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Nursing Model Prevention of Oxaliplatin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1
作者 Qiong Wen Xiaomei Cai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2期340-348,共9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nursing model in the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60 tumor patients receiving oxaliplatin for 1 - 6 cycles of chemot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nursing model in the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60 tumor patients receiving oxaliplatin for 1 - 6 cycles of chemotherapy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3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March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3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to 9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integrated nursing. Anxiety, peripheral nerve toxicity stag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oxaliplatin Levi specific sensory neurotoxicity sca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ale (FACT-G) score of cancer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integrated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nxiet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CHEMOTHERAPY Peripheral Nerve Toxicity ANXIETY Quality of Life
下载PDF
The keele curriculum model: A contemporary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an inter-professional technology enhanced nursing curriculum
2
作者 Melanie Humphreys Ian Wood +4 位作者 Carol D. Johnson Pauline N. Walsh Nicola Witton Julie Green Sarah Corkhill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3年第4期358-362,共5页
This paper outlines a curriculum model for contemporary programme design for the purpose of embedd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within an inter-professional nursing curriculum. It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w... This paper outlines a curriculum model for contemporary programme design for the purpose of embedd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within an inter-professional nursing curriculum. It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work within the School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at Keele University during the re-write of both the nursing and midwifery curriculum. The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 (NMC) require approval of all recordable programmes every five years and as such the school took this review a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curriculum model currently in use and develop an approach that would facilitate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me alongside the embedding of innov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The model springs from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pedagogy underpinning adult learning, and forces consideration of cognitive alignment within a multi-modal delivery framework [1]. The model builds upon the early work of Fowler and Mayes [2] and later work of Bird [3] who explored the antecedents and underpinning theory for success within onlin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is model has greater reach;having strategic fit for acontemporary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application within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4], whilst ensuring the achievement of give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sing CURRICULUM INTER-PROFESSIONAL technology-Enhanced model Keele
下载PDF
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及分级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叶会玲 徐敏 +4 位作者 俞国红 叶富英 汪永坚 陈晓洁 李秋爽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及分级预测模型,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专家现场论证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邀请浙江省内中医护理专家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对... 目的: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及分级预测模型,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专家现场论证制定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邀请浙江省内中医护理专家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分级评定并构建分级预测模型。结果:根据技术的安全性、学习掌握难易程度及操作难易度将技术分为一级技术、二级技术和三级技术。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4.44%,权威系数为0.91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892~1.000。构建的技术分级预测模型总准确度为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中医护理技术分级标准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技术分级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度,能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分级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 技术分级 预测模型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全程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4
作者 张清 张华 +3 位作者 魏娜 姜贺 王春梅 臧小英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10期1186-1190,共5页
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应以培养创新型应用护理人才为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并实践。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构建了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全程一体化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与毕... 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应以培养创新型应用护理人才为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并实践。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构建了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全程一体化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与毕业科研训练有效结合,在促进护理本科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为培养创新应用型护理人才,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士 教育 护理 科研创新能力 全程一体化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
5
作者 汤可香 胡巧 +2 位作者 蒋丽丹 康欣 杜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 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结束即刻(L1)、入复苏室即刻(L2)、麻醉清醒时(L3)患者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两组麻醉复苏情况及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点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复苏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稳定小儿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促进小儿麻醉复苏期恢复,且可降低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期 预见性护理 一体化模式 全程麻醉护理
下载PDF
