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Metamorphic Rock Magnetic Fabrics in the Nyalam Area of the Southern Tibe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ou Guangfu Zou Xin +4 位作者 Mao Ying Mao Qiong Pan Zhongxi Zhuang Zhonghai Zhu Tongxi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年第4期230-240,共11页
关键词 聂拉木地区 变质岩石 组构特征 西藏南部 地质意义 最小磁化率 构造应力场 中国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聂拉木地区渐新世深熔作用的厘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利娥 曾令森 +5 位作者 赵令浩 严立龙 李广旭 王亚莹 王海涛 王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5-1586,共22页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记录了地壳深熔作用和花岗岩侵位的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效应。与形成于增厚地壳条件下和伸展背景下的始新世和中新世花岗岩相比,渐新世花岗岩分布比较局限,且源区和形成机制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位于喜马拉雅造...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记录了地壳深熔作用和花岗岩侵位的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效应。与形成于增厚地壳条件下和伸展背景下的始新世和中新世花岗岩相比,渐新世花岗岩分布比较局限,且源区和形成机制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部的聂拉木地区,可见32.1Ma的含电气石黑云母的花岗岩、29.8Ma的含黑云母的花岗岩、26.6Ma的含电气石黑云母的伟晶花岗岩侵入到高喜马拉雅岩系上部。这三组渐新世花岗岩具有以下特征:(1)较高的SiO_(2)、Al_(2)O_(3)、K_(2)O和Na_(2)O,A/CNK>1.0;(2)Ba、Nb、Ta、Sr和Ti的负异常;(3)略微富集轻稀土,亏损中稀土和重稀土,高度变化的Eu异常和微弱的负Nd异常;(4)均一的初始Sr-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t)=0.7463~0.7471,ε_(Nd)(t)=-15.0~-14.6。此外,含电气石黑云母的花岗岩和含电气石黑云母的伟晶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r和Ba,较低的Rb/Sr比值,其Rb/Sr比值与Ba和Sr含量都无相关性,表明其为富B流体参与高喜马拉雅变沉积岩含水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而含黑云母的花岗岩具有较低的Sr和Ba,较高的Rb/Sr比值,且其Rb/Sr比值与Ba和Sr含量显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其为变沉积岩发生脱水熔融作用的产物。综合喜马拉雅造山带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认识:渐新世花岗岩的源区从下地壳基性物质转变为中地壳变泥质岩,展示了源区向上迁移的过程,并经历了一期重要的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渐新世深熔作用记录了造山带从缩短增厚向伸展垮塌转换阶段深部地壳的响应,从而促使了高喜马拉雅岩系的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拉木 渐新世花岗岩 含水部分熔融作用 高喜马拉雅岩系折返 喜马拉雅造山带
下载PDF
西藏聂拉木亚汝雄拉晚中新世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强 倪喜军 +1 位作者 邓涛 吴飞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6-1417,共12页
西藏聂拉木亚汝雄拉南坡保存有较厚的新生代达涕古湖盆沉积物,并产出晚中新世晚期福氏(垂鼻)三趾马(Hipparion(Cremohipparion)forstenae)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迁的重要区域之一。目前对喜马拉雅山脉代表... 西藏聂拉木亚汝雄拉南坡保存有较厚的新生代达涕古湖盆沉积物,并产出晚中新世晚期福氏(垂鼻)三趾马(Hipparion(Cremohipparion)forstenae)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地区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迁的重要区域之一。目前对喜马拉雅山脉代表性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层与古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札达和吉隆盆地,对达涕古湖盆的研究程度仍很低。2020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古生物分队,对聂拉木亚汝雄拉地区开展中-新生代地层与古生物调查,在新近纪地层中采集到一小批脊椎动物化石,包括鲤科咽齿、犀类、有蹄类和鼠兔类。其中,鼠兔类化石归属于艾氏拟美兔(Bellatonoides eroli),这是该属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首次发现,指示其产出层位的生物地层年代不会晚于晚中新世早期(灞河期)。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可从亚汝雄拉剖面中识别出两个不同的层位和年代,即上部湖滨相地层产福氏(垂鼻)三趾马,其年代为晚中新世晚期(保德期);下部湖相地层产艾氏拟美兔,其年代可能为晚中新世早期(灞河期)。此前艾氏拟美兔发现于土耳其安卡拉(Ankara)和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早期的地层中,通常与灵长类及其他森林型哺乳动物共同出现;福氏(垂鼻)三趾马分布于西藏吉隆和山西保德晚中新世晚期地层中,被认为适应于开阔生境,海拔分布不超过2900m。化石证据显示聂拉木达涕古湖盆在晚中新世早期至晚期的古海拔可能比现代高度低了近2000m,古植被类型存在从晚中新世早期的森林到晚中新世晚期的森林草原环境的转变,整体上晚中新世亚汝雄拉的古环境远比现代要适宜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晚中新世 聂拉木 达涕古湖盆 脊椎动物 古环境
