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neutron-sensitive image intensifier used in neutron imaging
1
作者 谭金昊 宋玉收 +14 位作者 周健荣 杨文钦 蒋兴奋 刘杰 张超月 周晓娟 夏远光 刘术林 闫保军 刘辉 王松林 赵豫斌 庄建 孙志嘉 陈元柏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80-387,共8页
As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neutron ima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s,including material science,nuclear engineering,and fundamental science.An imaging detector with a neutron-sensitive ima... As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neutron ima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s,including material science,nuclear engineering,and fundamental science.An imaging detector with a neutron-sensitive image intensifier has been developed and demonstrated to achieve good spatial resolution and timing resolution.However,the influence of the working voltag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utron-sensitive imaging intensifier has not been studied.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utron-sensitive image intensifier at different voltages,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at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neutron beamline.The change in the light yield and imaging quality with different voltages has been acquired.It is shown that the image quality benefits from the high gain of the microchannel plate(MCP)and the high accelerating electric field between the MCP and the screen.Increasing the accelerating electric fiel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increasing the gain of MCP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maging quality.Increasing the total gain of the MCP stack can be realized more effectively by improving the gain of the standard MCP than that of the n MCP.These results offer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image intensifier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n detector neutron imaging microchannel plate image intensifier
下载PDF
Fast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techniques:A review on challenge and develop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Xiongbo Liu Danying Lin +4 位作者 Wolfgang Becker Jingjing Niu Bin Yu Liwei Liu Junle Qu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9年第5期3-29,共27页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FLIM)is increasingly used in biomedicine,material science,chemistry,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fields,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monitorin...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FLIM)is increasingly used in biomedicine,material science,chemistry,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fields,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monitoring cellular microenvironments,studying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s,metabolic state,screening drugs and analyzing their efficacy,characterizing novel materials,and diagnosing early cancers.Understandably,there is a large interest in obtaining FLIM data within an acquisition time as short as possible.Consequently,there is currently a technology that advances towards faster and faster FLIM recording.However,the maximum speed of a recording technique is only part of the problerm.The acquisition time of a FLIM image is a complex function of many factors.These include the photon rate that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 technique extracts from the decay functions,the fficiency at which it determines fluorescence decay parameters from the recorded photons,the demands for the accuracy of these parameters,the number of pixels,and the lateral and axial resolutions that are obtained in biological materials.Starting from a discussion of the parameters which determine the acquisition time,this review will describe existing and emerging FLIM techniques and data analysis algo-rithms,and analyze their performance and recording speed in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FLIM) acquisitin time imaging speed dead time photon fficiency time domain frequency domain scanning wide-field imaging time-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TCSPC) gated detection gated image intensifer modulated inage intensifier SPAD array detector
