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状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瑾 刘光耀 +3 位作者 王俊 白玉萍 甘铁军 张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目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使用术前常规模态磁共振图像预测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T2WI序列和T1WI对比增强序列的磁... 目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使用术前常规模态磁共振图像预测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T2WI序列和T1WI对比增强序列的磁共振图像,其中MGMT甲基化患者66例,MGMT非甲基化患者63例。基于EfficientNet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构建T2-net、T1C-net及两种序列联合的TS-net,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TS-net在训练和验证数据集的AUC分别为0.944和0.838,T1C-net模型的AUC分别为0.951和0.830,T2-net的AUC分别为0.929和0.781。结论基于磁共振常规序列图像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可有效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MGMT甲基化状态,帮助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甲基化状态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莉 何晓阳 +1 位作者 江伟 洪钧言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0-333,346,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表达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对二氯乙基亚硝脲(BCNU)细胞毒性作用的反应差异,探测AGT错译突变体的功能意义。【方法】将野生型及不同突变型AGTcDNA分别转染CHO细胞,... 【目的】通过比较表达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对二氯乙基亚硝脲(BCNU)细胞毒性作用的反应差异,探测AGT错译突变体的功能意义。【方法】将野生型及不同突变型AGTcDNA分别转染CHO细胞,选择稳定表达AGT的细胞株,用BCNU作用细胞,以存活细胞簇的数量作为判断细胞毒性标准。【结果】表达AGTLeu84Phe和Leu84Phe/Ile143Val/Lys178Arg突变体的细胞对BCNU的毒性作用抵抗力显著减弱,与此不同的是,其余突变体Ile143Val、Lys178Arg、Ser184Asn以及Ile143Val/Lys178Arg对BCNU毒性作用的抵抗性较野生型AGT无明显差异。【结论】AGTLeu84Phe突变体在修复BCNU造成的DNA损伤过程中酶活性降低。提示AG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肿瘤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肿瘤 易感性 遗传学
下载PDF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桃英 孙幼芳 +3 位作者 段家华 周祖良 王君 刘俐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方法及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对76例胃癌组织、73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MGMT基因标记检测,同时应用自...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方法及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对76例胃癌组织、73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MGMT基因标记检测,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胃癌组织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低于正常胃组织的60.0%(12/20),MGMT表达强阳性率为32.3%(10/31),也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83.3%(10/1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癌旁组织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6.6%(34/73),MG-MT表达强阳性率为41.1%(14/34),与胃癌组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定量分析示,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阳性单位值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组织、癌旁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之间MGMT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人体胃组织存在高度表达的MGMT基因,胃癌发生与MGM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有关,MGMT基因异常表达是胃癌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的早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基因表达 胃癌
下载PDF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凌冬 蔡景龙 远里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02-804,共3页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MGMT DNA修复 肿瘤
下载PDF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白金君 王发亮 +1 位作者 薄爱华 雷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研究DNA修复酶(O-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和腺瘤标本共计143例,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GMT表达。结果:MGMT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 目的:研究DNA修复酶(O-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和腺瘤标本共计143例,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GMT表达。结果:MGMT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85%和13.64%,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MG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GMT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GMT可以作为判断乳癌发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检测其表达可以指导临床上化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乳腺癌 乳腺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蛋白的亚细胞荧光定位
6
作者 赵淑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6589-6593,共5页