下载PDF
希夏邦马峰地区岗布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方泱 蒲浩澜 +4 位作者 郭钊 刘谭杰 刘小驰 何少雄 吴福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9-1509,共21页
近年来,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的研究与找矿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使得喜马拉雅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本文报道了希夏邦马峰地区新发现的锂辉石伟晶岩,发现地位于吉隆岩体东北侧的岗布地区,与吉隆扎龙沟隔山相望。这是在吉隆岩... 近年来,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的研究与找矿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使得喜马拉雅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本文报道了希夏邦马峰地区新发现的锂辉石伟晶岩,发现地位于吉隆岩体东北侧的岗布地区,与吉隆扎龙沟隔山相望。这是在吉隆岩体附近首次发现锂辉石伟晶岩露头,是继琼嘉岗(普士拉)锂辉石伟晶岩、嘎波锂辉石伟晶岩、热曲锂辉石伟晶岩和库曲锂辉石伟晶岩之后,又一锂成矿发现点。结合已有研究显示吉隆扎龙沟地区具有极高的岩浆分异演化程度,表明吉隆岩体北侧具有很好的稀有金属成矿前景。该成矿伟晶岩产出于海拔5300m的变质地层(黑云母片岩和符山石矽卡岩)之中,根据野外产状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强变形锂辉石伟晶岩,其发生明显糜棱岩化作用,呈透镜体形式产出;另一类为弱变形锂辉石伟晶岩,其规模相对较大,变形较弱,但其走向也受区域构造控制。结合地层的变质变形特征,我们认为此处为藏南拆离系的发育位置。成矿伟晶岩下部海拔5200m处出露绿柱石伟晶岩以及切层电气石花岗伟晶岩,5100m处出露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通过对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和两类锂辉石伟晶岩及切层电气石花岗伟晶岩进行独居石和铌铁矿族矿物定年分析,显示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和锂辉石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均为25Ma,而切层电气石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为17.5Ma。岗布锂辉石伟晶岩中铌铁矿族矿物的Mn#[Mn/(Mn+Fe)]值明显高于切层电气石花岗伟晶岩中的铌铁矿族矿物,同时也高于喜马拉雅带内其他已知伟晶岩的铌铁矿族矿物,反映其岩浆相对富氟的特征。时间上,岗布锂辉石伟晶岩与琼嘉岗(普士拉)和库曲锂辉石伟晶岩基本一致,表明喜马拉雅带内~25Ma是重要的锂成矿期,与藏南拆离系的活动密切相关。空间上,岗布锂辉石伟晶岩的剖面特征与琼嘉岗(普士拉)锂辉石伟晶岩和嘎波锂辉石伟晶岩等类似,均表现为下部为电气石白云母淡色花岗岩,之上为绿柱石伟晶岩,再向上则为锂辉石伟晶岩,成矿伟晶岩的产出明显受藏南拆离系的控制,反映了喜马拉雅带的锂成矿作用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这对于理解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希夏邦马峰 吉隆岩体 锂辉石伟晶岩 稀有金属
下载PDF
Ductile deformation within Upper Himalaya Crystalline Sequence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in Nyalam area,Southern Tibet 被引量:20
5
作者 LIU XiaoBing LIU XiaoHan +4 位作者 LELOUP P.H. MAHEO G. PAQUETTE J.L. ZHANG XinGang ZHOU XueJ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6期3469-3481,共13页
The South Tibet Detachment System(STDS) is a flat normal fault that separates the Upper Himalaya Crystalline Sequence(UHCS) below from the Tethyan Sedimentary Sequence(TSS) above.Timing of deformations related to the ... The South Tibet Detachment System(STDS) is a flat normal fault that separates the Upper Himalaya Crystalline Sequence(UHCS) below from the Tethyan Sedimentary Sequence(TSS) above.Timing of deformations related to the STDS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 collision zone.The Nyalam detachment(ND)(~86°E) locates in the middle portion of STDS(81°-89°E).Dating of deformed leucocratic dykes that are most probably syntectonic at different depth beneath the ND,allow us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deformation.