给予多元化结合精细化护理)和对照组(n=43,给予... 目的:探讨多元化结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6,给予多元化结合精细化护理)和对照组(n=43,给予常规护理).采取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d、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46,4.34%)明显低于对照组(8/43,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结合精细化护理,可促进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护士 康复护理 多元化 精细化护理 阑尾炎 急性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门诊的效果:一项系统综述
9
作者 吴筱筱 黎珍 +2 位作者 田庆秀 季诗明 张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4年第3期315-329,I0002,共16页
目的心力衰竭是全球日益严重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门诊在管理心力衰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以描述护士主导心力衰竭门诊的内容及其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 目的心力衰竭是全球日益严重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门诊在管理心力衰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以描述护士主导心力衰竭门诊的内容及其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对护士主导心力衰竭门诊的研究进行了检索。检索最初于2022年10月23日进行,并于2023年11月21日进行更新。文章由两名独立研究者按照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标准进行评估。本系统综述已在PROSPERO上注册(CRD42022352209)。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护士主导心衰门诊的内容包括:药物滴定、教育咨询、基于循证的延续护理、社会心理支持、体格检查和心理健康评估、治疗监测和调整、随访和电话咨询。多数研究报告认为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门诊取得了积极的临床效果。4项研究对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不一;4项研究对药物滴定的疗效进行了调查,结果总体上是积极的。仅2项研究对成本效果进行了评估,仍需更多相关研究进行验证。结论护士主导的心力衰竭门诊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对患者结局、生活质量、药物滴定效果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系统综述 护士 实践模式
下载PDF
基于赖宁格跨文化理论的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楚河静 王丹杰 胡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赖宁格跨文化理论的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基于赖宁格跨文化理论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基于赖宁格跨文化理论的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基于赖宁格跨文化理论的护理模式)和对照组(n=50,仅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评定量表(P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赖宁格跨文化理论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护士 心肌梗死 急性 病人满意度 赖宁格跨文化理论 抢救效果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卫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年第11X期1433-1434,共2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教学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该文主要讨论计算机导论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详细分析该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功能,论述系统中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关键词 网络教学 B/s模式 学习系统 练习与测试 演示动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管理工作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晶晶 史岩 +2 位作者 刘娜娜 刘倩倩 王静雯 《全科护理》 2023年第8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组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N)对临床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导师、临床带教指导情况及临床实践学习的支持性环境等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为MSN临床实践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制订临床实践总体要求,明确“双导师制”下院内导师与临床... 目的:组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N)对临床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导师、临床带教指导情况及临床实践学习的支持性环境等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为MSN临床实践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制订临床实践总体要求,明确“双导师制”下院内导师与临床导师职责,制订带教老师管理办法,细化过程管理要求。结果:64名2018级—2020级MSN临床实践大部分按照计划执行(>75%)、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指导情况、临床实践学习支持性资源呈上升趋势;研究生双导师、临床带教老师及科室/病区护士长对专科科室实践阶段计划知晓率高于专科相关科室实践阶段。临床带教老师、所在病区护士长和实践基地临床环境对MSN实践活动支持度以及临床实践学习总体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护理部、医生对MSN临床实践学习支持度最低。MSN临床实践的收获主要为专科护士角色、职责与工作特点与专科护理技术,进行专科实践领域研究的收获较少。带教老师对MSN学习收获的影响越来越全面,但科研意识水平仍薄弱。结论:制订管理实施细则,不断强化实践基地、导师及带教老师对MSN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及临床实践管理细则的认知,定期调查了解MSN临床实践情况,并通过基地座谈会、带教老师培训等方式进行问题反馈,能最大限度落实MSN实践计划。明确基地实践人员协调者,将MSN培养融入科室医疗护理工作计划,提高护士长、医护团队对MSN实践学习的支持度,提升带教老师开展专科护理实践科学研究的能力等是提高MSN临床实践环节培养质量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硕士专业学位 实践教学管理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开放式动态评价模式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美华 谢爱清 +3 位作者 李金花 周京凤 邱翠玲 李旭英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9-974,共6页
在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不深入、成效不均衡问题,通过更新标准、开展自评、解读标准、树立标杆、示范引领、同质培训、跟班观摩、交叉互评的方式,实施由广大护理管理... 在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不深入、成效不均衡问题,通过更新标准、开展自评、解读标准、树立标杆、示范引领、同质培训、跟班观摩、交叉互评的方式,实施由广大护理管理者参与的开放式评价模式,创新应用评价者角色交互、转换的形式对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动态评价。此次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实现了全省联动。开放式动态评价模式在全省开展的优质护理督查中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发现不同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促进护理管理者在角色互换的动态评价中进行有效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护理实践模式 开放式动态评估
下载PDF
临床实践基地护理师资团队学科方向的探索与思考
14