下载PDF
Simulating the Intensifying Effect of Phosphors on Imaging Plate with UV photons
3
作者 张丽平 熊光楠 +1 位作者 郑震 马宇平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It is assumed from the energy level that ultraviolet (UV) photons may have intensifying effect on BaFBr∶Eu 2+. In this paper, effect of UV photons (220~290 nm) on the PSL intensity of X-ray irradiated BaFBr∶Eu 2+... It is assumed from the energy level that ultraviolet (UV) photons may have intensifying effect on BaFBr∶Eu 2+. In this paper, effect of UV photons (220~290 nm) on the PSL intensity of X-ray irradiated BaFBr∶Eu 2+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to that on the PSL intensity of 220 nm photons irradiated BaFBr∶Eu 2+. It was found that after the excitation of UV photons the PSL intensity of X-ray irradiated samples decreases least at 250 nm and that of 220 nm photons irradiated samples increases most at 250 nm. When the irradiation sources are X-rays and 220 nm photons the excited electrons are photoelectron and thermal-electrons, respectively,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possibility of being captured by electron traps or combined with luminescent centers. And the peak at 250 nm can be explained with the model of electrons tunneling.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lectrons excited by 250 nm have the most possibility of tunn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S photo-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ntensifying effect UV excitation imaging plate rare earths
下载PDF
Intensified CCD Image Sensor
4
作者 LIUJikun ZHAOBaoyun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1997年第3期232-236,共5页
Work has been done with extending the useful imaging and detection range of CCD.This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direct optical coupling and bonding of i-mage intensifiers to the CCD.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useful ran... Work has been done with extending the useful imaging and detection range of CCD.This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direct optical coupling and bonding of i-mage intensifiers to the CCD.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useful range of a CCD may be extende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using these techniques in coupling a microchannel plate image intensifier to the CCD array.All of these works were done with presently available CCD made by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image intensifier ICCD
下载PDF
用于X射线像增强器便携成像的观瞄目镜设计研究
5
作者 王贺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结合X射线像增强器便携成像这一特殊需求,分析了针对该类观瞄目镜开展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必要性。从像增强器器件的层面,给出了该类观瞄目镜的系统设计约束与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该类观瞄目镜的具体设计示例,分析了该类光学系统... 结合X射线像增强器便携成像这一特殊需求,分析了针对该类观瞄目镜开展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必要性。从像增强器器件的层面,给出了该类观瞄目镜的系统设计约束与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该类观瞄目镜的具体设计示例,分析了该类光学系统的具体优化设计方法,并分别从厚度、曲率半径、圆锥系数3个维度开展了具体的系统优化设计。最终,基于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方法,逐步地对比分析了优化设计与系统性能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像增强器 光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
6
作者 刘峰阁 苏天宁 +7 位作者 刘倍宏 成帅 朱荣胜 姬明 肖杰 赵航 张理淞 常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4-1161,共8页