(1) Dyke T11N37 located ~3500 m structurally below the ND emplaced at 27.4± 0.2 Ma;(2) Dyke T11N32 located ~1400 m structurally below the ND emplaced at 22.0±0.3 Ma;(3) T11N25 located within the top to the north STD shear zone,~150 m structurally below the ND,emplaced at 17.1±0.2 Ma.Combining ND footwall cooling history and T11N25 deformation temperature,we indicate a probable onset of top to the north deformation at ~16 Ma at this location.These results show an upward younging of the probable timing of onset of the deformation at different structural distance below the ND.We then propose a new model for deformation migration below the ND with deformation starting by pure shear deformation at depth prior to ~27.5 Ma that migrates upward at a rate of ~ 0.3 mm/a until ~18 Ma when deformation switches to top to the north shearing in the South Tibet Detachment shear zone(STDsz).As deformation on the ND stops at 14-13 Ma this would imply that significant top to the North motion would be limited to less than 5 Ma and would jeopardize the importance of lower channel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碰撞带 塑性变形 聂拉木地区 西藏南部 地质意义 序列 结晶 藏南拆离系
原文传递
Rapid denuda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 in the Nyalam area,southern Tibet, since the Pliocene and 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s–climate coupling 被引量:7
6
作者 Yong Zheng Jinjiang Zhang +3 位作者 Jiamin Wang Bo Zhang Xiaoxian Wang Meng W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874-885,共12页
The Himalayan orogen characterized by very high variability in tectonic and climatic processes,and is thus regarded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upling of tectonics and climate,as well as the influe... The Himalayan orogen characterized by very high variability in tectonic and climatic processes,and is thus regarded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upling of tectonics and climate,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is coupling on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This study uses apatite fission track(AFT)dating of samples from a45-km-long section crossing the Great Himalaya Crystalline Complex(GHC)in the Nyalam area,southern Tibet,to constrain the timing and rate of late Cenozoic denudation.The AFT ag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15–6 Ma,to the north of Nyalam town,for which the bestfit line of elevation-age has a gentle slope of 0.05,and for which a denudation rate of 0.27 mm/a is calculated;and(2)3–1 Ma,south of Nyalam town,for which the best-fit line has a steep slope of 0.64,and for which a denudation rate of 1.32 mm/a is calculated.The whole AFT ages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ample elevation(i.e.,older ages are found at higher elevations),and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point of inflexion of the two fitted lines corresponds closely to the junction of Poqu River near Nyalam town.By integrating the AFT data with thermotectonic modeling,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GHC