作者 张蓉 徐亚萍 +4 位作者 张楚研 王慧 海瑞 史凌云 杨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1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分析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带教师资现况及带教能力,构建以学科方向为主的临床实践基地导师指导团队。方法设计调研问卷,对2022年6—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基地的129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28名护... 目的分析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带教师资现况及带教能力,构建以学科方向为主的临床实践基地导师指导团队。方法设计调研问卷,对2022年6—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基地的129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28名护理导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针对问题突出的主题词,最终形成“学科方向的指导团队”构建方案。结果65.89%(85/129)的带教老师缺少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带教经验,57.37%(74/129)的带教老师对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大纲知晓程度较低。97.67%(126/129)的带教老师认为研究生指导团队要按照学科方向建立,89.92%(116/129)的带教老师认为应根据学生和导师的学科方向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最终构建以“学科方向”的需求结合导师研究方向的12个临床实践导师指导团队。结论按照学科方向的护理师资团队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突出了专科特色和护理专业临床胜任能力,弥补了临床师资专业及学科差距,提升指导师资的学科建设能力,满足了专科人才培养需求。对于护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价值感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师资建设 临床实践基地 团队构建 学科方向 模式探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县(区)级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陆伟 虞浩 +4 位作者 陈诚 周扬 刘巧 丁晓艳 竺丽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83-787,共5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定点医院在结核病防治新体系中的实施效果,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江苏省采用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的县(市、区)各10个,收集这20个地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现登记的10 578例肺结核患者的诊... 目的分析江苏省定点医院在结核病防治新体系中的实施效果,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江苏省采用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的县(市、区)各10个,收集这20个地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现登记的10 578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延迟、转诊追踪、系统管理、治疗结局、资料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模式的运行效果。结果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下的肺结核登记率[分别为55.60/10万(4768/8 575 823)和55.93/10万(5810/10 388 634),χ2=0.091,P=0.763]、转诊追踪总体到位率[分别为99.1%(4939/4985)和99.2%(6064/6111),χ2=0.780,P=0.3771]、从诊断至报告的时间[分别为(0.021±0.009)d和(0.025±0.010)d,t=0.419,P>0.05]、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9.0%(5048/5097)和98.7%(5645/5719),χ2=2.65,P=0.103]、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分别为96.6%(3182/3295)和97.4%(3661/3760),χ2=3.82,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定点医院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从发病到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1.117±6.109)d,显著低于CDC模式的(15.399±6.866)d(t=12.42,P<0.001),而且因症就诊比率定点医院模式与CDC模式[分别为52.0%(2479/4768)和33.8%(1966/5810),χ2=352.468,P<0.0001)、转诊率[分别为99.1%(4941/4985)和98.5%(6017/6111),χ2=9.606,P=0.0019]、追踪到位率[分别为99.6%(1320/1325)和97.9%(1559/1593),χ2=16.993,P=0.000 04]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定点医院模式与CDC模式比较,新涂阳治愈率[分别为89.8%(1172/1305)和94.7%(1293/1366),χ2=22.03,P<0.0001]、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80.8%(274/339)和88.9%(335/377),χ2=9.06,P<0.01)、信息录入及时率[分别为98.9%(23 571/23 840)和99.0%(28 773/29 050),χ2=4.088,P=0.043]和完整率[分别为98.8%(28 272/28 608)和99.4%(34 646/34 860),χ2=60.113,P<0.0001]均低于CDC模式,但均能够满足相关工作要求。结论江苏省县(区)级定点医院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定点医院模式是符合我国医疗机构改革大方向的必然趋势,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可以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医师诊疗模式 医院 卫生计划实施
下载PDF
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结核病定点医院模式实施评价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峻 刘小秋 +4 位作者 李雪 李新旭 张慧 王黎霞 姜世闻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78-782,共5页
目的评价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结核病定点医院模式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结核病定点医院实施前1年和实施2年期间(2008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16个省(市、自治区)中40... 目的评价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结核病定点医院模式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结核病定点医院实施前1年和实施2年期间(2008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16个省(市、自治区)中40个县的实施基本情况、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情况,并与40个非项目对照县(区)和全国同期水平比较分析。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项目地区实施前后,以及与全国和对照县(区)情况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项目实施前后3年活动性患者登记率分别为74.5/10万(16 242/21 800 000)、69.4/10万(15 106/21 770 000)和70.0/10万(15 421/22 040 000),涂阳患者登记率分别为30.2/10万(6572/21 800 000)、31.2/10万(6787/21 770 000)和29.4/10万(6469/22 040 000),登记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P<0.01;χ2=12.0,P<0.05),与全国同期登记水平(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76.2/10万、71.9/10万和67.9/10万,χ2=6297.5,P<0.01;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40.3/10万、38.6/10万和36.3/10万,χ2=2790.0,P<0.01)比较均呈现下降趋势。项目地区实施前后3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疑似患者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8.2%(9339/10 589)、95.9%(10 069/10 496)和96.9%(10 547/10 881),有较大幅度的提高(χ2=825.6,P<0.01),增幅略高于对照县(区)(实施前后3年分别为92.9%、93.8%和94.6%,χ2=20.6,P<0.01)。项目地区实施前后3年涂阳患者完成治疗率分别为94.0%(6817/7252)、95.0%(6241/6572)和94.2%(3082/3272),初治涂阴患者完成治疗率分别为91.8%(6011/6547)、94.0%(6114/6502)和92.8%(3087/3328),均有明显提高(χ2=6.4,P<0.05;χ2=24.4,P<0.01),与对照县(区)完成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后3年涂阳患者完成治疗率分别为95.0%、95.3%和94.2%,χ2=4.9,P>0.05;初治涂阴患者完成治疗率分别为95.5%、95.2%和96.4%,χ2=5.8,P>0.05)。结论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结核病定点医院模式实施取得显著成绩,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为新形势下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医师诊疗模式 医院 专科 卫生计划实施
