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斯塔那M7号墓出土伏羲女娲绢画的检测分析
1
作者 周洁 陈玉珍 孙丽娟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39-152,155,I0004,F0003,共17页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对于研究古代新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原文化西渐和西域文化东传以及古高昌地区的信仰风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为了解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伏羲女娲绢画的材质、组织结构、污染物和...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对于研究古代新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原文化西渐和西域文化东传以及古高昌地区的信仰风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为了解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伏羲女娲绢画的材质、组织结构、污染物和颜料种类,本文以伏羲女娲绢画残片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RD对其组织结构、纤维形貌、材质、颜料元素组成及种类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伏羲女娲绢画的纺线没有经过加捻处理,组织结构属于平纹组织,文物本体材质为丝蛋白,连接几片丝织品的缝合线为棉线,加Z捻,污染物主要是无机氧化物,白色颜料为石膏,黑色颜料为炭黑,红色颜料为赤铁矿。该研究为后期保护材料和修复手段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塔那 伏羲女娲绢画 检测分析
下载PDF
伏羲女娲、楚帛书与南方民族洪水神话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亚虎 《百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9-34,共6页
女娲、伏羲神话是中国神话史上流传最长、演变最多的神话,较早时期各自独立叙述,女娲神话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显示出一种农耕民族"地母"和女性始祖神的特质。伏羲神话的流传地区似乎与女娲神话流传地区相近;以后,逐渐靠拢。... 女娲、伏羲神话是中国神话史上流传最长、演变最多的神话,较早时期各自独立叙述,女娲神话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显示出一种农耕民族"地母"和女性始祖神的特质。伏羲神话的流传地区似乎与女娲神话流传地区相近;以后,逐渐靠拢。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他们互相联系的最早文本是出土于南方的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乙篇,这就似乎为这样一种假说提供了证据,即伏羲、女娲相互联系起来以至与洪水兄妹婚神话三者联系起来可能是在南方完成的。于是,女娲在作为女性氏族首领、地母、造人神、高禖神等等之后,与伏羲连称并列,更明显地突出了其生育崇拜的意味,与伏羲一道成为整个人类女性和男性始祖神,以至阴和阳的象征(在北方地区)。当其随着民族的迁徙流传到南方以后,与南方各民族的洪水神话结合起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神话中藏葫芦避洪水繁衍人类的姐弟或兄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楚帛书 南方民族 洪水神话
下载PDF
伏羲女娲对偶图像的符号意义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同胜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95-101,共7页
伏羲女娲对偶图像的意义呈现,或云阴阳主神的表征,或以为是生殖崇拜,此皆为读误。实际上,从图像所在的时空结构来看,伏羲女娲对偶图像以及图像中的西王母、玉兔、蟾蜍、日月、规矩等都围绕一个主题即死者魂灵升天、阴阳相生、复活再生... 伏羲女娲对偶图像的意义呈现,或云阴阳主神的表征,或以为是生殖崇拜,此皆为读误。实际上,从图像所在的时空结构来看,伏羲女娲对偶图像以及图像中的西王母、玉兔、蟾蜍、日月、规矩等都围绕一个主题即死者魂灵升天、阴阳相生、复活再生。女娲、伏羲的蛇身并非生殖交合的象征,而是魂灵阴、阳二气化生的人格化。西王母是汉代人意识里掌控生死的死神和生育之神。玉兔、蟾蜍制作不死之药。日月、规矩是阳、阴感性显现之厚描,从而伏羲女娲对偶图像的主旨就是魂之不死、人之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 女娲 图像 再生
下载PDF
论女娲神话的流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段宗社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5-48,共4页
神话在文明时代经由不同意识的加工而衍生不同的意象。女娲神话在秦汉公共政治意识玩味中生成了具有补天和造人功能的"圣王"形象;在唐宋诗性玩味中,结合"寒士体验"又生成表征私人化情怀的"顽石"意象,成... 神话在文明时代经由不同意识的加工而衍生不同的意象。女娲神话在秦汉公共政治意识玩味中生成了具有补天和造人功能的"圣王"形象;在唐宋诗性玩味中,结合"寒士体验"又生成表征私人化情怀的"顽石"意象,成为《红楼梦》贾宝玉的性情基础。从圣王故事到顽石意象,显示了女娲神话之意义由公共政治领域向私人情感领域的流转,在神话流变中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圣王 顽石 玩味 寒士体验
下载PDF
神力·神职·神祇——汉代“高禖”图像考辨
5
作者 王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0-83,共4页
"高禖"崇拜可以追溯到商代,他是中国历代官民共祭的重要神祇。"高禖"在商周时期是一种掌管生育的"自然神力",在汉代演变为掌管生育的"神职",任职者曾为女娲、西王母或伏羲。东汉时期,随着"... "高禖"崇拜可以追溯到商代,他是中国历代官民共祭的重要神祇。"高禖"在商周时期是一种掌管生育的"自然神力",在汉代演变为掌管生育的"神职",任职者曾为女娲、西王母或伏羲。东汉时期,随着"高禖"的男性化进程,"高禖"逐渐脱离与其他神祇的关联,成为民众所认可的独立的神祇。汉代"高禖"图式是"高禖"神祇身份在汉代确立的依据,并以图像的方式反映了洪水过后存世的人类始祖在"高禖"指引下结合繁衍人类的原始神话,表达了民众求子祈福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禖 伏羲 女娲 吉兆 神职
下载PDF
河北涉县地区女娲信仰圈的形成
6
作者 常玉荣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4-46,共3页