目的:机体对烷化剂诱导基因突变的修复能力取决于细胞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含量及合成速度。构建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表达的载体,根据荧光分布确定其亚细胞定位。方法:实验于... 目的:机体对烷化剂诱导基因突变的修复能力取决于细胞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含量及合成速度。构建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表达的载体,根据荧光分布确定其亚细胞定位。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6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学实验研究中心完成。参考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序列和p-EGFP-N1载体的多克隆位点设计PCR扩增引物。从Hela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cDNA,进而合成双链DNA。扩增后的DNA目的片段与p-EGFP-N1载体均行NheI和BamHI双酶切,回收,定量后用T4连接酶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OP10,挑选阳性克隆并提取质粒测序,构建成功的质粒绿色荧光蛋白位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蛋白的C末端。将pEGFP-N1-MGMT载体分别转染HEK293和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与转染空载体pEGFP-N1的细胞进行对比观察,荧光信号表达最高点时进行固定并对细胞核进行复染,观察亚细胞定位情况,同时免疫印迹分析蛋白的表达。结果:①RT-PCR检测:扩增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cDNA片段约为650bp,与预期相符。②克隆及序列鉴定:扩增的DNA片段与载体pEGFP-N1经过NheI和BamHI双酶切后,可连接得到重组的表达载体,命名为pEGFP-N1-MGMT。重组质粒的酶切产物有650bp,4700bp两条带,克隆结果正确。该质粒经测序确认正确。③免疫印迹分析:转染pEGFP-N1质粒的细胞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000;转染pEGFP-N1-MGMT融合蛋白质粒的细胞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000,证明目的蛋白在转染细胞内表达成融合蛋白。④亚细胞定位:转染pEGFP-N1质粒的细胞绿色荧光信号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转染pEGFP-N1-MGMT质粒的细胞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在胞质,特别在一定条件下核周围有颗粒样聚集。结论:①实验成功构建pEGFP-N1-MGMT融合蛋白质粒。②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定位在胞浆,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核周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RT-PCR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DNA-烷基转移酶(AGT)抑制剂及其在抗肿瘤耐药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瑞凡 任婷 甄岩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烷化剂类抗癌药物可攻击细胞DNA分子众多部位,产生一系列DNA加合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等过程,从而诱导细胞变异或凋亡。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O6-alkylguanine-DNA alkyltransferase,AGT)是哺乳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DNA修复... 烷化剂类抗癌药物可攻击细胞DNA分子众多部位,产生一系列DNA加合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等过程,从而诱导细胞变异或凋亡。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O6-alkylguanine-DNA alkyltransferase,AGT)是哺乳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DNA修复蛋白酶,可使受损DNA得以修复,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降低肿瘤化疗的效果。就近年来有关DNA烷化损伤、AGT介导的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以及AGT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耐药性 AGT抑制剂
下载PDF
O^(6)-苄基鸟嘌呤增强1,3-二(2-氯乙基)-亚硝基脲对人肝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英文)
8
作者 万永玲 吴德政 +1 位作者 高洪志 吕焕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1-416,共6页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U细胞毒作用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 BCNU合用治疗移植瘤的协同效果 .结果显示 :1 .5- 6.0 mg· L-1的 O6- BG预先作用 2 h后 ,SMMC- 772 1细胞对 BCNU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0 .75- 6.0 mg· L-1的 O6- BG可完全快速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AGT活性并持续 1 2 h;ip 90 mg· kg-1的 O6- BG预处理 2 h后给予 2 5mg·kg-1的 BCNU治疗 ,可使动物 sc接种的人肝癌移植瘤生长延迟 38.6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并且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转移酶活性 .说明 O6- BG与 BCNU合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O^(6)-苄基鸟嘌呤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1 3-二(2-氯乙基)-亚硝基脲 凋亡 肝细胞瘤
下载PDF
Preliminary in vitro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O^6-benzylguanine derivative-precursors of PET tracers for the DNA repair protein AGT
9
