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对壳模型下质子中子耦合系统U(5)←→O(6)相变研究
1
作者 王芙蓉 罗延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共4页
在SD对壳模型下,研究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O(6)相变。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O(6)相变。这一结果表明SD对近似的合理性及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相变 U(5)极限 o(6)极限
下载PDF
带三体势的IBM1的O(6)极限对偶偶Pt核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黄生 廖继志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1-96,共6页
通过在IBMI哈密顿中,引入一种简单的等效三体势,O(6)核能谱可得到不同程度的修正.本文具体计算了(192)-(198)Pt偶偶同位素核的能谱和E2跃迁几率。
关键词 三体势 o(6)极限 等效电荷 能谱
原文传递
对偶偶氙、钡、铈同位素核Yrast态的一种唯象描述
3
作者 韩勇 刘英太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2-697,共6页
在加三体相互作用的IBMO(6)极限下,计算了偶偶同位素核116Xe,118Xe,120Xe,122Xe,124Xe,126Xe,128Xe,130Xe和124Ba,126Ba,128Ba,130Ba及130Ce,1... 在加三体相互作用的IBMO(6)极限下,计算了偶偶同位素核116Xe,118Xe,120Xe,122Xe,124Xe,126Xe,128Xe,130Xe和124Ba,126Ba,128Ba,130Ba及130Ce,132Ce,134Ce的Yrast态.与纯O(6)极限下的计算结果相比,近似等价于三体相互作用的二次项τ2(τ+3)2和L2(L+1)2对这些核的Yrast能级结构影响较大.三体项的引入使理论与实验的符合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rast态 三体相互作用 偶偶同位素核
下载PDF
g玻色子对轻核的影响
4
作者 李光华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91年第1期84-89,共6页
本文通过分别对 sd-IBM4中的 O(6)极限 U(36)U_6(sd)×U_6(ST)O_6(sd)×O_6(ST)O_3(d)×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 本文通过分别对 sd-IBM4中的 O(6)极限 U(36)U_6(sd)×U_6(ST)O_6(sd)×O_6(ST)O_3(d)×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SU_3(T)O_3(J)×O_3(T)与 sdg-IBM4中的类SO(6)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U_5(sdg)×O_6(ST)SO_5(dg)×O_6(ST)O_3(dg)×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SU_3(sdg)×SU_3(S)×SU_3(T)SU_3(sdgS)×SU_3(T)O_3(J)×O_3(T)的分析比较,表明 g 玻色子对 O(6)极限的典型能谱有较大的影响,当用类 O(6)极限同时拟合^(34)S 与^(34)Cl 的能谱时,对^(34)Cl 能得到很低的3_1^+态,而用 O(6)极限则不能,而且能谱结构也改变较大.但 g 玻色子对强耦合 SU(3)极限的低能态能谱与 E2跃进,则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玻色子 极限 强耦合 轻核 原子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