下载PDF
专科护士实践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娜 丁焱 +1 位作者 沈蓓蓓 阴传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7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23例,干预组254例。对照组在常规产检时接受血糖管理,干预组在常规产检的基础上,采用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实...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7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23例,干预组254例。对照组在常规产检时接受血糖管理,干预组在常规产检的基础上,采用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实践模式对其进行全程管理。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胰岛素使用率,患者入院次数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新生儿方面,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专科护士实践模式可行;通过该模式可降低胰岛素使用率,减少入院次数和住院天数,从而可减少医疗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 专科护士 护士实践模式
下载PDF
医院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邢鹏飞 张永巍 +5 位作者 陈蕾 朱宣 张萍 吴雄枫 邓本强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7-620,共4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后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3例,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31例,...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后诊治模式的改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心成立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3例,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31例,最终纳入72例作为对照组,并接受串联诊治模式。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0例,剔除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行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4例,另有静脉溶栓患者9例数据不全),最终纳入197例作为观察组,并接受并联诊治模式。两组均于发病4.5h内就诊且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就诊至开始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到治疗、就诊到治疗及发病到治疗时间等各时段所耗时间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就诊至开始影像学检查时间、影像学检查到治疗时间、就诊到治疗时间、发病到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12)min比(60±20)min、(27±12)min比(62±31)min、(51±17)min比(122±52)min、(153±69)min比(230±81)min,均P<0.01];观察组发病至就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中心的建立及流程改善缩短了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仍较长,应加强卒中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医师诊疗模式 就诊到治疗时间
下载PDF
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与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水平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涛 成诗明 杜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防治工作模式的县(区)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情况,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由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2年和2013年全国各县(区)患者登记和治疗管理数据。在2627个县(... 目的研究不同防治工作模式的县(区)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情况,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由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2年和2013年全国各县(区)患者登记和治疗管理数据。在2627个县(区)中,符合“结防机构模式”的单位为1523个,符合“定点医院模式”的单位为750个,符合“转型定点医院模式”的单位为283个,符合“转型结防机构模式”的单位为71个,并将各县(区)按照不同工作模式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防治工作执行的效果和变化情况。结果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经有39.3%(1033/2627)县(区)实行了“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即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相比2012年,2013年“结防机构模式”、“定点医院模式”、“转型定点医院模式”、“转型结防机构模式”4种不同工作模式的县(区)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数分别下降了13.5%(24032/178033,2012年登记178033例,2013年登记154001例)、9.2%(8276/89866,89866、81590)、22.3%(6698/30044,30044、23346)和2.2%(164/7297,7297、7133),新涂阳肺结核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比例(简称“新涂阳比例”)分别下降了3.3%(2012年新涂阳比例37.4%,2013年34.1%)、2.0%(33.1%,31.1%)、5.9%(34.6%,28.7%)和-0.3%(34.1%,34.4%)。实施“结防机构模式”、“定点医院模式”、“转型定点医院模式”、“转型结防机构模式”的县(区)2012年上半年登记的新涂阳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4.0%(89088/94786)、93.1%(43185/46394)、94.1%(14512/15421)和93.9%(3702/3943);2013年上半年,治愈率分别为93.1%(72180/77521)、91.7%(36622/39950)、90.4%(10565/11683)和91.8%(3187/3470)。2013年“转型定点医院模式”的县(区)在2012年上半年登记的新涂阳患者治愈率为94.1%(14512/15421)与“结防机构模式”的县(区)治愈率(89088/94786,94.0%)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571);而在2013年转型后,二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0.4%(10565/11683)和93.1%(72180/7752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108.550,P〈0.0001)。结论全国已有较多的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了工作模式转型,刚实施“转型定点医院模式”的县(区)患者发现(登记数)和治疗管理(治愈率)工作都受到一定影响,各部门需加强相关协调管理和督导考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医师诊疗模式 登记
下载PDF
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任海霞 单铁强 +3 位作者 李淑霞 郭永泽 单铁英 于晓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宣教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Teach-back宣教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知... 目的探讨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宣教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Teach-back宣教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出院30d和90d内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5d后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恐惧、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方面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出院30d和90d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each-back宣教模式优于传统宣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护理实践模式 病人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