为了弥补信噪比无法在二维空间上准确定位分析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的不足,本文针对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检测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Gsense400BSI 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帧频... 为了弥补信噪比无法在二维空间上准确定位分析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的不足,本文针对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系数与Harris角点检测的微光像增强器闪烁噪声测试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Gsense400BSI 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帧频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与像增强器荧光屏余晖时间相匹配的闪烁噪声图像采集。通过对连续多帧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像素级离散系数计算,热点图实现可视化,与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能够准确分析像增强器荧光屏各区域内的闪烁噪声情况并准确标记荧光屏上的高亮噪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像增强器闪烁噪声的二维分析与定位,从而为像增强器性能优化以及噪声特性测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闪烁噪声 离散系数 角点检测 噪声标记
下载PDF
紫外像增强器在航空发动机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马俊卉 王岭雪 +4 位作者 胡婧玲 郑德智 闻浩诚 王兵 蔡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7-1118,共12页
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OH^(*)、NO^(*)、NH^(*)等激发态自由基伴随着紫外波段的微弱自发光,且随燃烧的进程而快速变化。紫外像增强器最高具有百万倍电子增益、纳秒量级快门,可以实现紫外波段燃烧流场瞬态结构的捕获,为定量化测量、阐释... 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OH^(*)、NO^(*)、NH^(*)等激发态自由基伴随着紫外波段的微弱自发光,且随燃烧的进程而快速变化。紫外像增强器最高具有百万倍电子增益、纳秒量级快门,可以实现紫外波段燃烧流场瞬态结构的捕获,为定量化测量、阐释燃烧特性随多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本文总结紫外像增强器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光学诊断中的应用,包括针对OH^(*)自发光进行成像的被动光学诊断技术、利用激光激发OH成像的主动光学诊断技术等。最后,结合新型航空发动机高时空分辨探测的要求,指出紫外像增强器在燃烧诊断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像增强器 航空发动机光学诊断 紫外燃烧诊断
下载PDF
影响电晕检测仪用紫外像增强管成品率因素分析
8
作者 蔡俊 杨杰 赵文锦 《光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总结归纳了影响电晕检测仪用紫外像增强管成品率的因素,分析了器件不合格原因和机理,针对问题采取了有效的优化措施,较好地提升了紫外像增强管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产品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电晕检测仪 紫外像增强管 成品率
下载PDF
直耦增强型CMOS相机技术研究
9
作者 李亚情 李晗艳 +7 位作者 张立昀 陈旭华 李晓露 邱永生 何俊 高天礼 杜培德 周盛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6,721,共9页
直耦增强型CMOS(intensifi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ICMOS)相机通过将像增强器输出窗与CMOS直接耦合而成,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光谱范围可调等特点。本文根据ICMOS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 直耦增强型CMOS(intensifi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ICMOS)相机通过将像增强器输出窗与CMOS直接耦合而成,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光谱范围可调等特点。本文根据ICMOS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MOS等各组成部件对直耦ICMOS成像性能的影响,提出ICMOS用像增强器、CMOS成像器件的选型依据,并结合公司对像增强器的加工优势,基于18 mm NVT-7像增强器和1英寸CMOS开展了实际微光成像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直耦方式的ICMOS相机能够在5×10^(-4)lx条件下清晰成像,分辨力达到16 lp/mm。此外,用于ICMOS耦合的像增强器增益不宜过高,4000 cd/(m^(2)·lx)比较适宜,另外,在增益适宜的条件下,荧光屏输出亮度对其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光锥 直耦 分辨力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光晕消失时间测试方法
10
作者 吴梦雪 钱芸生 +2 位作者 王璐子 杨淑宁 张琴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2-658,共7页
光晕(halo)效应对微光像增强器探测的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不可避免。微光像增强器的光晕消失时间缺乏测试方法,因此提出了基于数字目视的光晕消失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开关电源给LED光源提供频率为25 Hz、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利... 光晕(halo)效应对微光像增强器探测的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不可避免。微光像增强器的光晕消失时间缺乏测试方法,因此提出了基于数字目视的光晕消失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开关电源给LED光源提供频率为25 Hz、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利用高帧率相机连续采集1500张像增强器经直径为3.5 mm小孔后的图像,其中包含若干个完整的明暗周期。通过重复计算标准差,去除偏离平均值的周期序列来优化周期信息,获得亮暗周期内光源熄灭的图片索引,同理可获得光晕消失的图片数量,从而计算得到光晕消失时间。编号为GZ318118A的像增强器光晕消失时间为3.33 ms。测试结果表明,测量装置的重复性为0.863%,可以对光晕消失时间进行有效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测量 光晕消失时间 微光像增强器 光晕直径
下载PDF
基于DCGAN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片的生成
11
作者 丁习文 程宏昌 +3 位作者 苏悦 闫磊 杨晔 党小刚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6,共9页