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体验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刘婷 杨富国 +3 位作者 杨丽 杨秀玲 韩晶 王爱敏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9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工具的真实体验,探索相关驱动和阻碍因素,为提高研究生的数智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4年2月—4月对14名护理硕...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工具的真实体验,探索相关驱动和阻碍因素,为提高研究生的数智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4年2月—4月对14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3个主题:对AIGC工具产生浓厚兴趣,使用AIGC工具的获益感,使用AIGC工具的顾虑。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拥抱和接受AIGC工具在其科研中发挥辅助作用,在促进自主学习、提升学术写作水平等方面获益,但信息可靠性、可获得性、安全隐患等构成使用AIGC工具的障碍,这些结果为护理教育者构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提升护理研究生数智素养的教育策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技术接受模型 护理教育 数智素养 描述性质性研究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中医护理技术需求预测
7
作者 张晓兰 徐妍 +2 位作者 叶梦华 姚斌莲 徐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2-1298,共7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居家中医护理技术需求现状并对其需求进行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2月—6月,使用自行编制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中医护理技术需求调查问卷对浙江省内9家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02...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居家中医护理技术需求现状并对其需求进行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2月—6月,使用自行编制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中医护理技术需求调查问卷对浙江省内9家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02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对需求进行预测,并采用沙普利加性解释方法对模型中的变量重要性进行解释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率为70.27%,其中刮痧(52.63%)、艾灸(51.85%)、拔罐(48.73%)、耳穴贴压(47.37%)的需求排名位居前列。综合重要性排序,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及态度、具体不适症状、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等特征是较为重要的预测因子。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为0.95~0.99,测试集中的AUC值为0.80~0.89,模型性能较好。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居家中医护理技术需求广泛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应加强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与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针对患者常见的不适症状,提供相应的中医护理技术支持,以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病 居家 中医护理技术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校-院合作模式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崔佰红 顾海燕 +1 位作者 戚慧 周佳楠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2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校-院合作模式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效果提升。方法 按时间先后将2021-2022学年我院临床聘任带教老师60人及实习护生230人作为对照组,带教老师进行2周常规教学培训,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将2022-2023学年我院临床聘... 目的 探讨基于校-院合作模式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效果提升。方法 按时间先后将2021-2022学年我院临床聘任带教老师60人及实习护生230人作为对照组,带教老师进行2周常规教学培训,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将2022-2023学年我院临床聘任带教老师62人及实习护生248人作为观察组,带教老师进行2周常规教学培训,实施基于校-院合作模式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比较2组考核成绩、有效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教学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效果各项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及操作技能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校-院合作模式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考核成绩及实习护生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育研究 校-院合作模式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教学质量 实习护生 护理职业教育
下载PDF
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9
作者 姚明月 薄威 陈浩暘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产科实习的学生60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采用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比... 目的:探讨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产科实习的学生60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采用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得分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护理的软技能。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前两组学生护理软技能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试验组学生护理软技能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提高学生护理的软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 医护一体化 满意度 教学模式 软技能
下载PDF
基于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伟 孙盈盈 +2 位作者 万玉 高爽 刘学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9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ALL患儿化疗期间,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 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家庭养老床位政策的府际差异与模式研究——基于26个市级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
11
作者 李月娥 崔雨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6-1073,共8页
目的:家庭养老床位作为链接基层医疗服务资源与养老服务的中介,可有效解决社区、机构养老照护资源失配、错配与家庭照护负担过重的问题,对该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对完善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具有重要意... 目的:家庭养老床位作为链接基层医疗服务资源与养老服务的中介,可有效解决社区、机构养老照护资源失配、错配与家庭照护负担过重的问题,对该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对完善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我国省会及试点成效较好城市出台的共26份家庭养老床位政策文本,运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指标评价已有政策,并以上海、杭州、长春、苏州作为典型案例,梳理政策特征差异。结果:政策总体评价为合格等级,质量提升潜力较大;主要呈现学习-试验型、回应-赋能型、模仿-指令型三类政策模式;政策PMC指数在空间维度上存在差异,政策一致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状,东、中、西、东北地区政策在不同层面各具优势。结论:我国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应根据各地区政策模式进行针对性改良,强化基层医养结合制度建设,通过科技赋能优化照护资源整合与配置,并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培育照护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床位 PMC指数模型 医养结合 整合照护 养老服务
下载PDF
基于个案管理的整合照护模式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构建及应用
12
作者 饶红英 杨秋莲 于雅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整合照护模式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12月31日80例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老年衰弱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基于个案管理的整合照...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整合照护模式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12月31日80例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老年衰弱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基于个案管理的整合照护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度[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握力、6 m步行时间、5次坐立试验(FTSS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SSRS评分、握力、6 m步行时间、FTSST、TUG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整合照护模式应用于老年衰弱患者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支持度,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 个案管理 整合照护模式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支持度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利用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患者护理服务体验的闭环管理
13
作者 张育红 张玉侠 +3 位作者 陈潇 韩彭飞 陈建友 杨春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7期17-21,共5页