has experienced two different periods of denudation:(1)slow denudation during middle to late Miocene(15–6 Ma)is record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HC;and(2)rapid denudation from the Pliocene to the Pleistocene(3–1 Ma)is record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GHC.An abrupt change in denudation rate occurred between the two periods,with the Pliocene–Pleistocene denudation rate being fiv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during the Miocene.This abrupt change in denudation rate during Pliocene pervaded the Himalayan orogen,and was roughly synchronous with a marked change in global climate at 4–3 Ma,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Asian monsoon.Importantly,the later period of rapid denudation in the study region closely coupled to 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while there is no clear evidence for large-scale faulting activity and associated uplift during this period.Therefore,climate(precipitation)is inferred to be the main cause of the rapid denuda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 since the Pli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聂拉木地区 剥蚀速率 全球气候 构造模型 西藏南部 上新世 耦合
原文传递
藏南聂拉木镇地质灾害和河岸工程病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景晶晶 吴志坚 +2 位作者 丁万鹏 储城鑫 马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聂拉木镇位于藏南高山峡谷区,是喜马拉雅山脉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与尼泊尔交界的边陲重镇,生态和国防地位重要,地震地质灾害频发。通过现场调查,得到了聂拉木镇区及其周边的滑坡、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河岸工程... 聂拉木镇位于藏南高山峡谷区,是喜马拉雅山脉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与尼泊尔交界的边陲重镇,生态和国防地位重要,地震地质灾害频发。通过现场调查,得到了聂拉木镇区及其周边的滑坡、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河岸工程病害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和冰川冻土条件分析了灾害成因。结果表明:聂拉木镇及其周边共发现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点39处,其中滑坡8处、危岩落石21处、泥石流冲沟2处、河岸坍塌8处;滑坡均为堆积层浅层滑塌,危岩落石以节理裂隙切割型岩质崩塌和冻拔石失稳为主,泥石流为降雨诱导型和冰川溃决型,河岸工程病害主要为急流和冰凌冲击型破坏;区内强烈的构造运动、显著的季节性冻融作用和季节强降雨冲刷为灾害主要诱因。聂拉木镇区内地质灾害和河岸工程病害发育具有点小、面广、高风险的特点,建议系统开展镇区灾害风险评估、及时开展分级治理和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聂拉木镇 滑坡 危岩落石 泥石流 河岸工程病害
下载PDF
聂拉木地区高喜马拉雅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建忠 潘忠习 +3 位作者 冯心涛 庄忠海 朱同兴 邹光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6-503,共8页
利用岩石磁化率量值椭球体与岩石构造应变椭球体的共轴性,在缺乏岩性标志层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聂拉木地区)进行岩石磁组构研究,进而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变形期次和过程.磁组构特征表明: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在樟木镇北1km处的片岩最高... 利用岩石磁化率量值椭球体与岩石构造应变椭球体的共轴性,在缺乏岩性标志层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聂拉木地区)进行岩石磁组构研究,进而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变形期次和过程.磁组构特征表明: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在樟木镇北1km处的片岩最高为1.72,在康山桥南1km处最低,为1.13;百分率各向异性度H在11.82%~45.07%之间;磁性线理L在1.02~1.09之间,磁性面理F在1.06~1.60之间,磁性面理F比磁性线理L发育;磁化率椭球体的形状因子T在0.19~0.76之间,磁化率椭球的扁率E在1.04~1.49之间,磁化率椭球体的形状为一压扁椭球;樟木镇北1km到肉切村,平均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D3为S-N(除聂拉木北1km的MA9外),大多数样品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倾角I3>51°,最高达72.6°,局部发育有拉长形磁化率量值椭球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聂拉木地区早期经历强烈的韧性变形,推测可能是一条巨大的右旋逆冲韧性变形带,晚期构造掀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藏南拆离系 主中央断裂 聂拉木