作者 贺巍巍 刘昭飞 +3 位作者 刘丹 贾兵 王凡 崔育新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A series of O6-benzylguanine (O6-BG) derivatives was synthesized, and their in vitro AGT (O^6-Alkylguanine DNA alkyltransferase) inhibitory 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MTT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o be ... A series of O6-benzylguanine (O6-BG) derivatives was synthesized, and their in vitro AGT (O^6-Alkylguanine DNA alkyltransferase) inhibitory 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MTT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o be promising precursors of PET tracers. O^6--BG and its derivatives, HMBG, MOBG, MOMBG, BABP and PEG, were synthesized from guanine respectively. The AGT inhibitory ability of the compounds were tested by evaluating their effects on increasing sensitivity of HeLa cancer cells to 1,3-bis (2-chloroethyl)-l-nitrosourea (BCNU) with MTT method. Their order of AGT inhibitory activities follows HMBG ≥ O^6-BG ≥ MOBG ≥ MOMBG, whereas the BABP and PEG showed no AGT inhibition activity. HMBG, MOBG and MOMBG would be promising as precursor candidates of PET tracers for tumor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Benzylguanine derivatives O6-Alkylguanine DNA alkyltransferase MT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下载PDF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SF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异常与皮肤鳞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亮 王伟 +3 位作者 杨宏凤 孙然 孙鸿燕 丛宪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65-2066,共2页
目的探讨O^6_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SF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异常与皮肤鳞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0例皮肤鳞癌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MGMT... 目的探讨O^6_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SF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异常与皮肤鳞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0例皮肤鳞癌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MGMT、SFN两组基因甲基化状态及mRNA的表达。结果鳞癌组织中的MGMT、SFN基因启动子附近甲基化频率分别为42.5%、35.0%,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1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鳞癌组织中MGMT和SFN的mRNA表达则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结论皮肤鳞癌组织中MGMT、SFN基因启动子区附近高甲基化与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癌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甲基化
原文传递
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相关性及对预后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靖远 许在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85-1086,共2页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级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2014年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7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患者的肿瘤与血液标...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级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2014年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7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患者的肿瘤与血液标本,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和/或化疗。PCR检测IDH1突变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Spearman分析其表达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07例患者中,16例发生IDH1突变,突变率为15.0%(16/107),均为R132H型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50.5%(54/107);IDH1突变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具有相关性(r=0.258,P<0.05);随访18个月,发生IDH1突变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存活率高、预后较好(P<0.05)。结论 IDH1可判断胶质瘤的恶性程度,MGMT可作为化疗的重要参考指标。IDH1突变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具有相关性且可改善胶质瘤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 O^6-甲基鸟嘌呤-dna-甲级转移 突变 甲基化
下载PDF
人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突变体对O^6-苄基鸟嘌呤耐药性的研究
12
作者 万永玲 吴德政 +1 位作者 高洪志 吕焕章 《中华肿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O6 烷基鸟嘌呤 DNA烷基转移酶 (O6 alkylguanine DNAalkyltransferase ,O6 AGT)中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对O6 苄基鸟嘌呤 (O6 benzylguanine ,O6 BG)抑制作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定点诱导突变的方法 ,将人AGT的第 15 6位点... 目的 探讨人O6 烷基鸟嘌呤 DNA烷基转移酶 (O6 alkylguanine DNAalkyltransferase ,O6 AGT)中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对O6 苄基鸟嘌呤 (O6 benzylguanine ,O6 BG)抑制作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定点诱导突变的方法 ,将人AGT的第 15 6位点的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 ,第 140位点的脯氨酸突变为丙氨酸 ,并检测了重组蛋白的活性。结果 点突变G15 6A和P140A的重组蛋白的AGT活性分别为(2 44± 90 )fmol/mg和 (2 31± 48)fmol/mg蛋白 ,与野生型AGT活性 (2 2 3± 35 )fmol/mg蛋白相近 ,并且对O6 BG具有耐药性。O6 BG对突变后的G15 6A AGT和P140A AGT的IC50 分别为 7.2 0 μg/ml和 0 .92 μg/ml,而对野生型AGT的IC50 为 0 .0 6 8μg/ml,耐药性分别提高了 10 5 .8及 13.5倍。 结论 应用G15 6A和P140A基因转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苄基鸟嘌呤 DNA烷基转移 突变体 G156A