信仰圈的形成是某一大神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力的标志,也是俗民神灵信仰的组织结构方式。女娲是涉县地区的主神。涉县全境存在着大小不同的以"社"为单位的祭祀女娲的组织,具备了信仰圈形成的五个基本要素,最终以中皇山娲皇宫为... 信仰圈的形成是某一大神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力的标志,也是俗民神灵信仰的组织结构方式。女娲是涉县地区的主神。涉县全境存在着大小不同的以"社"为单位的祭祀女娲的组织,具备了信仰圈形成的五个基本要素,最终以中皇山娲皇宫为核心形成了女娲信仰圈。女娲信仰圈的存在说明女娲自古至今在当地对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百姓最终将女娲看作是"天地全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涉县 女娲信仰圈 “社”
下载PDF
女娲造人神话文化意义阐释 被引量:1
7
作者 纪燕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7期20-21,128,共3页
在中国神话里女娲造人用的是黄土,还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者,中国有广大的黄土区域;二者,中国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与黄土相近。于是,自然而然,就地取材,在中国广大的黄土地上女娲也就取了黄土来造人,因此也就造就了中国人的黄皮肤... 在中国神话里女娲造人用的是黄土,还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者,中国有广大的黄土区域;二者,中国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与黄土相近。于是,自然而然,就地取材,在中国广大的黄土地上女娲也就取了黄土来造人,因此也就造就了中国人的黄皮肤,正是"来自尘土,最终又归于尘土"。中国人对于土地有着无限的依恋之情,离家的游子必携带家乡的泥土,"安土重迁"等等,也许正是因为女娲当初用黄土造就了人类才使得今天的我们仍然与黄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 图腾崇拜 女性 黄土 阶级
下载PDF
论女娲与西王母形象及演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蕾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人类始于母系氏族社会,表现在神话领域中,则是女性形象颇为突出,掌管生死大权的女神更是被人们信奉。本文通过论述女娲与西王母所执掌的功能及演变,力图展现原始社会形态中人类的思维模式,以及在后世父权社会影响下神话的变形。
关键词 母神 女娲 西王母 演变
下载PDF
女娲神话原型的多重转换象征——论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
9
作者 杨旸 杨朴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
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女娲炼石——“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这种多重转换标志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曹雪芹通过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把女娲补天精神转化到贾宝玉形象之中,又通过“石头记”神话的石头——“... 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女娲炼石——“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这种多重转换标志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曹雪芹通过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把女娲补天精神转化到贾宝玉形象之中,又通过“石头记”神话的石头——“宝玉”与“宝玉”——“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象征了贾宝玉人生回归的原型。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和“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是曹雪芹对贾宝玉形象的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这个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所表现的思想意义,融不进“宝玉”向一僧一道要求到红尘“乐享”内容;“宝玉”乐享内容显然是后加进去的。脂砚斋对“石头记”的艺术表现有精彩绝伦之论,但是,脂砚斋并没有理解到曹雪芹运用女娲补天神话对“石头记”的原型意义,也没有理解到贾宝玉形象是女娲神话原型的多重转换象征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贾宝玉 原型
下载PDF
女娲神话的移位与唐代诗文中的女娲形象
10
作者 芦婷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9,共4页
女娲神话是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之一,女娲人首蛇躯,既是伟大的始祖母,又是造人、补天的大英雄,集神格、人格于一身。有唐一代,文人们频频以女娲神话入诗文,经过不断地改造与移位,女娲形象日益丰满,女娲神话也渐渐步入了文学化的正轨,成为... 女娲神话是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之一,女娲人首蛇躯,既是伟大的始祖母,又是造人、补天的大英雄,集神格、人格于一身。有唐一代,文人们频频以女娲神话入诗文,经过不断地改造与移位,女娲形象日益丰满,女娲神话也渐渐步入了文学化的正轨,成为了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女娲形象 唐代诗文 移位 重塑
下载PDF
从“女娲补天”看中国女性地位
11
作者 徐乾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
神话作为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女娲补天”这则神话从一个侧面赞扬了女性吃苦耐劳,智慧顽强的伟大精神以及女性在社会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弗莱和荣格等提出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可以看出“女娲补天... 神话作为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女娲补天”这则神话从一个侧面赞扬了女性吃苦耐劳,智慧顽强的伟大精神以及女性在社会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弗莱和荣格等提出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可以看出“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对老子“自然无为”、“贵柔”、“守慈”等思想的影响。而作为构建中国人精神文化家园的老子思想又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人对女性的态度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女性的地位,还依赖女性提高其自身素质,广泛地参加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女娲补天" 老子思想 女性地位