传统数据增强方法容易过拟合,为了解决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数据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条纹状瑕疵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的紫外像... 传统数据增强方法容易过拟合,为了解决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数据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条纹状瑕疵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生成方法。通过对DCGAN进行损失函数的改进以及添加卷积注意力机制的优化,建立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生成模型,成功实现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的生成。随后,利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以及瑕疵检测模型来验证生成图像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生成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将生成图像融合到真实图像中再输入瑕疵检测模型可提高其检测精度。这一研究成果为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和紫外像增强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视场瑕疵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像增强器 视场瑕疵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生成 对抗网络
下载PDF
国内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
作者 丁习文 程宏昌 +4 位作者 袁渊 张若愚 杨书宁 杨晔 党小刚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紫外像增强器是一种对紫外辐射敏感的成像器件,视场瑕疵是其成像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视场瑕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人工和机器视觉两种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视场瑕疵的定义和检测标准。接着从瑕疵交叠靠近、大小和数量特性的角度,分... 紫外像增强器是一种对紫外辐射敏感的成像器件,视场瑕疵是其成像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视场瑕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人工和机器视觉两种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视场瑕疵的定义和检测标准。接着从瑕疵交叠靠近、大小和数量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视场瑕疵检测的难点。随后,重点介绍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的检测需求和不足,调研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其他领域的瑕疵检测效果。最后,从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视场瑕疵检测的思路,旨在为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其向着更加实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视场瑕疵检测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提高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廷涛 龚燕妮 +7 位作者 曾进能 常乐 赵恒 谭何盛 褚祝军 陈超 周善堃 李晓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5-34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分析了阴极输入窗、多碱光电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等对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阴极近贴距离、减小微通道板通道孔径、减小光纤面板输出窗丝径以及对微通道板镀制防电子弥散膜来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分析了阴极输入窗、多碱光电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等对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阴极近贴距离、减小微通道板通道孔径、减小光纤面板输出窗丝径以及对微通道板镀制防电子弥散膜来提高分辨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阴极近贴距离的不断减小,分辨力可以得到逐步提高。阴极近贴距离为0.08mm的条件下,缩小光纤面板输出窗的丝径,缩小微通道板的孔径,且在微通道板的输出面镀制防电子弥散膜,可以使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达到72 lp/mm,最高可达到76 lp/mm,比原有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提高了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分辨力 荧光屏 光纤面板 微通道板
下载PDF
像增强器性能梯次及发展路线研究
14
作者 刘宇 时荔蕙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7-433,共7页
描述了一种判断夜视仪用微光像增强器性能梯次的方法,基于视距模型对影响探测能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积分灵敏度、极限分辨力特性测试条件与实际夜视环境的差异,分析了夜天光辐射光谱特性、大气传输的光谱衰减特性、背景反射特性的... 描述了一种判断夜视仪用微光像增强器性能梯次的方法,基于视距模型对影响探测能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积分灵敏度、极限分辨力特性测试条件与实际夜视环境的差异,分析了夜天光辐射光谱特性、大气传输的光谱衰减特性、背景反射特性的光谱差异以及光阴极响应光谱特性对视距的影响,梳理了传统上以极限探测性能来判断像增强器优劣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能力因数”模型,包含信噪比、低照度及低对比度下分辨力参数和技术特征因素,采用该方法对像增强器两大技术路线(砷化镓器件、多碱器件)进行梯次和代际分析,设计了三代像增强器发展路线。结果表明,“能力因数”模型(Figure of Capability,FOC)能够准确反映像增强器技术路线和性能梯次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视 像增强器 性能梯次 光谱特性
下载PDF
日盲紫外像增强器产品及标准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大纪 张朋 +2 位作者 张珊 徐鹏霄 赵文锦 《标准科学》 2023年第S01期85-88,共4页
日盲紫外像增强器是电晕检测仪的核心器件,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日盲紫外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和产品发展状况,分析了国家标准《日盲紫外像增强器技术要求》的意义和标准主要内容。
关键词 日盲紫外 像增强器 标准
下载PDF
一种微光像增强器的电磁兼容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培德 褚祝军 +5 位作者 曾进能 朱文锦 周盛涛 李晓露 李亚情 左加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8-662,共5页