原文传递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右迁 李靖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940-941,共2页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葫芦岛中心医院和医联体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0-2015年收治的57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胶质母细胞瘤...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葫芦岛中心医院和医联体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0-2015年收治的57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胶质母细胞瘤标本,对肿瘤标本进行基因检测;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57例患者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者24例(42.1%),阴性者33例(57.9%);EGFR基因表达阳性者49例(86.0%),阴性者8例(14.0%)。12个月后,24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者中,15例存活,存活率为62.5%(15/24),33例阴性者中,11例存活,存活率为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EGFR基因表达阳性者中,20例存活,存活率为40.8%(20/49),8例阴性者中,6例存活,存活率为7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EGFR基因表达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胶质母细胞瘤 预后
下载PDF
尼莫司汀和卡莫司汀导致细胞中DNA股间交联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莉莉 陈薛钗 +1 位作者 赵丽娇 钟儒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5-412,共8页
氯乙基亚硝基脲(CENUs)是临床常用的烷化剂类抗癌药物,主要通过导致DNA股间横向交联(dG-dC交联)发挥其抗癌作用。为建立高灵敏度的细胞中交联物的检测方法,评价不同种类CENUs的抗癌活性及耐药性,本研究使用尼莫司汀(ACNU)和卡莫... 氯乙基亚硝基脲(CENUs)是临床常用的烷化剂类抗癌药物,主要通过导致DNA股间横向交联(dG-dC交联)发挥其抗癌作用。为建立高灵敏度的细胞中交联物的检测方法,评价不同种类CENUs的抗癌活性及耐药性,本研究使用尼莫司汀(ACNU)和卡莫司汀(BCNU)对具有不同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活性的NIH/3T3和L1210两种细胞进行药物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联用技术对经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细胞中的dG-dC交联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测限(S/N=5)和定量限(S/N=17)分别达到2fmol和8fmol,回收率为92.5%~107.4%,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结果表明:ACNU导致的dG-dC交联率高于BCNU;经相同浓度的同种药物作用后,L1210细胞中交联率显著高于NIH/3T3细胞。这可为新型CENU类烷化剂的抗癌活性评价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基亚硝基脲(CENUs)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 DNA股间交联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下载PDF
脑胶质瘤SHG-44细胞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与细胞对烷化剂药物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长青 季守平 +6 位作者 宫锋 常宏宇 王颖丽 高红伟 李素波 檀英霞 章扬培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其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对烷化剂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SHG-44和U251细胞,分别加入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培...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其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对烷化剂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SHG-44和U251细胞,分别加入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培养6d后收集细胞,同时以未加5-Aza-CdR的正常培养细胞作为对照。提取细胞基因组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利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MGMT蛋白的表达。将收集的细胞分为3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25、100、75、50、25、15、10μg/ml的尼莫司汀(ACNU)和50、25、15、10、5、2.5、1μg/ml的替莫唑胺(TMZ)以及等量的完全培养液(阴性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法分别检测细胞对烷化剂药物的敏感性,以细胞存活50%时所对应的药物浓度(IC50值)作为衡量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的指标,实验重复3次。结果正常培养的SHG-44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呈甲基化状态,MGMT蛋白表达缺失,对ACNU和TMZ的IC50值分别为30、11μg/ml,表现为对烷化剂药物敏感;用5-Aza-CdR处理后,SHG-44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成功脱甲基化,MGMT蛋白恢复表达,其对ACNU和TMZ的IC50值分别升高了2.5和3.1倍(均P<0.05),对烷化剂药物的敏感性发生逆转。而正常培养和5-Aza-CdR处理的U251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均呈未甲基化状态,都能表达MGMT蛋白,并且均表现为对ACNU和TMZ烷化剂药物耐药。结论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能稳定地反映细胞诱导MGMT蛋白表达的能力,并有可能成为预测肿瘤组织对烷化剂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甲基化 抗肿瘤药 烷基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DNA修复酶MGMT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心韵 杨寒朔 +4 位作者 师帅 王秀红 杨莉 钱志勇 李沐纯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2期94-98,共5页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是一种高效的DNA直接修复酶,能修复烷化剂所致的DNA损伤。该酶的结构、功能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特征都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近几年对DNA修复酶MGMT的研究和...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是一种高效的DNA直接修复酶,能修复烷化剂所致的DNA损伤。该酶的结构、功能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特征都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近几年对DNA修复酶MGMT的研究和它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DNA修复 肿瘤