下载PDF
聂拉木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同兴 周铭魁 +4 位作者 邹光富 李建忠 冯心涛 庄忠海 贾保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发现中—晚三叠世鱼龙化石、三叠系和侏罗系珊瑚-海绵生物礁灰岩,识别出白垩系与侏罗系层序不整合界面,查证并获取若干二叠系大陆裂谷型火山岩和早白垩世岛弧型火山岩新的资料。在综合研究地层古生物、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磁性地层、岩... 发现中—晚三叠世鱼龙化石、三叠系和侏罗系珊瑚-海绵生物礁灰岩,识别出白垩系与侏罗系层序不整合界面,查证并获取若干二叠系大陆裂谷型火山岩和早白垩世岛弧型火山岩新的资料。在综合研究地层古生物、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磁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将测区地质发展演化分为:前奥陶纪基底形成、奥陶纪—泥盆纪稳定陆表海、石炭纪—侏罗纪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白垩纪—古近纪汇聚型前陆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后造山隆升5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古生物新资料 岩石-构造分析 地质演化 聂拉木地区 喜马拉雅
下载PDF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组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光富 朱同兴 +1 位作者 贾保江 周铭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21,共9页
在对肉切村岩群的岩石组合、变质特点以及区域综合对比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中锆石U-Pb法年龄值686Ma、黑云母斜长变粒岩全岩Rb-Sr法年龄值796±103Ma,认为其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时代属震旦纪;前人划分的震旦—寒武系肉切村群,实际上... 在对肉切村岩群的岩石组合、变质特点以及区域综合对比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中锆石U-Pb法年龄值686Ma、黑云母斜长变粒岩全岩Rb-Sr法年龄值796±103Ma,认为其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时代属震旦纪;前人划分的震旦—寒武系肉切村群,实际上是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聂拉木地区并未出露寒武纪地层。将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为聂拉木岩群和肉切村岩群,并将聂拉木岩群划分为友谊桥岩组、曲乡岩组、康山桥混合岩和江东岩组4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将肉切村岩群划分为扎西宗混合岩和塔吉岭岩组两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聂拉木岩群 肉切村岩群 聂拉木 藏南
下载PDF
西藏聂拉木县“4·25”尼泊尔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桂胜 陈宁生 +1 位作者 苏鹏程 王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6,共7页
"4·25"尼泊尔地震诱发西藏聂拉木县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灾害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这些次生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对中尼公路(G318线)的安全运营及沿线主要城镇居民点聂拉木镇、樟木镇(口岸... "4·25"尼泊尔地震诱发西藏聂拉木县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灾害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这些次生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对中尼公路(G318线)的安全运营及沿线主要城镇居民点聂拉木镇、樟木镇(口岸)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将促进泥石流活跃,在后期暴雨作用下产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通过初步分析得出:(1)聂拉木"4·25"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点计221处,分布于聂拉木县5个乡镇,其中有滑坡10处、崩塌159处、泥石流沟26条、不稳定斜坡26处。(2)聂拉木(边检站以下)—樟木—友谊桥—带以滑坡、崩塌灾害为主;聂拉木(边检站以上)—亚来乡—达弟以崩塌、泥石流为主、滑坡为次;希夏邦马峰东侧以冰川泥石流为主。最后,结合区域的地形、地质构造、气象条件提出了地震区恢复重建中的防灾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聂拉木县 次生山地灾害 减灾对策
下载PDF
藏南聂拉木地区上三叠统与侏罗系中伸展不整合以及各组地层的厘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定益 聂泽同 +1 位作者 董文彤 王世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341,共9页