下载PDF
洪洞县赵城娲皇陵庙历史地位简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北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3-67,共5页
赵城女娲陵自北宋以来即是国家指定的最高规格的女娲祭祀地,规模大,影响大。但解放前后陵庙建筑大多被毁坏,其辉煌历史已鲜为人知。但从庙内的千年古柏、古碑、御制祝文、历代颁布祭祀先王的诏令、文人墨客诗词等文物或文献可证一千年... 赵城女娲陵自北宋以来即是国家指定的最高规格的女娲祭祀地,规模大,影响大。但解放前后陵庙建筑大多被毁坏,其辉煌历史已鲜为人知。但从庙内的千年古柏、古碑、御制祝文、历代颁布祭祀先王的诏令、文人墨客诗词等文物或文献可证一千年来赵城娲皇陵庙一直是朝廷御祭女娲的唯一正庙,其历史地位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城 娲皇陵 历史地位
下载PDF
从作品《补天》看一个真实的鲁迅
13
作者 王利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6-18,共3页
鲁迅的作品中因为包含着对黑暗旧社会的抗争意识,因此很多时候,其本人已经被特定为一种符号,一种用来批判或者抵制的工具。鲁迅的革命性逾越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本位而得到非常特殊的强调。但是通过分析鲁迅的《补天》,人们不难发... 鲁迅的作品中因为包含着对黑暗旧社会的抗争意识,因此很多时候,其本人已经被特定为一种符号,一种用来批判或者抵制的工具。鲁迅的革命性逾越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本位而得到非常特殊的强调。但是通过分析鲁迅的《补天》,人们不难发现作者辛酸的成长经历和曲折的婚姻生活对其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抛开强加在他身上的政治光环,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天》 鲁迅 女娲 真实
下载PDF
从河北涉县女娲信仰看女神文明的民间遗存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悦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62,共12页
河北涉县及周边的女娲信仰保留了远古女神崇拜的一些特点,女娲作为一个独立大神受到崇拜,以她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广泛包容的女神圈,她们在当地妇女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构成对父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不同于主流文化中对... 河北涉县及周边的女娲信仰保留了远古女神崇拜的一些特点,女娲作为一个独立大神受到崇拜,以她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广泛包容的女神圈,她们在当地妇女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构成对父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不同于主流文化中对大母神的历史化改造,或者抽象化为一种至高的理想化本体,民间的女娲信仰更多地是对大母神原型的一种活态再现。对这一独特民俗信仰的研究可以补充文献资料中被遮蔽了的事实,不仅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神话,还为进一步揭示遥远的女神文明提供了契机,为和谐发展的世界观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县 女娲信仰 女神 神话
原文传递
民间女娲传说的再创造
15
作者 张雪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6,共4页
在古代典籍中,女娲神话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补天和造人上,情节也较为简单。而在民间,劳动民众以他们对历史的理解与评判,用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叙事风格,对女娲神话进行了再创造,主题上有所扩展,想象更加丰富大胆,情节愈加生动完整,语言鲜活... 在古代典籍中,女娲神话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补天和造人上,情节也较为简单。而在民间,劳动民众以他们对历史的理解与评判,用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叙事风格,对女娲神话进行了再创造,主题上有所扩展,想象更加丰富大胆,情节愈加生动完整,语言鲜活富有生活情趣,并且在多则传说中加入了推原情节,为传统的女娲神话注入了新的活力,较好地体现了民间传说的传承性与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女娲传说 再创造 主题 情节
原文传递
“核”里乾坤大 掌中日月长——“核桃热”背后的心理原型问题初探
16
作者 张翼飞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文玩界兴起的"核桃热"现象至今已经持续了十二年,并且热度不减。与此同时,核桃雕刻、玉核桃赏玩、核桃养护品、山核桃嫁接与种植等相关领域也一路火爆。甚至在与收藏界无关的电影行业为了吸引关注,也出现了... 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文玩界兴起的"核桃热"现象至今已经持续了十二年,并且热度不减。与此同时,核桃雕刻、玉核桃赏玩、核桃养护品、山核桃嫁接与种植等相关领域也一路火爆。甚至在与收藏界无关的电影行业为了吸引关注,也出现了核桃的身影。"文玩核桃"这个古老的名字,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究其审美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型模式,可以追溯到太极图模式乃至更深的伏羲女娲原型模式,从而开掘这种审美文化表象之下的集体无意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情怀 太极图 集体的人 伏羲女娲原型
原文传递
骊山中华人祖女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17
作者 庞任隆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骊山是陕西秦岭支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人祖女娲圣山。这里还有蓝田猿人遗址,有陈家窑遗址等古人类文化遗存。我们进行地考察和研究,对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骊山人祖女娲 文化遗迹 保护开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