下载PDF
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文海韬 安喆妮 吴水华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12期3198-3203,共6页
目的 研究停靠蛋白3(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TMZ)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TMZ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DOK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 目的 研究停靠蛋白3(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TMZ)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TMZ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DOK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法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的核转位。结果 DOK3在TMZ抗性的U25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亲本细胞,而MGMT、p-PI3K以及p-AKT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亲本细胞。DOK3的过表达降低了TMZ耐药细胞对TMZ的IC_(50)值,也加速了TMZ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抑制,降低了MGMT、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抑制了NF-κB的核转位。结论 DOK3通过PI3K/AKT/NF-κB途径调控MGMT,导致神经胶质瘤细胞对TMZ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U251细胞 停靠蛋白3 胶质母细胞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下载PDF
低氧激活偶氮苯类AGT抑制剂的合成及还原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然 张黎黎 +4 位作者 孙国辉 崔鑫 任婷 赵丽娇 钟儒刚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1019,共9页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AGT在保护正常细胞DNA不受烷化剂损伤的同时,也能够修复抗癌烷化剂对肿瘤细胞DNA的损伤,进而导致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肿瘤低氧靶向性的AGT抑制剂,合成化合...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AGT)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AGT在保护正常细胞DNA不受烷化剂损伤的同时,也能够修复抗癌烷化剂对肿瘤细胞DNA的损伤,进而导致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肿瘤低氧靶向性的AGT抑制剂,合成化合物能够特异性地在肿瘤低氧环境中被还原,释放AGT抑制剂——O^6-3-氨基苄基鸟嘌呤(ABG);而在常氧条件下不能被激活,不能发挥AGT抑制作用。因此,合成化合物可与氯乙基亚硝基脲等烷化剂联合用药,通过靶向性地抑制肿瘤低氧区域中AGT的活性,提高肿瘤细胞对抗癌烷化剂的敏感性。设计合成了4种以偶氮甲苯衍生物为低氧激活基团的O^6-烷基鸟嘌呤衍生物。经过体外实验模拟实体瘤中的低氧环境,确证了4种化合物均能够选择性地在低氧条件下被还原为AGT抑制剂——ABG;4种目标化合物的还原活性为:(E)-6-((3-((4-(二丙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E)-6-((3-((4-(乙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E)-6-((3-((4-(二乙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E)-6-((3-((4-(甲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9H-嘌呤-2-胺,为开发新型靶向性抗肿瘤药物以及设计高效低毒的联合用药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低氧激活 AGT抑制剂 肿瘤靶向性 偶氮基团
下载PDF
替莫唑胺在恶性胶质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行 王滨 +3 位作者 孙绍伟 张恒 姚洪杰 边瑞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36-39,共4页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替莫唑胺(TMZ)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的DNA-烷化剂药物。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观遗传沉默是TMZ治疗恶性...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替莫唑胺(TMZ)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的DNA-烷化剂药物。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观遗传沉默是TMZ治疗恶性胶质瘤的重要靶点,因此,对于缺乏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肿瘤患者TMZ不能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治疗降低MGMT水平可显著增加TMZ的治疗作用,降低治疗抗性。因此,本研究对TMZ在恶性胶质瘤治疗的作用机制和化学抗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TMZ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替莫唑胺 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化学抗性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AGT Exon3与食管癌高易感性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新伟 梁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6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AGTExon3与食管癌高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基础上的限制性片段多态(PCR-RFLP)检测法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法检测275例食管癌患者血标本抽提DNA,以正常血标本抽提DNA315例为对照。结果AG... 目的探讨AGTExon3与食管癌高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基础上的限制性片段多态(PCR-RFLP)检测法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法检测275例食管癌患者血标本抽提DNA,以正常血标本抽提DNA315例为对照。结果AGT第三外显子(AGTExon3)突变型携带者患ESCC的危险度比野生型携带者升高4.876倍(95%CI,3.248 ̄7.319)。将AGTExon3各基因型组合考查河南安阳地区人群患ESCC的结合危险度。在ESCC组,AGTExon30R值为0.1166,性别OR值为93.558,年龄为1.0703,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AGTExon3突变型基因型显著增加河南安阳地区人群ESCC的易感性,而DNA损伤修复酶基因缺陷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基因多态 遗传易感性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