晚三叠世及侏罗纪是特提斯大洋形成和扩张的时期。藏南聂拉木地区的相应地层中普遍存在裂陷盆地沉积及众多的伸展不整合。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之上的“超越下伏地层不正常的化石混积事件”,判断早侏罗世赫唐早期和中侏罗世巴通期裂陷幅度... 晚三叠世及侏罗纪是特提斯大洋形成和扩张的时期。藏南聂拉木地区的相应地层中普遍存在裂陷盆地沉积及众多的伸展不整合。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之上的“超越下伏地层不正常的化石混积事件”,判断早侏罗世赫唐早期和中侏罗世巴通期裂陷幅度分别为大于 1 60 0 m和大于80 0 m。作者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以及遵循地层命名的“优先法则”,对各个组的地层划分与名称进行了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三叠统 侏罗系 伸展不整合 地层划分 西藏
下载PDF
中国西藏聂拉木色龙西山二叠系—下三叠统牙形刺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志浩 王义刚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348,451-452,共16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西藏聂拉木色龙西山二叠系—下三叠统牙形刺共7属20种;组建了自下而上的7个牙形刺带:Hindeodusparvus,Clarkinacarinata,Neospathoduskummeli,N,cris... 本文详细描述了西藏聂拉木色龙西山二叠系—下三叠统牙形刺共7属20种;组建了自下而上的7个牙形刺带:Hindeodusparvus,Clarkinacarinata,Neospathoduskummeli,N,cristagalli,N.pakistanensis,N.waageni,Neogondolellajubata-Neospathodustriangularis带;发现了这些牙形刺带与菊石带的对比关系。色龙西山剖面缺失二叠系顶部的层位,由于色龙群顶部产Mesogondolellaidahoensis,M.phosphoriensis和M.spp.等牙形刺,其时代可能为栖霞晚期至茅口早期,考虑到再沉积的可能性,其时代也不会晚于吴家坪期。下三叠统发育较完整,特别是底部,但是由于再沉积或凝缩的原因,在三叠系底部常有二叠系的牙形刺出现或出现混合动物群。本文讨论了二叠-三叠系界线,并把菊石Otoceraslatilobatum带和牙形刺Hindeodusparvus带之底作为三叠系之底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 二叠纪 三叠纪 西藏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早侏罗世双壳类Lithiotis生物岩礁及其扩散 被引量:6
14
作者 阴家润 万晓樵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3-256,共4页
藏南聂拉木地区首次发现的早侏罗世Lithiotis生物岩礁,证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于早侏罗世后期已开始向北运移,并且至少在早托尔期已接近或到达能够适应Lithiotis繁衍的低纬度区域。
关键词 早侏罗世 聂拉木地区 藏南 双壳类 生物岩礁
下载PDF
西藏南部定日、聂拉木地区早-中侏罗世有孔虫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华伟 李建国 章炳高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7-452,共16页
记述早、中侏罗世有孔虫13属17种,标本采自西藏南部定日县的卧龙剖面及聂拉木县中尼公路5264km路标处剖面。早侏罗世普普嘎组以产大有孔虫为特征,在卧龙剖面仅有下侏罗统的中、上部,缺失下部地层;中侏罗世聂聂雄拉组以产小有孔虫为特征... 记述早、中侏罗世有孔虫13属17种,标本采自西藏南部定日县的卧龙剖面及聂拉木县中尼公路5264km路标处剖面。早侏罗世普普嘎组以产大有孔虫为特征,在卧龙剖面仅有下侏罗统的中、上部,缺失下部地层;中侏罗世聂聂雄拉组以产小有孔虫为特征,基本没有大有孔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有孔虫 小有孔虫 早、中侏罗世 定日、聂拉木地区 西藏
下载PDF
藏南聂拉木亚来地区早石炭世纳兴组沉积层序及深切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祥辉 王成善 +1 位作者 曾允孚 刘志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对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南带聂拉木亚来剖面下石炭统纳兴组中下部沉积层序进行了研究,首次识别划分出三个Ⅱ型、三个含深切谷充填的Ⅰ型层序,对各层序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深切谷特征,还讨论了沉积层序...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对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南带聂拉木亚来剖面下石炭统纳兴组中下部沉积层序进行了研究,首次识别划分出三个Ⅱ型、三个含深切谷充填的Ⅰ型层序,对各层序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深切谷特征,还讨论了沉积层序的时代格架、区域性和全球性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序 沉积 早石炭世 纳兴组 深切谷
下载PDF
藏南吉隆地区聂拉木群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建称 鲁艳明 张振利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8-180,共3页