一种微光像增强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弱,不能通过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试验,因此推测其在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很可能出现同试验结果一样的现象,即荧光屏闪烁、高亮、熄灭等,可能干扰夜视观察。为了满足EMC要求,... 一种微光像增强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弱,不能通过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试验,因此推测其在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很可能出现同试验结果一样的现象,即荧光屏闪烁、高亮、熄灭等,可能干扰夜视观察。为了满足EMC要求,本文首先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摸底,基于试验结果分析该像增强器的EMC设计薄弱环节,确定了影响EMC的关键因素,其次开展高频滤波、金属屏蔽和低阻抗接地等设计技术,最终在200 V/m强电场抗干扰试验中,该微光像增强器在全频率范围内稳定显示,通过了测试,具备了抗电磁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像增强器 电磁兼容 电场辐射干扰
下载PDF
GaAs光阴极像增强器的选通特性
17
作者 李冬 杨凯翔 +3 位作者 盛亮 李阳 段宝军 张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505-2514,共10页
针对GaAs光阴极像增强器在ns级选通成像中的时空特性,通过引入传输线阻抗完善了光阴极径向RLC传输模型,更准确地描述了选通过程中光快门的变化趋势,实验证实去除防离子反馈膜有利于改善光快门,使得光快门与电快门更为一致,在驱动电脉冲... 针对GaAs光阴极像增强器在ns级选通成像中的时空特性,通过引入传输线阻抗完善了光阴极径向RLC传输模型,更准确地描述了选通过程中光快门的变化趋势,实验证实去除防离子反馈膜有利于改善光快门,使得光快门与电快门更为一致,在驱动电脉冲宽度为17.7 ns时,光快门宽度与电快门宽度的差异仅为1.1 ns;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建立了光电子在分段线性快门脉冲电压驱动下经过第一近贴后的空间弥散模型,模拟结果表明:GaAs光阴极相较于S20光阴极在选通成像中的空间分辨下降更小。在20 lp/mm时,GaAs的动态空间分辨是静态空间分辨的80%,而S20光阴极不足70%,理论模拟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所建立的模型可用来分析和优化像增强器结构参数,为优化选通成像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光阴极 选通特性 动态空间分辨 像增强器
下载PDF
MCP像增强器开关门时间对图像强度分布的影响
18
作者 严维鹏 李斌康 +4 位作者 姚志明 马继明 段宝军 宋顾周 宋岩 《现代应用物理》 2023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定量化分析MCP像增强器开关门时间对测量高速图像的空间强度分布的影响,本文实验测量了MCP像增强器的开关门时间,理论模拟了不同快门宽度下图像强度的空间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MCP像增强器开门时间为2.2 ns,关门... 为定量化分析MCP像增强器开关门时间对测量高速图像的空间强度分布的影响,本文实验测量了MCP像增强器的开关门时间,理论模拟了不同快门宽度下图像强度的空间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MCP像增强器开门时间为2.2 ns,关门时间为4.2 ns;模拟与实验结果计算可得,图像强度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变弱,快门宽度为10 ns时,图像中心和边缘强度值相差50%;快门宽度为500 ns时,图像中心和边缘强度值相差0.5%。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可为高速图像系统选择快门宽度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像增强器 开门时间 关门时间 图像强度
下载PDF
微通道板斜切角对像增强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曾进能 李臻 +16 位作者 褚祝军 张简屏 李娇娇 乔芳建 李金沙 赵恒 龚燕妮 李廷涛 许有毅 陈坤杨 陈卫军 王乙瑾 汪云 李耀斌 刘倍宏 王光凡 李晓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7,共6页
采用试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MCP斜切角对像增强器的MCP噪声因子、分辨力、MCP增益三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CP斜切角在5°~12°范围内时,MCP噪声因子与MCP斜切角呈抛物线关系,当MCP斜切角为9°时,MCP噪声因子最... 采用试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MCP斜切角对像增强器的MCP噪声因子、分辨力、MCP增益三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CP斜切角在5°~12°范围内时,MCP噪声因子与MCP斜切角呈抛物线关系,当MCP斜切角为9°时,MCP噪声因子最小;分辨力与斜切角呈负相关关系,当MCP斜切角为5°时,分辨力最大;MCP增益随斜切角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当MCP斜切角为9°时,MCP增益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改变MCP斜切角后,光电子进入MCP通道前端二次电子发射层的角度深度不同,激发出的二次电子数及电子在MCP输出端形成的散射斑半径存在差异。若要选择最佳MCP斜切角,必须综合考虑不同场景下对像增强器主要性能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微通道板 MCP斜切角 分辨力 MCP噪声因子 MCP增益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仪控制系统设计
20
作者 王友康 李从飞 +2 位作者 韩文昇 胡雨阳 邹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7,共7页
微光像增强器是夜视技术中的核心部件,信噪比是评价微光像增强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仪控制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恒流驱动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等。系统以XC7K325T型FPGA为核... 微光像增强器是夜视技术中的核心部件,信噪比是评价微光像增强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仪控制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恒流驱动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等。系统以XC7K325T型FPGA为核心,完成ADC、DAC、串口通信等功能以及接口间逻辑设计,实现光电流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从而完成像增强器信噪比的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仪各项功能执行正常,信噪比测量误差小于2%,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为信噪比测试仪的可靠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信噪比 FPGA 采集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