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是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的目的。为破解传统患者体验调查方式存在的患者参与率低、问卷有效率低、测评结果无法及时反馈、测评数据无法充分利用等问题,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和优... 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是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的目的。为破解传统患者体验调查方式存在的患者参与率低、问卷有效率低、测评结果无法及时反馈、测评数据无法充分利用等问题,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和优化住院患者护理服务体验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患者体验测评短信自动触发、患者体验数据自动分析与反馈、针对性改进计划提交,实现了患者体验“测评-反馈-提升”闭环管理,改善了患者护理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体验 护理服务 智慧化管理 闭环管理 技术接受模型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彭薇 王茂会 冯美云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5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23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5医院收治的827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413)和研究组(n=414),对照组...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23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5医院收治的827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413)和研究组(n=414),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配合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配合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6/414),低于对照组的9.20%(3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62,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骨科 快速康复 并发症 满意度 护理
下载PDF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郭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15-2022,共8页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2年9—10月,通过文献研究法,依据嵌入性理论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于2022年10—11月,根据“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实地调查法构建形成指标体系;于2022年12月,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并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结果构建了包含嵌入性和嵌入绩效2个维度、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5项三级指标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分别是A5(服务过程)和A6(服务结果),二级、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最大的分别是B17(服务产出)和B19(服务满意度)、C44(老年人满意度);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随机性一致性比值(CR)<0.1。结论所建立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根据该理论框架构建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应用价值,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是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嵌入性 SPO理论模型 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的构建
16
作者 曾耀鑫 宁晓红 +4 位作者 郑莹 张志媛 王奕又 张雨 康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为安宁缓和医疗门诊的运行及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为安宁缓和医疗门诊的运行及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8名从事安宁缓和医疗及医护联合门诊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1。最终构建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形成人员构成、工作结构、效果评价共3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创新性、延续性,可为安宁缓和医护联合门诊的运行及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缓和医疗 医护一体化 全程管理模式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洲宁 刘高明 +1 位作者 彭小伟 吴静芬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历史对照研究方法,以湖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85例行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历史对照研究方法,以湖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85例行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2022年4月至11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单只无菌臂罩套装时间、连接机械臂的时间、平均术中调整机械臂的次数、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单只无菌臂罩的套装时间、连接机械臂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术中机械臂调整的次数少于对照组,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的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患者手术全程管理,增强医护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手术配合默契度及手术效率与效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局,提升手术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达芬奇机器人 甲状腺手术 护理
下载PDF
基层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OEC管理模式的应用
18
作者 赵龙 陈霞 +3 位作者 杨清文 徐艳艳 李娜 韩婷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OEC管理模式在基层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参加基层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学员216名,按照参训批次分为OEC组与对照组。第一批62名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目的探讨OEC管理模式在基层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参加基层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学员216名,按照参训批次分为OEC组与对照组。第一批62名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第二批154名学员为OEC组,按照OEC管理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比较两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结果OEC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EC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管理,可提高受训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中医操作技术能力,可在基层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管理模式 中医适宜技术 技能培训 基层护理人员
下载PDF
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叶淑英 郑应红 +3 位作者 林舜贤 王秀坤 杨玲 李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治的32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1例,... 目的分析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治的32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NTF)值均较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挂号至溶栓用药时间(DNT)≤60 min达标率、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90 d预后良好率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改善神经功能与短期预后,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 专职化层级护理 急诊脑梗死 急救效率 神经功能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叶佳雨 王栩然 +1 位作者 周鸿怡 熊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放射科2023年1月1日—2023年11月20日接受检查的4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影像学检查护理中是否实施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模式均分为对照组(230例,... 目的观察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放射科2023年1月1日—2023年11月20日接受检查的4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影像学检查护理中是否实施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模式均分为对照组(230例,常规管理)与实验组(230例,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准备时间、检查等待时间、平均检查时间均比对照组耗时短(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重复影像检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放射科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放射科护理中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检查准备时间、等待时间、检查时间,提升影像检查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降低重复检查发生率,有利于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进而提高患者对放射科护理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 放射科 护理 作用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