构造—岩层(石)—事件法填图结果表明,吉隆地区原聂拉木群实际上包含了变质地层和变质深成岩,应予以解体。解体后的变质深成岩称思马片麻岩,侵位于晋宁期。变质地层称聂拉木岩群,包括曲乡岩组和江东岩组,两者以韧性断层接触,沉积时代为... 构造—岩层(石)—事件法填图结果表明,吉隆地区原聂拉木群实际上包含了变质地层和变质深成岩,应予以解体。解体后的变质深成岩称思马片麻岩,侵位于晋宁期。变质地层称聂拉木岩群,包括曲乡岩组和江东岩组,两者以韧性断层接触,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经历了吕梁末期的中压型蓝晶石—十字石亚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并与思马片麻岩一同于晋宁末期接受角闪岩相变质、喜马拉雅期绿片岩相退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隆地区 聂拉木岩群 思马片麻岩 构造-岩层-事件法 变质岩 西藏
下载PDF
藏南聂拉木北部喜马拉雅山主脊带侏罗系重解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祥辉 王成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1-1126,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地层系统校正,认为前人在该区划分的侏罗纪地层系统存在偏差。下侏罗统在喜马拉雅山主脊带南北两侧岩相变化较大,普普嘎组可能穿时;中上侏罗统岩相变化较小;侏罗系总厚度不超过1400m。中侏罗统鲕粒铁质岩所对应的岩石地... 通过野外调查和地层系统校正,认为前人在该区划分的侏罗纪地层系统存在偏差。下侏罗统在喜马拉雅山主脊带南北两侧岩相变化较大,普普嘎组可能穿时;中上侏罗统岩相变化较小;侏罗系总厚度不超过1400m。中侏罗统鲕粒铁质岩所对应的岩石地层单元按命名先后原则应为定结组,形成于外陆棚环境,可能与全球侏罗纪海泛时期洋流涌入有关,代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侏罗世晚巴通期一次沉积地质事件;晚侏罗世基末利期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可能存在与欧洲同期的缺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岩相 地质走廊图 侏罗系 特提斯喜马拉雅 西藏聂拉木
下载PDF
高喜马拉雅中段基性捕虏体的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鑫刚 刘小汉 +1 位作者 刘小兵 周学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8-289,共12页
西藏南部聂拉木—樟木剖面出露的高喜马拉雅变质带主要由副变质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其次为伟晶岩和淡色花岗侵入体,区域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我们对其中的变质基性捕虏体进行详细的变质作用研究,内容包括变质矿物组合,矿物变质反... 西藏南部聂拉木—樟木剖面出露的高喜马拉雅变质带主要由副变质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其次为伟晶岩和淡色花岗侵入体,区域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我们对其中的变质基性捕虏体进行详细的变质作用研究,内容包括变质矿物组合,矿物变质反应结构和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条件分析。基性捕虏体中的石榴子石角闪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均保存了两期变质矿物组合。温度与压力计算结果表明,石榴子石角闪片麻岩早期变质阶段(M1)温度约为829℃,压力为7.3 kbar;晚期(M2)变质温度为625℃,压力为4.3 kbar。斜长角闪片麻岩所经历的早期变质阶段(M1)温度约为776℃、压力约为10.6 kbar;晚期(M2)变质温度超过692℃,压力为7.4 kbar。石榴子石角闪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捕虏体均记录了典型的顺时针P-T轨迹,表明高喜马拉雅变质带曾向北俯冲到下地壳深度,之后被抬升到地表剥蚀出露。变质基性捕虏体的研究说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经历过较高温度—压力的变质作用,支持了其沿着藏南拆离系和主中央逆冲断裂系向南挤出的大地构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 聂拉木-樟木剖面 基性捕虏体变质作用 高角闪岩相 P-T轨迹
下载PDF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夕线石带”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留东 陈炳蔚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15-721,共7页
通过对聂拉木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石榴子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夕线石带倒转变质的研究,认为除夕线石带以外的其它变质带主要由固相变质反应形成。夕线石的出现并非蓝晶石或十字石带递增变质所致。"倒转变质"不应包括所... 通过对聂拉木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石榴子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夕线石带倒转变质的研究,认为除夕线石带以外的其它变质带主要由固相变质反应形成。夕线石的出现并非蓝晶石或十字石带递增变质所致。"倒转变质"不应包括所谓的夕线石带。实际上,夕线石化与深熔作用之后的溶液(或熔体)活动更为密切。时间顺序上应是递增变质作用及分带→深熔作用→夕线石化,夕线石的出现不是深熔作用的开始,而是深熔作用的结束。夕线石的形成主要与变形作用过程中黑云母和/或钾长石的分解及碱(土)金属组分的迁移有关,关键在于溶液(或熔体)组分沿裂隙迁移过程中发生的组分逐步沉淀,最早沉凝的Al、Si组分形成夕线石和石英,之后陆续有其它的组分的结晶;细夕线石粗粒化即进一步转化形成柱状夕线石的同时形成蠕英结构和斜长石生长边。夕线石化可能与深熔花岗(片麻)岩的上升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 聂拉木 夕线石化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